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思想的精髓是什么

王阳明思想归结六个字:致良知,世上磨。
习大大在浙江调研的时候,提到过:王阳明心学是中国近500年的思想源头。
传习录中的对话,对儒学进行解读,真正起到解惑的作用。
儒学发展了一千多年以后,到了宋代,对儒学进行了重新构建,最著名的就是张载所说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程朱理学也对儒学进行深入的探讨,但都没有解决一个问题:儒学,怎么转化为一种思想,指导行为,扎根实处,让人持续不断的学习和精进。
程朱理学最后很死板,成了空中楼阁,看起来很美,一般人做不到,没有途径,人间也没有天梯。
3,王阳明心学解决这个问题,世上磨,从日常的做事上,感悟,这给很多普通人指出了一条可以实现向圣人靠近的路,只是说天赋,机遇,努力的不同,决定离圣人有多远,而不是高不可攀了。
打个比喻,就像指导学生学习,以前的儒学就是告诉你,要学习好,就要注意精力,听老师讲,把书看透,说这一大堆理论,听起来漂亮,对学生没什么作用,有的学生生性爱静,做事认真,自然学习就好,有的学生爱动,怎么说都没法学到心里去。
阳明学说就像辅导老师,告诉你数学题这个因式分解怎么做,该怎么想,思路是什么。
这个题考点在哪,怎么出题的,这样每个学生跟着思路走,总归有信心,能提高。
也就是说,王阳明以前的儒学,学的靠悟性,天资,开窍,凭语感;
阳明心学,就是在学习儒学的过程中,只要用心学,有路子告诉你具体该怎么走,还告诉你为什么这么走,更高明的告诉你当年孔子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让人向圣人靠近。
可惜的是王阳明生不逢时,万历皇帝刚愎自用又心机太多,王阳明英年早逝,50岁以后正是总结思想,集大成的时候去世了。
近代中国官方主流是唯物主义,想当然的把心学当成唯心主义,造成阳明心学未能大发展。
最近几年,阳明心学在大大的讲话后发展起来了,再读心学,方觉奥妙无穷,最近讲心学的人多了起来,当成了民族瑰宝。

参考:
说到王阳明心学精髓,就得先了解一下王阳明本人的经历!他5岁还不会说话12岁立志做圣人,被老师和父亲斥为狂妄15岁独自一人,策马边疆,深入敌境,勘察地形,了解敌情17岁,因为和道士聊天,忘记了婚礼,错过了洞房花烛夜28岁,第三次才考中进士35岁,因上疏论救,被贬龙场,终得千年一悟,从此,开始了他辉煌的下半生一介书生,数度灭匪平叛,救朝廷于危难57岁,说完:此心光明,亦复何言,溘然长逝他,就是王阳明有人说,他是中国历史上两个半圣人之一,一个是孔子,一个是王阳明,半个指曾国藩蒋介石说,中国和日本之间只差一个王阳明,阳明心学给日本明治维新提供了巨大的精神资源毛主席年轻时一篇《心之力》,深得阳明心学精神之要徐阶、张居正、黄宗羲、曾左李胡、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500年来中国各个时期第一等人物多将王阳明奉为自己的精神导师。
心即理、心外无物、知行合一、致良知,这些就是阳明心学的核心理念。
心学也是最简便易行的哲学之一。
我们今天应该如何看待心学?
心学在我们这个时代还有什么价值?
这么简单的几句话为什么具有那么大的力量?
在此,略论一二:独立思考,不迷信权威阳明心学正是阳明先生不迷信当时的权威“程朱理学”,独立思考,勇于实践(守仁格竹,格到吐血),积极探索的结果。
放弃独立思考,迷信权威就是平庸的开始。
生活里,我们迷信权威可能是潜意识和不自觉的,因为是某个权威人物的结论就放弃了思考,放弃了思辨,让我们总是在一个思维的牢笼里跳不出来,只有打破牢笼,才能实现心灵和人格的跃迁。
才更容易直指问题本源,快速解决问题。
知行合一,在事上练阳明心学的行程和发展是王阳明坚持知行合一、在事上练而得来的,所谓的“实践出真知”,一次次的磨难与打击没有打倒王阳明,反而用一个个不世之功让阳明心学的体系不断完善并验证了其价值知行合一是很多人的座右铭,而提出“知行合一”的就是王阳明。
如果不能知行合一,所谓“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也只会是知行的侏儒。
那如何才能知行合一呢?
就需要“致良知”,没有致良知,知行合一也就成了空谈。
致良知致良知是阳明心学的核心理念。
致良知真有那么重要吗?
真的有那么神奇吗?
“良知”何指:第一、明善恶(道德)。
第二、辨是非(智慧)。
“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
”良知就是一个知是知非的心。
那有些人会问两个问题,一是,我按良知做事,被人骗、被人利用怎么办?
讲良知岂不是要吃很多亏?
二是,良知既然人人都有,那为什么还那么多的恶人?

这两个问题其实就是学习阳明心学最核心的两个问题。
良知,人人都有,但是我们的良知逐渐的被蒙蔽了,需要不停的去“致”,需要不断的用良知审视我们的生活。
践行良知不是当冤大头,而是回归到事物本身,用“良知”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有的人,想像王阳明一样建立自己的不世之功,开始学习心学!
参考: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王阳明的思想到底是什么?
王阳明的原名叫王守仁,阳明是他的号。
为什么王阳明的名字叫王守仁呢?
其实这个名字源于儒家经典《论语》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
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守仁,顾名思义就是守护自己的仁心。
我们知道,王阳明的父亲是明朝的状元,他的爷爷能取得那么好的名字,很显然他们家是知识分子。
确切的说,应该是儒家的知识分子。
我们言归正传,王阳明思想的精华到底是什么?
其实就四个字叫做心即理也,又或者叫做致良知。
一什么叫做心即理也,顾名思义就是我心就是天理。
用王阳明的原话叫做,吾性自足,不加外求。
通俗的理解就是,天地皆在我心中,我心就是理。
这么说肯定大家不是很明白,其实心学是针对于理学而建立的。
了解文化,我们往往要结合历史背景去看待,在明朝的时候理学是显学或者说叫官学。
也就是说考试必考的。
但是理学有一个问题,提倡的是向外求理。
这也就是理学的一个最大的特点:理一分殊。
宋明理学家采纳了道家思想,提出了“理一分殊”的命题。
朱熹从本体论角度指出,总合天地万物的理,只是一个理,分开来,每个事物都各自有一个理。
通俗的理解就是到只有一个,但是万事万物的理有很多。
也就是说,理学认为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理,比如说读书有读书的能力,做事有做事的理,吃饭有吃饭的理,睡觉有睡觉的理。
对此王阳明表示非常的不以为然,因为他觉得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理,就是我心。
也就是我们前面说的心即理也。
王阳明认为人心之理就是宇宙之理最完满的表现,是物我统一,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
因此提倡反求诸己,心内求理。
二那么我心是什么呢?
其实就是良知之心。
我们可以这么理解,我们提倡的良知,其实就是告诉我们,做人要讲良心。
《大学》有“致知在格物”语。
王守仁认为,“致知”就是致吾心的良知。
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
他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
“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
“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因而也就是自觉之知与推致知行合一的过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
“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上磨炼,见诸客观实际。
“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
“致良知”是王守仁心学的本体论与修养论直接统一的表现。
听不懂也没关系我要能提倡的是,人人皆可成圣人,只要你有良心,你就可以成圣人。
因此,我们可以说王阳明的心学,其实就是告诉我们,要做一个有良知有良心的人。
为什么会替他们认为,这个世界上其实很多人嘴上说良知,其实行为上是做不到的。
我们必须要多说一句,良知本来就是道德范畴。
更多国学精彩文章,敬请

参考:

王阳明心学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皆有心。
如动物,人物,植物都有心。
同时认为静止不动各种事物也都有心,他认为静物如石头,山峰,森林树木都有心,只是这些静物的心没有展现出来,即使展现出来,人类也不理解。
总之,王阳明在古代能有这样的哲学思想是难能可贵的。
王阳明的哲学思想,属于朴素的唯物主义,也可以叫做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他心学思想的核心是,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知行合一,去恶扬善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参考:
阳明学派创始人为明代王守仁,守仁世称阳明先生,故名。
又因他是浙江余姚人,故又名姚江学派。
以“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宗旨。
明中叶以后影响很大。
后分化为浙中王门、江右王门、南中王门、楚中王门、北方王门、粤闽王门等派别。
晚明浙东的蕺山学派,也深受王学派影响,明未清初,阳明学传到日本,发展成重要学派,对明治维新运动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
近代康有为、谭嗣同等人也受陆王心学影响。
王守仁的著作后人编辑为《王文成公全书》。
在宇宙方面,王守仁继承和发展了陆九渊的主观唯心主义,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把自然和社会的一切事物都说成是“心”的产物,认为没有我的心,便没有世界的一切。
他说:“若草木瓦石无人的良知,不可以为草木瓦石矣。
岂惟草木瓦石为然,天地无人的良知亦不可为天地矣。
”(《传习录》下)这是彻头彻尾的主观唯心主义和唯我论。
在认识论上,王守仁提出“致良知”的学说。
他认为人都有良知,都有生来固有的关于真理的认识。
他认为,“天地万物”、“万事万变”都已包含在“良知”之中,所以知识乃是“良知”的自我认识,不必通过外界事物来求得知识。
并认为心里的“良知”就是“天理”,把心中的“良知天理”贯彻到事物中去,使事事物物与我心中的“良知”相符合,就是“格物致知”。
这是一条典型的从“心”到“物”的唯心主义认识路线。
他与程朱学派“知先行后”论不同,认为知行不可分离。
他说:“知之真功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
”(《答顾东桥书》)又说:“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
就是说“真知”就是“行”,“行”包括在“知”中。
思想动机就是“行”,完全取消了社会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
这就是他唯心主义先验论的“知行合一”论。
王守仁从主观唯心主义出发,把封建地主阶级的道德观念说成是一切人都具备的先验原则,藉以压抑、泯灭人民的反抗意识。
他曾说过:“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他的哲学就是以“破心中贼”为主旨的,所以受到历代统治阶级的赏识。

参考:
王阳明思想的国学文化中的经典,本人愚笨读王阳明的心学只有一些粗劣的心得,今天与网友们分享交流自己的学习笔记,希望所有喜欢王阳明心学的网友们多多指导交流,现在分享笔记学习心得如下:王阳明心学的一个核心就是:知行合一,就是“真知”:什么是真知?
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呢?
如本中所说:真知就是,“知”是行动的本心,而“行”是“知”的结果。
比如:我们很多人读书学习,经常是看似‘知道’其实是“假知”,学而不明,或是学而不行,这种“知”,不是真正的“知”,无法坚持持久的“知”,都是“假知”。
1、人生很多时候都是“假知”:就是一种自我欺骗“本心”的假象人的‘本心’是对“真知”充满渴望,就是“每
比如,很多人喜欢“辩论”,以为自己是“真知”,但其实,“真知”的人不会与“无知”的争论,“真知”的人会“知行合一”即言行合一,用“行”立“知”,而不是浪费在争辩上。
2、我们的身边90%
打个比方,你的团队有100
知行合一不是空谈,而是我们身边的实实在在发生的“成功之道”,90%的人都违背此道,每天看似忙碌,没有时间,其实都是为了“假知”而进行的一次次的遮掩而已。
比如我总是听到“我很忙,你没有时间学习,改天再说”,你会发现不仅今天,每天都是这样,你也会发现“总是这群人经常说这类的话”,所以,你就应该明白“这些人对于你就是假知”,所说的话只是遮掩而已。
王阳明的核心思想还有:致良知,这也是最重要的思想我们经常特别是那些中老年人、信佛的人,总谈什么天理和良知,那么什么是天理?
什么是良知呢?
拜读王阳明的经典,有所感悟,与大家分享一下:1、 天理是什么?
王阳明说:“天理就是秩序。
什么秩序?
秩序就是关系选近、薄厚之分、同体。
王阳明举例说明这个过程:比如,我们都优先爱自己的父母、妻儿、兄弟、然后是自己的知近朋友,这就是关系有远近,这就是天理,这道理很简单呀,你连父母、老婆孩子都不爱,你还有什么天理呢?
王阳明又举了个形容的生活举例,比如人们爱动物会比植物更优先些,人们会优先爱自己的宠物,而后才是大自然的动物,但如果说有的人爱自己比爱自己的父母更多,更优先自我,这就是“良知被遮盖”了。
2、什么是良知呢?
良知就‘本心’和“外心”。
什么意思呢?
就是人的“本心”总是依靠于“本能习惯即惯性”,而“外心”最常见的就是“恪物”,就是激发自己的警醒,就是自己的醒觉之心,反思之心、敬畏之心。
我们会发现这种情况吧,有些人和你相交,起初因为你的价值,直白说就是“想利用你”,但是后来呢,因为一件小事,就出现“站街骂娘,泼妇骂街”这种情况,这是为什么呢?
这就是“本心”所致,即这种本心只是依靠于自已的“本能反应,而没有反思之心。
绝大多数人的“良知”都是依靠自己的本能反应。
没有良知,就没有天理,天理由良知决定,不同的良知,对天理的平衡也不同。
3、成功的人是“控制自己的本能反应”,行事不依赖于自己的本能反应,而且通过“恪物”,反思自己的言行,处得警醒自己,提升自己的醒觉能力:“随时知对错,但对错早已不重要”的静心状态,这种人就是高人,也是真“良知”之人。
发现一个社会现象,经常有些人手拿佛珠,念念有词,这种“恪物”让外人看着就是有“良知”的人,但是王阳明说“如果一
什么是‘不放心’呢,就是缺少醒觉,依靠本能反应,越多的恪物都是“缺少内心之道”,很多人是说一套,干一套,变脸比翻书还快,天天良知、道理、天理挂嘴边,就是不干一件人事,这种的危害比一个恶人还要恶十倍。
对于王阳明和心学是我们一生都需要深刻研学的,每每反思自我,深夜难眠,努力的“言行合一”一直在修行,反思觉察自我,
若有某一句话对你有价值,也请
今日
读懂王阳明就能对明代“心学”甚至是有明一代思想都能有一个大体上的掌握。
王阳明学说最重要的三个部分:知行合一、致良知、心外无理。
这篇文章将为你一一介绍。
(这个话题很久之前就想写了,今年浙江高考作文就涉及知行合一。
)01 心外无理在陆象山“心即理”基础上,阳明则更提出“心外无理”:“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阳明的“理”与朱熹的“理”有不同。
朱熹的“理”不仅是指道德伦理,还指物理;
而阳明的理不包含“物理”。
弟子徐爱就指出了朱、王之间的不同:“朱子以为‘事事物物皆有定理’,似与先生之说相戾。
”阳明回答说:“于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却是义外也,至善是心之本体,只是‘明明德’到‘至精至一’处便是,然亦未尝离却事物,本注所谓‘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者得之。
”朱熹的“事事物物皆有定理”含有事事物物都具有自身规律、自身特点的意思,而阳明则把它理解为“至善”与“义”,就只剩下道德内容了。
他更进一步解释“理”云:“理也者,心之条理也。
是理也,发之于亲则为孝,发之于君则为忠,发之于朋友则为信,千变万化至不可穷竭,而莫非发于吾之一心。
”此“理”与朱子之“理”已经相差万里了。
这说明王阳明的学说更倾向于悬搁宇宙论,而专力去建立“心”与“理”的合一。
阳明的“心外无理”“心外无物”思想曾经被人当作主观唯心主义的典型表达而受到批判。
这里其实存在着很大的误解。
王阳明并没有探讨宇宙本源的兴趣,他是从引导人们走向儒家的伦理道德的指向上提出这个观点的。
他说“心外无物”不是说宇宙万物来源于人心,或者说离了人心,宇宙万物就不存在了。
而是说独立于人的心灵之外的外物对人来说是没有意义的。
他说的“心外无物”的“心”实际上是很具体的
从人“成德”的角度讲,没有进入我的“心”的事物对我来说是无意义的,与不存在等同。
因为人的“德”只能施于我所知道的事物身上,只有我所接触的事物,才存在如何对待它的问题。
“南镇论花”表达的就是这一观念。
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
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传习录》下)另外,阳明的“心外无物”之说还有一层意思,是说没有了人心的灵明,天地万物便无法呈现它的意义:先生曰:“你看这个天地中间,甚么是天地的心?
”对曰:“尝闻人是天地的心。
”曰:“人又甚么做心?
”对曰:“只是一个灵明。
”“可知充天塞地中间,直至有这个灵明。
人只为形体自间隔了。
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
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它高?
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它深?
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辨它吉凶灾祥?
天地鬼神万物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
我的灵明离却天地鬼神万物,亦没有我的灵明。
如此便是一气流通的,如何与他间隔得?
” 人心使天地鬼神万物成为被思考的对象,人心给这些自在之物赋予了意义。
显然阳明认识到,没有人的灵明,天、地、鬼神、万物照样是存在的,但没有人的灵明,它们的存在就无法被感知,它们的意义就没法展现出来,也就相当于不存在了。
这才是阳明“心外无物”的真意。
阳明如此立论是有其现实的针对性的。
“诸君要识得我立言宗旨。
我如今说个心即理是如何?
只为世人分心与理为二,故便有许多病痛。
如五伯攘夷狄,尊周室,都是一个私心,便不当理;
人却说他做得当理,只心有未纯,往往悦慕其所为,要来外面做得好看,却与心全不相干。
分心与理为二,其流至于伯道之伪而不自知;
故我说个心即理,要使知心理是一个,便来心上做工夫,不去袭义于义,便是王道之真,此我立言宗旨。
”02 致良知“良知”二字合在一起连用,最早来自《孟子·尽心上》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
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孟子提出的“良知”概念里,强调有二:第一,良能是不需要主动学习就有的能力,这种能力与吃、喝等为满足生理需求的本能不同,是为了求得仁、义等道德而具有的本能;
孟子的哲学里认为,德性可以使人祛除一切外界的利欲和诱惑,让人能自由地去做真正意义上道德的事,第二,良知,就是人在做一件事情时,对那件事是否道德进行评判,那件事是善是恶,你的良知都会告诉你。
孟子认为,良知同样与生具有,不用思考就知道,但与吃喝等生理需求的知不同,是对善恶是非观念的判断。
孟子对“良知”的诠释,发扬了他的“性善论”,所以他认为人之所以行道德之事,是因为人有良能、良知。
王阳明的“良知”学说上承孟子,他是孟子后最
王阳明是明代心学集大成者,其哲学思想影响了明代以后无数哲人及无数地区,而“良知说”又是其哲学概念中的核心。
所以讨论阳明学说对“良知”的再诠释与继承,是很有必要性的。
阳明对良知的定义是“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
”阳明沿用了孟子良知概念里的“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强调良知是人本性的东西,不需要思考就知道,不需要学习就有这种能力,自然而然,在人的心中。
“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
”这是阳明学中对良知的另一处诠释,在后文会用到孝敬父母这个例子举例。
王阳明认为,良知和天是一体的。
“天,良知一也”在王阳明的“一元论”哲学里,没有物质精神之分,没有主体客体之分,良知与天即一体,天下无心外之物。
由此,在王阳明这里良知、心、天成为了三位一体。
王阳明认为“良知”是心的本体状态。
“良知即是未发之中,即是廓然大公、寂然不动之本体,人人之所同具者也。
”王阳明解释,“中、寂、公”没有完全实现,是因为有私欲和外物干扰了本心,使人无法发挥自己的良知。
因此,我们能知道,阳明的良知和命题性知识是一定有区别的。
在学习命题性知识的时候,人往往会带有私欲和功利性的目的。
比如说,为了考试,为了
但王阳明不只重视良知这个概念,更是强调“致良知”这个将良知扩大的行为,他说 “既知‘致良知’,又何可讲明?良知本是明白,实落用功便是。
”良知人人都有,但很多时候被蒙蔽起来,我们就需要去除私欲,在“行”的过程中,自然就做到了“知行合一”。
他认为,“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这样看来,阳明更强调“知行合一”中“行”的一面。
03 知行合一知行问题是中国学术史上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许多先贤对此都有自己的见解。
明代思想家王守仁在知行问题上对朱熹的“知先行后”说持批评态度,提出了“知行合一”思想。
他认为:“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
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知行如何分得开?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主要着眼于道德观念与道德修养的密切结合,其目的是把“知”即意念也当作最初的“行”,使人们对“不善的念”不掉以轻心,即“不善的念”在内心刚产生时,就要把它“克倒”。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是以“心即理”为理论前提的,他把“知行合一”与“心即理”之说联系起来,“知行合一”也就是他所谓的“致良知”,“良知”是知,“致”是行。
具体而言,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在三个方面的论证具有自身独特价值。
“知行之体本来如是”,即知与行本来就是一个整体。
王守仁强调,知行合一“又不是某凿空杜撰”“知行之体本来如是,非以己意抑扬其间,姑为是说以苟一时之效者也”。
在他看来,将知行作为一个整体并不是为了达到一时目的而任意瞎说的,而是知行本来就是一个整体,“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知行如何分得开?
”他举例说,“如称某人知孝、某人知弟,必是其人已曾行孝行弟,方可称他知孝知弟”,一
也就是说,知必须通过行才能知,行必须通过知才能行。
知而不行,其实不算真正知。
王守仁还把“知行本体”与“心之本体”联系起来:“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
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既然“知行本体”就是“心之本体”,那也就是“自然会知”“不假外求”的良知。
也就是说,“知”是“良知”的自我体认,“行”是“良知”的落实。
“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即知就是行、行就是知。
在强调知与行就是一个整体的基础上,王守仁进一步指出知就是行、行就是知。
他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凡谓之行者,只是着实去做这件事。
若着实做学问思辨的工夫,则学问思辨亦便是行矣。
”这是强调知指导行、行实践知,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结果。
这里提到的“学问思辨行”,就是《中庸》提出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王守仁用一个“做”字把前四者都纳入“行”的范畴。
他的理由是,行离不开知,因为“若行而不能明觉精察,便是冥行”;
同样,知也离不开行,因为“知而不能真切笃实,便是妄想”。
这就是“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知行工夫本不可离”。
知行是一事之两面,是一个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觉悟理解的方面叫做知,切实用力的方面叫做行,两者是不能分开的。
“知行之合一并进”,即知与行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在朱熹、陈淳等人的著述中,偶有提及“知行常相须”,后来也有一些学者对此加以发挥。
但是他们所说的“相须”“并进”还是把知与行作为两个主体。
王守仁的“知行之合一并进”则把知与行作为一个主体,明确指出:“知行之合一并进而不可以分为两节事矣。
”王守仁“知行之合一并进”论,其理论根源就是他强调的“心理合一”。
在“心理合一”理论指导下,他认为“欲食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欲行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
王守仁还援用一些为生活实践所证明了的经验常识来论证他“知行之合一并进”的作用。
如“路歧之险夷,必待身亲履历而后知”“学射,则必张弓挟矢,引满中的;
学书,则必伸纸执笔,操觚染翰”,也就是强调不论走坎坷的道路,还是射箭、写字,都必须亲身经历才能有切实体会。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是基于对朱熹“知先行后”说的批判而提出来的。
朱熹的“知先行后”说揭示了知与行这两个阶段,却有割裂二者之嫌。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弥补了朱熹“知先行后”这一缺陷,强调了二者的统一与联系,这为后世知行观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益启迪。
王阳明十大语录 1、“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
”故事背景:1483年,王阳明在北京的私塾读书。
有一天,他一本正经的问老师:“何谓第一等事?
”这话的意思其实就是问,人生的终极价值到底是什么?
他的老师吃了一惊,从来没有学生问过他这样的问题,他看了看王阳明,笑笑,又思考了一会,才做出他自认最完美的回答:“当然是读书做大官啊。
”王阳明显然对这个答案不满意,他看着老师说:“我认为不是这样。
”老师不自然地“哦”了一声:“怎么?
你还有不同的看法?
”王阳明夸张地点头,说:“我以为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
”2、“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故事背景:有一年春天,王阳明和他的朋友到山间游玩。
朋友指着岩石间一朵花对王阳明说,你经常说,心外无理,心外无物。
天下一切物都在你心中,受你心的控制,你看这朵花,在山间自开自落,你的心能控制它吗?
难道你的心让它开,它才开的;
你的心让它落,它才落的?
王阳明的回答很有味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
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3、“这和尚终日口巴巴说甚么!终日眼睁睁看甚么!”故事背景:他在一座寺庙中看到一个枯坐的和尚。
据知情人透露,这个和尚已不视不言静坐三年。
王阳明笑了笑,就绕着和尚走了几圈,像是道士捉鬼前的作法。
最后他在和尚面前站定,看准了和尚,冷不防的大喝一声:“这和尚终日口巴巴说甚么!终日眼睁睁看甚么!”这句话就是传说中禅宗和尚的禅机。
所谓禅机,就是用含有机要秘诀的言辞、动作或事物来暗示教义,让接收方触机领悟。
不知是王阳明的禅机触动了和尚,还是王阳明的大嗓门惊动了和尚,总之,和尚惊慌的睁开眼,“啊呀”一声。
王阳明盯紧他,问:“家里还有何人?
”和尚回答:“还有老母。
”“想念她吗?
”和尚不语。
一片寂静,静的能听到和尚头上的汗水流淌的声音。
最后,和尚打破了这一死寂,用一种愧疚的语气回答:“怎能不想念啊。
”4、“我以落第动心为耻”故事背景:故事背景:1496年,他在会试中再度名落孙山。
有人在发榜现场未见到自己的名字而嚎啕大哭,王阳明却无动于衷。
大家以为他是伤心过度,无法动用悲伤的表情了,于是都来安慰他。
他的脸上略过一丝沧桑的笑。
他说:“你们都以落第为耻,我却以落第动心为耻。
”5、“光不仅在烛上”故事背景:一个叫徐樾的弟子在岸边如信徒朝圣一样虔敬的希望和王阳明见面,王阳明答应了。
徐樾还处于王阳明心学的初级阶段——静坐,他确信在静坐中理解了王阳明心学,得到了真谛。
王阳明就让他举例子说明,徐樾就兴奋的举起例子来,他举一个,王阳明否定一个,举了十几个,已无例可举,相当沮丧。
王阳明指点他道:你太执着于事物。
徐樾不理解。
王阳明就指着船里的蜡烛的光说:“这是光。
”在空中画了个圈说,“这也是光。
”又指向船外被烛光照耀的湖面说,”这也是光”,再指向目力所及处,“这还是光。
“徐樾先是茫然,但很快就兴奋起来,说:“老师我懂了。
”王阳明说:“不要执着,光不仅在烛上,记住这点。
”徐樾拜谢而去。
6、“此心光明,亦复何言”故事背景:1528年阴历十一月二十八日夜,王阳明从一个美的出奇的梦中醒来,他问弟子:“到哪里了?
”弟子回答:“青龙铺(今大余县青龙镇赤江村)。
”王阳明又问:“船好像停了?
”弟子回答:“在章江河畔。
”王阳明笑了一下:“到南康还有多远?
”弟子回答:还有一大段距离。
王阳明又是一笑,恐怕来不及了。
他让人帮他更换了衣冠,倚着一个侍从坐正了,就那样坐了一夜。
第二天凌晨,他叫人把周积叫进来。
周积匆忙的跑了进来,王阳明已倒了下去,很久才睁开眼,看向周积,说:“我走了。
”周积无声的下泪,问:“老师有何遗言?
”船里静的只有王阳明咝咝的呼吸声。
王阳明用他在人生中最后的一点力气向周积展现了一个微笑,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7、“你死都不怕,还在乎一条内裤么?
”故事背景:关于“盗贼也有良知”这个论点,王阳明并非信口开河,而是有事实依据。
据说他在庐陵担任县令时,抓到了一个罪恶滔天的大盗。
这个大盗冥顽不灵,面对各种讯问强烈顽抗。
王阳明亲自审问他,他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说:“要杀要剐随便,就别废话了!”王阳明于是说:“那好,今天就不审了。
不过,天气太热,你还是把外衣脱了,我们随便聊聊。
”大盗说:“脱就脱!”过了一会,王阳明又说:“天气实在是热,不如把内衣也脱了吧!”大盗仍然是不以为然的样子:“光着膀子也是经常的事,没什么大不了的。
”又过了一会,王阳明又说:“膀子都光了,不如把内裤也脱了,一丝不挂岂不更自在?”大盗这回一点都不“豪爽”了,慌忙摆手说:“不方便,不方便!”王阳明说:“有何不方便?你死都不怕,还在乎一条内裤吗?看来你还是有廉耻之心的,是有良知的,你并非一无是处呀!”8、“你看满大街都是圣人,满大街的人看你也是圣人”故事背景:有一天,那个个性极强的王艮出游归来,王阳明问他:“都见到了什么?
”王艮以一副异常惊讶的声调说:“我看到满街都是圣人。
”我们应该注意,王艮这句话别有深意。
王艮来拜王阳明为师前就是狂傲不羁的人,拜王阳明为师后,也未改变“傲”的气质,王阳明多次说:“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
”王艮不相信。
他始终认为圣人是遥不可及的,所以他说的“我看满街都是圣人”这句话,是在讥笑王阳明的言论:“你瞧,那些在大街上的凡夫俗子都是圣人,我怎么就不相信,天下会有这样多圣人啊。
”王阳明大概是猜透了王艮的心意,于是就借力打力:“你看到满大街都是圣人,满大街的人看你也是圣人。
”王艮尴尬的一笑:都是圣人。
王阳明点头说:对!人人都是圣人,谁也不比任何人差。
9、他一疑,事就成了。
故事背景:王阳明的这个计谋用两个字就可以概括:造假。
他伪造了各种迎接正规军南昌的公文,在这些公文中最耀眼的就是正规军的人数,粗算一下,大概有十万人。
公文中还声称,约定在本年六月二十日合围南昌城,二十一日发动拂晓总攻。
在另外的公文中,王阳明“回复”说,不要太急躁,为了避免重大伤亡,攻城是下策,应该等朱宸濠出城后打歼灭战。
他还伪造了答复李士实和刘养正投诚的书信,在信中,他对两人弃暗投明的态度表示深深的欣赏,并且答应两人,在平定朱宸濠后会给两人升官发财的机会。
他再伪造朱宸濠手下指挥官们的投降密状,让人去和平时与朱宸濠结交的人相谈,在会谈结束后故意把这些公文遗落。
自然,这些伪造的公文统统都到了朱宸濠手里。
有地方官员对王阳明这些造假计谋不以为然,他们问王阳明:“这有用吗?
”王阳明不答反问:“先不说是否有用,只说朱宸濠疑不疑。
”有官员不假思索的回答:“肯定会疑。
”王阳明笑道:“他一疑,事就成了。
”10、胜负之决只在此心动与不动。
故事背景:有弟子问王阳明,用兵是不是有特定的技巧(用兵有术否)?
王阳明回答:哪里有什么技巧,只是努力做学问,养的此心不动,如果你非要说有技巧,那此心不动就是唯一的技巧。
大家的智慧都相差无几,胜负之决只在此心动与不动。
王阳明举个例子说,当时和朱宸濠对战时,我们处于劣势,我向身边的人发布准备火攻的命令,那人无动于衷,我说了四次,他才从茫然中回过神来。
这种人就是平时学问不到位,一临事,就慌乱失措。
那些急中生智的人的智慧可不是天外飞来的,而是平时学问纯笃的功劳。

参考:
阳明心学的精髓是“致良知”,是儒家学说的精髓和妙用,和诗经的“思无邪”异曲同工。
“致良知”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致就是抵达,良知就是善,就是“心”的本体作用,就是心即理,是人的内心(注意是没有经过欲望和情绪污染的内心),对客观世界的折射和自然反应。
那致良知为了什么,目的是什么?
其实就是王阳明认为的读书做圣人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阳明先生认为的人生最要紧的事。
那怎么致良知,方法是什么?
知行合一,只有知行合一才能致良知,那什么又是知行合一呢?
很难一下子讲清楚,勉强可以说发挥人原本的主观能动性和道德自觉性,但又要实事求是,不能过犹不及。
其实,阳明心学四句教给出了完整答案: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参考:
主要思想有“心即理”,“心外无物”,“知行合一”。
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影响了古今中外很多国家地区,他不仅是“陆王之学”之大成者,心学思想创立者,更是践行“知行合一”,成为了集“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于一身的完人。
摘录几句王阳明非常经典的语录:1、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
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2、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3、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4、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
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
意在于仁人爱物,即仁人爱物便是一物。
5、心犹镜也。
圣人心如明镜。
常人心如昏镜。
近世格物之说,如以镜照物,照上用功。
不知镜尚昏在,何能照?
先生之格物,如磨镜而使之明。
磨上用功。
明了后亦未尝废照。
愿天下所有美好的事物如期而至,来到你和你家人身上,愿你幸福哦~
参考:
明代王守仁,自号阳明子,因此被人称为阳明先生,又称王阳明。
他是一位传奇人物,在程朱理学占据统治地位的时代提出了截然不同的学说——阳明心学,深深地影响了中国。
有人认为做到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有人说他是明朝风气败坏的根源,也有人说“一生伏首拜阳明”。
其实,不管别人如何诋毁,阳明先生都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
他的学说简洁有力,读懂了王阳明,可以让你受益无穷。
王阳明的学说可以概括为三句话:心即理、知行合一与致良知,这三句话层层递进,构成了王阳明的学术体系。
下面居士我就通过这三句话为大家解读阳明心学。
一、心即理阳明心学是从王阳明提出“心即理”这一命题展开的,而“心即理”则是王阳明在反思程朱理学错误的基础上提出的。
因此要理解阳明心学,首先要弄清程朱理学到底说了什么。
程朱理学既然以“理”为名,自然推崇“理”。
他们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在天地生成之前就已经存在了。
朱熹说: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
有此理,便有此天地;
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都无该载了!(《朱子语类》)理与气(物质)结合在一起,生成了天地间的一切事物。
所以每一件事物中都蕴含着理,就像每一条河流中都倒映着一个月亮,被朱熹称为“月映万川”。
那么理具体是什么呢?
在自然界,理表现为万事万物的运行规律;
在人类社会,理就是伦理道德。
人怎样才能认识理呢?
朱熹说,非常简单,每一个事物中都蕴含着理,所以只要研究身边事物之理即可,这就是格物。
今天格一物,明天格一物,总有一天会豁然贯通,认识到全部的、整体的理,这便是朱熹所谓的“格物穷理”。
如果一
所以朱熹认为,儒者要认真研究事物的规律,他说:一草一物,岂不可以格。
如麻麦稻粱,甚时种,甚时收,地之肥,地之硗,厚薄不同,此宜植某物,亦皆有理。
(《朱子语类》)朱熹还说:且如这个扇子,此物也,便有个扇子底道理。
扇子是如此做,合当如此用,此便是形而上之理。
(《朱子语类》)这便是程朱理学的主要观点。
王阳明自小读圣贤书,自然也对程朱理学深信不疑。
他从小就有做圣贤的远大理想,因此便想照着朱熹所说去格物穷理。
王阳明与朋友钱德洪相约去格亭前翠竹中的理。
钱德洪先格了几天,一无所获,反而病倒了。
王阳明认为钱德洪太弱鸡,精力不足,于是自己也对着竹子格,他比钱德洪多格了几天,格来格去没有格出竹子中的理,也大病一场。
王阳明始终想不明白,这竹子与伦理道德有什么关系?
王阳明由此感叹,圣贤不是谁都能做的,自己实在没有格物的精力。
这个故事,叫做“亭前格竹”。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自述了这一段经历:初年,与钱友同论做圣贤要格天下之物,如今安得这等大的力量?
因指亭前竹子,令去看。
钱子早夜去穷格竹子的道理,竭其心思至于三日,便致劳神成疾。
当初说他这是精力不足,某因自去格,早夜不得其理,到七日,亦以劳思致疾,遂相与叹圣贤是做不得的,无他大力量去格物了。
王阳明从此放下了做圣贤的念头,而是规规矩矩地考科举、做官。
他是个正直的人,因为不满刘瑾专权,上疏弹劾,结果被发配到了贵州龙场驿站。
龙场驿在群山之中,极为荒凉,也没有人可以交流。
不过王阳明却保持了乐观的精神,他开始思索一个问题:假若圣人在龙场,他会如何做呢?
终于,王阳明顿悟了:一切答案都在我的心里,圣人来了,也不过是遵从自己的本心而已。
这就是“心即理”,而这件事,被称为“龙场悟道”。
“心即理”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王阳明认为,朱熹从根本上就错了,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与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是两回事。
伦理道德并不是什么世界本原,它就源自“我”的本心:我内心认同的事情,就是善;
我内心反感的事情,就是恶。
我本就明白何为善,何为恶,这便是良知。
我不需要研究事物的规律就知道,孝顺父母是对的,偷窃财物是错的……因此王阳明说:且如事父,不成去父上求个孝的理?
事君,不成去君上求个忠的理?
交友治民,不成去友上、民上求个信与仁的理?
都只在此心。
(《传习录》)王阳明还说,任何人都有良知,哪怕是那些毫无廉耻的人。
一天,王阳明的手下擒住一个盗贼,王阳明让盗贼将身上的衣物全部脱掉。
贼脱到只剩一条内裤,再也不愿意脱了。
王阳明说:你知道当众脱内裤是羞耻的事情,而这就是你的良知。
二、知行合一每
王阳明说,这是由于人的私欲太多,因此遮蔽了良知。
人的良知如同一面镜子,能映照出事物的本来面目,但是人的私欲如同灰尘与铜锈,会逐渐布满整个镜面,原本明亮的镜子就变得昏暗污浊了,无法再映照事物。
那么,如何能让良知这面镜子恢复原本的明亮呢?
王阳明给出的答案是“存天理,去人欲”,而具体做法就是“知心合一”。
阳明心学中的“知心合一”有两重意义:第一,知与行本就是合一的王阳明认为,知与行是一件事,而不是两件事,即“一念发动处即是行”。
例如,你看到大街上一个老人摔倒在地,你的第一个反应就是上前搀扶,这种反应既是“知”,也是“行”。
你不会想:“照顾老人是善事,所以我应该去搀扶他。
”所以,良知是人遇到每一件事情时的本能反应,这种反应意味着你想要行动。
所以“知行合一”的“知”不是知道“1+1=2”,而是知道冷、知道饿。
知道冷就想穿衣服,知道饿就想吃东西,知道善就想行善事。
这便是“知行合一”的第一重意义。
第二,遇事听从自己的本心不过,由于很多人的良知被私欲遮蔽了,所以知而不行。
比如有人看见老人当街摔倒,虽然产生了上前搀扶的想法,然而转念一想,老人会不会赖上我呢?
于是装作没有看见。
这样的人,便是“知而不行”,知行不合一。
所以王阳明说,要让知行合一,也就是依照自己的本心去做事。
所谓本心,就是遇事时心中浮现的第一个念头。
王阳明说:尔那一点良知 ,是尔自家底准则。
尔意念着处,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
尔只要不欺他,实实落落依着他做去,善便存,恶便去。
(《传习录》)久而久之,心中的私欲便被扫除干净,良知这面镜子也恢复了原本的明亮洁净,而这就是知行合一的最终境界——“致良知”。
三、致良知“致良知”也是阳明心学的精髓所在。
王阳明曾说,我的学说总结起来,就是“致良知”三个字。
而“致良知”也含有两重含义:一、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现实世界注定充满诸多丑恶之事,也许今天看到小偷偷钱包,明天看到孤寡老人可怜无助,而这些都是不符合良知的。
王阳明说,要用良知去规范事事物物,把良知推行到事事物物上。
例如,看到小偷偷东西,你要去制止;
看到孤寡老人可怜,你要去帮助……简而言之就是使一切事物都符合良知,这便是“致良知”,简称“致知”。
王阳明说: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
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
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
(《传习录》)“致良知”体现了王阳明胸怀天下的志向。
所以宁王朱宸濠造反时,王阳明毅然决然地组织军队对抗宁王,几十天就平定了这场叛乱。
在王阳明看来,这正是“知行合一”,是“致良知”。
我们佩服王阳明平定宁王的才能,却很少有人想过,自己在面临宁王叛乱时,能否像王阳明一样组织人马抗击宁王?
如果能作出这样的选择,不论胜负如何,都是伟大的人。
二、将良知推到极致上文说过,人人都有良知,但人人心中也都有私欲,就像尘埃和锈迹一样,遮蔽了心中明亮的镜子。
而王阳明推崇的致良知,也就是磨洗心中镜子的过程。
如果你遇到每一件事情,都能依照本心、依照良知去做,就是在磨去镜子上的锈迹。
你做得越多,镜子就磨得越亮,锈迹也就越少,这被王阳明称为“事上磨练”。
久而久之,心中镜子上的锈迹、灰尘便被磨洗干净了,良知恢复了彻底的光芒,达到了极致。
修习心学的过程,也就是磨镜子的过程。
你天天都能知行合一,心中的镜子越磨越光,越磨越亮,锈迹越磨越少。
最终,你心中的镜子没有一丝锈迹,你的良知没有受到一点遮蔽,它就达到了极致。
这就是“致良知”的第二层含义。
因此,阳明心学就是教你如何从“心即理”到达“致良知”,这一过程非常简明直接,但也充满险阻,因为你要同自己的私欲作斗争。
如果你成功了,那么你便是圣人。
所以每

参考:
王重阳,王阳明,五十八岁死啦,著有五灵篇,全真派,修的什么还可信吗,不修又如何?
还值得研究吗?
不论不类,道不道,俗不俗。
只进入朮的阶段,妖道也。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