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故里到底在哪里

翻检《辞海》《辞源》及海内外华文辞书,“故里”皆“乡梓”之意,即出生的地方。
但“故里”一词,如今看来,已经被利欲熏心之徒用滥了用臭了,成了地方历史造假的代名词。
其实大可不必宣扬什么“故里”,一者你没有严谨的文献论证、考古证实,光凭地方志喊些口号得不到学界认可,就算雇几个“明星”站台也只会恶心全国人民,纯属停留在打把式卖艺、吹口哨走夜路的档次。
二者几千年的人口迁徙、民族演变下来,即使名人故里在那儿,也跟你八杆子搭不着,捞名人沾死人光只会是一场游戏一场梦,浪费民力财力去赚臭名声。
因为历史人物是民族的共同财产,谁也没有私占、挪用的权力。
从传世文献来看,没有黄帝故里的记载。
炎黄集团属于先羌族,为华夏族的前身。
古籍所载的轩辕国、轩辕丘、轩辕谷、姜水、漆沮水、涿鹿、桥山,都是黄帝留下的足迹,都不足于称“故里”;
反而有力证实了炎黄集团由西北向东方迁移的发展史。
这与分子人类学所揭示的先羌集团由喜马拉雅山西麓进入渭水流域,分化出羌、藏、戎等民族的结论相符合。
有学者大胆指出:昆仑山在帕米尔高原,那儿才是黄帝故里,我看也没什么大毛病。
可以这样断言:如果能确定黄帝DNA,我相信川藏甘地区羌族的血缘相近度要高于现今汉族地区,因为羌人至今仍是族内婚。
大家知道,汉族是以儒家文化为认同的融合民族,血缘杂的很。
言归正传,整点儿干货,本人就以古籍来探讨黄帝故里。
先说黄帝:少典实乃炎、黄所出的氏族名,与有蟜氏通婚而已,故“公孙”非黄帝之姓。
《汉书•律历志》说“黄帝始垂衣裳,有轩冕之服,故天下号曰轩辕氏”,轩辕为车、帽,故“轩辕”乃黄帝之号,黄帝之名实不可考。
而炎、黄二帝之姓,却史载凿凿:“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
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见《国语•晋语四》)。
《水经注•渭水》谓姜水即今陕西武功城西十里之漆水,而姬水即今陕西歧山、武功县一带之歧水,此学界共识。
其实,姜、姬是先羌族群常用词汇,意为女、男,姜水、姬水实则“母河”、“公河”,源于羌人原始的二元认知。
至今在羌族等藏缅语族中,日月山水、皮鼓等仍分公母。
是不是陕西渭水流域就是炎黄故里呢?
不能这样说。
因为轩辕谷、轩辕丘、轩辕国还在西边。
我们先来认识下皇甫谧,此公为文荒诞不经、臆想鬼扯,难以为据,故学者慎而远之。
其谶纬、神话大作《帝王世纪》曰:黄帝“居轩辕之丘,因以为名,又以为号”,“有熊,今河南新郑是”。
此乃河南新郑“黄帝故里”传说的毒源。
一个最基本的事实是:轩辕丘因黄帝所居而得名,而非黄帝居轩辕丘而得名“轩辕”。
再说,一个晋人,在《史记》《汉书》面前毛都不算,凭什么捏造出“有熊”的地望呢?
“有熊”这一名头出处,乃至驯“熊羆貙虎”之习,熟习洋文的知道,恐怕帕米尔高原还得往西。
涉及民族感情,就此打住,呵呵!大家不要失望,我国最早的史地典籍《山海经》准确告诉了轩辕丘所在。
《西山经》曰:轩辕之丘在“玉山”以西480里,“积石之山”以东300里。
郭璞注云“黄帝居此丘,娶于西陵氏女,因号轩辕丘”。
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位置难定,但轩辕国可作参照。
《海外西经》曰:“轩辕之国在穷山之际……穷山在其北,不敢西射,畏轩辕之丘。
在轩辕国北,其丘方。
”此“穷山”,《大荒西经》作“江山”,故郭璞注为“岷山”,因长江出岷山也。
如此,轩辕之国在岷山之南,轩辕之丘在岷山之北,这个参照系定了。
再以“积石之山”作参照。
大积石山位置明确,即今青、甘、藏三省区交界的阿尼玛卿山。
其东去三百里,地在今甘肃甘南、陇南二州,正好在岷山之北。
岷山西北至东南走向,故“不敢西射,畏轩辕之丘”。
“积石之山”,《西山经》描述为:“其下有石门,河水冒以西流。
是山也,万物无不有焉。
”黄河沿巴颜咯拉山东流,绕过阿尼玛卿山,自川北阿坝州若尔盖县唐克乡,至青海海南州兴海县长达八百里,黄河是自东南向西北流的;
而且此地至今仍是中国最美湿地之一,自古就是古西羌、河西羌、析枝的聚居地。
《元和郡县志》卷三十九陇右道河州“枹罕”条云:“积石山一名唐述山,今名小积石山,在县西北七十里。
按河出积石山,在西南羌中,潜行地下,出于积石,为中国河,注于蒲昌海(嘉会注:今罗布泊),故今人目彼山为大积石,此为小积石。
”正与《西山经》“其下有石门,河水冒以西流”合。
小积石山,即《禹贡》雍州“浮于积石”,今甘肃临夏州有积石县,并非《山海经》之“积石山”。
《大戴礼•帝系》和《世本》为司马迁《五帝本纪》所本,皆言黄帝嫡子“玄嚣降居江水,昌意降居若水。
昌意娶于蜀山氏”(包括《晋语》皆误玄嚣为少昊青阳),皆居于川中。
轩辕之国实川北松藩高原。
代黄帝而立者,青阳少昊金天氏,以《西山经》考之,也在轩辕丘之西,此不细说。
轩辕丘往东,《水经注•渭水》引姚瞻之言,云黄帝生于天水上邽城东七里之轩辕谷。
综上,炎黄集团东迁,西北气候恶化使然,轩辕丘、轩辕谷、歧水、涿鹿只是黄帝迁徙的一个个定居点,都称不上故里。
黄帝出生地,大概率在黄河上源积石山以西的千余里西羌中,但轩辕丘是其娶妻生子之地,歧水是其壮大之地,涿鹿是其立都代神农氏之地,桥山是其叶落归根之地。
新郑本祝融八姓之妘姓地望,西周末郑桓公逃死而巧取豪夺,黄帝传说本于妘姓、西周郑人,而为皇甫谧讹造耳。
其与“黄帝故里”差着数千年、数千里的距离。
与其吹嘘黄帝故里,不如对兄弟民族羌藏好一点,搞好西部大开发。
至少汶川羌人大禹,在姜姓四岳辅佐下,根治史前大洪水,让泽国成了中原!而且先入东土者成了华夏,后来者成了戎狄,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参考:
我认为,黄帝故里的四大争议地点,最具有权威性的当然是河南新郑。
黄帝“生于轩辕之丘,故曰轩辕氏,国于有熊,故亦曰有熊氏”已经成为了共识,但是轩辕丘在哪?
有熊国又在哪?
又成为了一个争论的焦点。
“有熊国”与河南新郑。
“黄帝者,有熊国君少典之子”,可见轩辕黄帝起家的资本就是“有熊国”,也就是后来轩辕黄帝“国于有熊”的根本原因。
而河南新郑是公认的“有熊之墟”,经过了很多史书、特别是汉朝史书的认证,具有权威性。
这显然是黄帝故里的一个极大的证据。
汉朝轩辕庙与河南新郑。
在汉朝时期,为了祭祀人文始祖轩辕,就在河南新郑建造轩辕庙。
而之后的历朝历代都曾在此祭祀轩辕黄帝,可见对“轩辕庙”极为认可。
刘邦自封“沛公”以后,立刻就“祠黄帝,祭蚩尤於沛庭”,可见对“祭祀”极为看重,不可能不对“轩辕庙”进行考证。
现在,河南新郑经过历朝的扩建,已经成为了一处4A级景区,从春秋时期到现在,河南新郑一直都有“拜轩辕”的习俗,已经成为成为中华民族的一处圣地。
历史公元,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一样的“皇帝”,想了解“皇帝”真实的一面可以

参考:
流传下来的说法有新郑(轩辕丘)、天水(轩辕谷)、曲阜(寿丘),按黄帝有熊所在地望考证,黄帝故里就在新郑一带。
新郑古为有熊国所在,乃有熊氏的族居地。
五千年前,轩辕黄帝出生于轩辕丘,长于姬水河畔,黄帝元年即位,居有熊,初制冕服。
轩辕丘:历史上最早记述黄帝居轩辕丘的是战国《世本》,说:“黄帝居轩辕之丘,娶于西陵氏之子,产青阳及昌意。
”汉代戴德《大戴礼记·帝系》、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亦从此说:“黄帝居轩辕之丘。
”到晋代,皇甫谧《帝王世纪》则指出了轩辕丘的地望,言:“(黄帝)受国于有熊,居轩辕之丘,故因以为名,又以为号。
有熊,即今河南新郑是也。
”其后,宋代罗泌《路史》、张君房《云笈七签》、刘恕《通鉴外纪》和《轩辕黄帝传》等皆从其说:“黄帝居轩辕之丘。
”明代,《大明一统志》亦云:“轩辕丘,在新郑县境,古有熊氏之国,轩辕黄帝生于此故名。
”陆应阳《广舆记》亦载:“轩辕丘新郑,黄帝生于此故名。
”后为新郑当地的碑刻志记,新郑《重修玉帝殿记碑》:新郑城隍庙西有玉帝祠……吾闻黄帝之与鬼臾区,论六运也。
特举□未至神之所以祀,固可存而不论……吾邑固黄帝之故墟也,知万物本呼?
天而体,黄帝之遗意,以庙而祀之,不亦宜呼……重修太清观志碑:河南路新郑,古有熊氏之国也。
县治西南迤廿里许,有观名太清,开基于汉永平之末,号天寿宫。
重修(显龙宫)大殿记:玄帝行在建于邑之北门外,座北而南,向为邑之镇,不知创于何时。
古传郑邑为轩辕氏旧墟,行在北有轩辕丘遗迹,乃当年故址,故建行在于前以为镇。
重修新郑文庙碑记:文庙之设所以妥圣灵,即以振人文而维风化也。
新郑为轩辕黄帝故都,文明肇启有自来矣。
清周莼浦及德配和宜人墓志铭:君讳时照,字春圃,号莼浦,轩辕故里人也。
其先世乐善不倦。
曾祖讳天成,字子俊,直隶州州同。
由上可知,黄帝有熊(或轩辕丘)在新郑的说法很有历史渊源。
有熊国:有熊,为黄帝时期的方国,位于新郑姬水(今河南新郑),是上古时期居住在有熊地区(今河南新郑)的华夏集团建立的氏族部落,后世称有熊国。
有熊开国始于少典,传至黄帝,相继打败蚩尤与炎帝,遂成为华夏共祖,史载黄帝元年即位,居有熊,初制冕服。
根据战国以来的文献记载,特别是汉晋以来的相关史志,都有记载河南新郑为有熊之墟(即故有熊国),而又与新郑境内的有关传说和考古资料相印证,祝融之墟又称有熊之墟。
历史记载:《竹书纪年》:(黄帝)元年,帝继位,居有熊。
《世本·帝系篇》:黄帝居轩辕之丘,娶于西陵氏之子,谓之嫘祖,产青阳及昌意。
《史记·五帝本纪》: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
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
”《集解》:“皇甫谧曰:‘受国于有熊,居轩辕之丘,故因以名,又以为号。
’”《史记•周本纪》:“闳夭之徒患之,乃求有莘氏美女,骊戎之文马,有熊九驷,他奇怪物,因殷嬖臣费仲而献之纣。
”商代有熊氏位置:《帝王世纪》:“黄帝有熊氏,少典之子,姬姓也。
母曰附宝,其先即炎帝,母家有氏之女,世于少典氏婚,故《国语》兼称焉。
……(黄帝)受国于有熊,居轩辕之丘,故因以为名,又以为号。
……有熊,今河南新郑是也。
”晋,司马彪《续汉书·郡国志》:“河南尹新郑县,古有熊国,黄帝之所都。
”魏,郦道元《水经注》:“或言新郑县,故有熊之墟,黄帝之所都也。
”唐,李泰《括地志》:“黄帝征战蚩尤,初都涿鹿,即位乃都有熊。
”唐·杜佑《通典·州郡七》:“新郑,汉旧县,春秋郑国,至韩哀侯灭郑,自平阳徙都之。
有溱洧二水,祝融之墟,黄帝都于有熊,亦在此地,本郑国之地。
”后晋·刘昫《旧唐书·天文志》:“柳、七星、张,鹑火也。
初,柳七度,余四百六十四秒七少。
中,七星七度,终,张十四度。
北自荥泽、荥阳,并京、索,暨山南,得新郑、密县,至外方山东隅。
斜至方城(裕州),抵桐柏,北自宛、叶,南暨汉东,尽汉南阳之地。
又自洛邑负北河之南,西至函谷,逾南纪,达武当,汉水之阴,尽宏农郡,以淮源、桐柏、东阳为限,而申州属寿星,古成周、虢、郑、管、郐、东虢、密、滑、焦、唐、随、申、邓及祝融氏之都。
新郑为轩辕、祝融之墟,其东鄙则入寿星。
柳,在舆鬼东,又接汉源,当商、洛之阳,接南河上流。
七星系轩辕,得土行正位,中岳象也,河南之分。
张直南阳,汉东与鹑尾同占。
”宋,《路史·国名记》:“少典,有熊之开国,今郑之新郑。
”黄帝与天象分野上的对应关系:黄帝之名由来,与五方五帝有关。
五方天帝是古代汉族神话及古籍记载中的人物,他们的命名之义和他们分处的方位或季节是密切相关的。
五方天帝分别指东方天帝太昊伏羲;
南方天帝炎帝神农;
西方天帝少昊金天;
北方天帝颛顼高阳;
中央天帝黄帝轩辕。
五方五帝中,中央为土,黄帝有土德之瑞,故称黄帝。
对应九州则是豫州中土,对应五岳则是中岳嵩山。
黄帝有熊与五帝墟:三国·管辂《管氏地理指蒙》载:星纪四时,次舍观章于尧典;
墟分五帝,分野申法于麟笺。
日中星鸟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虚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殷正也。
此尧典中星也,降娄为少皞氏之墟,营室为颛顼氏之墟,亢角为太昊氏之墟,鹑尾为烈山氏之墟,鹑火为有熊氏之墟。
又《新唐书》:夫云汉自坤抵艮为地纪,北斗自乾携巽为天纲,其分野与帝车相直,皆五帝墟也。
究咸池之政而在乾维内者,降娄也,故为少昊之墟。
叶北宫之政而在干维外者,陬訾也,故为颛顼之墟。
成摄提之政而在巽维内者,寿星也,故为太昊之墟。
布太微之政,而在巽维外者,鹑尾也,故为列山氏之墟。
得四海中承太阶之政者,轩辕也,故为有熊氏之墟。
在五帝墟中,降娄(奎娄)为少昊之墟;
陬訾(室壁)为颛顼之墟;
寿星(角亢)为太昊之墟;
鹑尾(翼轸)为列山氏之墟;
鹑火(七星)为有熊之墟。
其中,有熊之墟对应鹑火(柳、七星、张),属周之分野,与黄帝地望在嵩山周边一致。
即上《旧唐书》所载:“新郑为轩辕、祝融之墟,其东鄙则入寿星。
柳,在舆鬼东,又接汉源,当商、洛之阳,接南河上流。
七星系轩辕,得土行正位,中岳象也,河南之分。
张直南阳,汉东与鹑尾同占。
”鹑火之中,七星(星宿)之上为轩辕(十七星),轩辕者,黄帝之象也;
轩辕之上为北斗,北斗者,帝车之象也,亦与黄帝相关。
考证:黄帝所在年代大致处于五千年前,对应仰韶文化中后期到龙山文化前期,时间跨度约5300年~4700年之间(最多扩展到5500年~4500年),历法推算是4700年前(或公元前27世纪)也符合。
考古上最有可能与黄帝部族来源相关的就是庙底沟二期文化,属于仰韶文化孑余、龙山文化的前身。
约5000年前,仰韶文化(炎帝神农氏)逐渐走向衰落,大汶口文化(蚩尤九黎)、屈家岭文化(苗蛮)走向兴盛,开始进入中原一带。
约公元前2900年~前2700年,龙山文化的前身~庙底沟二期文化(黄帝部族)兴起于豫西一带,后向东发展,与西进的大汶口文化(蚩尤九黎)和北上的屈家岭文化(苗蛮)发生碰撞,最早开启中原龙山文化时代的到来,即为传说中的涿鹿之战。

参考:
黄帝是我们共同的祖先,所以回答讨论这个问题一定要严肃,不能人云亦云,毫无根据的说出来。
河南学者徐旭生先生,是我国著名古史学家、考古学家及教育家,有着“中国考古界拓荒者”之称。
徐旭生关于华夏炎黄起源做过许多重要的论断影响至今!其史学巨著《中国古史传说的时代》中叙述:“大约华夏集团从陕西、甘肃一带的黄土原上,陆续东迁,走到现在河南、山东、河北连界大平原上,首先同土著的东夷集团相接触。
始而相争,继而相安,血统与文化逐渐交互错杂”。
这里说的华夏集团,就是我们的老祖先炎帝和黄帝,这在央视纪录片《黄帝》中,有一个大概的地区描述,大家请看下
通过史学家和考古学家们的论证,炎黄部落来自于仰韶文化。
中国考古社科院、考古文物局和中央电视台联合录制的大型纪录片《中华文明.曙光初现》里面描述道“在华山脚下,我们找到了仰韶文化的源头。
仰韶文化的一支强大的部落,居住在离华山不远的西安半坡,这里被称为上古时代的伊甸园”,“黄帝和炎帝都起源于渭水流域”。
黄帝土德,而渭水流域的土是黄色的,所以被后人尊称为“黃帝”。
又因为他长期居住在陕西姬水一带,所以黄帝姓姬。
这在大型讲座类栏目百家讲坛《国史通鉴》第一部《上古时代》中,被专家们所认可。
炎黄子孙遍布全国,但是炎黄部落的发展必须有一个源头,那就是“黄土高原,渭水流域”。
中央电视台大型节目《探索发现》《寻根溯源》中,所有的史学家都认同于这个观点。
炎黄是祖先,黄土高原渭水流域是源头。
如果否定我们中国人共同的祖先,这是一种民族的悲哀,是一种文化的不自信。
找到源头,寻到根,是每个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的共同目标。

参考:
看看黄河流域黄帝时代的遗址分布,黄帝故里在哪里呢?

所以只有一个河北安徽没有史书佐证被排除了。
同样只有一个的陕西宣传的黄帝陵是黄帝去世两三千后建的衣冠冢,又远离陕西的半坡遗址。
同样只有一个的山东虽有传说佐证,但遗址证据不足,小概率。
拥有两个的甘肃距离太远,难以解释炎黄蚩尤一战。
因此黄帝部族的活动区域,高概率在有九个遗址的河南,尤其是有六个遗址的郑州附近。
这里又有传说、史书佐证,因此河南新郑黄帝故里是目前最合理又高概率的存在!郑在崛起、陕然泪下李家沟-河南郑州;
裴李岗-河南郑州;
磁山-河北邯郸;
大地湾-甘肃天水;
仰韶-河南三门峡;
半坡-陕西西安;
姜寨-安徽临泉;
大汶口-山东泰安;
秦王寨-河南郑州;
大河村-河南郑州;
青台遗址-河南郑州;
双槐树-河南郑州;
西坡-河南灵宝;
庙底沟-河南三门峡;
马家窑-甘肃定西市
参考:
黄帝故里和黄帝帝都当然都在新郑有熊,因为古文献的证据是在是太多啦。
有些网友说,网上的证据有作假,不足信,好,那就只看看科学院的研究成果好啦。
你不能说科学院也作假吧?
更不能说科学院没有辨别力,采信了假的文献证据吧?
科学院的研究课题,顾问组里有最权威最顶级的历史学家。
2014年科学院立项研究了黄帝元年,并于2015年3月发表了论文,确定元前4414年,15岁的黄帝在新郑有熊登基作为黄帝元年。
科学院的研究成果,直接导致2017年下半年新郑黄帝故里正式进入初中教材。
造假之声可以休止啦,可是炒作之声居然是愈演愈烈。
科学院亲自立项研究,并把黄帝有熊登基,作为黄帝元年,意义就在于认可了古文献中众多的有关新郑有熊是黄帝帝都和黄帝故里的记载可信真实。
新郑黄帝故里迅速进入教材,也反映了我国文教部门对于宣传我国悠久历史的迫切愿望。
河南省是历史文化大省,郑州市东部有成片的大河村遗址,南部的县市新石器文化遗址众多,根据文献和考古证据来看,这里无疑就是黄帝有熊部落的活动场所郑州市也展开了仰韶文化遗址的调查,希望早日揭开黄帝部族在中原活动的面纱。
我国五千年历史的证明,无疑落在了郑州市的肩上。

参考:
黄帝生于天水市清水县,清水河古名叫姬水。
新郑是黄帝之父有熊氏所在地,曲阜是五帝中另一个帝的出生地。
为什么黄帝出生在天水,而又生长在新郑,这牵扯上古的婚姻制度。
假如说,新郑称为黄帝故里,也说的过去,毕竟黄帝的青少年时代,是在新郑度过的。
但正宗的黄帝故里在天水,曲阜是黄帝故里八竿子打不着了,出生于曲阜的某帝,是黄帝的第九代玄孙。
原谅冷清不能详解,敬请期待冷清专著,《华夏源考、三皇五帝纪》的出版正在运作中。

参考:
黄帝部落居于姬水流域,姬水黃轩辕虽然史书记载不清,但由于黄帝部落与炎帝部落出自同一原始氏族加上文献明确记载姬姓是关中的古老部落,所以这一部落应该与炎帝部落相距不远。
有学者认为黄帝应属于庙底沟文化,他的生地与葬地大致相同,皆在今黄陵县一带。
《国语·晋语四》载:“昔少典氏娶于有峤氏,生黄帝、炎帝。
”《史记·五帝本纪》又载,黄帝死后葬桥山,桥山也就是有峤氏之居地,“桥”与“娇”相通。
此外,黄帝汉代画像石上的黄帝像的正妃嫘祖,大概是生活于洛水的支流沮水一带的部落,沮水流经桥山,汇入洛水。
还有黄帝的史官传说在今白水县,正好与黄陵县相接。
从这些资料看,黄帝部族最初大概就生活于洛水中游一带。
黄帝既然与炎帝为同时代之人,在考古学上应属于龙山文化早期阶段。
前面已经提到在今陕西关中及陕北一带龙山文化遗址很多,居于全国前列,其中陕北的龙山文化遗址就占了全省的64%。
此外,古有黄帝以玉为兵的传说,这种传说也被考古发现所证实,在陕西的龙山文化遗址中发现了不少玉琮、玉璧、玉钺、玉璜、玉瑗、玉刀等礼器。
在陕北北部的龙山文化遗址中还发现了不少城址。
2006年在陕北榆林市附近的龙山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小刀和指环两件铜器,如果年代不误的话,这是在陕西境内发现的最早的铜器。
所有这一切都为研究中国文明的起源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也为黄帝文化的探索提供了更多的线索。
因为黄帝部族主要生活在关中西部和陕北地区,所以他们与炎帝部族略有不同,过着农耕兼游牧的生活。
这个部族后来也向东迁徙,主要生活在陕北和山西北部的黄土高原上,由于这里对发展农业生产不利,所以他们在这一带过着以游牧为主的生活,因此具有强悍的军事战斗力,这种生产方式也决定了其迁徙不定的部族特征。
大约在龙山文化时代的中后期,他们中的一部沿北洛水南下,从今陕西大荔、朝邑一带进入山西南部,又从太行山进入华北平原;
另一部分则直接东渡黄河进入华北北部。
黄帝部族在东迁的过程中,曾与炎帝部族、蚩尤部族分别爆发了阪泉之和涿鹿之战,这两场战争黄帝部族均获得了胜利,从而奠定了黄帝部族在中原地区的统治地位。
文献记载说黄帝有4个妻子、25个儿子,其中14个儿子有封地并有姓,青阳、苍林与黄帝同姓姬,其余的姓是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儇、依等,这一切际上都是黄帝部族不断强大,人口不断增长,从而不得不分化出更多部落的真实写照。
这些有着血缘关系的部落之间保持着密切的往来,形成了所谓的部落联盟,黄帝就是这个联盟的首领。
文献还记载说在黄帝的9个儿子的封国中,后来又分化出了近70个封国,主要分布在今陕西、山东、河北和河南四省,此外在内蒙古、江苏、安徽、青海、广东广西、四川等地区也有分布。
这些所谓封国,就是上古的部落。
黄帝部族进入中原后,实行了许多有利于生产发展的政策,使生产力有了飞速的发展。
传说中有30余项发明被记在了黄帝名下包括衣食住行、风俗习惯和典章制度等许多领域,比如水井、衣裳冠冕、灶、釜、车、伞、镜、鼓、舟船、踢球、音乐、货币、几案历法、弓箭、文字、
尽管这一切并非全属事实,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黄帝时代社会生产和生活有了较大发展,因而黄帝才赢得了广大人民的崇敬,长期以来人们宁愿把这一切进步都加在他的身上,塑造了其华夏人文始祖的形象。
大约在阪泉之战后,炎帝部族与黄帝部族实现了联盟,由此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础。
黄帝战胜蚩尤之后,进一步密切了与黄河中下游地区其他部落的联系,各部落之间的始文化与生产技术得到了交流,并且逐渐趋于一致,从而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实际上其并非只与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部落建立了紧密的联系,由于虞夏时代发生了大洪水,东南不同文化圈的族也纷纷迁徙到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地区,融入了以黄帝部族为中心的部落联盟之中,形成了“天下之中”的华夏民族。
因此,华夏民族的形成是一个较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并非是一两次战争的结果。
还有一点需要说明,即黄帝部族在迁徙过程中虽然与一些部族发生过战争,但当战争获得胜利,各部族之间的联盟形成后,黄帝遂实施了以德治天下的政策。
他重视以德教化各部族的成员,以调整相互之间的关系。
《吕氏春秋·去私》载:黄帝“声禁重,色禁重衣禁重,香禁重,味禁重,室禁重”。
也就是说黄帝整顿了不良的社会风气。
《商君书·画策》说:黄帝制定了“君臣上下之仪,父子兄弟之礼,夫妇妃匹之合”。
认为是黄帝制定了礼仪道德规范。
这些理想化的描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黄帝时代的历史风貌,当时的德政促成了中国早期文明社会的出现。

参考: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原所长李学勤说,在新郑黄帝故里举办的拜祖大典有充分的历史支持,有文献记载、中国历史传统、民间传说的支持。

参考:
五处,陕西黄陵县桥山黄帝陵是为正朔。

参考:
好像CCTV直播过的只有新郑的拜祖大典了吧!好像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吴伯雄,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中国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出席历届大典也只是在新郑黄帝故里吧!其他的,好像没太听说过,也不官方吧。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