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见龙卸甲》有些看不懂,为什么赵子龙非要去凤鸣山

首先我们要注意,《见龙卸甲》有两个版本:内地版和港版。
二者的区别在于台词的不同,不同的台词也就决定了剧情的合理程度。
场景一:赵子龙被困凤鸣山后,打开了诸葛亮之前给的白虎锦囊才发现一切尽在诸葛亮的计划之中。
原来诸葛亮只是把赵云当成了吸引曹军主力的炮灰,然后让关兴、张苞攻打六郡,三个时辰后再折回救援赵子龙。
看完锦囊后就是邓芝的台词了。
内地版邓芝的台词是:“我们只剩一支军队,怎么能守这三个时辰!”港版邓芝的台词是:“丞相怎么可以这么对你,丞相怎么可以这么对你!”港版邓芝明显对诸葛亮的安排表示愤怒和不满,而赵子龙也是很无奈。
场景二:注意重点来了。
在赵子龙部队全军覆没后,凤鸣山上只剩赵子龙和罗平安的时候,二人有一场对话。
内地版的对话主要就是罗平安宣泄了对赵子龙的不服和一些废话。
港版的罗平安直接说出来赵子龙被围和关兴、张苞被全歼的原因,那就是他罗平安早就已经背叛了蜀国,暗地里私通了魏国。
因为罗平安已经暗地投降了魏国,这也就可以解释之前的几个剧情。
第一个是赵子龙追击韩德部被反包围的时候,赵子龙手下说了句:“敌军主力怎么全守在这荒山之中,我们军中一定有内奸。
”因为后来诸葛亮的白虎锦囊,所以大家会以为赵子龙被围是诸葛亮的设计,其实是被罗平安出卖。
第二个就是赵子龙和曹婴单挑的时候,赵子龙由于兵器掉落而落于下风,是罗平安丢出一把弓助赵子龙反败为胜,而后曹婴白了罗平安一眼,罗平安也是躲避其眼神。
明显是曹婴对这个卧底的举动表示不满。
因为有两版,所以很多朋友看内地版的时候有点对不上剧情。
再一个就是我们看这部电影,欣赏其场景、剧情、演技即可,千万不要和历史挂钩(该影片和历史是没什么关系的)。
现在我们再回到主题,赵子龙为什么非要去凤鸣山。
这里我们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分析。
李仁港的角度李仁港是该片的导演,李仁港是我非常喜欢的一名导演,他导演的作品包括:少年阿虎、猛龙、锦衣卫、鸿门宴、天降雄狮、见龙卸甲等等。
李仁港导演善于刻画悲情、悲壮人物,包括反派亦是如此,比如:《猛龙》里的反派高东源;
《锦衣卫》里的青龙、玄武;
《鸿门宴》里的项羽;
《天降雄狮》出镜仅几秒的霍去病;
《见龙卸甲》里的赵子龙。
在剧情方面,李仁港给赵子龙的设计就是一个圈,这个圈的起点和终点便是凤鸣山。
影片的开头和结尾也都有提到这个圈,分别是开头罗平安对赵子龙说:“只要我们在地图上杀他一个大圈,天下就统一了。
”再就是结尾部分赵子龙反问罗平安:“如今我们又回到了凤鸣山,正好画了一个圈,可天下,统一了吗?
”最后赵云准备单枪匹马冲杀的时候说了句:“我这辈子只走了一个大圈,一个很美丽的圈。
”用一个圈来呼应开头结尾。
然后音乐起、战鼓擂、马长嘶,赵子龙持枪冲向了魏军。
随着赵子龙眼神的变化,画面瞬间切换到了二十年前赵子龙从曹操手上逃脱的场景,我们听到了赵云年轻时的大笑和怒吼,脑海中联想到老年赵子龙冲向魏军的壮举,不由感叹英雄迟暮。
赵云成名于凤鸣山,也陨落于凤鸣山。
这是导演的设计。
最终,影片在罗平安的旁白声中结束。
我们再看影片中的人物角度来看。
诸葛亮表面上,诸葛亮答应了赵子龙的请求,让其担任先锋攻取六郡。
实际上只是利用赵子龙成为吸引魏军主力的一颗棋子而已。
也就是说,当大军路过分岔路口打开青龙锦囊的时候,赵云的命运就已经注定了,甚至更早。
赵子龙一生自信命运可以掌握在自己手上,奈何结局已定,还有何需要执着。
赵子龙赵子龙与关兴、张苞分道行军后不久,赵子龙便遭遇了魏国的韩德,赵子龙连斩韩德四子之后,韩德退去,赵子龙乘胜追击,却不料落入了魏军的包围圈中。
赵子龙派人探路之后得知自己三面受围,唯有西面山路可走。
为避免部队被全歼,赵子龙选择全军向西撤走,而往西则是凤鸣山。
曹婴赵子龙全军退守凤鸣山是赵子龙自己的选择吗?
不是,这是曹婴设计的环节之一。
在包围赵子龙部队的时候,曹婴特地留下这么一道通往凤鸣山的口子。
就是想把赵子龙引到凤鸣山,然后在这里,在这个让爷爷(曹操)遗憾的地方完成爷爷(曹操)没能完成的事,那就是生擒赵子龙。
这部电影我是在2008年的时候看的,看了无数遍,当时玩DNF游戏的时候都会用窗口模式播放这部电影,还有《猛龙》,这是我最喜欢的李仁港导演的两部电影。
很多人吐槽《见龙卸甲》这部电影的剧情与历史不符合,试问那部影视剧能做到完全还原历史呢?
我们看电影看的就是一个剧情、演技、特效、场景等等。
不要动不动的就和历史、文学扯上关系,搞得自己好像很专业一样。
再一个吐槽点就是服装,这就不能说谁对谁错了,这就在于个人的眼光和喜好了,反正我个人倒是挺喜欢片中的飞碟帽。
很奇怪的一个现象:为什么大家喜欢董天宝的飞碟帽,却不喜欢赵子龙的飞碟帽呢?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