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来源

说起端午节,很多人会觉得自己知道,就是吃粽子,纪念屈原。
其实,并不是这么简单,不然,也不会提出这个问题了。
这个题的关键词是“端午节”极其“来源”与“习俗”,而这里面的关键词又是“端午”。
读者不禁会问:“端午”怎么会成了这个节日?
“端午节”又是根据什么来的?
又有哪些习俗呢?
笔者根据有关资料解读如下:一、“端午”的本义。
“端”字本义是“正”,也有“初”义,而“午”字的本义是“中”。
午时就是正中之正即“中正”。
“端午”就是“中正”。
“中正”属于纪元通用的天干地支,其中仲夏的午月午日是飞龙在天,是龙星,正处在全年周天运行最“中正”的位置,又“得中”,又“得正”,这是天象,古人认为“端午”这天是“中正”之日,是大吉大利的日子。
应该说,“中正”这一天象才是“端午”的本义。
二、“端午节”的来源。
“端午节”来源于古人对自然天象的崇拜。
仲夏的端午日,是天象苍龙七宿,飞升于正南中天的龙星,处于全年365天最“正中”的位置,被称之为“飞龙在天”。
这一“飞龙在天”就成了“端午节”的来源。
这一说,涵盖了古老天象中的星象文化和人文哲学等各个方面,具有高深而丰厚的文化内蕴。
古人为了祭拜“飞龙在天”,就把“端午”这天定为一个节日,叫了“端午节”,“端午”这一天就是用来祭拜龙的节日,这就是“端午节”名字的来源,也是它的本义:古人对天象中的龙星的崇拜。
三、“端午节”的引申义。
“端午节”本来是古人创建的一个节日。
其本义是对“飞龙在天”的天象中的龙星的崇拜,后演变成膜拜祭祀龙祖(龙图腾)、祈福驱邪的人文节日。
到了战国时期,又增添了一个新的内容,纪念楚国爱国诗人屈原,因他是在五月初五跳进汨罗江自尽的,从此,人们亦将“端午节”这天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后来,又增添了些纪念内容,如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等。
也就是说,从“端午节”崇拜“飞龙在天”龙星的自然天象文化,到择吉日祭祀膜拜龙祖、祈福驱邪、再增添对历史人物屈原等人的纪念等等的人文文化,使“端午节”内容与意义引申、演变的更加丰富多彩了。
四、“端午节”的习俗。
“端午节”从自然文化演化为人文文化之后,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形式的祭祀活动。
例如先是龙舟竞渡,后是划龙船和吃粽子等等。
以前,在端午节这天,南方在江河中举行盛大的祭图腾活动,在水面上,人们手敲着鼓,挥着旗,把独木舟排成龙形竞渡,共同祭拜龙神,就这样,逐渐地形成了南方龙舟竞赛的习俗,每当端午节这天,南方就会举行划船比赛。
粽子最初是端午节用来祭龙拜祖的贡品,到了晋代时,既当贡品,又可食用了,一直延续到现在,成了端午节这天普遍的必须食用的食品,还形成了南北不同的粽子味道,南方偏辣,北方偏甜香。
综上所述,“端午节”来源于古人对天象中天星的崇拜。
然后,从对上古时代龙图腾的祭祀开始,一步步地演化,历经数千年,形成了今天的“端午节”文化。
“端午节”内涵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总而言之,今天我们谈论这个问题,就是为了更加明确“端午节”的历史与现实意义,对于我们如何过好“端午节”,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参考:
包粽子,插栀子,赛龙舟,是老家端午节永远的三部曲。
小村宁静,也没有太多人在意端午节要纪念谁,只知道包粽子可以犒劳肚皮,插栀子可以美化外在,而赛龙舟,则是全村人的集体狂欢。
对于那时肚子里缺油水的我来说,粽子的诱惑绝对让人垂涎三尺。
小时家贫,缺钱少粮,我们总是担心吃不上粽子,但母亲却总能在端午节前神奇般地备好包粽子的各色材料,抽出半天时间,手脚麻利地包上一锅粽子,架上柴火,再用半天的时间慢慢蒸煮。
放学回家,我的鼻子总会循着香味,带着我“哧溜”地钻到厨房。
总是来不及洗手,就迫不及待地剥开一个粽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其消灭殆尽。
很多时候,等到吃完才“悲催”地发现,粽子还没有完全煮熟。
那时,村子里家家都不富裕,但却有互相赠送粽子的传统。
端午这天,亲戚走动,朋友来访,邻居串门,必定要带上几个粽子,你吃吃我的,我尝尝你的,你夸赞我的粽子味道好,我点评你的粽子外形佳。
一个小小的粽子,却寄托着邻里之间和谐共处、其乐融融的情谊。
村里家家户户房前院后都种着栀子树,一进五月,栀子花开呀开,将小村笼入一片清香之中。
平时舍不得采花的村民们,端午节这天一大早,就会摘上几朵还带着露珠的栀子花,少男们送给心仪的女孩,少女们插在头上装扮自我,老人们则采回放在家里,引得清香满屋。
五月是花的海洋,但唯有栀子花是村民们的最爱,这是因为栀子树易种不奢,栀子花淡雅不娇,而且夹杂着扑鼻的泥土气息,清新可人,香而不腻。
因此,栀子花俨然成为小村的“村花”,插栀子也成为了端午节的保留节目。
吃了粽子,插上栀子,端午的重头戏——赛龙舟就隆重登场了。
吃过早饭,村里的青壮年就吆喝着把龙舟从仓库中挪出来,喊着号子抬到江边,等邻村的龙舟一到齐,就开始了这场属于庄稼汉们的比拼。
江中,虽没有千帆尽发、百舸争流的壮观景象,许多村子的龙舟却也把江面挤得满满当当,旌旗招展,锣鼓齐鸣,号子震天;
岸上,男女老少席地而坐,还有卖瓜子的、卖冰棍的小商贩夹杂其间,加油声、叫卖声、聊天声,声声入耳,汇成属于村民们独有的端午交响乐。
记忆中的龙舟赛,绝对是耐力的较量,那时村里没什么人外出打工,对于这场关系到村子荣誉的重大“赛事”,一般都精心挑选身强力壮的青壮年上阵,虽然是天天端锄头使力气的汉子,但一场比赛下来也个个累得筋疲力尽。
打鼓手和掌舵者,十分关键,一般都要选择经验丰富的老手担当,否则,划手们就是再努力也难以取胜。
这些年,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即使留在村里的年轻人也懒于下水出力,龙舟赛的选手变成了中老年人,比赛的观赏性也大不如前了。
端午三部曲,村民欢乐多。
儿时的许多记忆,随着年龄的增长都渐次模糊,但这端午三部曲,一直在脑海深处萦绕。
或许,艰苦年代里的点滴欢乐,更显珍贵难忘。

参考:
(首先说明一个误区:端午节在屈原投江前就有)来源:上古先民创立用于拜祭先祖、祈福辟邪的节日,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
习俗:划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采草药沐浴、佩香囊、挂钟馗像、拴五色丝线、吃鸡鸭蛋、驱五毒等。
①划龙舟和吃粽子同样也是在屈原投江之前就有,因屈原投江影响深远,故以之为代表,目的保持屈原尸身完整不被生物损坏。
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
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粽子。
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或者竹叶。
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棱锥型,原料有糯米、大米、枣、红豆绿豆、马莲草、香菇、五花肉等。
②雄黄是一种中药材,中医药书籍说雄黄能治百虫毒、虫兽伤,故民间有\"饮雄黄,去百病\"、\"可除百疾而禁百虫\"、\"不怕蛇\"等俗言。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雄黄酒外用尚可,饮则有害,必须慎用。
③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
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在中国某些南方城市,青年男女还用香囊来表达爱④挂钟馗像: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
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
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
明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人们在端阳节悬挂钟馗像,用来镇鬼避邪,希求家庭平安。
⑤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
因而,端午节日清晨,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
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
⑥吃蛋,全国各地均为流行。
端午早晨,东北一带是由长者将煮熟的鸡鸭鹅蛋放在儿童的肚皮上滚动,然后剥皮让儿童吃下,据说这样做可免去儿童的肚子疼,实则为节日的一种嬉儿游戏。
其它地区均以煮食为主,据说原为投入河水中饲喂鱼虾而拯救屈原,后演化为煮食纪念。
⑦五毒是指蝎子、蜈蚣、毒蛇、虾螈壁虎五种毒虫。
\"端阳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
\"所以到端阳节这天人们便在门上贴上纸剪的五毒图象,以避其毒。
有些地方还要把五毒图的头上再扎上一根针,表示要把它们钉死除掉。
驱五毒反映了人们除害防病的良好愿望⑧扫庭院去游玩: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
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
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简介: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
端,就是正。
午,地支的第七位,“午时”代指现代11~13点,因此有“中”之意。
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
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自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纪念代表人物:屈原、伍子胥、介子推、曹娥
参考:
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午节,据传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罗江殉国的日子。
两千多年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为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
史料记载,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写下绝笔作《怀沙》,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
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
这一习俗绵延至今,已有两千多年。
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深入人心。
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
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从此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与纪念屈原紧密联系在一起。
随着屈原影响的不断增大,始于春秋战国的端午节也逐步传播开来,成为中华民族的节日。
中国的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诗人节、龙日等等。
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们过节的习俗却大同小异。
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悬挂菖蒲、艾草,佩香囊,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吃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逐渐消失外,其余习俗至今已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的国家。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