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小时候有什么“美味”现在再也吃不到了

小时候有很多美味现在都吃不到了,小时吃的东西都是原汁原味的,都是手工操作,而现在做的东西都是流水线,以量取胜。
我就说一个大家都知道的而且经常吃的豆腐。
记得那时候,我们家有两个磨盘,是用来磨豆腐的,先把大豆泡上一晚,然后放到两个磨盘中间,因为没有毛驴,我们家是人工磨。
磨完后开始烧浆,快烧好后用卤水或咸猪肉点豆腐,豆腐还没有完全做好。
我们这些孩子就开始你一块我一块,沾着酱油吃的那叫香,一家做豆腐,很远都能闻到那个味道。
那时做豆腐,我们家是一斤黄豆出二斤豆腐。
现在好家伙,一斤豆出5,6斤,有一次我在市场买豆腐,塑料袋没扯住,豆腐直接掉到地上变成豆腐脑。
三斤豆腐拿回家能控出一斤水。
豆腐吃起来也是没有当年的味道了。
特别是小时候吃的豆腐泡,现在的豆腐泡那就是泡,哪有当年的味道。
唉,想吃当年的豆腐和豆腐泡那就是做梦啊。

参考:
好多啊猫头雪糕,那时候要5毛一根,土豪才吃得起,我都等放学好久了了,买雪糕的开始处理有点化了的雪糕,花3毛钱买一根。
猫头的
粘牙糖,1毛钱10根,红色黄色绿色的,能抻好长好长。
酸梅粉,1毛2袋,里面有个塑料小勺,吃几勺放兜里省着吃,零花钱多的时候一整袋直接倒嘴里奢侈一把。
找不到
不过现在都是人工育种,很少见了,一吃一嘴黑,但是很香甜。
据说高粱也长,不过我只吃过玉米的。

参考:
小时候那些绿色的食物如今是吃不到了。
例如:自然生长的小河里的鱼虾,如今连水都没有了;
各种野菜现在也吃不到了,据说各种打药……
参考:
夏季的来临让我想起了小学的“美味”,现在吃不到了,。
小时候最美味的就是夏天吃的冰袋了,还记得小学一二年级时候,炎热的大中午去上学,给老爸要了两毛钱,来到学校旁,一毛钱买一个冰袋,留一毛钱放学在买,夏天的中午真的很热,拿上一个冰袋去教室,那么你就是“大爷”啊,几个小伙伴一起,你吸一口,我吸一口,或者把冰袋摔碎,一个嘴里吃一块冰。
想到现在的冰淇淋,雪糕,都很好吃,但是吃不到以前的味道了,以前的那个冰袋应该就是糖精水弄的,没有什么营养,但是现在想吃,也不会再有了,这些美好回忆,真的回不去了,现在也吃不到那个味道了,还记得这个冰袋很甜,真的很甜。

参考:
小时候最爱吃的、也经常吃到的一道地道菜,就是芒粑。
蕨根生于大山中,是纯天然的绿色食品,既可入药又可食用,富含铁、锌、硒等多种微量元素及多种必需氨基酸,新鲜蕨根手工制作成芒粑,是西南地区的一种特产,还上了《舌尖上的中国》,芒粑炒腊肉、烤芒粑这地道菜那是相当的火爆。
六十年代初出生的人,经历了\"饿饭\"年代,没有喝到牛奶,没有吃饱米饭,对代乳粉和替代主食的红薯、洋芋、包谷、芋头都有一种情结。
芒粑是我们儿时的最爱,因为它既当粮来又当菜。
以前的芒粑,市面上很便宜,是十足 的 美食。
切片后用烙锅炸着吃,绵而不软,清香有劲道。
不过 这种美食现在很少有人吃到正宗的了,原因很简单,做这样的芒粑需要上山挖蕨根,工艺挺复杂,是个活路头。
如今,因上山挖蕨根和工艺比较难,人们就用红薯粉原料来替代蕨根粉做芒粑,市场上见到的多数是假芒粑,凭直观也很难鉴定。
当然,红薯粉做的无论是风味还是营养上,跟真的芒粑相比简直相去甚远。
真芒粑,虽然难吃到了,但儿时记忆依旧。

参考:
我出生的年代是跃进牌。
那个时侯很穷,面黄饥瘦,皮包骨头,气息咽咽是我的真实写照,尽管爹爹妈妈尽力的偏我,因为儿女多,但我还是哇哇哇的哭闹,原因就是肚子饿,好象就没有饱过。
到了六十年代未七十年代初,懂亊了,不哭不闹了,知道了爹妈也苦,为了我们儿女真正是疲于奔命,那个时侯吃的重点就是酸菜米汤,即自己淹的酸白菜,自已种下的谷子碾成小米,自己种的洋芋,三样混在一起在锅里煮,用柴禾漫漫煮烂,一家人你一碗我一碗围坐在房子里或者院子里吃,真香,真好吃。
天天基本都这样吃,过一两再吃顿汤面条,也少不了酸菜,洋芋片,只是另加了些面条。
后来生活逐渐好了,现在的生活就不用说了。
前些年我和老伴还专门做过多次酸菜米汤吃呢,做法跟以前的一模一样,可是吃起来总感觉没有过去那么纯香的味道,我就想啊,不知是现在吃的太好了,口味高了,还是种出来的东西随着施肥,气侯的变化而转移了本来应有的本质呢?
怎么尝怎么品也没有过去的那么好吃,或许是酸米汤挽救了我的命的缘故吧,到现在永远也忘不掉那口酸米汤。

参考:

但是在哪个年代鱼肉都要票,就是不要票一般人家也买不起。
一一一一一一。
我记得哪时候一到春天,蔬菜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
哪个年代没有大棚,得五一时能下来头茬韭菜,五月节,一般六月份就能下来芸豆,芹菜了。
在刚开春三,四月份,储藏的大白菜和萝卜也不怎么好吃了。
我妈妈每年这个时候就自己做一道菜,我觉得特别好吃。
什么菜呢,我们家管叫面鱼儿。
用什么做的呢?用咸白菜。
家里每年都得腌点咸菜,春天没菜好留着吃。
有时候搁咸菜炖点黄豆吃。
时间长了也不爱吃了,黄豆哪时候还少。
妈妈就把咸白菜,稍泡一会,然后切成条,裹上点玉米面,大锅里少搁点油,两面一烙,真好吃,我们就管它叫做面鱼。
哪时候,我上中学时,到春天中午带饭没有什么菜,就带面鱼。
有的同学不知道这是什么菜。
这是我小时候吃过的美味,长大了以后就再也没吃着过。
这是我的回答。

参考:

我们这代人,经历过三年困难时期,经历过那个疯狂的文化大革命年代,经历过人民公社时期,又经历过社会的转型期,经历了四十年的改革变化,一路风雨伴霜晨,至今已是白发人,忆起人生辛酸路,多少感慨化泪痕。
记得七丶八岁的时候,那时母亲还健在,我们那时住在辽宁东部的一个小山庄里。
一天,我与小伙伴们堵了一个小河叉子,捉了一些小鱼。
拿回家后母亲收拾干净后,熬了一小锅鲜鱼汤,那顿鱼汤太香太好吃了,那是我这辈子喝的最香最美的一顿鱼汤了。
以后,我也曾多次捉来河鱼,让妻也按着那个做法做过多次,但是,无论以后谁做,却再也做不出母亲的那个鱼汤味了。
在这几十年中,我常常会回想起,母亲做的鱼汤,那是世界上最鲜美的鱼汤了。
自从母亲走了后,那顿鲜鱼汤就成了我痛苦又难忘的回忆了,五十多年过去了,我非但没有忘记,而且还时常想起!!!!!!!!!!!
参考:
六十年代初,我也就是四、五岁的样子。
那时家慈在学校任教,家中无人照看时她也会把我带到学校,她上课时,我自己在学校的操场上玩,(当时学校管理不象现在这样正规的)。
课间休息时很多小学生都爱领着我玩儿。
有一次一个小女孩硬是塞给我一把手指粗细、象葡萄枝一样的东西让我吃,觉得特好吃的,而且甜的腻人的那种。
但是不知道是什么东西,而且六十多年来从未见有卖的。
直到今年春天,有一次在“今日
看了文章知道了,原来此物叫作:拐枣。
除了可以当果品食用,还可以酿酒的。
更奇特的是,读了该文没有几天,在早市上遇到一卖花草的,问他有没有葡萄树,他说没有,但是带的有拐枣,我立马买了一棵,据他讲三年左右即可结果。
现在这棵树已经成活并发出了新枝,等三年结了果一定要请各位网友来品尝……
参考:
有,肚中饥。

参考:
小时候的美食全部在农村屈指可数的小卖部,和带有泥土气息农田里酸梅粉吸管,第一次发现这个东西真的是吸上了瘾,酸酸的甜甜的,没有见过世面一样,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这个吸管。
龙葵,我们这边叫野茄子,酸酸的,家门口野地里到处都是,吃的嘴巴上都是紫色,现在新农村建设,农村周边的环境也好了许多,不知道还能不能看到。
甜杆,小时候玉米地的畦头会给小孩子种一些,去地里大人忙着剥玉米,孩子们再地头剥甜杆,现在可能再也吃不到了。
果丹皮,很久很有见过这种果丹皮了,全脂原味,我也不知道我吃过多少,只记得太奶奶的厨子里经常会有这个,每次去太奶奶的房间都会拿给我吃。
灯笼果现在只能在水果市场买到。
大概20年没有吃过了吧爆米花,同样的原汁原味,不一定喜欢爆米花,喜欢的是去看老爷爷放炮崩玉米。
搞不好满天飞,捡起来就吃。
童年不再,美食不再,即使再买到也不是以前的味道。
珍惜当下,30年后现在吃的东西可能也会成为永远的记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