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喷为什么能靠一个人的身体搅拌泥浆化解

这位朋友对油田生产过程不是很了解,我是一个油田工人,我来解释一下。
你说的井喷为什么能靠一个人的身体搅拌泥浆就能制服井喷,答案是完全可以。
而且非常有效。
油田生产第一部就是打井,一口一公里多的油井若是成功打好就要保持钻杆与钻头良好的工作状态。
而泥浆是钻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一个可以保持适当的润滑,另一个可以保持井筒的畅通,最重要的就是在钻与生产的油层的时候用泥浆的重量人为的平衡油层状态,防止地层的高压物质喷出地面,也就是发生井喷。
朋友提到的靠一个人的身体搅拌泥浆就能制服井喷的道理是,当时钻与油层和发生了井涌,也就是大量的泥浆翻出地面,铁人凭经验判断是要井喷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往泥浆里添加水泥与重晶石粉,而添加的水泥与重晶石粉若想在极短的时间内搅拌均匀,最好的方法就是人跳进泥浆池里搅拌。
当时的情况下这是最好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比人们用木棍搅拌效率高而且均匀。
然而我们都知道水泥对人体的损伤也是非常严重的,作为一个有三十九年工龄的石油工人向当年拼命拿下大油田的石油前辈致敬。
就是这些没有多少文化却有一颗爱国心的石油前辈们住着原始人一样的地窝了,一天吃三个土豆,硬是在最短的时间里高效漂亮的拿下了一个世界级的大油田,衷心希望我们那些造汽车发动机的,造芯片的也能有这些石油前辈的精神,高效漂亮的拿出世界级的汽车发动机与芯片。

参考:
当时井喷了,应该用重晶石粉灌注来压住喷出的油气,那时候穷,没有石粉,就用水泥代替,冬天非常冷,没有搅拌机,他带头跳进去用身体搅拌水泥,最后成功堵住了井喷.
参考:
井喷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 几千米一个圆柱体,由于重力下面的压力非常大! 你把这个圆柱里面的岩石和土壤抽走,下面的液体会沿着这个几千米的管子喷涌而出!而且这个过程是一直加速的!等到形成这种井喷,再想往下压就难了! 防止井喷的关键就是在钻出一定量土壤和岩石的同时,往钻井里灌注等重量的泥浆!用泥浆的重力代替原有土壤和岩石的重力!所以钻杆中间是空的,钻井的时候通过空心的钻杆一刻也不停的循环注入泥浆,把岩石和土壤碎屑带出去的同时也用泥浆重量代替原有土壤和岩石的重量! 这叫压井,这是一个动态的平衡! 虽然名字叫做泥浆,其实是精心匹配密度,粘度和经过仔细循环过滤的钻井液!钻井内压力平衡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一会泥浆密度小了,井内压力小了,井底液体整体往上涌了,就要及时调整泥浆密度,往泥浆里面加料,提高泥浆密度把井内压力压下去!加料也不是直接倒井筒里面,外面有很多大集装箱一样的大罐子,用来循环处理泥浆,过滤,加料,搅拌各个工序都有! 正常加料程序肯定是先加料,搅拌一定时间,待泥浆密度均匀,混合充分了然后用泵注入井筒进行循环!有时时间紧迫,来不及用正常的加料搅拌程序搅拌,整袋整袋往里面倒很正常! 压井喷时时间就是生命!极端情况下用身体去搅拌泥浆太正常不过了,宣传需要事后情景重现摆拍新闻照也太正常不过了!!!
参考:
当时井喷也不是纯液体。
石油始终是粘稠固体,王进喜的办法只是应急,而且也不是只有他一个人,而是他和许多人集体做成的,只是他带头罢了
参考:
当时井喷即将发生,情况非常紧急,需要用水泥和重晶石加水搅拌成泥浆来倒入井口,压住井喷。
倒入水池中的水泥和重晶石粉如果不及时搅拌均匀,就没法使用,当时工地上又没有搅拌设备和搅拌工具可用。
为了及时堵住井喷,铁人王进喜带头跳进池中,冒着刺骨的严寒,用身体进行搅拌,最终堵住了井喷,保住了国家财产。
在那个年代,即便是当时王进喜不在现场,也会有其他工人师傅跳进去,完成搅拌任务。
那是一个崇尚英雄、提倡“一不怕苦、二不怕苦”的年代,他们用“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迈精神,践行了自己的诺言。

参考:
井喷的能量不大,几个固体下去重量压住了,跟大堤合拢拋石块的用处一样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