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潜艇潜深600米发射导弹的时候是否可以在海底600米就发射

核潜艇如果在六百米的深度发射导弹,那这个核潜艇的目的可能就不是要打击陆地目标,而是要炸龙宫了。
世界上95%
当年苏联无论干什么都要追求对美国的优势,弄了好多华而不实的东西,在潜艇制造上也是盲目追求下潜深度,他们制造的潜艇最深下潜深度达到了600至800米,创造了潜艇下潜的记录。
美国也天真地要跟苏联比试,造过一些600米左右潜深的潜艇,但除了压强太恐怖对制造材料和技术要求高,制造难度大之外,实用价值也不是那么大,纯粹是斗气。
我们知道压强和水深成正比,潜艇下潜越深压强越大,潜水深度600米左右的潜艇受到的压强成百上千吨,所以潜艇外壳的材料都是高强度钢和钛合金制成的,造价非常高。
但是导弹制造不能和潜艇一样追求坚固。
导弹是要杀伤敌人的,如果太抗压了,材料强度太高了,导弹能不能炸开都要打个问号。
所以如果导弹在600米左右的水下发射,导弹里外的压强差会变得特别大,导弹从潜艇发射管里出去立马就会被强大的压强挤扁或者直接挤爆,无论是发生哪一种情况,都是事与愿违、非常危险的。
不仅不能打击别人,还很可能伤到自己。
所以,潜艇在600米左右的水下只能保持巡航状态,不能在那个深度发射导弹的。
那么核潜艇的导弹到底是怎样发射的呢?
核潜艇通常情况下它配置导弹叫潜射弹道导弹,一般都是安装在垂直艇身前部的发射筒中。
核潜艇的导弹发射和陆地上的炮兵打仗有点相似,有比较固定的发射区域。
大多采取的都是从海港直奔目的地,到达后做好一切准备,一旦接到总部命令,战斗人员操作核潜艇上浮,上浮到30到20米水深的时候,将导弹对准预定目标发射出去。
由于潜艇构造不同。
设计不同。
发射方式也不尽相同。
一般来说,导弹发射方式分为两种:干式发射和湿式发射。
干式发射是在发射前先给发射筒增压,再用导弹发射筒外的燃气发生器制造混合物给导弹减压,这样井盖才能确保打开。
接下来导弹在可以放心大胆地通过末端推送装置冲出发射筒,冲出水面点火出击。
而为了减缓导弹封射的巨大推力即后座里,要对发射筒和潜艇平衡舱注水,以保持潜艇平衡状态,避免潜艇被掀翻。
干式发射的深度一般在30~40米之间,水越深导弹需要的动能就越大,对蒸汽产生装置、发射筒强度或者空气弹射装置的要求就越高,而且干式发射能让潜艇空间更大,携带更多的导弹,所以没有要发射深度上玩花样。
世界各国通常采用的是干式发射,美国、英国、法国和俄罗斯的潜艇都采用干式发射,中国潜艇采用的也是干式发射。
湿式发射是苏联最先使用的,它是先在放射筒里注入一定的海水,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筒内外的水压保持平衡。
等到发射筒和外面的水压基本平衡的时候,再打开盖子,在发射筒里面进行点火,然后由发动机产生的巨大推力把导弹推射出去。
湿式发射技术难度地,操作简单,但发射筒注水是它的短板,因为容易造成点火时受到影响而熄火,发生故障,降低导弹发射成功率。
门槛较低,也能够弥补液体火箭发动机点火时间较长的缺点,但同时也有比较明显的缺点。
因为海水的注入,导弹在发射点火时容易出现哑火。
干式发射采用的是燃料产生的压力助推导弹,它的压力有限,水越深阻力越大,所以说发射水深局限在水下20到40米之间。
湿式发射的深度可以稍微深一些,因为导弹的推力来自于潜艇上导弹发动机的推力,要远远大于干式的燃料产生的推力,但水的深度也不能低于80米左右,再深的话,阻力太大就会对弹道产生影响就会偏离目标,再就是我们前面讲到的导弹面临的压强问题。
总之,潜艇在600米水下发射导弹不仅不可行,而且也没有必要,最关键的是人类目前掌握的技术还达不到那个水平。

参考:
很不幸的告诉你,不管是弹道导弹还是巡航导弹,甚至是鱼雷,都不可能在600米的极限潜深发射。
目前潜深达能够到600米的潜艇只有俄罗斯北德文斯克级等少数几种攻击型核潜艇,战略核潜艇的潜深都在400米上下,在这种深度发射导弹,目前没有任何国家能做到。
(北德文斯克级攻击型核潜艇)潜艇弹道导弹发射一般采取垂直发射系统发射,主要分为干式和湿式两种,西方和我国使用干式居多,而湿式则以前苏联运用的更为广泛。
潜射战术巡航导弹除了垂发外,还可以利用鱼雷管使用专用运载器发射。
但是不管是何种方式发射,导弹如果要从100米
主流的潜射导弹都是在几十米的潜航深度以两节左右的龟速进行发射的。
美国的三叉戟潜射弹道导弹使用的是西屋电气公司的燃气蒸汽弹射发射方式,在发射筒外布置了专门的燃气发生器,可以形成高压燃气水汽混合气体,当发射筒内压力达到预定参数时,发射筒盖打开,导弹就被高压气体砰的一声推了出去,在到达水面
(干式发射)这种发射方式一般都是在潜航深度发射,也就是30米左右,之所以无法在更深的地方发射,主要是因为高压气体的推动力有限,导弹出筒速度只有25米/秒左右,如果深度更大,无法确保导弹出水。
法国人的M45导弹采用的是压缩空气发射,动力比美国技术稍微大一些,但是发射深度也不能超过40米。
(潜射导弹出筒瞬间)苏联早期的弹道导弹因为发展方向主要是是液体燃料发动机导弹,所以依据自身特点,发展了相应的湿式发射法(也叫乌拉尔发射法),基本步骤就是先往发射筒内注水,当筒内外压力基本一致时,打开发射筒,然后导弹发动机点火,直接从水里飞出去。
这种发动机出筒速度较快,因此可以达到将近70米的发射深度,不过水的阻力是空气的将近800倍,导弹运动很容易发生偏差,因此再深也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湿式发射)湿式发射因为故障率高、准备时间久、反应速度慢,目前已经处于淘汰的边缘,苏联从70年代之后发展的导弹基本也是向西方看齐,采用了燃气弹射加水面点火的方式,台风和北风之神上的布拉瓦导弹都是使用这种发射方式。
(布拉瓦四发连射,效率挺高的)早期的美国鱼叉和海长矛潜射巡航导弹采用的则是鱼雷管发射方式,导弹由无动力潜航器包裹,在由鱼雷管发射出去后,通过尾翼控制,潜航器最终以斜角浮出水面,导弹在潜航器内点火发射。
这种方式因为不需要导弹在水下暴露,可以在100米左右的水深发射导弹,但是系统太过于复杂,可靠性也不高,目前只有小体格的常规潜艇大规模采用这种技术,能用垂发的基本都改垂发了。
当然了,既然不能太深,其实也不能太浅,太浅的话,潜艇容易被反潜机发现并摧毁,在30米
最后想说的是,潜艇的战术都是埋伏定点打击,接到发射命令后马上浮发射导弹,根本不会给对方反应时间,因此即使再深其实意义也并不大,所以就别纠结到底几百米的问题了。

参考:
潜艇发射导弹比你想象的要难得多,别说600米了,60米都很难。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潜射导弹的发射不像其它导弹那样,一按按钮就直接点火飞出去了。
潜射导弹的发射过程主要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把弹体发射到海面之上,第二个阶段是导弹自身的发射。
这里面最大的难点就是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之间的衔接。
下面结合美国的“三叉戟”D5洲际导弹的发射过程,来具体说一下。
先看这张1962年的关于潜射导弹发射系统的专利示意
也就是说,发射系统通过高压水流把导弹推射到水面之上。
虽然这个专利很久远了,也早已过了保护期,而且现在的技术也与当时不一样了,但是,基本的思路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变化。
而目前D5的推射器,采用的是“蒸汽炮”。
在发射时,爆炸装药将一罐水瞬间汽化,膨胀蒸汽的巨大压力将导弹从发射管中排出。
相对于以前的高压水流,蒸汽炮能够为导弹提供更加充足的动力来快速抵达水面。
随着导弹体积的增大,这种爆炸高压的控制也越来越复杂,可以说蒸汽炮就是潜射导弹发射系统的核心。
当然,万一出现导弹未能脱离潜艇的情况,发射系统还是有多种安全机制可以使导弹失效的。
导弹依靠惯性离开水面后,速度会逐渐变慢,此时运动传感器会监视弹体的姿态和轨迹。
如果顺利的话,三级助推火箭将会点火,将导弹发射升空。
之后,在二级飞行火箭和一级再入火箭的助力下,导弹最终将抵达预定目标。
从出水到点火的过程非常短暂,只有不到1秒的时间,但对导弹的控制系统要求非常高,大多数发射失败都是在这个时候发生的。
比如“三叉戟”在1989年从田纳西号(USS Tennessee)首次试射失败,就是因为导弹出水后,下方的水流干扰了火箭喷嘴。
由此产生的不对称推力使导弹在空中旋转,然后起火爆炸。
另外,目前的潜射方式还可以分为干发射、湿发射,或者是冷发射、热发射。
主要的区别就是推射器不一样,但基本原理是大同小异的,没有哪种方式具有绝对优势。
再补充一点,包括“三叉戟”在内的一些洲际导弹,都没有使用GPS来导航,而是用了加速计,因为一切都是计算好了的,计算机只需要计算加速时间就可以精确定位和导航。
不用GPS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这玩意容易被干扰。
但在一些常规武器中,GPS比较常见,但精度高的武器通常还需要结合惯性、
早先的潜艇是要浮出水面来发射的,但因为极易被发现,所以目前的潜射导弹都是潜艇在水下发射,而这个深度,一般不超过50米,因为越深,就需要越大的压力或推力,而且水流的影响也会变大,发射的可靠性就会降低。
(本文
核潜艇几乎无限能源,因此不用担心补充燃料的问题,在解决了氧气的问题以后,甚至可以在最大下潜深度呆很长一段时间,不过这个时候能不能发射导弹呢?
核潜艇虽然用的是核动力,但是也不代表就很厉害了,只是在下潜深度方面还没有太大的突破,目前六百米几乎是世界上最深的深度了,虽然还可以再往下一点,不过那是极限,为了安全着想除了实验时别的时候是不会下潜那么深的。
而至于导弹的发射,当然要求很多,尤其是核导弹那可一点也马虎不得,而水下潜射,一般开始要求都在三十米左右,并不是随便一个深度都可以发射的,这点参数要求很高。
首先就是压力问题,水越深,压力就越大,而在六百米的地方,别说潜艇承受的住,发射管也可能受不了,而且水压也会令发射管很难打开,这可是关乎发射的第一步,一般的解决办法就是往发射管冲压,利用气体的压力和水压抵消,自然很轻松就打开了,不过如果下潜太过深了,那么冲压也会极其困难,所以一般是不会这样发射的。
而导弹的发射流程也有一些不同,俄罗斯大多数使用水下点火,也就是在炮筒里就点火或者是射出后在水下点火,比如SS-N-23,而美国都是水面点火,也就是发射出水面以后才点火进入大气层,三叉戟就是如此,如果太深了,那么在没点火的情况很难冲到水面。
最后就是安全问题,六百米在大多数海域已经快接近海底了,这个时候需要考虑发射时的安全性,后坐力是一个大问题,会导致潜艇撞到海底,甚至导弹的安全问题。

参考:
600米的深度打开导弹发射舱盖,核潜艇立即就会被强大的水压压扁。
不要说洲际导弹,就算是发射鱼雷,现役核潜艇也不具备在600米深度发射的能力!而且现役潜射洲际导弹基本上都没有进行耐压设计,在600米的水深环境下,直接接受到的海水的压力就高达60个大气压,这种压强几乎可以将除了部分核潜艇和深海鱼雷之外的所有现役武器压扁。
战略核潜艇允许发射导弹的深度有多深?
战略核潜艇,顾名思义,装载的都是潜射洲际导弹,其存在的唯一意义就是在自己的国家遭受到核打击之后进行二次核反击,是目前最隐蔽的洲际导弹发射载体。
不过战略核潜艇其实在水中的潜深并不大。
这是因为水深越深,压强就越大。
而战略核潜艇在其内部配属的有很多导弹,在作战时需要将导弹舱盖打开。
而且是大幅度地打开,所以战略核潜艇本质上其耐压艇壳是不完整的,对于对抗海水压力的深度自然就不能太深了。
而我们经常看到的美俄核潜艇具备600米的潜深,实际上指的是这两个国家的部分攻击核潜艇,因为其完整的耐压艇壳,在深海中下潜不需要考虑导弹舱盖所承受的压力,所以具备这么大的潜深。
而洲际导弹核潜艇因为自身结构的原因,一般都在400米
在接收到发射命令之后必须上浮才具备发射洲际导弹的能力。
而具备发射洲际导弹的深度一般为20到30米。
俄罗斯核潜艇设置的发射深度是水下30米,美国设定的发射洲际导弹的深度是水下20米。
当然了,如果可以完全浮出水面发射,自然是更好的办法,不过考虑到自身生存的问题,水下发射的隐蔽性还是需要的。
不过水下深度不能太深,这有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是出水,洲际导弹在水下基本上不依靠自身的燃料出水,是在出水之后才点火的,所以洲际导弹发射的时候太深的话,高压燃气一旦无法将导弹推出水面,发射就算失败了。
水下太深发射的话,发射筒内高压燃气的能量有限,极易造成无法将导弹推出水面的情况发生。
第二个原因是导弹的姿态控制,洲际导弹在水面点火的瞬间需要导弹保持基本向上的姿态,弹头的方向不能偏离垂直向上的方向太多,如果导弹依靠高压燃气出水瞬间还有多余的能量,那么保持导弹的姿态就会相对容易,如果导弹出水的瞬间,导弹姿态不稳,洲际导弹发动机点火就会造成导弹发射方向出现问题,甚至会因为姿态偏离严重一头扎进水里也说不定。
所以说洲际导弹的发射深度都不会太深。
而在北极冰盖之下的核潜艇,基本上都是在水面上发射的。
这一区域的核潜艇也是区别于世界上其他大洋上的核潜艇的发射方式的。
因为厚厚的冰层覆盖,北极冰盖下的核潜艇在需要发射核弹的时候,必须依靠自身的浮力将海面上的冰层撞碎完全浮出水面才能进行导弹发射。
相对于其他大洋上还需要核潜艇姿态的控制,北极地区发射核导弹相对来说是成功了最高的,因为在海面发射导弹就不用考虑导弹出水的问题了。
美俄核潜艇发射洲际导弹有什么不同?
美国和俄罗斯核潜艇最大的不同就是美国的核潜艇携带的洲际导弹数量更大,俄亥俄级可以一次性携带24枚三叉戟核导弹。
而前苏联以及现在的俄罗斯,核潜艇核导弹的携带数量一般都不大。
而且相比较而言,俄罗斯核潜艇发射洲际导弹的速度要明显地快于美国的核潜艇。
这是两家设计理念的巨大差异引起的。
美国人的战略核潜艇携带的导弹数量多,发射速度慢。
主要原因是美国人自认为掌握着全球的制海权,核潜艇在发射导弹的时候,基本上是安全的,所以美国俄亥俄级在上浮之后需要长时间的调整姿态,主要依靠自然力量让潜艇达到导弹发射的摇摆程度。
而且在导弹发射之后,潜艇不可避免地还会出要摇摆,这个时候还需要再次调整自身的姿态。
而俄罗斯不一样,从前苏联时期开始,俄罗斯核潜艇基本上都处于美国严密的监视之中。
所以俄罗斯认为自己的核潜艇在发射导弹的时候是最脆弱的,甚至需要在自己的近海发射,或者在远海派出适当的海军力量保护核潜艇发射导弹。
为了不在发射的过程中被打击,所以前苏联和现在的俄罗斯一直都非常注重核潜艇洲际导弹快速发射能力,而他们的办法就是在核潜艇内部安装大型陀螺仪,依靠陀螺仪的稳定性来稳定核潜艇的姿态,以达到快速发射的目的。
由此也可以看出,两家发射核导弹的紧迫性不一样,俄罗斯主要考虑的是快速发射下潜并逃跑,而美国则不怎么
洲际导弹没有耐压设计,不像鱼雷可以在深海发射。
不过大家也不要太看得上核潜艇深海发射鱼雷的能力,其实为了保持自身不会因为水压而损坏,就算鱼雷已经具备打击深海1000米目标的能力,但是鱼雷发射管在打开的瞬间却无法承受1000米水深的压力。
目前世界上主流潜艇发射鱼雷的深度一般都在200多米,超过300米水深就超过了鱼雷允许的发射深度了!由此也可以看出,核潜艇潜深是一回事,在多大的深度发射武器却是另一回事!
参考:
现代大部分核潜艇的最大潜深都在400米左右,只有当年前苏联几款为了追求极限潜深的核潜艇最大潜深可以达到600米。
水深600米处的压强是非常恐怖的,前苏联核潜艇之所以能够下潜到这么深,是因为潜艇上装着能够顶住强大水压的耐压艇壳。
导弹是没有耐压壳的,而且内部密封,如果这个时候从艇身内部发射出去,导弹内外压强差巨大,导弹会立马被强大的水压压扁,直接报废。
而且不用说导弹了,在600米水深的时候潜艇只能维持航行,连鱼雷都不能发射。
核潜艇分为战略核潜艇和攻击核潜艇。
先来说说战略核潜艇吧,战略核潜艇的导弹是其内部装备的潜射弹道导弹,平时存放在垂直艇身的发射筒中。
战略核潜艇的导弹发射和炮兵一样,是有预定发射阵地的。
一般发射是从母港出发,到达发射阵地后进行噪声管制,等待发射命令。
在收到发射命令后,核潜艇会立即上浮到30米左右,以2节左右的航速,将导弹发射出去。
战略核潜艇导弹发射方式分为干式和湿式发射两种。
美国的战略核潜艇惯用干式发射,先给导弹发射筒加压,再使用装在导弹发射筒外的燃气发生器制造水气混合物,降低水对导弹发射筒的压力,以保证井盖打开。
然后在导弹被从发射筒中通过燃气弹出冲破发射筒密水层入水,保持向上的惯性突破水面,在水面
同时发射筒注水,潜艇平衡水柜也注水,保证艇身平衡。
苏联核潜艇的弹道导弹最初使用湿式发射。
湿式发射是先将海水注入发射筒,等到发射筒内外水压平衡时,打开发射筒盖,然后在发射筒中直接点火,通过导弹发动机的推力直接发射。
湿式发射技术门槛较低,也能够弥补液体火箭发动机点火时间较长的缺点,但同时也有比较明显的缺点。
因为海水的注入,导弹在发射点火时容易出现哑火。
所以后来为了提升导弹发射成功率,苏联也开发出自己的干式导弹发射技术。
从Y级II型战略核潜艇就开发出了SSN-17固体燃料潜射弹道导弹,通过燃气弹射,主动空泡的方法将导弹弹出发射筒,在水面
这两种发射方式都是有一定条件的,即潜艇航行速度和深度。
采用燃气弹射方式进行发射时,燃气发生器产生的燃气压力有限,能够将导弹弹出的距离有限。
同时因为水是液体,拥有较大阻力,所以在发射时导弹必须有足够的速度来维持弹道。
如果深度太大,很有可能出现导弹弹射速度不够,未出水时姿态发生改变,从而发生危险。
直接注水发射时导弹的火箭发动机虽然有着巨大推力,发射深度和干式相比可以再深几十米,但是也不能超过100米,否则也不能完全抵消阻力稳定弹道,所以各国战略核潜艇在发射导弹时都会上浮到发射深度待命。
除了战略核潜艇,还有装备巡航导弹和反舰导弹的攻击核潜艇。
巡航导弹的发射方式也有两种,即原本的533毫米鱼雷管发射和后来的垂直发射筒发射。
以美国潜艇为例。
美国最开始的18艘鲟鱼级攻击核潜艇和前31艘洛杉矶级攻击核潜艇采用的是533毫米MK-63鱼雷发射管发射。
发射方式是燃气水平弹射后水中点火,通过转向机构向上推进离开水面。
后面从第32艘洛杉矶级攻击核潜艇和后来的俄亥俄改攻击核潜艇开始,转而使用垂直发射的方式发射巡航导弹。
垂直发射是采用和战略核潜艇一样的垂直发射筒,巡航导弹在浅射时通过燃气弹射的方式离开水面在空中点火。
而深射时,因为弹射能量有限,导弹在水中点火,通过导弹发动机推力离开水面。
美国攻击核潜艇深射的数据目前是美国的秘密,已经无从得知。
但是有一点可以确认,战斧巡航导弹并没有耐压壳,是不可能可以承受600米的超强水压的。

参考:

为避免暴露自己,实行水下发射。
首次点火冷发射(相对二次点火而言),冲出海面引燃第二发射,冲向目标。
试想:海下100米发射,相比海下200发射。
考虑燃料、海水阻力等各种难测因素,确有难度。
又如水下100米发射,保证射向目标快、狠、准,几率更大。
以此类推,水下600米可以发射?
无必要,也不值。

参考:
目前全球范围内潜深能够达到600米的核潜艇也就美国“海狼级”攻击型核潜艇一型(当然,俄罗斯“阿库拉级”和“亚森级”核潜艇极限潜深也能到600米
其中,战略核潜艇装备有12-24具潜射弹道导弹发射管,主要执行战略核威慑任务,目前只有联合国“五常”装备有此类型的核潜艇。
美、俄两国装备的战略核潜艇最多,也是世界上战略核威慑能力最强的两个国家。
以美国“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为例,其装备24具导弹发射管,搭载24枚“三叉戟IID5”潜射弹道导弹,能够携带8-14枚分导式多弹头打击11000公里外的重要目标,是目前世界上威慑力最强的战略核潜艇。
虽然“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的巡航潜深在250米左右,但是要想发射潜射弹道导弹就必须上浮至50米左右的水深,否则,不仅影响发射管舱盖开启,巨大的水压也会破坏潜射导弹的结构!“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战略核潜艇只有在一定的潜深范围内才能发射潜射弹道导弹!而对于攻击型核潜艇来说,发射巡航导弹/反舰导弹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利用鱼雷发射管发射,导弹安装在特制的箱体中,从鱼雷发射管发射出去到达一定的水深后,导弹发动机启动从箱体中起飞;
二是从垂直安装的导弹发射管中发射,其发射方式与战略核潜艇发射潜射弹道导弹类似。
不论采用何种发射方式,攻击型核潜艇也必须到达一定的潜深后才能够发射巡航/反舰导弹等。
问题中所说的能否在600米水深发射导弹,目前的技术水平是无法达到的,即便是目前全球现役所有核潜艇,也只有美国“海狼级”一型具备600米潜深的能力,其他型号的潜艇连自己都下潜不到600水深,就更不用说在600米水深下发射导弹了!“弗吉尼亚级”核潜艇艇艏装备22具6联装“战斧”巡航导弹发射管!“俄亥俄级”前4艘改装后装的24具7联装“战斧”巡航导弹发射管!虽然潜艇无法从600米水深发射导弹,但是却可以发射鱼雷!由于鱼雷结构设计和动力方式与导弹不同,目前先进的重型鱼雷的打击深度可达900米水深

深水之中的核潜艇需要承受水的压力,因此其承受压力的部分就叫做耐压艇体,耐压艇体为了真的“耐压”,甚至不敢在上面多开口,一般装备了各类型导弹的核潜艇,其外壳的耐压性就不会很好,因为外壳上要打开导弹发射舱盖的缺口,潜艇的耐压结构是不完整的,这也是战略导弹核潜艇一般潜深不大的原因。

以核潜艇这种特殊材料、特殊焊接设计的大家伙都扛不住深海的压力,如果还要在600米打开舱盖发射导弹,恐怕核潜艇就会瞬间被压力压垮变形,导弹都要被压爆,导弹自身又没有耐压设计,肯定无法在600米发射。
核潜艇一般都是在30米左右的水深发射导弹,一些导弹比较短的核潜艇,比如美国的“俄亥俄”级核潜艇,则可以在20米深度发射导弹,这个深度显然已经不是安全的发射深度了,外部的反潜火力都能打到他,因此战略核潜艇发射导弹时是脆弱的,苏联甚至需要海军载机巡洋舰为他们提供防空掩护。
核潜艇发射导弹是需要进行反复姿态控制的,他有一个允许发射导弹的深度区间、摇摆幅度区间、姿态区间,一旦超过了允许发射导弹的区间,他就需要马上进行姿态和深度调整,这些调整通过大型的陀螺仪来实现。
当然,苏联的战略导弹核潜艇因为需要齐射导弹,所以核潜艇姿态的调整更加迅速,他在发射导弹的同时就在进行姿态调整,因此具备短时间内发射完所有导弹的能力,相比而言,美国的“俄亥俄”级没有这种能力,因此发射完全部导弹需要半个小时

为什么美国就不给潜艇提高姿态调整的能力呢?
原因在于美国的海军自信。
苏联让核潜艇在发射导弹时随时调整姿态,是因为苏联认为自己的核潜艇在发射导弹时,很容易遭到美国海军的反潜拦截和打击,哪怕只是驱离发射位置,都会导致导弹发射失败。
但是美国海军不同,他们就认为自己的海军很强大,核潜艇完全可以在海军的制海权保护下,安然无恙、慢慢吞吞的打完全部导弹,所以他们的核潜艇载弹量大,而且发射速度慢。

不过,不论是美国还是苏联,都不会选择研发太大深度发射导弹的核潜艇。
因为洋流和压力的影响,越大的深度发射其实越危险,导弹即便是耐压没有问题,也会被洋流扰动,导致姿态错误。
弹道导弹的发射对于姿态的要求很高,一旦姿态摇摆超过一定的幅度,就极易导致偏离轨道,当然,增加发射深度也不会增加核潜艇导弹打击的威力,最多是提高核潜艇发射安全,不过核潜艇只要能够躲避敌人反潜兵力的追踪,在哪个深度发射,其实都一样。

核潜艇虽然无法在600米深度发射导弹,但是却可以在这个深度使用鱼雷。
鱼雷依靠自航从潜艇鱼雷发射管中发射,他的最大作战深度可以超过1000米,也就是说,目前所有的潜艇都处于可以被攻击的深度区间内。
其实,鱼雷相比于导弹,他更像是一种小型潜艇,他拥有自行航行的动力,拥有自己的耐压结构,说到底,早期的核潜艇还有很多都是模拟的鱼雷外形,因为这个外形确实航速快、耐压好。

所以,世界上并不存在能够在600米深度发射导弹的核潜艇,即便是从鱼雷管发射的导弹也不行,因为他最终是要出水的,是要姿态调整的,但是在600米深度发射鱼雷,还是能够做到的,毕竟鱼雷耐压,而且具有自己航行和自主调整姿态的能力,军迷朋友们一定要区分清楚这两者的区别。

参考:
潜艇作为常规武器中最特殊的一款,其攻击形式一直以诡秘著称,其中核潜艇作为可以发射核导弹的媒介,同时也是核战略三位一体中的重要一环,一直被称为核打击中的主力选手。
但有趣的是,纵观世界战略导弹核潜艇,在发射导弹的深度上一直保持在20-30米左右,几乎没有出现过在几百米的深海进行海底发射导弹,潜艇作为深海行动的武器,为何在现阶段不进行深海潜射呢?
是技术上的限制,还是真的没有这个必要呢?

潜艇在执行任务时,因为要与深海的压力做对抗,下潜的深度越深,潜艇受到的压力也就越大,这也导致在核潜艇的建造技术上需要极高的技术手段,这也导致核潜艇的造价水涨船高,像美国海军的海狼级潜艇的造价就高达30亿美元,最重要的是,像美国这种超级大国,也仅仅拥有3艘而已,可见想要制造出能够制造能够下潜到600米的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而且在军工的技术上也并非那么简单。
在一般情况下,攻击性潜艇的基础攻击方式仅有两种,一种为发射巡航导弹攻击对手,另一种为发射反舰导弹。
通常情况下,导弹会通过鱼类发射管发射到一定的水深之后,导弹会突破保护箱体从内部以垂直角度升到空中以此来进行打击,这种发射的手段与战略核潜艇发射潜射弹道导弹基本上是一致的。
那么作为可
虽然水下600米无法发射导弹,但是在600米的水下发射鱼类是完全没有问题的,究其原因在于鱼类的设计结构以及动力方式与导弹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别说600米可以发射鱼类,就算潜艇下潜到900米,鱼类也可以照样发射出去。
潜艇作为海中幽灵,经常被人称为是航母杀手,但是潜艇最大的敌人一直以来都是敌方的潜艇,为了能够有效攻击敌人,鱼类成为了潜艇最有效的武器,再加上鱼雷的生产工艺较为复杂,很多国家就算拥有潜艇,但是鱼雷可能还需要进口其他国家才能保证该国潜艇可以正常运转,所以潜艇虽然被誉为核打击中的重要一环,但是鱼雷才是潜艇最主要的武器,至于核打击,一般也仅仅会被视为是一种核威慑为存在。
再加上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研发如何让潜艇在600米的深海中发射导弹,毕竟路基导弹已经非常先进,没有必要让一艘潜艇做这种奇怪的工作。
战略核潜艇虽然可以携带核弹头进行军事任务,但是它只要保证在常规情况下可以正常发射就可以,毕竟这种核潜艇的作用是用来威慑,而并未真的从几百米的深海发射核弹来摧毁一个国家。

参考:
很明确的回答:不可以。
核潜艇分水上跟水下。
今天只说水下:一般来说核潜艇的水下发射深度在30米到90米直间。
30米
而太深了也不行!导弹耐压跟潜艇开仓时自身的耐压能力决定发射深度。
导弹置于发射筒内,发射筒垂直于潜艇内部,有的在耐压壳体内部,有的介于耐压壳体与非耐压壳体之间,潜射时水越深,发射筒盖外受到的水压越大,要想打开筒盖十分费力,必须先用高压气进行筒内增压,使筒内外压力大致相等后,才能开启筒盖.为了防止开盖时大量海水涌入导弹发射筒,筒口上特意安装了一层水密隔膜。
还有一个关键问题,导弹在水下是不能点火的,是由发射装置产生的高压燃气推送出发射筒,到达水面后才点火,所以发射深度也不能太深,否则导弹就出不了水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