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统一六国之后为什么在秦国灭亡后却没有再分裂

民族划分的主要依据:文化、经济、地域、人种等等。
只要符合这几点基本就是类似同一个民族,作为同一个民族就有向心力,统一就是必然趋势,所以有俗话: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在秦灭六国前,这七个国家总体来说,并不满足
但当秦始皇统一了六国。
在文化上: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
文化上形成统一认识,形成文化向心力。
在经济上:统一度量衡。
使得全国经济一体化,彼此交流频繁,认同感增加。
在地域上:北击匈奴,南服百越,建立了统一的大华夏圈。
修建长城、令六国之地拆除关塞、堡垒,陆续修建了以咸阳为中心的三条驰道:一条向东直通过去的燕、齐地区;
一条向南直达吴、楚地区;
还有一条是为了加强对匈奴的防御修筑的,从咸阳直达九原的直道,全长1800余里。
驰道宽50步,车轨宽6尺。
在今云南、贵州地区修 五尺道 ,在今湖南、江西、广东、广西之间修筑攀越五岭的新道。
通过拆除壁垒、修建驰道,形成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交通网,把全国各地联系在一起,使我国今日长城以南、以西的地区,除青海、新疆之外,都包括在这庞大的交通网络内,便利了交通往来,有利于促进经济的交流发展。
在人种上:牵六国贵族到咸阳,秦兵各地驻扎,事实上一次彻底的民族融合。
为汉朝时汉族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制度上:实行中央集权、郡县制立体管理。
在制度上加强了中央对各地的管理力度,各地的向心力加强。
取消了世袭的贵族分封制度,从根源上消灭了分裂的种子。
总结: 由于是制度上的大变革,所以在变革上有反复,再加上统治全国的经验不足,暴政引起反弹,最终秦国被推翻,但是它形成的趋势却不可逆转。
虽然各国都在之后尽力恢复原来的气象但终归时代、民心、地域、文化等等因素导致失败,最典型的就是项羽为代表的分封集团和刘邦代表的大一统集团。
最终是代表大一统的刘邦集团取得最终的胜利。
虽然汉初,刘邦实行了双轨制,同姓分封王和郡县制并行,但随着历史进程的转变,最终确立的完全的郡县制度为基础的封建中央集权制。
  时代呼唤统一,逆历史潮流而动的人必然会被钉在耻辱柱上,祝愿祖国早日统一。
每次完全意义上的统一,都是中国民族一次伟大复兴。
如果您赞同我的观点,请点击右上角的红字“
秦朝灭亡后,中国其实是再一次面临了分裂局面。
因为项羽觉得义帝无功,所以将天下分给了有功之臣。
义帝虽无功,故当分其地而王之!这是一种倒退行为,让中国又从秦朝的统一,走向了分裂,而且这种分裂和以往不同。
比如周朝的时候,虽然有800个诸侯国。
但是,这些诸侯国共同侍奉一个周天子。
项羽分封之后,他们没有共同的天子所侍奉。
即便名义上的天子义帝,也被项羽所杀害!乃阴令衡山、临江王,击杀之江中!长此下去,各国之间的发展会走向不同的方向,从而变成类似于欧洲地区的那种独立国家。
幸好在楚汉相争的时候,刘邦打败了项羽。
建立了中国的第二个统一王朝,汉朝。
当上皇帝之后,刘邦吸取了前辈们的教训。
首先,他并没有把整个中国变成像秦朝那样的郡县制,也没有像项羽那样,把中国重新分封成几个互不统属的诸侯国。
而是采取了一个折中的方法,国家的主体由郡县制的方式被中央统一管理,同时又分封大量的刘姓子弟和有功之臣,让他们拥有自己的封国!下
分封的那些有功之臣,即便反叛,但以地方诸侯的实力和占有国家主体的中央政府对抗,完全是以卵击石,所以并没有形成气候。
刘邦的第二步就是诛杀异姓诸侯,他要让子孙免于面对那些拥兵自重的权臣!即便这些人在刘邦生前没有反叛,但是谁也不能肯定在刘邦死后,这些权臣没有自立为王,对抗中央的想法和行动!所以,刘邦给自己的子孙,留下了一个还算稳固,但不能称作统一的国家!接下来,就看刘邦子孙的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刘姓诸侯国开始做大,他们渐渐变得尾大不掉。
到了汉景帝时期,晁错的削藩策虽然导致了七国之乱,但也给了他削弱诸侯国的机会。
等到了汉武帝时期,推恩令的颁布进一步让诸侯国的势力削弱,完全失去了对抗中央政府的能力。
诸侯稍微,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十里……强本干,若枝叶之势,尊卑明,而万事各得其所最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又统一了中国人的思想。
就这样,通过上百年的努力。
西汉王朝不仅从制度上让中国实现了统一,而且让统一的思想植入中国人的心底!所以,到了汉朝之后,虽然每到王朝末期,国家会再一次出现分裂,但是每一个枭雄的最高理想几乎都是统一!完
参考:
国家的统一,总体来说有两点是至关重要的。
一是政治制度,二是文化的认同。
而这两点伟大的秦始皇大帝都为我们做好了,我们都知道秦始皇下令统一了文字度量衡,而文字的统一是最为重要的,我们的汉字是世界上唯一现存的表形(象形)文字,而其他的文字都是表音文字。
表形文字不会随着时间的变化,地域的不同发生变化。
同时汉字是单音节文字,创造新词汇比较容易,官方也容易推广。
这样不同地域不同口音的人民可以通过汉字无障碍的沟通交流,增强了文化认同感。
尤其是在交通通讯不发达的古代,汉字对于维系国家的统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二在政治制度方面,郡县制代替封建制,也是一个伟大的革新。
极大的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能力。
自秦以后,凡郡县制的省份都没有过长期分裂的局面,而不是郡县制的都护府,都司等机构,经常在王朝的中后期就分裂独立,有的甚至永远也没有再收回来。
清朝相对于明朝来说,有一点是值得称赞的,就是改土归流。
这其实本质上就是用郡县制取代封建制的一种做法。
这使得边疆各省直到清朝灭亡也没有形成分裂的大的势力。
为我们今天的疆域奠定了基础。

参考: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秦统一六国,没有再分裂?
这说的好像战国时期,就没有统一似的。
您别忘了,春秋战国时期,那都是诸侯国们瞎闹腾,按照当时读书人的说法,那叫礼乐崩坏,毕竟他们还有一个天下的共主,那就是周天子。
所以您别看那会虽乱,您可不能说这是分裂,至少在形式上是统一的。
当然也有小伙伴们持有不同的意见,您别急,您先听听俺说的,然后下结论,您就当是个聊天。
首先咱确定一下,什么叫统一。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说了:“这还不简单,老祖宗留给后人的地,咱必须把他划拉到一块,在这片土地上只能有一个老大,一个皇帝,这就是统一。
”这您说的太简单了,您听俺的解释。
这统一,他包括是多方面的,你比方说文化上的统一,地域上的统一,思想上的统一。
就拿文化上的统一来说。
您瞅瞅欧洲这嘎达,说真格的地方真心不大,但这片土地上有过统一的政权吗?
木有!不是他们不想,在整个历史上就有人想整合整个欧洲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您比方说拿破仑,结果呢?
事做了一半就完蛋了,他自己都被流放到荒岛上了,之前准备都化成了泡影,该怎样又咋样去了。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说,那是有其他国家捣蛋,英国,俄国从中给你乱搅和。
拉倒吧,苍蝇还不盯无缝的蛋,你没毛病,能让他们搅和了吗?
最根本的原因,还不是文化上的缺失,让他们没有统一的文化。
光语言就有好多种,什么法语,什么德语,什么西班牙语等等,彼此之间说话都听不懂,就算是写出来,大眼瞪小眼的不知道对方要干嘛?
所以从心里上就有了隔阂,您就算把他们拧到一块,粘不起来的。
回头您瞅瞅咱春秋战国时期,文化上哪是统一的,大家伙用的都是方块字,都是老祖宗仓颉整理出来的一套文字系统,礼义廉耻这都是一块的,这都是老祖宗多少年传承下来的。
秦国的人才在本国待不下去了,就跑到赵国,或者不行去齐国他也成啊!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说了:“你快拉倒吧!战国后期,一个马字,他们都能写出二十几个不一样的!”看事情您不能这么说,文化包括很多内容的,你比方说大家伙蹲在自家太庙里祭祀,没有几个生猪肉,这都不成,礼仪这一块不能说完全一样吧,也差不多的,这也是文化啊!当然你说道字,这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根,那会虽然一个马字就能出现很多种写法,这也说明这个文字有出现分裂的趋势,如果不加管束的话,指不定就像拉丁文一样,传的时间一长英语,法语,德语就分叉了。
但好在那个时候,咱还有礼仪啥的能把文化这东西黏到一块。
这不后来秦始皇统一天下,也感觉到这事有点棘手,于是就统一了天下的文字,其他冒出来的文字一并销毁,就不用了。
这就是秦始皇的伟大之处,有人说秦始皇是暴君啥的?
俺是真心不喜欢听,没有这个暴君,咱文化上能统一?
他是在最关键的时候,把文字统一了,让大华夏有了一个统一的根基。
打他开始,这流传了多少年了,广东人说话,山西人听不懂,山西人说话,广东人也一样,但一写字全明白了,啊!都是大华夏的人!没毛病!这不现在都在推广普通话,这其实也是文化上的一个统一,让认同感更加的深刻。
所以秦始皇之后就出现了所有的皇帝们都有一个认识,都是大华夏的子民,你凭啥不听俺的,打不死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听着熟悉吧!哎!还有疆域上的统一。
周天子为嘛实行分封制呢?
很简单那会交通不是很便利,一个地方一个诸侯王,让他们自力更生,毕竟这要是离王都远了的话,当地发生点啥事,你三五个月才能把消息传回去,黄瓜菜都凉透了。
所以这也是个没法子的事,也就是说周天子管辖的地域其实是一种比较松散的联合,在这种联合之下,都认周天子做共主,大家伙的地盘联合起来就是周朝的土地。
但这种疆域的统一太过松散了,到了秦国的时候,他就变成了郡县制,形成了中央集权,这很好,以后的皇帝不管怎么改都是朝这个方向努力的。
可你怎么改变都无法改变,道路的不畅通。
于是秦始皇造了秦直道出来。
一条全部都用黄土夯实,全长736公里的路出现在了大华夏的土地上,在当时这就是高速公路。
就这秦直道两千多年过去了,上头还是不长草,很多路段现在都能用。
还有灵渠一条古老的运河,将长江和珠江连到了一块,这可是南方的两大水系。
有这么两工程,秦始皇将他能统治的疆域牢牢的绑在了一块,这就是疆域的统一,他只能变大,不能变小。
疆域的统一,道路的畅通,让文化直接的交流变成了现实,也就不会出现文字都能分叉的事,就算是出现了,那肯定是错字,那得改!这就是秦始皇的伟大之处。
他还专门造了个长城,把所有的疆域又加了一道锁链,您就说牢靠不牢靠。
没毛病吧!再有就是所有的统一,都会归结到思想上的统一。
最简单的说,这么多年下来,咱各个地方有时候吵吵,俺们这嘎达好,你们那嘎达差点,一听这话俩人坐下来能掰扯好长时间。
可要是老外蹲在一边插句嘴,一准就会说:“你那的?
去去,这是俺们兄弟之间拉家常,你跑这凑啥热闹?
”不客气的直接就是:“滚!”而且咱一听国家有啥进步啦,有啥拿到了世界第一啦,全体大华夏人从上到下没有一个不高兴的,开心就完事了。
这就是思想上的统一,发展到感情上的热血,形成一个民族的凝聚力,骄傲,自豪油然而生。
俺们就是一个民族的,当然就要统一,分开那是对自己民族的亵渎,所以统一就成了众望所归的事!不知道俺说清楚了吗?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
秦朝灭亡之后刘邦和项羽又经历了四年的楚汉争霸,天下才再次统一到刘邦手中。
那么,秦统一之前,天下可以说是处于数百年的分裂割据之中,秦亡之后,天下为何没有再次走向分裂呢?
分裂倾向战国形势
项梁起兵之后,听从范增的建议,找到楚怀王的孙子,立为楚王,随后满天下新兴诸侯王遍地都是。
灭秦之后,项羽分封诸侯并且自称西楚霸王而不是称帝。
显而易见,此时的大趋势就是分裂。
楚汉争霸秦末十八路诸侯刘邦被封为汉王之后采用张良的计策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随后又向项羽宣战。
在汉二年(公元前205年)刘邦趁着项羽北伐齐国之时联络五国诸侯,发动56万大军伐楚,结果被项羽3万精兵几乎全歼,刘邦随后被围荥阳,危在旦夕。
郦生失策刘邦荥阳被围正在刘邦一筹莫展之际,谋臣郦食其出来献策,他说:“商汤灭夏,将夏桀后人封在杞国;
武王伐纣,将商纣后人封在宋国。
但是秦灭六国之后,六国宗室全都无立锥之地,如果大王您能够复立六国后人为王,那么全天下百姓都会对您感恩戴德,而楚国便是孤家寡人了。
”刘邦觉得有道理,于是赶紧准备好六国印绶,准备拥立六国后裔。
运筹帷幄张良画像刘邦把郦生献的妙计讲给张良听,而张良对此却表示反对,他认为此事一行,大汉必亡,并列举了如下理由:“商、周之所以封前任帝王之后,是因为商汤、周武王有制服那些人的本事,但是您拥立了六国后人,却没有能力驾驭他们;
商、周建立之后,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从此天下太平,但您肯定做不到;
最重要的一点,六国复国之后,现在追随您的六国谋臣、武将都会各回各家,效忠自己故乡的国王,还有你什么事!就算你成了‘大汉霸王’,又能维持多久?
”刘邦听后顿悟,把嘴里的饭吐出来,对着郦食其大骂:“你个穷酸文人,差点坏了老子的大事(竖儒,几败乃公事)!”西汉地
而张良的计策最终阻止了这种情况的发生,在随后几年的努力中,天下再次统一;
在随后的几百年时间中,统一的观念深入人心,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

参考:
汉朝重新统一天下是民心所向,天下人民希望国家统一,不想再打仗了。
这就是为什么史书说一统秦两汉,而不是一统大秦朝,两分楚和汉,或者说一汉分八国。
春秋战国五百余年,天下无日不战,无月不攻,无年不伐,大大小小数千战,百姓从出生到死亡都在打仗,打都打累了。
秦朝统一后,天下民所向希望国家能长久,奈何秦始皇没有更法而治,秦二世更变本加厉,亡秦乃天意,天意就是民心。
一、民心希望统一很多人认为秦国统一天下,六国民众皆不服,都想恢复六国,其实这是不对的。
想恢复六国的只是六国的王孙贵族,对百姓来讲,他们希望的是天下统一。
西汉初年的贾宜在《过秦论》中写道了天下民心期望国家统一,其语曰:近古之无王者久矣。
周室卑微,五霸既殁,令不行於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彊侵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敝。
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
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当此之时,守威定功,安危之本在於此矣。
翻译成今天的话说就是:近五百年来天下无王太久了。
周王室小弱不能号令天下,五霸都成过去式了,王令在天下不能通行,所以诸侯们以力攻,相互兼并,以众欺寡,战争连绵不断,百姓疲惫不堪。
现在秦始皇统一了天下,就是天下有了天子啊。
天下百姓都可以保全性命了,因此万民莫不臣服于秦始皇,这个时候秦始皇如果改法而治天 下,则天下安稳如泰山了。
二、楚汉战争后更需要统一项羽推翻秦朝后,分封了十八路诸侯,天下很快再次陷入战乱之中,成了翻版战国时代。
汉王刘邦与霸王项羽相互攻伐,各路诸侯望风使舵,天下百姓不得安身。
项羽打仗爱屠城,他打一路就屠一路,使得天下百姓十室九空;
刘邦虽然很少屠城,但是也屠城记录。
各路诸侯你来我往,全国各地盗贼四起,百姓真是活不下去了,希望天下统一,能好好过日子。
刘邦能战胜项羽,就是因为他得了民心,关中、巴蜀都是刘邦的大后方;
韩信又攻掠了三晋与燕齐大地,故刘邦能统一天下。
三、郡县制是战国通用灭国原则 刘邦统一天下后,采用郡国并行的方式治国,所谓郡国并行就是大部分地方采用郡县制,少数地方采用分封制。
刘邦分封了不少的王,在他有生之年他将大部分王都灭了,异姓不得封王,王必是刘姓!刘姓王国的权力大部分在汉朝中央政府任命的相国手中,国君只是名义上的统治者。
刘邦之所以采用郡国并行的方式,只是为了暂时缓和各位功臣。
按战国时灭国的通例来讲,灭国后不会再分封,而是将土地划分成郡县来治理。
不仅秦国如此,其它国家都是这么做的,比如赵国击败匈奴后,就将匈奴的土地划分成云中郡和九原郡。
刘邦先分封功臣,再灭了功臣的国,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推广郡县制了;
韩信一心想裂土分疆当楚王,故他不得不死,那怕他并不想造反也不行;
张良跟了刘邦后没有想过再恢复韩国,故他得以善终!四、刘邦集团是秦朝官吏刘邦集团跟项羽集团的最大区别在于刘邦集团的核心力量是秦朝官吏,而项羽集团则是楚国贵族。
刘邦的丞相萧何是秦朝沛县县丞、将军曹参是秦朝沛县县尉、谋士郦食其是秦朝七十二博士之一、经济丞相张仓是秦朝柱下史,而刘邦本人是秦朝泗水亭亭长。
刘邦集团对秦政并不仇视,汉朝建立后,刘邦全面继承了秦朝的政治制度,法律法规,只不过对法律进行了损益,去掉了一些不合时宜的法律。
因此刘邦以秦始皇为榜样,当了皇帝自然要统一天下,不再推行分封制;
如果刘邦选择当汉王,那么他就会分封很多的诸侯,国家也就不会统一了。

参考:
秦国通过武力手段,强行把六国统一起来,建立了秦朝。
但是这个秦朝并不稳固,只有十多年的时间,就很快分崩离析了。
秦朝分崩离析以后,照理,被灭掉的六国,本来应该各自又复国,把原先的六国又建起来。
可是为什么,最终六国都没有建立起来,没有再重新回到战国时代,而是新建立了一个朝代,而且从此中国就是一个统一的朝代了呢?
(陈胜吴广起义)咱们先来说,为什么六国没有能够重新恢复。
实际上,当时并不是六国后代没有试
陈胜吴广农民起义发生后,一下就变得天下大乱了。
从刘邦的经历我们就能够看出,当时,各地都在纷纷宣布独立,刘邦所在的沛县也准备宣布独立。
正是因为准备宣布独立,萧何、曹参等人,才会和县令商量,把刘邦从山上迎接回来。
而刘邦回来后,沛县县令害怕刘邦的存在,会威胁到他的地位,因此拒绝了刘邦进城。
而刘邦则和萧何、曹参联合起来,推翻了沛县县令,刘邦自称沛公。
刘邦的这一段经历,实际上很能说明问题。
也就是说,虽然当时六国后裔,都在积极地恢复原先的国家,但是并不是他们想恢复就恢复了,而是还经历了一些情况。
哪些情况呢?
咱们把当时几个国家的情况都分析一下。
楚国。
当时是项梁和项羽这些楚国的贵族后裔,把原先楚国宗室的后裔熊心拥戴起来。
但是这个熊心实际上只是一个傀儡,并没有任何权力。
后来,手握重兵的项羽觉得熊心对于他来说是一个障碍,干脆把熊心给杀掉了。
齐国。
当时齐国的后裔田儋、田荣、田横三兄弟杀掉狄县县令,自称齐王。
这实际上就是恢复了齐国。
不过我们知道,最终这个齐国被韩信给灭了。
韩信被刘邦封为齐王,但最终刘邦又杀掉了韩信,封自己儿子刘肥为齐王。
这个齐王,显然已经与六国后代没什么关系了。
(韩信)燕国。
最早恢复燕国的是韩广。
不过这个韩广是陈胜的手下武臣的部下,本身与原来燕国的后代没有啥关系。
后来项羽又改封韩广为辽东王,接着韩广被臧荼杀掉,臧荼自称燕王。
而臧荼又被刘邦杀掉,刘邦也封了自己儿子为燕王,与原先的燕国更是没有任何关系了。
赵国。
陈胜吴广起义后,最早自称赵王的是陈胜的部将武臣。
这个武臣,其实也与之前赵国的后人没有任何关系。
不过后来武臣被杀,张耳陈余立赵国后人赵王歇为赵王。
但这个赵王歇被韩信打败杀掉,张耳被封为赵王。
这个张耳,与之前的赵国也是没有什么关系了。
然后张耳的儿子张敖成了刘邦的女婿,刘邦最终把赵王封给了自己儿子,然后吕后又杀掉赵王。
总之,此后的事情,都与之前的赵国无关了。
韩国。
张良拥戴原先的韩国后裔韩信为韩王。
韩信因为支持刘邦,继续得封韩王。
但是后来,因为刘邦猜忌异姓诸侯王,因此韩信投降匈奴。
刘邦带兵攻打,把韩信给杀掉。
魏国。
陈胜吴广起义后,陈胜部将周巿立原先魏国的后人魏咎为魏王。
但是后来章邯攻打魏国的时候,魏咎自焚而死。
接着魏咎的弟弟魏豹自立为魏王。
他也获得了项羽的封赏,但是最终被刘邦给杀掉。
(项羽)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秦末动乱后,六国都已经恢复了,但是没有一个恢复的国家幸存了下来。
没有幸存的根本原因,还是因为拳头不硬。
拳头不硬,自然就无法存活下来了。
咱们再来说说,为什么之后中国再也不是分裂的国家,而是统一的国家。
根本的原因,是因为统一已经成为人心所向了。
事实上,这
最初,大家是为了假借维护周天子的权威,扩充自己的势力。
最终,就完全不管周天子,而直接发展自己的势力了。
通过不断兼并后,到战国时只剩下七个最强国家。
然后就是秦国灭掉六国,实现统一。
总之,由于文化的同宗同源性,实现大一统,已经是当时人的共同愿望。
而项羽在建立西楚国的时候,对天下实行分封,实际上有些逆时代潮流。
这种逆时代潮流,显然是行不通的。
所以这些分封出去的诸侯国,没有一天消停,又继续打仗。
直到最终刘邦灭掉所有的分封国,实现了再一次统一,天下才安定下来。
从此以后,大一统一直就是中国人共同的主题,一直延续到今天。
而且肯定还将继续延续下去。
(参考资料:《史记》等)
参考:
这个问题首先要从周朝为什么要分封说起。
周朝为什么要分封?
这是因为人类社会自从形成以来,一直都在实行分封制。
那么为什么要一直实行分封制呢?
因为管理不便,无法实行中央集权制。
为什么管理不便无法实行中央集权制?
因为交通条件限制。
首先我们还原一下上古时期人类社会的形态,以及当时的自然环境。
那时候的人类人口密度远不像今天这样,一个村落连着一个村落,期间仅仅相隔几华里。
那时候的人口稀少,生产力低下,一亩地出产的粮食估计只有现在的百分之一。
除了耕种以外还需要狩猎来维持温饱,所以聚集点动辄几十里,甚至上百里,这样的空间才能满足一个聚集点的日常消耗,话句话说,也才有饭吃。
每个聚集点男女老少加在一起不过有1、2百人,这就是一个部落,也是最原始的封国,商均、鲧、益、契、后稷等人都是这些封国的首领。
部落与部落之间都是大片的原始森林、稀树草原阻隔,道路交通条件极差不说,期间各种猛兽出没,单独一
原始部落(封国)举两个例子:1.人参听说过吧?
神农本草记载的人参,指的就是以山西长治一带,太行山出产的上党参为代表的华北参,东北长白山人参是南北朝时期才进入大家的视野。
在唐代以后,随着太行山自然环境被人为过度开发而破坏,原始森林逐步减少,上党参逐渐消失,东北人参才成为主流。
太行山出人参,大家想一下,人参都是出产在什么环境?
这样就该知道周朝及以前人类社会生活在什么环境了吧?
人参参考
可直到元、明时期小说家还在写打虎的英雄事迹,甚至这些故事都还发生在丘陵、平原地带,比如武松打虎、唐打虎,这说明当时的人口密度依然不大。
说明在当时人口聚集点周围还有很多足以让老虎生存的空间,但人与猛兽之间的生存空间争夺已经很激烈了。
另外一组统计数字也可以说明这个问题,直到明代,人口也只有今天的十几分之一,秦代只有今天的三十分之一,周代不会超过百分之一,武王伐纣帅兵5万人左右,已经是西部中国倾国之师了。
人口有今天十几分之一的明代,平原地带还有那么多老虎存在,周代百分之一的人口,这老虎的数量怕是个很恐怖的数字了。
这就是当时所面临的自然环境。
我们再说一下交通环境、交通工具。
繁体“車”字,横着看为一轴,两轮,中间一个车厢。
据《说文解字》记载,在夏朝发明了这种交通工具,而且仅仅限于贵族才能拥有。
姑且认为这个记载是正确的吧,这也意味着在夏朝之前,无论贵贱都是徒步旅行。
按照中古时期的传播速度和科技改良水平,真正能够普及并趋于实用化,没有上千年办不到。
这时期部落与部落之间即使有道路,也就是仅供一两人并肩行走的羊肠小道。
马,在周代以前几乎看不到记载,古代进行祭祀时,人们多用猪牛羊而很少用到马。
最早成为古人祭祀的对象是在周代,《周礼·夏官·司马》载:“春祭马祖,执驹;
夏祭先牧,颂马攻特;
秋祭马社,臧仆;
冬祭马步,献马,讲驭夫。
”,之后关于马的记载才日益频繁。
正常人类徒步行走一天大约30公里,借助马匹动力一天可以移动200公里,马与车的结合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也扩大了人类的活动半径,同时变相的缩短了部落间的距离。
从陕西西安到山东淄博直线距离880公里,人徒步行走需要一个月,假如坐马车仅需要五天。
效率的提高,决定了对远方领土的实际掌控能力。
马车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完善,构成了人类新的交通模式。
也就是说从春秋时期开始,人们的交通工具,才具初步备了管理黄河流域的能力。
在之前中央政权即使征服了某个部落,由于距离和交通条件限制,无力对当地进行有效的长期日常管理,只能委派某个亲属或亲信,率领部分亲卫部队充任新的头领,这就是改封的封国。
先秦马车而一旦人们具备了有效管理远方领土的手段之后,这种封国的形式就受到了冲击,比如西周至春秋时期出现了一个新的汉字“县”。
繁体字“縣”,说文解字“县者,悬也,从邑”,也就是说君主直接管辖的,位于京畿之外的领土。
这些领土的来源就是一些被取消的封国。
到战国时期,交通工具进一步改良,使得各国君主直辖县的数量空前膨胀,君主无精力对这些数量庞大的直辖领土进行管理,以至于需要在“县”的级别之上再设“郡”来管理“县”。
这些都是马与车带来的变化。
这也是为什么秦始皇会取消封国制,改用郡县制的物质基础。
司马迁所记载李斯说的郡县、封国的相互优劣,除了容易引起战争之外,应该还有漏记。
漏记的就是上古时候没有管理条件,被迫封国,现在有了必要的管理手段,封国也就没必要了。
秦朝疆域最后说一点,现在世界格局的形式,也是因为地理环境、交通条件的产物。
中国西至帕米尔高原,东达大海,北至蒙古高原,南至南海,这个疆域也是马匹动力所能达到的管理极限。
成吉思汗蒙古国土虽大,依然对这个极限做出妥协,那就是四大汗国的分封,不分封,依然难以长期控制西亚、东欧的领土。
在蒸汽机未发明以前,这些都是国土的极限,人类自身依靠马匹的动能突破不了。
拿破仑和希特勒
像秦国统一六国一样,一旦拥有了能投放足够多兵力、物资的装备,这世界统一只是时间问题,只是眼下这种装备还未出现。
所以然者 丁酉冬月
参考:
秦国统一六国后,秦被楚国的项羽和刘邦集团给灭掉了。
在大秦被灭后,其实中原各国是有分裂的。
当项羽把秦的宫殿洗劫一空后,他就分封了十八个诸侯王。
这十八个诸侯王,被分封到了全国各地,刘邦被项羽封了汉王,他占领的地盘就是巴蜀之地,外加一个汉中。
显然刘邦是对项羽的分封不满的,而此时的齐地还是在田家是掌控中。
项羽本来是把齐地一分为三,派了三
这时候的在齐地的田横,把项羽派来的三个诸侯王(包括田横的侄子)都给干掉了,齐地完全独立了出去。
田横又拉拢上对项羽分封不满的陈馀,还有占山为王的彭越开始和项羽集团展开了斗争。
陈馀向田横要了一些兵就开始去攻打镇守赵国的张耳取了。
此刻的刘邦因为得到了军事天才韩信,他们也开始西出汉中和项羽角逐中原了。
刘邦封了自己军队里的韩国公子为韩王,让他去收复韩国的故有土地。
这就又独立出一个韩国来。
等陈馀把镇守赵国的张耳打败后,赵国也独立了出来。
这时候的项羽跑到齐国首恶那里去灭田横了,一时之间他竟然陷入了到了齐地。
不能自拔。
眼瞅着,刘邦又收复了很多失地。
项羽和刘邦的势力这时候在伯仲之间了。
刘邦采用拉拢项羽分封的诸侯王的策略,先是把魏王魏豹给说服了过来,又把赛王司马欣和翟王董翳给策反了过来。
最重要的是刘邦得到了项羽手下第一猛将英布的支持。
至此,刘项之间的大战拉开了巨幕。
也就是在这时候,原六国又开始恢复了元气。
要么支持项羽,要么支持刘邦,要么中立。
这是秦在被灭亡后,中原各国出现的第一次的分裂。
应该说,是在大汉建立之后,六国就再也没有被独立出来。
仅此而已。

参考:
三国魏晋南北朝,就是一个分裂的时代。
当时,统一是暂时的,分裂是主旋律。
而制度的根子,却决定了统一是另一个更大的主旋律。
所以,南北朝最终统一于隋唐,而之后的分裂时间则越来越短。
分裂是暂时的、统一是主旋律。
五代十国这个分裂期,也就持续了半个世纪左右。
两宋也有一段分裂期,但主要是因为文明竞争。
当时的主要问题是中原和草原的矛盾。
只要这个矛盾被解决了,中华帝国将会迎来一波更广范围的统一。
所以,我们可以说秦灭六国以后,基本上奠定了统一的格局。
但这个转变,需要秦汉两个朝代来完成。
先是中原统一,再是中原和草原竞争融合,最后是中原和草原走向统一。
而关键是这个中原的统一,并非一蹴而就、一帆风顺。
促成格局转变的,主要是制度。
秦朝的超前制度设计,已经颇为接近现代国家。
而大秦帝国之所以二世而亡,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穿越”的制度无法适应当时的民情。
提出历史终结论的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在《政治秩序的起源》一书中,认为:早在秦朝,“中国就独自创造了韦伯意义上的现代国家,即,中国成功地发展出了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官僚政府,去治理广大的疆域与人口”。
正是因为这个制度内核的存在,所以中国才能一直维续统一的存在。
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指出:应当按贡献对它们分级。
依我看,自然环境不如法制,而法制又不如民情。
虽然都是缺一不可的,但民情、法制与自然环境还是可以按照贡献大小实施排序的。
类比托克维尔的这个排序,我们不禁要问:统一的民情呢?
毕竟在美国的民主中,民情是最大的因素。
汉帝国以《春秋•公羊传》为经典依据,实施了成功的意识形态工作。
可以说,汉朝人奠定了这个民情基础。
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民情、法制和自然环境并不是各自独立发展的。
制度,也可以塑造民情。
官僚制促成了政治精英与文化经营的合谋;
编户齐民从根子上瓦解了贵族或部族传统;
服务于皇帝主权的正统观念,也让大一统成为强盛王朝的标配。
于是,统一不仅是价值问题,而且是立场问题。
一旦进入到立场问题,民情也就成行了。
中国的地理环境和战国的竞争形势,促成了紧密耦合的连锁结构。
那么,倒下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尤其重要。
这一块骨牌,就是制度。
中央集权的制度基础,成为传统中国的路径依赖。
任凭朝代如何变迁,皇帝一直有、官僚一直有,百代皆行秦政法。
那么,第一块多米诺骨牌是如何被推倒的?
也就是说中央集权的制度是怎么确立的?
楚汉争霸以后,摆在刘邦面前的,就两条路:一个是西周分封、一个是秦朝郡县。
这时候,刘邦会怎么选?
选西周分封,不是不可以。
项羽是真心实意要分封的。
但是,然后呢?
四年前还是楚霸王,四年后就是楚霸亡。
于是,分封这条路,虽然不能证明是死胡同,却能证明可以死。
楚鉴不远,刘邦不会一猛子扎进分封这条路。
西周分封可能不行,那就选择秦朝郡县。
但,问题是“天下苦秦久矣”。
无论是陈涉、吴广,还是刘邦、项羽,这些人都是要亡秦政、兴楚政的。
所以,走郡县这条路,也一定能让刘邦走出认知失调来。
而现实的问题,更严重。
始皇帝能够郡县天下,而刘邦却根本没有郡县天下的能力。
韩信的楚国、英布的淮南国、彭越的梁国,刘邦连一个县令都任命不了。
那怎么办?
顶层设计走不通,智慧则只能来自基层。
秦地早已秦法,那就郡县秦地;
六国因俗而就,那就分封山东。
所以,刘邦建立的西汉,实行了郡国并行制。
但这个郡国并行制,不是顶层设计的,甚至也不能说是基层的智慧,而是形势所逼的不得已。
通俗点儿说,就是:大家谁也别闹,咱们凑活着过日子,就行了。
所以,郡国并行制,并不是西汉帝国的主观意志。
那西汉的主观意志是什么?
简单说,代秦而立的汉朝和刘邦,到底要设计一套什么样的国家制度?
西汉不知道、刘邦也不知道。
传统国家是君主主权,所以皇帝刘邦的主观意志就是西汉帝国的主观意志。
那么,刘邦的主观意志是什么?
一团浆糊。
人的大脑是个多元政体;
刘邦也是人;
所以刘邦的大脑也是个多元政体。
在多元政体中,到底听谁的?
答案需要涌现出来。
因为大脑可以多元,但表达必须一元。
但垓下之战后,刘邦却表达不出他的一元。
是郡县还是分封,刘邦不知道。
但,刘邦的人生履历以及后面的历史,逐渐帮助刘邦下了决心。
高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刘邦的人生理想是什么?
做皇帝。
原因是始皇帝够威风,刘邦的这个大丈夫,就要“当如此也”。
情绪可以成为立场,因为情绪是一个不讲理的出发点。
选A、选B还是选C,不知道,那就都选C。
芸芸众生是不是都选C,不重要。
但是,被推到历史浪尖上的刘邦,却可以让都选C很重要。
因此,垓下之战后,刘邦居然汜水称帝了。
始皇帝称皇帝,那我也称皇帝。
从现在看、从历史看,造反称皇帝,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但,从当时看,刘邦称皇帝,显得很突兀。
因为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三个皇帝,第一个是始皇帝、第二个是秦二世。
刘邦造了秦朝的反,却用了秦朝的名,这完全是个鬼逻辑。
不称皇帝,还能称啥?
看项羽就行了。
项羽灭秦,称霸王。
霸王的这个霸,不是霸权主义的霸,而是春秋五霸的霸。
这两个霸,有区别吗?
换一个写法,就有区别了。
春秋五霸,完全可以写成春秋五伯。
“王致伯(bà)于秦”,意思是周显王把“伯”的身份授予了秦孝公。
这个“伯”,读曰霸,之后也就逐渐成了霸主的霸,而当时的意思是诸侯之首。
所以,项羽灭秦之后,他的人生理想是什么?
是诸侯之首,是春秋的霸主,是齐桓公、晋文公。
项羽是贵族后裔。
这就决定了他的保守倾向。
皇帝,是激进;
霸王,是保守。
所以,项羽不称皇帝,而称霸王。
刘邦呢?
虽然他比项羽年长,却因为是平民出身,所以他没有历史的包袱。
于是,一上来,就可以认同始皇帝的激进,“大丈夫当如此也”。
对于皇帝、对于始皇帝,甚至对于秦法秦政,刘邦没有抵触心理。
刘邦和项羽,对待秦法秦政的态度,就是两种不同的蝴蝶效应。
原初条件的微小变化,在紧密耦合的复杂系统中,会演变出完全不同的历史风云。
楚汉争霸,表面上看是:以关中形胜携巴蜀财富的刘邦,复制了一遍秦战国的统一模式。
而本质上则是:秦制对楚制或对六国之制的又一次胜利。
刘邦还定三秦之前,以韩信为大将军,在汉中进行了一次军制改革,即“申军法”。
所谓“申军法”,实际是用秦朝的二十级军功爵位制打造了一支新汉军。
在楚汉争霸过程中,刘邦的关中根据地,基本上原样复制了秦法秦制。
于是,刘邦集团能够动员的人力物力,对于项羽集团是碾压级的存在。
地盘大小、人口多少,很重要;
而组合方式及其形成的效率,或许更重要。
所以,楚汉争霸的胜利,对刘邦的主观意志又进行了一波强化。
秦法秦制,完全可以吊打天下。
除了皇帝名号,秦法秦制也就在刘邦的心里种了草。
但是,刘邦还在犹豫。
在“大丈夫当如此也”之前,刘邦的人生理想是什么?
高祖始微少时,数闻公子贤。
及即天子位,每过大梁,常祠公子。
刘邦也曾仗剑走天涯,他的少年志向是做信陵君的一名门客。
但是,秦灭魏,导致门客之路成了死路。
然而,信陵君,也在刘邦的心里种了草。
所以,刘邦称帝之后,才会奉祠信陵君。
高祖十二年,从击黥布还,为公子置守冢五家,世世岁以四时奉祠公子。
因此,你要说刘邦一下子就能彻底抛弃分封、拥抱郡县,也难以成立。
一切来自传承。
传承种的草,是历史的疤痕,总是挥之不去的。
而接下来的事情或形势,就逼着刘邦向秦法秦制的路上大踏步迈进了。
刘邦要为自己的大汉王朝选择首都的位置。
刘邦喜欢洛阳,想要洛阳定都。
实际上,刘邦是想做周天子。
霸王,诸侯之长,没啥意思,要做就做皇帝。
郡县集权是皇帝,诸侯分封就是天子。
天子跟皇帝,对于刘邦来说,都有吸引力。
要做天子,那就定都洛阳。
洛阳,不仅是天下中心,而且还是王气所在。
高祖欲长都洛阳,齐人刘敬说,乃留侯劝上入都关中,高祖是日驾,入都关中。
这就是形势比人强。
此时天下,依旧强敌环伺。
韩信、彭越、英布,随便拉出一个,都可能把刘邦打回原形。
所以,生存比理想更重要、安全比王气更重要。
于是,在娄敬、张良一番游说后,刘邦想也不想了,立即跑步向西、定都关中。
在定都关中之时,西汉帝国也打起了内战,即汉平异姓诸侯王之战。
可以说,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次统一战争,第一次是秦灭立国;
第二次是楚汉争霸;
第三次就是汉平异姓诸侯王之战。
等打完这一仗,刘邦和大汉帝国再也不犹豫了,也没法再犹豫了。
只要能力所及,那就必须郡县,实际则是全盘恢复秦法秦制的中央集权。
三月甲子,皇帝冠,赦天下。
省法令妨吏民者;
除挟书律。
刘邦入关,可是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的,“与父老约,法三章耳;
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除此之外的全部秦法,都是前朝余孽,必须废掉。
但刘邦的儿子、汉惠帝,为什么还要再废秦法“挟书律”?
所以,只能是刘邦重新恢复了秦法秦政,大汉帝国一律照抄大秦帝国,能抄的一定抄、不能抄的努力抄。
甚至,连秦朝的历法、五行、服色,也照抄不误。
不能抄的努力抄,到底什么是不能抄的?
那就是分封制。
如果郡县太急,那么汉帝国就是另外一个秦帝国。
因为秦朝的制度太超前。
所以,山东六国仍旧是因俗而治,但诸侯王必须是刘氏的兄弟子侄,即“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
始皇帝统一六国之后,立即郡县天下。
郡县制,一蹴而就。
而汉帝国呢?
一直折腾到汉景帝,收拾服了同姓诸侯王,郡县制才算确立起来。
最后,彻底完成,则要等到汉武帝,不仅要干废诸侯王而且要干没诸侯王。
所以,天下有了一个消化的时间,逐渐知道皇帝是个什么东西、郡县是个什么概念。
陌生是恐惧,恐惧则拒绝。
熟悉是亲切,亲切则会接受。
西汉王朝的郡县制,就是这样一个发展逻辑。
只要郡县制确立了,那接下来的中国也就很难再次分裂了。
郡县制就是中央集权制,因为它一定要配套官僚制和文书行政。
到这个时候,秦战国种的草,已然长成了参天大树,成了中国历史的路径依赖。
秦法秦政,是好也罢、是坏也罢,都成了历史的选择。
即便是到了现代,中国也很难走向松散的联邦制,而只能是统一的集权制。
中央集权制以及由此逐渐强化的意识形态民情,确保了中国历史始终在统一的大趋势中不断前行。
所以,秦灭六国以后,中原王朝一直是统一的,而很难再分裂。
其中分裂阶段,往往不是中原内部的问题,而是来自与草原的竞争。
而中央集权在驯服中原的同时,也驯服了草原。
最终,草原也被纳入到了这个历史的路径。

参考:
这个提问就已经错了。
从秦到汉,其实还经历了一段我们估且称之为“后战国时代”的战乱时期,这个时候的天下就是分裂的,战争的烈度更高,给中土带来的危害更重,人死得也更多。
后战国时代,以“大泽乡起义”开始、到群雄割据、到项羽分封、再到刘项相争,再到汉朝建立,经历了五个阶段。
因为人口急剧的减少,这才导致了汉朝初建,汉朝的国力就远远比比不上匈奴的国力。
刘邦不仅败于“白登山之战”,更无力对匈奴发动反攻,因此为了边疆的安危,这才有了汉朝的“和亲”政策。
“和亲”政策,其实就是打不过,所以才用女人来换国家安危。
如果没有汉武帝的北伐匈奴,那这个“和亲”政策基本上是要被后人骂到死的。
历史上的秦王政雄才大略,他发动一场又一场的战争,先是灭了六国,暂时性地完成了疆土统一;
然后又发动了一场又一场的“政治风暴”,打倒了一批又一批的旧贵族,最终实现了中央集权,实现了他的理想。
这个旧贵族,既有六国旧贵族,也有秦帝国内部的豪门贵族。
秦始皇对豪门贵族是无差别攻击的,比如丞相王绾建议秦始皇分封诸侯,被秦始皇罢免,最终消失在史书之上;
而当了十二年的丞相的隗状也被罢免。
说起隗状,如果不是秦始皇六巡天下时,在无锡的一块石头上刻有“丞相隗状”字样,那么在秦国史书上,是查不到这
而秦帝国一统之初,王翦、王贲、羌瘣等老秦将军们纷纷地消失在史书上。
为了不再分封诸侯,为了中央集权,秦始皇将这些名臣将相全部罢免,然后用寒门士卿来推进改革,比如李斯、蒙恬、屠睢、赵陀等人,后来又发动了“焚书坑儒”,来推进国人意识形态上的文化统一。
因此,大量的名臣将相被罢免,帝国的守护力量遭到了极大削弱;
又由于社会矛盾也太过激烈,也直接导致帝国在十五年后轰然崩溃。
而项羽又走到了另一个极端,他重启分封,分封了十八个王,加上他自封西楚霸王,一共十九个。
项羽的失败是必然的,但由此不难看出战国时代的贵族们对分封诸侯的强烈渴望,对权力和财富的掠夺已经到了疯狂的地步,于是一个个像“飞蛾投火”一般自取灭亡。
由此可见,从周王朝八百年的“分封制度”,到疆土统一背景下的中央集权制,根本不存在“一蹴而就”的可能,因为没有谁会自动放弃自己的利益。
后战国时代各诸侯之间毁灭性的杀戮,对于天下苍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灾难,但也有它的历史功绩,它的功绩就是把战国时代的贵族们一扫而空,把他们统统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因此,刘邦和他的一帮寒门士人和贫贱武夫才在中土统一后,在朝堂上没有激烈矛盾和对立势力的情况下,才走上了中央集权下的郡国制的道路。
秦始皇全面集权失败了,项羽重启分封也失败了,刘邦选择了“折中”的郡国制,郡国制,即以郡县为主,分封为辅,而分封也是只分封同姓诸侯,不再分封异姓诸侯。
刘邦算是平稳地过渡了,但也为汉“七国之乱”埋下伏笔,由此可见,不管是同姓诸侯,还是异姓诸侯,他们都是阻碍统一、阻碍中央集权制的最强大的一股力量。
所以说,秦灭亡之后,天下并不是统一的,不仅有项羽分封、还有刘邦分封、更有后来的七国之乱。
直至汉武帝“削藩”之后,整个天下才走上了中央集权制的道路之上。
文——千古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