二战的苏联到底有多么可怕

用希特勒的话讲,如果他知道苏联有这么多坦克,他怕是不会发动这场战争。
1.人力与动员组织能力。
苏联多强大,可能大多数人被纳粹德国前期数次大规模俘虏几十万苏军给淡化了。
到莫斯科城下前,苏军已经被消灭俘虏最少300多万部队。
然而,正如前线德军将领说的,他们发现消灭一个师,马上会出来新的番号。
玩过红警的都知道,苏联动员兵多且便宜,还不驻堡垒,很形象了。
2.恐怖的工业生产能力。
苏联在当时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工业国。
小胡子比不上威廉那个败家子,实力不如一战的纳粹德国遇到了经过两个五年计划,而不是一战那种穷酸俄国的工业大国苏联。
诚然德军前期军队素质比苏军高出很多,经常坦克交换比1:4,1:5甚至1:8。
但是,打掉一辆坦克,苏联立马生产出两辆甚至三辆,这仗还怎么打?
3.看不到底的战略纵深。
从出发地到莫斯科,德军要穿过三个法国。
换其他国家早被灭三次了。
一流强国和二流强国很重要的一点区别就在国土面积上。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俄罗斯半死不活,却没人会把他排名在英法德后面的原因。
4社会主义大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组织效率。
斯大林从前期震惊的恍惚恢复过来,立马搬工业设备。
转移工业,补充人员,坚壁清野。
哪样东西换了西方那些国家可以做到如此效率。
民政局就干一件事,把人分好,能上战场的上战场,能进工厂的进工厂,能逢被子的做后勤。
什么你小孩?
去挖反坦克渠。
化工部搞弹药,机械部搞坦克,能源部挖石油。
5资源丰富。
这也是小胡子打他的最主要的原因。
地大物博,啥都能自给自足。
说句不好听的,就算全世界制裁,大不了关起门来自己做饭吃,家里米面油菜肉啥都不缺,只是吃不到汉堡喝不到可乐罢了。
喝不到可乐可以喝伏特加[害羞]综上,的确苏联有过危险时刻,但是德国肯定打不过苏联。
即使没有外援,苏联可能胜的更艰难,或者谈判停战。
但是苏联绝对有实力扛住德国的。
这也是为什么都打得千疮百孔的苏联,二战后短短几年能和美国分庭抗礼的原因。
就是斯大林体制下,经过大规模工业化的苏联实力雄厚。

参考:
苏军的伙食可以说是二战参战国中最差的。
苏军吃黑面包+白菜汤,黑面包里添加了大量的木屑,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苏军士兵吃了有饱腹感且不易消化。
苏军就是吃着这些东西,顶住了德国疯狂的进攻并发动反击,如果欧美军队是靠物质支撑的军队,那么苏军就是靠精神支撑的军队。
苏联的可怕之处在于战争时期能将人的物质需求压到最低,全国的工业迅速转变为战时工业体制,一切为战争服务,全力以赴生产各种武器装备。

参考:
#原创#二战时,苏联并没有让世界各国感到恐怖和震撼,如果确实可怕,希特勒就不会去碰壁了。
从苏德战争前期可以看到,在古德里安组织的闪电战面前,苏军始终被动挨打,处处疲于应付。
若不是斯大林格勒和莫斯科保卫战艰难苦胜,希特勒的三股钢铁洪流就会在苏联国土上纵横驰骋,苏联危矣。
虽不致亡国,但复国会很艰难。
好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莫斯科保卫战中朱可夫.崔可夫们能力出众,士兵勇敢作战,又有严寒的天气助力,还有美国的支援,终于冻结了德军的铁蹄,使得苏联有时间调兵遣将,并动员全国的资源投入对德作战,转危为安后进入战略反攻,一直追打到德国最后拿下柏林,再派遣重兵打败日本关东军,为二次大战的胜利做出了决定性贡献。
希特勒驯服除英国以外的欧洲时,苏德的综合国力相差无几。
德国的工业能力和军工能力強于苏联。
德意驾驭的欧洲虽资源也很丰富,但德国不可能任意支配,且经常遇到反抗。
而苏联已经拥有了较強的重工业和军工业生产能力,并有全球最大的战略纵深。
依托社会主义強大的动员能力,苏联所有的战略资源和战争潜力都可投入对德作战,这些都是苏联能够战胜德日(关东军)主要因素。
这些因素还是可令对手敬畏的。
战争狂人希特勒想要速胜苏联,消灭全球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又可获取苏联的战略资源并巩固自己的统治,应对任何挑战,实际上是打错了算盘,选错了国家,不知他能否后悔,但他对德国带来的灾难是真实的。
自己也落了个遗臭万年。

参考:
二战前苏联1.2亿人,纳粹德国6000万人。
现在俄罗斯的土地17090万平方公里,苏联更多了。
苏联把希特勒由开始被俘虏80万边防军,包括斯大林的儿子瓦西里,急招女兵,莫斯科被希特勒包围,苏联防守反击,反包围,直接追德国人到柏林,逼死希特勒。
希特勒用64手枪自杀的
参考:
用老对手斯大林的话来说,希特勒根本不算政治家,而是一名赌徒。
可即便是赌徒,也知道军力和国力在战争、尤其是一场世界大战中的重要性。
德国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后,截至1939年9月,德国军队早已突破《凡尔赛和约》10万人的限制,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庞大和强大的军队之一。
彼时的美国军力只有世界第7,甚至某些方面还不如波兰。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二战是不可避免的,但将数百万精锐消耗在苏联本来是有可能不发生的。
至少德国完全没必要在1941年6月就仓促地进攻苏联,从而为陷入两线作战埋下隐患。
从波兰战役后,德军在军事上取得一系列巨大的胜利,不但仅用了40天不到就将两个欧洲霸主之一的法国攻陷,还将另一个霸主英国打得奄奄一息。
此时的美国和苏联两个大国在干什么呢?
前者的资本家们在暗中也没少与纳粹往来,为的就是从战争中分一杯羹;
后者则是纳粹实际上的盟友,甚至还在梦想与德国一同瓜分世界。
1940年12月,当希特勒感觉入侵苏联时机合适时,在总参谋部制定进攻计划时,他特意要求德军“快速拿下苏联”。
此时,这位政治赌徒还是相对理智的,德军进攻苏联的一大目的就是为了油田。
德军最高统帅部认为,苏联拥有强大的工业基础,其中3/4集中在乌拉尔山以西。
如果能够拿下这些地区,那么苏联的工业体系就会崩溃,就无力再支撑战争。
正如大家所知的那样,在1941年的严冬到来之前,德军在苏联境内取得了出乎世人意料的成功。
而这样的成功也给人们留下了一种印象:当时的德国,无论是军力还是国力,都完全碾压苏联。
这种胜利的快感也令德国的将军们感到振奋,之前不少反对入侵苏联的将领,此时居然也对攻下苏联充满信心。
因此,德军高层便出现了这样的分歧:希特勒希望兵分两路同时攻打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而将军们则希望集中兵力攻打莫斯科。
希特勒的意
此时的斯大林对停战仍抱有幻想,曾多次暗中试
笔者认为,希特勒也许是出于这种考虑:先攻占油田后再边看边打,形式不好便见好就收。
毕竟作为一个赌徒,知道筹码在手里的重要性;
而一旦直接进攻莫斯科,那么相当于将这种可能直接打破了。
因此,有人说德国失败于希特勒兵分两路的瞎指挥,也有人说德国失败与将军们的大脑发热,这两种说法都并不完全,但却都有一定道理。
另外,德国不可能战胜苏联的一个重要原因,恰恰是我们之前提到过、却又被大多数人误解的一点——德国在军事上的暂时优势确实是压倒性的,但在苏联面前,德国并不能算是顶级的大国。
何谓“大国”呢,笔者认为,按照综合国力作为衡量标准是最客观的。
1940年底,在苏联工业化取得巨大成功的背景下,当时苏联坦克年产量达到2000辆、飞机5000架。
而苏军更是装配坦克2.28万辆,飞机1.4万架。
即便是苏联的工业体系于1942年遭受重大打击,苏军每年仍能获得至少1200辆新式坦克和1800架飞机的补充。
相比之下,在占领法国后,德国的国力达到巅峰,仍然无法与此时的苏联相比。
战争不仅是一个烧钱的游戏,更是消耗人口。
战争期间,斯大林发明了一种被称为“看不见的师”的制度,即一个师从营级
一旦需要新建一个编制的师,就从这两名副官中调走一个,只需要征召新兵就可以快速组建一个整编师。
这种制度的效果如何呢?
战争初期,苏军精锐损失多达数百万,保卫莫斯科的苏军也只有125万人。
然而短时间内,苏军便得以迅速重新扩充到400个满编师,人数更是接近1000万。
这便是不少德军军官在战争后期感慨苏军“越打越多”的原因。
话说回来,笔者刚才提到,德国在二战中避免两线作战是有可能的,但苏德之间的一场大战和二战一样是不可避免的。
虽然“巴巴罗萨”计划充满理想性,但苏联入侵德国的“大雷雨”计划同样也是箭在弦上。
苏军甚至计划提前10天(1941年6月12日)入侵德国,只是因为没有准备好而放弃了。
换句话说,无论是苏联准备好了主动打德国,还是德国趁苏联没有准备好主动跳进这个坑,结果对与世界为敌的德国来说都是一个非常麻烦的事情。
所以不必为德国的惜败而惋惜,说到最后,我们论证的一切恰恰印证了那句老生常谈的话:失道寡助,非正义的战争注定会失败。

参考:
二战的苏联到底有多么可怕?
我们要从
在纳粹发动巴巴罗萨计划前已完成了第二个五年计划,工业水平欧洲前三,且在战前将工业区大量东迁,有效保存了本国的工业基础,战争动员力如同开挂,成建制的女兵部队也是一道亮点。
在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突然发动对苏联的进攻。
之后,苏联在斯大林的领导,苏联全国人民经过浴血奋战,终于打败了德国法西斯,取得了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
苏联打败德国,让世界反法西斯力量迎来了胜利的曙光,其重大的历史意义、世界意义都是不言而喻的。
1.工业1938年开始的第三个五年计划则集中发展军事工业。
斯大林通过发展一些和军工业近似的民用工业,为即将到来的战争作准备。
1940年,苏联的武器生产额仅次于德国,达五十亿美元,已等同于英美两国武器生产额的总和,1941年更为列强之首。
五年计划成功令苏联迅速进行工业化,在1940年,钢、煤、石油、电力产量都达至新高(之后才因德军入侵而有所回落),苏联经已成为继美国和德国之后世界第三强工业国;
而在东部兴建新的工业城市则有助西伯利亚及乌拉尔山地区的开发。
2.人口苏联在1939年统计人口约1.6亿,1939-1940吞并了波罗的海三国、比萨拉比亚、卡累利阿、波兰东部以后,人口约1.8亿。
战争不仅是一个烧钱的游戏,更是消耗人口。
战争期间,斯大林发明了一种被称为“看不见的师”的制度,即每一个师从营级
一旦需要新建一个编制的师,就从这两名副官中调走一个,只需要征召新兵就可以快速组建一个整编师。
这种制度的效果如何呢?
战争初期,苏军精锐损失多达数百万人,保卫莫斯科的苏军也只有125万人。
然而短时间内,苏军便得以迅速重新扩充到400个满编师,人数更是接近1000万。
这便是不少德军军官在战争后期感慨苏军“越打越多”的原因。
3.强大的军工根据,战后统计苏联在二战中共投入了上千万支各种枪械、各类火炮83万多门、各种战机15万架。
据记载,当年苏联最疯狂的时候,一天可以造出数十万支枪械、一天可以造出数千辆坦克。
1940年底,在苏联工业化取得巨大成功的背景下,当时苏联坦克年产量达到2000辆、火炮12万门、飞机5000架。
而苏军更是装配坦克2.28万辆,飞机1.4万架。
即便是苏联的工业体系于1942年遭受重大打击,苏军每年仍能获得至少1200辆新式坦克和1800架飞机的补充。
相比之下,在占领法国后,德国的国力达到巅峰,仍然无法与此时的苏联相比。
在战争的最后3年,苏联每年平均制造4万架飞机、3万多辆坦克、12万门火炮、45万挺机枪、300多万支步枪和200多万支冲锋枪、10万门迫击炮和数亿发炮弹,这为打败法西斯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显而易见,苏联之所以能最终打败强大的德军,基础便是转移到东部的强大到恐怖的军事工业,而这一切又是以“苏联模式”作为制度保障来实现的。
所以,客观地说,苏联模式是为世界反法西战争立下过汗马功劳的。
二战,苏联就是凭借如此强大的军工体系最终打败了德国侵略者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
如果,二战苏联没有如此强大的军工体系,那么战争的结果恐怕将会是另一个局面。
4.战略纵深与现今俄罗斯的面积17075400平方公里、人口1.49亿相比,苏德战争爆发时,不算波罗的海三国和波兰东部的领土,苏联面积就有22,403,000 平方公里,人口也有1.8个亿多。
而当时德国的本土面积才不到37万平方公里,如果加上西欧被占领国的领土,一共才500多万平方公里,总人口加上仆从国也只有8000万。
从这个数字对比就可发现,德国闪击苏联就是蚂蚁啃大象的关系。
大纵深作战理论是由苏联军事家们在一战和之后的国内战争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大纵深作战理论强调突击与追击,同时兼顾反突击。
苏德战争爆发时,苏联的面积横跨10几个时区,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但面积大也有不利的一面,当时苏联的人口和工业基础70%都在乌拉尔山以西地区,包括现在仍然没有改变这个现状,原因就是气候带的影响和东西部发展不平衡。
但对于军事战略缓冲来说,这个不利因素却转变成了有利因素,因为德军的闪击战打不了持久战和消耗战,虽然装甲坦克跑得快,但需要燃油和强大的后勤保障支撑,这是德军最大的短板和不足;
虽然德军三路大军势如破竹,但面对已经占领的宽泛国土,德军却无力把守,成喇叭口的作战地形把德军的优势兵力分散成一个个的作战单元,为苏军战略反攻和游击作战提供了可靠保证。
从这个层面讲,苏军在1941年冬季选择战略大转移,不仅是个收缩拳头再反戈一击的好举措,还给德军分散兵力创造了条件。
实际上,德军在东线作战的失利,最主要的原因也不是出在指挥方面,而是战线太长兵力分散和补给严重不足上面,这是由战争潜力不如苏联强大决定的。
5.恐怖的组织能力在战争初期,尽管由于种种原因,苏联遭受了极为惨重的损失。
但是,苏联在很短时间内就将全国的人力、物力组织起来,全部投入到了反法西斯战争中去。
这种强大的动员力,就当时来说除了苏联以外,几乎是没有任何国家可以办到。
苏联紧急动员了530万预备役官兵,单就莫斯科一个城市,就有数十万人参军。
年轻人们听到号召之后,纷纷穿上军服、拿起长枪、唱着高昂的战歌赶赴生死未卜的前线。
当国家西部的重工业面临被法西斯毁灭的危险时刻,苏联能运用强有力的国家机器,迅速将西部的1500多个工业企业、1000 万人口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全部转移到东部去,并迅速重新开始生产,有效地支援了前线。
苏联几乎把所有的工厂全部改成兵工厂,民用产品全面下线,改为生产军用物资。
仅仅在莫斯科的670个企业中,有654个开足了马力制造武器和弹药,军工产品占到整个工业产值的94%。
当时莫斯科上上下下都只有一个口号:“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消灭敌人!”。
在前线被德军打得狼狈而逃的残兵们,突然发现无数的炮弹、冲锋枪、手榴弹、飞机、火箭炮、棉衣、棉鞋源源不断的送过来,这才让苏联溃败的边防军得以重整旗鼓。
如果当年不是德国西部是英美解放,让苏联打过去的话,那种强烈的报复心估计整个德国会被苏联杀一遍,实际上苏联在东普鲁士就是一路杀过去,当地几百万人逃难西方。
其实德国因为一半

参考:

其面临着英法为首的西方国家的联手挤压,在国际上过得并不舒服。
尤其是在欧洲,苏联是一个被边缘化的国家,根本谈不上什么影响力。
苏联在二战中付出的代价无疑也是巨大的。
据统计,从1939年出兵波兰开始,到1945年日本投降结束,苏联损失人口多达2780万,总伤亡人数超过4600万人。
其中绝大部分损失,都是来自于和德国的鏖战中。
整个苏德战争中,德军伤亡1100多万(包括失踪与俘虏),而苏联则伤亡近3000万人,可以看出,苏军虽然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但是这胜利是建立在怎样的代价上,也是显而易见的。
整个苏德战争中,德军伤亡1100多万(包括失踪与俘虏),而苏联则伤亡近3000万人,可以看出,苏军虽然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但是这胜利是建立在怎样的代价上,也是显而易见的。
此外,在这场大溃败中,苏军损失惨重,超过700万的军队被歼灭,损失飞机1.6万架,坦克24万辆,而对面的德军损失只有80多万人。
说到最后,我们论证的一切恰恰印证了那句老生常谈的话:失道寡助,非正义的战争注定会失败。

这一壮举直到四十年后勃哥当政时苏联才又实现星球第一。
当年苏俄以一己之力击败希特勒主力一路打进柏林,美英法联军才跌跌撞撞靠近柏林,要不是事前约定好一方各占一半柏林,整个柏林都是苏联红军的。
苏联巅峰时刻应是我辈楷模。

参考:
循迹 · 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作者:康拉德一号苏军在二战时期的战绩注水情况一直是诸多二战史爱好者争论不休的话题,一些亲苏派会说“战报会骗人,但战线不会骗人”,以此来回避这一问题。
诚然,苏联赢得了苏德战争的胜利,打到了柏林。
但在笔者看来如果根据苏军的战报,那么早在43年末苏联红军就应该打到了德国境内,而不是到了诺曼底登陆前夕东线德军依然在白俄罗斯占领着大片土地。
今天,笔者就以“堡垒”行动即库尔斯克会战德军进攻阶段来分析苏军的战绩注水情况。
◎ 背景介绍在东线战场的前两年里,春天通常都预言着德军新胜利的由来,然而在遭到了惨重的人力物力损失后,1943年的东线德军压根不可能发动第三次夏季攻势。
早在2月18日,希特勒就在扎波罗热(南方集团军群司令部)给曼斯坦因说过,“我们今年不能在东线采取任何重大行动,我们必须避免任何风险,我认为我们应该只采取轻微的回避行动。
”多亏了曼斯坦因的“反手一击”,德军在3月14日重新拿下了哈尔科夫,战线逐渐稳定了下来。
能取得这一成就自然少不了曼斯坦因的指挥天赋,同样的第四航空队也在此役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1月时每天仅能出动约350架次飞机,而到了反击时期已经达到了1000架次。
在4月15日,希特勒权衡再三后签署了第6号作战命令,至此“堡垒”行动出炉了。
德军希望通过强大的钳形攻势摧毁部署于库尔斯克突出部内的苏联红军继而将突出部铲平。
这样可以更好地防御苏联红军的夏季攻势,甚至直接让其丧失发起夏季攻势的能力。
◎ 第6号作战命令然而,1943年的苏军早已今非昔比,他们在交了两年高昂的学费后已经学会了如何对付德国人。
尽管苏军付出了惨重的损失,但他们遏制住了德军的进攻。
在整个“堡垒”行动阶段,北线德军仅突破了中央方面军的防线10到12公里,南线德军表现稍微好些-突破了35公里。
◎ 7月4日库尔斯克战场态势
10日,英美盟军在西西里岛登陆,考虑到自己的盟友随时都有垮台的危险,希特勒决定叫停“堡垒”行动以此抽调东线的部队来救援意大利。
13日,克鲁格和曼斯坦因飞往了名为狼穴的元首指挥部,在这里希特勒向两位集团军群司令说明了自己的想法,考虑到苏军于12日在奥廖尔发起的“库
◎ 警卫旗队的3号突击炮 ◎ 苏联的宣传“如果说斯大林格勒会战预告了德国法西斯军队的覆灭,那么库尔斯克会战就把它置于覆灭的边缘”。
——斯大林 如果按照苏联宣传的,那么库尔斯克无论如何都是德军装甲兵的坟墓,时任草原方面军司令科涅夫就认为这场会战是“德军装甲兵这只黑天鹅临终前的绝唱”。
7月24日,斯大林宣布,根据最高统帅部大本营提供的数据在7月5日至23日,苏联红军在库尔斯克击毙了7万多名士兵,摧毁了31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并且击落了1400架飞机。
实际上,参战的方面军上报的德军损失比这个数据要高很多。
战后苏联出版的一本关于库尔斯克会战的著作也宣称,“国防军在库尔斯克损失了3572辆坦克(其中包括700辆虎式)、844门野战炮、1392架飞机以及8万到10万左右士兵”。
◎ 苏联红军俘虏的德军战俘如果上述数据属实的话,那么苏军确实打断了德军的脊梁。
然而不幸的是,德军于7月5日在东线仅有3524辆坦克与突击炮,其中2465辆被投入了“堡垒”行动而这些坦克里面仅有146辆虎式。
换句话说,苏军宣称的击毁坦克数量比德军拥有的还要多! ◎ 第503重装甲营的虎式坦克根据德军方面的统计,在5日到23日,德军一共有1万阵亡、4.6万受伤、2千失踪共计损失5.8万左右。
德军也不可能被击毁了3000多辆坦克,如果这样那么到了7月底霍特、保卢斯、肯普法的部队就根本没有任何坦克了。
实际上,德军共计损失了350辆坦克与突击炮。
德军飞机损失也与苏联宣称的相去甚远,部署在库尔斯克战斗的德国空军第1航空师和第8航空军在“堡垒”行动一共损失了240架飞机,而在“堡垒”行动中断后第8航空军仅仅出动了几次架次,因此可以估计德国空军在7月5日到23日损失不会超过250架。
研究东线空战的权威-瑞典历史学家贝里斯特伦统计了“堡垒”行动头几天苏联空军的宣称战果与德国空军的实际损失,其数据如下。
时间苏联空军宣称战果德国空军实际损失7月5日26026/457月6日21814/227月7日21813/197月8日1827/11◎ 注:德国空军的损失这一列左为第二集团军空军联络军官的报告,右为空军总司令部的报告,后者或许更为可靠 可以看出在短短4天的空战里,苏联空军就宣称了878架战果,而德国空军实际损失才97架,注水了9倍!综上所述在整个库尔斯克会战苏军防御阶段,苏联红军宣称的飞机击落数注水将近11倍,同时击毁坦克数注水10倍,部队损失相对“保守”仅有6倍。
至于这注水率到底高不高,还请由各位读者自行判断。
◎ 德军的战绩注水诚然,德军的战绩也有注水。
贝里斯特伦比较的“堡垒”行动头几天南线苏联空军损失与德国空军宣称战果如下:时间德国空军宣称战果苏联空军实际损失7月5日2601867月6日79797月7日96877月8日4361可以看出,在4天里南线苏联空军共计损失了413架飞机,德国空军宣称击毁了473架,两者是很接近的。
而在8号德国空军宣称数甚至还低于苏联空军实际损失数!曼斯坦因在战后回忆,“苏军在库尔斯克会战中有3.4万被俘,1.7万被击毙,共计损失8.5万人”。
这竟然远低于苏军的实际损失,根据克氏数据,沃罗涅日方面军和草原方面军在库尔斯克会战防御阶段分别损失了73892和70058其中不可恢复性损失分别27542与27452。
当然,可以肯定的说克里沃舍耶夫依然压低了苏联红军的损失,沃罗涅日方面军在22日就上报了10.1万损失其中包括2.05万阵亡以及2.6万失踪,这比克氏数据高了三分之一。
而在坦克这方面,曼斯坦因仅仅回忆,“截止到13号,南方集团军群面对的敌人共计损失了1800辆坦克与自行火炮。
”而笔者翻阅现存的德军档案,得到的南线三个主力装甲军上报的摧毁坦克与自行火炮的数据如下: ◎ 第3装甲军上报的敌方损失第三装甲军;
从5号到22号共计摧毁了405辆坦克与自行火炮,并且俘虏了10144名战俘。
◎ 第48装甲军上报的1号10号苏军损失第48装甲军:从1号到10号摧毁或缴获了288辆坦克与自行火炮,击毙3067名苏军,俘虏了5596名战俘,另有143名苏军叛徒逃亡德军。
◎ 第48装甲军上报的11号到20号苏军的损失从11号到20号摧毁或缴获了368辆坦克与自行火炮,击毙4294名苏军,俘虏了6756名战俘,另有143名苏军叛徒逃亡德军。
◎ 党卫军第2装甲军上报的苏军损失党卫军第二装甲军:从5号到18号击毁或缴获了1149辆坦克与自行火炮,击毙4262名苏联红军,俘虏了6441名战俘,另有561名苏军叛徒逃亡德军。
综上所述,三个装甲军共上报了2210辆坦克与自行火炮击毁或缴获。
而第八航空军上报击毁了161辆坦克与自行火炮。
奇怪的是在7月24日,仅沃罗涅日方面军就上报了在4号至22号损失了1571辆坦克与57辆自行火炮,而克氏数据给出的整个防御阶段苏联红军的装甲力量损失才为1614辆坦克与自行火炮。
当然,笔者也没有找到南线3个步兵军上报的击毁数据。
考虑到步兵军一直在掩护侧翼,因此可以估计德军在战车击毁数方面的注水是1.5倍到2倍之间。
◎ 结论根据上文,可以看出苏联对战果的宣传是极其惊人的。
很难判断出这是战绩注水还是往水里注战绩。
当库尔斯克会战打到正热火朝天时,苏联就马不停蹄地向世界宣传,“在两天里就击毁了德军1271辆坦克与超过750架飞机”。
实际上在战争期间苏联一直包揽了对东线信息的垄断,肆意夸大德军的损失,再通过不明真相的盟国报纸传声,最终渲染出苏联劳苦功高的假象。
◎ 《太阳报》于7月8号刊登的文章而在战争结束后,由于德国已经战败,苏联当然可以如现在某些人所说的“欺负死人没法说话”继续垄断东线的信息,并且不愿公布自己的军事档案以及缴获的德军档案以供研究东线。
而战后苏联的高级指挥官往往会抱怨自己的盟友不给力,以华西列夫斯基为例他在回忆录里面认为,“如果盟军当面的德军兵力有苏联在43年所面对的一半那么他们根本没法渡海进攻意大利”。
然而,实际上盟军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来缓解苏联的压力。
在7初月双方在库尔斯克打得难解难分时,盟军的登陆间接导致了“堡垒”行动的中止,警卫旗队以及党卫军第二装甲军军部的调离直接使得曼斯坦因根本没有能力继续进攻。
为了稳住意大利局势,德军又不得不向其砸入了4个装甲师(第1、24、26装甲师以及“戈林”师)和5个装甲掷弹兵师(第3、15、29、90装甲掷弹兵师以及“警卫旗队”师)共计572辆坦克和184辆突击炮。
在7、8月份的德军在东线共计损失了702架飞机,却在其他战线损失了3504架。
更令人气愤的是,苏联在战后总是会恶意降低自己的损失以此来掩盖他们在战争期间所犯的错误并且不想让西方国家知道国家在这场战争中被削弱到了何种程度。
1946年3月14日,在回答《真理报》记者问题的时候,斯大林首次宣布在战争时期苏联仅仅损失了700万人。
这不仅仅抹灭了在这场史无前例的伟大卫国战争中牺牲了的苏联军民的贡献,而且还掩盖了德军在苏联犯下的滔天罪行。
考虑到其中包含军人损失,那德军岂不是一朵白莲花?
一直到赫鲁晓夫时期,出于反斯大林的目的,苏联才承认有2000万左右损失,时至今日关于苏联在二战中损失一直在上升,不同史学家给出了与官方相差很大的损失数据,很难知道何时才能被最终确定。
或许只有确定这之后,那些为国牺牲的军民才能安心长眠。
参考资料1.NARA T354 R1172.NARA T314 R1983.NARA T314 R11744.Kursk1943:the greatest battle of the second world war5.German and the second world war volume Ⅷ6.Black cross red star volume 5 (END)
参考:
不应该是德日可怕么?
怎么会说苏联可怕,都被动挨打了,都被打到莫斯科了,差点被灭国的能有多可怕[what]没听说被欺负的人可怕,虽然最后反败为胜了,可是代价也是巨大的,牺牲太大了,现在人的逻辑都出问题了么,就好像日本被原子弹炸了就成了受害者,咱们还要反省为什么要打仗一样,这不是颠倒黑白不辨是非么。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多么痛的领悟,要不是落后德日敢侵略么,要不让他们现在去打美国看[雾霾]
参考:
1.辽阔的国土,拥有庞大的战略纵深。
苏联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与德国相比,战略纵深极广,德国想要征服苏联,必须在苏联广袤的大地上一步步推进,闪电战在苏联大地上起不到有效的作用,拖累德国的战争步伐,辽阔的国土让强大的德国陆军遭遇到了战争爆发以来的最大困难。
2.众多的人口,拥有庞大的兵员储备。
苏联拥有1.6亿人口,是德国人口的两倍。
这就可以为苏军巨大的消耗源源不断的提供兵员补充。
在苏德战场战略转折到来之前,苏联的“人海战术”起到了很大作用,极大的消耗了德军的有生力量,消耗了德军的进攻势头,庞大的人力资源让苏联在对德作战中渐渐占据优势,而德国因为后备兵员的缺乏则一步步走向失败。
3.丰富的资源,拥有庞大的资源储备。
尤其是对当时战争影响最大的石油资源。
苏联的高加索和里海沿岸都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这是支撑苏联赖以发动战争的基础。
同时,乌克兰被誉为“欧洲粮仓”,粮食产量位居欧洲前列,也是苏联赖以依赖的经济资源。
相比较德国这种资源短缺的国家来说,拥有丰富资源的苏联显然更加占据优势。
4.顽强的意志,拥有坚强的抵抗意志。
苏军是德军在二战期间遇到的最顽强的敌人,苏军不放弃每一寸土地,在苏联大地上与德军展开殊死搏斗,甚至于城市沦陷后,还要与德军进行巷战,苏军顽强的抵抗意志让不可一世的德军遭遇了苦头。
苏联军民在城市保卫战中发扬了英雄主义精神,广大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奋斗在第一线,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苏联军民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士气高昂,在苏联严寒的大地上战胜了强大的德国。
德军将领曾说,苏军是开战以来最为顽强的敌人。
5.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制度是当时世界上最能调动一切资源支援战争的制度。
斯大林模式虽然牺牲轻工业和农业来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但确实在短期内将苏联的军事力量得到了大幅提升。
在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下,苏联政府可以调动一切资源支援前线作战,形成了资源合力,对于打败德国起到了最重要的作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