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为什么不写南明而只写到1644年

南明史,犹如一场闹剧。
写这段历史,容易气血上头,把作者气个半死。
崇祯殉国后,在史可法、马士英等人的拥立下,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继位,年号弘光。
这个名义上由弘光帝朱由崧统治,实际由马士英等人控制的偏安小朝廷,就是南明的第一个政权,弘光政权。
弘光政权建立后,按理说,皇帝有了,朝廷秩序也恢复了。
应该趁着北方混战之际,出兵北伐克复中原了吧?
就算是缺兵少粮,无法出兵北伐,也应该君臣精诚团结,巩固统治基础,力
具体斗啥呢?
先是朝廷内部相互撕逼。
当时的内阁首辅是史可法,马士英排老二。
为了增加自己在朝内的话语权,把史可法排挤下去。
马士英推荐好友阮大铖出山。
而由于阮大铖与东林党有仇,所以当听到阮大铖被启用后,东林党骨干,如钱谦益、吕大器等人,立马就不干了。
他们以阮大铖曾经攀附魏忠贤为由,纷纷上奏章弹劾。
当时,由于左良玉支持东林党,马士英不敢对东林党动武。
于是一时间,党争复起,在南明的朝堂之上,互骂之声不绝于耳。
这场骂战持续了近一个月,直到江北四镇开始内讧,才消停下来。
那么,江北四镇又因何内讧呢?
这场内讧,简单地说,就是镇守徐州的高杰认为自己地盘太靠北,太不安全了。
为了安全起见,他就带着人马,私自下南下,打算退到扬州驻防。
这种调防,说白了就是造反。
如果搁在正常时期,高杰早就人头落地了。
但南明时期,朝纲崩坏,朝廷根本约束不了已经是军阀的江北四镇。
所以当高杰纵兵把扬州祸害一番后,史可法也只得同意他南迁,让高杰带兵驻防到镇江北面的瓜州,并让四镇之一的黄得功进驻仪真,监视高杰。
听说移驻瓜州,高杰很高兴。
但听说黄得功来监视自己,高杰又不乐意了。
由于他担心黄得功会吃掉自己。
于是他就半路设伏,偷袭黄得功。
差点打死黄得功。
幸亏黄得功命大,侥幸逃脱,才免于一死。
事后,黄得功派人到南京告状,希望朝廷能为自己做主。
史可法知道后,就让马士英管管自己的部将(黄得功是马士英部将,高杰是马士英招抚的。
马士英正是因为能约束江北四镇,所以才担任内阁次辅)。
但马士英压根不管。
那么,为什么马士英不管呢?
因为马士英这时候很忙。
当时在阮大铖的倡议下,马士英搞了一个分六等定投降大顺诸臣罪的名单。
把早先投降李自成的明朝大臣、将领都定义成了罪人。
而因为这件事,马士英又成了众矢之的。
不得不专心在朝内与政敌展开新一轮的互骂。
那么马士英、阮大铖为什么在外有强敌的情况下,又要莫名其妙的来这一出呢?
他是怕朝廷还不够乱吗?
他之所以如此,原因很简单。
他和阮大铖当时已经是南明的高官了,他不想北京投降李自成的大臣、将领也下到江南后,来取代自己的位置。
毕竟他在崇祯一朝,只是区区地方官,地位远不如北京的达官显贵。
本着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初衷,于是他就先下手,把北京的大臣、将领通通定罪,给他们都扣上了有罪的帽子。
让那些人以后不管立下多大的功劳,都矮自己一头。
看看,这是正常人能干出的事吗?
半壁江山都没了!且外有强敌,清军随时都会杀过来。
而这些人还为了一己之私利,还打来打去,斗来斗去。
这样奇葩的朝廷,怎么可能不完蛋?
1645年正月,清军在潼关击败李自成。
随后,清军兵分两路。
一路直捣南京,一路追击李自成。
李自成打不过清军,就往湖北方向转移,准备对左良玉动武。
听说顺军朝自己杀来,镇守武昌,号称拥兵80万的左良玉感觉打不过,就打着铲除马士英的旗号,沿江东下,也想带兵退至南京。
左良玉的企
他一贯就防着左良玉。
于是,当左良玉发兵后,他就命令最听自己话的黄得功去阻击。
同时还让高杰和江北四镇之一的刘良佐北伐,抵御南下清军。
事实求是地说,马士英的操作没毛病。
一把烂牌,这时候也只能这么打了。
然而,高杰刚到前线,就阴沟里翻船,被早已经降清的河南总兵许定国设宴杀死。
眼见高杰被杀,刘良佐索性也投降了清军。
由此,南明的江北四镇瞬间就瓦解了两镇。
听说高杰、刘良佐二镇的事后,史可法痛心疾首,连忙调黄得功回援,并征调江北四镇刘泽清部(仅存的机动兵力)驰援扬州。
可黄得功一时之间回来不了,刘泽清此时也暗中投降清军。
压根就无人增援。
因而,清军可谓顺风顺水,毫不费力的就攻克了扬州,并收编了南明近30万大军。
听闻扬州陷落,弘光帝立即出逃。
听说皇帝跑了,南京城内人心惶惶,守城士兵不战而降。
南京沦陷。
弘光帝逃出城外后,投奔黄得功。
当时左良玉已死,其子左梦庚率残部于江西投降了清廷。
黄得功实际处于一种被清军两面夹击的境地。
所以弘光帝的出逃,实际是从一个火坑跳入另一个火坑。
后来,黄得功拒绝投降,率军抗清,在混战中阵亡。
其部作鸟兽散。
眼见大势已去,负责护驾的总兵田雄等人挟持弘光帝,向清军投降。
建立才一年的弘光小朝廷,以及明军仅存的有生力量,就这么没了。
弘光政权覆灭后,逃到浙江的明朝宗室、官员找到潞王朱常淓,请求其监国。
但潞王生性懦弱,不敢监国。
随后,清军杀到,潞王举白旗投降。
不愿意投降的宗室官员则继续逃命。
按理说,皇帝被活捉,江浙沦陷,形势已经极度危急了。
余下的人应该摒弃成见,精诚团结才对。
毕竟敌强我寡,已经没有内耗的资本了。
但直到这时候,南明那帮人仍不知悔改。
继续撕逼,并且进一步分裂。
怎么撕呢?
一部分人在福建拥立唐王朱聿键继位,是为隆武政权。
这是南明的第二个小朝廷。
另一部分人在浙江拥立鲁王朱以海监国。
南明的这两个小朝廷,互看对方不爽,为了争夺正统地位,形同水火。
1646年,趁着两个小政权互撕之际,清军一波攻击,攻下福建。
两个小政权一并被灭。
鲁王朱以海被迫逃到海上。
隆武帝则被郑芝龙绑了,送给清朝,沦为阶下囚。
后与弘光帝和潞王朱常淓一起被清军斩杀。
在隆武政权、鲁王政权陆续被歼灭后,剩余的南明宗室和大臣继续逃亡至广东,拥立桂王朱由榔于广东肇庆继位,组建朝廷。
这便是南明的第三个小朝廷——永历政权。
按理说,都惨成这幅模样了。
总该可以消停了吧?
应该要认真对付外患了吧?
然而,还是没有。
就在永历帝继位不久后,另一帮南明大臣在广州拥立隆武帝的弟弟朱聿鐭监国。
这一派人不承认永历政权,同时永历政权的人也不承认朱聿鐭的监国身份。
两边都视对方为伪政权。
广州距离肇庆很近,也就一百公里的路程。
两个小朝廷都说自己是正统,且都不承认对方的合法性。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也就不用说太多了——内战。
1646年底,见南明又在火并,还打得不亦乐乎。
清军再一次出兵清场。
在清军的这波攻势下,绍武帝兵败自杀。
永历政权则遭重创,被清军驱赶到了广西。
形势发展到这里,南明控制的武装,基本是十不存一。
也就万余人了。
可以说,再不与农民军联手,怕是连大西南的土著部落都能把所谓的南明朝廷给灭了。
于是,在认清了形势后,永历政权终于承认了大顺军、大西军是可以合作的盟友,并与之合作。
获得了近20万人的生力军。
但是,当永历政权和大顺军合作,并取得了一些战果,如收复湖南、广东后。
南明内讧的传统艺能又开始了。
而内讧的结果,就是收复不久的地盘,再次沦陷。
并且大顺军还自成一系,独立在三峡地区抗清,号称夔东十三家,只在名义上接受永历帝册封。
不再直接听命于永历朝廷的指挥了。
可以说,永历帝在做了四年皇帝后,被一帮作死的大臣作成了光杆司令。
1650年前后,见永历政权摇摇欲坠,盘踞在滇黔地区的大西军主动提出合作意向。
对于要不要与永历帝合作,大西军内部其实有两种声音。
一是主张把永历帝骗来,然后杀了。
免得日后麻烦。
二是主张迎奉永历帝,联明抗清。
必要时候可以软禁,挟天子以令诸侯。
在是否尊敬永历帝的问题上,孙可望和李定国有分歧。
孙可望很想挟持永历帝。
但由于无论是否尊重,都得先迎奉永历帝到贵州。
且永历帝此时也没有拒绝大西军的资本了。
于是,大西军余部与永历政权也就展开了合作。
前面说了,永历帝与大西军合作前,已经是光杆司令了。
他与大西军,名义上合作,实际上是寻求庇护。
所以合作不久后,孙可望就派人请封,要求永历帝正式封他为秦王。
孙可望的这个请封,其实很合理。
因为在与永历帝合作前,孙可望与李定国,就已经自立为王了。
大西军平时都是以“国主”称呼孙可望。
合作前是“一国之主”,合作后,如果连王爷都不是。
孙可望还怎么带兵?
大西军的将士会怎么想?
然而永历帝身边的人大臣在一番讨论后,认为明朝没有封异姓为亲王的先例,竟然直接拒绝孙可望的请求,只同意封孙可望为景国公。
这简直是作大死!从这件小事上就不难看出,南明灭亡,真不是清军有多能打。
而是南明内部实在是太过于腐朽了,完全不懂变通。
大明养士276年,只是养出了一群废材。
相比之下,多尔衮在八字还没一撇的情况下就敢连封几十个侯爵、公爵,一个王爵,借此收买人心。
这才是干大事的人!后来,经过一番折腾(孙可望派人杀了三十几个反对他封王的大臣),孙可望被永历帝正式封为秦王。
借着封王的春风,孙可望提出了一个三路北伐中原的方案,并派人联络郑成功和夔东十三家的领袖李来亨,共同北伐。
1652年,在准备工作完成后,大西军的北伐正式开始。
李定国率部,两蹶名王,接连收复几十个州县,天下震动。
这是继1648年后,南明抗清的又一个巅峰。
但在李定国节节胜利的同时,孙可望却感到不高兴了。
他对李定国很是嫉妒。
屡屡设计坑李定国。
这一来二去的,两人关系破裂。
后来,李定国兵出广东,两次失利。
孙可望经营湖南,被清军击败。
外战不利,内部又有矛盾。
接下来,就是熟悉的剧情了——内战。
1657年,孙可望亲率十万大军向李定国发动进攻。
李定国当时仅三万人,双方力量对比十分悬殊。
但孙可望的前锋大将白文选不愿内战,弃军投奔了李定国。
于是孙可望惨遭大败,仅率50余骑逃走。
之后,无处可去的孙可望投降清军,成为一个光荣而且高效的带路党,并将西南的底细和盘托出,告诉了清军。
得知大西军的底细后,清军遂下定决心,全力攻打云贵。
而在清军出征前,孙可望连写多封招降信,为清朝立下大功。
1658年,清军多路出击,捷报不断。
原大西军部众被迫缩入云南。
等到所有人都回到昆明后,永历帝召集群臣开会,商议下一步行动。
讲官刘范首先发言,他主张杀回巴蜀,依靠夔东十三家,经营陕洛地区。
李定国主张杀回湖南,若不胜,再转移。
实在不行,就退入越南,获取东南亚诸国的反清义士的支持,走海路到厦门,与郑成功汇合,共同抗清。
刘范、李定国均主张先转移,再
但永历帝身边的官员多为云南本地人,如黔国公沐天波、权臣马吉翔等,他们都力主退守滇西,不愿意背井离乡。
还认为一旦事急,就逃入缅甸。
永历帝认为沐天波的建议好,便做出了留在云南的决策。
见永历帝决心已下,李定国只好少数服从多数。
派出一部分兵力护送永历帝向滇西撤退。
自己率仅存的万余人,阻击清军。
随后,清军攻陷昆明。
李定国部署了自己人生的最后一局——磨盘山伏击战。
按李定国的想法,就算抗清无法成功,也要一战灭吴三桂的主力。
但这次伏击战,由于南明光禄寺少卿卢桂生潜出告密。
吴三桂在得到消息后,火速下令急退,没有成功。
伏击战变成了追击战。
而打追击战,清军兵多将广,李定国才万余人,根本没优势。
因此一番追击战下来,清军损失惨重,李定国的部队也是损失惨重。
此战后,南明大势已去。
永历帝带着残余逃往缅甸。
李定国寻找永历帝无果,从此两人再也没碰面。
就在清军集中全力攻打云南的同时,郑成功统率水陆军17万,在浙东与张煌言会师,两次大举北伐长江流域。
其中1659年的北伐,郑成功包围南京,打得江南为之震动。
但由于种种原因,郑成功的北伐,全部以失败收场。
李定国和郑成功,如果能有联动,或许南明不会那么快灭亡。
但很可惜,历史没有如果。
1661年,在屡次北伐失利后,郑成功被迫转战台湾,并成功收复台湾。
但就在郑成功收复台湾不久后。
1662年6月1日,永历帝在昆明遇害。
1662年6月23日,在听说永历帝遇害,儿子郑经在澎湖与四弟的乳母私通等噩耗后,郑成功急病而亡。
死前大喊:“我无面目见先帝于地下”。
一个多月后,李定国在得知永历帝被吴三桂勒死的消息后,披发徒跣,号诵抢地,两目皆血泪,大哭道:“我对不起大明,也对不起皇帝,我该怎么面对天下”。
又半个月后,心灰意冷的李定国,病死于滇缅交接的勐腊。
临终前,他嘱咐儿子:“宁可死到荒郊野外,也不可投降。
”至此,南明抗清的领袖级人物,全没了。
1663年,清军集中兵力,对大陆上仅存的抗清武装,夔东十三家发起总攻。
经过一年激战,大部分人战死。
清军攻陷夔东十三家。
李来亨拒绝投降,自缢而亡。
李来亨死后,虽然郑经在东南沿海又坚持了近二十年。
但南明史,早已经在1662年就画上了句号。
回看南明18年,会发现这是一段混乱至极且毫无亮点可言的历史。
我不知道为什么当年明月没写南明,但是我认为《明朝那些事儿》没写南明,甚至完全没提南明,真是为了读者好。
否则,心血管功能不好的读者,会被气出高血压。

参考:
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是写整个明朝的始终的。
那么为什么只写到1644年呢?
因为现在基本的说法,大明正统王朝都是到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景山而亡为止。
但实际上,在崇祯上吊后,大明在江南还有完整的半壁江山,朱明王室的其他成员,先后被各方势均力拥戴成立过几个不同的政权,从1644年开始,到1662年永历帝被杀,历时18年。
崇祯帝自缢景山南明有些相似性的南宋,在一般认知中,为什么南宋灭亡的时间点,没选1276年2月4日,元军攻占南宋都城临安,俘5岁的南宋皇帝恭帝,这个时间呢?
南宋一般认为亡于1279年3月19日,这一天在崖门海战中,南宋朝廷残余力量战败后,在陆秀夫背着年幼的皇帝和赵宋皇族八百余人集体跳海自尽,许多忠臣追随其后,十万军民跳海殉国。
史称国沉南海。
崖门海战对于明末年和南宋末年这种认知,不只是当年明月所独有,也是多数历史研究者的说法。
当然史实就在那里,也可以有不同的说法,比如说,可以讲大明就是亡于1662年。
这个我们不必去争论。
只是说说,为什么大多数人,把南明同正统大明王朝分割开来。
第一个原因,我觉得是因为南明各个政权的皇帝,虽然是朱明王室成员,但是只能算崇祯帝朱由检的远房亲戚了,不是他的子孙。
就像汉光武帝刘秀,他虽然也是刘汉宗室成员,但是地位已经较低了,他开创的东汉,虽然也是延续汉祚,却也算是另外一个王朝了。
反观,南宋,包括被元军俘虏的小皇帝赵㬎,逃亡途中病逝的赵昰,还有和陆秀夫跳海的幼主赵昺,都是宋度宗的亲儿子。
第二个原因,明代天子讲究“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崇祯帝这位皇帝才是真正的践行者。
封建王朝虽然是父传子家天下,某种程度上来说,全天下都是一家一姓私有的,可皇帝也要有骨气有担当,才能被臣民认可。
天下都没了,如刘禅一样苟活的皇帝,是让人瞧不起的。
崇祯问题不少,但是他是很努力的皇帝,同他相比,南明几位正式或不太正式的打起朱明大旗的宗室成员,多是一直在混吃混日子的中年人了,本身都没啥作为。
而南宋国祚终了以海难为准,也是考虑了被元军俘虏的小皇帝赵㬎,最后投降了元军。
虽然南宋没有“君王死社稷”一说,但是谁也不太愿意接受一位投降的皇帝。
尽管这个小皇帝只有五岁。
相反,幼主赵昺与军民一起悲壮赴死,生命消失了,大写的人字却立到天地间了。
第三个原因,南明时期各个皇帝都是由明末各地拥兵自重的军阀扶持,各个山头内斗严重,没有出崇祯这样的皇帝有核心凝聚力了。
弘光帝、隆武帝、永历帝均无多大能力,左良玉、马士英、郑芝龙这些军阀各自为战互相攻击。
南宋末年,虽然这种情况也有,但基本上还是一个整体的。
所以说历史真实就在那里,不因史家的评说而改变,但是相比较而言,以崇祯投环的1644年为大明的终点,是最能让人接受的时间。

参考:
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写得非常好,脉络清晰,史观比较正,我喜欢。
至于他为什么完结此书之后,为什么不写南明,而只写到1644年,理由基本有怎么几条。
我们来一起看一下吧。
第一、按正统历史教材,1644年后金已经入关,中原王朝大明已经走向没落。
我们大家都知道,女真原来是明朝的一部分,他们吃朱明的皇粮,接受代表中原皇权的李成梁管辖、节制。
也是李成梁太大意了,对女真戒备不够,对该地各个原始部族的力量均衡没有调控到位,以致努尔哈赤浑水摸鱼,慢慢坐大。
努尔哈赤在东征西剿,以武力征服女真各部后,以莫须有的”十大过“起兵反明,开始对宗主国用兵,嗯,这是个悲伤的故事,农夫与蛇的故事。
后金在历经努尔哈赤、皇太极、多尔衮等的连年征战,穷兵黩武之下,乘借中原内乱,明朝李自成等农民军起义,前线军队吴三桂等辱节投降,多尔衮率领后金入关,反噬其主,进入明朝帝都北京。
这个时间节点就是1644年,后金入关。
由于明朝一盘散沙,各自为战,比较混乱,崇祯帝又自杀殉国,群龙无首。
后来的继任者南明,虽然一度有所恢复,但终是回光返照,最终南明帝被家贼吴三桂绞杀在云南南部缅甸。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此时,后金入主称清,已经鸠占鹊巢,取代了朱明。
那么,明史的主要部分就到此结束了。
第二、作者当年明月的历史观非常好,很有意思。
当年明月确实有才,至少对元末明清这段历史了解的很透彻,而且,独树一帜,与当时流行的推崇元清等的众多小说迥异,真算得上是一股清流。
小说,也一定体现作者的看法和观点,态度等等。
现在闭上眼,简单回顾下《明朝那些事》,回顾下朱元璋北伐元,就一目了然。
所以,当年明月如果完全按照自己这种思路去继续写下去,在当下来说,确实不合时宜,容易被不明就里地病垢。
不写就最好了。
其三、当年明月本身是公务员,完书《明朝那些事》之后,好像被调换了工作岗位,高升了。
公务繁忙,可能会没有太多富余的时间来搞创作。

参考:
当年明月的书名《明朝那些事》已经给了答案,当年明月写的是明朝,南明不是明朝历史的一部分,明朝历史是到1644年闯王李自成进京结束的,这是教育界、历史学家一致认定的时间。
如果接着写南明,那就是画蛇添足,过犹不及了。

参考:
南明内部是烂事一大堆,关系错综复杂,写起来要搜集资料太耗费时间,太废脑筋。
这段历史,不忍直视,内斗不断,国家机器异常运转,弘光政权还打算割地给清朝,绍武帝穿着戏服登基,永历帝逃到缅甸。
清朝在入关以来进行了一系列大屠杀 如果写南明的话,这些总要写,而如果写会涉及敏感问题,如果不写不合适吧。
那段历史,这让作者怎么写,对他来说还不如不写。
作者在书里把明朝夸得非常好,如果写南明就是在让自己的脸。
还有就是,南明并不算明朝,他写的是明朝那些事,不是南明那些事。

参考:
当年明月:钱赚够了
参考:
《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他会不知道1644年以后,还有一个南明吗?
他当然知道,或许看这段历史,比看《明史》还要仔细。
可是为啥当年明月的笔锋止步于1644年呢?
我认为作者刻意将南明这段历史,从明朝历史中摘除了,他发自肺腑地觉得,这不算明朝的历史。
那么当年明月为何如此排斥南明这段历史呢?
我认为有这么几个可能。
一、方便日后写《清朝那些事儿》。
1644年,这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这一年同时存在3个王朝:大明王朝、大清王朝以及大顺王朝。
这一年,李自成攻入紫禁城,崇祯皇帝爬到煤山上吊自杀了,因此大明王朝和大家说拜拜了。
李自成本以为自己稳坐钓鱼台,结果没想到吴三桂反水了!吴三桂支持清军入关,直接导致李自成兵败如山倒。
李自成从山海关退回来以后,忙着登基称帝,也就是建立了大顺王朝,随后就带着一堆金银财宝逃回西安去了。
这个时候清军入关,进入紫禁城。
多尔衮在清除周围障碍以后,将顺治皇帝从盛京接到了紫禁城。
就这样,大清王朝便入主中原了。
也就是说,清朝的历史,完全可以从1644年清军入关,入主中原这一年说起。
如果日后当年明月要写《清朝那些事儿》,岂不就可以从1644年开始说起了吗?
我们还记得《明朝那些事儿》开头的几个章节里,详细讲述了朱元璋起兵建国的过程。
所以在写清朝历史的时候,也完全可以写上清军如何征战中原的历史。
而这段历史中,必然是要将南明的一系列变故写进去了。
等于说作者当年明月,是将南明史归类为清朝的历史部分去了。
二、南明不算大一统王朝。
很多人认为南明和东晋、南宋或许有点儿类似。
其实他们仨是完全不同的,东晋和南宋都持续了100多年,可南明满打满算也就39年历史而已(算上郑氏集团)。
最令人叹息的是,南宋和东晋至少保住了半壁江山,可南明从始至终,都只是地方割据政权,别说长江以南了,就算是他们的管辖范围,南明的皇帝说了都不算数。
南明的第一个政权弘光政权,只占据了南京及其周边地区。
弘光帝朱由崧,是被四镇军阀扶植起来的皇帝,压根就没有得到明朝其他将领的认可。
所以说他的管辖范围相当有限,也就在长三角一带罢了。
南明的第二个政权隆武政权,势力范围也只有福建、江西等地。
而且隆武帝朱聿键,是被军阀头子郑芝龙扶植起来的,压根就没有实权,后来更是跟郑芝龙闹掰了,只身北伐,最终殒命。
南明的第三个政权是绍武政权,势力范围只有广州城这一个地方而已。
他只是被大学士苏观生拥立起来的皇帝,没权没地没人支持。
仅仅40多天就没了。
南明的第四个政权永历政权,是大家最熟悉的一个南明政权,因为持续了16年时间。
可他们的势力范围也只有广西、云南、贵州等地,属于西南角落里的割据政权,也没有对江南半壁江山形成多大的影响。
永历帝朱由榔依旧还是个傀儡。
由此可见,南明的4个政权,全都是地方割据政权,而且只割据了很小的一个部分,清军稍微动动手,南明的各大政权就灰飞烟灭了。
莫说当年明月看不上这4个不起眼的割据政权,就算他们占据了半壁江山,依旧不是大一统王朝,也就未必能进入《明朝那些事儿》里了。
三、南明的结局并不好。
如果南明能打个翻身仗,或许当年明月还真的要为他们大书特书一笔。
可我们仔细瞧瞧就会发现,南明的结局实在是太惨了。
第一个政权弘光政权,只坚持了1年时间,就被多铎的大军给碾压了。
皇帝朱由崧被押到京城宰掉了。
第二个政权隆武政权,也只坚持了1年多时间,也被清军给灭了。
隆武帝朱聿键的一大家子人全都殉难了。
第三个政权绍武政权,只坚持了40多天,就被李成栋带人给灭了。
皇帝朱聿鐭选择自缢而亡。
第四个政权永历政权,倒是坚持了16年之久,可最终还是无法翻身。
势力范围越来越小,以至于永历帝朱由榔跑路到缅甸,最终被吴三桂弄回来勒死在了滇池畔。
这4个政权,没有哪个是有好结局的,而且绝大多数都是以惨败而告终。
这或许是当年明月所不愿意记录的事情。
而且当年明月的记录,以诙谐幽默为主,可这段历史写出来,真心没有让人感到好笑的地方,反倒是处处伤心。
四、“南明”在学术界未必得到认可。
你可以说他们所处的时期是南明,也可以说这一时期是清初。
但是从清朝一统江山的结局来看,说清初似乎能够得到更多人的认可。
也就是说,南明只是一种比较小众的称呼而已,和明朝、清朝这些广泛认可的称呼比起来,完全是不值一提。
因此,如果你来写这段历史,是不是也得考虑一下,这段历史能不能被划入明朝的历史呢?
我想答案会有很多种吧?
与其争论不断,倒不如一刀切了。
总结一下:南明史,就是内斗史。
这段历史,谁看了都很糟心。
为啥?
因为我们不恨清军太强大,唯独恨明军内斗太严重。
可以说,明朝就是毁在了南明这帮人的内耗之中。
第一,弘光政权内部的斗争。
由于兵部尚书史可法,曾经反对朱由崧继位。
所以朱由崧继位以后,支持朱由崧继位的凤阳总管马士英,成了朝中一把手,直接把史可法排挤到了扬州督师去了。
是四镇军阀扶持朱由崧继位的,所以他们加官进爵,这可把远在荆襄的另一位军阀左良玉给气炸了,左良玉甚至声称要带兵勤王,灭了四镇军阀。
第二,隆武政权和鲁监国的斗争。
弘光政权被灭了以后,福建的郑芝龙扶持起了唐王朱聿键,也就是隆武皇帝。
同时浙江的军阀张名振、张煌言等人则扶持起了鲁王朱以海,史称鲁监国政权。
这么一来双方为了争夺正统,打得不可开交,完全忘了北边还有个清军正在旁边看笑话。
第三,隆武政权内部的争斗。
朱聿键称帝以后,其实手里没啥权力。
因为郑芝龙手握兵权,所以军政大权都落在了郑芝龙手中。
朱聿键很不爽,所以一直和郑芝龙唱对台戏。
最后没办法,只好脱离郑芝龙,在大学士黄道周的帮助下北伐殉国。
第四,绍武政权和永历政权的斗争。
清军灭了隆武帝以后,剩下的明军没想着如何复国,而是想着抢夺正统大位。
这时候朱聿键的弟弟朱聿鐭觉得自己有继承权,所以在苏观生的帮助下在广州继位,建立了绍武政权。
同时万历皇帝的孙子桂王朱由榔,在肇庆被丁魁楚、瞿式耜等扶持为帝,建立了永历政权。
好家伙这两帮人不去打清军,偏偏自己先为了谁是正统打了起来,真是气死
第五,永历政权内部的斗争。
绍武政权40多天就没了,这么一来永历帝朱由榔就成了南明唯一的合法代言人了。
可他的部下们一个个全都被清军宰了,最后他只能依靠投奔自己的大西军余部。
孙可望、李定国是大西军的领头人,结果这两
李定国赢了以后,一直联络东南沿海的郑成功,希望和他联手北伐,结果一连几次郑成功都爽约,最终永历政权的地盘越来越小,直到灭亡。
从整个南明历史来看,短短18年时间里,明朝的这些残余力量,没有想着收复失地恢复大明王朝,而是想着争权夺利,为自己牟利。
结果导致内斗不断,最终让清军看笑话的时候,顺便捡了个便宜。
提一嘴,据统计,明朝在灭亡的时候,全国依旧还有100多万大军,清军满打满算只有20万左右。
参考资料:《南明史》
参考:
读《水浒传》大家是不是感觉梁山众好汉被招安以后读着就少了点意思;
读《西游记》虽然取经路上的故事也很好看,但很多人是不是更喜欢五百年前那个无法无天大闹天宫的孙
我们喜欢看的是梁山好汉大碗喝酒大碗吃肉,快意恩仇;
喜欢看的是齐天大圣不是斗战胜佛;
喜欢看的是刘关张三兄弟波澜壮阔的故事和诸葛丞相的神机妙算。
我们更愿意去看好的,而不愿意去看不好的事物。
同样的道理放在《明朝那些事》,我们并非历史研究者。
当年明月知道我们爱的是驱逐鞑虏,七下西洋,万国来朝,义武奋扬,扬我国威的大明。
而南明呢,留下的只有党争、内斗、投降、叛变、屠杀。
南明的历史细读简直会让人对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失去自信。
我相信任何一个不想把自己憋屈死的作者都不愿意去写靖康、南明,简直压抑的让人喘不过气。
(在此向写了《南明史》的顾诚老先生致敬,太不容易了,也向喜欢南明史的朋友强烈推荐此书)南明堪称中国五千年内斗的顶峰,党争不止。
南明不是没有精兵良将,南明曾经有2次辉煌的胜利,一是李定国两蹶名王,二是郑成功厦门大捷。
都证明了即使到了南明时期,明军的战斗力也是没有问题的,李定国和郑成功都是一时人杰,放在南宋就是中兴之将,但每次都是胜利后立刻内斗最终崩溃。
如果说满清入关征服北方时,八旗还是打了不少硬仗的,那么征服长江以南,完全就是坐等南明各种势力互相争斗,竞相投降,然后投降的五大汉军:吴三桂、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沈志祥开路,八旗就在后面捡现成的。
在各种战场上,各路明军势力从来没有配合过,而且每次明军要取得胜利了,就有其他势力的明军疯狂攻击你的背后,绝对不让你做大。
特别是江南第一大将左良玉,统兵号称80万,本来应该是抗清的绝对主力,却在福王事变中还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谋反为自己争权,结果进攻马士英的半路上病死了,儿子带着二十万明军降清了。
如此南明,估计偏爱明朝的当年明月也不忍下笔。
这就是我的观点,小伙伴们有什么不同的观点,
所谓南明,是指崇祯皇帝殉国后,由明朝宗室在南方相继建立政权的合称,该政权前后一共存在18年。
而在这十八年里,内讧是唯一的主题,荒唐、混乱则是南明的主旋律。
看完这段历史,唯一能给人带来的感觉,除了绝望还是绝望,并且,也会明白什么叫做没有最烂,只有更烂。
鉴于南明史料过于纷杂,我们单拿出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通过他们的所作所为和遭遇,就会知道南明如果不亡,那真是天理不容。
第一
甲申之变后,崇祯皇帝殉国,不少明朝宗室和大臣纷纷南逃,得益于明朝的两京制度,因此,陪都南京就成了当时宗室以及大臣的落脚之地。
抵达南京后,本着“国不可一日无君”的原则,拥立新皇帝就成了迫切要完成的事。
不过,拥立谁却是个问题,当时目标人选有两个,一个是福王朱由崧,另一个就是我们要说的潞王朱常淓。
从法理上来讲,朱由崧具备明显的优势。
他的父亲,就是当年差点被万历皇帝立为太子的朱常洵,而朱由崧又是朱常洵的长子,如今天启、崇祯皆无后人,因此,按照宗室礼法,朱由崧是第一顺位继承人。
不过,东林党人对此并不认同,在他们看来,朱由崧无德无才,完全不堪大用。
“不忠不孝,恐难主天下。
”---东林党人对朱由崧的评价因此,他们就极力推举朱常淓登基,按东林党人的说法,朱常淓虽说血统偏远,但向来以“贤明”著称,而值此国家危难之际,理应立贤。
由于意见不统一,明朝的宗室和大臣形成了两派,双方就拥立谁这个问题,展开了一轮又一轮的明争暗斗,史称“福潞之争”。
那么,这个潞王朱常淓真的就如同东林党人所说的那样贤明吗?
当然不是。
之所以东林党会极力推举朱常淓,是源于一桩陈年宿怨。
当初,万历皇帝活着的时候,曾有意立朱由崧的父亲朱常洵为太子,不过,在东林党的极力反对下,万历只得作罢,继续让朱常洛担任储君,也就是后来的明光宗。
而今,假如让朱由崧登基,那么朱由崧就有可能就这桩陈年往事,对东林党人展开清算,因此,为了安全起见,就必须阻止朱由崧继位。
说什么要立贤明的君主,全都是托词,这群人只不过是为了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罢了。
为了达到目的,东林党人各种下三滥的手段频出,除了公开指责朱由崧蠢不可及外,还找人编排了朱由崧与嫡母邹太后私通的段子,总之,为了推翻朱由崧,东林党人无所不用其极。
要知道,当时清军正和李自成交战,如果此时尚掌握半壁江山的南明,能快速整顿兵马,说不定还有恢复河山的希望。
但可惜的是没有,不仅没有,甚至还在窝里斗。
并且,通过后来发生的一些事,也证明被他们夸上天的朱常淓,完全就跟贤明二字不沾边。
弘光帝朱由崧排除万难继位后,没等他坐稳皇位,清军就兵临城下,大量明朝宗室和大臣出城投降,弘光帝在一片混乱中仓皇而逃。
不过,他也没逃多远,跑到安徽芜湖时,就被总兵田雄等人劫持,并交给了清豫王多铎。
朱由崧的被俘,意味着南明弘光政权的覆灭,在之后不久,逃到杭州的潞王朱常淓,以储君的身份监国,大有登基称帝的势头。
但就在朱常淓宣告监国的次日,他就写了一份降表,送到了清军大营,提出愿意割让江南,以换来他能偏安一隅。
只不过,清军对他的提议并未采纳,继续派兵围困杭州,无奈之下,朱常淓为了讨清军欢心,干出了一件极为丧心病狂的事情。
他派人给正在攻打杭州城的清军士兵,送去了精美且热腾腾的酒菜,以示犒劳之意。
“以酒食从城上饷满兵”---《南忠纪》杭州城下,刚刚与清军作战而牺牲的明军士兵,尸体上的鲜血也许还没干,不知道他们看到朱常淓的这一举动,会作何感想?
所以说,在东林党不顾大局、仅念私利的内讧下,再加上像朱常淓这般的明朝宗室持续“作死”,南明不亡,那才是天大的怪事。
说完朱常淓,我们再来说说李定国。
如果要在南明的十八年里,找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忠臣良将,那非李定国莫属,南明最辉煌的时刻,也是由李定国一手创造的。
但十分讽刺的是,李定国最开始的时候,是推翻明朝的起义军。
公元1630年,年仅十岁的李定国参加了张献忠的起义军,自此跟随张献忠东征西讨,成为张献忠建立大西政权的重要成员。
但在张献忠死后,大西政权遭到清军围剿,随之土崩瓦解,关键时刻,李定国与孙可望收拢残部,一路突围,先逃至重庆江北,又打下贵阳等地,最终稳住了阵脚。
局势稳定后,就大西军的未来发展,李定国与孙可望进行了一次商议。
李定国认为,此时应联合南明政权,共同对抗清军,而孙可望则觉得,应该前往广东,那里可进可退,即使有天无处可去,还能逃至海外。
最终,在李定国的坚持下,大西军选择了归顺南明,联合抗清。
此时,南明已经是永历帝时期,在大西军加入前,明军与清军的作战往往是败多胜少,江苏、安徽等重要城镇相继丢失,而大西军的到来,挽救了这一颓势。
其中,最辉煌的时刻,应当是李定国“两蹶名王”期间。
公元1652年,清廷命定南王孔有德进攻贵州,意
其中,东路军由李定国率领阻击清军。
当年三月,李定国率步骑八万出征,临行前,他严令部下“不杀人、不放火、不抢财货”,从根本上约束了军队纪律。
此战,李定国奇招频出,大西军将士也是英勇无比,将来犯的清军打的节节败退,最终,定南王孔有德被围困在桂林,看到大势已去,孔有德自刎而死。
桂林大捷后,李定国势如破竹,接连攻克了湖南的全州、永州以及长沙等地,截止到当年九月,李定国先后收复了包括广东、江西、湖南等区域的两州,十六郡,共三千里的土地。
大西军的节节胜利,让清廷大为震惊,在当年十一月,清廷委任敬谨亲王尼堪为抚远大将军,率精兵十五万攻打李定国。
虽说强敌来临,但李定国依旧是有条不紊的进行了周密部署,在他的一番设计下,清军进入埋伏,最终大败,尼堪也被李定国手刃。
短短几个月内,李定国先后消灭了清廷二王,极大的挫败了清军的锐气,也为南明收复了不少土地,当时可以说是形势一片大好。
但就在此时,内讧的戏码再次上演,最终将刚得来的战果再次转手送人。
李定国立下赫赫战功后,引起了孙可望的强烈嫉妒,因此,就准备出兵消灭李定国,到了永历十一年,孙可望更是亲率十万大军,向驻守云南的李定国发起进攻。
不过,本来对消灭李定国信心满满的孙可望,却意外地遭遇滑铁卢,由于孙可望的前锋不愿出战,因此投奔了李定国,最终,孙可望大败,仅带几十名护卫出逃。
出逃后,孙可望心一横,直接投降了清军,并且,把大西军的所有底细,全盘交代了出去。
而在掌握大西军底细之后,清军果断对大西军发起总攻,在此期间,随军的孙可望写了无数招降信,劝告旧部归降,可以说,大西军最终的溃败,孙可望“居功甚伟”。
大西军溃败后,李定国尚且还有一定实力,因此,他就布局了著名的“磨盘山伏击战”,计划借助此战打击清军,同时也借助此战,实现翻盘的目的。
只不过,李定国的计划被南明光禄寺少卿卢桂生泄露,因此清军得以及时撤退,李定国计划的伏击战,不得不变为追击战。
最终,双方在磨盘山一带展开血战,虽说清军也损失惨重,但大西军却更惨烈,三分之二的将士,均死在了此战之中。
至此,南明失去了最后的倚仗,不仅仅是没了对抗清廷的武装力量,更主要的是,在一次次内讧中,让几乎所有人心灰意冷,再也没有恢复山河的热血。
公元1662年六月,永历帝被绞杀的消息传来,惊闻噩耗的李定国两目皆血泪,大哭道自己“负国负君,何以对天下!”,数日后,李定国病逝,年仅四十二岁。
像上述这种令人憋屈的事情,在南明的十八年里比比皆是,朱常淓的所作所为,李定国的遭遇,都是南明的一个缩影,这样的历史,不写也罢。

参考:
真实原因也许只有作者自己知道。
但在我看来,八成是因为南明史过于“负能量”,跟《明朝那些事儿》的整体风格完全不搭。
任何一个作者,都不会希望一本立意正面的作品,最终以一个让人绝望的结局收尾。
多年来,《明朝那些事儿》经久不衰,堪称当之无愧的史学界奇书。
原因有二:一是作者风格幽默、构思精妙,将原本枯燥的历史讲得通俗易懂、妙趣横生,当初连我那些一听历史就犯困的女同学都饶有兴趣;
二是全书整体格调积极向上,充满了鼓舞人心的正能量。
比如,誓师北伐时,为了鼓舞将士,朱元璋说了这段话:“天道好还,中国有必伸之理,人心效顺,匹夫无不报之仇”;
又比如,北京保卫战前,面对携土木堡事变之余威的瓦剌大军,书生于谦慷慨激昂:“我大明开国至今已近百年,昔日高皇帝布衣出身,尚可纵横天下,横扫暴元,我辈岂惧小小瓦剌!”再比如,当写到杨继盛决定死劾严嵩父子时,作者动情地感慨:“明知不能成功,明知必死无疑,依然慷慨而行。
一般说来这种行为有着很多称呼,比如愚蠢、不自量力、飞蛾扑火等等,在西方人的眼中,这更是一种不可思议的违反逻辑的行为。
而在中国古老的哲学中,这种行为有着一个恰如其当的名称:明知不可而为之。
我深信,这正是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魂魄。
”一部优秀的文学、文艺作品,往往并不讳言人性的阴暗、不回避现实的残忍,但它们的最终落脚点,通常聚焦于人们面对巨大压力、乃至近乎绝望的境地时,爆发出的人性光辉,诸如勇敢、忠诚、自强、善良、舍生取义等等美好的品质,即使最终难以改变结局,但这一过程足以吸引人们投入正面的情绪。
(如若不信,可以看看那些评分较高的电影都是什么类型的立意。
)也许有人会说:文艺作品可以杜撰,自然可以挑好的讲;
但历史是真实发生的,怎可以胡编乱造?
其实不然。
在历史上,国家的劫难、王朝的覆灭并不鲜见,生灵涂炭、国破家亡的惨状经常见诸史书,但我们总能在这个过程中发现积极向上、振奋人心的因素。
比如让人们普遍没啥好印象的西晋,贵族、世家的内讧、骄奢断送了王朝的大好局面。
但当劫难来临时,各个阶层仍旧展现出足够的自尊、顽强:中原沉沦、胡骑横行,但我们只看到前仆后继战死的将士,没看到卑躬屈膝的军队;
名士刘琨乃一介书生,却敢于带着区区500勇士奔赴敌后,明知敌我悬殊、却顽强战至最后一口气息;
甚至连直接害死刘琨的鲜卑贵族段匹磾,在被羯族军队俘虏后,仍旧积极筹划替东晋组织反抗力量,最终因此殉国。
再比如经常被后世诟病的宋朝。
军事积弱的北宋遭受了靖康之耻,但面对生死存亡的危机,偏安一隅、国土大幅缩水,曾经屡战屡败的南宋却一度爆发出强大的战斗力。
顺昌之战,刘錡带着因脸上刺着\"赤心报国,誓杀金贼\"而得名“八字军”的军民,以一万多人挫败了金兀术的十万女真铁骑;
随即岳飞、韩世忠等将领在各大战场纷纷捷报频传。
金人虽然先后扶持张邦昌、刘豫建立伪政权,但由于缺少中原军民的支持,压根成不了气候。
因此,西晋、北宋虽灭,但东晋、南宋都坚持了上百年。
南明呢?
1644年,李自成攻占北京,崇祯帝煤山自缢,清兵入关。
由于一直实行两京制度,南京理论上具备完整的政权体系。
但它首先想到的不是稳定人心、组织兵力,而是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拥立新帝之争。
在各派力量的博弈下,福王朱由崧战胜潞王朱常淓,被迎入南京,先监国、后称帝,年号弘光。
但随后,这个政权并没有像东晋、南宋那样集中全部力量组织抗敌,而是继续沉迷于内讧,阉党余孽马士英、阮大铖有拥立之功,擅权弄政,人心尽失、军队混乱;
仅有史可法苦苦支撑,双拳难敌四手、难以力挽狂澜。
弘光政权苟延了一年覆灭,南方各地纷纷拥立朱家后裔,福州有唐王,浙江有鲁王,肇庆有桂王,阵势看着颇为庞大,但都是雷声大雨点小、矛盾重重,无数次上演内讧或背叛后,它们陆续归于溃败。
十多万的清、蒙军队,规模甚至还比不上当初灭亡北宋的金军,为啥能秋风扫落叶一样迅速击溃拥有上亿人口的明朝?
上文提到,金军虽灭了北宋、占领中原,却没有得到当地军民的支持,随时担心根基不稳、被赶回老家;
至于明朝末年,则完全相反。
清军之所以能够入关,是因为明朝的王牌边防军开门投敌;
随后,面对南明以及农民起义军,清军的王牌正是原明军精锐——曾经的明朝蓟辽总督洪承畴全权替清军经略江南五省,原明军军官孔有德负责广西,尚可喜、耿仲明对付广东,吴三桂搞定四川、云南。
其中,吴三桂之所以被公认为居功至伟,是因为他的麾下集中了原明朝最精锐的边军。
更讽刺的是,帮助永历帝(桂王朱由榔)抗击清军的,竟然是当初推翻明朝的“流寇”——李自成、张献忠余部。
南明VS清军,可以看做农民起义军VS明军。
同样戏剧的是,后来三藩叛乱,平叛的同样是“明军”。
吴三桂、耿精忠起兵后,康熙曾经发话:“从古汉人叛乱,止用汉兵剿平,岂有满兵助战?
”张勇、赵良栋、王进宝、孙思克、蔡毓荣、徐治都、万正色、杨捷、施琅、姚启圣 、吴兴祚、李之芳......这些人才是击败三藩的骨干。
当然了,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古代的所有政权更迭,都是我国历史的既有环节,难以对其进行道德评判。
但即使作为被取代、击败的一方,历史上也极少见到像南明那样轰然崩塌、毫无生气的局面;
史可法、李定国铁骨铮铮,但这样的人竟然是那时的少数派,你让当年明月怎么写下去?

参考:
南明方面的历史资料很少,清朝不承认南明,也就没有官方组织编纂关于南明正史的典籍。
而且即便是,私人所编的南明历史典籍,也因为容易涉及清朝开国不好的一面;
所以文字 狱和编纂四库全书时,也将销毁南明相关史料作为销毁重点,清朝是禁 止私人编明史的,所以当年明月写明朝那些事,是根据史料参考尤其是正史来写的。
很明显他没法接触到,足够权威的南明正史资料。
而留传至今,且涉及南明历史文献资料的两本书,明季南略和国榷都写的不详,所以明朝那些事,只能到1644年结束,而且主流也都认为,明朝结束是在1644年。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