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开国忽必烈为什么选择建都大都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广的朝代。
根据《元史.地理志》记载:“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东,南越海表”,可知当时元朝的疆域包括蒙古全境和俄罗斯西伯利亚以及泰国、缅甸北部等地,其领域的面积是现在中国疆土的两倍之大。
元朝的疆域都深入了欧洲和东南亚一带但是忽必烈在定都时却选择了北京。
首先,元朝的都城元大都是在辽金的基础上建立的,忽必烈意识到北京位于东南西北的交汇点上,不管是出兵南下还是北上,都可以缩短战争的供给线,可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因此定都北京。
其次,元朝内部的统治也并不太平,虽然元朝的疆域很大,但实际上都是由蒙古族内部各个部落的可汗所有。
忽必烈在建立元朝时,其他的可汗国实际上已经独立存在,所有虽然在法律上是属于元朝,但实际上他们各自为攻。
因为忽必烈的父亲拖雷的领地治所是今天的北京地区,因此忽必烈也就定都在北京。
此外,还有一种说法,元朝选择都城的时候,是由天文学家、风水学家刘秉忠和郭守敬师徒二人根据风水选择北京的。
刘、郭二人认为北京城是一个风水极佳的地方,这里依山傍水是“卧龙”之地。

参考:
确切的说,元朝是两都制,上都和大都都是政治中心,大都在元朝还不叫北京。
我来简单聊一聊。
中统四年(1263)五月,忽必烈升开平府为上都。
翌年八月,复诏:“开平府阙廷所在,加号上都,燕京修营宫室,分立省部,四方会同”,因改燕京为中都路,其府号大兴。
忽必烈在以皇弟总理漠南时,开府金莲川,筑开平府,这是同他当时的政治需要相适应的。
中统践祚,形成与阿里不哥的漠南、北对抗。
忽必烈便是利用燕京为依托,凭借中原,华北的丰厚人力、物力来与漠北的阿里不哥抗衡,并取得胜利。

并建两都、以开平来联系蒙古宗亲,以燕京来控御丰饶的汉地这一政治设计,是从忽必烈的即位开始,就已经很明确的。
随着元朝中央集权的巩固,政治的重心又进一步南移,燕京已经开始成为事实上的首都。
故在1266年十二月,忽必烈正式任命安肃公张柔与行工部尚书段天祐等同行工部事,开始了大规模的两都修建工程,而重点却是中都的修建。
重凿金口,导卢沟河(今永定河)以漕运西山木石,加紧了迁都燕京的准备。

意大利主教约翰普兰诺加宾尼(John PlanoCarpini)在《出使蒙古记》中记载了这样一个蒙古风俗:“当一个斡耳朵曾在一个地方安置时,在它搬走以后,只要那里有任何曾经烧过火的痕迹,就没有一
”蒙古人把废弃的古城遗址称之为马兀八里(Maubalik),马兀,蒙古语意为坏或恶;
八里,突厥语意为城。
在亡金宫阙废墟上来重建新宫,在蒙古人是一种禁忌。
加上拆迁、供水等诸方面的原因,因此,在新城城址的选择上,忽必烈宁愿彻底抛开金中都的旧址,而在它的东北海子一带旷野上重新建筑新城。
元大都街道的布局,奠定了今日北京城市的基本格局。

工程的指挥和组织者除张柔(1266年死,其子弘略代)、段天祐、王庆端、刘思敬、谢仲温、高觽等外,还有色目人野速不花与也黑迭尔等。
元大都的兴建,从1267年到1293年,历时26年才竣工。
1272年,忽必烈将中都改名为大都(突厥语称汗八里,帝都之意),将上都作为陪都。

参考:
忽必烈选择“北京”,那个时候叫“燕京”为“都城”,有一个过程。
他之所做如此决定——第一,是便于统治管理所占领汉地的广大疆域以及彻底灭南宋。
第二,是便于指挥调度仍在进行的其他扩张战争。
第三,也是不得已的选择,别的地方已无适宜的“建都”之地。
(成吉思汗像)一元世祖忽必烈,生于1215年,卒于1294年,1260-1246年在位,是蒙元帝国第五代君主。
1215年,忽必烈的爷爷成吉思汗,即元太祖攻占“燕京”,约在今北京城西南隅一带,并将此地作为蒙古贵族统治汉地的重要据点。
成吉思汗三子窝阔台,即蒙元第二代君主太宗,此时开始在此地派驻“断事官”,建立行政机构,统辖已占领的汉地诸“路”,时称“燕京行台”或“行尚书省”。
1260年,忽必烈于“开平”,即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一带即位, 是为“中统元年”。
登基后,其在“开平”设中央行政机构“中书省”,在燕京设“行中书省”,分别选派宰执人员。
“中书省”和“行中书省”,此后成为元蒙帝国在汉地之“中央政府所在”和“派出行政机构所在”的固定称谓。
(元大都平面
此处,原为高梁河下游天然湖泊,东岸附近人工堆土成岛,名“琼华岛”,也即今北海公园内白塔山所在的“琼岛”。
1262年(中统三年),忽必烈下令整修琼华岛。
1263年(中统四年),即,忽必烈定“开平”为“上都”。
羿年,定燕京为“中都”,再次下令修缮琼华岛。
1267(至元四年),忽必烈颁旨修建“中都城”。
新城位于原燕京旧城东北,以“大宁宫”为中心向外扩建。
时任光禄大夫、太保的刘秉忠,主持了新城的设计。
检校工部尚书张柔和段桢(天祐)、回回人也黑迭儿等负责工程实施。
至元四年正月,正式开工,始建宗庙宫室。
至元五年十月,宫城成。
1271年,至元八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
次年二月,改“中都”为“大都”,正式定为都城。
突厥语称汗八里,意即汗城。
同时于“大都”建“中书省”,蒙元 “中央政府”遂迁至此。
1285年,即至元二十二年,“大都”全部建成,前后历时共18年。
三当年成吉思汗,建国于漠北,号“大蒙古国”,这一年是1206年。
之后他统兵南征百战、西征东伐,疆土迅速扩大。
于是,他论功行赏,对宗室、外戚、功臣进行分封。
主要收益的,当然是功劳最大的他的四个儿子。
这一分封,也为他的孙子辈们分裂为几大“汗国”埋下了隐患。
1229年,太宗窝阔台受太祖遗命即位。
1235年,建哈拉和林城,为国都。
太宗死后,其后人和太祖幼子拖雷之后,已有争位之意,而太宗长子贵由有幸继位,是为定宗,然而身体多病,未久即逝。
此时,拖雷之子蒙哥被推举,是为宪宗。
太宗后人欲夺位,所立之人被宪宗所杀,太宗后王兵权亦被褫夺,由此退出了王位争抢。
四宪宗亡,拖雷族内又起争执。
统治漠北的阿里不哥和统治漠南的忽必烈均自立,最终忽必烈打败了阿里不哥,即位为“世祖”。
而此时,太宗之子海都自立于西北,为“窝阔台汗国”,察合台、钦察两个“汗国”都附和于他。
“伊尔汗国”依附忽必烈,不过从地理上被隔绝了。
尽管忽必烈名号上是蒙元君王,但政令只在自己控制的地域上得以执行。
1310年,海都之子归降。
但从海都背叛,蒙元帝国就实际上分裂了。
忽必烈对各汗国号令不畅。
定都,也只能考虑对自己所辖地域有利而选择了。
何况,定都“大都”之时,与南宋的战争还在打。
其后,忽必烈又连续对海外作战。
“大都”的地理位置,对于指挥调度,是最适宜之处。
五说几句“大都”的设计布局。
“大都”总体平面布局,据于《周礼.考工记》 “左祖右社,面朝后市”设计。
“皇城”为核心部分,位于全城南部中央略偏西,跨太液池即今北海、中海两岸,周围约20里。
“皇城”内,围绕太液池、琼华岛为中心,建有3组殿——南为大明殿,为皇帝“正朝”;
北为延春阁,皇帝在此接见大臣和修佛事;
西隔太液池,南为隆福为太后所居,北为兴圣,为太子所居。
城区,亦按《周礼.考工记》“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布局,分成东西或南北向的街道坊衢。
“海子”,即今什刹海东岸,确立全城的几何中心,位置相当于现在北京城内鼓楼。
阁西15步立有“中心之台”的石碑。
中心台至丽正门,即大城的南正门,距离为全城“四至”的基准,这条直线也是贯穿全城南北的中轴线,全长6里。
在今景山北,已发现元大都的中轴大道,宽达28米。
全城共有南北干道和东西干道各9条。
沿着纵横干道,划分为50坊,坊均有门,署有坊名,是行政管理上的地段名称。
全城规划整齐,井然有序。
城中市场集中在三处——海子(积水潭)北岸的斜街,是大运河终点;
今西四附近,是羊、马、牛、骆驼、驴、骡等集中交易处;
东四西南,在明照坊内。
三处均在北城,皆为街道冲要之地。
“大都”,很好解决了城市用水问题,围绕高梁河下游的湖泊周围建城。
同时为了解决漕运问题,1262年(中统三年)由郭守故主持,汇西山诸泉水进城,连通高梁河与闸河即通惠河,使江南漕船可直达城内海子,即解决了漕运,又形成了水面盛景。
“大都”设计,体现了皇权至上观念,对明清两代皇城建设,形成了重大影响。
在中国古都史和建筑史上,均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参考:
首先,莫斯科、德黑兰都不归忽必烈管,那是四大汗国的地盘儿。
莫斯科的金帐汗国那是和忽必烈有仇的。
伊尔汗国的创始人旭烈兀是忽必烈的弟弟(他们一母同父兄弟四人:蒙哥、忽必烈、阿里不哥、旭烈兀),他支持忽必烈。
其次,元朝具体管理地区问题。
这个源于蒙古帝国的分裂,蒙古帝国之所以分裂,一切源于蒙哥死后的最高权力拥有者是谁。
1260年,忽必烈的弟弟阿里不哥在大哥蒙哥死后不久,在窝阔台汗国、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的支持下,继承了蒙古大汗之位。
忽必烈则在伊尔汗国的支持下继承了蒙古大汗的位置。
双方开打内战,到了1264年,阿里不哥向忽必烈投降。
忽必烈大汗的核心统治地区也就只是原西夏和金国的地区,我们可以称其为“受汉文化影响较深的地区”简称“汉化地区”。
再次,忽必烈受汉化影响较深。
1241年,16岁的忽必烈开始系统学习汉文化。
先是赵璧(1220年-1276年,山西怀仁人)授命教授他《大学衍义》,其后原金国状元王鹗(1190-1273年,山东菏泽人)也开始为忽必烈讲授汉文化。
之后,当时还叫“子聪和尚”的刘秉忠又推荐张文谦来教授忽必烈汉文化。
1251年,蒙哥大汗授命忽必烈管理漠南、北京事务。
之后,蒙哥先后将河南、陕西、云南等地封给忽必烈。
因此,忽必烈直接管辖地区就是原西夏、金国的地牌儿。
1264年,忽必烈听从刘秉忠的建议,决定在金中都的遗址上新建都城。
但刘秉忠率领学生郭守敬、赵秉温等经过考察后,抛弃了原来的主张,决定放弃在遗址上兴建,改在以金中都东北方的大宁宫为中心的地方新建都城。
大都于1266年开始兴建、1267年正式兴建,1272年完工、1273年宫殿完工,1274年北京第一次成为“统一中国”的首都。
与此同时,忽必烈又听从刘秉忠建议改国号为“大元蒙古”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
所以说,元朝从1270年正式出现后,他就是中国政权,而与蒙古帝国无关了。
四大汗国也和元朝关系不大,直到忽必烈死后,四大汗国才承认元朝是宗主国,但不久四大汗国先后或灭亡或被人替代。

参考:
忽必烈为什么选择大都,不是因为忽必烈有多么喜欢这个地方,而是因为天时地利人和,都迫使他必须定都于此。
首先,忽必烈是铁木真的孙子,他想做的是蒙古人的汗,而不是汉族区域的蒙古君主,但问题是他虽然这么想,形势却迫使他只能选择大都。
为什么?
因为他的根据地,在漠南汉地而不是漠北大草原。
正因为忽必烈的根据地在汉地,所以他招募了大批汉人幕僚,譬如元好问、许衡、姚枢这种,也对汉人的治国理念表现出一定的兴趣。
但也是这一点,加上忽必烈在汉地势力的急剧攀升,在蒙古王族内部其实产生了一种对他的怀疑。
这怀疑第一便来自当时的蒙古大汗蒙哥。
蒙哥曾在关中设立一个督察机构叫做钩考局,查核京兆、河南财赋——实际上这就是针对忽必烈的,随后这个机构便找出他的许多罪状,企
此后,虽然忽必烈亲自去见蒙哥,两人相对泣下,秀了一把情感戏,但蒙哥,实际上已然决定,要把中原这块肥肉拿捏在自己手里,绝不能给忽必烈。
随后,蒙哥便去攻打四川,并最终在钓鱼城下被击毙。
在此时,蒙古人内部便分成了两大团体,一部分人支持忽必烈,另一部分人则表示反对。
在当时的蒙古都城和林,甚至反对忽必烈成了主流,并很快推出一个替代者阿里不哥。
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忽必烈立即从元宋战争前线撤兵北返,而他与阿里不哥抗争的根据地,就是当时的燕京,眼下的北京。
在北京,忽必烈组成了反对阿里不哥的统一战线,随后便在这一波人的支持之下,做了蒙古皇帝。
而草原上的蒙古人,则推举阿里不哥做蒙古大汗。
所以此后兄弟二人的四年内战,其实是汉化的北京人忽必烈与草原原生态的阿里不哥之间的战争。
当然,四年之后,后者战败,前者便拥有了真正的大汗之位。
但是即便如此,蒙古大汗是需要展开库里台大会推举产生的,而由于三大汗国的抵制,忽必烈根本就开不成库里台大会,所以的他汗位其实是自封的、不符合蒙古人一贯的认知。
忽必烈在草原上的支持度不高,最终就只能回到燕京,即所谓迁都大都。
这个地方,被认为是扼住中原与塞外的咽喉之地,元朝在此,即可南控中原,又可北扼塞外。
当元朝初年,蒙古本土的支持度不高之际,忽必烈就可以利用汉人的支持抵御草原的反对势力。
而到元朝末年,汉人开始反抗之际,忽必烈的后代又可以利用草原的支持苟延残喘。
而如果定都在传统的汉人都城,如长安、洛阳、开封、南京这些城市,忽必烈就无法得到必要的支持,更没有这种两边得利的好处。
若是定都在草原之上,譬如和林,忽必烈既无法保证自己的安全,也无法获得中原汉人的支持。
所以最终,忽必烈只能选择北京。

参考:
蒙元政权先后建有四个都城,即和林(今蒙古国前杭爱省西北角)、元上都(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境内)、元中都(河北省张北县馒头营乡)、元大都(今北京)。
四个都城中属大都地位最为重要,不仅影响了明清时期都城的选择,并延续至今。
中统元年(1260年),忽必烈在开平即大汗之位,中统四年忽必烈颁发诏书,“升开平为上都”,建立新的都城。
随着忽必烈政权与中原的关系日益紧密,忽必烈决定迁都燕京,建立新的都城。
燕京地理位置优越,东面是辽碣,西方是三晋,左为太行,右是渤海,实在是连接四方的交通要道。
而且燕京作为都城历史悠久,城市发展良好。
辽朝以此为南京,金朝改名为中都。
从至元四年(1267年)到至元十三年(1276年),元人基本上在燕京建成了一座规模宏大、辉煌壮丽的世界性大都市。

参考:
元朝开国忽必烈为什么选择建都大都?
石头君觉得忽必烈这样做应该是从方便治理、权力基础和他对元朝这个国家的设计这几个角度来考虑的。
忽必烈为什么建立元朝?
石头君在很多回答里都提到过,忽必烈建立的元朝和之前的蒙古帝国是两个不同的国家。
蒙古帝国是一个横跨欧亚的草原帝国,而元朝则是一个立足于今天中国领土的中原王朝。
而忽必烈这样做,也是有几方面的考虑。
首先忽必烈不这样做自己就无法成为大汗。
因为忽必烈是蒙古大汗蒙哥的弟弟,但蒙哥却并不是只有忽必烈一个弟弟。
蒙哥死后,本来按照蒙古传统,托雷的幼子阿里不哥已经基本确定要继任蒙古大汗了。
但忽必烈却不甘居人下,自行中断灭亡南宋的军事行动,率领汉地的大军回到蒙古本部附近,并自行宣布担任蒙古大汗。
(忽必烈与阿里不哥内战形势)但忽必烈的这个汗位却没有得到其它蒙古汗国的承认,这些汗国的代表反而在几个月之后在蒙古本部哈拉和林公推阿里不哥为大汗。
所以忽必烈要想上位,就必需同时和其它几个蒙古汗国也决裂。
而忽必烈也正是这样做的,他和阿里不哥打了四年内战,最终战胜了阿里不哥,并将其囚死。
他虽然胜利,但其它几个蒙古汗国中,除了之前不久由他的弟弟旭烈兀建立的伊儿汗国认可他的大汗地位之外,金帐汗国、窝阔台汗国和察合台汗国却都拒不接受他为蒙古大汗。
为稳固统治的必然选择因此此时蒙古帝国事实上已经解体,忽必烈对其它的蒙古大汗甚至连名义上的领导力都没有了。
而且忽必烈战胜阿里不哥,主要也并不是依靠在蒙古本部的实力,而是自己在多年南征南宋和大理的过程中,在汉地所积累的实力。
所以其实他在蒙古地区的权力基础始终不太稳固,而汉地却是他的根据地。
(元大都)所以忽必烈要想维持自己稳定的统治,就必需要把统治中心设在汉地,但同时他也不可能远离蒙古核心区域,因为如果远离,蒙古本部就还会有人造反,而如果远离蒙古核心区域,他也会丧失骑兵方面的军事优势。
所以在这些因素的综合考虑之下,大都就成了一个必然的选择。
(忽必烈登基之后,蒙古帝国分裂,元朝和其它几大汗国就基本形成了上
而且110多年前,这里就成为了金朝的中都,已经有过作为大帝国首都的经历。
而且大都所处的位置,基本上就是草原民族传统领地和汉地的交界点,因此虽然是汉地,却并未远离草原,对统治草原和汉地都具有便利性。
所以在当时的政治环境和地利条件下,忽必烈定都大都其实是一个很自然的选择。

参考:
元朝定都北京,依然离不开地利人和的建都原则,之前的金人就认定,燕都地处雄要,北依山险,南压中原,若坐堂隍,俯视庭宇,它面平陆,负厚山,南通江淮,北连溯漠,财货骈集,天险地利。
蒙古人认识到北京位于东西地势交汇点上,进可扼控中原,最关键是退可依托故地漠北,一溜烟遁回老家。
在古代,北京是华夏文化的北端地带,"一墙之外,逼近大虏",它背靠南部广阔的汉文化区域,北视北狄,西拒西戎,东抗东夷。
而在北部的蒙古民族看来,他们入主中原后,北京则成了中心地带。
明代人认为"以燕京而视中原,居高负险,有建瓴之势,""形胜甲天下层山带河,有金汤之固,诚万古帝王之都"。
明代中原王朝都这么认为,何况北方少数民族王朝。

参考:
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帝国后分封诸子其中以四个嫡子的封地实力最为强大,从长到幼依次是术赤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托雷汗国四大汗国。
成吉思汗死后其第三子窝阔台继成蒙古汗位,由于‘’蒙古幼子继承制‘’的缘故蒙古王公大臣皆反对窝阔台继承汗位,随后以幼子托雷监国来平衡各方利益!蒙古帝国在成吉思汗死后第一次产生分歧。
窝阔台后蒙古汗位转到托雷一脉;
由托雷之子蒙哥继承汗位,蒙哥汗后托雷之子阿里不哥和忽必烈为争夺蒙古汗位致使蒙古四大汗国走向分裂!最终忽必烈在托雷汗国的基础上建立元朝定都大都(今北京)!忽必烈称帝后蒙古正式分裂,术赤之子拔都建立钦察汗国(又称金帐汗国)定都萨莱(今俄罗斯阿斯特拉罕)版
蒙哥汗时期派遣同母弟旭列兀西征建立伊尔汗国(又称伊利汗国),面积包括现今西亚的巴格达和德黑兰;
由于旭列兀和蒙哥、阿里不哥、忽必烈同是托雷之子且一母所生,所以伊尔汗国在建国伊始就承认元朝宗主国地位与元朝联系最为紧密。
公元1314年察合台汗国从旧都阿力麻里(今新疆霍城)迁都撒马尔罕(今乌兹别克斯坦)实行改革导致分裂。
窝阔台汗国存在时间最短后被元朝和察合台汗国瓜分。
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期间蒙古帝国四大汗国是钦察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尔汗国和察合台汗国,四大汗国事实上以独立与成吉思汗时期的四大汗国略有不同。
四大汗国直到元成宗时期一致承认元宗主国地位!所以忽必烈是在托雷汗国(元朝前身)基础上建立元朝的,北京在托雷汗国版
试问元世祖怎么可能把都城建在其它国家呢?

参考:
自成吉思汗统一草原以来,大蒙古国的统治中心一直在哈拉和林。
后来,忽必烈与七弟阿里不哥争夺汗位时,
然而,当忽必烈要建立大元时,却将大都定为都城。
为何要如此呢?
调整方略的蒙古贵族尽管蒙古人攻占了许多城市,但是,他们原本是极不愿以城市为统治中心的。
成吉思汗曾警告众人:如果有一天我的子嗣和臣民都住进了用泥土建造的房子,那就是我所建立的蒙古要灭亡的时候了。
所以,成吉思汗在攻破金中都后,回到漠北的游牧宫帐,而将漠南交给了色目人,“以西域之法”管理。
然而,蒙古之法、西域之法,显然都是不可能巩固对农耕地区统治的。
所以,各类拥兵的地主武装和不堪忍受的民众常起兵反抗,蒙古人在中原的统治很不稳固,对南宋的征伐也迟迟打不开局面。
蒙哥汗继承汗位后,决心做出调整:以忽必烈治理漠南汉地,阿里不哥留镇漠北。
忽必烈治理汉地时期,吸收了大量汉族知识分子,采用“汉法”治理“汉地”。
因此,忽必烈非常清楚:只有以“汉法”治理“汉地”,才可能真正巩固对中原的统治!统治方式要调整,定都之事自然要要调整了。
最终,忽必烈选择了大都。
之所以选择大都,是因为只有大都才能满足忽必烈统治庞大帝国的需求。
定都大都,便于对中原的统治忽必烈既决心以“汉法”治理中原,自然要在中原地区建立一个统治中心。
今北京地区,虽然此前没有做个大一统王朝的统治中心,但在北方各族人心中已具有极高的政治意义。
辽人曾以此地为南京,金人以此为中都。
尤其是金人时期,自海陵王1153年迁都于此,此地作为北方的统治中心,已经有100年历史了。
所以,燕地在当时北方人心中,已具有非凡的政治意义。
而辽、金经营燕地,自然也是因为燕地更利于“经营天下”。
“幽燕之地,龙蟠虎踞,形势雄伟,南控江淮,北连朔漠”极利于对中原的掌控。
因此,正如劝忽必烈定都大都的巴
因此,定都于此,可以彰显大元入主中原的雄心,使蒙古统治者成为中原王朝的统治者。
过渡地带:大都位置,可以满足同时治理中原与草原那么,西安、洛阳、开封,不是更”正统“吗?
仅以当时的中原地区而言,确实如此。
不过,不要忘记,大元不但要统治中原,还要统治草原。
当年,鲜卑人建立北魏后,北魏孝文帝也立志学习中原先进文化,迁都到了洛阳。
然而,由于生活习惯不同,生存条件不同,留在边地的鲜卑人与北魏统治者渐行渐远,并最终爆发了内乱。
所以,忽必烈的设想是:两都制。
不但以大都为都,天子每年有半年要巡幸上都,加强对留在草原的诸王的统治。
既然如此,两都的位置自然不能太远,否则,天子一直“往返跑”也不合适。
所以,元的两都,基本都在“过渡地带”。
燕地,正处于游牧与农耕的过渡地带。
所以,往来大都、上都,向南可以统治中原,向北利于巩固对草原的统治。
大都地势,足以抵御漠北贵族当然,即便大元是漠北入主中原的,但他的主要军事威胁却依然是漠北诸王。
当初,蒙哥去世,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夺汗位。
漠北诸王,多支持阿里不哥,忽必烈好不容易才搞定的。
然而,整个大元王朝时期,漠北贵族都常常有觊觎帝位之心,多次发起叛乱。
所以,与其他中原王朝一样,定都之地,也要考虑防御北方。
大都周边,西、北面、东北,三面环山,是抵御漠北贵族入侵的天然屏障。
因此,无论是“两都之争”,还是漠北贵族直接闹事,元政府都稳如泰山。
利于集中大都位于华北平原,地势平坦,河流湖泊密集,陆路、水路交通都十分便利。
尤其是在忽必烈灭南宋后,一统南北,通过京杭大运河,南方物资便利地运输到大都。
(元代海运也极为发达)如此,“天子必居中以受四方朝觐”,便于将政令发布四方,加强对各地的统治。
同时,各类物资、人员可以便利地集结于此,天子直接掌握足够的军队、物资,震慑四方。
以此为基地,向西北入草原,向东北入辽东,距离很近,向南入江淮,交通便利,正是经营四方的绝佳基地。
元以大都为都,是为了同时加强对草原与中原的统治。
这既是经济重心向东部转移的必然产物,也是民族融合的结果。
此后,除了大明曾短暂以南京为都,民国以南京为都外,北京地区长期成为我国的首都。

参考:
忽必烈受汉文化影响颇深,重用汉臣,实行汉制。
建都北京主要因为当时燕京地区跟北方游牧民族接壤。
在元以前汉唐宋不建都燕京地区也是因为不断有北方游牧民族骚扰燕京。
忽必烈定大都于北京应该是考虑南北统一及管理的方便。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