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师徒西天取经为何最后“忘记”帮通天河的老龟问寿命

唐僧确实没有帮通天河老龟问寿命,从《西游记》原著小说中看来,似乎是因为唐僧太忙,忘掉了这件事。
但是作者吴承恩在如此一部皇皇巨著的结局安排这样一段情节,绝非是想简单的来塑造唐僧\"疏忽\"的性格特点,这背后其实是一盘\"大棋\"。
唐僧是怎么认识通天河老龟的呢,在《西游记》第47回\"圣僧夜阻通天水 金木垂慈救小童\",唐僧师徒四人路过通天河时被宽阔河面挡住了去路,于是选择暂住河边的陈家庄。
在陈家庄遇到一个叫做灵感大王的妖怪,这个妖怪就住在通天河中,平日里横行霸道,时不时还得吃几个童男童女,搞得村民苦不堪言。

最后,不得已,孙
原来,灵感大王是观音养大的一条鲤鱼,修炼成精之后偷偷跑到通天河,占河为王了。
通天河底下原来住着一只老龟,它在河底已经修炼了上千年,结果灵感大王来了之后,不仅打伤老贵的儿女,还霸占了老龟在河底的府邸,现在灵感大王被收,老龟终于可以回到自己在河底的家,非常开心。
怀着感激的心情,老龟自告奋勇,决定驮着师徒四人过河。
唐僧一听有人愿意帮忙,连声道谢。
可是没想到,老龟虽然帮了忙,却提出了另外一个请求。
它得知师徒四人要去拜见如来佛祖,就想让唐僧见到佛祖后问问自己何时能修炼成人形。
这老龟在河底修炼了一千三百多年,会说人话,寿命也长,可是就是没能成人形,老龟有点着急了,这还得多久才能成形呢。
此事非得问问如来佛祖才能知道,可是老龟人微言轻,怎么可能大老远跑过去问这事,就算他真去了西天,如来佛祖也未必肯见。
他一想,唐僧不是要去吗?
干脆拜托唐僧打听一下好了。
唐僧在第47回见到通天河老龟,在第98回才取到西天真经,中间不知道隔了多少了春夏秋冬,连妖怪都打了几十个了,还掺和了女儿国王的一段情。
唐僧又不是神仙,就算是忘了老龟的嘱托,也是情有可原呀。
唐僧取回了真经,沿路返回,在通天河再次见到了老龟。
老龟还是非常热情,主动要驮唐僧过河,当游到河中间的时候,老龟终于忍不住询问结果。
可是,唐僧\"在西天玉真观沐浴,凌云渡脱胎,步上灵山,专心拜佛及参诸佛菩萨圣僧等众,意念只在取经,他事一毫不理,所以不曾问得老鼋年寿,无言可答,却又不敢欺,打诳语,沉吟半晌,不曾答应。
\"按照小说中所写,唐僧自打到了西天就是各种流程、各种活动,忙得不可开交,再加上他心思单纯,一心只想取经,所以确实忘了去问如来佛祖老龟寿命这种小事。
老龟看到唐僧不言语,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一生气,翻了下背,师徒四人连人带经都被撂在通天河里了。
唐僧实在是冤枉呀,这通天河的老龟也太不近人情了。
你的府邸被占,是孙
现在,就因为没帮你问寿命,二话不说就把人扔在河里,实在不像话。
表面上,这是一场疏忽引发的\"惨案\",老龟刻薄,唐僧无辜。
但是,这件事背后隐藏的大佬其实是观音。
小说中写道,唐僧取完了真经便由八金刚护送回国,送走了唐僧,众神觐见观音菩萨复命。
观音菩萨询问:\"那唐僧四众,一路上心行何如?
\"众神回答道,唐僧心虔志诚,一路上遭受的苦难确实不少,然后将一本记录唐僧灾愆患难的簿子交给了观音菩萨。
观音细细查看,发现唐僧师徒来西天拜佛求经,一路上恰好经历了八十难。
观音当即向旁边的揭谛下令:\"佛门中九九归真,圣僧受过八十难,还少一难,不得完成此数。
\"揭谛得了命令,赶忙腾云东去追上了八金刚,要求再来一难,这才有了通天河落水这一难。
九九归真是古代哲学中的一个概念,九是数字中最大的一个,既代表极限,又代表多。
在《道德经》中,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说法,所以,万物之始是一。
九九归一就是事物到达了极限就会回归原点,往复其道,生生不息,周而复始,而一又是本真的意思。
所以,观音才会说九九归真,八十一难才算功德圆满。
就因为没有挨够八十一难,所以,观音赶紧补上了一难来凑够这个数,换个角度看,老龟也是被利用了,要是没有他,还得从别处去凑这个八十一难。
唐僧不帮老龟问寿命,凑够八十一难的圆满功德,这是观音第一个用意。
除此之外,我们知道老龟已经修炼了1300年,他着急想知道还有多久才能修炼成人形。
观音设计这么一个\"难\"其实也是对老龟的考验。
修行不是光看花了多少年,还要看修行的功德如何,这个老龟如此急功近利,为了一点小事就能把唐僧师徒扔到河里,可见他的修为远远不够,佛缘未到,恐怕他的表现也被观音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了。
到这里,吴承恩安排\"唐僧不帮通天河老龟问寿命\"的情节究竟用意如何,我们大致已经清楚了。
最后,还想再插句题外话,算命行当里面流传一句话叫做\"命越算越薄\",听上去有些玄乎,天机命理的事情没有规律,也没有定数,凡人难下定论。
但是,如果唐僧在西天想起来老龟的嘱托,去询问如来佛祖,佛祖就会把老龟的寿命告诉唐僧吗?
即便是佛祖碰巧知道老龟的寿命,也愿意告诉唐僧,老龟知道后就一定是件好事吗?
唐僧为人宽厚坦诚,是一心求法的高僧,老龟求助于他,以唐僧之为人,断不肯拒绝,更不会伤害老龟。
细细想来,他因为疏忽忘掉问寿命,也许才是对老龟最好的选择。

参考:
唐僧一直自诩“出家人不打诳语”,可他食言了,他也撒过谎,而且还撒了三次。
第一次骗孙
今天说一说唐僧是怎么骗老乌龟的。
观音菩萨收了金鱼精之后,就带着金鱼上天去了,留下唐僧师徒四人犯了愁。
这通天河,长无边无际,宽八百里,
猴哥正安排村民造船,忽然河面上有只老龟露头了,大叫道:“大圣,不要浪费钱财了,我驮你们过去就是了!”猴哥很高兴,就带着唐僧一行上了老龟,唐僧在老龟背上提心吊胆的,担心老龟使坏,猴哥对老龟说:“老龟,你不要乱搞事情,否则我一棍子打爆你的头!”老龟哆哆嗦嗦道:“不敢,不敢!大圣放心!”快到岸边,唐僧对老龟表达了谢意,他说道:“老龟,这次多亏了你了,我也没带啥礼物,你看,这多不好意思啊!”老龟笑道:“圣僧客气了,举手之劳,我倒是有一事相求,不知可否帮忙?
”唐僧说:“请讲,我能帮的一定帮!”老龟说:“我在此修炼了1300年,会说人话了,但还不能变为人形,等圣僧到了西天,问一问佛祖,我何时才能得到人形?
”唐僧说道:“好的,我问,我问!”几年之后,师徒四人取经归来,一路乐乐呵呵的,猴哥可以回花果山了,八戒可以回高老庄了……他们四个又经过了通天河,这次又是坐了老龟快艇,快到了岸边,老龟问道:“圣僧,我让你问的事你问了吗?
”唐僧一听,猛的一拍脑门,说道:“哎呀呀,我见如来佛一紧张,什么都给忘了!这太……”老龟打断了唐僧的话,怒道:“老秃驴,你说话怎么像放屁似的!”老龟一发火,屁股一撅,一下子把师徒四人掀翻到了河里,之后,老龟滋溜一下没影了!说了这么多,唐僧为何不帮老龟问啊?
一则唐僧太紧张了,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见到了如来,一激动,什么事都忘了!二则唐僧不好意思,如来佛日理万机,哪有功夫管老龟的闲事。
三则唐僧存有侥幸心理,他以为日后再也不见老龟了,当时随口答应一声,根本就没放在心上。

参考: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取经路过八百里宽的通天河,老龟自告奋勇,主动提出来亲自驼他们过河,唐僧也主动表示,取经回来要来感谢老龟的驼渡恩情;
老龟提出请求:要唐僧帮助他问问如来佛祖,他什么时候才能修成人形。
唐长老也满口答应了。
本来西天取经要见如来,唐僧自然觉得顺带的事情,不麻烦,就满口应承了。
可是呢,当他们师徒四人求得真经,再度返回的时候,老龟又载了他们一程;
按理说,通天河这只神龟还是蛮不错的,结果唐僧把答应帮人家问佛祖的事情给“忘记”了,老龟只好又叫他们泡了一回澡,这回真是取经人理亏了。
唐僧是真的忘记了,还是另有隐情呢?
吴承恩先生的用意又是什么呢?
亲,你且随本公子一起来脑洞推理一下吧。
第一、通天河老龟的前世今生和问佛祖的真实用意:老龟的问题不简单。
《西游记》第四十九回,通天河老龟主动驼唐僧师徒过这八百里宽的通天大河,他其实是有意
我们来分析下交易双方的对话:大圣,你不知这底下水鼋之第,乃是我的住宅,自历代以来,祖上传留到我。
我因省悟本根,养成灵气,在此处修行,被我将祖居翻盖了一遍,立做一个水鼋之第。
那妖邪乃九年前海啸波翻,他赶潮头,来于此处,仗逞凶顽,与我争斗,被他伤了我许多儿女,夺了我许多眷族。
我斗他不过,将巢袕白白的被他占了。
今蒙大圣至此搭救唐师父,请了观音菩萨扫净妖氛,收去怪物,将第宅还归于我,我如今团 -老小,再不须挨土帮泥,得居旧舍。
此恩重若丘山,深如大海。
且不但我等蒙惠,只这一庄上人,免得年年祭赛,全了多少人家儿女,此诚所谓一举而两得之恩也!敢不报答?
这是老龟交代孙
(一)老龟的身世介绍和驮运理由。
我们先来看理由:1、孙
2、唐僧师徒的善举保全了陈家庄一庄的老少儿女。
3、老龟侧面显摆的身世。
这通天河下的水宅府邸,是他的祖宅,他也“省悟本根,养成灵气”,老龟修炼了很多年,他有一套修真的路数,来自历代乌龟祖宗。
神话传说中的神龟,他协助女娲补过天,帮助大禹治过水,龟蛇合体是玄武大帝荡魔祖师的坐骑或是化身,手持神龟盾牌,手握灵蛇宝剑,在庙宇或是王侯墓地,都是驼碑的大神形象。
《西游记》中的玄武大帝,坐镇北方,是三清之下的四帝身份,非常高贵。
(二)老龟拜托唐僧的事情:这个问题其实很不简单。
不劳师父赐谢。
我闻得西天佛祖无灭无生,能知过去未来之事。
我在此间,整修行了一千三百余年,虽然延寿身轻,会说人语,只是难脱本壳。
万望老师父到西天与我问佛祖一声,看我几时得脱本壳,可得一
——《西游记》老龟语老龟的问题看似很简单,其实水很深,难度巨大。
他问的是什么呢?
不是他老龟的寿命,千年王八万年龟嘛,他肯定是高寿,这个不用问。
他问的是,他什么时候才可以修成人形,这个问题就很深奥了。
他已经修炼了1300年了,什么时候能够成正果,证道,这讲的就是神仙修真得道的问题,斩仨尸。
《封神演义》中讲的封神大战,就是鸿钧老祖说的,神仙界1500年一遇的大浩劫,修炼不到家,躲不过风雷火三灾,结果就是被打死被封神,躲得过,就肉身成圣,证得大道,与天齐寿。
唐僧师徒五人西天取经,他们全部都是待罪之身,何尝又不是一种修行呢?
西天取经就可以成圣成佛,也算是一个比较好的捷径了。
他们被老龟扔下水,孙
所以老龟就很羡慕唐僧师徒这个取经团,他不吃唐僧肉,但是,问题难度太大,他问的实际是他老龟什么时候可以斩三尸,能不能躲避过1500一遇的修真大劫。
他已经修炼1300多年了,就差那么一点了,可真不想功亏一篑。
唐僧不假思索,随口一说,答应了老龟,可是,当时的他,还是肉胎凡身的金蝉子十世,没想到问题的难度太大,当时到真不是诚心要欺骗老龟的。
第二、唐僧真有可能是忘记了老龟的嘱托:公务繁忙,事情太多。
亲,聪明如你,你一定知道,唐僧取经团十万八千里路,九九八十一难,确实是很艰苦的磨练过程,而且所有的数字,都要符合佛家的“藏数”,十万八,九九八十一,甚至取经到佛祖如来灵山复命的时间,唐僧师徒四人去长安给唐王李世明复命,八大金刚护送,只允许往返“八日”时间。
唐僧师徒在灵山大雷音寺走了一番流程,又是各种礼拜,又是庆功宴,又是接经书,时间被安排得满满当当,就这中间还被给了一回“无字真经”,五
大乘佛法普度众生,很重要,金蝉子证道重返师尊如来那里很重要。
就这样,给忘记了,也是有可能的。
第三、这个问题没有答案:难度太大,不用问,也不能问。
通天河老龟给唐僧出的这个题目,难度太大,根本就没有操作的空间和可能性。
这个交易,太便宜老龟了,也是不可能完成的“合作”。
(一)老龟看似随口一问,他可是精心算计了好多遍的,他问的是能不能斩三尸,躲三灾,成功躲避所有修真者都要面对的1500年一遇的大劫难,出的题目太大,太刁钻。
要知道,就是鸿钧老祖或是三清三圣太上老君、元始天尊等这样的先天圣人也是不能轻易作出决断的,神仙修真必经的大劫,不要说不知道,就是知道也不会说,所谓天机不可泄露。
(二)通天河阻路,观音菩萨“派遣”的是她池水中的观赏鱼,宠物金鱼“灵感大王”,侵占了老龟的祖上传下来的祖宅府邸。
亲,从老龟的身世来看,你我可以一起推断出来,老龟是属于道家的修真者,大致可以笼统归结到玄武大帝门下。
吴承恩写《西游记》,确实反映了所谓的道佛之争。
所以,老龟这样的问题,唐僧真的不方便开口问如来,有道佛的纠缠,根本的就是没有答案,至少如来是不可能回答这样的“幼稚”的问题的,天机怎么可以随便泄露,就为一个小小的老龟,就破坏了整个神仙佛陀界的游戏规则?
那不可能的,这是原则问题。
所以,在接近正果时候的唐僧,他极有可能心知肚明,既然是个没有答案的问题,那不如干脆不问的好。
第四、唐僧“忘记”问佛祖,也是他们师徒取经得正果的“藏数”八十一难安排。
所谓佛法无边,孙猴子也跳不出如来佛的掌心。
唐僧师徒五人取经团的使命,都是被大佬如来甚至玉帝等安排好的,十万八千里也好,九九八十一难也罢,都是对虔诚者的磨练,走完这完全符合“藏数”的取经历程,他们才能够洗去“待罪之身”,成就正果,被正式认可,成为有五险一金待遇的正式员工。
佛门中九九归真,圣僧受过八十难,还少一难,不得完成此数。
”即令揭谛,“赶上金刚,还生一难者。
“——《西游记》观音菩萨语唐僧有意无意忘记了帮老龟问佛祖,老龟把取经团五人连人带马抛在通天河中,正是唐僧等必须要凑够的这九九八十一难中的最后一难。
冥冥中注定的事情,躲不过。
所以你看,唐长老还真是不能问这个问题,这算最轻松的一难了吧,划算,合适,泡个澡而已。
唐僧不是不愿意帮助通天河老龟问如来这个问题,而是老龟心血来潮、痴心妄想,提出的问题难度太大。
老龟问的不是寿命,而是正果,能不能过1500年一遇的神仙大劫,这个问题不但牵扯到道佛之争,更是觊觎窥探天机的幼稚想法。
唐僧不敢问,不能问,然后,他忘记了问。
老龟真要问,本公子认为他去问玄武大帝比较妥当些。

参考:
忘记了,一路上艰难困苦,遇事太多,到了西天忻喜,解脱,授经,封禅等,又说是未满九九八十一难之劫,所以忘记了问,应了佛教中九九归一之敉!
参考:
唐僧答应你老龟的事情关我金蝉子什么事?
唐僧并没有“忘记”老龟所托付的事情,但唐僧最后为何没有帮老龟这个忙呢?
对唐僧来说这不就是一句话的事情吗?
这都到灵山了还顾忌什么,难道还有为难之处?
其实唐僧不是不想帮老龟这个忙,而是不能帮,假如唐僧真的问了,那就真的是害了老龟,这一点唐僧自己是心知肚明的。
况且这还有一件事情让唐僧为难,假如唐僧真的替老龟问了这件事,唐僧自己估计也不能够成佛了,这正是唐僧最担心的地方。
为何这么说呢?
从东土大唐去到灵山这一路的艰辛不用多说了吧!唐僧心里自个清楚,如果说刚刚从东土大唐出发时唐僧“着急成佛”取得真经,但离灵山越近唐僧反而不那么着急了。
“急,有用吗”?
没用!这一点唐僧清楚。
唐僧一旦表现出这种心态,那么他离成佛还差十万八千里呢!越是到终点就越不能急躁。
成佛修成正果讲究的是一个“缘”,看你与“佛”有没有缘,如果有缘,这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如果是为了“成佛”而“修佛”,那么唐僧永远成不了“佛”,也成不了“金蝉子”。
也许你会说,这本来就是针对唐僧设计的“最后一难”,老龟只不过是一枚棋子而已。
这话说的也对,但也不对。
我曾经听说过一句话,如果你没有价值,那么你连成为棋子的机会都没有。
是!我们不能否认老龟是唐僧成佛过程中的一枚棋子,或者说只是一块踏脚石而已。
但这件事并非对老龟没有好处!虽然说这是唐僧的“最后一难”,但其实也是灵山考验老龟的“一难”。
这一点唐僧其实早就看透了,这也是他成佛的关键。
所以在老龟问他时只能支支吾吾的,不说唐僧真的忘记了,而是这些事情他不能说。
说了就是害了老龟。
原本唐僧以为老龟能够产物这其中的道理,哪里知道却如此的“呆苯”。
我们试想一下,如果唐僧在灵山大殿这样问如来佛祖。
“佛祖,弟子在路过陈家庄通天河时遇见一老龟,这老龟在驮我们时问了弟子一个问题,老龟在通天河里修炼了1300多年,可就是没办法褪去龟壳成就人身,所以就托弟子来问问佛祖他需要修炼多久才能达成这愿望”。
这样问似乎没多大问题,这不就是随口一问嘛!但如果唐僧真的这样问了就麻烦了!表面上是唐僧这样问,但落在佛祖耳中却不是这样了。
本来上面是替老龟问的,但恰恰会影响到他自己,好似唐僧自己问佛祖是否能够修成正果似的。
这是不是告诉佛祖自己其实也想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成正果呢?
虽然这正果是老龟自己的。
先不说这样问佛祖会不会说,一旦说了就说明唐僧自己的佛心还不够,什么时候成正果?
如果都有时限定量,那还修什么佛,直接等时间就行了。
但这却犯了“修佛”的忌讳,越想得正果你恰恰越得不到正果。
还记得唐僧师徒四人取到的“无字经书”吗?
阿难迦叶向唐僧要“人事”,唐僧说不曾备得。
结果呢?
得到了一堆无字经书。

这样一说
佛祖知道阿难迦叶要“人事”的行为,但却没有丝毫阻拦,还替阿难迦叶找了一个理由。
没办法,这“人事”规矩还是要的,唐僧只得以唐王所赐紫金钵盂给了阿难迦叶,并且承诺回到大唐在备厚礼。
想得到经书是需要代价的,想要成佛也是需要代价的。
经历了这些事情之后唐僧不能问,也不敢问,一旦问了他就岌岌可危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此时的唐僧已经不是过去的唐僧了。
唐僧在还没有过凌云渡之前或许还记得,但过了凌云渡之后唐僧凡胎以灭,出现的是有唐僧记忆的金蝉子。
金蝉子已经修行了“十世”,这一世好不容易到了灵山,眼看就要修成正果了,或许就只差最后一步,这时去问老龟的事情岂不是找不自在吗?
金蝉子修行了十世会不懂这个道理?
如果真的“功德圆满”了,不用问自然就会成佛,如果功德还差一些你问了也是无济于事。
问了又怎么样呢?
还不是一样没办法得正果。
在通天河上唐僧为何支支吾吾的没有说?
其时以当时的情况唐僧随便说一句话都能够敷衍过去,比如骗老龟说还有三五年的样子。
或许你会说“出家人不打诳语”,可唐僧的谎话还少了吗?
欺骗孙
唐僧之所以不说完全就是为了老龟着想,因为此时唐僧已经猜到了观音菩萨的用意。
这通天河本来就是老龟修行多年的道场,结果被观音菩萨的鲤鱼给占了去,在观音菩萨收了鲤鱼精之后这通天河的所有生灵基本上都被灭了,唯独就只留下一个老龟,这不得不说有些蹊跷。
本来这件事之后老龟也拿回来了自己的道场,但他太心急了,知道唐僧是去灵山后就想拜托问一下自己还有多少年才能修成正果,得到人身,唐僧本来不想揽这件事的,但老龟又把他们给驮过河了,这一时间也不好拒绝,只能支支吾吾的答应了。
此时唐僧心想回来时大概也不会走此路,想答应也无妨,到灵山在看情况吧!谁知道一到灵山脚下唐僧过了凌云渡成为金蝉子,以金蝉子转世修行这么久,老龟的这种心态他岂会不知?
但他可真的不能问这件事,一旦问了自己就废了。
老龟修行了这1300年也是白修行了,这一点情况都不知道,如果人人都想知道成正果的时间,在来修行,那这修行还有什么意义呢?
为了成正果而修行,这本身已经失去了它的意义,老龟这么大岁数了还不明白这一点,也是注定他无“佛心”,这也是他一直没办法成正果的原因。
不过考虑到借他道场给唐僧师徒制造了一难,灵山也并不是没有给老龟机会。
虽然说唐僧师徒最后还差一难,没有达到“九九之数”,可这最后一难就是走一个流程,为何观音菩萨又把这一难设定在通天河呢?
这完全就是给老龟机会了,但老龟还是没有把握住这机会。
给你机会你不中用啊!这成正果的路都摆在面前了。
老龟自从托付唐僧师徒之后这望眼欲穿啊!天天在通天河畔等,就是为了等这个消息,就连修行都耽搁了,就想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才能成正果。
如果观音菩萨有意打落经书,唐僧师徒从云端掉落时落入随便一条河都可以,但这些都没有,甚至掉落时恰恰在通天河畔,经书都没有落水。
唐僧师徒刚刚到通天河畔,这老龟就出现了,一开始到也没有马上问唐僧,非常热心的要再次驮唐僧过河,到了河中心时才问唐僧有没有帮忙问他的事情,唐僧本来想说没有,但一开口就有些支支吾吾。
不是唐僧不想说,此时唐僧已经预料到了老龟的事情,这件事千万千万不能说,一旦说了就是害了老龟了,成正果讲究“功德因果”,显然老龟还没有悟出这一点。
可唐僧又不能细说,这一支支吾吾时老龟就认为唐僧是忘记了,或者说根本就不想帮他,这一生气就把唐僧师徒丢在河里自己跑了。
其实老龟这样子做真的是害了自己,如果他不问,只管把唐僧师徒送到对岸,这其实也是一种“功德”修行,说不定他立即就会修成正果,但他却放弃了这个难得机会。
观音菩萨把唐僧几人从云端扔下来之后有两个目的,一是完成最后一难,这一难就是凑数的意思一下就行了,另外就是考验一下老龟,看他的修行如何。
结果却让人很失望,仅仅只是因为唐僧没有说就把唐僧几人扔在河里,难道他不知道唐僧是谁吗?
老龟的所作所为已经注定他这一辈子都别想修成正果了,原本给他的机会就这样浪费掉,他也没有把握住这次考验。
修行本来就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如果有人为你,你修行是为了什么?
成正果,成佛?
你如果这样回答会不会显得太“功利”呢?
如果不能成佛你是不是就不修佛了呢?
你修的是“利”而非“本心”。
老龟虽然说已经在通天河修行了1300年,但时间并不是决定成正果的唯一因素,在老龟看来自己已经修行了这么多年,这难道还没有达到成正果的条件?
成与不成,老龟都太注重“利”。
他驮唐僧过河并不是感激孙
他有求于人时把事情做足,在求人不得时立即翻脸不认人。
其实一开始观音菩萨就看到了老龟的“本心”,借通天河这里设定两难也是有此原因。
这这最后一难并不是主要针对唐僧,其实也是为了考验老龟,看看老龟的修行到底怎么样。
这时老龟会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但他都选错了。
如果老龟自行参悟这“功德圆满”的事情,再次遇到唐僧之后不闻不问,只把唐僧师徒送过河就行,这修成正果的事情强求不得,知道了也无用,或许这样老龟一完成这件事就功德圆满了,只差最后临门一脚。
还有老龟在送唐僧到河中时问到这件事,看到唐僧支支吾吾没有说,倒也不生气了,如果老龟能够看开一点,直接跳过此事。
这也没多大事情,忘记了就忘记了,顺带驮唐僧师徒立即过河,那么老龟成正果的机会是很大的,因为他不着相于“成正果”。
或许唐僧自己也清楚这一点,如果点明了老龟就失去了成正果的机会,那岂知老龟把已经放到眼前的机会直接给扔了,这也不怪谁。
老龟修行这么多年一直没有成正果,不得不说也是有原因的,以他这种心态,可能也没办法真正意义上成正果了。

书中这一段因两个佛向唐僧要贿赂,而搞得众人心情不佳,似乎是故意引导读者忘记老龟这事,实际上藏着个玄机,是不能问的。
一、这河里藏着哪位妖精?
吴承恩《西游记》唐僧师徒里面,谁最狡猾?
相信绝大部分的人都会说是老猪,猪八戒,猪八戒这人,贪吃好色,好吃懒做,有事没事都想睡个懒觉再说。
那么唐僧师徒里面,谁最老实巴交?
相信更多的人会说沙僧,特别是唐僧,唐僧还经常会把“出家人不打诳语”这话放在嘴巴上。
在《西游记》的原著里面,是这样写道的,唐僧听到老龟的问话之后,唐僧无言可答,他沉吟半晌,不曾答应。
结果就是,大老乌龟看唐僧沉默许久,已经知道了唐僧并没有帮他向如来佛祖询问过有关他寿命的事情,大老乌龟马上就把身子一晃,唐僧和经书纷纷就落到河里去,幸亏孙
唐僧磨磨蹭蹭也不说问过还是未问,那是因为他不打“诳语”,可又不愿意直接说未曾问,这才惹得老龟动怒,把他扔下河里。
虽然唐僧老实,但在大事上他可从不含糊,他骗过孙
在一次次与妖怪的交手中,他也变得审时事起来。
所以对于一路上帮过他的人,害过他的人,他也是有考量的。
就是当时唐僧初过通天河这时,通天河有一个叫做灵感大王的妖怪,专吃小朋友,孙
当时观音菩萨来到通天河收服妖怪的时候,念了七遍这样的咒语,“死的去,活的住!死的去,活的住!”“死的去,活的住!死的去,活的住!”“死的去,活的住!死的去,活的住!”……咒语反反复复地念了七遍啊,结果河上马上就飘浮许多的鱼虾之类的尸体来,一大片!不是说出家人以慈悲为怀吗,难道这河里真的布满了这么多妖怪?
二、要在意菩萨的名誉当然不是,菩萨的宠物犯过,这事有损她的声誉,所以把小河里的活物一锅端了。

猪八戒比猴都精,是个见风使舵的。
沙和尚全赖菩萨帮忙才逃过一劫,还指望菩萨以后帮忙说好话,肯定不会多言。
而且平时也像个锯了嘴的葫芦,除了说:“大师兄,二师兄,师傅被妖精捉去了。
”也不会说别的了。
而唐僧平常看似老实巴交的,可通天河这事他也看了个明白,他聪明得很,哪会还会替大老乌龟问起寿命的事情呢,如果到时候问了,扯出了观音菩萨在通天河的这事,那可怎办呢?
那岂不是就得罪了观音菩萨吗?
这样的事,唐僧自然也不会干,他能干的,剩下的自然就是装糊涂不敢去问如来啦。
所以说,在《西游记》里,唐僧为何不帮通天河那老龟问寿命?
不是忘了问如来,而是唐僧根本就不敢去问如来。

守“道”才是真人真鬼真神!从这个意义上说,唐僧不会帮通天河的老龟问寿命有多长的,那是自讨没趣。
即使问了,天神不光不会泄露天机,反而会责怪唐僧多管闲事。
那么遵纪守法循规蹈矩目不斜视心怀城府的唐僧怎么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呢?
不可能的。
唐僧宁可得罪老龟也要守住“底线”的行为值得后人学习!
参考:
答案没那么复杂,只有一个:唐僧忘了问了。
唐僧师徒四人路阻通天河,因为通天河里有个灵感大王要当地陈家庄每年献一对童男童女,这次恰好赶上陈家庄庄主和他兄弟要献上自己的孩子。
出家人本来就慈悲为怀,在陈家庄老者的哀求下,唐僧必定出手相救。

这条鱼法力高强,唐僧三个徒弟还真收服不了他。
最后请来观音菩萨,观音将金鱼收走,成就了著名的鱼篮观音的宝相。
可是没有船还是过不了通天河,此时通天河出现了一只老龟,原文中叫做“老鼋”,记住不是乌龟,而是一只大白赖头鼋。
它愿意驼唐僧师徒过河。
原来是灵感大王占了它在水中的洞府,此时专门来报答。
渡河之时,它提出个请求,要唐僧到西天见到佛祖后,帮他问问到底还能活多少岁。
结果唐僧到了西天,忙忙叨叨一堆事,把老龟的请求给忘了。
这事真的是唐僧的错。
按理说从唐僧到孙猴都是很细致精明的人,不该忘了此事,可是他们就偏偏给忘了个干净。
回大唐途中,师徒再次途经通天河,老龟再次出现,师徒上了龟背渡河。
渡河到一半,老龟忽然问起求问寿数的事,唐僧这下傻了,他又是至诚之人,且出家人不打诳语,只好默不作声。
老龟立刻就明白了,合着托付你们的事白托付了,一翻身把他们都掀入水中。
幸好此时四人已经得道成佛,都不会沉入水中,只是弄湿了衣服和经担。
徒弟们保护师父上了岸,可是经书却都湿透了,只好放在岸上晾晒,从此以后,人间便有了晾经的习俗。
此外,之所以在取经归途发生了这样一件闹心的事,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唐僧取经要经历的九九八十一难没有凑够数,还少了一难,被龟掀入通天河,正好凑够了最后一难。
那么,唐僧忘了为老龟问岁数,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呢?
答案应该出乎老龟的意料之外,这本是件大大的好事。
为什么这么说呢?
听说过曹操有一首诗吗,叫做《龟虽寿》,其中前两句是这样的: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神灵的龟虽然长寿,但终归有死掉的那天;
腾蛇虽然能腾云驾雾,但早晚也会化为灰烬。
这是说,万事万物但凡生灵皆有灭亡之时。
所以,老龟让唐僧帮它问寿数,潜台词便是想知道自己死亡准确日子。
而唐僧偏偏给忘了,这意味着什么呢?
这意味着它没有准确而具体的死期,或者说,没有死去的准日子意味着它的寿数将绵绵无绝期,这岂不是天大的好事!忘记寿数、不计寿数,就是长寿!
参考:
唐僧是一个高僧,既然他答应了要帮老龟问寿命,那就肯定不会忘记的。
但最后唐僧没有把这事办成,并不是他忘记了,也不是他不想帮老龟,而是因为三个原因。
一、害怕连累了观音唐僧师徒四人在过通天河的时候,遇到了一个灵感大王,这个灵感大王来头可不小,他是观音菩萨养的宠物,其实也就是一个鲤鱼精。
老龟说它已经在此修行了1300多年,说明在灵感大王到来之前,通天河一直是老龟的地盘。
可是灵感大王不仅把老龟打伤,占了他的洞府,而且还在通天河大开杀戒,杀害了不少童男童女。
后来孙
她这种慌张的表情,和平时那种沉稳端庄截然相反,因为她知道自己闯祸了。
然后她在收服灵感大王的时候,连续念了七遍“死的去,活的住”。
观音念的这个咒语和平时不大一样,因为她知道灵感大王杀害了太多生命,犯下了大罪。

如果唐僧问如来老龟的寿命,那肯定就把这件事抖出来了,这样会害了观音。
唐僧是个知恩
二、不敢问如来唐僧在去西天取经之前,唐王对他给予了重托。
唐僧也对唐王许下了诺言,一定会为大唐取回真经。
所以我们看到这一路上虽然历经了千辛万苦,但唐僧丝毫没有动摇取经的心。
就算在女儿国他真的为女儿国国王动了心,也还是以取经为重,头也不回的走了。
可是到了西天面见佛祖,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如来不但没有热情的迎接他们,而且还劈头盖脸的问道:“汝等远来,待要全付与汝取去,但那方之人,诽谤真言,不识我沙门之奥旨。
”这句话把唐僧吓得都冒汗了,因为唐僧听得出来,如来这句话表明了他对大唐很不满。
唐僧是代表大唐来取经的,既然如来对大唐不满,也不会给他什么好脸色。
然后在传经书的时候,如来又对大唐进行了一番评价:你那东土乃南赡部洲,多贪多杀,多淫多诳,多欺多诈;
不忠不孝,不义不仁,瞒心昧己,大斗小秤,害命杀牲……这个评价简直把大唐骂了个狗血淋头,唐僧当时听了脸上肯定是发烧的,因为如来不但一点面子都没有给他,而且还没给他任何说话的机会。
然后下边的人又是向他索贿,又是少给了他经书,可以说是百般刁难。
在这种情况下,他还怎么敢帮老龟问寿命这件事?
三、一切都是安排唐僧师徒四人遇到通天河的滔滔河水,正在发愁的时候,老龟主动地现身,感谢他们制服了灵感大王,然后又主动要求驮唐僧过河。
唐僧以为他是真心实意的要帮自己,所以就很放心的坐了上去。
唐僧怎么也没想到老龟半途竟然向他提出这个要求,但他碍于面子,想到老龟帮了自己又无以回报,而且马上就要见到了佛祖,问一下也是顺便的事,于是就满口答应了下来。
可是唐僧没有想到,这一切早就被安排好了。
因为观音掐指一算,发现他们少了一难,佛家讲究九九归一才是圆满,既然少了一难,当然要补上。
那么从哪里补呢?
正好唐僧答应了老龟这件事,但又没有办到,所以我们看到唐僧师徒四人不偏不倚,正好掉进了通天河。
也就是说,唐僧没有帮老龟问寿命,与掉进通潭河这一难,都是命中注定的,也可以说早就安排好了。
那么关于没有帮老龟问寿命这件事,唐僧必须没有办到,否则从哪里来补这一难?
小川微评:小时候看西游记时,总感觉这个老龟不是个东西,因为是他主动要求来驮唐僧过河,然后又厚着脸皮请求唐僧帮忙。
就算是唐僧忘了,他也不应该打击报复。
可是他为了一己之私,把唐僧和他取的经都扔下了水,太不地道了。
其实从西游记的全局来看,这一难是收官之作,也是点睛之笔。
他让我们看见了一个更加真实的唐僧,也让我们知道唐僧虽然是得道高僧,但并不是十全十美的人。
他也会骗人,也会食言,也有打诳语的时候。
而通过老龟托唐僧问寿命这件事,不仅映射了当时的社会,而且也揭露了我们现实的社会。
因为像老龟这种人,实在太多了。
金小川原创,如有其他看法,请在留言区评论,
第一次在第四十九回,老鼋是以一个感恩者形象出现的。
当时唐僧等人降伏了通天河的灵感大王,帮助老鼋夺回了自己的家园,老鼋为了感谢他们,将师徒四人驮过通天河。
第二次在第九十八回,唐僧取到经书回东土大唐途中,再次经过通天河并遇到了老鼋。
与第一次不同的是,这次老鼋并没有平稳将他们带回东岸,而是中途将唐僧等人淬下水,经书也因此遭到破坏,此时的老鼋是以一个反面形象出现的。
老鼋前后两次出现,态度截然不同,最根本的原因是第二次出现时老鼋认为唐僧食言了,没有兑现当初许下的承诺——帮他向如来佛祖询问何时能修成正果。
关于这一点,分别在小说第五十九回和第九十八回有详细描述。
第五十九回:“……万望老师父到西天与我问佛祖一声,看我几时得脱本壳,可得一
”三藏响允道:“我问,我问。
”第九十八回:……不曾问得老鼋年寿,无言可答……老鼋即知不曾替问,他就将身一幌,唿喇的淬下水去,把他四众连马并经,通皆落水。
在小说中,唐僧常常将“出家人不打诳语”挂在嘴边。
可为何在询问年寿这件事上当初答应的好好的,最后却又食言了呢?
难道是唐僧忘记了还是其中有什么难言之隐呢?
在我看来,唐僧对于帮老鼋问年寿这件事根本就没忘。
即便唐僧不记得了,还有孙
他们之所以集体噤声,没有当面向如来询问,实际上是为双方的前途着想。
一方面,尽管唐僧等人当时已经拿到了所谓的经书,但尚未将其带回东土交付唐王,也就是说还没有彻底完成取经任务,尚需进一步努力。
而向佛祖询问未来之事,乃是犯佛家之大忌,对自身修炼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正所谓“天机不可泄露”。
师徒几人当然不会冒着修不成正果的风险帮助一个根本不会再见面的山野散仙(至少面见佛祖时是这么认为的),毕竟与他人比起来,自己的未来才更重要。
另一方面,唐僧没有按照老鼋的要求向佛祖询问年寿,也是在帮助老鼋。
作为一位已经在通天河修炼一千三百余年的乌龟精,老鼋其实已经具备了仙体,用他自己的话说,已经实现了“延寿身轻,会说人语”。
再加上帮助唐僧等人渡过通天河,可以说功德无量,唐僧西天取经成功之后,老鼋也必然会如其所愿,得脱本壳。
而一旦唐僧将其想要询问年寿的意
唐僧没有帮助老鼋询问,实际上就是在帮助老鼋。
但这一切都没能逃过佛祖的一双慧眼。
尽管唐僧并未帮助老鼋询问,但佛祖内心早已知晓老鼋的意
其实,就在老鼋开口向唐僧提要求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他难以得脱本壳、修成人身——急功近利、心存杂念之人终究难成正果。
但佛祖慈悲,念在他驮唐僧渡水有功,又给了他一次机会。
因此,才会将唐僧等人又送到了通天河岸边,就是为了测试一下经过这几年的修炼老鼋是否有了长进。
但很显然,老鼋并没有体会到佛祖的这一番苦心,没能把握住这一次难得的机会。
一看到唐僧没有帮助自己,就沉不住气了,直接连人带经一起淬入了河中。
如果老鼋能够心平气和的将唐僧师徒以及经书顺利驮到东岸,佛祖很可能会将之前的冒犯一笔勾销,助他修成正果。
但随着一本本经书的落水,老鼋将佛祖最后一点儿慈悲也消耗殆尽,这也就注定了今生今世他也难成正果,能够善终就已经不错了。
综上所述,唐僧没有帮助老鼋询问年寿,并非忘记了,而是随着修炼的加深,唐僧已经达到了一定的修炼层次,明白此举可能会带来的不利影响。
出于自我保护,同时也是为了帮助老鼋更快修成正果才不得不故意淡化此事。
但老鼋显然没能领会到唐僧的良苦用心,一次次的错失良机,最后亲手断送了自己的前途。
真是可悲!可叹!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