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江龙李俊出海建立的国家真实历史上究竟是否存在

混江龙李俊是《水浒传》中108将之一,天寿星,位列第26位。
这位老兄在小说里的结局,那叫一个传奇。
在宋江带着大伙儿平定方腊的时候,李俊凭借一身的水上功夫,成为了水军统领。
平定方腊以后,李俊看出了宋江不会有好下场,所以没有回去受封,而是称病归隐了。
你走就走吧,光着走哪成呢?
李俊还捎带上了童威童猛俩兄弟,想要创事业,身边没个使唤人可不成。
就这样李俊带着童威童猛两兄弟,就跑去创业了?
那可不能够。
这里面还有高人相助!早在宋江投靠朝廷的时候,太湖四杰之一的费保就看到了梁山好汉的结局如何。
所以当李俊再次来到太湖时,费保便坦言:太平本是将军造,不许将军见太平。
李俊恍然大悟,在费保的指引下,一帮人开始打造船只,远渡重洋。
最终在暹罗建立了帝王基业。
那么问题来了,这事儿是真的吗?
别说这事儿了,就连李俊这个人都是瞎掰出来的,你说这事儿能真实吗?
打假一、新加坡是李俊的基业?
现在很多人发现,新加坡这个国家很有意思,他们绝大多数人都说中文,而且姓陈、姓李的人非常多。
于是乎不少人翻出了少年时期,花一个月的零花钱购买的小人书《水浒传》,一语道破天机地表示,原来李俊去的地方就是新加坡。
再加上新加坡的国父李光耀先生,恰好也姓李。
所以不少人认为,李光耀先生就是混江龙李俊的后代。
这事儿靠谱吗?
这事儿要是靠谱的话,那乔布斯是乔峰的后代,这事儿也就靠谱了!人家李光耀的祖上是正儿八经的广东梅州人,你混江龙李俊是哪儿的?
按照小说的说法是庐州人,也就是安徽合肥人。
这两个地方隔着十万八千里了。
而且新加坡这个地方,在历史上没见过几次独立的,一直到了1963年,还是马来西亚的地盘,到了1965年,才在历史上第一次正式独立建国。
由于地盘太小,所以刚建国那会儿,被马来西亚各种排斥,甚至连自来水都给你断了。
直到现在马来西亚一拧水龙头,新加坡就得靠天赏水喝了。
没有任何历史记载表明,新加坡这个地方曾经独立建立过封建王朝的。
打假二、李俊建立的暹罗,指的是现在的泰国?
这事儿还算有点谱子,毕竟在中国宋、元、明时期,对泰国的称呼,就是暹罗!而《水浒传》里讲李俊到了海外,就是建立了暹罗,那么这事儿靠谱吗?
对不起,这事儿显然也不靠谱。
李俊所生活的那个年代,在1100年左右。
而泰国这块地盘上,第一次建立国家的历史记载,是在公元13世纪左右。
也就是说这两者整整相差了1个世纪多的时间。
而且最早的王朝素可泰王朝,建立于1238年。
跟李俊活着的时间,相差了100多年。
此后泰国又经历了阿瑜陀耶王朝、吞武里王朝、曼谷王朝,偏偏没有哪一个王朝,是一位姓李的汉人建立起来的。
这些王朝基本都是泰国本地人建立起来的王朝,他们有自己特殊的民族习惯和民族语言、文字,这一点也跟中原人完全不同。
但凡李俊去过那里,而且建立过国家,必然是有很明显的记载的。
可惜不光记载没有,而且连一丢丢存在感都没找到。
打假三、真有李俊这个人?
估计很多水浒粉们都快急哭了,这也是假的,那也不可能,那李俊这个人你总不能说是假的吧?
对不起,李俊这个人还真的未必就存在。
因为不光李俊不存在,就连梁山108位好汉绝大多数都不存在。
宋江的确是梁山水泊的一位山寨头头,可是他的规模实在是太小了。
我们看《水浒传》时,可能会发现一个细节,不管梁山好汉闹得多欢腾,可作者就是不告诉你梁山究竟有多少小喽啰。
这是为啥?
因为实在是不敢瞎掰啊!你把人说说少了吧,那读者们会有些灰心丧气,就这么点人还想打江山?
你把人数说多了吧,很多睿智的读者又会产生质疑,这小小的水泊能养这么多人?
你有这么多人你不去打天下干啥玩意儿?
所以说施耐庵也很苦恼,索性就不写了。
其实宋江的规模实在是小得很,当时真正牛掰的农民军头子其实就是方腊。
方腊的巅峰时期,曾经手握数十万大军,占据了浙江大部分地盘,而且持续时长1年左右。
给北宋的肚子上狠狠打上了一拳,为它的灭亡奠定了基础。
宋江带着36位弟兄,在山东地区发动起义,后来又带领军队挺进江苏。
估摸着是打算跟方腊合兵一处。
结果遭到张叔夜设伏,不得不选择投降了宋朝。
宋江的确带着兄弟们接受了招安,不过历史上的宋江要硬气得多,至少是被击败以后,无奈之下才招安的,而不是主动跑过去做舔狗。
而且这次投降是假投降,宋江只是为了保存实力而已。
过了几年这哥们又跑出来发动了起义,不过很快又被镇压下去了,宋江等人全部被宋军斩杀。
从始至终,史料里就没见到李俊和宋江之间,有过什么样的关联。
而且宋江所带的36个兄弟里,有名有姓的人还真没见着几个,自然不包括李俊。
总结:那么混江龙李俊是哪儿来的?
纯粹是文学杜撰出来的一个人物,或许会有真实的原型,但是并没有在史料中得到体现。
倒是在宋朝人编写的《大宋宣和遗事》这一评书话本中,第一次出现了混江龙李海这个人。
而李海在该书当中,正是宋江那36个兄弟中的一个。
此外在南宋画家龚开的《宋江三十六人赞》中,便将李俊列为宋江的36位兄弟之一,但是没有提到混江龙这个外号。
因此这两者结合之后,便有了《水浒传》中混江龙李俊的这个版本了。
由此可见,从始至终,李俊都只是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罢了。
参考资料:《宋史》、《水浒传》等。

参考:
历史上不可能存在,宋江起义36名主要人物根本没有李俊,没有李俊这个人物还能建立国家吗?
水泊梁山败亡后,作者续写这部小说,其目的大概是满足人们的愿望吧!
参考:
《水浒传》中的混江龙李俊,原型出自《大宋宣和遗事》和《宋江三十六人赞》。
不过其原型只有李俊名字、绰号、天罡星的位置以及语焉不详的模糊评说,而其出海建国则是以虬髯客为原型,到此李俊的形象和故事才完整。
《水浒传》 中的李俊,绰号混江龙,庐州人氏,原为扬子江撑船艄公,兼贩私盐。
梁山大聚义后,李俊排名天罡星第26位,为水军统帅。
平定方腊后,李俊诈称风疾,拒绝随宋江入京,带领童威、童猛以及在江南新结识的费保等6人,驾船出海,后来为暹罗国之主,称霸海滨。
《水浒传》是在浓郁的悲剧气氛中结尾的,李俊的结局却是一抹亮色,十分鼓舞人心。
袁无涯赞誉:“燕青去得伶俐,李俊留得隐秀,俱得高人一着。
”《水浒后传》的作者陈忱认为李俊延续了梁山精神,完成了梁山未竞事业:“梁山泊先起者亡,王伦也;
继起者强,晁盖、宋江也;
后起者王,李俊也。
”今人黄全彦认为李俊是“梁山真英雄”,《水浒》后30回“因为有了李俊,让人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光亮,看到了梁山英雄的真精神”。
一般认为,宋元时期佚名氏所做的《大宋宣和遗事》和龚开的《宋江三十六人赞》是施耐庵创作和加工整理《水浒传》的蓝本,最早提出了宋江等36人的姓名绰号。
前者叙述,宋江杀了阎婆惜及情夫吴伟后,郓城县领大兵弓手捉拿宋江。
宋江藏于九天玄女庙,得天书一卷,写着36将绰号姓名(包括铁天王晁盖,宋江未列其中),其中排名第五者为“混江龙李海”。
“混江龙李海”即《水浒传》混江龙李俊最初原型。
龚开在《宋江三十六人赞》中说,宋江等36人的事迹,当时街头巷议广泛流传,龚开非常仰慕他们并想作画赞,但是却怀疑他们在历史上的真实性,后来读到南宋王傅《东都事略·中书侍郎侯蒙传》,中“有疏一篇,陈‘制贼之计’云:‘宋江三十六人横行河朔,京东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材必有过人,不若赦过招降,使讨方腊,以此自赎,或可平东南之乱。
”’ 这才相信宋江等人确有其事,因此作《宋江三十六人赞》。
在赞中,“混江龙李海”已经成为“混江龙李俊”。
赞日:“乖龙混江,射之即济。
武皇雄尊,自惜神臂。
”此赞语意含糊,可能是概括了李俊的特长及平生主要事迹。
《大宋宣和遗事》和《宋江三十六人赞》确定了李俊的名号和宋江36人之一的身份,为其在《水浒传》中占有一席之地奠定了基础。
龚开为李俊所作的赞中有“龙”、“武皇雄尊”等字样,可能启发《水浒传》作者为其设计了一个海外称王的结局。
通常认为,混江龙李俊的原型为虬髯客。
《虬髯客传》初名《虬须客》,最早见于唐代杜光庭《神仙感遇传》。
虬髯客是《虬髯客传》中的“风尘三侠”之一,姓张。
虬髯客和李俊两人,颇有共同之处。
第一,外貌特征和气质神采的相似。
虬髯客“中形,赤髯而虬” ,其称呼即来自于此。
李俊的外貌则是“眉浓眼大面皮红。
髭须垂铁线,语话若铜钟。
凛凛身躯长八尺,能挥利剑霜锋”(第37回),“身材长大,浓眉毛,大眼睛,红脸皮,铁丝般髭须,铜钟般声音”(第109回)。
《虬髯客传》和《水浒传》都用胡须来强调二人相貌特征。
第二,身份的相似。
虬髯客与李靖夫妇相识之时,随身携带一囊,内装人首与心脏,“却头囊中,以匕首切心肝,共食之。
日:‘此人乃天下负心者也,衔之十年,今始获之。
吾憾释矣。
”’似乎江湖豪杰。
李俊做撑船梢公,贩卖私盐,和李立开黑店杀人越货,当然属江湖豪杰。
第三,能力抱负相似。
虬髯客具有出色的军事才能,“卫公(李靖)之兵法,半乃虬髯客所传尔” 。
他志向宏远,欲统一国家,为此集聚财富,笼络人才,并非常留意世上英雄,从中判断潜在对手。
当他一睹李世民的风采已后,确认他才是真命天子,“为之心死”。
不过为谨慎起见,他请“道兄”对李世民进行了进一步的考察。
“道兄”作出“此世界非公世界也。
他方可勉图之,勿以为念”的总结后,毅然决定及时退身,不做无谓抗争,将巨额资财留给李世民,助其成功,自己则远赴海外,另作他图。
即表现出天下为公的气度,又为不甘屈居人下的自己谋得了理想归宿。
李俊出身低微,没有虬髯客那样的出身和巨额财产扩大自己的影响和实力,但他善于利用时机,抬高自己。
他探听到宋江发配江州,要途径自己地盘,便天天等候,功夫不负有心人,两次解救宋江于陛命危急之时。
随后,又驾船在白龙庙接应了江州劫沙场的众好汉,如愿结交了宋江这位江湖老大并确立了其恩人地位,“李俊救了宋江,则江湖好人无不爷其德矣” 。
忠义堂石碣受天文后,李俊成为统帅三阮、张横、张顺等强悍水军头领的最高领袖,带领在梁山地位较低的水军立下了赫赫战功,表现十分突出。
李俊本人也生擒王庆,献计水灌太原,表现了出色的个人能力和军事才能,余象斗评阅:“李俊谨慎,得将兵之体。
”第四,结局相似。
虬髯客远赴海外之前,告诉李靖、红拂夫妇:“此后十年,当东南数千里外有异事,是吾得事之秋也”。
后来,东南蛮人奏日:“有海船千艘,甲兵十万,入扶余国,杀其主自立。
国已定矣。
“李靖”心知虬髯得事也。
归告张氏,具衣拜贺,沥酒东南祝拜之”,即虬髯客带兵占据扶余国,做了国王。
平定方腊之后,李俊拒绝跟随宋江入朝,诈称风疾,请求留下童威、童猛兄弟照看自己,事实上去跟费保等人相会,“都在榆柳庄上商议定了,尽将家私打造船只,从太仓港乘驾出海,自投化外国去了,后来为暹罗国之主。
童威、费保等都做了化外官职,自取其乐,另霸海滨。
”(第119回)结局的相似是虬髯客为李俊故事原型最重要的根据。
袁无涯评李俊日:“看李俊如此一种热切肚肠,怜惜英雄,便是太湖结义根本,可自作扶余王。
”又评阅:“李俊释贼将,缚元凶,皆有大作用,真虬髯之流。
”说明他已经注意到虬髯客和李俊两人的相似之处。
郑振铎也注意到了《虬髯客》与李俊故事的渊源关系,说《虬髯客》”所写的海外为王的事,后来陈忱的《后水浒传》所叙的李俊称王事,似即本于此”。
遗憾地是他没有说《水浒传》在二者之间承上启下的作用。
《大宋宣和遗事》和《宋江三十六人赞》只给了李俊名字、绰号、天罡星的位置以及语焉不详的模糊评说,而以虬髯客为原型,李俊的形象和故事逐渐清晰起来。
《水浒传》中的李俊,在武松、鲁智深、林冲、李逵等熠熠生辉的人物形象之下,并不特别出彩,甚至不如其手下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张顺等人令人印象深刻,但是因为有了远赴海外成就霸业的非凡结局,让读者看到了梁山精神的延续,其在小说中的分量也就大大增加。
读者返回来再细看他的故事,才发现他平时深藏不露,但眼光和能力却出类拔萃,是梁山好汉中的“真龙”,故能最后成就大事。
李俊因此成为《水浒传》评论中的一个焦点,以及《水浒传》衍生作品中十分重要的人物之一。
李俊形象之所以塑造得比较成功,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施耐庵以宋元话本《大宋宣和遗事》、龚开《宋江三十六人赞》的形象为胚胎,在《虬髯客传》、《程史》、《论衡》、《宋史》等唐代传奇、宋代笔记、个人著作、正史中广泛地撷取了创作素材,层层敷色,步步雕琢,“草蛇灰线,伏脉千里”,人物形象逐渐清晰,故事情节逐渐完整,最终获得理想的创作效果,既有真实生活的原始气息,又具有引人人胜的传奇性,符合民族审美心理。

参考:
中国人爱神吹,宋江等三十六是正史所记,小说就成千军万马了。
三国志记载了一些人名地名,于是三国演义足足影响了中国人近四百年。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