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大量湖广人士移居四川听说广东客家人四川聚居地究竟有哪几个

本文根据相关史料,粗略谈谈元末明初、明末清初的移民后裔分布,以及客家人在四川的分布情况。
今四川人,主要是历代汉族移民后裔。
从秦统一巴蜀开始,历史上有多次移汉民入蜀,屡见于典籍。
因为两次主要的战乱,四川人口几乎损失殆尽,上古、中古时期移民后裔的详情今已不 明,较详的是明清两代移民后裔的资 料,影响最大的是清代的“湖广填四 川”。
一、明代移民及其后裔广安蒲氏家族先祖于元末入蜀, 定居于广安,经过明代的发展,其家 族已经较大。
特别是一族人中,在明 清两代曾产生过三名进士。
光绪《崇 庆县志》记载,县人中“半属流寓”, 即大体有一半是清移民及其后裔;
那 么另一半即为清以前在蜀者,其中有 许多是明移民后裔。
成都所辖的蒲江 县在 1985 年文物普 查 时,搜集到 162 个家族的墓碑和家谱资料,其中 在明代就定居蒲江的有 68 族 (唐宋 时期即居蒲江的 2 姓、元代即居蒲江 的 3 姓、明代迁入的 63 姓),占调查 数的 42 % ;
清初从邻近县迁入的有 60 族 (其中洪雅县 2 族、名山县 9 族、丹棱县 4 族、眉山县 2 族、雅安 县 4 族、天全县 8 族、新津县 1 族、 荣 昌 县 1 族、荥 经 县 1 族), 占 37 % ,这些人大都也是四川明代土 著,即 明 代 四川 土 著 后 裔 占共 占 70 %
洪 雅现存最老的族谱 12,其中有 9 谱 为明初入川。
明末蒲江知县朱蕴锣在 张献忠攻城时战死,事见于《明史》, 其二子的后裔众多。
清代在蒲江寿安 有一叫朱水碾的地方,便是其后裔较 集中居住的地区之一。
忠县邓氏,其 先祖邓世鸾于明洪武二年入蜀,到 1982 年人口普查时,其后 裔达 3822 户、15963 人;
明初 入蜀 的乐 大银, 到 1982 年 人 口 普 查 时, 其 后 裔 达 867 户、3901 人。
忠 县 的 刘 氏, 共 22 支 家族, 其 中明代 以前 的土 著 1 支、迁 入 21 支 (其 中 明 朝 迁 入 13 家、清朝迁入 8 家),到 1982 年人口 普查 时,共 有 12448 户、51080 人。
可略见明代移民姓氏及其地理分布特 征。
二、清代移民及其后裔今川人大多数为清代移民的后 裔。
清代移民入川约始于顺治十六年 (1659),历时约 150 余年而止。
清朝 廷动用官府力量,采用强迫与自愿相 结合、采用给土地、给优惠的多种政 策、多种方式,调动了数百万移民入 川。
其中仅康熙年间的移民就有 100 多万人。
当时的移民路线主要有水陆 两线:水路逆长江、汉水入川;
陆路 从川陕道、云贵道入川。
从移民的类 别上看,大多数是自愿、自发入川。
据清光绪三十四年 (1908) 的成 都警务登记资料,时成都人的祖籍 为:湖广籍为 25 % ;
河南、山东籍 为 5 % ;
陕西籍为 10 % ;
云贵籍为 15 % ;
江 西 籍 为 15 % ;
安 徽 籍 为 5 % ;
江浙籍为 10 % ;
广东广西籍为 10 % ;
福 建、山 西、 甘 肃 籍 共 占 5 % ,几乎全都是清代以来的移民后 裔。
民国《金堂县续志》载:县人中 原籍为 楚 省 者 占 37 % ,粤 省 者 占 20 % ,闽省者占 15 % ,其余各省占 20 % 。
大体可代表清代移民中省籍的 比例。
今四川各地农村,清代移民后裔 仍较普遍地集中居住,往往一个村以 某一大姓为主,一个乡以几个大姓为 主,有的甚至在一个县中也是大姓。
四川各地以姓氏为地名的现象极为普 遍,多为“坝”、“湾”、“塘”、“场”、 “镇”等。
省城成都市内至今仍有许 多街名冠以姓氏,如“王家坝”、“金 家坝”、“白家塘”、“文家场”等。
如 清末民国初,德阳县的大姓有“一 刘、二郭、三江、四铎”之说;
罗江 县的 大 姓有 何、毛、杜、高 之 说。
1984 年人口普查时,德阳市中区大 井乡 9812 人中有 104 个姓,汉族中 的 刘、 李、 周、 黄、 谢、 林、 尹、 余、罗、陈、甘、王、易、赵、廖、 肖、杨、彭、曾、唐、邱、魏、郑等 24 个大姓的人数占总人口的 81% (7977 人),居住较集中,多为清代 以来的移民后裔。
广汉市松林乡红堰 村有汤姓 1000 余人,是该村的大姓。
又如管姓,本在四川各地都是一个少 见的小姓,但在中江县冯店乡管家沟、管家院及乐至县金顺一带却是大姓。
川人中有极个别一族二姓者。
如大邑苏家场郭桥楼子附近,有一族在 此聚居 300 余年,其族人一代姓郭, 一代姓李,极为特殊,在全国也很罕见。
犍为县罗城、定文、寿保等地也有此现象。
“陶徐姓”家族四川大邑的“陶徐姓”家族,“隔代同姓”的习俗也是源于家规和族谱的约定,最初是始于清朝末年。
据家谱记载,“陶徐姓”家族的一世祖为陶宗伯与徐桂旭,他们的原籍都是湖广麻城县,清朝初年结伴入川。
据族谱记载,陶宗伯的父亲与与徐桂旭是莫逆之交,在入川途中,陶宗伯的父亲病故。
于是徐桂旭收陶宗伯为义子,并为其改名为徐诸子。
此后,徐诸子为了兼挑两姓,约定子孙后代一代姓徐、一代姓陶,并将其定为家规,由此代代相传。
“李郭姓”家族四川大邑的“李郭姓”家族,实行“隔代同姓”制度已经有300多年了,往前推算大概是始于明思宗崇祯年间。
根据记载,“李郭姓”家族的一世祖为李正春,在明末张献忠屠川后从郫县酸草河鬼打湾迁至现今的大邑县苏家场定居,并娶妻黄氏。
黄氏前夫姓郭,对前夫郭某家仍然寄托着深情。
李正春为了迎娶黄氏,便与黄氏约定一族二姓,子孙一代姓李、一代姓郭,隔代而姓,并将此作为家规,世代相传。
“张吴姓”家族四川犍为的“张吴姓”系家谱所定。
按照家谱规定,此家族从明朝初年开始就实行一代姓张,一代姓吴的规定,世代相传,绵延至今。
根据记载,张吴姓”家族的老祖公和老祖母分别为吴万一和张秀英,夫妻二人于明太祖洪武2年(公元1369年)从湖广(今湖北省长江以北地区)麻城县筲箕岩,迁徙到四川犍为县罗城白鹤林。
夫妻二人决定他们的后代实行一代姓张、一代姓吴的规定,并将其写入族谱。
四川各地移民原籍复杂,入川 后,各地移民间,移民与土著间,时 有械斗。
为了团结本籍人,一致对 外,清代移民中普遍修建同乡会馆。
至清代中晚期,四川同一县、或 同一场镇的同姓移民,还非常流行 “逗谱联宗”,即将同一地域的相同姓 氏、但不同支系的后裔互相联谱。
如 道光年间,遂宁县拦江镇地域上的罗 姓家族共有 13 支,其中有 12 支的祖 先由贵州迁来。
13 支罗姓家族通过 互对家谱,讲述家族发展演变、迁移 分化等过程,认识到彼此先祖有可能 是一家人,有着血缘联系纽带,于是 共同出资出力修建“敬天宫”罗家祠 堂;
竣工后,共祭天宫神位,并达成 互助互援的若干协议。
其中,还互相 对照了辈分序列,规定了 13 支的互 换关系、长幼顺序;
同时还强调拦江 河罗姓 13 支不得互婚。
客家人在四川的分布四川各地都有一些“客家人”。
他们主要是从广东、福建移民而来。
他们中有些还保留着聚族而居的习 俗,并保留着自己的语言,形成了许多略有差异的方言岛。
四川客家人分布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