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生产队时哪些农活印象比较深

上蔗行(hang)。
我家乡江西赣南,土地气侯适宜种植甘蔗,从1958年到2001年四十多年,所种甘蔗都交给江西第三糖厂收购。
一直到该厂破产后.就没有种甘蔗了。
甘蔗从春季播种到冬季砍伐收获要十个月
给甘蔗上行是一年两次,第一次叫上小行,第二次叫上大行。
什么叫上行,怎么上?就是给甘蔗两边培土,使它更好地吸收肥料养份和水份,同时又可埋获杂草,等它长粗长高后不会倒伏。
一行甘蔗的长度短的只几米,长的有三五十米。
甘蔗的高度都在两米
上蔗行的时间是正夏,常说的六月三伏天。
上蔗行时,两边都是高
由于天太热,温度高,不通风,干完一行后,出来感觉真的是:甘蔗是甜的,汗水是咸的,头脑是昏的,眼睛是花的,喉咙是干的,手足是软的。
要问劳动苦不苦,比比红軍两万五?要问劳动累不累.问问革命老前辈?这就是我对生产队农活的印象和记忆。
还有其他的农活记忆以后再说吧,

参考:
我在农村干了五年农活,印象最深的是种植水稻。
水稻生长到成熟,要经过三黑变三黄。
即插秧时苗黑色,缓秧时变黄色,成活后变黑色。
控干时变黄色,控干后变黑色,成熟了变黄色。
六十年代末,已推广科学种田,争取亩产过黄河跨越长江,充满了革命斗志!那时虽然又苦又累,但心中充满了力量,浑身的壮志豪情。
至今回忆起来,依然热血沸腾!我不愿意听抵毁改开前的污言秽语,怀念伟大领袖毛主席!毛泽东思想哺育我成长,我永远忠于伟大领袖毛主席!
参考:
1969年8月16日,初中毕业的日子,使我正式成为农村劳动生产第一线的社员。
印象最深的是在70年8月初,可以肩扛二百斤左右的麻袋上囤梯了,标志着已达到头等劳力的标准之一;
其它条件,是干活要能跟上趟,如拔(割)麦子、耪地、刨玉米秧等,现想起干这些活真的很美,干活时像大雁飞行一样,组长(打头的)在先,大家一字排开并进在田野上。
当时在生产队能挣头等劳动力的工分,是作为农村青年要达到的目标。
其次印象深刻的是挖河,如70年冬参加温榆河的挖河工程,从河中心开始分别向二堤退着挖,河中心的土要推到河堤外面,上大坡时,是人推车用牛拉车,那红旗招展,热火朝天激动人心的劳动场景历历在目。
记忆那年11月30日晚上,我不小心踏进泥水里,当即把棉鞋在水里洗了洗,穿上继续干,真是傻小子睡凉炕,就是火力壮!农村劳动有抢三夏收麦子,忙三秋是收玉米,种冬小麦是最忙的时候。
俗话说: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因此必须按季节收种,故忙时要昼夜劳作!
参考:
我一九五三年生人,十四岁参加劳动,干生产队农活一直到分田单干。
什么样的活都干过。
印象最深的农活是:拔麦子、割麦子、砍高粱、刨茬子、活泥托坯、拆炕搭炕、挖渠挖河、起猪圈推粪、人拉犁拉车、大雪节气浇麦田的封冻水、扶耠开沟、撒种扬粪、打场扬场等等。
全套的庄稼把式。
前几种农活最累最受罪。

最先学会干的就是糊豆泥。
每天放学后就直奔田塍糊豆泥。
糊豆泥就是最简单的农活,就是将田里的稀泥糊到种了黄豆的田塍上护住豆苗,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弄伤豆苗和秧苗,泥巴的多少、高矮尽可能与田塍一致。
这样的农活,生产队都是安排小朋友干,小朋友个子矮小不易弄伤稻苗和豆秧,每个下午每个小孩2.5分或2分工。
那时我们思想纯洁,谁也不偷懒,还自己组织竞赛,看谁糊的距离长,常常搞得一身田泥,除了衣服,脸上也到处是泥,只现眼睛和嘴巴了。
休工后,不论男女,一起冲到河里洗澡,将泥巴洗了才回家。
我们差不多大的有十几个小孩,大家一起千农活,一起玩耍,非常快乐。

参考:
倒倒粪,运运粪,散散粪,给莱描描粪,一年四季离不开粪。

参考:
不堪回首!何须回顾!!!
参考:
1960年冬天,我不到15岁就辍学务农,一直干到1968年参军,在湖南老家,农村里所有的农活我都干过,体会最深的就是“双抢”,就是三伏天在烈日炎炎下抢收早稻,抢插晚稻,为了避暑,凌晨三、四点就要下田干活,一天只能得七八分工分,每10分工才只能分三、四毛钱,收完晚稻以后,又修水库,社员们吃住在工地上,一干就是两三个月,一年中只有春节能休息几天,就是赶上雨雪天气,还要利用这个时间织草鞋。
说句良心话,那个年代农村的妇女比男劳动力更辛苦,她们除了参加生产队劳动,还要承担很多家务事,比如:洗衣、做饭、带孩子,晚上还要纺纱、织布、做针线活, 连过春节都得不到休息,男社员的一早一晚只管菜园子。
七年农民苦,对我来说是一种锻炼,也是一种财富,现在农村公路发达,交通便利,机械化程度高,不要上山打柴,不要中耕除草,不要兴修水利,农活非常少,妇女也不要纺纱织布,做针线活,小孩可以送幼儿园,广大农民有“一个月过年,两个月种田,九个月农闲”之说。
几千年的农业税也不要交了,种田政府还有补贴,过去的农民跟现在没法比了,真是太幸福了,要感谢共产党,感谢毛主席!
参考:

即然是指农村的农活,那就只能围绕这两个字来写,所谓农活,那就是农村在农业上的一些繁琐而又复杂的事,并需要人去做的叫农活农活首先要深刻理解我们伟人毛主席提出的农事八个字的方针:水,肥,土,种,密,保,管,工。
这是毛主席对农业的基本看法,和英明的论断。
具有深远的重要意义。
水是农业的命脉,要想科学种田,搞好农业,首先,必须先搞好农村的水利建设。
如,修水库,修水圳,修水垻,修池塘,将水储好。
二是肥,肥就是肥料,有几种肥,有土杂肥,有化肥,农活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开春后,搞山光绿边,修田埂,除杂草,多积土杂肥。
土就是要了解土壤的性质,便于种子的种植。
种,就是要选择答配留好种子,这是关健。
密,指的是种水稻及农作物的密度,这是按种子的而定的。
讲切实的吧!农村农活包括犁田耙田,浸种育秧,然后是插田,施肥,中耕,田间管理,除虫灭病,这一关是农事上第一关,抓好这一关,庄稼才长得好,粮食才大丰收。

参考:
我印象最深的是我种的第一块杂交稻试验田。
1975年,我们所在的很村开始推广杂交稻种植。
为了做好这个工作,大队(相当于现在的村委会)组织了农科组,每个生产队派一人参加。
我们生产队就派我去参加。
在大队农科组干了一年,各个组员带着杂交稻种回到各自的生产队去种试验田。
我回到队里,把情况跟队长说了以后,得到队长支持。
于是找了一块刚好是一亩的水田作为试验田。
犁耙是队里统一安排人手做的,只有播种插秧耘田施肥管水这些活计全部我亲手做。
所施的肥料也和其他常规品种的田块一样,没有多放的。
当时常规品种每亩用谷种20斤左右。
而杂交稻每亩只用谷种1.5---2斤。
三月初我先在旱地上播种,清明节前插秧。
最有趣的是插秧的时候,我一
有人要下田帮忙,但我不让。
男女社员们只好在田边嘻嘻哈哈地陪着我把田插完。
自古以来,农民种植的常规稻,每蔸都有十株八株苗,现在每蔸都是单株插。
我插的规格是5X10。
正好当天又是日头天,刚插下的秧苗被阳光一晒,半死不活的样子。
有个老农在田埂上走来走去,忧心忡忡地说:“这样种田能有饭吃吗?
”有的年轻人也随声附和,说起了风凉话。
但我都听之任之,不予反驳。
从播种到收获,经历120多天。
这期间,每一个社员都曾经去参观过我的试验田。
当看到杂交稻分孽力强的优势,无不啧啧称奇!收割后验收,亩产870斤干谷。
当时我们生产队全年两糙亩产干谷1000----1200斤,早糙亩产干谷600---700斤。
现在在同等管理之下,杂交稻一糙亩产干谷就达870斤。
这个结果,大大提高了所有干部群众推广杂交稻的积极性。
后来,大队还开了个杂交稻种植总结会。
有的农科组员种的杂交稻比我的还好,最高的亩产达到1080斤干谷。
总之,我们总算为当时科学种田,为农村农业的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

参考:
双时挑秧把。
知青点知青双抢时要下到各自生产队,给我们安排的活,女的是插秧,男的是挑秧把,犁田薅秧苗,洗秧把的活我们都没干过,但牵着牛在谷场脱粒我干过一次。
挑秧把技术含量不高,如果秧把没洗干净,一趟据说有两三百斤重,如果是在烂泥田,深及一腿根,要跪着行走拖着挑子向前走,田里有一种虫子咬人火辣辣地痛,你还抓不到它,农民叫田蛆,有时还可能被小瓷片割伤。
如果小田不大,可以按照距离分布抛到田里。
说谷子脱粒,先要晒得差不多,牛牵拉着石碾子在场上转圈碾压,差不多后要翻稻谷,开始时经验不足,水牛拉屎我手足无措,农民见牛尾巴撅起,马上抓起约草接起,以后就熟练了。
其他活在林场主要是开荒,挖树窝,水田不是很多,三下五去二就干完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