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在曹营中未献一计一策曹操为什么不惩罚他

徐庶这
之所以我们对徐庶这个名字非常熟悉,那得感谢三国演义的神话,事实上,徐庶才是那个被三国演义神化的人物,所谓的“身在曹营心在汉”是虚构的,所谓的“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同样是虚构的。
虚构的东西太多了之后,以致都成了所谓的“历史”,弄得演义与历史傻傻分不清楚,本着对历史负责任的态度,有必要讲讲徐庶的历史。
徐庶是豫州颖川郡人,这可是曹魏的人才摇篮,荀彧、荀攸、郭嘉、戏志才、陈群、钟会、钟繇等大名鼎鼎的人物都出自颖川郡,与这些人出自世家大族所不同的是,徐庶出身寒族,没有士族背景,也没有家庭背景。
在那样一个以出身论英雄的时代,出身意味着将来,没有出身意味着没有一个好的将来,早年的徐庶缺乏进入仁途的门道,即使是弃武从文之后,也是报国无门,随着战乱的影响,南下荆州避乱。
徐庶能够青史留名,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他是诸葛亮的好朋友,在南下荆州之后,徐庶成为了诸葛亮的好朋友,与徐庶一样是诸葛亮好友的还有孟建、石韬和崔州平,合称“诸葛四友”。
与现在一帮刚毕业的大学生一样,诸葛亮和他的好朋友们也经常在一起讨论将来的时势发展、政治理想和职业规划,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能成为诸葛亮的好友,想必四人都有些共同的志向、才能与爱好。
就算是出身没落官宦士家的诸葛亮,虽然对外宣称是”躬耕于隆中“,但是自比管仲、乐毅也是会想尽一切办法出士求取功名的,徐庶也不例外,事实上,徐庶才是第一个投靠刘备的人,比诸葛亮投靠刘备要早得多。
徐庶之所以投靠刘备,是因为自已没有出身背景,至于才能也不敢说有多大,这就相当于一个没有文凭的人找工作一样,也许徐庶有些能力,但是徐庶依然求职门路较少,而且多是毛遂自荐。
徐庶投靠刘备的目的就是建功立业的,就像现在大学生找工作一样,希望有一个好的将来,徐庶投靠刘备六七年中,依然没什么发展前途,这也许不能怪徐庶,只能说徐庶找的这个老板--刘备,在当时是没有前途的。
当时的刘备寄居在荆州刘表手下,作为刘表的打手驻守荆州北部边境,老板没前途,手下的职业显然更没有发展,刘备在荆州的六七年间,不仅没有发展,反而因为曹操的南下,形势变得异常危险,刘备这个老板有破产的可能性,在长坂被曹操一顿按地摩擦后,连徐庶的母亲也被曹军俘虏了。
于是这成了徐庶离开刘备投靠曹操的理由, 不论是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都说明了徐庶是因为母亲被俘虏而在刘备一生最危难的时刻离开,选择投靠曹操,两汉以孝治国,为了母亲投靠曹操也是天经地义,无可厚非,然而历史真是这样吗?
徐庶投靠了曹操之后的事,在史书上基本没啥记载,像徐庶这样没有出身,没有名士的推荐,出身寒门,而且才能一般的人,是很难在人才济济的曹魏有一席之地的,更不会得到曹操的重用。
如果徐庶真是进曹营一言不发,不献一计的话,那徐庶就是一个没用的人,曹操是不需要这样没用的人,曹操是一个政治家,军事家,一个不献一计的人是不能成为谋士的,一个不做一事的人是要来没用的,以曹操的性格早就杀了徐庶,但历史上并不是这样,徐庶在投靠了曹操之后,很可能是没有得到曹操的重视,毕竟一个政权的最高领导者是看不到徐庶这样的小人物的。
看都看不到,曹操何必惩罚徐庶呢?
在曹操时代,估计徐庶也就是一默默无闻的投靠者,也许有些才能,但缺乏重用,在曹操去世后,徐庶成为劝曹丕称帝的一员,并且上了劝进表,这已经是徐庶投靠曹营的12年之后了。
如果徐庶真是一言不发的话,怎么会上劝曹丕称帝的劝进表呢?
这个劝进表就是曹魏的一帮大臣劝曹丕称帝代汉建魏,这可是要说话的啊!不说话上什么劝进表呢?
三年之后,徐庶被任命为右中郎将、御史中丞,当时的皇帝已经是曹丕了,如果说曹操没有重用徐庶,那么曹丕可算是重用徐庶了,毕竟一个出身寒门并且从敌方阵营投降过来的徐庶,能够做上曹魏秩比二千石,已经算不小了。
御史中丞是御史大夫的次官,负责纠察、监督、弹劾百官,这就是一个言官,怎么可能存在徐庶一言不发的情况呢,由此可以看出徐庶在魏国还是有不错的发展,至少比他在刘备那里强多了。
由此可见,徐庶在魏国不仅没有不献一计一策,而且应该是尽其所能,不断的发挥才能,甚至不惜劝魏代汉都要想着向上爬的人,绝不会因为母亲被抓而投靠曹操,恐怕徐庶投靠曹操更多的原因是在刘备那里没有前途。

参考:
徐庶在曹营没有献出一计一策,曹操为何不杀了他?
你看诸葛亮是怎么说的!身在曹营心在汉说起徐庶,我们总是会想起这么一句话,叫做“身在曹营心在汉”,因为大家都知道徐庶虽然表面上投降了曹操,但是他的心仍然在刘备处,所以他并未替曹操献出一计一策,令人称叹。
可就在大家称叹徐庶对刘备的忠义时,大家也好奇,徐庶身在曹营,却不为曹操出谋划策,这不是吃白饭吗?
曹操一代枭雄,怎么可能容忍徐庶的如此行为?
他为何不惩罚甚至杀了徐庶呢?
事实上,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待,一个是三国演义的角度,一个是正史的角度!在三国演义中,刘备乃是徐庶选择的明主,他是尽心尽力辅佐刘备的。
不过由于他帮助刘备大败曹仁,受到了曹操的青睐,所以曹操命人以徐庶母亲之名,要求徐庶回家,最终落入了曹操的手中,也就是说,徐庶之所以投靠曹操,是因为他受到了欺骗,他是被曹操骗过去的。
回到母亲身边后,真相大白,徐庶及其母亲赫然发现,他们都被曹操欺骗了,而徐母刚毅,认为是自己害了儿子的前途,所以直接以死明志,她这一死,令徐庶非常伤心,甚至愤恨,所以徐庶自然是不可能帮助曹操了。
而曹操这边,因为知道徐庶母亲的死,和他有很大的关系,所以他也不敢多做逼迫,准备让时间冲淡一切。
另外,曹操之所以将徐庶骗到自己的手下,其实真正的目的也不是让徐庶给他效力,而是让徐庶不要给刘备效力!这一点,其实我们通过水镜先生和刘备的对话便可以看出来!当年刘备逃难,意外来到了水镜先生的住处,双方互相寒暄起来。
水镜先生询问刘备,为啥会落魄如此?
刘备回答,是因为命运多舛。
其实刘备的这个回答非常符合正常人的思维,大家遇到困难和危机,总是会感叹命运的不公,刘备也是这样的。
不过在水镜先生看来,命运这东西非常玄乎,并没有涉及到问题的本质,刘备之所以混了这么多年还如此狼狈,并非是因为命运弄人,而是因为刘备缺乏人才!很多人会疑惑,刘备手下文臣猛将无数,怎么会缺乏人才呢?
事实上,当时的刘备也是这样疑惑的,不过水镜先生随后的一席话,直接解开了刘备的疑惑,水镜先生说刘备手下虽然有很多的文臣猛将,但缺乏经世济国的人才,说白了,刘备缺乏顶级谋士!刘备一想,水镜先生说得对啊,于是开启了寻求顶级谋士的步伐,最终找到了徐庶,并对徐庶委以重任!也正是在徐庶的帮助下,刘备才能够以劣势兵力大败曹仁,令曹操震动!在此之前,曹操知道刘备虽然强悍,但只能是小打小闹,因为他知道刘备缺乏顶级谋士相助,但这一次刘备大败曹仁,让曹操感到非常意外,所以他让手下去探查,结果就发现了徐庶。
在程昱的解释下,曹操知道徐庶就是那种顶级谋士,所以他宁愿使诈,也要把徐庶骗过来,而目的就是为了让刘备无法补齐短板,无法获得顶级谋士!哪知道,走了徐庶,却来了诸葛亮,刘备仍然做大做强了……当然了,这都是后话了,我们只说曹操对于徐庶的态度。
曹操手下本身有非常多的顶级谋士,所以徐庶鼎力相助,这对曹操来说,自然是非常好的,但是若徐庶不愿意为曹操出谋划策,曹操其实也没啥损失,只要徐庶别帮刘备出谋划策就行了,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即便徐庶在曹营中没有献出一谋一策,曹操仍然没有惩罚徐庶,因为曹操并没有损失什么,就浪费几口粮食而已。
相反,若是杀了徐庶,那么很可能会吓到刘备阵营的人,大家会想,你看徐庶投降了曹操,结果被杀了吧?
这谁还敢投降啊?
正史中的徐庶三国演义中的徐庶,确实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并没有帮曹操出谋划策,但是在正史中,徐庶却并非如此!简单的举个例子,在曹丕篡汉登基的劝进表中,徐庶的名字就在上面,这不就是徐庶为曹魏出力的明证吗?
徐庶劝曹丕称帝,这算是什么身在曹营心在汉?
说白了,徐庶此时已经是完完全全的魏臣了,他是在真心诚意地为魏国出力!徐庶原本是豫州颍川人,不过他一开始是舞枪弄棒的,所以他应该算是寒门出身,并非颍川士族的那一伙人。
后来董卓祸乱朝堂,导致天下大乱,徐庶逃到了荆州,和诸葛亮相识相知,成为了好友。
也正是在这一时期,诸葛亮对徐庶大赞,认为徐庶有大才,日后可以做刺史、郡守这样的大官。
再后来,徐庶投靠了刘备,深受刘备的器重。
刘备想要做大,必须得不断吸引人才,于是徐庶又把好友诸葛亮推荐给了刘备,于是便有了三顾茅庐的故事!三国演义中说的是徐庶离开刘备前,才将诸葛亮推荐给了刘备,但在正史中,其实徐庶早就把诸葛亮推荐给了刘备,而且徐庶和诸葛亮还在一起共事了许久。
直到刘表去世,曹操率军南下,徐庶才和诸葛亮分开,而徐庶之所以离开诸葛亮和刘备,则是因为他要去拯救母亲!当时的徐庶母亲,并不在许都附近,而是在荆州,和徐庶一起,只不过因为曹军来得太快,在长坂坡追上了刘备众人的家眷,徐庶的母亲才遭到俘虏。
《三国志》:先主在樊闻之,率其众南行,亮与徐庶并从,为曹公所追破,获庶母。
庶辞先主。
徐庶因为母亲遭到曹军俘虏,不愿母亲受罪,所以主动辞别刘备,投靠曹操,这其实是无可厚非的。
对母亲而言,徐庶非常孝顺,对刘备而言,徐庶也算是比较耿直了,主动辞别刘备,上演了一副君臣相知又被迫分离的画面。
不过对于曹操来说,其实徐庶的投降,并没有给他带来多大的好处!演义中,徐庶投降,至少在曹操看来,是削弱了刘备的实力,让刘备少了一个顶级谋士。
但是正史中,徐庶投降,是发生在长坂坡之战后,此时的刘备,实力已经衰弱到了极点,而曹操那边,则已经拿下了荆州,实力非常强大,所以对曹操来说,徐庶的投降,其实和其他荆州人投降没啥两样,他就是个普通的降将,随意安置一下便可以了,只要不伤了降将的心便可。
正史中的徐庶,投降的时间节点并不是非常好,所以他在曹营中不可能得到很好的安置,然而我们从后面可以看到,徐庶被封为了右中郎将、御史中丞,还进入了曹丕的劝进表,可见徐庶在曹营中,并不是未献一计一策的,要不然他不可能得到升官!也就是说,其实徐庶投降曹操以后,其实一直是在不断的往上爬,只不过他并没有爬到类似于诸葛亮那么高的官位。
而这也正是曹操没有惩罚或者杀掉徐庶的原因!现在问题又来了,既然徐庶在曹营,并非一言不发,而是努力的往上爬,那么为何他的官职却并不是非常高呢?
这里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看看诸葛亮说的话我们就懂了!《魏略》:逮大和中,诸葛亮出陇右,闻元直、广元仕财如此,叹曰:“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见用乎?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曾派人打听过徐庶的消息,得知徐庶只是做到了右中郎将、御史中丞,于是心生感叹,说“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见用乎” ?
这句话翻译成我们现代的白话文,就是说魏国的人才这么多啊,竟然连徐庶这样的大才都不重用!而这句话,其实也回答了文章开头的那个问题:都说徐庶没有献出一计一策,那曹操为何不惩罚他?
既然诸葛亮知道徐庶做到了御史中丞,那么他就知道徐庶在魏国并不是未献一计一策,不然徐庶根本不可能做右中郎将、御史中丞。
而后诸葛亮又好奇为何徐庶职位和自己差距这么大,最终概括起来,其实就是因为魏国人才太多,徐庶虽然极力往上爬,但他出身寒门,且能力确实没有其他人强,所以一直升不上去!结语综合来看,曹操之所以不惩罚徐庶,主要是因为徐庶在曹营,并不是不愿意出谋划策,相反,他还是会主动往上爬的,只不过曹魏的人才太多了,徐庶的竞争力并没有那么强,所以只能爬到御史中丞的这个位置!而这一点,诸葛亮其实是完全看明白了的,他的那句“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见用乎”便是明证!(本文主要参考《三国志》《魏略》《三国演义》)
参考:
这正是曹操与常人的不同之处。
不该杀的他杀了,比如华佗,比如孔融。
该杀的他反而不杀了,比如关羽,比如徐庶。
我想,尽管徐庶进了曹营一言不发、一计不献而曹操不杀他,主要是徐庶已经不能为他人献策,不能给曹操再带来罗乱就无所谓了,不杀他,会让自己手下的众多谋士感到曹操的惜才之情,死心踏地的跟随曹操。
二者是徐庶之母为忠义而自尽身亡,这是曹操当时所没想到的,这种史上的大义,是震动人心的,是人们所推敬的。
曹操深知人心所向,就不敢也不能再杀徐庶,如果杀了徐庶,曹操就会落得个不仁不义、不忠不孝的历史大罪名。
曹操是个大政治家,杀谁不杀谁,他都有政治上的大思考。

参考:
徐庶,本命徐福,字元直,颍川郡长社县人士。
徐庶本为东汉末年刘备的谋士,但后来徐庶因为母亲被曹操抓获,不得已进入了曹操的阵营。
而“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这是一句家喻户晓的歇后语,想必读者朋友们也都听说过。
那么,作为一个曹操费劲千辛万苦,甚至不惜使出不光彩的手段才得到的谋士,徐庶在曹营中未献一计一策,曹操为什么不惩罚他?
首先,我们得从曹操的性格说起。
虽然后世给曹操的评价经常是略带贬义的“奸雄”,但从现实上来讲,曹操可以算得上是一个重情重义,胸怀宽广,爱才惜才的好主子。
这一点从曹操对忠义之士关羽的礼遇中就可看出。
徐庶虽不愿在曹营中献计,但这恰恰反映了他的忠义守信。
曹操爱才,尤爱有才又有气节之人,而徐庶刚好就是这样一个典范,也难怪曹操不愿责罚他了。
再次,我们得看看当时的天下形势。
天下三分,国势大乱,正是各方求贤若渴,广纳贤士之时。
而曹操身为当时三大势力之一,对人才的渴求也是非常迫切的。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句诗简直成了曹操爱才的金字招牌。
而徐庶本就是曹操运用极端手段方才得到的谋士,也就是徐庶是受到胁迫不得已才归顺曹操的,但徐庶身在曹营可心在汉啊。
是曹操失礼在先,如果因徐庶不献策而责罚于他,简直就像砸了自己爱才的招牌一样。
试问,如果因为不献计就会受到的责罚,又有谁敢去投奔曹操呢?
这样一来,不但更加得不到徐庶的忠心,还会被天下人所不齿。
还有就得从徐庶本身说起了。
能使曹操不惜名声,使出不光彩手段也要得到的人才,自然不会是草包一个。
徐庶可是当时的名士,名气极大,才略、心计、学识皆属一流。
这样一个尖端人才,多少双眼睛盯着呢,曹操一旦责罚他,必定引来非议之声。
换句现代的话来说,就是舆论压力太大啦,实在是承受不住啊。
况且,虽然徐庶不能为自己所用,但他的存在就犹如一块磁石一样,将他纳入麾下,便于曹操吸引更多人才前来投奔,肯定也是没有坏处的。
最重要的是,徐庶进了曹营,就不能为刘备献策了,削弱了对手,就等于加强了自己。
对于曹操来说,只要徐庶不为刘备所用,不与自己为敌,就已经是大大的帮助了。
曹营中也算是人才济济了,并不会因为缺少一个徐庶的参与而无人可用。
徐庶虽然足智多谋,但俗话说得好“强扭的瓜不甜”啊,徐庶没有为曹操献策的心,强逼他说,也不一定可以说出非常有益裨的建议。
况且,徐庶虽然不给曹操献计,也不代表没有给曹魏集团出过力啊。
要知道徐庶最后可是官至御史中丞呢,曹操又不傻,没有丝毫贡献的人也不可能达到如此高位。
徐庶可算是一个通才了,就算不做谋士,做做普通官员什么的,想来也不会做得太糟糕。
徐庶一生坎坷,命运多舛。
被迫来到曹营后,信守了他 “不发一言”的诺言,以至于在曹魏历经数十年,不管在政治还是军事上都没有什么大的作为,几乎算是默默无闻。
虽然他并没有被曹操责罚,但对一个心怀天下,渴望与明主“共

参考:
曹操骗到徐庶后,徐庶未向曹操献过一计一策,而曹操没有惩罚他的原因有三个: 一、因为徐母死于曹营,作为儿子的徐庶已经心如死灰,如果曹操杀了他,就如同杀了一个愿死的人,所以曹操杀了他并不解恨;
二、徐庶在当时也算得个有名的贤人,如果曹操囚禁或杀了他,就会造成极坏的影响,断了贤路;
三、曹操把徐庶闲置起来,使他不能帮刘备,就等于帮了自己。
基于上述原因,曹操没有惩罚徐庶。

参考: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想必大部分对这句歇后语如雷贯耳,它的大意为徐庶进入曹营后,一句话都不说,没有给曹操献一计,出一谋。
说白了,徐庶在曹营吃白食,只吃饭不干活,可是曹操为何没有惩罚、解雇他呢?

徐庶化名单福,来到新野,辅佐刘备,大破曹仁的八门金锁阵。
徐庶的才能得到曹操的亲睐,感叹为何这么有本事的人。
在程昱的谋划下,曹操骗来徐庶之母,希望徐庶的老母亲写信,将徐庶骗到许昌。
没想到,老太太听到自己的儿子找到明君,辅佐皇叔刘备,感到非常欣慰,觉得自己的儿子很明智,她断然拒绝了曹操让自己写信,叫儿子徐庶回来的建议。
她还对曹操破口大骂。
曹操火冒三丈,差点斩杀徐母。
这时,程昱想到了一个妙计,他欺骗徐母自己为徐庶结拜兄弟,常常给徐母送吃的和喝的,还有手启(书信)。
徐母出于礼貌,也时常写手启(书信)回馈。
这样,程昱就得到徐母的笔迹,模仿徐母笔迹,给徐庶写了一封信,大意为“我现在被曹丞相请到许昌,你来了曹丞相就饶咱们一命,如若不来,那只能等死了。
”我们知道,徐庶是一个大孝子,看到老母亲的“亲笔信”,大哭一场,决定告别主公刘备,回去搭救老母。
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老母手书来唤,庶不容不去。
非不欲效犬马之劳,以报使君;
奈慈亲被执,不得尽力。
今当告归,容
因此,曹操是用非正常手段,将徐庶骗到许昌的,而是不是像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
因此,只是得到了徐庶这
其二,曹操利用徐庶,作为金字招牌,吸引天下英雄豪杰归顺。
曹操在曹仁打了败战后,询问谁知道刘备新得的谋士单福是何许人也?
程昱回道:这
他年轻时爱好剑术,曾为好友杀人,浪迹天涯。
程昱自认徐庶之才,胜过自己十倍,是天下奇才。
曹操听后,“爱才如命”的老毛病又犯了,他立志想要将徐庶招揽到自己麾下。
曹操做法是值得称赞的,他通过招揽徐庶,树立自己求贤若渴的好名声,来吸引更多的有才之士来归顺自己。
曹操的手段很高明的,通过招揽小有名气的徐庶,作为金字招牌,确实吸引了不少有识之士。
其三,曹操阵营谋士多如牛毛,多一个徐庶不多,少一个不少。
曹营其实不缺谋士,大谋士就有五个之多。
曹营五大谋士为郭嘉、荀彧、荀攸、贾诩、程昱,这五人,有的是战略大师,有的是战术大家,有的是后勤专家,有的善于内政,有的善于奇计。
曹营除了这五个大谋士外,还有刘晔、杨修等谋士。
总之,曹营谋士众多,多如牛毛,即使多一个徐庶,也不算多,少一个徐庶,也不会少。
徐庶不像诸葛亮在蜀汉一样,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是众多谋士之一,并非不可替代的。
因此,徐庶进入曹营后,并没有受到太大的重用。
如公元228年,诸葛亮北伐时期,听闻徐庶与石韬仅仅是郡守、典农校尉这样的不太高的官职。
他感叹道:“难道是曹魏的谋士如此多吗,为什么连徐庶、石韬这两个能人也不重用呢?
”曹魏将刘备的大谋士徐庶骗到许昌后,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用。
《魏略》中记载如下:逮大和中,诸葛亮出陇右,闻元直、广元仕财如此,叹曰:“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见用乎?
”其四,曹操没有重用徐庶,因为不敢重用。
徐庶的第一个主公是刘备,虽然后来归顺曹操,可是他是迫于无奈归顺的。
现在,徐母已经上吊身亡,徐庶可以说了无牵挂了。
如果徐庶在曹营故意出馊主意,暗助蜀汉,是会给曹魏造成损失的。
因此,即使徐庶给曹操出谋划策,曹操也得掂量下,这个计策是不是真的对自己有好处,是不是徐庶故意设置的陷阱。
所以,即使徐庶为曹操出谋划策,曹操也不敢轻易采纳。
总结:由于上述四个原因,虽然徐庶到达曹营,可是曹操及其继任者都不敢重用徐庶。
所以,虽然徐庶在曹营未献一计一策,在曹营吃饭,不干活,曹操也没有怪罪、惩罚他。
徐庶的这种情形形象地称为“身在曹营心在汉”。

参考:
身在曹营心在汉,说的就是徐庶!徐庶,因为老母亲被曹操骗了去,为了救母亲,挥泪辞别刘备。
刘备不肯放徐庶走,说了许多掏心窝子的话,也承诺了好多,要是你不走,以后丞相的位子就是你的!好不好?
徐庶心想:“别忽悠我了,你还不知道活到哪天呢?
我跟着你,早晚死路一条,我还是趁早撤吧?
”徐庶心里这么想,嘴上却说:“主公啊,不是我想走,其实我想留,但母亲在曹操手里,我不走,母亲有性命之忧啊!”刘备哀求道:“那等你母亲百年之后,再回来找我,好不好?
”徐庶苦笑道:“主公,那会让天下人耻笑的!”刘备默然不语,徐庶是铁了心要走了,谁也拦不住!此时的刘备,处境异常艰难,曹操大军压境,刘备朝不保夕,随时可能玩完,就算留下徐庶,怕也于事无补。
这天夜里,刘备陪着徐庶喝了一整宿的酒,这酒,说白了,全是泪!天亮之后,徐庶要走了!刘备带着关羽、张飞两个,送了一程又一程,大约走了十几里路,眼看就要到边境了。
刘备不敢往前走了,送君千里终须一别,二人互飙了几行热泪,之后徐庶头也不回地走了!刘备翘首望着徐庶远去的背影,内心翻起阵阵酸楚,两行热泪不争气地夺眶而出。
徐庶的身影越来越小,后来,前面有几棵树,恰好挡住了徐庶的身影,刘备指着树大骂,来人啊,把它砍了。
张飞派人砍了树,刘备又远远地看着,直到小圆点消失不见。
徐庶临走之前,曾说他到了曹营之后,终生不为曹操谋一策,他做到了吗?
演义中说没有!但事实上他有,还出了不少主意!刘备被骗了!曹操阵营人才济济,多如牛毛,曹营人才结构趋于稳定,徐庶去了,连个谋士都混不上。
后来,曹操死了,曹丕继位,徐庶的春天终于来了!这一年,徐庶写了一篇劝进表,劝曹丕快点当皇帝,老百姓翘首以盼,言辞极尽歌功颂德、曲意逢迎之能事!徐庶不敢用徐庶之名,担心刘备知道了,嘲笑于他,而是用了徐福之名!这叫心怀鬼胎!三年之后,徐庶得到了提拔,成了御史大夫,这是个言官,专门给别人提意见的!“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呵呵!不过是说书人美好想象而已!事实上,徐庶发了许多言,说的比谁都多!徐庶,这是哪门子身在曹营心在汉,我看,他就是个彻头彻尾、自私阴险的大骗子,欺骗了所有人!
参考: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是《三国演义》中小说的演义,当不得真。
真实历史,徐庶归曹后,并不受重视,一生庸碌无为,泯灭于曹魏众多天才之中,诸葛亮北伐时,还替其打抱不平。
《三国演义》中故事在演义中,徐庶一开始出仕荆州刘表,但是他觉得刘表,于是留书一封与之辞别,前往名士大家水镜先生司马徽处求学,被司马徽赞有“王佐之才”。
刘备屯兵新野之际,徐庶精心准备自荐成为刘备的军师。
曹操派遣曹仁率领大军前来攻打,徐庶用计遣张飞、赵云大破曹军先锋并斩杀二吕。
曹仁不甘失败,决定晚上劫营,但不出徐庶所料,早就做好准备,曹军大败而归,徐庶乘胜追击又夺取了战略要地樊城。
曹操得到战报后,十分忌惮徐庶的才能。
程昱献计,先将徐庶的母亲掳至许昌,后模仿徐母的笔记给徐庶写了一封劝降信,徐庶一心救母,向刘备辞别时,举荐了诸葛亮,自己只身前往许昌救母。
徐庶见到母亲之后,才得知自己被骗,徐母不想连累儿子,随后自杀,徐庶痛失母亲,同时感念刘备的知遇之恩,发誓终生不为曹操献一计一策。
因为徐庶忠孝无双,所以他被看作是大汉的忠臣。
但历史是如小说中故事那样吗?
答案是否定的。
历史还原《三国志·诸葛亮传》:先主在樊闻之,率其众南行,亮与徐庶并从,为曹公所追破,获庶母。
庶辞先主。
公元208年,刘表病逝,曹操率领大军南下,刘琮派使者请降。
此时,刘备屯兵樊城,眼见曹军势大,匆忙率众南逃,徐庶与老母也在其中,撤退途中在当阳长坂坡被曹操骑兵追上,徐母被曹军所掳,徐庶为了保全母亲的性命,决定辞别刘备,前去投靠曹操。
由此可见,曹操并没有因畏惧徐庶,耍什么阴谋手段。
在徐庶心中,家人的性命(小我)应该比之复汉(大义)要重,既然在刘备处不能为官,去曹魏出仕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徐庶是寒门子弟,且年轻时有过游侠的经历,并不被传统士族所认同,在投靠曹操之后,正史就鲜有记载。
《魏略》中,只有两处,且一带而过:1、公元220年,他名列劝进曹丕称帝的奏表中,只属于不太起眼的“小角色”。
2、公元223年,徐庶被任命为右中郎将、御史中丞,没有封赏任何的爵位。
三国中后时期,中郎将的名号被广泛加于武官,大致介于将军和校尉之间的尴尬位置;
御史中丞这个文官位,被曹操改为“宫正”,起纠弹百官朝仪的职责。
由此可知,徐庶在曹魏朝堂上应该属于表面光鲜,但并无多大的实权的“闲官”。
《三国志·诸葛亮传》:逮大和中,诸葛亮出陇右,闻元直、广元仕财如此,叹曰:\"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见用乎?
诸葛亮北伐时,听闻徐庶官职不太高,感慨魏国名士太多,以至于徐庶都得不到重用。
实际上反映出,在魏国,比徐庶更强的大有人在,量才适用,他得不到重视也是理所当然的了。
徐庶在魏为官20多年,历经曹操、曹丕、曹睿三个主君,用“身在曹营心在汉”解释他不出谋划策,委实道理不通,从他一直没有弃官而去和劝进曹丕称帝这两点看,他也是个热衷名利之人。
综上所述,绝对不会出现曹操因徐庶未出谋划策而惩罚他的笑话了。

参考: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这句民谚出自《三国演义》,说的是徐庶不满曹操施诡计,伪造徐母书信骗他到了曹营而做聋做哑。
也为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发誓终身不为曹操设一计一策。
徐庶如此软对付,曹操竟然十分大度地原谅了他,没有给予任何处罚。
曹操死后,徐庶这个名字便在演义小说中消失了。
徐庶下落不明,是不是因为不给曹丕献一计一策,小曹不如老曹大度而杀了这个混吃等死的大谋士呢?
其实,徐庶没有这么牛,曹操恐怕没有煞费苦心地骗他进曹营。
徐元直也没有这般硬气,不仅不会不服曹瞒,反倒还有可能做了话匣子。
如此,曹操惩罚他干什么呢?
徐庶在《三国志》中没有列传虽然陈寿撰三国史志颇受王安石等人诟病,但却应当是与历史事件时差最短的一部正史。
东吴灭亡于公元280年,陈寿则死于公元297年,三国时代一结束,陈寿便开始编纂《三国志》了。
何况,在陈寿之前,尚有《魏书》等相关史官记录的历史。
如此,《三国志》应当是非常接近历史真实的。
在《三国志》中,没有徐庶的单独记载,《三国演义》中的徐庶,恐怕是一些零散的事迹拼凑起来的。
《蜀书·诸葛亮传》中说,“时先主屯新野。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
《三国演义》中单福新野遇英主,然后在樊城大破曹兵,恐怕就是没有历史记载的演义故事了。
《蜀书·先主传》中,没有提到徐庶,更没有徐庶指挥的樊城之战。
刘备驻扎新野,曹操进攻荆州前,只有博望坡之战。
这一仗,是刘备诸葛亮打的,没徐庶什么事。
而此时,徐庶恐怕还在刘备身边。
不过,徐庶给刘备推荐诸葛亮则是真的。
刘玄德“凡三往”请来诸葛亮,陈寿却没有交代徐庶还在不在新野。
后文将要讲到,徐庶与诸葛亮大概还共事过一小段时间。
如此,正史之中没有徐庶列传就很正常了,此人并不像小说中写的那样,他不是一个高明的谋士。
徐庶没有展示过超人的智谋,曹操因而就不会忌惮于他,而以诡计骗来,希望他给自己出谋划策。
如此,徐庶发不发言无关紧要,曹操又何必处罚他呢?
曹操不会骗徐庶,那么,徐元直又是如何进的曹营呢?
他在曹营真的是一言不发吗?
诸葛亮曾经替徐庶惋惜徐庶的母亲当时确实在曹操那儿,但却不是程昱设计骗来的,或者是抓来的。
据相关史料,徐庶的母亲是在刘备从新野逃命时,在长坂坡之战中,被曹军俘虏的。
时建安十三年,也就是公元208年。
从这则史料中,便可推断出,徐庶离开刘备进曹营,大概是诸葛亮到来之后,因为母亲被俘而投奔了曹操。
《三国演义》中,徐元直走马荐诸葛的故事,那就是虚构了。
同时,也证明徐庶在刘备那儿没有发挥多大作用,不像《三国演义》中写的那样,是一个超级谋士。
徐庶是一个很有点武功的侠士,因为杀人而闯荡江湖,然后投奔刘备。
但不可否认的是,徐庶有侠义气概,知道自己不能辅助“英主”,便推荐了诸葛亮。
诸葛亮到来之后,恐怕自感不如,加之母亲又在曹操那儿,便改换门庭,去曹操那儿试试运气了。
进了曹营,徐庶一直不被重用,黄初三年(223年),曹丕任命徐庶为右中郎将、御史中丞。
这是多大的官呢?
曹魏太和二年,也就是蜀汉建兴六年(228),诸葛亮北伐。
期间,孔明先生专门打听当年的两位朋友徐庶和石韬。
得知二人的境遇,诸葛亮感慨道,难道魏国的谋士太多了吗?
竟然不重用这两人呢?
看来,徐庶在曹营并没有得到重用,只做了个比较低等的官而已。
那么,是不是因为徐庶不给曹魏献一计一策,便没有得到重用呢?
徐庶必须是个话匣子上面讲到,曹丕曾经给徐庶封右中郎将、御史中丞。
所谓右中郎将,不会超过五品,是个虚职,或者说相当于职级吧。
御史中丞就不一样了,这个官位上坐的,应当是一个实实在在干事的官员。
这个官职原本是秦始皇发明的,是御史台的官员,专管吏治的。
汉哀帝时,废御史大夫,设御史中丞。
曹操别出心裁,把御史中丞改为“官正”,是取其“纠弹百官朝仪的职掌而言”之意,有“言官”职责。
曹丕做了皇帝,便又改回御史中丞。
徐庶做御史中丞,肯定是要经常发言的,否则便无法履职。
所以,徐庶根本就不可能做到“一言不发”。
而且,如果徐庶真的是一进曹营便不发言,曹丕又为何让他做了御史中丞呢?
曹丕不糊涂,不会拿朝廷的事开玩笑,故意刁难一个“哑巴”,而放纵其他官员吧。
因而,“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是演义小说,而不是历史真实。
由此,便可佐证我在上文说到的,徐庶因为母亲被俘,以及想去曹营试试运气,便主动地去了曹操那里。
徐元直虽然是诸葛亮的四大好友之一,但这“诸葛四友”恐怕也是名声大于实际能力吧。
徐庶仗剑杀人,颇有胆气,也有些武功。
但是,若要做将军上阵冲杀,恐怕又力所不逮。
徐庶大概也就是个仗义执言的豪侠之人罢,做谋士似乎也不合格。
曹操并不缺少徐庶这样的人,给个闲职安排了事,也轮不到他发言了。
曹丕则不一样,徐庶是老人了,又有敢做敢为的性格,便量才为用,让他做了个御史中丞。
到了这个职位上,徐庶便有机会打开话匣子,知无不言了。
曹操根本就不需要徐庶献计献策,徐庶职位低微,也没有讨论大事的机会,曹操惩罚他干什么呢?
演义归演义,历史归历史。
既然“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都成了民谚了,那就只当他存在好了。
问题是,《三国演义》以此贬损曹操,反倒是赞美了曹阿瞒。
如此与他作对的人都不惩罚,一代奸雄心胸够宽广的了。

参考: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大家都知道这样一句歇后语:“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也就是说徐庶自从成为曹操帐下谋士,一个计策都没出过。
而曹操是出了名的奸雄,手下谋士众多,人尽其才,为什么能容得下“闲人”徐庶的存在呢?
鉴古君认为,原因有二:一、曹操理亏徐庶本名徐福(不是那个给秦始皇求长生不老药的太监啊),字元直,年轻时因江湖义气,替人报仇,杀人后逃亡。
后来发奋读书,对于儒家的经义学问都非常精通,成为一个饱学的儒生。
公元201年,刘备被曹操击败而南下依附刘表,刘表让刘备于新野驻扎抵御曹操。
徐庶敬重刘备是汉室皇亲,而且以信义名扬天下,就主动前往投奔,成为刘备帐下的第一个谋士。
徐庶连施妙计,杀吕旷斩吕翔,大破八门金锁阵,败曹仁取樊城,大大提振了刘备军队的士气;
反之,屡战屡败的曹操十分沮丧,而他帐下谋士程昱献上一计:原来徐庶是个远近闻名的大孝子,他幼年丧父,只有老母尚在,并且无人奉养;
程昱教曹操先把他的老母亲骗至许昌,然后模仿他母亲的笔迹写信招徐庶前来效力。
因此,徐庶迫于无奈,只得离开刘备,投到了曹营。
临行之前,他还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
徐庶到曹营之后,真相大白,他的老母亲得知他弃刘投曹,对他大骂一通,并且愤而自缢。
徐庶的悲愤之情可想而知,他发誓至死也不为曹操献一个计谋。
而曹操逼死了徐庶的老母亲,他自知理亏,自然无法惩罚徐庶,只好把他当作一个可有可无的存在。
二、笼络人心众所周知,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天下人多为不满,但又斗不过他,奸雄之名可谓名副其实。
曹操手下并不缺谋臣,像荀氏叔侄、郭嘉、毛阶、司马懿等人,才能并不在徐庶之下。
但是曹操费尽心思把徐庶挖来,一方面削弱了刘备的势力,让刘备一度无军师可用;
另一方面,曹操想通过这件事来宣扬自己的“求贤若渴”以及正统地位,让天下士人都看看,尽管徐庶从不为我曹操献计出力,我也对他善待有加,说白了就是想博得一个好名声。
综上所述,曹操之所以不惩罚徐庶,正是因为无论于公于私,徐庶都还是一个有利用价值的人。
但是,正所谓“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赤壁之战时,徐庶明明识破了庞统的“连环计”,却故意不劝谏曹操,任其自取灭亡。
事实证明,火烧赤壁后,曹操军事实力大大削弱,才形成了魏、蜀、吴“三分天下”的战略局面。

参考: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已成了家喻户晓的事情了。
对于曹操,史料上记载,也是对其褒贬不一。
但值得肯定的一点是,曹操求贤若渴,无论过往如何,只要有真才实学,归顺于他,一概既往不咎。
徐庶曾在刘备帐下效劳,与曹操有过多次交锋,曹操敬其是位人才,欲收为己用。
为了使徐庶归于曹营,虽然曹操的手段有些卑劣,但也是他爱才惜才的一种表现。
另外,徐庶在刘备处屡建奇功,用计谋大败曹军,大大增强了刘备军的士气,曹操深知天下大乱的时候正是招贤纳士的最佳时机,若此刻将刘备的得意助手招纳过来,削弱刘备军的助力,不是正好可以挫败刘备军的气势吗?
就像曹操曾在《短歌行》中写道: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可见曹操的雄心壮志,那种欲成大事不拘小节的行为,也是令人望尘莫及。
即便徐庶来到曹营,虽然未献一技一谋,曹操仍未对其改变看法,习惯性养着他。
更重要的是他要让世人知道他曹操对待贤人的态度,以此希望更多的能人志士为其所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