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堡之变后瓦剌人是如何对待被俘虏的明英宗

历史的真相,有时候完全让你晕头转向,不知该如何形容。
明英宗被瓦剌人捉去一事,很容易让人想起同样被女真人捉去的北宋徽钦二帝,那二位在东北,可是受尽折磨,中国史上最惨的亡国之君,恐怕非钦宗莫数——他是被马践踏踩死的,死后连个下葬的地点都不清不楚。
但是明英宗真的很幸运,抓捕他的敌人是也先,这家伙完全可以说是胸无大志,抓到皇帝之后居然完全不知该如何处理。
这个时候也先的弟弟伯颜帖木儿提了一个建议,说明朝皇帝可是奇货可居,咱现在把他拿在手里,只要他活着,就等于是一张空头支票,届时管明朝要地给地,要钱给钱,那岂不是很爽?
更重要的是,也先其实并不是当时蒙古人的最高领袖,他只是太师而已,在他之上还有一个脱脱不花,他才是真正的可汗——换句话说,也先只是蒙古草原上的曹操而已。
而且,脱脱不花以及站在他背后的蒙古头领们,时刻盯着也先的空子,一旦他露出破绽,立马便有取而代之的可能。
在某种程度上,也先也指望万一哪天自己在蒙古这边吃亏了,可以借助明朝的力量帮自己一把。
所以,当明英宗惊魂不定地来到草原之际,也先居然屁颠屁颠地奔过去,先给皇帝磕了一个头,而后很隆重地行了君臣礼,随即献上草原上最好的食物和美酒,为皇帝压惊。
而后,他们便考虑如何让皇帝在草原上住得舒服一点——这个决不是假客气,因为随后也先的弟弟伯颜帖木儿,就把明英宗到了自己的营帐休息,据说在一边侍奉皇帝的女人,就是伯颜帖木儿的老婆和女儿。
而反过来,被俘的明朝皇帝,也很快恢复了镇定自若,据说在蒙古人面前,不论是待人处事,说话对白,都很稳重从容,让蒙古人不得不钦佩:不愧是大明天子,连当个俘虏都如此有派头。
当然,虽然是优待,毕竟草原的生活,根本不能与中原的宫廷生活相提并论。
游牧民族的营帐,最大的问题就是保暖条件差,养尊处优的大明天子,在这样的夜晚常常冻得浑身发抖,无法入睡。
多亏有一名姓袁的锦衣卫校尉,解开衣衫,把皇帝的脚抱在怀里捂热,如此方能使他安然入睡。
而这个时候,体贴的也先,居然提出要送一个女人给皇帝暖床头——那便是他的亲妹子脱不花。
皇帝看了看脱不花,很委婉地拒绝了。
也先居然也不生气,他说,我明白,皇帝你是嫌弃咱家妹子长得不漂亮,这个也没办法,要不你再看看部落里的妹子,哪个你看得上眼的,尽管跟我提。
据说,此后也先一共选了6个草原美女到朱祁镇面前,站成一排让他挑。
而皇帝担心如果娶了蒙古女人,日后回到中原,也会被一堆文人臭骂:“流亡之君,在敌营沉湎女色。
”所以,尽管很委婉,却非常坚决地推让了。
正因如此,在这一年之中,皇帝基本上没受什么苦。
而且在当了俘虏之后,他也真的有些改变,不再高高在上,而是懂得拉拢身边和自己一同受难的士兵,同时也和那些瓦剌兵搞好关系,有肉一起吃。
这样一来,就连瓦剌兵也觉得这个皇帝很不错,基本上也就不存在虐待皇帝的可能。
而也先和弟弟伯颜帖木儿,在随后皇帝生日之际,更是亲自给他祝寿,“进黄蟒龙袍、貂鼠皮袄,杀马做筵席”。
当明朝使者来到草原,告诉也先,中原已经立了新皇帝,老皇帝你打算怎么办之际,瓦剌人居然一口答应,让朱祁镇回去。
启程那一天,更举办盛大筵席,请朱祁镇和明朝使臣吃饭,甚至就地筑起一座土台,请朱祁镇登台就坐,自己则率妻妾及手下跪拜于地。
老实说,读这些文字,你都会怀疑是不是搞错了,这哪里是皇帝做了俘虏,简直就是外事访问嘛(甚至有段史料说,伯颜帖木尔和朱祁镇分别之际,居然忍不住,还痛哭不止)。
随后,也先、伯颜这俩货,还上前拉着朱祁镇的手说:“我们伏侍了皇帝一年,今日天可怜见皇帝回去。
你若回家去坐了皇帝位时,就是我的主人一般。
我这里有些好歹,便来投你。
”事实就是如此,此后,也先便真的与可汗脱脱不花开战,随后遭刺杀身亡。
那位伯颜帖木儿,也一同遇难。
一直要朱祁镇复位重新当了皇帝,派人到草原之上,把他的妻小接到明朝居住,这不知道能不能说是一种报恩。
当然,这样一段事实,不符合一天到晚喊打打杀杀的人的口味。
另一方面,也先和伯颜帖木儿优待朱祁镇,也是有目的的,不是说真的有多么仁慈。
但毕竟,这是历史上唯一一个被俘天子还能完好无缺归来的案例,很独特,简直可以说奇葩了!
参考:
明军在土木堡全军尽没时,明英宗在乱军中,侍从四散,只有一个叫喜宁的太监相随,但喜宁守着明英宗不走,不是忠心护君,而是不怀好意,有以皇帝为奇货的打算。
英宗不会骑马,也没有自杀殉国的勇气,跑也跑不动,最后他只好向南盘膝而坐,听天由命。
首先发现英宗的是一个正在抢掠的瓦剌兵,这个瓦剌兵想要英宗身上的衣服,英宗不理,瓦剌兵大怒,以白刃相加,若不是他的哥哥及时赶到,一眼认出英宗不是“凡人”,英宗很可能死在瓦剌兵的抢掠中。
察觉到英宗不是“凡人”后,瓦剌兵便将英宗带到了也先弟弟赛刊王那里。
英宗见到赛刊王,说话的口气很有帝王派头,他问赛刊王:你是也先?
还是伯颜帖木儿?
还是赛刊王?
还是大同王?
赛刊王一听,大惊,于是连忙跑去向也先报告说,部下获一人甚异,很有可能是大明天子?
也先听了,随即召两个“中国人”前去辨认,两人辨认后,皆惊呼,是也。
确认英宗被俘,也先大喜说,我常告天,求大元一统天下,今果有此胜。
对于如何处置英宗,也先起初没有拿定主意,所幸瓦剌部有明白人,此人便是也先的弟弟伯颜帖木儿。
面对有人提出应杀英宗报仇的说法,伯颜帖木儿对也先说,两军交战,人马必中刀箭,或践伤压死,今大明皇帝独不践压中刀箭,这是有天命呀!我等久受大明皇帝厚恩,今虽天有怒,推而弃之地下,但未尝死之,我等怎能反天?
若遣使告中国迎返天子,哥哥不就有了万世好男子的美名吗?
也先被弟弟这套说法打动了,最后将英宗送到伯颜帖木儿营中,当作高级“肉票”看护了起来。
英宗被俘的消息传进大明深宫,自孙太后以次无不嚎啕大哭,为了赎回英宗,孙太后和英宗钱皇后尽出中宫所有,一共载了八车的金玉、珠宝、绸缎等细软,先行送到了瓦剌也先的营中。
但此时的英宗是天字第一号“肉票”,也先怎可能轻易送还。
八车财宝送出去三天后,见也先根本不放人,大明朝廷意识到也先奇货可居,想拿英宗进一步要挟大明。
为了稳定社稷,粉碎也先要挟的阴谋,孙太后当机立断,下旨命郕王朱祁钰辅政(注意,是辅政,而不是即皇帝位)。
这边,大明在积极应对,那边,也先也没闲着。
这时,也先打的什么主意呢?
既然英宗还是大明皇帝,那就挟持英宗去叩关,巧占城池,诱擒守将。
所幸大同守将、宣化守将都是良将,他们没有中招,也先无奈,只好先将英宗移到塞外,防止被大明守将出奇兵夺了去。
鉴于也先有挟天子以令大明的趋势,于谦等人强力主张,应让郕王即皇帝位,以“绝虏之望”。
也就是说,也先以英宗为“奇货”,如果别立一天子,则无奇货可居,反肯脱手。
客观地讲,此谋虽是上策,但却有些不顾英宗死活,万一也先恼羞成怒,英宗性命可就堪忧了。
还好,也先足够克制,接下来他故技重施,挟持已成太上皇的英宗又到大同,妄
结果,大同守将郭登答曰:“赖天地宗社之灵,国有君矣。
”根本不搭理也先。
也先见大同早有防备,不敢强攻,只好挟持英宗退去。
在大同碰壁之后,汉奸太监喜宁向也先献计,因以英宗为肉盾,长驱南下,破紫荆关,直攻京城。
由此,大明京城保卫战打响。
此一战,于谦名垂青史,为大明续命两百年,但站在英宗的角度讲,被当做肉盾,他的处境何其凶险,内心何其痛苦。
实际情况也是如此,当明军用大炮攻击也先所部时,稍有不慎,或者真不顾英宗死活,肉盾英宗极有可能被大炮轰死。
否极泰来。
当大明打赢北京保卫战,也先深切意识到大明的天威尚在,英宗这才迎来真正意义上的死里逃生。
从这个角度讲,于谦坚决打北京保卫战,也是救了英宗,但英宗不太认这个账。
经北京保卫战,瓦剌的锐气被打掉之后,再看英宗,也先的心态变了,把英宗当肉票,不如把英宗当主动议和的筹码,此外,如果把英宗放还回去,还有可能引来大明深宫的内斗。
也先真正礼遇英宗,应该是从这时候开始的。
而关于也先礼遇英宗,有个异闻,也先将自己的妹妹献给了英宗,正统的说法是英宗辞而不受,但事实上英宗确在当俘虏时跟瓦剌部的女人生了一个儿子。
这事,康熙曾说过:正统间事,史书所载,不能明确,其在沙漠尝生一子,今有裔孙,现在旗下。
只是在当时,英宗虽受也先礼遇,但回归却还是困阻重重,景帝朱祁钰并希望他这个太上皇回来。
公正地讲,若不是于谦等人忠直纯正,坚持“上皇蒙尘,理宜迎复”,“大位已定,孰敢他议”,英宗还是很可能陷入有途难归的死境,甚至步北宋徽钦二帝的后尘。
当然,英宗在瓦剌部历经苦难,终能归来,也有赖于英宗本身的“英明”和他独特的人格魅力。
因土木堡之变,许多人指责英宗是昏君,其实他并非庸主,只是未经挫折磨难,肆意妄为酿出了大祸,可一旦深陷险境,大事面前他并不糊涂,在与瓦剌周旋的过程中,不仅能寻机铲除身边的祸害喜宁,也懂得与朝中配合,借大明的天威来保护自己。
而要说到英宗的人格魅力,几乎可以这样讲,在中国所有帝王中,几乎找不出第二个英宗那样得人缘的。
嫔妃近侍对待帝王的态度,不外乎,畏、敬、真心爱戴。
英宗在瓦剌近乎创造了一个奇迹,所有人一旦跟他接近,慢慢地都会发自内心的关切他,爱戴他,无论是伯颜帖木儿,还是袁彬、哈铭这一些人,皆是如此,这是他在瓦剌能活得好,能回归,能复辟的大本钱。

参考:
明英宗朱祁镇,可以说是一个非常传奇的人物,他的人生经历跌宕起伏,完全能写一部长篇大书。
土木堡之变,明军精锐三大营全军尽没,朱祁镇被瓦剌部落俘虏,按照正常逻辑,被俘的皇帝应该受尽了屈辱和折磨才对,参见宋朝时期的靖康之耻。
但是实际情况让人大跌眼镜,朱祁镇在瓦剌部落享受到了超乎寻常的待遇,可以说是备受尊敬。
土木堡大败之时,周围一片尸山血海,朱祁镇镇定的面南而坐,没有任何慌乱,这个不同寻常的举动,让瓦剌的士兵很是奇怪不敢乱动。
当也先确认大明的皇帝被抓到之后,着实高兴了一阵子,认为可以用这
但是明朝立刻就选出来一个新皇帝,让朱祁镇“升级”为了太上皇,也先的算盘落空了。
并且还不止拿不到赎金,朱祁镇在手里面反而成了一个烫手的山芋。
也先肯定不敢折磨朱祁镇,更不敢杀了他,虽然他现在是阶下囚但依然是大明太上皇,是明朝的脸面。
瓦剌部落在土木堡的胜利只是一次侥幸,他们的实力并没有北宋时期金国那么强大,没有那个胆量跟大明硬拼。
也先攻打掠夺几个城池百姓没关系,明朝不会记仇太深,但是他要敢杀了朱祁镇,那就是整个大明的耻辱,就是不共戴天,几百年都要报仇。
南宋王朝曾经不惜一切代价支援蒙古灭了大金国,就是为了雪靖康之耻。
也先是个聪明人,对朱祁镇只能以礼相待,不把事情做绝,为以后留出回旋余地。
后来事实证明,他的做法是完全正确的。
所以朱祁镇在瓦剌部落的一年多里,一直是以客人的身份居住,没有收到虐待。
以也先的弟弟伯颜帖木儿为代表的部落首领们,对朱祁镇极其尊敬,给他赠送昂贵的礼物,派了护卫和侍女,甚至争相把自己的妹妹或女儿送给朱祁镇。
并且许多蒙古人也都被朱祁镇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在这里可
也先最终也没能从朱祁镇身上压榨到多少好处,又不想一直养着他,最后求大明把朱祁镇接回去,是“求”。
也先在信里面表达出了无奈,意思是太上皇老在我们这里住着不是办法,他又不能在这里当皇帝,你们还是把他接回去吧。
这哪是一个俘虏,分明就是请来的一个大爷!朱祁镇临走的时候,所有的部落首领都来野狐岭送行,伯颜帖木儿甚至嚎啕大哭,“现在一别恐怕以后再也没有见面的机会了,看在我伏侍了您一年的份上,还是我的主人,我这里有些好歹,我便去投你。
”两年前,五十万大军都没拿下的瓦剌部落,被朱祁镇一
从此以后,瓦剌把进攻方向转向了北方其他的蒙古部落,史料上再也没有记载大明和瓦剌之间的大规模冲突。
所以,朱祁镇应该真的不是史书里评价的那样无能,虽然谈不上有什么大的作为,但是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

参考:
明英宗朱祁镇是明代乃至几千年历史中,最具传奇色彩的帝王,他年少继位,后被奸宦蛊惑,酿成了土木堡之变,混乱之中,朱祁镇被瓦剌俘虏,成为了阶下囚。
朱祁镇在瓦剌军营熬了一年有余,好不容易又回到了京城,那么朱祁镇这一年时机是如何度过的?
瓦剌有没有虐待朱祁镇呢?
一、九死一生,终得存活在土木堡那场战役中,明军就好比待宰的羔羊、砧板上的鱼肉,一定程度上都无法称作战役,而是一场屠杀。
士兵们争相逃窜,瓦剌铁骑好比进入了无人之境,随意砍杀明军士兵和官员。
史料记载“南行未三四里,敌复四面攻围,兵士争先奔逸,势不能止。
铁骑蹂阵而入,奋长刀以砍大军,大呼解甲投刀者不杀。
众裸袒相蹈藉死,蔽野塞川,宦侍、虎贲矢被体如猬。
”明军士兵们早已没有了阵型,成了一群无头的苍蝇,而那些随军的大臣们更惨,他们手无缚鸡之力,面对瓦剌的马刀,没有丝毫反抗的力量,只得被人屠戮殆尽。
战场上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乱军之中,朱祁镇也知道失败不可挽回,而他正是这场灾难的主要责任人。
或许朱祁镇穿的比较显眼,能和普通士兵区分开,但兵荒马乱之际,谁也无暇照顾皇帝了,要想活下去,全得靠自己。
朱祁镇跳下马,向南盘膝做到地上,一位杀红眼的瓦剌士兵看到了朱祁镇,正要手起刀落,他的兄长看到朱祁镇举止不凡,连忙制止了兄弟的动作。
这几位瓦剌士兵,认为朱祁镇不是个简单角色,就逐层上报,塞刊王先见到了朱祁镇,并确定了朱祁镇明朝皇帝的身份。
朱祁镇表现出一代帝王的尊严和气度,但不论如何,朱祁镇仍是个阶下囚,他的生命掌握在敌人手中。
瓦剌高层曾进行了激烈讨论,议题就是如何处置朱祁镇,有的人说直接杀了,有的人说留着更有用。
最终也先决定,留着朱祁镇的性命,并把朱祁镇交给了伯颜帖木儿看护。
当时朱祁镇仅二十二岁,皇家的教育能把一个年轻人,变得如此坚强、果敢吗?
这也不尽然。
当时的朱祁镇,一方面庆幸能活下来,一方面也同样会带着深深的恐惧,但他必须压制心中的恐惧,维持明朝帝王的尊严。
此时的朱祁镇应该是最难过的,他远离家乡,战事失利,被俘在瓦剌军营,周围一切熟悉的东西都不复存在,或许伯颜帖木儿也并没有为难朱祁镇,但内心的惶恐却一直在折腾着朱祁镇。
二、忍辱负重,苟且偷生既来之,则安之,随着时间的流逝,朱祁镇也会逐步适应了军营生活。
但战争还在继续,瓦剌不会止步在土木堡,在抢掠一番后,他将目光锁定了北京。
或许之前的也先没有想到明军败得如此狼狈,从他发现明军如此不堪一击后,那恢复蒙元统治的旧梦苏醒了。
于是朱祁镇就只能跟随者瓦剌部队东征西讨,皇帝的生活一去不复返,也再不会出现什么锦衣玉食,很多事情都得朱祁镇亲自去做,而他身边的宦官喜宁,还沦为了奸细。
奔波之苦朱祁镇还能经得住,但瓦剌经常会让朱祁镇做那个挡箭牌,朱祁镇被迫要下达命令,让边关守将打开城门。
史料记载“八月,也先拥帝北去,经大同,使袁彬入城索金币。
登闭城门,以飞桥取彬入。
登与安及侍郎沈固、给事中孙祥、知府霍瑄等出谒,伏地恸哭。
”当时的朱祁镇已经被立为太上皇,面对瓦剌的胁迫,但他也没有办法,只能做做样子。
边关守将见到朱祁镇也是连身叹息,既不能开门,也无法行礼。
最窘迫的莫过于在大同城门下的朱祁镇,他让守城将领开门,将领不开,瓦剌士兵则催促其继续喊话,这种事情不在少数。
北京保卫战前夕的朱祁镇,就是如此苟且,因为瓦剌在土木堡胜了明军,自然趾高气昂,而朱祁镇作为俘虏,也只得听之任之。
三、望眼欲穿,思乡心切在于谦的主持下,明军终于战胜了瓦剌,赢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而朱祁镇却还在瓦剌军营中,被瓦剌士兵们裹挟着回到了塞外。
随着也先思绪逐步安定下来,他也明白了当时的局势,明朝依旧强大,而瓦剌想要存活,必须臣服。
朱祁镇在瓦剌军营就没有太大意义了,既然也先有议和的想法,就不能杀掉朱祁镇,最好的办法就是送朱祁镇回去。
光阴荏苒中,朱祁镇只得穿着瓦剌的衣服,吃着乳酪、牛羊肉,盼望着回家的那一天。
他想念故乡,想念钱皇后和他的亲人,甚至他甘愿只做个普通百姓,只要能回家一切都不那么重要。
终于,朱祁镇盼来了明朝的使者,一位名为李实的官员,来到了瓦剌,见到朱祁镇,朱祁镇很激动,就好像见到了亲人,赶忙问太后、皇后、皇上的情况,并问:“有没有带衣服?
”李实说没有。
朱祁镇继续问:“有没有带什么吃的?
这里是东西我吃不惯啊!”李实回答没有。
可见当时朱祁镇的生活还是可以保障的,吃喝用度比较齐全,但也一定是吃不好睡不安的。
此时伯颜帖木儿已经是朱祁镇的朋友了,自然也不会虐待朱祁镇,朱祁镇当时最大的苦闷就来自他的内心,回家有了希望,也先也同意放他回去,但为何使者总在敷衍,并没有真正想把他接回家。
终究,在杨善三寸不烂之舌的讨价还价下,朱祁镇被带了回去,一年的恐怖经历终于结束,朱祁镇就像释放的囚犯一般,回到了朝思暮想的家乡。
朱祁镇并没有受到什么过分的虐待,只是在心理和精神上,遭遇很大打击,所以他甘愿做个普通人了此一生,奈何命运没有抛弃朱祁镇,七年后,他再次成为皇帝,创造了另一个传奇。
参考资料:《明史纪事本末·卷三十三》作者:我方特邀作者九鱼亭
参考:
“土木之变”后,明英宗朱祁镇俘虏,并在一年之后得以全身而退。
在其被羁押的日子里,朱祁镇并没有像宋徽宗宋钦宗那样的虐待,过着与当时蒙古人同样吃肉、衣皮、骑马、住帐篷以及不断迁徙的游牧生活。
他体会到了与皇帝不一样的生活。
一、朱祁镇的被俘生活。
1.穿的是皮袄朱祁镇被俘时,除了盔甲外,别无长物。
孙太后寄来的貂皮大衣、衣服等物等都被汉奸喜宁抢走了。
朱祁镇的御寒衣物多由蒙古贵族赠送的,如也先送的被褥、皮袄,伯颜帖木儿送的貂鼠皮袄。
2.吃的是牛羊肉,喝的是马奶朱祁镇被俘期间的饮食,基本上和蒙古人一样,也先按时供给他羊和牛,此外每七日还送他一匹马。
有宴会时,则能吃到马肉。
也先还特地为朱祁镇庆祝生日,以安抚他那颗因被俘而受伤的心。
也先、伯颜帖木儿也会将打猎的收获,如野马、黄羊之类的猎物送给朱祁镇,还经常和他一起喝喝酒聊聊天。
至于饮料,则以马乳为主。
朱祁镇等人吃大米和白面的机会不多,在景泰元年七八月间,使者李实见到太上皇朱祁镇后,特意将自己带的大米留下来。
这对于朱祁镇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3.住的是帐篷朱祁镇被俘后,伯颜帖木儿将其带回自己的领地。
朱祁镇虽然作为人质,但是受到了伯颜帖木儿夫妇特别的照顾。
伯颜帖木儿专门给了他“窝儿帐房一顶”。
伯颜帖木儿夫妇派侍女照顾朱祁镇的生活。
4.迁徙时有时骑马有时做牛车。
朱祁镇被俘期间大致活动在大青山周边,主要交通工具有一辆牛车和一匹马。
在随伯颜帖木儿营地迁徙的过程中,朱祁镇的骑术得到了锻炼。
5.娶妻的传言很多。
关于朱祁镇在蒙古娶妻的传言,有很多种:《否泰录》记载:也先想把妹妹嫁给朱祁镇;
《中国志》记载则说,也先把女儿嫁给了朱祁镇;
《蒙古源流》中提到,朱祁镇娶了一个叫莫鲁的妻子;
《黄金史纲》则记为,朱祁镇娶了摩罗丫头为妻子。
从上面的记载看,朱祁镇的“清白”肯定是没了。
人都是好奇的,特别是涉及到名人时,人们都会在传播某件事的时候加入自己的想象,常常是将一个未经证实的消息演绎成传奇。
二、朱祁镇在蒙地的活动1.寻找可用之人朱祁镇被俘期间,有2个忠心的人一直跟随,就是袁彬和哈铭,两人原为锦衣卫校尉和锦衣卫指挥使。
朱祁镇有意的掩盖了二人的真实身份。
说袁斌是替皇帝些书信的人。
被俘期间,由袁彬起草的书信送往大明朝,使朝廷能及时了解朱祁镇的近况。
尤为重要的是,朱祁镇的安排,有利于的消息传出,为于谦等人制定对蒙政策提供了参考。
尽管蒙古人知道朱祁镇、袁彬等人与明朝的书信来往,他们并没有阻拦。
哈铭,是一名翻译当时叫通事,本为回回人,他曾于正统十三、十四年出使瓦剌。
在朱祁镇被俘期间,哈铭充任朱祁镇与也先之间的翻译。
此外,他还在蒙古内部做了大量的说服工作,促成了蒙古贵族与朱祁镇之间的私人友情,这对后来朱祁镇返回明朝,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2.保护随从,笼络人心。
据史书的记载推断,朱祁镇的随从众多。
这些人绝大部分是在土木之战前后被俘的。
朱祁镇还凭借自己的身份,尽量保护被俘汉人。
他多次制止了喜宁试
哈铭因劝阻蒙古军士不要杀害逃亡汉人而遭报复,朱祁镇则令其躲避以免受伤。
袁彬因替自己找水而被打,便派哈铭前去安慰并送银两作为补偿。
袁彬生病时,朱祁镇亲自护理。
此外,蒙古军队出征过程中抓到的俘虏,只要不被当场杀害,便会被朱祁镇救下。
3.设计擒杀喜宁。
太监喜宁被俘后投靠了也先,“尽以中国虚实告之”,喜宁多次陷害朱祁镇君臣几人。
景泰元年(1450)元月,朱祁镇找到也先,表示愿意配合他去向京城要赎金。
条件是朱祁镇自己指派使者,也先答应了。
朱祁镇提出了高(ban)和喜宁两
使者一行人赶到宣府后,高找了个机会,将朱祁镇要除掉喜宁的目的告诉了守将江福,结果可想而知,江福派兵抓住了喜宁。
喜宁被斩首,结束了自己可耻的一生。
喜宁的死等于砍掉了也先的一个臂膀,他再也无法随心所欲地进攻边关,而朱祁镇则为自己的回归扫除了一个障碍。
4.苦难经历促使朱祁镇能够知恩
朱祁镇的本性并不坏,也许正是由于被俘虏的经历,使得朱祁镇对世事多了几分理解。
在他复位之后,出于知恩
早在塞外之时,朱祁镇便不断对袁、哈等人进行种种许诺;
南宮复辟后,对曹吉祥、石亨等人大加赏赐;
为孙太后上“圣烈慈寿皇太后”的尊号;
他甚至还遣使瓦剌,赠送伯颜帖木儿之妻阿塔塔来阿哈以名号和财物,报答昔日精心照顾的情谊。
第二次登上帝位后,朱祁镇对袁彬、哈铭、伯颜帖木儿之妻、孙太后、钱皇后、王振、曹吉祥、石亨等人的态度,充满了报恩的色彩。
这使得朱邪镇很难摆脱周围人对其命运的影响,作为一个皇帝,从政治斗争中又需要选边站。
人格的矛盾,使得朱祁镇常常陷入敌友的两难选择,有时候落下一个忘恩负义的名头。
三、结语如果没有土木之战,朱祁镇做个守成之君是没有问题的,然而土木之战给他的命运带来了巨大变化。
年少轻狂的朱祁镇,经历过被俘后,促进了他的成长。
他在塞外一年,积极利用各种条件,迅速提高了作为一个封建君主所必备素质,为日后在政治上改头换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
土木堡之变后,明朝遭遇了皇帝被外族生擒的奇耻大辱。
但是,我们明英宗是个奇才,他居然没有自杀殉国,反而在瓦剌人那里活得好好的,甘当俘虏和带路党,并且改穿蒙古人的衣冠,也算是打脸了一堆明粉。
瓦剌人对待明英宗的态度,简而言之就是把他当成了摇钱树。
皇帝落在别人手里,宫里的皇太后、大臣们总得花钱来打点吧?
靠着一笔笔的赎金敲诈,瓦剌狠狠转了一笔。
除此以外,瓦剌还强迫明英宗当带路党,而明英宗欣然应允。
这件事就发生在大同。
明英宗居然要求大同守将给瓦剌的军队开门——庆幸守将死活不开。
等到明英宗复辟后,找了当年这些大同守将的麻烦。
至于在瓦剌期间的生活,明英宗在衣食住行方面,基本上和游牧民族没有区别。
例如,景泰元年(1450)李实出访瓦剌确认明英宗的情况时,就得知他在那边根本就没有当中原皇帝时的衣冠。
因此,明英宗只能穿蒙古人的皮袍。
包括瓦剌人在给他过生日时,送给明英宗的礼物就是“黄蟒龙貂鼠皮袄”。
这根本就不像是某些明粉说的那样啊,君王死社稷、衣冠大过天嘛。
总而言之,明英宗可以说是对明粉的狠狠打脸。

参考:
老实说,瓦剌人是真的没有想到他们居然能够击败数倍于己的当你中央军。
更没有想到的是,他们居然能够俘虏大明的皇帝。
而作为瓦剌军的首领,也先清醒的认识到,即便自己生擒了大明的皇帝,以自己的实力,恐怕也无法对手中的大明皇帝做出什么别的举动。
因为,大明虽然天子被俘虏,但是朝廷犹在,实力还是远远在自己之上的。
于是,不管怎么样,先好好善待吧。
而也先自己除了要面对强大的大明朝,还要面对草原上自己身后的敌人。
所以,面对俘虏明英宗朱祁镇这个“意外的惊喜”。
一时之间他也没有什么好的主意,于是便挟持着英宗打算向大明方面好好的敲一笔竹杠。
然而,由于关键时刻于谦等人的努力(包括立助手为帝稳定人心,积极组织京城防御,拒绝也先的无理要求)。
让也先突然间意识到,手里的明英宗成了一块烫手的山芋。
杀也不是,不杀也不是。
若是杀了,自己只怕与大明方面真的就不死不休了。
不杀吧,人家大明那边又出了一个皇帝,自己手里的这个没那么值钱了。
所以,在善待了明英宗朱祁镇一年之后,也先最终选择了放明英宗回到大明。
一方面是赶紧丢掉这个烫手的山芋,与大明修好,换取大明方面的赏赐。
另一方面,恐怕也有让大明方面内讧的打算。

参考:

说实话,作为俘虏,朱祁镇的日子过得非常的差。
因为此时的朱祁镇已经不是那个明英宗了,他变成了阶下囚。
那么在草原之上朱祁镇的阶下囚岁月究竟是怎么样呢?
下面请听日航君为您分解。
一、生活中的艰苦岁月作为皇帝,朱祁镇之前过得那可以说是锦衣玉食的生活。
不说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至少说吃喝不愁。
但是自从被俘虏之后,朱祁镇的幸福生活就结束了,取而代之的是草原之上的艰苦生活。
据记载:“帝既入沙漠,所居止毳帐敝帏,旁列一车一马,以备转徙而已。
”当时朱祁镇进入了沙漠之中,沙漠之中自然是风大沙多,不如京城之中的岁月过得好。
而且朱祁镇没有了高大舒适的宫殿,有的仅仅是一个破帐篷,几张破毯子;
没有了千军万马的前呼后应,有的仅仅是一车一马而已;
没有了诸多太监宫女的伺候,有的仅仅是袁彬哈铭等几个随从。
大家去过草原的人都知道,草原昼夜温差很大,到了晚上格外寒冷,即便是在夏天,草原上温度也比较低。
因此朱祁镇在草原之上往往因为过于寒冷而难以入睡。
这个时候他的随从袁彬就会出来服侍朱祁镇,据记载:“夜则与帝同寝,天寒甚,恒以胁温帝足。
”在晚上的时候,袁彬就和朱祁镇相互取暖,袁彬还经常帮助朱祁镇暖脚,君臣二人便相依为命,以此度日。
物质上的缺乏尚且可以克服,对于朱祁镇来说,精神上的折磨则是大问题。
失败后的阴影,对于家乡的思念,对于家人的想念,草原生活的无聊等都对朱祁镇的心理造成了巨大的折磨。
这个时候朱祁镇的手下袁彬和哈铭便成为了朱祁镇生活之中重要的“开心果”了。
“帝独居毡庐,南望悒郁。
二人时进谐语慰帝,帝亦为解颜。
”当时朱祁镇经常南望,思念京城的岁月。
这个时候袁彬和哈铭就会出来陪朱祁镇聊聊天,给朱祁镇讲讲笑话什么的,舒缓朱祁镇的心情。
这三人互相照顾,在寒冷的草原上孤独地生活着。
二、和小人斗智斗勇但是草原生活也不是那么安宁。
在也先军中有一人原本是朱祁镇的太监,后面投降也先,并且多次出主意陷害朱祁镇一帮人,这
例如说有一次朱祁镇和也先聊天,也先说你们国内有人来赎你,我们就放你回去。
朱祁镇说不用那么麻烦啦,你直接放我回去就好,这样也省得来回跑。
喜宁知道了这件事之后,就跑去跟也先说这是袁彬教朱祁镇说的,想害死袁彬。
除了对朱祁镇的身边人下手外,喜宁还想对大明下手。
他仗着自己对于明朝边境的熟悉,屡屡给也先出主意进攻大明边境。
如:“宁劝也先西犯宁夏,掠其马,直趋江表,居帝南京。
”喜宁建议也先进攻宁夏,然后夺取马匹,之后不打北京,直接南下南京称帝。
可以说喜宁此人心机深沉,十分可恶。
在喜宁的努力下,好几次也先真的差点杀了袁彬和哈铭二人。
多亏了朱祁镇据理力争,才保住了二人的性命。
例如说有一次也先趁朱祁镇不在的时候要杀袁彬,要不是朱祁镇回来的及时,袁彬可能真的就死了:“也先恶彬、铭二人,欲杀者屡矣。
一日缚彬至旷埜,将支解之。
帝闻,如失左右手,急趋救,乃免。
”多行不义必自毙,最终小人喜宁被设计杀死,他也结束了自己罪恶的一生。
三、在草原上交朋友不得不说,朱祁镇身为皇帝,在那种情况下依然保持了自己的特有魅力。
他用自己的
可以说在也先军中,朱祁镇多受到伯颜帖木儿的照顾,并且与伯颜帖木儿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并且在历史上留下了感人至深的一段记录,据记载:“至野狐口,上令铭劳谢伯颜帖木儿曰:“我去矣。
”帖木儿闻知,大哭曰:“皇帝去矣,何时得复相见!”帖木儿既去,行数里,闻人马声。
上惊问为谁,乃帖木儿归逐得野兽,使人来献也。
”说得是朱祁镇后面被也先释放,伯颜帖木儿在送他。
朱祁镇派哈铭去感谢伯颜帖木儿,并且说我走了。
伯颜帖木儿听到之后,大哭说皇帝,这一次分别了,我们什么时候才能见到啊!送别完朱祁镇之后,伯颜帖木儿也走了。
过了一会儿朱祁镇听到了人马的声音,他以为是也先反悔来追自己,结果发现是伯颜帖木儿猎取了野兽来送给朱祁镇作为礼物。
不久后,伯颜帖木儿战死沙场,他再也没有和朱祁镇见过面。
能把敌人都感化成这个样子,我们可想而知朱祁镇这位皇帝的魅力了!文:日航通鉴
从电视剧中我们可以看到,明朝三大营的二十万精锐,就那样全军覆没了,外加当时的皇帝明英宗朱祁镇也被瓦剌人俘虏了。
一般而言,中原皇帝被外族俘虏之后,大多数都没有好下场的,比如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宋朝的徽钦二帝,他们被金人俘虏之后,在受尽了各种屈辱之后,最后客死他乡。
那么,作为当时的大一统王朝——明朝的最高统治者英宗朱祁镇被俘虏之后,瓦剌人是如何对待他的呢?
首先,关于英宗的待遇,同样是被外族俘虏的皇帝,与之前的徽钦二帝相比,可谓是天上地下的待遇。
众所周知,徽钦二帝被俘虏之后,金人对他们以及他们的家人可谓是极尽羞辱。
但被瓦剌俘虏了的朱祁镇的待遇,比起他们来,要好的太多。
为什么瓦剌人对英宗的待遇比较好呢?
主要是因为当时瓦剌还没有全面歼灭明朝的实力,而且他们主要的目的是胁迫明朝给他们一些好处,也就是从明朝这儿拿走一些实打实的利益。
在战争中,谈判又是少不了的,但谈判又需要筹码,而被俘虏后的英宗正好就作为瓦剌和明朝谈判的筹码。
所以,基于上述原因,虽然英宗被俘虏了,将其杀掉也是很简单的一件事情,但也先也明白,留着英宗要比杀掉有用多了。
至少可以用英宗作为他和明朝谈判的筹码,狠狠地敲诈明朝一笔。
因此,基于这一层的考虑,朱祁镇被俘虏之后,虽然并没有得到多好的优待,但瓦剌人并没有落井下石,,甚至在朱祁镇寿诞之时,也先甚至亲自去给朱祁镇祝寿。
 后,十一月十一日,遇圣节,有也先亲来与爷爷上寿,进黄蟒龙、貂鼠皮袄,杀马做筵席,计议差人讨使臣。
奉圣旨:就差人送去罢,不必讨使臣。
——《正统临戎录》而在电视剧《大明风华》中,有一段也先的妹妹跟朱祁镇谈恋爱的剧情,在历史记载中,也先确实准备将其妹妹嫁给朱祁镇,当然这不是朱祁镇本人有多大的魅力,而是也先在朱祁镇身边的一个太监喜宁建议下,将他的妹妹许配给朱祁镇之后,达到控制朱祁镇的目的,以便从中谋取利益。
然而,就在英宗准备答应也先的提议时,他身边的锦衣卫袁彬却跪倒在英宗跟前说:“大国君主,怎么能娶蛮夷的妹妹,更不能做蛮夷的女婿!”袁彬的一席话使英宗恍然大悟,最终打消了这个念头。
后来,不死心的也先又挑选了六名美女去服侍英宗,又是在袁彬的斡旋之下予以作罢。
但也先的弟弟伯颜帖木儿或许真的是被英宗的
”其实,伯颜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他已经看到了瓦剌内部潜在的危险了,说这句话只是为了给自己留条后路。
而后来的事实证明,伯颜确实赌对了,当英宗复位后,虽然他此时已经在瓦剌的内乱中被人所杀,但他的后代确是在英宗的保护下得以保全。
最后,在朱祁镇被放回去的时候,伯颜帖木儿亲自将英宗送出了很远很远,甚至哭着说道:“我的皇帝今日进去了,再几时得见?
”足以可见他和朱祁镇感情的深厚。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瓦剌人对英宗的好虽然是建立在政治目的之上的,但其中不乏也掺杂着一些
但令也先没想到的是,本来留着英宗是想要挟明朝的,但明朝却不吃这一套,另立了朱祁镇的弟弟朱朱祁钰为皇帝,并且在于谦的带领下,在北京城下大败瓦剌。
也先一看,自己的目的看来是达不到了,杀了朱祁镇又容易与明朝撕破脸皮,并没有多大用处,还不如将其放回家。
于是,英宗就这样传奇般地回来了。

参考:
朱祁镇的“北狩”生活虽不如在大明做皇帝舒坦,却也不像当年北宋的“靖康之耻”一般完全任人宰割——彼时朱祁镇是瓦剌与明朝谈判的重要筹码:“土木堡之变”后,也先曾带着朱祁镇去宣府、大同要钱要粮,结果被两地守将郭登、杨洪以各种理由推脱。
见谈判不成,也先再度亮起了战刀,士气正盛的瓦剌军队攻下紫荆关,来到了北京城下。
此后的“北京保卫战”中,明军大败瓦剌军队,也先仓惶北逃。
此时,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已经坐稳皇帝宝座,“太上皇”朱祁镇对也先而言也失去了利用价值,他的“北狩”时光中最黑暗的时刻终于到来:朱祁镇的存在,对明朝、瓦剌来讲,都是一个包袱,生活惨淡。
所幸的是,朱祁镇在瓦剌一直不卑不亢,以
朱祁镇终究命不该绝,他不仅将自己和同伴保护得很好,还设计除掉了一心跟自己不对付的喜宁——第一次,也先定计派人夜里杀掉朱祁镇,结果自己的马被打雷震死,也先恐招天怒,只好放弃;
后来,也先以朱祁镇拒绝与自己的妹妹脱不花成婚为由,欲除掉朱祁镇的忠心部下哈铭与袁彬,以断其左膀右臂,但得朱祁镇搭救,保住了性命!偷鸡不成蚀把米的喜宁终于迎来了朱祁镇的报复:在朱祁镇、明朝宣府守将的计策下,卖国贼喜宁被处死。
景泰元年八月,瓦剌派人到明朝求和,景泰帝朱祁钰乃派使臣杨善等前往瓦剌查探消息。
杨善同也先见面时,对也先恩威并施,晓以利害,也先哑口无言,朱祁镇才得以顺利返回大明。
朱祁钰并不希望哥哥回来,简单会晤之后,就将哥哥软禁到南宫。
七年后,景泰帝病危,“南宫复辟”爆发,朱祁镇在石亨、曹吉祥、徐有贞等人的帮助下,得以复位。
天不绝人,朱祁镇虽是俘虏,却以
明英宗朱祁镇 在此战中被俘,成为了明朝开国后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被敌俘虏的皇帝。
本抱着必死之心的英宗,却在瓦刺军营中,得到了不一样的待遇。
不同寻常的俘虏待遇瓦刺的首领也先,在得知俘虏的是大明皇帝时,兴奋异常,在他看来,似乎恢复大元王朝曾经的雄风,指日可待。
而对于如何处理这个特殊的俘虏,也先最早也犯难,一刀杀掉,似乎太便宜了他,最终在大臣的建议下,将英宗作为人质,用来要挟大明,从而使大明割地赔款送银子,来达到他不断蚕食的目的。
因此,在最初将朱祁镇俘虏后,瓦刺人对待他的态度还算是尊重有加,不但没有为难他,还安排有被俘虏的明朝士兵来服侍他,一日三餐虽然比不上皇宫内,但也算是照顾有加,这背后原因就是要利用朱祁镇来作为超级肉票来要挟大明。
事实上,在最初,因为明朝投鼠忌器,所以朱祁镇起到了这个作用,但是很快,明朝反应过来,立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为新皇帝,遥尊远在敌营的朱祁镇为太上皇,这样,就不怕也先的要挟了。
态度的转变但是这样一来,朱祁镇在瓦刺军营的位置就变得尴尬起来,杀了吧,这好歹是个皇帝,太可惜了;
不杀吧,明朝显然已经不准备要这
在杀于不杀之间,瓦刺的首领也先非常的纠结。
而身为俘虏的朱祁镇,在这个时候就变得危险起来。
不止一次有不明身份的人对他实施暗杀,幸得仆人的拼死保护,才逃过劫难。
之所以会被暗杀,是因为在瓦刺一方,早就有这
尴尬的释放明景泰元年,瓦刺首领也先眼见挟明英宗朱祁镇要挟明朝不成,便悍然发动了对明朝进攻,在当年十月率大军进犯北京。
在明朝兵部尚书于谦的带领下,明军浴血奋战,经历了残酷的战争后,终于将瓦刺大军击退,明朝得以保全。
北京保卫战后,对于请英宗回朝的呼声在明朝的朝堂之上呼声颇高,景泰帝朱祁钰迫于无奈,最终同意安排使者接回已经是太上皇的朱祁镇。
瓦刺方面,对于英宗这个累赘也早以想脱手,于是就顺水推舟,再加上吃了败仗,所以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的将朱祁镇送回大明。
但是令瓦刺方面吃惊和朱祁镇尴尬的是,景泰帝朱祁钰似乎对他的归来没有想象中的期待,在安排接他的人和礼仪上,十分的寒酸,仅仅是派了两个给事中就将他接了回来,在到达京城后,景泰帝只是礼节性的在城门对他这个哥哥寒暄几句后,就命人将他送到西苑,自此朱祁镇就被幽禁起来。
晓生说:朱祁镇是明宣宗朱瞻基的长子,但是却没有继承他父亲的雄才大略和英明神武,两度在位,先是昏头亲征,导致明朝元气大伤,之后又在重新登基后,杀害了曾保卫北京的于谦。
因此,朱祁镇在有明一朝的十六位皇帝中,评价颇低,但他在瓦刺军营中,以其温和的态度、独特的人格魅力,让瓦刺方面部分大将对他佩服的五体投地,这其中包括也先的弟弟赛刊王帖木儿等,不得不说,这也算是朱祁镇的一个闪光点。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