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不写作业,被妈妈带去捡废品,这样教孩子职业歧视合适吗
谢谢邀请。
父母因孩子不爱学习带他们去捡捡垃圾,体验体验生活的艰辛。
从而让孩子提前见识社会的辛酸,主动学习,这种比较另类的教育方法还真比苦口婆心,讲大道理来得实在。
其有效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父母对孩子骄宠溺爱,“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磕着”,舍不得让孩子吃半点苦。
但就是有人喜欢“鸡蛋里挑骨头”,吹毛求出其“瑕”——职业歧视。
说句公道话,我相信这些带孩子体验生活的父母,当时压根儿没有想到这一点,至少他们没有“有意识地歧视捡垃圾”想法。
换一角度说,“捡垃圾”的劳动完全可以换作其他体力劳动,甚而换作其它较辛苦的“脑力劳动”。
在此,“捡垃圾”只是一个体验生活难辛的代名词而已。
当今社会国富民强,生活水平蒸蒸日上。
慈母多败儿,现实社会存在的巨婴现象越来越严重,不少青少年吃苦精神差,抗压能力弱,易生极端行为。
天下父母没有不心疼自己的,但为了孩子的未来,为了培养出一个对社会有益的孩子,狠下心带着孩子一起捡垃圾,这样教育方法做有效的,是值得肯定的。
也许就此一举,即可让孩子重新认识生活,明白生活之不易,开拓出一片新天地,让孩子在新的体验中改变认知,转变态度,紧抓时间,收获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