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单亲妈妈为了孩子一定要孤独终老

前几天跟朋友聊天,她说自己特怕回家,想到要被父母追问感情的事,头都大了。
她比我大一些,今年28岁了,像她这种28岁还没个男朋友的,回家免不了被催。
前段时间回家,不到一个月的假期,同事就被七大姑八大姨安排了三次相亲。
而三次相亲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于是有的亲戚就开始明里暗里的说:“你说你也没多优秀,怎么眼光就这么高”“你都多大了,再不结婚,以后可怎么办?
\"同事说,只有她自己知道,其实不是她眼光高,也不是想要找条件多好的,更加不是她觉得自己有多好。
而是她就想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人,不用为了妥协年龄而勉强在一起,不用将就过日子的人一起生活。
因为真的真的不容易,所以她想再等一等。
另一方面,就算抛开虚无缥缈的爱情不讲,现实一点的是:她还不想这么快就放弃这些年努力打拼的一切,说白了,她不甘心就这样相夫教子一辈子。
可这些话,还没开口,就被长辈们一句接着一句“都是为你好”的“关切”堵在了嘴里。
有的时候她也理解父母的着急,也理解他们不停的让她相亲的原因。
因为那些男孩都是她家附近知根知底的人,父母始终还是埋怨她走的太远,始终想要用结婚把她“拉回”自己的身边。
这种话听得多了,有时候走在大街上,她都会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做错了。
十几岁的小女孩背着书包,叫她阿姨的时候,她脑袋“嗡”的一下,提醒了她不再年轻的事实。
《第一批90后已经离婚了》《第一批90后已经秃了》《90后的你现在拥有多少存款?
》......这些不断贩卖的焦虑,你说只是鸡汤流水文,却也不得不承认这里多多少少都有你我生活里的影子。
加不完的班,熬不完的夜,放不下的感情、赶不走的生活压力;
不敢轻易谈恋爱,怕给不了对方想要的生活;
不敢出去玩,早已过了可以说走就走的年纪;
不敢做想做的事,因为心里清楚,热爱都是要成本的。
“任性”不再可以单靠无知,你还得有底气!你的底气要嘛是父母的钱,要嘛是自己经济独立。
越来越清楚钱的重要性,越来越体会专业能力的必要性。
网上有人总结了第一批90后的现状:还没变得油滑,却已变得油腻;
还没实现脱单,却已实现脱发;
还没开始养娃,却已开始养生;
听起来挺无奈的,但却都很现实。
曾经冬天坚决不穿秋裤的,如今天刚转凉就默默的紧把秋裤套上了;
曾经热血沸腾,如今煲汤养生。
前两天,初中同学在群里讨论过年约定个时间,大家聚一聚,类似聚一聚的话题,我一次也没参与过,从上大学开始,后来毕业工作,我很少回去,一直在外。
大家有的结了婚,有的孩子都可以打酱油了,有的常年在外工作,更少有见面;
以前朋友一大群,现在不是窝在家里点外卖看综艺,就是躲在公司里加班。
最近网上还有个沸沸扬扬的话题:第一批90后已经30了。
20后出生了,他们看90后,就像90后看60后。
反而会觉得这不是焦虑,而是时间的沉淀,是释然,我承认我正在越变越老,但是我也正在越变越好!我想我还是喜欢,三五熟知人的热闹,一或两人的安静,以及一个人的孤独。
心理学家希尔曼说:\" 那些人生过得特别精彩的人,往往拥有高级的年龄观。
\"其实,人生总会遇到一些迷茫,生命总会经历一些波折,虽然丧,却始终不放弃,才是生命里最顽强的姿态。
人生太短了,别把自己搞太累,搞不定的事情别死磕,做得到的别拖着,多做喜欢的事,多跟喜欢的人说说话,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活着。
该来的爱情你躲不断,就一如该增长的年龄你也没办法一样。
你只有坦然接受,耐心等待,并在等待的日子让自己慢慢发光。
因为,你的每一次努力,都在增加对抗世界的底气。
所以,请你,保持愤怒,晚点投降!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