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驾崩后为什么他的心腹不拥护他的儿子登基

因为来不及,宋太祖当晚半夜驾崩,赵德芳还没来得及进宫,晋王赵光义就冲了进来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即便宋太祖驾崩,于情于理,扶赵德昭、赵德芳上位的可能性都不大。
现在传闻宋太祖的驾崩和“烛影斧声”有关,但实际上,即便没有这一出,皇储还是当时开封府尹,后来的太宗皇帝赵光义。
想必很多人都听说过,自五代起,封王+皇都府尹(首都行政长官)就是皇储的标配。
之所以为什么这样搞,这和五代“砍储君”的风气有关。
在宋太祖驾崩当夜,宋皇后(太祖第三任老婆)让王继恩召集赵德芳进宫,假设他真的就比赵光义来得快,那其实也不能如何。
为什么?
因为赵光义当了很多年的开封府尹,不是一个太祖之子可以翻天的。
太祖难立太子:五代以来,皇帝亲子成储君是夺命符赵匡胤照抄郭威(后周太祖)黄袍加身,支持他的人纷纷封官加爵,在北宋成为开国元勋,这其中就有其弟赵光义,太祖所结拜的义社十兄弟、赵普、曹彬、潘美等等人。
可是,他的两位儿子,赵德昭和赵德芳却没有封王,更没有立太子。
这可是非常奇怪的,凡是新君已立,若非年幼,那么之后第一件大事便是立储君。
可参照后周历史,就会发现,后周太祖郭威也没有立太子,而是把他的养子,也是他的侄子柴荣(后周世宗)设为开封府尹,加封晋王。
所以对照北宋的前身后周,北宋有没有一个相似的人物?
有的,他就是赵光义,晋王+开封府尹征李重进,为大内都部署,加同平章事、行开封尹,再加兼中书令。
征太原,改东都留守,别赐门戟,封晋王,序班宰相上。
——《宋史》赵光义不同没有功绩的太祖之子,而是有着许多的“政绩”的。
赵光义在太祖尚在位时,地位已经是高得不能再高了,在没有太子惯例的年代,赵光义完全就是储君的标准。
但话说回来了,为什么宋太祖不敢立儿子为太子,为什么不敢让儿子当储君?
这其实和五代乱象息息相关。
五代关于“杀储君”的这个风气要从后梁说起。
后梁太祖是朱温,他自己本来就是把唐昭宗给杀了之后,自立为帝,先不说励不励志,首先他开的这个头就很坏。
北宋文人编著的《新唐书》是怎么评价朱温杀唐昭宗这件事情的:自唐之亡也,其遗毒余酷,更五代五十余年,至于天下分裂,大坏极乱而后止。
这里所说的遗毒,便是将士随时嗜主的习惯,也可以称之为“五代恐惧症”,是谁该恐惧?
就是那些皇帝和储君,他们就和唐末的节度使一样,说不定今天上任,明天就被砍。
朱温这个人开了这个头不说,他还十分奢靡。
开平元年,他开辟了后梁之后,理应就要立太子,可他却不是这样操作的。
朱温让他的儿子们把自己的媳妇送过来侍候他,谁侍候得好,谁就当太子。
众儿子一听:“你这遭老头...”于是便纷纷把老婆送过去。
朱温也很开心,但是时间一久了,儿子们的老婆也玩了,到底立谁为太子也没个准信,于是他的二儿子朱友珪就来火了,冲进皇宫把朱温弄死了,自己当了皇帝。
而朱友珪登基后,又被臣子给弄死了,接着是朱友贞登基,是为后梁末帝,没等他们老朱家的狗血连续剧继续上演,李存勖就把后梁给灭了。
故事到了李存勖这也没有结束,李存勖建立后唐不到四年,就被人在皇宫乱箭射死,而李嗣源继位,他的大儿子被元行钦弄死了,就只能三儿子李从厚继位,但是不久又被继子李从珂废为庶人。
后唐后梁开了这个坏头,后面可就太精彩了,后唐的李从珂、后晋石重贵、后周的柴荣,他们几个都是“先帝养子”,但是他们想把皇位传位自己儿子以后,立马就卷铺盖下课了,这都已经发展到了玄学境界了。
当然,当时的历史事实是,北宋立国实则形势也很严峻。
宋太祖的根基并不稳,如果设立太子之位,那么赵光义会怎么想,这可是有后梁、后唐、后晋的前车之鉴。
如果赵德昭、赵德芳很有能力就罢了,可当时他俩就是小屁孩,可能立太子不久,北宋就乱了,又或者他俩被杀了。
因此,就是这么敏感,导致宋太祖给两个儿子立王都不敢。
再后来,宋太祖有想过让自己的两个儿子接触政事,公元973年,赵德昭被任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而赵德芳,公元976年,年仅十七岁的赵德芳被任命为贵州防御使。
这可以看得出,其实赵匡胤有想过平稳过渡,让两个儿子积蓄能力,有望新君,但是上天却没给他时间。
公元979年十一月十四日晚,太祖暴毙。
赵光义皇位“保险”:金匮之盟金匮之盟是个什么盟约?
不知道的以为是宋朝和其他国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习惯了),但实际上,历史上的金匮之盟“据说”是赵匡胤三兄弟(赵匡胤,赵光义,赵廷美)的生母杜太后在临终前要求赵匡胤答应传位给弟弟,而不是儿子:建隆二年,太后不豫,太祖侍药饵不离左右。
疾亟,召赵普入受遗命。
...太后曰:“不然,正由周世宗使幼儿主天下耳。
使周氏有长君,天下岂为汝有乎?
汝百岁后当传位于汝弟。
四海至广,万几至众,能立长君,社稷之福也。
”太祖顿首泣曰:“敢不如教。
”太后顾谓赵普曰:“尔同记吾言,不可违也。
”命普于榻前为约誓书,普于纸尾书“臣普书”。
藏之金匮,命谨密宫人掌之。
”金匮之盟在历史上的争议极大,但不得不说的是,杜太后“所言”不无道理。
她说赵匡胤之所以能当皇帝,就是因为后周郭家没有年长的孩子登基,而为了防止北宋被篡位,赵匡胤理应也要立其弟赵光义为帝,赵光义之后要立赵廷美为帝,这样才可以保住赵宋的江山。

根据上述的五代背景来说,这番话是有道理的,有理有据的。
但问题在于,金匮之盟是宋太宗登基后才拿出来的,而当时只有赵匡胤三兄弟、赵普在场,而太祖已死,赵光义和赵廷美都是“金匮之盟”的既得利益者,赵普更是当朝权臣,两帝心腹,没有人能证明这个盟约的真实性。
最重要的是,太祖的两个儿子的确没有封王,太宗皇帝此前却是晋王+京兆府尹,所以说明太祖一开始的确奔着立太宗皇帝为储君的方向去的,大家获得了一个合理的结果,因此没有纠结这个过程。
其实深读宋史,会发现赵匡胤和赵光义在此前已经存在一定矛盾,例如天宝九年,赵光义就跟着赵匡胤巡视洛阳,这一次巡视,赵匡胤提出了迁都到洛阳的想法。
这个想法遭到同行人的拒绝,而其中一个人就是赵光义。
赵光义讲出了一句话:“在德不在险”这句话是出自吴起,当年为了告诫君主,国家强盛最终靠的不是天险,而是仁德。
可实际上,赵匡胤以洛阳更险为借口,赵光义以“在德不在险”提出拒绝,其实他俩说的根本就不是这件事。
赵匡胤想迁都,极有可能就是为了去除掉“京兆府尹”赵光义的地位,而赵光义的确在东京积蓄了属于自己的庞大政治力量。
因此,在这个角度来看,金匮之盟有可能是真的,即便不是真的,宋太祖一开始的传位人选就是赵光义,而后来迁都一事,把两个儿子拉出去历练一事,都能说明宋太祖想要“反悔”了,因此接近着便是“烛影斧声”。
所以说赵光义的皇位是有“保险”的,不同赵德昭、赵德芳两个可怜的太祖之子,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根本没有任何投靠的政治“利益”(杀储君风气盛行)。
赵匡胤究竟有没有心腹可以扶持他儿子登基?
最后一点,其实不管赵德昭、赵德芳的处境多差,当时究竟有没有被赵匡胤的心腹扶持上位的可能,或者说,有没有这样的心腹?
其实是有的。
但既不是什么义社十兄弟中的石守信,也不是宋皇后,而是开辟北宋政治根基的那个男人赵普!作为策划陈桥兵变以及建造北宋政治基础的赵普,才是除却赵光义外,当时朝廷的二号人物。
虽然后周的范质、王溥也被任命为北宋宰相,但实际上,赵普才是赵匡胤信得过的人,是心腹中的心腹。
而且还有最重要的一点,赵普和赵光义的关系并不好,两个人一点都不对付。
即便是赵光义称帝后,赵普都还当着他的面斥责他:“太祖已误,陛下岂容再误邪?
”赵光义自己本人也曾说过,赵普的影响力极大,曾经都能让他当不了皇帝:“若赵普在中书,朕亦不得此位”。
这就意味着,只要赵普可以,说不定就能把赵德昭或者赵德芳扶持上位,让赵光义吃灰,那么那个时候赵普为什么不这样做呢?
说起来倒是天意弄人,因为赵普被宋太祖“疏离”了。
赵普的确是个很有才能的人,可惜他太过喜欢“以权谋私”,倒不是贪污,只是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毫不顾忌太祖的感受,导致被中央官员弹劾,最后被太祖叫回家晒太阳去了。
这就是赵光义所谓“若赵普在中书”的意思,也就是他不在中书,赵光义才敢这样做。
回顾赵光义登基后,其实他也有做出一定程度的妥协,例如把赵德昭封为开封府尹,这就意味着赵光义是有意把皇位还给赵匡胤一脉的了。
可惜的是,赵德昭自己不争气,在闹了一出“乌龙赏赐”后,被宋太宗骂了一顿,自己想不开自杀了。
而在两年后,赵德芳也无缘无故暴毙,这个暴毙可就是玄乎得多了。
自他死后,赵匡胤的儿子更别说登基夺皇位了,人都没了,一切都是空谈,再之后便是赵恒安全登基,宋真宗之所以这么安全,还是两个堂哥帮他挡了灾。
关于赵匡胤一脉的人“惨案”,一直到了宋高宗时期才有个传说逐渐揭开一点迷雾。
于是宋高宗传位给宋孝宗,皇位才又回到了赵匡胤一脉的身上。
本文原创自“纪元的尾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