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死后,他5岁的幼子为什么拉着曹丕的手喊爹

一个5岁的孩子,拉着哥哥的手喊爹。
这个孩子要么是傻子,真的把哥哥和爹分不清;
要么是有特殊原因,故意将哥哥喊成爹。
真相,到底是什么?
我是三少,我来回答。
曹操不如儿子曹丕后来的历史告诉我们,曹干不是个傻子。
那么,一个5岁的孩子为什么故意要将哥哥叫爹呢?
其中有什么隐情?
显然,一个5岁的孩子,没太多的故事。
有故事的,只能是他的哥哥曹丕。
我们先来一起看看哥哥的成长之路。
在历史的长河中,曹操一家人才辈出。
曹操有才,也有能力,他的最高官职不过是丞相。
倾其一生,他也只是三国时期曹魏政权的奠基者,离帝王之位始终差一步!而曹丕,则不同。
曹丕,三国时期魏朝的创建者,历史上的魏文帝。
在这里,我们不谈曹操和儿子曹丕的能力的高低。
但是,有一点,曹操比不上儿子曹丕。
那就是,政治野心!历史一次又一次地告诉我们:一个人有了政治野心,在前进的路上,很多故事都是血淋淋的。
曹丕的夺嫡之路曹操的一生,大约有25个儿子。
其中,有7个儿子早薨。
剩下的儿子中,非常优秀的,有长子曹昂,次子曹丕,三子曹彰,四子曹植,神童曹冲。
曹昂:在和父亲一起平定张绣的叛乱中,公元 197年死于战乱。
曹冲:死于公元207年,死的时候,年仅12岁。
死因到底是什么?
史书上没有明确地记载,但是,曹冲死后,曹操对曹丕说:“此我之不幸,而汝之幸福也”。
其实,无论是曹操,还是史学家,很大程度上都认为曹冲死于哥哥曹丕之手。
因为,如果曹冲活着,以他的聪明和仁爱,曹丕想称帝,是一点胜算都没有的!公元220年,曹丕继位,坐上了自己梦寐以求的皇帝宝座。
可是,坐上了宝座,又怕坐的不稳。
于是,他的心又乱了!曹彰:是一名武将,骁勇过人,常常领兵出征,曾大破代郡乌桓,223年封任城王。
曹彰的手中掌握着曹丕最为恐惧的兵权,好像随时都有可能威胁到自己的皇位,这些令曹丕寝食难安!史书说:公元223年,曹彰进京朝觐,其间得急病,之后暴毙于府邸中。
不难看出,曹彰只是进京朝觐了魏文帝曹丕,就得了急病,最后暴毙而亡!如果说曹冲和曹彰的死,只是后人对曹丕的怀疑,并没有在历史上给他定罪。
那么,那个写出名著《洛神赋》的曹植呢?
曹昂死后,曹植和曹丕之间进行了数年的王位斗争,直到曹操去世后才结束。
在此期间,都以曹丕的胜利告终。
曹植虽然在朝廷里也有自己的拥护者,有些小小的势力,但是,他与曹彰相比,对曹丕就少了很多的威胁,因为曹植本身是个文人,也不太懂政事。
可是,曹丕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要求他七步成诗,能作出来,则免其死罪。
这就是那首著名的七步诗的来历。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在诗中对曹丕说:我们二人是亲兄弟,没有必要赶尽杀绝。
公元232年11月,无法施展自己政治报负的曹植,在忧郁中病逝,年仅41岁。
能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要杀死自己手足的曹丕,还有什么不忍害死曹冲和曹彰的呢?
曹操托孤知子莫如父,曹丕是个什么人,做父亲的一清二楚。
建安25年,即公元220年,曹操病逝。
临终前,他十分放不下幼子曹干。
于是他将这个5岁的儿子托付给曹丕:“此儿三岁亡母,五岁失父,以累汝也。
”是的,曹干3岁的时候,母丧,现在5岁,又将父丧。
曹操将这个无父无母的孩子,托付给曹丕,期望曹丕能照顾这个弟弟。
可是,曹操去之后,5岁的曹干经常叫曹丕“阿翁”。
在古代,阿翁,即父亲的称呼。
一个5岁的小孩,又不是傻子,为什么要叫哥哥为阿翁呢?
最大的原因就是示弱,以唤起曹丕心底最后的亲情!当然,这个称呼的改变,肯定是背后有高人再指点。
也许有人说:最恨生在帝王家,曹丕的心里还有亲情吗?
当然有!有史书为证:“良年小,常呼文帝为阿翁,帝谓良曰:‘我,汝兄耳。
’文帝又愍其如是,每为流涕。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毕竟曹丕并不是个十恶不赦之人。
如果他的心底真的没有一丁点儿亲情,你以为就曹植的七步诗真的能救他的命吗?
事实证明:曹丕一直待曹干不错。
后来,曹丕登基大约6年后因病去世,他的儿子曹叡即位。
临终之际,他将自己十岁的弟弟曹干托付给儿子曹叡,嘱咐儿子照顾这个小叔叔。
史书说:“文帝临崩,有遗诏,是以明帝常加恩意。
”曹叡,即历史上的魏明帝,也确实没有辜负父亲的重托。
后来,曹干长大了,犯了大错,魏明帝也没有追究他,这一切与曹丕临死前的嘱托有很大的关系。
三少说:一个5岁的孩子,无父无母,为了能活下去,叫一个年长的哥哥为父亲,唉!人活着,真不容易。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