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生来说,是家长监督陪读更好,还是让孩子自我管理更好

这个问题要视孩子特质而定。
比如我知道的一个孩子,爸爸是饭店面点工师傅,妈妈是卖菜的。
夫妻俩学历不高,对孩子学习上的帮助实在有限。
虽然如此,夫妻俩对孩子的学习期望值却很高,可以说尽其所能为孩子创造学习的条件。
孩子也比较争气,学习一直在全校都名列前茅。
夫妻二人大多数时间在外为生计日夜奔波,孩子基本就是一个人待在家,学习主要凭借的就是自我管理。
我身边还有好几个这样的孩子,学习主要依靠自我管理。
这类孩子,学习主要凭借的就是一个内生动力,即“我要学,我想学”,而非“爸爸妈妈想让我学”的动力机制。
这类孩子也比较自律,有较强的上进心且计划性,行动力较强,对自己有比较清晰的认知,对未来也有明确的期许,并愿意付诸努力去实现他们的理想。
还有一类孩子,在学习上不甚主动,贪玩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有上进心但行动力不够强,毅力恒心不够,自律性也比较差;智力中等以上,学习上有一定天分但对自己要求不太高,容易满足于现状;学习成绩尚可,处于中上。
这类孩子,学习主要介于内生动力和外在督促之间。
基于其学习的内生动力不够强,这种情形下就需要父母外在的督促陪读作为助力。
以上两类孩子,第一类孩子是真正意义上的学霸,第二类孩子往往会有两种结局:第一种,成为“伪学霸”,学习主要凭借外力督促,外力一旦消失,这些孩子立刻会原形毕露,被打回原型。
第二种,变成真学霸,通过父母日积月累的行为习惯的培养和塑造逐渐“积行成习,积习成性”。
为了避免第一种结局,父母的监督陪读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即不要太过于依赖高压强力,而更多通过柔性引导鼓励赞许或者以身作则的方式来进行,因为高压强力有时候会适得其反,压力多大,反弹力就有多大。
回到这个问题,父母们在选择是否监督陪读的时候,首先要认清自己的孩子是什么样的孩子?如果属于第二类,父母牺牲一些娱乐休闲时间,身体力行地进行监督或陪读就是必要的。
当然,监督陪读的最终目的还是要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父母评估时机适时放手也是必须的功课。
以上,供参考。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