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折太君吗

【余太君实有其人】。
历史上的佘太君本姓折,由北方人读音折佘不分,在文艺作品中才讹变为佘。
折家世居陕西府谷,这里自五代时起便为抗击北方辽契丹贵族袭扰的重要军事据点。
从折太君曾祖折嗣伦时起,折家便世袭军职,参加抗辽斗争。
折嗣伦的儿子叫折从阮,从阮的儿子叫折德扆。
据毕沅《关中金石志》载:“折太君,德扆之女,扬业之妻也。
”《岢岚州志》又记:“折氏性警敏,尝佐(杨)业立战功。
……后业战死陈家谷,潘美、王侁畏罪,欲掩其事,折上疏辩夫力战获死之由,遂削二人籍,除名为民。
”可见折太君确为杨业妻子。
并曾同杨业并肩战斗于抗辽前线。
《晋乘捜略》还记载“乡里世传折大君善骑射,婢仆技勇,过于所部,用兵克敌,如蕲王夫人(韩世忠夫人梁红玉)之亲援桴鼓然。
”这又说眀折太君还曾训练一支由婢仆组成的骁勇的家兵。
历史上的佘太君事迹,虽然史书有徵,但因为多出于地方志,所以并不是都可信的。
因为地方志中的人物及其事迹,有时是先有传说,然后再逐渐附会而成史的,因此有的是真,有的半真半假,有的全假。
折太君可以肯定实有其人,至于其事,只能略备一说了。

参考:
历史上,的确有“佐业立战功”d的折太君。
关于折太君的文献记载,主要是《山西通志》,以及《保德州志》这两本地方志。
此处就主要谈论编撰早一些的《山西通志》。
一、《山西通志》产生的时代背景《山西通志》有两处提到折太君,一处是介绍杨业:“岢岚州·宋·杨业,妻折氏。
”,一处是介绍“保德州·折太君墓”。
要搞清楚历史上是不是真有折太君这
《通志》最早编撰于明代。
第一阶段,是胡谧主编十七卷,是明宪宗朱见深在位期间(胡谧山西通志十七卷·成化间修《千顷堂书目》)。
第二阶段,是嘉靖年间由周斯盛主编的三十三卷(嘉靖癸亥,为山西提学佥事时修《千顷堂书目》)。
第三阶段,是万历年间由李维桢整理定稿,(萬厝中,按察使李维桢,皆踵事排篡)。
修编《通志》与修编前朝正史一样,是朝廷出资编撰,皇帝批准主编,最后由皇帝审批签字完成,内容不存在弄虚作假、文过饰非。
当然,皇帝审阅,不可能一词一句退钱阅读,但如果被其他读书人看出问题,挑出毛病,毁掉名声事小,一旦被人投诉说编撰之人,工作敷衍了事、戏弄皇帝没有学问,可不是好玩的事。
二《通志》编撰者的可信度胡谧、周斯盛、李维桢这三人有两个共同点:(1)三人都不是山西人,不需要为书籍中的内容搞虚假杜撰,不需要为当地锦上添花,为当地拉旅游资源。
(2)三人都在山西当过高官。
其中,胡谧与周斯盛都在山西当过教育部门的高层领导,其中周斯盛还在保德州任过知府,故而,他们对当地相关文献资料都非常熟悉。
(3)李维桢虽然没有在山西教育部门任职,但他到山西之前,在陕西任过“提学副使”监督教育。
李维桢也是明代很有名气的古籍文献编撰整理者,早年参入过《穆宗实录》编撰,因态度严谨务实,晋升为主编。
所以说,皇帝御批、官方认可的地方志,可信度极高,不亚于正史。
三、编撰者的严谨态度编撰地方志,难免会遇到一些因年代久远、地域广泛等问题,造成一些人物事件缺乏资料支撑的情况,但又合情合理,不像是虚假编造出来的,让编撰者选取举棋不定、左右为难。
如果是修订前朝正史,遇到这种情况,大多数是直接弃用,或放在不同的传记中,而编撰地方志则一般会用上“相传”、“俗传”、“盖”等推测性词语。
(1)杨业,妻折氏。
例如,《山西通志》·岢岚州·宋·杨业,妻折氏。
业,初名刘继业,事北汉,任犍为节度使。
娶折徳扆女。
后归宋,赐姓杨。
折性敏慧,尝佐业立战功,号杨无敌。
后业战死于陈家谷,潘美、王侁畏罪欲掩其事,折上疏辨,夫力战,获死之。
由遂,削潘美王爵,侁除名。
这里,杨业,“初名刘继业,事北汉,任犍为节度使”、“号杨无敌”,以及杨业战死后,“削潘美王爵,侁除名”,这些在其他历史资料中都可以查到。
(潘美,宋“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去世追封“郑王”)。
(2)“杨无敌”归宋之前没有战例编撰者在这介绍杨业的这段话中,没有用如何推测性的词语,故而佘太君“佐业立战功”的可靠性相当高。
只是,她帮助的是北汉,后周与宋朝的皇帝不可能嘉奖她,至于北汉是不是给过她奖励表彰,就不得而知。
例如,史料中,杨业在北汉,就得到三样东西,一、一个“杨无敌”这个名号,二、一句“杀伤宋师无筭”(无筭suàn,无法计算);
三、就是在太原多次败给宋军逃跑的样子。
仿佛之前杀伤宋军无法计算的“杨无敌”,就没有一次值得书写的战例似的。
只能解释赵宋当权者不让自己以前的狼狈样子,以致今天我们看不到相关情况。
(3)保德州·折太君墓再来看《山西通志》“保德州·折太君墓,在州南四十里折窝村。
相传即杨业妻、折德扆女也。
”这里是介绍折太君墓,意思是,保德州的折太君墓,在州南方四十里外的折窝村,据当地人祖祖辈辈口头相传,这个折太君墓的主人,就是杨业的妻子、折德扆的女儿。
在荒郊野外的村庄附近,有一座古墓,经过四百多年的风吹雨淋,还经过西夏人、蒙古兵、以及明代大军的战火,早已面目全非,也没有历史文献资料可查证。
故而,这里用了“相传”一词。
这也正验证了《通志》编撰者在选取材料与措辞方面严谨的态度。
同时也说明了前面介绍“杨业,妻折氏”的文字,是编撰者可以肯定的历史。
四、三人聊天的秘密969年正月,赵匡胤御驾亲征,指挥大军进攻太原。
五月,宋军占尽优势,“为四寨以逼之”,,对太原城志在必得。
人算不如天算,当宋军攻到城下,却寸步难行、一筹莫展。
(1)抗宋活跃的杨业硬攻不拿不下来,就用水灌城。
赵匡胤亲自指挥监督修堤筑坝,也亲临现场指挥开闸放水,一会儿指令“决晋祠水灌城”、一会又安排“引汾水入新堤,灌其城”。
太原城依然毫发无损、巍然不动。
而北汉抵抗表现得最抢眼最活跃的人,恰恰是“杀伤宋师无筭”号称“杨无敌”的杨业。
就是这个杨业,多次率小股人马,出城偷袭宋军。
尽管每一次都被城外人数众多的宋军打了回去,但他杨业每次都能按计划全身而退。
就在这时,折太君的哥哥折御勋与杨业的弟弟杨重勋一起去找赵匡胤。
当时,赵匡胤并没有
(2)兄弟姐妹心连心二人一起到赵匡胤的临时办公室门口,对值班门卫说见赵匡胤的理由是:就想来看望一下领导,想与老领导聊聊天(皆不埙诏来诣行在《续资治通鉴长编》)。
即得到门卫室通报的赵匡胤,很理解他们的来意与心情,就让他们进来,一起嗑瓜子聊天(上善其意、故有是命)。
至于二人找赵匡胤的用意是什么,以及他们三人谈了一些什么,史书没有说明。
但结合当时的时间节点与前线战况来看,他们三人谈论的内容,极有可能与杨业或其家眷有关。
因为太原攻守双方,原本都是出自于后汉。
故而攻城的人与守城的人,在战场上稍有点名气的人,没有几个不认识。
折御勋与杨重勋二人作为高级军官,虽然身在后方,自然会有朝廷的战报,了解前线的相关情况。
三人聊天一个月后,雨季来临,宋军将士很多人患了皮肤病(多破腹病),赵匡胤撤军。
巧合的是,谁也没有想到,这次秘密闲聊的三人,都没有见到杨业折太君夫妻。
975年8年,保静军节度使杨重勋,在淮南宿州病逝,赵匡胤停朝两天,杨重勋最终没有等到兄弟团聚。
976年11月,赵匡胤去世,没有等到收复太原。
977年,泰宁军节度使 折御勋去世,最终也没有等到与妹妹佘太君见上一面。
979年,北汉灭亡,杨业降宋。
五,两位折太君古籍文献,直接称呼“折太君”的人有两个,一个是杨业的妻子,一个是折克行的母亲。
唐宋时期,地方州府县有突出政绩的官员,老母亲与夫人,都可以成为“太君”。
例如,杨重勋的孙子杨琪,在地方任职,他的母亲韩夫人被皇帝赐封为“南阳县太君”(杨重勋的儿子杨光扆当过县令,杨重勋是杨业的弟弟,杨琪年轻时,跟随杨六郎杨延昭南征北战)。
(1)两位折太君之间的关系历史上记载的佘太君兄弟,有一个哥哥折御勋、一个弟弟折御卿。
折克行是她弟弟折御卿的孙子。
也就是说,折克行的母亲,是佘太君的娘家舅侄孙媳妇。
当然祖孙两代“折太君”没有见过面,因为佘太君这个弟弟折御卿出生太晚,比折御勋整整小20岁,比佘太君至少小15岁。
折克行的父亲折继闵,是佘太君去世19年后才出生。
(2)折氏的地位折克行的母亲都称“折太君”,这可以理解。
为什么杨业的妻子,也称“折太君”?
按照传统习惯,杨业的妻子应该称“杨太君”才对。
原因是府州折氏家族的地位很高。
《宋史·职官三》:凡宗室当赐名训,具抄拟官。
凡庶姓孔氏、柴氏、折氏之后,应承袭者,辨其嫡庶。
意思是,赵姓皇家宗室添丁进口,不论是八抬大轿娶的老婆生的,还是买来的小妾奴婢生的,皇帝都赐名、赠送人生格言,登记造册,给小孩发补贴,也为孩子到了年龄后安排工作做准备。
而孔、柴、折这三姓有爵位的大臣、功臣家孩子出生,朝廷不“赐名训”,也不登记造册。
但孩子成年,不分嫡出、还是庶出,也都可以安排工作。
到时由那个孩子接班,也由他们家自己推荐。
至于其他姓氏大臣家的孩子长大接班,则以明媒正娶的老婆生的孩子为主,庶出的孩子看情况。
也就是说,府州折氏,与孔子后代、柴荣子孙的待遇相同。
综上所述,故而,历史上确有折太君其人
参考:
有没有折太君不好说,但绝对有折家将,而且世代忠良,为国戍边。

参考:
没有,那是《杨家将》里的虚构人物。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