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35的性能到底有多强

在对抗演习中,苏-35连歼-10C都打不过,那就意味着其作战性能也就一般般远没有宣传的那么强。
在三代半战斗机中属于中下位置的存在。
可想而知,其综合作战能力有多弱。
事实上,苏-35最为人称道的是在2013年的巴黎航展中,做出了许多令人惊叹的过失机动动作,如“落叶飘,眼镜蛇,摊煎饼”等。
至于其航电系统,那在三代半战斗机中就不入流。
不过俄罗斯的电子对抗系统还是有可圈可点之处的,毕竟可以使阿利伯克级驱逐舰核埃弗森号护卫舰的电子设备失灵。
但是,在与歼-10C的对抗中,其机载电子战系统并未发挥出该有的作用,这也是比较令人疑惑的地方。
也就是说,之所以认为苏-35的性能很强大,是因为宣传导致的。
比较经典的就是苏-35战斗机在叙利亚锁定了F-22。
其实,从那副
也就是说,F-22压根就没有起飞,在基地内被苏-35的OLS-35红外探测器给拍到也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不过,在空中苏-35也真正的与F-22交手了,只是被F-22给戏耍了,也就是未曾发现过F-22。
综合来看,苏-35战斗机的亚音速机动性极为优异,航电系统稍显落后,武器系统也不先进,与世界顶尖水平还有不小的差距。
那么,就来看一下苏-35战斗机的真实实力航电系统苏-35战斗机的航电是由“主动探测和防御系统,被动探和防御系统”构成的。
其中主动探测系统是:雪豹-E无源相控阵雷达,主动防御系统是:希比内-M电子战套件。
被动探测系统是:OLS-35红外探测器,被动防御系统是:L150-35雷达告警接收机,SOAR导弹逼近告警系统。
这5大航电设备为苏-35战斗机提供了全方位的:雷达告警,导弹监视,目标探测,导弹干扰等功能。
从苏-35战斗机的航电组成来看,与现役的三代半战斗机没有本质上的差距,但是在雷达,电子战等部件的性能还是有些许的差距,只是这种差距还没有达到苏-35战斗机被完全压制的程度。
但是在对抗演习中,苏-35是落败于歼-10C的。
那么,也就可以实锤歼-10C的一整套航电系统是肯定比苏-35的强。
歼-10C利用航电+空空导弹的双重优势,才可以轻松战胜苏-35。
从中至少可以获得3个可能真实的信息,第一:苏-35战斗机安装的电子战系统对歼-10C的机载雷达和霹雳-15导弹导引头的干扰是没用的。
第二:苏-35安装的雷达告警系统并不能感知到歼-10C有源相控阵雷达的主动扫描。
第三:苏-35战斗机的超机动性是无法躲开霹雳-15远程空空导弹或者霹雳-10近距格斗弹的打击。
综上所述,苏-35战斗机的超视距战力是不如歼-10C,歼-16,F-15EX,F-16E/F等安装有源相控阵雷达的三代半战斗机,与阵风,台风,歼-10B等处于同一个档次。
雪豹-E无源相控阵雷达:该雷达采用了机械转动的方式来增大探测范围,其在水平方向上的探测角度为±120°,也就是以机头为中心线,左右各120°。
在垂直方向上的探测角度为±60°,也就是以机头为中心线,上下各60°。
综合来看,雪豹-E无源相控阵雷达的探测范围可以覆盖苏-35前方以水平240°,垂直120°组成的椭圆体空间。
雪豹-E无源相控阵雷达最大探测距离为400千米,只不过是针对RCS=50000㎡大型舰船的发现距离。
对RCS=3㎡战斗机的探测距离就下降至200千米左右,对隐身目标的探测距离为90千米。
在对空模式下,雪豹-E无源相控阵雷达可以同时跟踪30个目标,并制导导弹攻击其中威胁最大的8个。
在对面模式下,该雷达只能同时跟踪4个目标,并制导导弹攻击其中的2个。
毕竟雪豹-E为无源相控阵雷达,那么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下,其抗干扰能力就明显不如有源相控阵雷达,这种劣势在与歼-10C的对抗演习中也表现的淋漓尽致。
OLS-35红外探测器:在叙利亚成功锁定F-22战斗机的就是该型红外探测器,其可以探测到90千米处同向飞行的战斗机,可以探测到35千米处反向飞行的战斗机,且可以同时跟踪4个目标。
另外该探测器的观察窗口是可动的,在水平方向上的转动角度为-90°—+90°,在垂直方向上的转动角度为上-15°—+60°。
SOAR导弹逼近告警系统:该系统由6个窗口组成,可以将苏-35战斗机周边的空域全部覆盖起来。
其对便携式小型防空导弹的探测距离为10千米,对机载空空导弹的探测距离为30千米,对大型防空导弹的探测距离为50千米。
SOAR导弹逼近告警系统探测到霹雳-15空空导弹的距离就在30千米左右,不过发现后也晚了。
这时霹雳-15空空导弹的主动雷达导引头也将开机,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也已点火,再一次增加了霹雳-15空空导弹的能量。
所以,苏-35根本就无法摆脱霹雳-15空空导弹的跟踪。
L150-32雷达告警系统:该系统可以在敌机雷达探测距离的1.2倍处发现敌机,与苏-27安装的早期版本还不同,只要有雷达波扫描到苏-35,那么L150-32设备就可以感知到,并提示飞行员。
该系统一共储存有128种雷达信号,并且可以感知到频率介于1.2Ghz~18Ghz之间的雷达波,分辨率为20Khz,是具备分析出雷达波段的能力,就可以采取正确的机动动作进行规避,并发射定向干扰电磁波。
希比内-M电子战套件:该系统主要由内置在机体的工作在高频波段的设备与翼尖的工作在中频波段的吊舱组成,两者的干扰距离为100千米。
基本上可以覆盖苏-35战斗机前方45°锥角和后方45°锥角的空域。
而其干扰频率在4Ghz-18Ghz之间,覆盖了C波段,X波段,KU波段。
而X波段是如今机载雷达工作的波段,C波段则是防空制导雷达工作的波段,KU波段是卫星信号的传输波段。
可以对战斗机,防空导弹,卫星信号进行欺骗,压制干扰。
从数据来看,苏-35战斗机的航电系统还是不弱的。
武器系统苏-35战斗机可以使用的机载武器包括“R-77-1中远程空空导弹,R-73M2近距离格斗导弹,R-37M超远程空空导弹”。
R-77-1空空导弹是在R-77的基础上小幅度升级版,主要就是优化了弹体,升级了控制系统,提高了抗干扰能力,改进了主动雷达导引头。
该导弹重190千克,长度为3.71米,最大射程110千米,采用激光近炸引信,主动雷达导引头的探测距离为30千米。
R-73M2近距格斗弹的长度为3.2米,翼展为0.404米,重量为115千克。
该导弹采用“惯性制导+无线电指令制导+红外导引头”。
其中导引头的型号为MK-80M,其探测距离在15千米-20千米,离轴发射角度为±60°。
该导弹的最大射程为30千米,有效射程仅为13千米。
R-37M超远程空空导弹主要的攻击对象是大型预警机,运输机。
其重量为510千克,长度为4.米,弹径为0.38米。
最大飞行速度可达6马赫,最大射程高达300千米,最大机动过载可达8g。
毕竟R-37M只有8g的过载,那就意味着是无法攻击战斗机等高机动目标,也只能打击机动性较差的预警机和运输机。
R-77-1中远距空空导弹和R-73M2近距格斗导弹只不过是苏-35战斗机现阶段可用的空战武器。
不过还在研发性能更先进的R-77M中远程空空导弹和R-74ME近距格斗导弹。
R-77M空空导弹破天荒的采用了64个T/R组件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导引头,该导引头具备主被动2种搜索模式。
不过为了增大扫描面积,使用了机械转动扫描方式。
此外,该导弹也安装有双向数据链,可以将探测到目标信息传给载机。
还将要使用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最后射程达到150千米。
R-74ME是R-73的重大改进型号,其最大射程达到40千米,离轴发射角度为+80°--90°,采用了红外成像导引头。
相对于R-73M2近距格斗弹来说,R-74ME的射程,命中率,离轴发射角度都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除空空导弹之外,苏-35战斗机还可以使用KH系列反舰/攻陆导弹。
机动性能苏-35战斗机的空重为18.4吨,内油11.5吨,安装有2台单台加力推力为14.5吨的117S矢量发动机。
这么来看,苏-35战斗机的空机使用推重比为1.57,在挂载2中2近,以及60%内油空战模式下的推重比为1.1,根本与F-15这样的高推重比战斗机相提并论。
也只是与阵风,台风,歼-10C相当。
上文也说了,苏-35战斗机最为人称道的就是亚音速超机动性。
在2013年的巴黎航展中,苏-35战斗机做出的过失速机动性,的确令人惊叹。
尤其是落叶飘,摊煎饼,眼镜蛇。
不过
事实上,在导弹追击时,做出这样的慢动作无异于坐以待毙,根本是没有用的。
也只是在近距格斗中,占位,提升机头指向能力有较大的作用。
不过,在面对四代机的超音速机动性时,即便苏-35的亚音速机动性再强,也无济于事,根本就跟不上四代机的步伐。
综上所述,苏-35战斗机的航电系统,武器系统都不算先进,唯有角度机动性达到了三代半战机的顶尖水平,能量机动性还无法与F-15相比。
即便苏-35战斗机的性能未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准,但是这是俄罗斯航空工业能够拿出来的性能比较顶尖的战机,也实属无奈之举。
事实上,苏-35战斗机的机体平台性能还是极为优异的,大载弹量,大航程。
只需要为其更换新型航电系统,那么苏-35战斗机的性能又将再上一层楼。
只不过,这样做的后果就是造价上去了。
对经济本就不行的俄罗斯来说,那也很难承受。
也就是说,苏-35战斗机是在性能和造价上平衡后的产物。
即便是性能比苏-35更强的苏-57,订单也只有76架而已,而苏-35的数量已经超过了100架,由此可见,在俄罗斯空天军中,苏-35的地位还是比苏-57要高的。
毕竟在时间尚不充裕的情况下,拿出的苏-57战斗机,还是未能达到俄罗斯空天军的预期。
否则,未来的订单绝不会只有76架而已,或许俄罗斯航空工业还在以苏-57为基础研发一款真正的隐身四代机。

参考:
中国为何要进口苏35战斗机?

鉴于俄方的要求,以及歼16当时研制遇到阻力,中方答应了俄方的要求,进口了24架苏35战斗机。
此外,这还与中国三代机产能不足有关,大批的歼7歼8尚未完成换装,而引进苏35可加速南方军区的换装,以更好保护南海周边空域。

引进苏35,可在使用和维护的过程中积累矢量发动机的使用经验和维护经验,并将相关数据反馈到涡扇15的研发中,使涡扇15吸取117s发动机的长处和教训,以更好完成研制任务。

苏35长航程和大载弹量也是十分吸引中国空军的地方,这更有利于中国控制南海周边空域,并对周围国家造成威慑。
此外,苏35配备的KS172超远程空空导弹也是吸引中国的地方。
凭借着最大300千米的射程,这款导弹足以在中国预警机的帮助下摧毁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预警机,为我国的空中态势创造更多有利条件,可造成很大的威慑;
这款导弹还可以改进成超远程反辐射导弹,可对敌方的防空雷达进行防区外打击。
若是能吃透这款导弹的技术,中国的远程空空导弹将迎来又一次的进步。

参考:
苏-35战斗机,是在苏-27战斗机的基础上衍生出的一款深度改进型单座双发、超机动多用途重型战斗机。
具有远程,多用途,空优和打击等特性,可以用于摧毁空中和地面的武器系统,摧毁敌方的水面舰艇和防空武器保护的地面设施。
用战斗机划代标准来衡量,苏-35自己属于四代半,用俄罗斯表示法则是“4++”。
苏-35总体布局沿用了苏-27系列的经典布局,一个略向下倾的流线型机头 , 飞行员的座舱呈水滴形, 机身两侧是一对悬嘴式中单冀 , 平面为梯形, 机尾是双垂直尾翼 ,并排安装了2台发动机 , 进气道安装于机身下部 , 三点式起落架。
发动机采用了俄罗斯新型的AL-35FM战斗机。
该型发动机含4级风扇、9级高压压气机、单级高压及单级低压涡轮,涡轮进口温度1700K+-,最大推力85千牛,最大加力推力145千牛,推重比推重比8.7;
并安装有矢量喷管(上下偏转15°,偏转速率为每秒30°)。
机载雷达配备了为全新的“雪豹”-E无源相控阵雷达。
该型是一种X波段的多模被动相控阵雷达;
对雷达截面积3平方米的目标迎头探测距离为400千米,对反射面积仅0.01平方米的“隐形”目标探测距离为90千米;
可同时探测和跟踪30个空中目标,并对其中的8个目标发起攻击;
而在对空侦测的同时,还能对地扫描、可选择并跟踪4个地面目标,最大地面目标探测距离400千米。
拥有12个外挂点(采用多用途挂架可有14个外挂点),最大载弹量8.2吨。
可携带所有俄制精确制导武器,如Kh-29反舰导弹、KH-59巡航导弹、KH-31反辐射导弹与KAB-500、KAB-1500系列制导炸弹等。
具有远程,多用途,空优和打击等特性,可以用于摧毁空中和地面的武器系统,摧毁敌方的水面舰艇和防空武器保护的地面设施。
就性能来说。
“出色的气动布局+先进的发动机”,使苏-35具备了超强的机动性能。
而在近距离格斗(狗斗)中,机动性是影响战斗机近距离格斗(狗斗)能力的关键因素。
因为两架战斗机近距离格斗(狗斗)时,机动性越强的飞机飞行动作越灵活,在空中作战中就越容易占据有利攻击点位,比对手拥有更多的攻击机会。
但同时,雪豹-E毕竟只是无源相控阵雷达,受原理限制,在在功率、效率、波束控制及可靠性等方面也不如有源相控阵雷达。
机载雷达的不给力,也导致了苏-35在超视距空战能力偏弱。
(超视距空战,是指在飞行员目视距离外发射导弹攻击目标的空战样式,主要是靠雷达来发现、跟踪、锁定目标,进行作战)总的来说,苏-35战斗机的主要优势体现在视距范围内的机动能力和近距离格斗能力上。
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现代空战正朝着超视距方向发展,战斗机可以在更远的距离之外,通过雷达探查和电子对抗等手段进行先发制人的攻击。
苏-35战斗机由于航电系统的落后,并不非常适用于超视距作战,与目前超视距空战的发展趋势并不是特别合拍。
就到这里,各位对此,是否还有其他高见?
或者你们还有哪些补充,一起来探讨。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个“赞”,还有“
应该说,苏35战斗机仍是基于苏27的改进型,只不过为了对外宣传的必要(毕竟谁都喜欢新的东西,另一方面,苏霍伊啃苏27这块老本也的确说不过去......)苏35的正式代号应该是苏35S(S是俄语“量产”的首字母,在美国你可看不到这些冗杂的编号!)话说早在十二年前,想要捞一桶金的苏霍伊就把新苏35的模型摆在范堡罗航展的展台上,不过,他们的这点“小心思”却没受到多大的注意。
原因是很多人以为这就是老苏35(还有一个小名叫苏27M)进行一点小改动就拿出来卖的玩意(看来起名字真的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啊!)不过,这个苏35可不是什么小改充数的,而是“侧卫”家族本领最大的一员!苏35采用了全新的机体设计,开始采用复合材料制造机体,不仅增强了机体强度,还减轻了结构重量(但是俄罗斯人实在是保守,复材的应用没有中国歼11B那样大胆)。
发动机也彻底换了新,它采用了俄罗斯人精心设计的AL-41F1S(它有个更响亮的名字,那就是117S,这个“117”实际上是它的产品编号)推力据称可以达到140KN的水平,比起苏27系列普遍装备的AL-31F进步那是相当显著。
不仅能使出更大的力,它还配有矢量喷管,配合新的“飞-火-推”系统,操纵性能比苏37有了一定的提升。
不仅如此,苏35在气动上也没有照搬苏27,而是根据换发等因素,适度加大了操纵面的面积,气动效率有所提高。
苏35也换用了新的航电系统,雷达设备也不再满足于改进,直接换装了N035雷达。
虽说是无源相控阵,但是却不是将天线倾斜固定(歼10B的方式),而是保留了机械扫描,也叫“机械相控阵扫描”。
它具有良好的多目标跟踪与攻击能力,不过对于有源相控阵来说还是处于下风。
在机载武器方面,苏35可以携带多种精确制导武器,这里就不多说了。
总而言之,苏35在三代机中算得上先进,体现了俄罗斯航空工业的较高水平。

参考:
苏35战机强悍的性能集中体现在其优异的气动外形设计和矢量发动机配合,而俄国一直宣传的载弹量和新型雷达并没有太多亮点。
一是因为大载弹量并不是什么值得称道的设计,二来苏俄的机电设计一直都相对落后,比起欧美国家差距明显。
既然如此,我们就说一下它真正强悍的点好了。
不得不说,苏35的航电设计已经基本达到了西方同时期的水准,这一点是很大的进步,不过这样的进步必然带来重量的增加,因而要重新设计整机气动结构才能降低因此带来的机动性、加速性、航程等的影响,所以苏35更换了推力更大的新型发动机,机身邮箱也增大了,同时增加了一对前翼以增强飞机的操控性(不过这一点因为与飞行控制系统的原因,在量产时又取消了)而真正让苏35取得极佳气动性能的是整机的三翼面设计,同时将原本外露的很多天线、传感器改为隐藏式,垂尾变得更大以增强稳定性,又将主翼前缘增大并延伸,还在侧方增加了可操控的前翼,增加了总体升力、前移升力中心、降低翼根负荷,这些设计使苏35可以更加灵活、结构更加坚固。
动力方面则使用了新设计的AL35FM发动机,最大推力8500kg,加力推力14500kg,搭配二元矢量喷口,整合了矢量推进系统、发动机控制、飞行控制系统,由飞控系统统一协调系统运作以达到最佳的飞行性能。
在欧洲的多次航展上进行过飞行表演后,杰出的机动性完全压制了同时期的大量西方主力战斗机,直到F22、台风、阵风灯战机出现后才动摇了苏35的地位。

参考:
继苏-27、苏-30之后苏-35成为中俄战斗机交易的最大订单,中国首批定制了24架苏-35更有专家呼吁一次性定制一百多架,彻底拉开中国空军和周边国家空军装备的距离。
那么这款号称四代半的战斗机到底算不算四代机的王者呢?
体型巨大、机动性和载弹量可圈可点:苏-35的气动外形设计就是一款重型战斗机,其最大起飞重量达到34.5吨,而同时代的欧洲战机“台风”仅有21吨,由此可见两者的技术集成程度相去甚远你,而苏-35的超大体重所能满足的载弹量和台风一样,都是8吨的水平,这说明耗费资源更多的苏-35并没有在“重量”指标上占到优势,它只是一般四代机的标准水平而已。
只不过苏-35拥有14个武器外挂点,相比只有13个外挂点的台风而言作战任务的弹性相对更高;
而使用矢量推力发动机的苏-35尽管体型巨大,机动性也在依赖鸭翼布局的台风之上。
出生定位决定苏-35的航程秒杀台风和阵风等主流四代机:所谓出生地位就是指战机设计国的使用需要,苏-35是一款满足俄罗斯广袤国土的大航程重型战斗机,它的作战航程就高达3500千米,挂载副油箱的情况下可以飞出4500千米的转场航程,而同时代的台风空战截击状态下也仅有2900千米,挂载三个副油箱之后的转场航程仅有3790千米而已;
而表兄弟血统的法国阵风在截击状态下(4个副油箱和8枚米卡导弹)仅有1852千米的航程根本就不值一提。
这种差距都是不同国家的实用定位决定的,法国和欧洲其他国家都是领土面积狭小的国家,战斗机的大航程都是浪费,把战机做得更小、更紧凑才是他们在意的。
隐身性能不敢想象,在拥有猛禽血统的欧洲战机面前就是一堵墙:虽然四代机的性能定位中并不包括隐身能力,但是现代化空战是超视距作战的天下,战机免疫雷达捕捉定位的能力是决定空战胜败的主要因素,而台风紧凑的结构和来自美国技术的吸波材料决定它的隐身能力是四代机中首屈一指的。
台风鸭翼布局的长度15.96米、翼展10.95米,相比苏-35长21.9米翼展15.3的机身更加小巧玲珑,在任何角度的雷达波反射面积都要小得多,据说台风的雷达波反射面积已经优化到仅次于猛禽的水平。
因此不管苏-35其他方面的性能有多强,受限于隐身能力不足,很难在超视距空战中占据优势。
基因强大、可靠性超一流:很多军迷都应该听过,俄罗斯飞行员驾驶刚刚组装下线的崭新苏-35开服叙利亚前线这则消息,这就证明了苏-35的可靠性是毋庸置疑的,交付给中国的苏-35也都经过长途跋涉进驻我国的岭南地区。
改进自苏-27战机的苏-35无论是气动布局还是矢量发动机技术都经过长期使用的检验;
而作为新产品台风、阵风还有很多问题等待发现和解决,进入服役状态的台风在中东也门、希腊爱琴海以及西班牙地区,都出现很多印技术问题导致的坠机损失,这就恰恰证明了苏-35的优势所在。

参考:
从技术规律上讲,苏35确实是27sk家族的完善阶段改型;
但是其技术层面上相对于中国战机的优势,只有两个方面多一点:其一是新型号K36弹射座椅的救生性能,其二是117S发动机的采用。
再剩下的性能优势,就只是相对于国内的歼11B、歼15、歼16等同属于苏27家族的机种,拥有结构寿命和飞行性能、操纵性上的优势——这高度依赖于苏35全新的综合化数字电传飞控系统。
比如传统上苏27家族由于是半电传(纵向)半机械(横向和航向)飞控混合的产物,无法实现解耦飞行控制——飞机要升高,必须先把机头拉起来向上。
而后期的三代机种——比如歼10,都可以实现解耦飞行控制,前后的翼面在电传计算机的控制下,能够相互组合协同工作——比如鸭翼与襟、副翼一起偏转,或者襟、副翼与尾翼一起偏转,控制战机不需要把机头翘起或者下俯,就能在姿态不变的情况下升高或者降低。
这个功能的另一面,就是突风抑制能力;
可以保证战机在突来的阵风中保持飞行稳定,对于低空突防、空中加油、着舰(舰载机上)等意义重大。
苏35上最明显的一个气动改进,就是取消了背部的减速板;
其减速功能显然是由襟副翼、平尾、垂尾方向舵联合控制实现,这是其飞控功能巨大进步的体现。
但问题是,苏35平台改的再好,也只是一架开起来更轻松、更安全、寿命更长的苏27。
特别是在关键的航电设备上,苏35的航电构架和歼10B/C是有代差的,其被动相控阵雷达的性能也令人失望。
而最为致命的一点是,由于政治和技术上的多重因素影响,苏35的俄系火控并不能整合国内现在自主研制的多种武器——特别是在中国商谈引进苏35之前,尚未研发成功的霹雳10、霹雳15和多种对地对海精确制导武器。
这使得无论是制空还是执行攻击任务,苏35的作战能力发挥比其它国产机种都出现了一个很大的缺陷,而且在未来随着更多新型武器的服役,这个差距还将越来越大。
仅从苏35自身来说,它的作战性能对于已经批产歼20并入列服役的中国,吸引力已经降低到了谷底的位置。
何况苏35最大的优势:结构和飞控都是可以抄过来的,国内也不是第一次做这种事情了。
这种飞机对于中国的最大吸引力,实际上还没有它的两台117S发动机来的高。
中国现在,已经没有任何合理的理由再去增购苏35。

参考:
我就喜欢在这种纸上谈兵的时候多嘴。
从现在的公开资料来看,苏35除了航程远外,其他地方就没有任何吸引力了。
有消息称,俄罗斯用中国购买更多的苏35来交换出口更多的AL-31F发动机。
但中国宁可放弃进口额外的AL-31F发动机,也不愿意去购买苏35,就知道中国军方确实觉得苏35的性能不怎么样。
中国产出的新型歼11系列应该足以匹敌苏35.最近有一篇外国军事媒体的文章称,中国最新型的歼16的电子系统、雷达都远远要优秀于苏35,因此苏35不太可能得到中国军方的青睐了。

但无论是苏35还是歼16,在遇到隐形战斗机的时候都是送上门的菜。
从这个角度来看,苏35或歼16都是弹药卡车的定位了,空战中它们是越来越力不从心了。
主要用于攻击机定位的话,那就要能够使用国产弹药了,在这方面苏35天生处于劣势,远不如国产歼16来的方便。
就这一条,苏35就只能出局了。
总之,苏35在俄罗斯还是拳头产品,但中国自己已经有了能够匹敌的歼16,大概是不会在苏35上乱花钱了。

参考:

苏-35最高时速2600千米,最大航程3600千米,最大起飞重量34.5吨,最多可携带11.5吨航空燃油,具备不凡的远程作战能力。
与其他同时期的四代半战机相比,苏-35具有
苏-35是俄罗斯最新型单座喷气式超机动多功能歼击机,机身和机翼共有12个武器悬挂点,可携带8吨弹药,包括空空、空地、空舰等多种导弹,武器种类繁多,载弹量大,功能齐全,可遂行不同的作战任务。
另外,苏-35采用了“雪豹”型无源相控阵雷达系统,在理论上可以借助自身的相控阵雷达为苏-34、苏-30提供雷达数据,起到部分预警机的功能。
第二,机动性强。
在垂直机动性方面,苏-35采用的是117S发动机,该发动机最大加力推力14.5吨,不开加力时最大军用推力达到8.8吨,推力较大,在实战中垂直机动性优势比较明显;
在垂直指向性方面,苏-35s采用了苏-27“侧卫”家族一直沿用的大边条加常规布局,有着极其优越的升力特性和迎角机动性能,再加上两台具有可转向全缩影喷口的117S型大推力矢量发动机,其垂直指向能力非常突出,能够做出高难度的“眼镜蛇”机动、“钟”式机动等;
在水平机动性方面,苏-35由于采用了能力更强的全新飞行控制系统,最大可用迎角、稳盘、瞬盘性能都会有一定提升;
在水平加速方面,苏-35使用的是117S发动机,水平加速性能突出,预计苏-35从马赫数1.2加速到马赫数1.6,所需时间仅为50多秒。
第三,雷达性能突出。
苏-35战斗机则采用了Irbis—E(雪豹)型无源相控阵火控雷达系统,该雷达采用X波段工作频率。
其天线搜索范围达到了±120°,俯仰±60°的水平,视角较大。
除了超大视角外,Irbis—E系统还有非常远的探测距离,其发现、跟踪和摧毁空中目标的距离最远可达400千米;
对于10000米高空雷达反射截面仅3平方米的目标,其迎头截获距离至少可达到350至400千米,尾追截获距离至少为150千米;
其对反射面积仅0.01平方米的“隐形”目标(如隐形飞机和巡航导弹)探测距离为90千米。
第四,可维护性好。
可维护性能也是衡量战斗机性能优略的一个重要指标,可维护性好,意味着战斗机起落之间维护时间短、维护动作少,在同时间段内飞机的出动次数会大大增加,持续作战能力将会更强,相比而言,苏-35具有较好的可维护性。
当然,苏-35也有其短板,在隐身设计上,苏-35战斗机延续苏-27的基本布局,隐身性能较差。

参考:
现在很多人分析或者对比一些战斗机的性能,都非常喜欢用数据来说话,实际上目前很多国家的战斗机的性能数据都是不真实的,要么是为了隐藏真实的实力进行刻意降低,要么是为了提升威慑力或者竞争力刻意提高数据,所以只依靠性能数据很难说明一款战斗机的性能,所谓实战是检验武器性能的唯一标准,所以最好的方式是利用实战表现来分析一款战斗机的性能有多强或者有多差。
苏35双机编队苏35战斗机曾经在中东发现和锁定美国F22隐身战斗机苏35战斗机2014年才服役,属于一款新式战斗机,在俄罗斯空天军服役过后没多久,俄罗斯就介入了一场战争:在2015年俄罗斯正式宣布军事介入叙利亚内战,所以服役并没有多久的苏35战斗机,也跟随俄罗斯空天军来到了叙利亚赫梅米姆空军基地,参加了俄罗斯空天军的空袭行动,从媒体公布的画面来看,俄罗斯苏35战斗机执行了对地攻击任务,取得了不错的战果。
部署在叙利亚赫梅米姆空军基地的苏35当然在很多人看来,苏35战斗机执行对地攻击任务,并不是真正的实战,并且叙利亚战场几乎没有什么威胁,所以苏35战斗机在如此环境下进行实战,并不能说明什么,对于一些人来说,苏35战斗机真正的实战,应该是在空战当中击败对手,而不是在没有多大威胁的情况下,扔几颗航弹或者精确制导炸弹。
苏35战斗机在叙利亚并没有进行过空战,这也是叙利亚特殊的环境造成的,叙利亚上空有以色列和北约战斗机,但是并不会爆发冲突,虽然冲突不会发生,各方之间相互利用对方进行实战模拟对抗则是事实,叙利亚内战爆发后,美国F22和F35两款隐身战斗机也先后进入叙利亚领空内,在某一次行动当中,俄罗斯苏35战斗机就发现了F22战斗机,并且进行了锁定和跟踪,为了证明苏35的性能,俄罗斯还公布了事发时的画面,显示苏35成功的跟踪和锁定了F22隐身战斗机,这也代表,如果苏35连射多枚导弹发起攻击,F22基本上没有逃离的机会,并且近战情况下,苏35的机动性更占据优势!苏35发现F22画面苏35战斗机被俄罗斯寄予厚望苏35战斗机也是全世界仅有的几款得到公认的第四代半战斗机,它性能虽然没有俄罗斯苏57战斗机先进,但是相比较而言,俄罗斯对苏35战斗机寄予的厚望更大,因为曾经在苏联时期,苏联制造的战斗机也是占据了全世界战斗机市场一大部分市场份额,但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军机出口市场越来越不容乐观,由于后继机型较少,俄罗斯丢失了部分国家的大型订单,比如印度在进口苏30MKI后,就没有进口俄制后续型号战斗机,选择进口了法国阵风战斗机。
阵风战斗机所以苏30战斗机之后,俄罗斯想要再次获得全球军机市场的一部分市场份额,就必须要推出一款拿得出手的战斗机,苏35战斗机就应运而生了,它是俄罗斯未来用于替代苏30战斗机的后续机型,目前世界大国空军已经进入了五代机的时代,而部分国家空军,没有能力装备五代机,所以装备四代半战斗机就成为它们不错的选择,导致四代半战斗机的市场很大,俄罗斯并不想丢失这个市场。
并且苏35战斗机的本身性能也很先进,苏30战斗机的性能有目共睹,大量的出口订单就是对它性能的肯定,而苏35战斗机就是在苏30战斗机基础上升级而来,比如换装了机动性更强的AL-41F1S(117S)发动机,采用矢量推进技术,使得苏35战斗机近距离格斗性能很强;
在雷达方面,苏35也安装了“雪豹-E”相控阵雷达,在雷达性能方面达到了西方水平;
武器方面,苏35可以发射R-37M超远程空对空导弹,射程400公里,可以对付对方隐身战斗机、空中预警机和空中加油机等高价值空中目标。
“雪豹-E”相控阵雷达目前除了俄罗斯空天军装备苏35战斗机之外,苏35也获得了一些国家的出口订单,比如我国、埃及和印尼等国进口了苏35,更多的国家也在和俄罗斯进行苏35进口的对话,苏35无疑会成为苏27或者苏30战斗机的替代者,成为俄罗斯又一款“明星”出口机型。

参考:
苏35战机的研制背景苏35是苏联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苏27S问世后就开始研制的一个终极改进型号,最初命名为苏27M.早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就开始装备了F15战斗机,这种号称没有一克重量用在对地攻击的战斗机在诞生之初,就依靠其高推重比和机动性碾压一众苏联主力战斗机。
在这种情况下,苏联70年代开始实施未来新一代战斗机计划。
也就是后来我们熟知的苏27.当时苏联新一代战斗机的设计目标很明确,那就是在性能上全面领先美军的F15战斗机。
但是这对于70年代的苏联航空工业而言并不容易。
70年代中期苏27的原型机T10首飞,但是设计出来的这架原型机的性能并不理想,几乎40%的性能设计仍然落后于F15。
随后经过大幅度的改进,前苏联在八十年代完成了苏27S的研制工作,并开始装备苏联空军。
在苏27进入苏联空军服役的八十年代中期,美国的F15战机也由A型改进到了C型。
相对于A型F15C的机内燃油增加了40%,在不影响机动性的前提下增加了保形油箱,航程接近5000公里。
同时换装了性能更先进的F100-PW-220涡扇发动机,油耗下降的同时推力更高了。
相对于A型,F15C还换装了探测距离更远的机载雷达,最大探测距离高达185公里。
同时也还装了半主动雷达中距离空空导弹AIM-7F。
具备了强大的空中拦截能力。
而刚服役的苏27S的性能是对着F15A去的,在面对F15C的时候,性能并不出色。
主要是机载雷达和电子设备的落后很难弥补。
这主要是苏联在微电子领域落后美国太多的原因。
说白了就是前苏联的机载设备太笨重。
比如苏27的雷达和电子设备的重量占据了机体重量的12%,而F15的电子设备和雷达仅仅只有机体重量的3.5%。
反映在雷达天线上就尤为明显,苏27装备的雷达天线尺寸高达1米,而F15的雷达天线尺寸只有0.85米。
即便是这样,对战斗机类大小的目标探测距离,苏27也仅仅只有100公里的。
不及F15的120公里。
在武器方面,苏联研制的R27半主动中距空空导弹的性能确实优于同时期的美国AIM7F导弹,但是此时的美国AIM-120主动中距空空导弹的研制已经接近完成。
俄罗斯的苏27S的设计从所有层面来看,几乎都落后于美国F15C。
要想和美国进行对抗,苏联研究出在所有性能指标上完全碾压当时的格斗之王F15C的战机势在必行。
苏联其实也意识到这些问题的存在,因此苏27M的计划早在苏27S定型前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了相关的研究。
这就是苏35战斗机的研发由来。
不过当时的设计要求比较高,不但要对F15C形成全面碾压的态势,还要求新的苏27M必须具备优秀的多用途能力。
1985年,苏27M的研制计划正式启动!随后进行了原型机的生产和测试。
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虽然俄罗斯的装备发展计划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但是苏27M计划并没有受到影响。
在财政极度困难的情况下,苏27M项目依然获得了俄罗斯大量的拨款。
在1992年,苏27M项目正式更名为苏35,开始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并先后生产了高达12架的原型机,用于飞控,发动机,航电以及座舱显示等等子系统在内的测试工作!新世纪之后,由于航空技术的发展,俄罗斯对苏35的性能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最初的有效压制F15C提高到对抗世界所有现役三代,三代半战机。
因此,苏35的设计以及应用技术也随之开始调整升级。
2008年,新的原型机首飞,2012年,被命名为苏35S开始交付俄罗斯空天军服役!30年磨一剑的苏35S有哪些过人之处?
苏35从前苏联启动研制,到俄罗斯交付部队,前后一共用了27年的时间,将近30年的磨砺,苏35S的性能也得到了空前的提升。
表现在战机的性能上有
第一是限制过载,一般战机在速度低的时候允许大过载机动,但是在接近音速或者超音速再或者满油满弹的前提下是不允许做过大的机动动作的,因为机体在这些环境下做大机动动作很可能让飞机在空中解体。
苏35通过提高机体强度和加装矢量发动机很好地解决了高速满载状态下的大过载机动问题。
现役世界上的战斗机在跨音速阶段允许的过载一般不超过6.5G,苏35却可以在满油9吨的前提下做出8G的大过载机动,这样的机动能力在全球所有战机中首屈一指。
第二是机体寿命挂载能力,前苏联的战机研制一般不怎么注重战机的机体寿命,因为在前苏联军工看来,战斗机的寿命在战时最多有一周,没必要将机体寿命设计的过长。
前期苏27S的寿命一般都在2000小时之内。
苏35S一改之前苏联时期的设计缺陷,机体寿命得益于机体结构的强化,可以达到6000小时
在挂载能力上,苏35也有突破。
早期苏27的最大挂载能力只有4吨,到苏联解体前才达到了6吨。
而苏35的最大挂载能力达到了8吨,得益于机体结构和挂架材料的加强,挂载能力相比早期苏27有了35%
第三是加装了性能更好的发动机,在增加机内燃油和挂载能力的前提下,飞机的机动性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提升了。
苏35装备了俄罗斯新一代的117S涡扇发动机,机体结构强度的加强以及矢量发动机让飞机相对于苏27增重高达2吨。
如果依然采用苏27上使用的AL31F发动机,飞机的飞行性能和机动性将会下降至少20%。
俄罗斯借鉴苏联时期AL41F发动机的研发经验,在AL31F基础上研制出了高性能的117S发动机。
117S发动机加装适量喷口,为三维全矢量发动机。
中间推力8.8吨,加力推力高达14.5吨。
全面优于AL31F的7.3吨和12.3吨。
推重比也由7.3增加到了8.5.因为发动机性能的大幅度提升,苏35的重量虽然增加了2吨,但是在正常起飞状态下的整机推重比却由苏27的1.0提升到了苏35的1.2.苏35机内燃油携带量高达11吨,比苏27的九吨增加了两吨。
最大航程也顺利地攀升到了5000公里。
苏35在117S发动机的加持下,机动能力超越几乎所有现役战斗机,跟号称世界上机动能力最强的F22相比也不遑多让。
第四是雷达航电以及武器方面,相比苏27S,苏35S在各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
机载雷达方面,苏35采用了目前俄罗斯最先进的N135雪豹E无源相控阵雷达,这款雷达是由俄罗斯出口到印度的苏30MKI上装备的N010M型雷达发展而来。
因为这款雷达在印度的苏30MKI上的表现并不好,性能仅仅比脉冲多普勒雷达稍强,所以俄罗斯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量深度的改进工作,最终成熟并装备自己的苏35战机。
雪豹E雷达直径0.9米,最大发射公里20千瓦,对空最大探测距离高达400公里,对3平方米
依靠其强大的雷达发射功率,可以探测到现役世界大部分隐身战机,只是这个距离上没有公开的数据。
俄罗斯方面的说法是对隐身目标的探测距离高达100公里,这种说法目前尚没有得到世界的认可!需要说明的是,俄罗斯的雪豹E机载雷达属于无源相控阵雷达领域的巅峰之作,相比世界上其他的无源相控阵雷达具备了碾压优势,取得这些成就的主要原因是俄罗斯通过将雷达发射功率增加到一个变态的程度实现的。
从现在的世界主流机载雷达来看,无源相控阵相比有源相控阵雷达还有不小的差距,这也说明俄罗斯在有源相控阵机载雷达方面依然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
全面换装了俄罗斯最先进的空空导弹。
俄罗斯的最先进格斗弹R73E以及中距空空导弹R77SD全部都可以加装在SU35上。
尤其是中距主动空空导弹方面,R77SD的水准大概达到了AIM120的技术水平,这赋予了俄罗斯稳定的中距空战能力。
要知道,在这之前,俄罗斯装备的中距空空导弹的射程仅仅只有70公里,其不可逃逸距离更是只有可怜的30公里。
另外,苏35在多用途状态下,具备挂载所有俄罗斯战术飞机的武器挂载能力,包括对地对海攻击的所有武器。
这也达到了苏35的设计初衷,不仅仅是一款优秀的制空战斗机,同时还具备极强的多用途能力!苏35S战机作为俄罗斯苏27的终极改进版战机,几乎使用了前苏联到俄罗斯所能贡献的所有先进技术。
这款战机也在各种极限设计的加持下,收获了最强四代战机的美誉。
我们在看这款战机的时候,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在机械,动力,挂载等方面,俄罗斯还是具备一定的技术优势的,不过在航电,雷达,武器方面,苏35明显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这或许是俄罗斯技术的短板所在吧!苏35在性能上看,我的看法是不如我国的歼16,至于这架战机的真实性能具体怎么样,还需要在战场上实战检验!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