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为什么要轰炸南联盟

这个得从欧盟说起,再具体点就是要从德国说起。
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冷战开始后,随着美苏对抗的加剧,西欧国家就成了美苏双方对抗的最前沿,因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失去了全部殖民地,西欧国家没有可靠的能源输入来维持本国工业的运转,也就不得不有求于美国。
但是美国搞的石油与美元挂钩政策,不仅让西欧在能源上有求于美国,整个国家经济运作上也受美国操控。
苏联解体后,随着冷战的结束以及东欧经济破产使得大量高素质的产业工人、技术工人以极其低廉的价格填充到了西欧的工业体系中,使得西欧国家有了不再依靠美国甚至可以发展成与美国不相上下的发达政治经济体。
于是,在德国和法国推动下,西欧国家开始了推进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原来的欧共体于1993年更名为欧盟,并且开始发行自己的货币—欧元。
但是由于历史惯性,习惯了内斗的欧洲国家不可能真正结成一体,欧盟的性质实际上和中国战国时期的合纵国家差不多,虽然都想抵御秦国,但就是绕不过各怀鬼胎的坎,最后反倒是让秦国坐收渔利。
1999年北约轰炸南联盟的科索沃战争便是这样一个体现。
鲜为人知的是,科索沃战争的推动者不是美国,而是欧盟,准确的说是欧盟的领头羊之一——德国。
德国和法国之所以能成为欧盟的两个领头羊,这主要还是得益于两国在整个欧盟国家中的综合国力。
当然他们自己非常清楚,自己虽然是工业大国,但同时又严重缺乏资源,要想真正使欧盟具备与美国抗衡的实力,就必须先解决这一短板。
于是,德国人几乎是重走半个多世纪以前威廉二世和希特勒制定却没能走通的道路——控制巴尔干半岛,以打通从德国到中东产油区的陆上通道。
雄踞巴尔干的是当年敢于同苏联叫板的南联盟,虽然经历了波黑战争等一系列动荡,但是其军事实力不容小觑。
而几乎是被解除武装长达半个世纪的德国,显然不可能将其征服。
唯一的办法那就是请美国出山。
这就形成了一个神一样的逻辑:本来是想通过一场局部战争来掌控巴尔干半岛来对抗美国,但是自己实力不济请美国来打仗并且还是由美国来主导。
但是战争必然遵循它的客观规律,不会过分的以政治为主导。
对于欧盟国家的小九九,美国人自然再清楚不过。
明明北约国家拥有碾压南联盟的实力,但就是攻而不破——只打空袭战,不打地面战。
曾在100个小时内就把拥有百万大军、装备全套先进苏式武器装备的伊拉克打得一溃千里的美军却在实力远逊于伊拉克的南联盟面前打了78天之久,并且南联盟的军事实力没有得到惨重损失。
相反欧盟却损失惨重,在78天的军事行动中,欧洲人由于担心战局失控,于是卷款外逃,导致欧元汇率大幅下跌,超过1万亿美元的欧洲资本进入了美国。
更有意思的是,战前欧洲人花费巨资搞起来的科索沃试验田最后被美国分了一半给俄罗斯,继续加剧俄欧矛盾。

参考:
苏联时期,莫斯科一直都觊觎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的巴尔干半岛,但南斯拉夫在铁托的领导下保持了高度的自主权,并没有沦为苏联在南欧的卫星国。
但世事无常,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铁托在毫无征兆的情况去世,仓促的甚至连接班人都还没有来得及确定!这一重大变故使得原本在铁托领导下相对稳定的南斯拉夫联盟瞬间陷入动乱纷争……几乎在苏联解体的同时,南斯拉夫彻底土崩瓦解: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马其顿纷纷宣布独立;塞尔维亚和黑山共和国则组成了南联盟!与此同时,以塞尔维亚为主的南斯拉夫内战随之全面爆发。

1996年,科索沃成立了一支由阿尔巴尼亚人组成的武装力量并试
于是,在背后一直支持科索沃独立的美国加大了对该地区事态发展的
北约轰炸南联盟,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首次向世人展示自己的“獠牙”,而美国则借此行动一举扬名天下。
发生在1999年4月12日的北约组织轰炸南斯拉夫联盟事件,是欧洲二战后历史上首次爆发的军事战争,同时也是北约历史上到目前为止的唯一一次轰炸欧洲国家的军事案例。
这场军事行动从1999年4月12日开始,到同年6月10号结束,历时一共59天,就彻底摧垮了南联盟这个欧洲军事强国。
从军事角度来看,在此次北约军事行动中,以美国为首的军事集团,首次向世界展示出了自己的强大军事实力,通过新型的军事作战手段,以零伤亡的结果,彻底摧垮了一个欧洲中等军事国家的对外防御力量,让世人认识到了美国和北约的强悍军力。
美国之所以一直都强力要求空袭南联盟,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美国具有向世界展示去真正军事实力的渴望。
因为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美国军事力量由于连续在朝战和越战上的失利,以及在美苏争霸时处于下风,导致世界各国普遍失去对美国军事力量的畏惧。
因此美国人下定决心,要在南联盟战争中展示实际,重新获得对世界各国的军事上的震慑。
北约轰炸南联盟是一个清除“异己”的军事行动,绝非北约组织说声称的那样公平公正。
南联盟是一个欧洲国家,同时也是一个由斯拉夫民族主导的国家,这个国家却从来都没有加入过北约组织,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它与由日耳曼人主导的其他欧洲国家之间,存在着格格不入的对立关系。
此外这个国家在其成立之初,还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它的领导人铁托的带领下,执行的是不结盟的外交政策,因此在欧洲各国抱团对抗苏联的时候,可以说是被孤立在欧洲以外的国家。
正是由于南联盟采取的不结盟对外政策,导致以及这个国家的地理位置,让这个国家在战略上,成为欧洲安全的“不稳定因素”,因此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必须要在战略上削弱这个国家于是人为推动了科索沃的独立,并最终借机打垮了这个国家。
所以在1991年的时候,美国领导下的北约集团,不断“炮制”科索沃地区的人权危机,并以“最后外交努力”失败,以“保护人权”之名,对南联盟发动了代号为“盟军”的空袭行动,最终迫使南联盟放弃科索沃。
很显然人权问题并不是战争的起因,而北约的此次行动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打败南联盟政权,其中最重要的证明就是北约在科索沃战争胜利之后,以犯有包括战争罪、反人类罪和种族屠杀罪为名,逮捕了前南联盟主席米洛舍维奇,并将其引渡到前南国际刑事法庭。
但是在经过庭审之后,前南国际刑事势法庭最终还是在是在2015年2月3日的时候,宣布“塞尔维亚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巴尔干战争中未对克罗地亚犯下种族屠杀罪行”,这也就是说国际上米洛舍维奇的指控并不成立。
而与这个结果形成对比性讽刺的是,米洛舍维奇本人并未在结案之后获释,因为他早已在2006年的时候就已经在前南监狱中去世了。

参考:
北约轰炸南联盟要从科索沃危机说起。
1998年科索沃危机爆发,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起初试
北约的政治解决方案主要是通过1999年2和3月的两次和平会谈,即在法国朗布依埃和巴黎举行。
第一次塞族和阿族代表均未签署,第二次科索沃地区阿族代表在美国的威逼利诱下单方面签署了和平协议。
这也为北约国家轰炸南联盟埋下了伏笔,美国此举则是为了把打破何谈进程的责任推到塞尔维亚人身上,接着3月北约就开始就对南联盟的空袭行动。
南联盟是1992年到2003年期间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半岛上的一个由塞尔维亚共和国和黑山共和国组成的联邦共和国。
它与冷战期间的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有深远的历史渊源,总的来说就是,冷战的终结极大的改变了巴尔干地区的秩序。
为何轰炸南联盟?
在南联盟中,科索沃问题是导致1999年北约对其进行轰炸的直接原因,当然北约轰炸南联盟还是有北约深层次的战略考量的。
科索沃地区属于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南部的一个自治省,其主体民族为阿尔巴尼亚人,但是却与塞尔维亚的主体民族塞尔维亚人一直不和。
其实科索沃地区早就有独立建国的诉求,上世纪八十年代更是提出要和阿尔巴尼亚建立一个“大阿尔巴尼亚”,特别是铁托死后,科索沃的阿尔巴尼亚人一直要求脱离塞尔维亚建立独立的国家,而南联盟则是一直对其保持施压态度。
科索沃的阿族人一直和塞尔维亚的塞族人处于紧绷状态,终于在1998年初,阿族武装袭击了塞族警察导致塞族武装对科索沃地区进行报复。
这引起了国际社会,特别是北约的
所以北约打算通过政治途径解决科索沃危机,先后安排了两次和平会谈,即在法国的朗布依埃和巴黎举行的和平协议签署。
第一次和谈双方都未达成和解,第二次和谈,科索沃阿族代表在美国的威逼利诱下单方面签署协议。
这就成功把打破协议的责任转给了塞族人。
和谈破裂后,美国及其它北约国家就开始谋求武力干涉南联盟,当然科索沃危机的爆发是北约干涉的直接原因,但是北约还有深层次的战略考虑。
其一便是为了践行北约新战略,提高北约在域外地区开展行动的能力,为此,北约需要一片区域作为自己新战略的实验地。
1999年,美国提出北约改造新战略,打算让北约超过传统防区去域外进行行动开展,而巴尔干地区是欧洲的南部门户,也正在经历后冷战时代的迷茫,科索沃危机的爆发给了北约充分的借口。
其二则是为了扫除北约向东扩张的障碍,拔掉巴尔干地区尚存的共产党国家,北约必须采取行动拔掉这根毒刺。
冷战后,巴尔干地区出现了不少新独立的国家,北约想通过东扩战略将巴尔干地区纳入进自己的安全防务体系。
但是,当时的南联盟不仅采取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对加入北约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兴趣,甚至有加入俄白联盟的意
更何况,北约视南联盟为巴尔干尚存的共产主义国家,尽管其在冷战后进行政治改制,但是北约依旧认为共产主义商存在于南联盟内部。
最后则是为了挤压俄罗斯的传统势力范围,将俄罗斯彻底赶出巴尔干地区。
冷战后俄罗斯的虚弱和无助给了北约向东扩张的机会,而俄罗斯自身在巴尔干地区的影响力也逐渐消失殆尽。
唯独南联盟与俄罗斯交好,俄罗斯对南联盟还有一定的影响力,对此,北约认为南联盟是俄罗斯在巴尔干的唯一据点,是必须要拔掉的。
科索沃危机的爆发间接的为北约干涉南联盟,企
同时他也知道双方是不会接受西方提出的和平方案的,知道双方的核心利益诉求对方也不会接受,所以北约设局导致谈判破裂,这样才机会进行军事干涉。
轰炸南联盟造成了八千多人的伤亡,数十万的人民无家可归,而且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也遭到轰炸!
南联盟领导人铁托逝世后,失去了强大领袖的南斯拉夫逐渐走下坡路。
而后任领导人能力不够,无法妥善处理好国内外错综复杂的问题,联盟内各个共和国独立倾向。
二战时期,阿族投靠纳粹,对兄弟民族搞种族屠杀,二战结束后,又受到兄弟民族报复。
在铁托的领导下,民族矛盾又没有化解,只是被搁置了而已。
后继领导人能力不足,民族矛盾开始被一些野心家利用,发展起来!1999年2月6日,在美国和北约的压力下,南联盟的塞尔维亚和科索沃阿尔巴尼亚族代表在法国进行和平谈判,谈判的基础是美国特使希尔草拟的方案,双方都对方案内容不满,但是主持谈判的美国和北约表示,这个方案的主要内容不许改变,必须接受,否则拒绝的一方将受到惩罚,谈判陷入僵局。
1999年3月15日,阿尔巴尼亚族代表与塞尔维亚方面最终谈判破裂。
1999年3月19日,北约向南联盟发出最后通牒。
1999年3月24日,北约以“保护人权”之名,对南联盟发动了代号为“盟军”的空袭行动轰炸南斯拉夫,科索沃战争爆发。
以美国为首的心北约轰炸南联盟。
表面上看是的“人权”问题,但是实际却是美国及欧洲国家希望将俄罗斯的势力范围从巴尔干半岛挤出去。
俄罗斯一直与塞尔维亚的关系非常亲密。
从民族上来说,俄罗斯与塞尔维亚都属于那斯拉夫民族;
从宗教上来说,两国都信奉东正教,一直坚称是拜占庭帝国正统继承者的俄罗斯已经让莫斯科大牧首成为整个东正教的领袖;
从历史上来说,巴尔干地区的诸国能独立实际上是沙俄与奥斯曼帝国争霸,削弱了奥斯曼帝国对巴尔干地区的控制,而一战之所以沙俄会参战正是塞尔维亚的“推动”。
正是由于塞尔维亚与苏联或俄罗斯拥有这么密切的关系,才让其成为北约重点干预的国家。
随着军队及警察等暴力机构的进入,科索沃的流血冲突开始升级。
美国领导下的北约开始借助人权危机这一借口开始对南联盟进行无差别的轰炸,1000多架隶属于北约的战斗机、轰炸机对南联盟进行了超过38000次的攻击,在亚德里亚海的北约军舰向南联盟的重要战略支点发射战斧式巡航导弹。
而在使用的弹药中就有对人身体伤害很大的贫铀弹,战后很多参与南联盟战斗的北约军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器官损伤。
而美国当年研究贫铀弹的目的就是为了污染敌方领土,降低其战争的潜能!因此,不管是为了“人权”,还是为了清除苏联或者俄罗斯在欧洲的势力范围,美国领导下的北约都会对苏联或俄罗斯在欧洲部分的势力进行打击。
鲜为人知的是,科索沃战争的推动者不是美国,而是欧盟,准确的说是欧盟的领头羊之一——德国。
德国和法国之所以能成为欧盟的两个领头羊,这主要还是得益于两国在整个欧盟国家中的综合国力。
当然他们自己非常清楚,自己虽然是工业大国,但同时又严重缺乏资源,要想真正使欧盟具备与美国抗衡的实力,就必须先解决这一短板。
于是,德国人几乎是重走半个多世纪以前威廉二世和希特勒制定却没能走通的道路——控制巴尔干半岛,以打通从德国到中东产油区的陆上通道。
雄踞巴尔干的是当年敢于同苏联叫板的南联盟,虽然经历了波黑战争等一系列动荡,但是其军事实力不容小觑。
而几乎是被解除武装长达半个世纪的德国,显然不可能将其征服。
唯一的办法那就是请美国出山。
战争必然遵循它的客观规律,不会过分的以政治为主导。
对于欧盟国家的小九九,美国人自然再清楚不过。
明明北约国家拥有碾压南联盟的实力,但就是攻而不破——只打空袭战,不打地面战。
曾在100个小时内就把拥有百万大军、装备全套先进苏式武器装备的伊拉克打得一溃千里的美军却在实力远逊于伊拉克的南联盟面前打了78天之久,并且南联盟的军事实力没有得到惨重损失。
相反欧盟却损失惨重,在78天的军事行动中,欧洲人由于担心战局失控,于是卷款外逃,导致欧元汇率大幅下跌,超过1万亿美元的欧洲资本进入了美国。
更有意思的是,战前欧洲人花费巨资搞起来的科索沃试验田最后被美国分了一半给俄罗斯,继续加剧俄欧矛盾。

参考:
北约轰炸南联盟,名义上是为了拯救科索沃人民,但其实这只是个幌子。
北约的真实目的是为了把俄罗斯势力从东欧挤出去,以方便欧盟在东欧扩张。
另外有阴谋论认为,美国主导科索沃战争是为了搅乱欧洲,打压欧元对美元的威胁。
欧盟在科索沃问题上,着了美国的道。
被美国卖了还替人家数钱。
一、名义上的原因南斯拉夫是个强行糅合的国家,其内部各族的独立运动一直很强势。
1991年,南斯拉夫政局失控,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独立和马其顿先后宣布独立。
当时科索沃的阿族人也自行组织了一场公民投票,并宣布科索沃是一个共和国。
但南斯拉夫当局不承认。
1992年5月,科索沃的阿尔巴尼亚族的民族主义运动者自行组成议会和行政机构,选举民主联盟领导人易卜拉欣·鲁戈瓦为科索沃共和国总统,形成了与塞族政权并行的另一个政权。
但后来也被镇压。
科索沃的阿族人见公投独立行不通,有一些民族激进分子就成立了“科索沃解放军”,开始运用暴力手段进行分离运动。
面对阿尔巴尼亚族人的武装斗争,南联盟当局采取强硬措施,派遣大批塞族军警进驻科索沃,试
双方激战几年,武装冲突不断升级,伤亡人员日趋增多,约30万人流离失所,对欧盟形成了巨大的难民压力。
同时也对欧洲民众造成了南联盟践踏人权的印象。
于是在这一背景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决定干涉南联盟内战。
值得一提的是,北约轰炸南联盟,并没有得到联合国的授权。
北约以南联盟镇压科索沃民众的独立,践踏了人权为借口,绕开了联合国安理会。
并在不合国际法的前提下,对南联盟进行了几个月的轰炸。
轰炸期间,西方媒体对面民众反复宣传,渲染南联盟的恐怖,批评南联盟不允许科索沃独立是对民意的践踏,并且还鼓吹北约轰炸南联盟是对人权的拯救。
实事求是的说,南联盟当局确实干了很多令人发指的事情。
西方媒体在宣传上,并非都是空穴来风。
但是,西方媒体却在这个问题上,却赤裸裸的玩了双重标准。
因为克罗地亚独立时,克罗地亚当局也发生过同样的事情。
当时,克罗地亚要求脱离南斯拉夫,同时克罗地亚境内的塞族人要求脱离克罗地亚。
西方国家支持克罗地亚当局对其境内的塞族人进行了严厉镇压,却厚颜无耻的对南联盟说这是人家克罗地亚的内政问题,你南联盟无权干涉。
结果克国境内的塞族独立运动被镇压,惨遭克族人的报复。
事后,西方媒体无视塞族人的血泪,只强调克族人受到了伤害。
这明显就是克罗地亚要求独立就是合理的,克罗地亚境内的塞族人要求独立就不是合理的“双标玩法”了。
二、真正原因正是因为南斯拉夫内战的参与者,手上都不干净。
所以美国倡导的“新干涉主义”,压根就没几个国家支持。
对于北约轰炸南联盟的真实目的,大家更愿意相信这是一场北约国家针对俄罗斯的“杀鸡儆猴”的战争。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西方国家并没有停下对苏联残余势力的追杀。
他们在与俄罗斯达成协议后,把目标瞄准到了“既不东,也不西”的南斯拉夫身上。
其实,南斯拉夫当年跟苏联关系紧张时,它与美国等西方国家关系还是不错的,但是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西方国家打心眼里还是排斥南斯拉夫,总想拆解南斯拉夫。
比如1992年南斯拉夫内战刚开始时,英国铁娘子撒切尔夫人就说:“马上派空军轰炸贝尔格莱德,要消灭欧洲大陆最后一个布尔什维克堡垒!”(当时撒切尔已经卸任,所以她才敢说这种话)后来西方各国虽然没有直接干涉南斯拉夫的内战,但是私底下还是各自骚操作,双重标准玩的贼溜。
(比如上面提到的克罗地亚内战,克族人和塞族人的内战)再后来,南斯拉夫大致被肢解,仅剩下塞尔维亚和黑山还在坚持,另搞了一个“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
按理说,南斯拉夫到了这般地步,西方国家应该要收手了。
但是由于南联盟在被玩了双重标准,得不到西方国家支持后,开始抱俄罗斯的大腿,成为俄罗斯西进地中海的一个跳板。
于是欧盟和美国最终决定一劳永逸的解决南联盟问题。
彻底控制巴尔干半岛,彻底堵死俄罗斯南下地中海的通道。
▽南斯拉夫区位
最终,南联盟被西方国家彻底肢解,北约开始大举东扩。
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就把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罗马里亚、克罗地亚等巴尔干半岛国家全部纳入进了北约。
就连当年在科索沃战争中被北约轰炸过的黑山也在前年被纳入进了北约。
很显然,轰炸南联盟让北约和欧盟在东欧和中南欧的影响力大大提升。
▽北约历年扩军示意
欧盟的目标是排挤俄罗斯,继而东扩;
美国的目标是排挤俄罗斯,继而东扩,顺便连欧盟也一起整。
为什么美国要给欧盟下套呢?
这主要是因为欧盟在1999年1月1日推出了欧元。
欧元诞生之初,欧盟对其寄予了厚望,不仅高调的宣传,而且还把欧元的对美元的汇率设定在了1:1.07。
欧元的购买力要高于美元。
美国认为,欧盟的经济实力不弱于自己,如果让欧元走强,那么势必会影响到美元,挑战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
并且让美国最不能接受的是,欧元诞生后,欧盟内部将不再继续使用美元结算,而只使用欧元结算。
相当于欧元切走了美元的一块大蛋糕。
所以,美国必须要坑欧盟,让欧元走低。
而轰炸南联盟就是最好,也最合理的办法。
当北约开始空袭南联盟后,由于欧洲局部的紧张局势导致地区投资环境恶化,以前大量进入欧洲的资本为了避险纷纷撤出欧洲。
大约有七千多亿热钱在欧洲流动,始终不敢落地。
据说这七千多亿的资金,有两千多亿到了美国,还有两千多亿到了香港。
额外再一说,由于两千多亿的流动资金落脚到了香港,于是美国故意轰炸了我国驻南联盟的大使馆,恶意制造危机,导致我国三名外交官员牺牲。
让这两千多亿的热钱觉得香港也不安全,最后也全部进入了美国的金融市场。
事后,欧元果然开始走低。
汇率一路下跌到1欧元只能兑0.82美元,跌幅大约为30%。
最终欧盟发现,南联盟和俄罗斯败了,欧盟自己也败了。
美国把欧洲卖了不说,欧洲人还傻乎乎的帮助美国人数钱。
后来美国又无端挑起伊拉克战争时,欧盟各国吸取了科索沃战争的教训,坚决抵制,不陪美利坚大爷们玩了。

参考:
北约为什么要轰炸南联盟,原因很简单是为了科索沃民族矛盾问题。
但是要把这个问题讲清楚,需要对科索沃的历史作一个简单的交代。
从历史上看科索沃原来属于塞尔维亚人居住的地方,12世纪时科索沃已经成为塞尔维亚王国的一部分。
就连科索沃这一名字的来源,也是塞尔维亚语中“黑鸟的土地”的一词。
到了14世纪后期,科索沃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占领,因为战争使得一些阿尔巴尼亚族人也进入科索沃定居。
(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由于奥斯曼帝国信奉伊斯兰教,针对科索沃的非伊斯兰教民众征收人头税。
而塞尔维亚族人信仰东正教,阿尔巴尼亚族人信仰天主教,塞尔维亚族人不堪忍受人头税,陆续的离开了科索沃。
而阿尔巴尼亚族人放弃了天主教改为信仰伊斯兰教,哪就免除了人头税之苦。
久而久之,科索沃不仅是以阿尔巴尼亚人为主,而且居民被逐步伊斯兰化。
过去科索沃以塞尔维亚人为主,反而成为阿尔巴尼亚人为绝对多数,仍然没有迁出的塞尔维亚人比率仅在10%左右。
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的第二年,1992年南斯拉夫也相继解体,一分为六。
即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克罗地亚、马其顿和南联盟(塞尔维亚和黑山),科索沃属于塞尔维亚的一部分。
由于科索沃的大多数居民阿尔巴尼亚人,不愿意留在塞尔维亚,激进闹独立发生了民族冲突。
南联盟(塞尔维亚和黑山)派遣军队打击科索沃的分裂,造成了大量的难民逃亡,南联盟派遣了军队和武装警察进入到科索沃。
(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塞尔维亚人与阿尔巴尼亚人的矛盾愈演愈烈,塞尔维亚的内部民族矛盾受到美国和北约的特别
北约轰炸南联盟目的,就是希望肢解塞尔维亚,让科索沃从塞尔维亚独立出来。
这仅仅是表面现象,其实质上是美国和北约对于南联盟的意识形态上的偏见。
这是因为北约希望颜色颠覆南联盟而不能,这是撇开联合国的军事行动,插手干预科索沃民族矛盾事件。
塞尔维亚社会党主席南联盟领导人米洛舍维奇,是北约视为异类的主要原因。
苏联解体之后,几乎一夜之间苏联以及原东欧国家原来政权都改变了颜色,戈尔巴乔夫宣布解释了苏共。
其它的东欧国家也是易旗换帜,在政体上向欧盟靠拢,这种现象外界称之为苏东事变。
但是在南联盟的米洛索舍奇政权,在北约目光里还是南共,因为塞尔维亚社会党都原身是塞尔维亚共产党。
连俄共都失去了政权,南联盟换了一块牌子米洛舍维奇还在继续执政,这是北约不能容忍的,发动轰炸南联盟战争的主要动因。
有了科索沃的民族冲突事件,这就给了北约一个插手干预的借口。
北约针对南联盟进行了78天的大规模空中打击,最后北约达到了肢解南联盟的目的。
北约这场空中轰炸打击,造成南联盟大约2000 多人死亡, 6000多人受伤。
近100万人沦为难民,给南联盟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2000 亿美元。
因为北约的轰炸,南联盟的新人道主义危机规模,超过了科索沃。

参考:
我们来看看事情经过:1998年,南联盟境内的科索沃地区,长期要求独立的阿尔巴尼亚族和塞尔维亚族警察发生流血冲突。
1999年,美国为首的北约以维护地区公道和人权为由,在未取得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悍然对南联盟发动78天空袭,共向990个目标发射2300枚导弹、投掷14000枚包括贫铀弹和集束炸弹在内的炸弹,造成南联盟5000平民伤亡,有20万塞尔维亚族人被迫搬离科索沃地区!我们再来看看背景:以前的南联盟地区是一个强行组合成一体的国家,各个成员国之间各种各样的矛盾,并没有共同的认同感。
所谓“七条国界、六个共和国、五个民族、四种语言、三种宗教、二种文字、一个国家”,就是形容这种状况。
南联盟强势人物铁托去世后,南联盟再无凝聚力,加上西方世界的哄骗,南联盟的继任者们一再出现处置失误和策略摇摆,结果联盟内各个共和国独立倾向日益凸显。
北约轰炸南联盟之前,南联盟内部矛盾已经很深,比如之前一直压制的各族矛盾愈演愈烈,历史上的屠杀旧账被翻出来,各个成员国互相指责。
再比如经济不平衡,沿海的富裕成员国要甩掉贫穷的内陆成员国,不愿意补贴等等。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
于是乎,北约以“保护科索沃人权”为名,轰炸南斯拉夫,战争爆发!问题出现了?
北约真会这么仗义,替科索沃出头?
NO,NO,1、鹰酱阻击欧元。
当时欧元非常强势,许多资产都是以欧元为货币,大有和美元一掰手腕的趋势,另外很多产油国考虑用欧元结算来取代美元结算。
这就触犯了鹰酱的根本利益了,因为鹰酱要保证美元的绝对霸权地位,也要维护美元与石油的结算体系,所以鹰酱不能容忍欧元继续坐大。
鹰酱挑选了南联盟的科索沃地区,也是精心选择的,这个地区向来就是欧洲的多民族,多冲突的地区,也是北约和大毛势力互相争夺的地区,就是所谓“三不管”地带。
此外科索沃地区距离欧洲足够近,只要这个火药桶一炸,必然引起周边的欧洲国家恐慌。
结果我们看到了,北约一轰炸南联盟,大量外资离开欧洲,流入鹰酱,欧元的强势上升势头骤停。
另外那些要用欧元结算的产油国一看形式不对,马上取消欧元结算打算。
2、北约计划东扩,鹰酱要清除异己!有人问了,既然有
它们必须要看到南联盟被拆散。
为什么,因为南联盟给予它们的压力太大,毕竟南联盟也是个拥兵百万,国力尚可的国家。
事实上南斯拉夫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一直存在意识形态和地缘利益上的矛盾。
鹰酱利用北约这一工具大举向前S势力退出的东欧地区扩张,于是美国需要再为北约设计一个共同的外部威胁。
毫无疑问,南联盟首当其冲!3、巴尔干半岛的重要性!巴尔干半岛靠近苏伊士运河、博斯普鲁斯海峡两个世界级战略通道,也是鹰酱和欧洲向大毛和中东施加影响力的最近的路线。
可以说,控制巴尔干半岛是加强地缘政治影响力的重要砝码,如果可以将南击破拆分,再收入欧盟,就可以控制这些小国来对付土鸡、大毛和一众阿拉伯国家,同时石油通道更稳了!此外鹰酱远离欧亚大陆,在地中海影响力有限,所以它必须对巴尔干半岛加以控制。
当时的南联盟出现了巨大的危机,正是鹰酱为首的北约的大好时机。
总结所有的这一切就是为了鹰酱和欧洲国家共同利益。
但是鹰酱为首的北约显然不愿意将事态扩大,鹰酱只需要把欧元按住,而北约只需要拆分南联盟即可。
某种程度,北约其他国家还被鹰酱摆了一道,欧元被整了,但是没有办法,大的利益一致,就可以。

参考:
所谓北约是指“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简称。
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军事集团。
1949年4月4日,美国、加拿大和一些欧洲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北大西洋公约》。
同年8月24日,北约正式成立。
目前北约共有19个成员国,它是在冷战时期为对抗苏联而形成的。
当年北约只所以要轰炸南斯拉夫,究其根本原因,
由于北约组织寸步不让,导致双方矛盾全面激化,最终演变为科索沃战争,导致了北约轰炸南斯拉夫,致使南联盟最终于1992年解体告败。
不如说是由于历史惯性,习惯了内斗的欧洲国家不可能真正结成一体,就和中国战国时期的合综国差不多,虽然都想抵御秦国,但就是绕不过各怀鬼胎这道坎,最后反倒是让秦国坐收渔利。
1999年北约轰炸南联盟的科索沃战争便是这样。
由于科索沃战争的推动者不是美国而是欧盟。
由于当时的德国和法国,在整个欧盟国家中的综合国力是较强的。
但他们非常清楚,自己虽然是工业大国,同时又严重缺乏资源,要想真正使欧盟具备与美国抗衡的实力,就必须先解决这一短板。
于是,德国人几乎是重走半个多世纪以前威廉二世和希特勒制定却没能走通的路——控制巴尔干半岛,以打通从德国到中东产油区的陆上通道。
而雄踞巴尔干的正是南联盟,虽然经历了波黑战争等一系列动荡,但是其军事实力依然不容小觑。
而几乎是被解除武装长达半个世纪的德国明显不是南联盟的对手,更不可能将其征服。
唯一的办法那就是请美国出山。
本来是想通过一场局部战争来掌控巴尔干半岛以对抗美国,不料自己实力不济,只得有求于美。
对于欧盟国家的小九九,美国人不傻,自然很清楚。
当明明知道北约国家拥有碾压南联盟的实力,可就是攻而不破时。
曾在100个小时内就把拥有百万大军、装备全套先进苏式武器装备的伊拉克打得一溃千里的美军却在实力远逊于伊拉克的南联盟面前也装样打了78天,同样未见南联盟的军事实力有多大损失。
相反倒是欧盟却损失惨重,在78天的军事行动中,欧洲人由于担心战局失控,于是卷款外逃,导致欧元汇率大幅下跌,超过1万亿美元的欧洲资本进入了美国,让美坐收渔利。
使得战前欧洲人花费巨资搞起来的科索沃试验田最后也被美国分了一半给俄罗斯,从而又继续加剧了俄欧矛盾。
这才是北约为什么要轰炸南联盟的真正内在原因。

参考:
1999年3月24日晚,以美帝为首的北约轰炸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轰炸持续了78天,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基础设施毁坏。
最终肢解了南联盟。
北约轰炸南联盟,表面上看是因为科索沃的所谓人道主义危机,其深层次的原因是源于美帝为了自己的世界霸权。
通过轰炸南联盟,支持科索沃从南联盟中分裂出来,美帝一石数鸟,其目的主要有那么几条:1、进一步削弱南联盟,使得在战略地位非常重要的巴尔干半岛上对美帝不友好的势力进一步衰弱。
2、打压俄罗斯,进一步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削弱俄罗斯在欧洲和巴尔干地区的影响力。
3、打压欧元,打压欧盟,让欧洲进一步陷入动荡,促使国际资本撤离欧洲,使得欧洲国家只能继续当美帝的小弟,打掉和减缓了欧盟的崛起希望。
4、对世界其他地区发出警告,进一步宣示美帝的世界霸权。
这里面最重要的是第三和第二条。
所谓欧元(Euro)是欧盟中19个国家的货币。
欧元的19会员国是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爱尔兰、西班牙、葡萄牙、奥地利、芬兰、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希腊、马耳他、塞浦路斯 。
1999年1月1日,在实行欧元的欧盟国家实行统一的货币政策,2002年7月,欧元成为欧元区的唯一合法货币。
欧元是自罗马帝国以来欧洲货币改革最为重大的结果。
欧元不仅仅使欧洲单一市场得以完善,欧元区国家间自由贸易更加方便,而且更是欧盟一体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不加以阻止,欧洲统一将会进一步加快步伐。
假设欧洲进一步统一成一个整体力量,将对美帝的霸权形成强有力的挑战。
这一点当然不是美帝愿意看到的。
貌似其他世界大国内心也不愿意看到一个统一的欧洲出现在世界政治舞台。
只是现在为了对抗美帝的压力,有时候东方大国会比较暧昧的表示支持欧洲一体化。
欧元刚开始实行时,其对美元的比价几乎是1比2,由于轰炸南联盟,造成欧洲形势紧张,政治动荡。
国际资本都有一个避祸趋势,这样就能迫使国际资本流出欧洲。
按照美帝的如意算盘,这些资本会流向美国。
但是却忘了在东方某大国政治稳定、社会安定、经济向上、人民勤劳、配套产业齐全,这些逐利的资本大部分并没能如美帝所愿流向大美利坚,却流向了东方大国。
这之后,美帝又搞了个利比亚,搞了个阿拉伯之春,又怂恿其大表哥玩脱欧,造成大批难民涌入欧洲,进一步让欧洲社会陷入动荡和不确定。
现在的欧元与美元比价基本在1.1比1。
这其实就是世界地缘政治的春秋战国,合纵连横,是更大的一个三国演义。
苏联解体后,叶利钦实行休克疗法,政治上向美欧靠拢。
初衷自然是跟经济发达的欧美搞好关系,促进俄罗斯的经济发展。
但是,由于俄罗斯庞大的体量,结果是妾有情郎无意,美帝依然把俄罗斯作为自己在世界格局上的霸权的竞争力量、敌对力量。
不论俄罗斯是共产党执政还是其他党执政,不论俄罗斯是否愿意跟美帝和平共处,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帝也必然要打压俄罗斯,进一步压缩俄罗斯的战略空间。
南联盟继承自南斯拉夫,其主体民族与俄罗斯的东斯拉夫在古代是属于一个族群。
进一步打压南联盟,既削弱了俄罗斯天然盟友的力量,又进一步打压了俄罗斯。
而通过轰炸南联盟,向全世界进一步宣示了美帝的力量强大,好让世界都屈服在美帝的淫威之下。
只是美帝没有想到,东方大国韬光养晦,埋头苦干,这之后又用了不到二十年,通过十四亿人的艰苦努力,实力进一步接近,部分领域甚至赶超。
所谓的科索沃独立,其背后的推手就是美帝。
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南联盟军队自然要对分裂势力开展斗争。
美帝就以此为借口开始了其后一连串的行动。

参考:
北约轰炸南联盟表面上是科索沃的“人权”问题,但是实际却是美国及欧洲国家希望将俄罗斯的势力范围从巴尔干半岛挤出去,或者说美国及欧洲国家不希望俄罗斯在欧洲拥有过于强大的力量及外援。
直到现在欧盟及北约与俄罗斯都在巴尔干地区争夺相关的国家,从马其顿改国名到科索沃建立国防军,这些动作后面都有西方国家与俄罗斯的争斗。
俄罗斯一直与塞尔维亚的关系非常亲密。
从民族上来说,俄罗斯与塞尔维亚都属于那斯拉夫民族;
从宗教上来说,两国都信奉东正教,一直坚称是拜占庭帝国正统继承者的俄罗斯已经让莫斯科大牧首成为整个东正教的领袖;
从历史上来说,巴尔干地区的诸国能独立实际上是沙俄与奥斯曼帝国争霸,削弱了奥斯曼帝国对巴尔干地区的控制,而一战之所以沙俄会参战正是塞尔维亚的“推动”。
正是由于塞尔维亚与苏联或俄罗斯拥有这么密切的关系,才让其成为北约重点干预的国家。
20世纪90年代初,科索沃的自治权被取消。
南联盟为了加强对科索沃地区的控制,逐渐加强对阿尔巴尼亚族的限制。
之所以采取这样的措施是因为在南斯拉夫解体的过程中,作为塞尔维亚族“发源地”的科索沃在阿尔巴尼亚族的推动下开始有独立的倾向,这是当时塞尔维亚无法接受的。
但是由于历史原因,留在科索沃的塞尔维亚族人不足总人数的10%,这根本无法阻止科索沃的“独立公投”,因此出动军队及警察干预成为必然选择。
随着军队及警察等暴力机构的进入,科索沃的流血冲突开始升级。
美国领导下的北约开始借助人权危机这一借口开始对南联盟进行无差别的轰炸,1000多架隶属于北约的战斗机、轰炸机对南联盟进行了超过38000次的攻击,在亚德里亚海的北约军舰向南联盟的重要战略支点发射战斧式巡航导弹。
而在使用的弹药中就有对人身体伤害很大的贫铀弹,战后很多参与南联盟战斗的北约军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器官损伤。
而美国当年研究贫铀弹的目的就是为了污染敌方领土,降低其战争的潜能!另外,米洛舍维奇也可能是北约行动的一个诱因。
1990年米洛舍维奇将塞尔维亚共产主义者联盟改组为塞尔维亚社会党,这可以说是苏联或者共产主义在塞尔维亚及南联盟的延续,这对以苏联及共产主义为敌的北约而言,南联盟就成为北约杀鸡儆猴的例证。
因此,不管是为了“人权”,还是为了清除苏联或者俄罗斯在欧洲的势力范围,美国领导下的北约都会对苏联或俄罗斯在欧洲部分的势力进行打击,因为这样不仅能削弱俄罗斯,还能立威。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