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蒸云梦泽”里的「云梦」具体是哪里

云梦大泽是先秦时期的一个地名,大体在当时的楚国北部,现在的湖北、湖南和江西一部。
今天看不到云梦大泽了,因为两千多年来的地质运动让云梦大泽消失了。
云梦泽又称云梦大泽,中国湖北省江汉平原上的古代湖泊群的总称。
南以长江为界。
先秦时这一湖群的范围周长约450公里。
后因长江和汉水带来的泥沙不断沉积,汉江三角洲不断伸展,云梦泽范围逐渐减小。
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缩小一半,唐宋时解体为星罗棋布的小湖群。
此后有的小湖逐渐淤平,有的则有扩展,洪湖就是在清中叶以后迅速扩展成的大湖。
\"云梦\"一词从广义说,它是包括山地、丘陵、平原和湖泊等多种地貌形态在内的范围广阔的春秋、战国时期楚王的狩猎区。
而\"云梦泽\"则是其中局限于江汉平原以湖沼地貌为主的一部分。
由于先秦著作记述云梦多以其泽薮为主,汉、晋以来的注疏家也就望文生义,将云梦狩猎区与云梦泽混为一谈,并一直为后世所沿袭。
当时江汉平原有大泽,水雾缭绕,犹如天上的云一样,人们置身其中,如比在天界,如同做梦一般,因此叫这片大泽为云梦泽!
参考:
云梦并非指岳阳。
据史料记载,云梦泽所在区域非常广阔,大致在今天的湖北省东部大别山以西,至宜昌、宜都以东、随州、钟祥以南、长江以北的一大片区域。
当时的楚国人,把那片如海洋一般的大面积水域,叫做“云梦泽”。
云蒸霞蔚、如梦如幻、千里泽国。
当时,长江以南也保持着浩瀚的水面,称之为洞庭湖,不过,洞庭湖在古时候也被统称作云梦。
云梦泽这片区域中有山林、河流、湖泊、沼泽等各种地理形态。
汉江、长江穿行其中,由于古云梦泽地区地势低下,水流流速缓慢,江水携带的大量泥沙於积于此,导致整个长江以北河道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
云梦泽由连绵不断的湖泊和沼泽所组成。
长江、汉江流到这一广阔区域时,呈现漫流状态,江湖不分,随季节的不同,水位自然消长。
夏季洪水来临时,整个云梦泽区域完全是一片泽国,全盛时,其蓄水面总面积达26000平方公里,成为长江和汉江洪水的自然调蓄场所。
到唐朝之后,云梦泽区域多年接纳长江和汉江大量江水带来的泥沙,使其不断向东西两端发展,形成广袤的江汉平原,随着平原的形成,土地也大量被开恳。
云梦泽主体被日益压缩。
虽然彼时孟浩然写下名篇“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但那时长江以北的云梦泽已退化成为沼泽,并被新发展的三角洲平原所不断取代,早已不复秦汉时期浩如海洋的气势。
明、清两代以来,江汉平原已因泥沙的长期淤填被分割成数量众多的较小的湖沼,湖北被称为千湖之省,正是古云梦泽被分割、解体而残留的遗迹。
由于河流堆积作用的加强,内陆三角洲的逐渐扩大,以及围湖垦殖的普遍进行,云梦泽随自然发展趋势走向淤塞并消亡,到目前,仅留存于史料记载之上。
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参考:
云梦泽的北面是以孝感安陆县为分界线,‘安陆‘为安全的陆地,诗圣李白就是在这儿长大并成家立业的,其实可以从李白许多与‘水’相关的诗中可见端倪。
安陆县相邻南面就是现在的孝感市云梦县,云梦县的名字就是得由于云梦泽!古代的楚国故里就是以云梦泽为中心,四周的高势地方都是杂草丛生的灌木丘陵,楚人为了生存,一方面在云梦泽捕鱼为食,另一方面必须在周围灌木丘陵开荒种地加大给养,因此十分辛劳,便有‘披荊斩棘’这个成语,也有‘’荆楚大地‘’这个名词概念。
云梦泽的南面分界就到了湖南岳阳洞庭湖一带了!所以现在湖南、湖北本来过去就是一家人,都属楚国!由于这带的地理状况因素,这儿的人特别能吃苦且较蛮悍、刚直!屈原就是一个例子;
新民主革命时期这儿的英烈也多,如蔡和森、向警予、恽代英、肖楚女、林祥谦、邓中夏、夏明翰、陈谭秋、闻一多等等,而且这儿走出了党的一大代表湖北五人、湖南三人以及开国元帅、将军五百多人也是很好的例子!因为生存和发展,他们必须披荊斩棘!另外,这儿的人又特别聪明,因为这地方人的主食中以鱼类占比非常大。
而现代医学理论证明,鱼中有非常丰富的卵磷脂,它是人体脑神经细胞的最主要组成成份,所以这带的人狡猾机灵智商高是有生物学基础的!这点可以从以前全国统一高考的录取分数和人数就可以证明!因为楚国人既勤劳蛮悍,又聪明机灵,而且有一种‘老子不服周’(这也武汉人现在的口头禅。
老子就是楚国人,其思想不服周朝奴役)的气慨!由此也有一句俚语:楚有三人,必亡秦矣!总之,地域环境决定经济、生计丛,并决定民俗、民风等地域文化,这也是‘水’的灵性,此乃谓上善若水也!
参考: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云梦泽是最美的地理标志,是如诗如画的梦境,是许多中国人心中魂牵梦萦的一个“名字”,尤其是热爱江河湖泊的人。
看看今天的俄罗斯,坐拥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贝加尔湖,多少让人艳羡。
而我们曾经也有这样一个浩渺无垠、波憾荆楚湖湘的庞大水系区域。
云梦泽的地理演变,是诠释“沧海桑田”的最佳注解。
曾经在中国的中南部,或者说江南道,拥有一个碧波万顷、浩瀚无边的巨大水泽湖国,它常年云蒸霞蔚,人在其中,如行在天上云间,古人谓之曰“云梦泽”。
古代诗文对云梦泽的记载还有很多,如宋玉的《神女赋》曰:“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浦,使玉赋高唐之事。
”“山随平野尽,月涌大江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云梦南州,武昌东岸,昔游应记。
”——苏轼·《水龙吟》“薄烟如梦雨如尘,霜景晴来却胜春。
”——崔橹·《题云梦亭》云梦泽在第四纪地壳下沉时形成巨大洼地,发育成内陆湖盆。
长江、汉水上游带来的泥沙不断沉积,湖盆变成内陆三角洲,湖面不断分割、解体和缩小,演变成江汉平原。
成为千里湖沼之国。
虽然我们今天见到的写云梦泽的诗词是唐宋时人所作,但其实云梦泽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缩小一半,唐宋时已解体为星罗棋布的小湖群。
今天的云梦泽,在长江以北的湖北地区,分解成了星罗棋布的小湖,如“洪湖”也是从小湖而来,只不过在清朝扩展变大了而已。
而长江以南,古云梦泽仍留有它昔日的风采,八百里洞庭湖的浩瀚水面,宛如一颗远古遗留的明珠。
南北朝时,云梦泽主体向东南部推移,范围仅余近两百公里,不及先秦之半了。
它冲积的平原形成“首尾七百里”的夏州。
至唐、宋时,云梦泽已大多填淤成陆,志书已不见大浐湖的记载。
北宋初期,在今监利县东北六十里设置玉沙县,历史上著名的云梦泽基本上消失,大面积的湖泊水体已为星罗棋布的湖沼洲滩所代替。
北宋末年,金兵入侵中原,北方难民纷纷南逃到云梦泽躲避战乱,围垸垦荒。
至南宋皇佑年间,云梦泽南沿长江,北抵东荆河已筑围堤数百里,屯田营田。
后来随着蒙古军队的大举南侵,大批难民频频迁入围垦,加速了云梦泽的消逝。
宋庆历八年(1048)和金明昌五年(1194),黄河先后两次大决口,也使人口大量南迁,更加速了云梦泽的消亡,导致其不复存在。
云梦泽,也因此永远留在了我们的想象中。
其实,地理地形的改变一直在进行中,既有大自然的伟力,也有人类的干涉。
人类的几千年,不过是沧海一瞬。
不仅是云梦泽的消亡,古往今来多少王国毁灭,多少城市荒芜,多少宫阙化为飞灰。
古楼兰王国,曾经随着汉朝丝绸之路的兴起而繁盛一时,现在也不过是一片风沙。
还有古高昌国,命运也是一样。
秦帝国的阿旁宫,“蜀山兀,阿房出。
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何其壮观雄伟?
当年的长安,有八水绕长安的美景,文人可以玩曲水流觞的游戏,如今又是怎样一番景象?
参考:
这里一般指湖南洞庭湖水乡与长江的洪湖连片地区,湖北有云梦一地名。
典出诗经。
岳阳有云梦宾馆,和汇泽大厦。

参考:
云梦以其奇特美好的意境给人以丰厚的联想。
《战国策·宋卫》记载,齐攻宋,宋使臧子索救于荆。
墨子在回话时谈到了云梦,说“荆有云梦,犀兕麋鹿盈之。
”司马相如在《子虚赋》中写道:“臣闻楚有七泽,尝见其一,未观其他也。
臣之所见,盖特其小小者耳,名曰云梦。
云梦者,方九百里,其间有山焉。
”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也写下“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千古绝句。
鬼谷子屯兵云梦山,众剑客集会云梦宫,好像也与“云梦”休戚相关。
不过值得咱们考虑的是,关于云梦,向来都有不同说法。
以为江汉平原湖泊许多,“云梦泽”仅仅特指其间几个同一历史时期江汉平原往往有不止一个云梦泽异地并存,但其间只要一个最著称。
而不一起期,最有名的那个云梦泽,又常不在一个当地。
《唐诗鉴赏辞典》中记载:“云梦:水泽名。
古代云梦二泽,长江之南为梦泽,长江之北为云泽,后淤积为陆地,并称为云梦泽,约为今洞庭湖北岸一带。
”云梦泽的称号最早见于《左传》,《左传·宣公四年》记载:“初,若敖取于郧。
”《吕氏春秋》有云:“何为九薮?
吴之具区,楚之云梦,秦之华阳,晋之大陆,梁之圃田,宋之孟渚,齐之海隔,赵之巨鹿,燕之大昭。
”《左传》有时称它为“云”有时称它为“梦”。
《楚辞》有时称它为“梦”,有时称“云梦”。
《战国策》、《吕氏春秋》、《淮南子》都称它为“云梦”。
而《尚书》中称:“荆及衡阳惟荆州:江、汉朝宗于海,九江孔殷。
沱、潜既道,云土、梦作 。
”对云梦的说法许多:有的说本有两处大泽,一处名“云”,一处叫“梦”,由于它们间隔很近,故合称“云梦”;
有人说原是一处大泽,简称“云”或“梦”,全称则为“云梦”。
还有人以为云梦是县名,在湖北省中部偏东,汉代安陆县地,在西魏时,曾设置云梦县。
风闻李白读了《子虚赋》,仰慕云梦的风光,就隐居在安陆(今湖北安陆县北)。
由此可见,唐代诗人李白也以为云梦泽在安陆县。
《汉书·地舆志·南郡华容》云:“云梦泽在南荆州薮。
夏水首受江,东入沔,行五百里。
”能够看出其时以为它的规模并不大,也不包含洞庭湖。
但是晋代今后的经学家将古云梦泽的规模越说越大,一般都把洞庭湖包含在内。
后来云梦泽逐步干枯,成为现在这个容貌。
为什么云梦泽会发生地名不固定、地址不明确、规模不必定的状况呢?
可能与汉代司马相如所作的《子虚赋》有关。
《子虚赋》云:“臣闻楚有七泽,尝见其一,未观其他也。
臣之所见,盖特其小小者,名曰云梦。
云梦者,方九百里”;
“其东则有蕙圃:蘅兰芷若,芎藭菖莆”;
“其南则有平原广泽:登降陁靡,案衍坛曼,缘以大江,限以巫山”;
“其西则有涌泉清池:激水推移,外发芙蓉菱华,内隐钜石白沙”;
“其间则有神龟蛟鼍,瑇瑁鳖鼋”;
“其北则有阴林:其树梗楠豫章,桂椒木兰”。
《子虚赋》将云梦泽描绘成规模极端广阔、物资反常丰厚的巨湖大泽。
此赋深受汉武帝的欣赏,汉武帝读了《子虚赋》后说:“朕独不得与此人一起哉!”后来他召见司马相如,并因而赐给他一个官职。
从此,云梦泽横跨长江南北、包括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的说法,就广泛撒播了,直至今日还有巨大的影响。
那时,洞庭湖开端强大,云梦泽缩得很小,它们在长江的一南一北彼长此消,松滋河、虎渡河、藕池河、调弦河这些新的河流,还没有呈现,它们最晚的要两千年后才构成。
我从江汉平原的荆州、江陵、公安、监利、仙桃走过,这个有千湖之称的区域就是云梦泽的中心了,水波已在天空作了飘动的云影,云梦泽只能从一个个小湖泊去猜想了。
古人“悲伤云梦泽,岁岁作桑田”的慨叹,在我也是如此切肤的感触。
这是一片多么奥秘而又变化多端的水域。
司马迁《史记?
本纪第二?
夏》写到大禹治水时,全国被划作神州,其间的第六州荆州当指这片土地。
那时的云梦泽分为云、梦两大湖。
洞庭湖不过是一块沉降中的平原。
按司马迁所记,荆州坐落荆山到衡山的南面。
这儿属长江、汉水流域,有许多的河流湖泊,是一个水的国际、鸟的国际。
沱水、涔水是大的支流,与汉水相通。
云泽、梦泽是巨大的湖。
大禹让沱水、涔水如汉水游荡不已的河流有了自己固定的河道。
多少人多少年的斗争,沱水、涔水引导好了;
云泽、梦泽也管理好了。
大禹定下荆州的土质为下中,即第八等。
赋税却定为上下,即第三等。
进贡的物品琳琅满目,有茸毛、旄牛尾、象牙、皮革、三色铜,以及椿木、柘木、桧木、柏木,还有粗细磨石,可做箭头的砮石、丹砂,特别是可做箭杆的竹子箘簬和楛木,这是汉水邻近三个诸侯国进贡的最有名的特产。
此外,还有装在匣子里的包裹着的供祭祀时滤酒用的青茅,用竹筐盛着的五颜六色布帛,以及穿珠子用的丝带。
那时,如此多的参天古木,乃至还有大象、巨龟。
九江出产的巨龟也被用来进贡。
不知道这么大的龟是吃仍是用于祭祀?
从后来中国人关于龟的情绪,极有可能是把它当作神物,进行祭祀。
进贡的水路经由长江、沱水、涔水、汉水,要转行一段陆路,然后再进入黄河流域的洛水,转入南河……青云梦悠悠。
今日云梦,虽为百里小县,但历史悠久,方位重要,与楚国的兴衰、衍变患难与共。
正是由于如此,它才孕育了光辉灿烂的楚文化,所以说云梦是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更是长江流域一颗永久的珍宝。
新的起色和闪闪的星斗,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那是五千年的标志文字,那是未来人们注视的眼睛。

参考:
\"气蒸云梦泽\"中的\"云梦\"并非岳阳,也不是湖北省孝感市的\"云梦县\",它是古代的一个大泽,它的面积非常大,大概囊括了今天的汉江平原,湖庭湖区和鄂东鄂北的部分地区(前面有人介绍得很具体,我就不单赘述了)。
但还是一点大家都没有说明白,其实云梦泽是两个地理概念,是云泽和梦泽的合称,以长江为界,北为云泽,南为梦泽。
最后再介绍一个与云梦泽有关的地名-----安陆(隶属湖北孝感),它的得名原因中有一种解释是:位于云梦泽之北,是一块安全的陆地。

参考:
关于云梦泽,又称云梦大泽为历史上最大之淡水湖泊,方园约4??万平方公里,先秦为楚王狩猎区o武汉东的大别山麓和幕阜山麓。
周围山林叠萃丶川泽浩渺,烟霞云绕,如梦似幻o洞庭湖属于古泽南部一角,水国浩瀚丶气蒸云涌,所以文人骚客:平生睡足处,云梦泽南洲。
杜牧好睡0春生云梦泽,水溢洞庭湖丶贾至观春水。
楚??章华台丶遥望云梦泽,苏颋思古o楚王云梦泽丶汉帝長陽宫,李世民帝王之气不同凡响0只??孟浩然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为我们美丽的岳阳做了1??幅流传千古的金字招牌。
也是我们最美的名片啊一一白雪阳春
参考:
应该是今天长江北岸的湖北云梦县,据说云梦县是云梦泽干涸后才成为能耕耘的云梦县。

参考:
孟浩然这句诗,描绘了波澜壮阔的洞庭湖景。
诗中的“岳阳城”自不必说,那么“云梦泽”到底在哪儿呢?
岳阳楼下看洞庭湖。
摄影/林小面,来源/图虫创意云梦与云梦泽云梦泽早已消失在地理变迁中,在今天的地图中已无法被找到。
但我们可以寻着一些历史资料,重访云梦与云梦泽。
为什么说是云梦与云梦泽呢?
因为这二者有所联系,但又稍有不同。
我们首先翻开司马迁的《史记》,在这本成书于汉代的巨著中,有这样一句话:“江陵故郢都,西通巫巴,东有云梦之饶。
”郢都,后来所称的“江陵”,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都城,也是长江流域最大的城市,位置大约在今天的湖北省荆州市。
这句话点明了云梦的位置——江陵之东,也就是今天的荆州之东。
云梦泽地理位置。
来源/网络荆州位于江汉平原,这里的湖泊星罗棋布,河道纵横交错,有“九曲回肠”之称的下荆江河段横贯其中,构成了陆上三角洲。
据《左传》《国语》和司马相如的《子虚赋》记载,先秦时期,这一地区位于楚国名为“云梦”的楚王狩猎区范围内。
这片狩猎区面积广大,东部在今天武汉以东的大别山麓和幕阜山麓以至江滨一带,西部大致在今天宜昌、宜都一线以东,北面在今天的随州、钟祥一带的大洪山区,南面以下荆江为限。
这其中有山林、川泽等各种地貌,江汉平原内,有一名为“云梦泽”的湖泊。
所以说,“云梦”和“云梦泽”是有所区别但又有联系的两个地理概念。
据文献记载,春秋时代的云梦泽,主体在今天的荆州以东、江汉之间,部分在今天汉江北岸的天门、应山一带,南部以下荆江为限,与更偏南的洞庭湖并无直接联系。
先秦时期,由于泥沙填充,原始地貌开始改观,云梦泽开始演变为平原—湖沼形态的地貌。
当时的云梦泽两侧有两大平原,西侧是荆州以东的荆江陆上三角洲,东侧是城陵矶到武汉之间的长江西侧泛滥平原。
这两块平原在春秋时期就有人居住并形成聚落,《禹贡》中的“云梦土作乂”就反映了这一事实。
先秦时期的云梦泽。
来源/网络秦汉时期,云梦泽汉江北岸部分已经成为陆地,江汉之间的云梦泽,西部接纳了荆州三角洲上长江分流的夏水、涌水带来的泥沙,不断向东发展,并与今天潜江一带向东发展的汉江三角洲合并,形成了汉江陆上三角洲。
秦汉时期的云梦泽。
来源/网络随着三角洲发展,土地逐渐被开垦。
汉代,夏水自然堤北侧的章华台设立华容县。
汉江三角洲本身又不断向东南发展,因此西汉时期,云梦泽主体被挤在当时的华容县境内,东部和北部虽然也是云梦泽,但已经是沼泽了。
曹操败走的华容道,就途经了华容县东部地区,虽然已经是沼泽,但仍可通行。
曹操在华容道。
来源/94版《三国演义》截图魏晋南北朝时代,荆江三角洲上夏水、涌水分水分沙激增,形成“首尾七百里”,包括华容、监利二县的“夏洲”。
这说明荆州三角洲在不断扩大,从而迫使原华容县的云梦泽主体向下游方向的东部移动。
到北魏时期,云梦泽主体已经在华容县东了,而原来华容县南的云梦泽则被新扩展的三角洲平原所替代。
西晋时期,在华容县东南设置监利县和石首县,汉魏之际到东晋,又陆续设置了新的县治。
这样,云梦泽以西在汉代只有华容、竟陵两县,到东晋已经增加到六县,这说明荆州三角洲在不断扩展和开发。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云梦泽。
来源/网络6世纪的云梦泽已被沙洲分割成许多小湖。
在云杜、惠怀、监利一线以东,由大浐湖(今沔阳西境)、马骨湖(约今洪湖)、太白湖(今武汉汉阳区境)等组成。
可见南朝时随着江汉陆上三角洲的向东扩展,云梦泽主体不断被迫东移到城陵矶至武汉的长江西侧泛滥平原,陆地沦为湖泽。
西汉时已经设置在长江西侧泛滥平原上的州陵县(今洪湖市境内)也随之撤销。
荆江三角洲北侧的云梦泽区也演变为赤湖、离湖、船官湖、女观湖等。
随着大面积水体被分割,云梦泽的名称从此消失了。
南朝以后,云梦泽主体逐渐变成平陆,大浐湖、太白湖已经不见记载,马骨湖则变成一个小湖泊。
宋代太白湖有“百里荒”之称,云梦泽解体了。
南宋初期,陆游自越入蜀、范成大自蜀返吴,都经过了今天的湖北省中部,他们的船都取道于沌,躲开了从武汉到监利间的一段大江之险。
这条沌所经流之地,正是曾经云梦泽的东部。
二人经过这里时,正值夏历八九月秋水盛涨时节,但在二人的游记之作《入蜀记》和《吴船录》中,都没提到什么巨大的湖泊,说明当时的大面积水体已经不复存在了。
这种陆地逐步扩大、水面逐步缩小的地貌变迁趋势,并没有在自宋以后的江汉之间继续下去。
根据明清两代的记载和舆图,这一地区的湖泊不仅为数很多,有的面积还很大。
明代和清初又出现了一个周围二百余里的太白湖,相当于宋代的百里荒故地,春夏水涨,更与附近一些较小湖泊连成一片,是当时江汉间众水所归的巨浸。
至今,湖北省境内仍然有无数大小湖泊,被誉为“千湖之省”,与云梦泽的变迁不无关系。
湖北省地形图,可以看出,湖北境内有不少湖泊。
来源/网络云梦泽不是平白无故解体或消失的。
随着秦汉大一统,南方的开发程度进一步提高,人类活动加剧了自然植被的破坏,水土流失加重,江水中的泥沙越来越多。
三角洲在泥沙作用下不断向东推移,云梦泽也不断被压缩、割裂,形成众多大大小小的湖泊。
这些湖泊还有大量的水道和荆江相通,起到汛期天然调蓄作用。
唐宋时期,随着南方人口增多,围垸造田等与河湖争地的活动愈发频繁。
为了开发肥沃的三角洲,抵御洪水的侵袭,人们开始在荆江沿岸筑堤来约束江水。
至元朝时,荆江段已形成“九穴十三口”的分流局面,洪水期上游的巨量来水通过这些分水口进行自然调节。
明清时期,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沿江的堤防水平更高,传统的土方堤坝被改造成石堤。
明朝成化至嘉靖年间,荆江北岸的穴口全被堵住,南岸保留太平、调弦两口,上至堆金台(荆州城西北六十多里),下至监利县拖茅埠,长达124公里的江堤被连成一体,这就是著名的万城大堤,也叫万安大堤。
为加强荆江大堤的管理,明隆庆元年(1567年),还专门设了堤甲法,以民夫修守,北岸7300余人,南岸3800余人。
清朝时延续明朝做法,荆江两岸的堤防不断延伸加高,北岸江陵、监利和沔阳境内的江堤长达600余里,南岸江陵、公安和石首境内的江堤长达300余里。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长江发大水造成大堤溃决,江陵城被淹没。
为堵塞决口、加固堤身,乾隆皇帝特拨200万两库银专款,并设石尺水志,规定堤防保固期限,改民堤为官堤。
夕阳下的荆州长江大堤。
摄影/张景辉,来源/图虫创意云梦泽消失了,但这个美丽的名字从来没有消失过,甚至传到了海外。
前几年热播韩剧《来自星星的你》,男主都敏俊就将一本叫“九云梦”的书称为“人生之书”, 这是一本朝鲜名著,其书名就是来自云梦泽——《九云梦》之命名源自司马相如《子虚赋》,乌有先生对楚王称“楚有七泽”,其中最小的一个名“云梦”,“云梦者,方九百里”,后人以云梦指称广阔浩渺的大泽。
大概是因为云梦泽在宋朝消失,宋人喜欢化用“云梦”的典故,苏轼诗云:“永辞角上两蛮触,一洗胸中九云梦。
”(《同正辅表兄游白水山》)。
朝鲜文人也喜用此典,高丽著名诗人林椿诗云:“临轩一望大千界,不啻胸中九云梦。
”(《游绀岳正觉僧舍书其壁》)“胸中九云梦”,指心胸宽广,志向远大。
《九云梦》故事屏风。
来源/网络云梦泽的传奇云梦泽,浪漫如同其名,产生了不少传奇故事,最有名的便是云梦睡虎地秦简。
1975年12月,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了大量竹简,这些竹简长23.1—27.8厘米,宽0.5—0.8厘米,内文为墨书秦隶,写于战国晚期及秦始皇时期,反映了篆书向隶书转变阶段的情况。
云梦睡虎地秦简是反映秦朝法律的重要文献资料,堪称“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法典”,内容包括《编年记》《语书》《秦律十八种》《效律》《秦律杂抄》《法律》《封诊式》《为吏之道》和《日书》甲乙两种,共10部分。
这批秦始皇统治时期写成的竹简,记载的几乎全是秦之法律,虽然它只是庞大的秦代法律体系的一部分,但因其涉及广泛、规范明细的法律条文,也可见秦律之一斑。
官僚制度、词语辨析、训诂学、思想文化、人情考量、赋税制度、国民经济、婚姻状况、农业、军事、户籍、外来人员管理等方面,都在这批秦简中有所体现,内容非常丰富,而其最重要的价值莫过于法学研究。
云梦睡虎地秦简。
来源/网络云梦睡虎地秦简反映出秦朝的刑罚思想是重刑主义,但由于秦朝法律体系完备,事事有法可依,又体现出“罪刑法定”的一面。
秦律对后世有着重要意义,秦朝二世而亡,让历朝历代统治者认识到,严刑峻法、罗网密布会使民众在生产力低下、百废待兴的时代举步维艰。
因而,汉朝初年开始实行无为而治、轻徭薄赋的政策,文帝、景帝更是以缇萦上书作为契机,对秦朝的严酷法令进行了大规模改革,这是历史的巨大进步。
与此同时,它也是研究中国书法发展的重要资料。
秦简文字书法是从篆书向隶书转变的一种形态,是我国最早的隶书。
隶书是由古篆文渐次演变而来的,据说是秦人程邈所创。
程邈是奴隶出身,故将其所创的字体称“隶书”。
隶书又分“秦隶”与“汉隶”。
“秦隶”结体浑圆,与篆文相近,多用方笔,又称之为“古隶”。
这批秦简就属于古隶。
形体中仍保存有大量的篆体痕迹,篆隶混杂,秦隶在破坏、肢解秦篆的书写方式中,尽管仍留有大量的篆书圆笔中锋的笔法,但汉代隶书中的掠笔、波挑、不同形态点的笔法等在简中都已出现,部分简上还有明显的连笔意识。
与石刻文字相比,此简更直接体现了毛笔运动的丰富性。
从“青川木牍”“天水放马滩秦简”到“云梦睡虎地秦简”,我们可以清晰看到秦篆至古隶的演变过程。
云梦睡虎地秦简是研究中国书法发展的重要资料。
来源/湖北省博物馆官网随着地理环境和时势的变迁,云梦泽浮浮沉沉,一部分被人们记住,一部分又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
无论是出土的秦简,还是这片土地,都是研究中国文化、中国地理不可或缺的实体资料。
云梦泽的消失,更为今天的生态环保敲响了警钟,任何过度开发,都将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
也许,这正是云梦泽在另一个层面带给我们的思考。
参考资料:谭其骧:《云梦与云梦泽》李慧芹:从《云梦睡虎地秦简》简析秦律的刑罚思想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解放日报:《“九云梦”源自中国西汉》地图帝:《古时候江汉平原上的云梦泽哪里去了?
》END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