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为什么没有纳入清朝版图

因为清朝吃不掉缅甸。
清缅战争时,清军在战略上采取攻势,一度也有战术优势,但是清军实在解决不了疾病和后勤问题,就连乾隆的小舅子傅恒都因为适应不了缅甸的复杂气候病倒不起,回到北京就死掉了。
这说明清朝在没解决疾病和后勤的前提下,不可能靠国力硬吞下缅甸。
明朝中前期,缅北地区曾经就是中原王朝的直属地,缅甸中部和南部大部分地区也是明朝册封的宣慰司,名义上是明朝的属地。
不过到了十六世纪,由于缅甸东吁王朝的雄主莽瑞体和莽应龙的横空出世,缅甸中南部地区完成了统一。
当时是大航海时代,缅甸东吁王朝通过跟葡萄牙人做生意、买军火、招揽雇佣军,实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实力提升后,缅甸开始对明朝控制的缅北地区进行蚕食。
明军和缅军打了两次,结果都太理想。
到了明朝灭亡时,缅北地区基本上被缅甸土著蚕食的没有了。
不过由于东吁王朝穷兵黩武,盛极而衰,莽应龙之子莽应里死后,缅甸也没有能力再对缅北进行蚕食。
当时的清朝由于要对付沙俄、蒙古人,整个国家的重心在北面,因此清朝也没有太多的精力管东南亚方向的事情。
因此清朝也就跟缅甸达成了默契。
中国和缅甸的分界线,大致上就跟今天差不多。
(清朝的云南省比现在云南省稍微大一点点)1752年,随着缅甸贡榜王朝的建立,清朝与缅甸的和平局面被打破。
贡榜王朝凭借其雄厚的军力,开始在中缅边境找茬。
当时乾隆皇帝正忙于平定准噶尔,无暇顾及南面,不愿与周边国家发生军事冲突,他给云南官员授意,让他们自行妥善解决。
因此云南地方官府便对此事奉行绥靖政策,对缅甸的找茬不管不问。
贡榜王朝看到清廷方面不管不问,便加大了找茬的力度,开始在中缅边境进行蚕食,降服了很多中缅边境上的土司。
(这些土司是清朝实际控制区域外的土司,当时向清廷称臣纳贡)在对这些掸族土司确立统治后,贡榜王朝开始派出小股部队,强迫这些掸族土司向清朝实际控制区域内的内地土司强制勒索贡赋钱粮。
这些内地土司有些屈服于兵威,极不情愿的缴纳了保护费;
有些不屈服,就派人向云南地方官府请求军事支援。
(中缅边境上的各掸族土司在历史上为了自保,通常都会找靠山,向强大的那一方缴纳贡赋)但前面说了,由于乾隆当时要打准噶尔,所以云南官员当时也就不管这事。
一直到十年后,乾隆从平定准噶尔这一事情脱身后,清朝才开始对缅甸蚕食领土一事采取强硬态度。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当缅甸贡榜王朝再次向云南内地的土司征收贡赋时,乾隆皇帝便下旨,对缅甸开战。
清军的第一战打的不怎么样,甚至可以用糟糕来形容。
当时缅甸入侵的军队只有一支专门劫掠的小股部队。
但清军却让这支缅军小部队在洗劫完云南内地后,偷偷的溜了。
当时的云贵总督刘藻下令追击,结果除擒获五人外,别无战果。
(就这五个人还不知道是不是“杀良冒功”)过了几个月,缅军小分队再次来袭扰,清军这次又是一毛一样,一个人没抓到。
缅甸人算是看穿了清军的虚弱,于是又在几个月后,派出了一支几千人的大军,直接杀到了云南的思茅县(今天的普洱市)。
并且缅军统帅还发布通告,宣布被缅军占领的西双版纳地区脱离清朝,并入缅甸贡榜王朝的领土。
云贵总督刘藻一看,这事闹大了,丢城失地是要掉脑袋的。
于是他急忙命令三千绿营兵进行围剿,企图消灭入侵的缅军。
但是缅兵采取游动作战,清兵虽然陆续收复了很多失地,却始终无法消灭缅军的主力,使得这一场小规模的战斗变成了猫捉老鼠。
清军这只猫在被缅军这只老鼠耍的团团转后,不仅没有抓到缅军,反倒被缅军在云南内地歼灭了一百多人。
消息传到北京,乾隆帝闻奏大怒,立即将刘藻革职。
随即派遣陕甘总督杨应琚到云南负责追击缅军一事。
(刘藻降为湖北巡抚,后来因自责而自杀)杨应琚到任后,缅军主动撤退,清军陆续收复失地。
云南诸多地方官员被表面的军事顺利所蒙蔽,主战热情高涨,鼓动杨应琚继续对缅作战。
虽然当时清朝内部也有不少官员反对继续追击,认为缅甸声势浩大,不宜擅开边衅。
但杨应琚刚来云南,搞不清楚缅军的情况,认为缅甸不过是莽匪和木匪两部分组成,内部分裂涣散,不足为惧。
于是在杨应琚的支持下,清军发布檄文,号称“发兵五十万,大炮千樽”对缅甸大举进军。
(实际上只有一万多人)连对手的实力如何都不清楚,清军上下天真的以为只凭借云南地方的万余绿营兵即可征服缅甸贡榜王朝,这一战的结果如何也是显而易见的了。
最终,缅军几千人打的清军一万多人想死的心都有。
后来还是因为缅甸的主力在南面跟泰国开战,无法长期与清朝抗衡,于是缅军便在屡战屡胜的情况下,以战逼和,卖了清军一个面子,主动向清军求议和。
然而人家给面子,清廷上下却不要,坚决要求缅甸递交降表称臣,否则免谈。
这么盛气凌人的口气,导致谈判最终破裂。
谈判破裂后,缅军再次发动袭击,绕到了清军主力的背后。
清军发现后路被抄,急忙往回撤退。
于是缅军又杀进了云南腹地……清军见缅军又来了,上下集体蒙圈。
为了尽快赶走缅军,清军以优势兵力将四千入侵缅军包围。
然而缅军硬的跟石头一样,清军想吃掉缅军,结果把牙给磕崩了。
(一万多清军全线崩溃,兵员虽然丧失不多,但军械枪炮丢弃了很多)战后,云贵总督杨应琚害怕担责任,就谎报前线大捷。
然而敌人是不会说谎的,杨应琚害怕缅军再来,就主动与缅军议和。
这次不要求人家称臣纳贡了,只喜欢缅军赶紧离开云南就好了。
缅军一开始就想议和,清军主动议和,缅军自然是全盘答应。
根据议和的结果,双方回到原有国境线。
缅军撤出云南。
然而缅军在撤退过程中,又出了幺蛾子。
由于清军急于收复失地,便一直紧跟在回撤的缅军后面。
缅军以为清军毁约,就前军改后队,打了清军一个措手不及,杀死清军一名游击、一名都司、一名守备,以及几十名清兵。
杨应琚以为缅军毁约,便调兵万余,进到木邦土司地区与缅军对峙。
然后他再次上报,说自己取得大捷。
这三番四次的大捷传到北京,累计杀敌已有万余人,乾隆皇帝不是傻子,查看地图,发现清缅交战地方几乎都在云南内地,如果是清兵屡屡获胜,怎么缅兵反倒越打越进来了?
于是乾隆派人去实地调查,结果发现前方的捷报全都是假的。
于是乾隆震怒,将杨应琚逮捕进京赐死。
又改派广东将军杨宁接任云南提督,负责杀出国境,追剿缅军。
然而杨宁也是外来和尚,他也搞清楚云南的具体情况。
他负责追剿,情况自然跟杨应琚是一样的了。
清军在杨宁的指挥下,粮道被缅军截断。
一万多清军在断粮的情况下,战力崩溃,如溃兵一般的撤回了内地。
消息传到北京,乾隆皇帝是真的怒了。
他狠下决心,派满人明瑞接任云贵总督,继续主持对缅战事。
而这时,缅甸大军已经打败泰国,缅军的主力也来了。
新任云贵总督明瑞到任后,他认为云南绿营兵打不赢缅军,是绿营太垃圾了,绿营打不赢不等于缅兵战力强大。
于是,明瑞奏请乾隆调八旗兵参战。
他认为只要战无不胜的八旗勇士来了,缅军一定会败。
乾隆收到奏报后,在云南五千绿营兵的基础之上,调满洲兵三千,四川绿营兵八千,贵州绿营兵一万(其中一千驻守普洱县,并未参加远征),合计25000人,兵分两路。
直扑缅北地区。
看到了,敌人是什么情况,不清楚;
自己是什么情况,也不清楚;
一连三任清军统帅都是这副狂妄自大的心态,清军和缅军的第三次大决战,结果能好到哪去?
后来战况的发展果然就是如此,云贵总督明瑞亲率17000兵(内有满洲兵2000),每兵带足两个月的粮食,征马、驴、牛总计八万头,直扑缅北重镇阿瓦。
起初,由于缅军都是步兵,而且缅军采取坚壁清野的战术,清军一路畅通无阻,并且还逮住了一股缅军一通围殴,杀敌二千余,俘三十四名,缴获枪炮粮食牛马甚多。
取得了清缅战争的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大捷。
但是,由于清军统帅明瑞本来就轻敌,打赢了之后更加轻敌。
于是清军也就不出意外的被缅军包围了。
最终,清军后勤被断的情况下。
统帅明瑞、总兵胡大猷、胡邦佑等人战死,道府衔杨重英以下多人被俘。
只是由于缅军不善于打歼灭战,加上清军本来也擅长逃跑,所以清兵的主力才没被歼灭,大部分逃回了云南。
乾隆听闻明瑞大败、力战而死的讯息后,简直要晕了。
在一连处死多名责任人后,乾隆非常的自责。
他终于认识到了自己先前的自大傲慢是不对的,于是他开始正视缅甸这个对手,决心与缅甸认认真真的打一场。
几个月后,乾隆任命小舅子傅恒为经略,心腹阿里衮、心腹阿桂为副将军,舒赫德为参赞大臣,心腹鄂宁为云贵总督。
从这套阵容就可以看出,这是一套全满洲人的班子,乾隆一个汉人大臣都没有派。
同时,乾隆还增派了满洲被兵1500人,贵州绿营兵3000人,以加强清军的战力。
后来乾隆心里不踏实,又加派了3000满洲兵和2000福建水师。
加上之前的兵力,一共三万多人。
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69年)二月,傅恒率兵出征。
临行时,乾隆帝还亲自在太和殿授之敕印,并把自己用的甲胄赠给傅恒,以表示对他的信任和期望。
傅恒也表示自己不胜不归,绝不辜负圣恩。
实事求是的说,清军这一次下了真功夫,打出了水平。
从头到尾都是攻,压得兵力有优势的缅军只能守。
但是清军能克服自己自大的问题,却克服不了缅甸的瘟疫。
清军此次出征三万人,真正战死的才几千,而染病的却高达两万人。
如总兵吴士胜、副将军阿里衮、水师提督叶相德先后在前线病死,就连统帅傅恒本人也染病卧床,最终也因此病死。
傅恒病倒后,副统帅阿桂认为再打下去没有意义了。
于是他便在没有取得乾隆皇帝同意的情况下,自行决定与缅军议和停战。
(缅军的主帅也没有征得缅王的同意)至此,这场延续多年、花费清朝九百多万两白银的战争,终于落下帷幕。
清朝认识到了自己无法打败缅甸,把缅甸纳入大清的版图内,注定只是一场梦。
清军在撤退时,还发生了一件小插曲:当时清军为了表示真撤军的诚意,主动把带去的战船烧了。
缅军大概觉得船烧得太可惜,就跟清兵要,说你烧了还不如给我。
然后清军觉得缅甸人不要脸,就加快焚烧的速度,留了一堆木渣子给缅甸人。
通观整个清缅战争不难发现,清朝时期的缅甸土著王朝,实力并不弱!清军屡次与缅军硬碰硬,实际上没占到什么便宜。
如果清军碰上了瘟疫,这仗简直没法打。
虽然说吞并缅甸也不是不可能,但吞并的前提必须是缅甸没有统一的王朝(清朝可以利用缅甸人的内部矛盾逐个击破),如果缅甸一旦形成了统一王朝,并且还是个处于上升期的新兴王朝,那么吞并缅甸,将会毫无胜算可言。

参考:
清朝对缅甸的情感,可以说是非常复杂的。
在乾隆时期,也曾想过,把缅甸纳入到版图中,因此爆发了清缅战争。
当然,清缅战争是缅甸的贡榜王朝发起的。
缅甸方面,凭着强大的实力,让西南许多土司臣服。
贡榜王朝以为这样可以挑衅清朝,开始入侵云南地区。
清朝不可能让缅甸得逞的。
1762年,缅甸木邦土司和贡榜王朝,派出两千人入侵清朝的孟定和耿马等地。
1765年,清朝再次以数千人反击缅甸,由于指挥官刘藻不懂军事,连吃败仗,这是第一次清缅战争,以清朝失败告终。
1766年,乾隆派出边疆大吏杨应琚,带兵攻入缅甸,经过多次战斗,清军失败。
之后的两次清缅战争,清军都无法消灭缅甸,战果并没有多大,还损失巨大。
在缅甸和泰国交战时,缅甸刚打赢泰国,又遇到清朝的进攻。
虽然清朝无法赢得战争,但缅甸也不想再和清朝打仗,国库已经耗尽。
与清朝的战争,也拖垮了缅甸的实力。
在南边的泰国,不断给缅甸施加压力,1788年,为了缓解南部的危机,缅甸对清朝采取臣服的政策,自愿成为清朝的藩属国。
就这样,缅甸成为清朝的藩属国,也没有成为清朝的版图的可能。
四次清缅战争,都难打下缅甸,可见热带雨林地区不是那么容易攻打的。
根据朝贡体系的理论,只要成为中原王朝的藩属国,中原王朝就不会把藩属国纳入到版图内,这是王道治理的影响。
只要愿意臣服,中原王朝进行册封,双方都会得到想要的结果。
藩属国得到与中原王朝的通商贸易,和受到中原王朝的庇护。
中原王朝得到受尊崇,也满足了虚荣心,这就是朝贡体系双方得到的好处。
这种体系避免四处扩张带来的危害。
它比殖民体系更加高级。
既然有了这样的体系,清朝的版图扩张,基本就是达到藩属国的边界。
东部有琉球国,东北有朝鲜,西部有哈萨克等国,西南有尼泊尔,南部有越南、缅甸等国。
他们都是清朝的藩属国,是朝贡体系中的一员。
缅甸成为清朝的藩属国,自然也没有把缅甸纳入到版图中。
不管是从军事上,还是外交上,清朝也很难把缅甸纳入到版图中。

参考:
大家可能不知道,缅甸虽然离我国云南很近,但是却从来没有纳入过我们国家历史上的版图。
不光清朝没有纳入过版图,就连明朝,甚至最强盛的元朝也都没有将其纳入过版图。
先来说说缅甸和我国各朝代的关系。
元朝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版图最大,也最强盛的一个朝代,但那个时候,云南才刚刚被纳入过中央的管辖区,在此之前,云南一直是当地的少数民族管理,曾经历史上的南诏国,大理国管理云南这一块。
大约是840年前,元朝忽必烈曾率领军队和缅甸的蒲甘王朝,发生过一次战争,战争的结果当然是以元朝的胜利而告终,浦甘王朝成为元朝的藩属国,仅此而已,缅甸也没有成为元朝的版图一部分。
明朝在平定云南以后也对缅甸发动过战争,但也都没有取得根本性的胜利,未能把缅甸纳入版图。
当然,这个时候已经有了进步,已经把云南管辖的边界推进到离印度洋只有300公里的距离了。
这也是目前历史上据离印度洋最近的。
清朝乾隆时期大约距今350年前左右,曾经发生过与缅甸贡榜王朝的战争,战争实际上是以清朝的失败而告终,蜂王一万多士兵,当然清朝也认为自己是胜的,因为缅甸也求饶了,并因此成为清朝的藩属国。
当然也未能成功纳入版图。
好大喜功的乾隆也因此把这纳入了他的十大武功当中。
当然这是乾隆最拿不出手的一大武功吧。
从上面来看,那么不是历史上的各个朝代,不想把缅甸纳入版图,而是不能,为什么呢?
首先,中国历史上的最大的危险,基本上都是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属于个政权,始终都是把军队的力量部署在北方,这样的话来说对南方,在某种程度上是忽略了。
而且云南也好,缅甸也好,都没有对中原政权事实上构成过严重的威胁。
其次,那么个朝代为什么在和缅甸的交战中会失败了呢?
因为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在南方和缅甸作战的部队比较少,因为主力都部署在北方,如果仅仅用较少的部队,就想攻下缅甸,应该说是困难的,事实上也是没有做到的。
第三恐怕是由于缅甸夏天天气热,瘴气多,蚊子多,容易导致北方的士兵去打仗的话,容易水土不服,易生病,易导致非战斗减员比较厉害。
第四,很可能是跟我们历史上中原的政权,历来重视陆地有关,对出海口也不是很重视,在南方这么远的地方,缅甸的印度洋出海口,那就更不受重视了,不像现代,出海口对于地缘政治的重要性是那么的重要了。
因为毕竟现在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没有出海口,就没有能源,就没有贸易,然后在近代中国出海口就没有这么重要。
总之,缅甸虽然离我们国家的云南这么近,在文化上,风俗上,在信奉佛教上等很多方面都与我们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而且又有印度洋的海口。
无奈,历史上缅甸就一直没有纳入过我们的版图。
因而,如果某些大国在缅甸搞事,那对我们国家来说是非常敏感的。

参考:
无它,鞭长莫及尔。
很多人说缅甸由于山高林密、瘴多谷深,所以包括清朝在内的中原王朝都对缅甸无可奈何。
但现实情况是,青藏高原的环境恶劣程度不比缅甸更优越,所以所谓地形阻隔并不是清朝难以拿下缅甸的根本原因。
在静夜史看来,清朝之所以没有征服缅甸,根本原因在于“天高皇帝远”。
换句话说,是缅甸距离中原王朝核心太过遥远的区位因素,使缅甸最终“独善其身”。
事实上在乾隆时期的1762年,清朝确实和缅甸爆发了惨烈的战争,最终的结果是清朝和缅甸军伤亡惨重,但清朝依然保持着巨大优势,并夺回了清朝后期失去的多个土司,改变了中南半岛的格局。
而后,扩张欲望同样强烈的清朝便选择了见好就收,毕竟即便在战场上击败缅甸,清朝也难以彻底控制。
从明成祖朱棣于1413年设置贵州承宣布政使司开始,中原王朝对云贵地区的直接统辖才逐步展开,此前中原王朝要么宋挥玉斧止步大渡河,要么任命当地土司推行羁縻统治,直到明朝才开始以改土归流逐步实现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直接统治。
改土归流作为中原王朝加强对西南地区统辖的重要手段,对于维护领土完整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
但问题是,受制于其他方向的威胁和掣肘,以及小农经济生产力的限制,改土归流在整个明朝时期都没有取得明显进步,云南依然是沐氏家族驻守,推行着和中原王朝截然不同的诸侯模式。
直到1681年清朝平定三藩之乱,才真正将统治力延伸到云南。
但从云南越过横断山脉一路向西,即便不像明朝到清朝这样经历几百年时间,所需时间也绝对不会短。
而清朝俨然已经是专治王朝的回光返照,彼时的英国殖民者,也从海上纷至沓来,在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对抗中,清朝依然难以成功。
而且在闭关锁国的大背景下,所谓缅甸作为印度洋出海口的价值并不大。
当然更重要的是,缅甸的得与失对于维护中原王朝而言并不是那么要紧。
换句话说,清朝可以没有缅甸,但不能没有新疆,这种战略价值的考量,也注定了清朝不会在缅甸身上耗费太多时间。
所以,缅甸的独善其身,是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

参考:
西伯利亚太冷,东南亚太热,这两块如今看来近在咫尺的宝地,在古代中原王朝的眼里都是一文不值的蛮荒之地,缅甸亦复如是,而且缅甸古代可没那么好欺负。
缅甸地处中南半岛的西部,也是中南半岛上最大的国家,历史相当悠久,东汉时期,缅甸境内的掸国就多次派遣使臣入洛阳朝贡,不过在古代数千年岁月里,缅甸与中原之间的来往并不算多,整个东南亚地区,与中原往来比较密切的国家都较少。
元朝建立初期,曾攻破蒲甘城,使得当时的缅甸四分五裂,其中北部地区被元朝设置“蒲甘行省”,也称“缅中行省”,性质比较类似于元朝在高丽设立的征东行省,与内地有很大区别,而这也是中原王朝唯一一次将缅甸收入囊中。
元朝消亡后,缅甸与明清两朝都曾发生过战争。
明缅战争:明朝建立初期,曾效仿元朝旧制在云南的外围设置六个宣慰司,其中四个主体位于今天的缅甸境内,明朝授予当地上层宣慰使职缺,当地土司接受明朝册封,服从云南的三司辖制。
然而,明朝对于缅甸的管辖比起对东北等地的羁縻性质还要松散一些,嘉靖年间,随着葡萄牙殖民者进入缅甸,明朝在缅甸的影响力开始削弱,到万历年间,逐渐强盛的缅甸东吁王朝不断向云南地方以及明朝的诸多外夷进犯,最终与明朝之间发生战争。
嘉靖到万历年间,前前后后持续了半个世纪的明朝缅甸战争,虽然规模不大,而且明朝最终获得了胜利,但最终也使得明朝在缅甸乃至整个中南半岛的羁縻完全崩解。
清缅战争:相对于明朝与缅甸之间的战争,清缅战争的名气似乎要更加响亮一些,清朝中前期,与缅甸之间并没有直接来往,双方关系陷入停顿,当时的清朝忙着自己的事情,根本没工夫搭理缅甸与西南地区。
随着清朝的稳定,老挝、安南与暹罗等纷纷成为藩属国,而对于缅甸,清朝态度谨慎。
乾隆年间缅甸正式纳贡,双方关系逐渐变好的时候,缅甸贡榜王朝突然强势起来,将原本云南外围的诸多土司吞并,并袭扰云南,最终引发了清缅战争。
战争持续多年,双方僵持不下,最终因为缅甸无暇同时应对日渐强盛的暹罗,因此主动向清朝求和而宣告结束,缅甸成为藩属,乾隆帝将此列入所谓的“十全武功”。
相对于明朝来说,清朝所开拓收复的土地还是比较多的,前期征伐比较频繁,自唐朝之后就失去了的天山南北,在清朝被收回,对于青藏高原地区,清朝一改明朝时期软弱乏力的羁縻制度,极大强化了在当地的存在感。
看起来,清朝当时也算是相当锐意开拓,然而对于缅甸,清朝并没有什么兴趣。
第一,缅甸是个没什么价值的地方如果现在有人说缅甸没有价值,实在是非常无稽,然而在古代的中原人眼里,这并不是一句玩笑话,中原王朝数千年里,都将周围地区看做是蛮荒,别说东南亚地区,就算是江南华南这些地区,在古代也是经历了上千年的尴尬,直到两宋,华南还被当成流放地。
缅甸虽然是西南地区印度洋的出海口,但中原王朝向来核心在陆地,对海洋的兴趣并没有那么强烈,不会为了什么出海口去开拓,何况清朝时期施行禁海。
缅甸虽然是如今世界著名的米仓,但清朝时期的缅甸,经济发展程度并没有多高,中原人前往当地,也大多是为了采买宝石、禽鸟之类的土特产,图个稀罕,可不觉得缅甸有多么大的经济价值,值得中原人大费周章。
第二,缅甸可不那么好欺负虽然从体量还有其他诸多方面来看,清朝的实力都要比缅甸强很多,但是这并不代表清朝真和缅甸打起来的时候就可以赢,清缅战争持续了几十年,当年明朝与缅甸之间的战争也断断续续了很久,也侧面反映出了缅甸的实力没那么弱。
尺有所长寸有所短,缅甸虽然综合实力不如中原,但是它占有地利之便,只要缅甸人盘旋在西南一带,安守本土,那远征的清朝大军就很难占到什么便宜,中南半岛的炎热气候,就算是当年的蒙古铁骑,也是吃尽了苦头的。
清朝想要征服缅甸,就算是有了这样的心思,也没那么容易,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第三,缅甸并非是传统领地相对于天山南北、高原雪山、辽河内外等地,缅甸在数千年岁月中与中原之间的关系并没有那么紧密,甚至可以说比较疏离,即便是云南地区,真正被中原融合也是在元朝开始的事情,在此之前都属于地方上的藩,至于缅甸,连朝贡的关系维持得都没有那么久。
对于清朝以及其他中原王朝来说,缅甸是十足的“外邦”,根本与中原文明教化的地区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地方,而对于征伐这样的地方,中原向来都没有什么动力,朝廷上也都是以反对为主,认为征伐外夷损失大利益小,实在是得不偿失。
中原朝贡体系的一贯传统就是,称臣纳贡,不兴干戈,从来都不是以完全的占领、拥有为最终目的来建立与外邦的联系,包括缅甸在内,中原对藩国都没什么兴趣。

参考:
清缅战争颇受诟病,原因无非历来中原王朝剿灭这类“土司级别”的武装力量无异于碾死个把蚂蚁,不只清代,这是历代王朝上至皇帝,下至子民的惯性思维,天朝大国嘛。
其实这种想法要不得,满清如果能够张眼看世界,在这种思维上及时刹住车,也不会造成百年屈辱史。
大明王朝对缅甸的管理明朝一直不肯承认缅甸的王国地位,只将他做为云南都司辖下的一个土司管理,在缅甸内乱方面,大明没少下力气调解,也有过磕磕碰碰,但是被时任把总强势出击,以500人破敌数万,然后大家就当啥事没发生,该入贡入贡,该安抚安抚,后来嘉靖大仙上台,缅甸也迎来了难得的统一,不再需要大明调停,转为一致对外的态势,而皇帝对缅甸这种“偏远山区”也愈发不感兴趣,所以就听之任之放弃管理一拍两散了。
没想到的是,缺少了明朝的监督和武力威慑,缅甸在迅速增强国力后,东吁王朝开始袭边,那时候大明的战斗力也呈现滑坡状态,又有北方战线拖住后腿,无暇(也没有能力)顾忌,所以拖拖拉拉的一直打到大明覆灭。
注:大明帝国的羁縻制度始终缺乏一种有效的优化调整,云缅边境也好,贵州杨应龙也罢,还包括努尔哈赤,对明朝以夷制夷互杀牵制的政策都非常厌恶,失去了统治基础,这也是原因之一。
善于“清承明制”的清政府的反思为什么要说“善于”呢?
清廷对大明的历史教训总结的比较好,比如对党争的弹压,对太监的严苛管理等等,他们初期也沿用了大明的处理方法,但曾经在雍正帝执政时期卡在了藩属国的认可问题上。
缅甸政权是个换汤不换药的政权,少说几百年来对中原政权都是虚情假意,主要是以利用为主,一旦有其他国家侵犯他的主权,他就会可怜兮兮让主子出头,问题是那个年代的交通状况,大军的挑费对国家来说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所以对这种惹祸精还是敬而远之为好,毕竟中原王朝对藩属国是有份责任在的。
缅甸虽政权一再更迭,也曾经正式对战大清,但是他们在自己国家受到威胁的时候,还是想要入贡大清,就像当初“借用”大明一样,你强的时候我靠你实现安宁,你弱的时候,缅甸就下手狠辣,专照老主子下盘出招,很无耻,狗脸说翻就翻。
借藩属国的护身符,缅甸避免英国对自己发动战争,避免沦亡并被吞并。
事实上,大清当时也有能力张开这把保护伞。
就那几十年间,暹罗也就是现在的泰国,因为清缅战争避免了被缅甸吞并,缅甸也因为大清藩属国的身份从英国侵略者手中活了过来。
当时大清藩属国这层身份还挺管用,不但缅甸,就连远在海外的华人共和国-兰芳共和国都借贸易特许这种身份逃出荷兰人的魔爪,百年内安全无虞,当然,到了后期自己都保不住,遑论他人了。
前期对缅甸的政策比较明智,既宽大随和又敬而远之,对缅甸这个国家完全提不起兴趣,我不需要你进贡长脸,更不要你那破国土,但你也别占我便宜。
争端的开始本来沿袭大明宁边政策,相互关系还算问题,但是缅甸政权实在太飘了,有一部分原因也是被不断扩张的军费逼的,保护费收跨了界,直接向云南土司下手,边境百姓苦不堪言,乾隆当时全部注意力放在准噶尔部,不想分神顾忌,也是看看事态发展,如果缅军只是一时起意抢了就跑的话,也不必大动干戈,如果没完没了则另行议计镇压策略。
没想到,抢劫·缅甸是认真的。
因为最早对缅军的处理并非强力打击,赶到边境基本就偃旗息鼓,停止追击,这让缅军变得有恃无恐,反正不会死,而百姓们是没有能力和自己对抗的,能够跟自己对抗的两股势力,被清廷自己干掉一支,另一个则孤木难支早已做出无法有效抵抗了。
对缅军的强硬的转折点乾隆误会了一件事,一直以来的情报都指向财物抢夺,这种行为被误认为是匪类行为,到了开战前不久,乾隆帝才明白,边军面对的是有组织的军队。
四征缅军简述:①刘藻,云贵总督,对他的处罚是补湖广巡抚,明显可以看出是法外开恩,有转圜余地,以他的手段和揣摩上意的本事,再受重用不是什么难事,但是没过几天上谕又下,革职,遂自杀。
评:刘藻自责过重,这次失误源于乾隆,一教谕出身的文人,不知兵事,此次开战并非剿匪,用人不当,领导责任应该大于刘藻自身责任。
先补巡抚后革职?
我觉得这是乾隆帝的思想转变过程,从情报上的战阵规模来看,他知道任用一曾经的教育局长去打仗是判断失误了,所以法外开恩,还能给个巡抚,等风头一过,或授实职或调京师都好办。
但是后来他觉得这个锅他不能背,康雍乾中,乾隆帝是最任性也最要面子的,虽然某些事做的实在不咋地,但是他还极其爱惜羽毛,所以黑锅还是甩个刘藻背吧。
战斗过程:追剿缅军仅仅俘获5人而已,却凯歌高奏,以大捷欺君,后绿营缅军伏击,仅余百多人逃回大营,西双版纳尽落敌手。
谎话是怎么说的呢?
自己的下属愚痴,贻误战事,但将士用命,敢打敢拼,终获大胜。
其实呢?
先跑回来100多人,后来陆陆续续的又跑回来400多人,满共600人,几乎没差几个,根本没什么损失,但这也同时证明一点,部队是一击即溃根本没有任何抵抗。
乾隆帝:骑着马用藤牌?
(你傻我傻?
)藤牌还能这么用?
我说:二人都有不智之处。
乾隆帝委派一个不懂军事的人领军,应该负主要领导责任,皇帝都知道的军事、武器常识,一个领军总督却不知道,被下属欺骗,竟然还没发现,你说是谁的责任。
②杨应琚,汉八旗,甘陕总督,结果是进京赐死。
又一文人,有些成绩,成功消灭了匪徒的据点,但那真是匪徒的据点,并没有碰到缅军分毫,情报工作多重要,此时的缅甸把泰国打得不要不要的,清廷根本不知道,至此,清廷还在以为在和匪徒打交道。
眼见前方战胜,后方朝堂欢欣鼓舞,有的要请朝廷发兵五十万,大炮千余,威慑缅甸(乾隆:合着不花你的钱是吧),有的则比较冷静,觉得招抚即可,无需小题大做,毕竟只是土匪而已。
好大喜功的乾隆帝,此次比较冷静,他对缅甸的既定政策就是,安边即可,但是祸端发于杨应琚,误打误撞立了军功的杨应琚,为了个人发展不知满足,还要将多个土司并入监管,请注意,这种行为属于“拓土”,而他所讲的几位土司都是缅甸无法放弃的,因为涉及了缅甸的根本利益,所以乾隆帝被杨应琚所骗。
云南聚集的文武官员,打了胜仗也是欢欣鼓舞,乾隆帝尚在踌躇,他们就贪功主动出击了,他们的目标就是缅王王廷,缅王孟驳仅仅分兵一万人(云南地方官员为免罪,谎称3万)对抗清兵14000人,先是清军先遣队被团灭,后是大队人马被封住去路(可见缅军的自信)朱仑3000人被大量配备燧发枪,武器远超清兵的缅军打得招架不能,火速求援。
并不忘上报朝廷,歼敌6000人,其实围攻的缅军一共也没有6000人。
缅军两路分兵的消息终于被清军得知,自己的老巢被掏,还被断了退路,一时间人人自危,乱了阵脚,又被缅军击其半渡,清军一部仅有几十人幸存。
并在半路再次上报清廷,边境大捷。
这股缅军只是临时拼凑出来的部队,真正的缅军主力尚在暹罗死战,所以自己无法长期作战的缅军将领要求讲和,但是清兵将官的要求太高,无法达成,无法提供降书顺表,称臣就更别想了。
第二次交锋,杨应琚终于知道缅军势力,大惊之下,主动讲和、割让,但后来因为误会再次开战。
杨应琚:斩杀万人~乾隆帝:嗯,我怎么看着打来打去的都在我们边境线以内呢?
你解释一下,捷报连连怎么被人打进来了?
平定新疆100多场战斗,也没杀得了一万人呐。
于是派傅恒长子、自己的女婿福灵安前往核实,现实是禁不住查的,真相大白。
拿下缅甸该怎么管呢?
乾隆很犯愁好突兀,为何在中段加标题?
因为乾隆帝的心态变了,这同时也是清缅之战的转折点。
乾隆一向看不起绿营,败了他也不奇怪,不心疼,他分析,缅军不过万人······大清正规军二三万人足以灭之,多花些军费也就是了,另外通知暹罗堵死缅甸退路······而暹罗已经被灭了······幸亏清缅之战把只剩一丝气的暹罗救了回来。
③明瑞,外戚,伊犁将军,骁勇善战,但结果却是自缢身亡。
手握满兵3000,绿旗8000,贵州兵9000,云南绿旗5000等,攻击25000人,直奔缅军,那时候的满八旗还未没落,据缅军中人说,最怕就是彩甲士兵(八旗),这次一路上是捷报频传,但有一个问题,缅甸没有人会提供清军的给养,清兵面临弹尽粮绝只能撤退,缅军若即若离,不做正面战斗,一路上多名将官阵亡,军士死伤无数,往日彪悍仅数日就已不见。
明瑞重伤逃脱,但自知厄运难逃,所以自缢身亡,打仗猛是够猛,但是军需补给被安稳提供惯了,没有考虑到最基本的行军条件,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通过此战,乾隆已经知晓暹罗和缅甸的具体情况,但碍于面子和中央统治的权威,即便收到无数缅方发来的求和书,也决意再战。
④真正的优势兵力集结,傅恒、阿桂出场,可见乾隆的重视程度,不再轻敌,狮子搏兔,问题双方战力更像二虎相争,所谓的兔子是不存在的。
大规模集团式作战的困难在于:还是明瑞遇到的问题,补给。
云南全省粮草存量35万石,而大军需要粮草42万石;
四万士卒,需要马匹十万(辎重粮草也需要马匹);
行军困难,补给因为路途险峻,攀爬不易,难以转运。
乾隆下令搜集相邻各省,筹集马匹二万,骡六千,满洲兵骑马,绿营兵步行······正式行进开始,二千里无人区,无人搭理清兵,而倾盆大雨不期而至,道路泥泞,山高路险,拉送补给的马匹一旦滑到,直入山下,半点全无。
转眼八个月过去,在山中,在河道,两军交战无数,但是谁也不能夺取绝对优势,缅军不谈,自傅恒、阿桂以下,人人厌战,军心尽散。
傅恒、阿桂虽然忠心,但是情势不容乐观,他们上报乾隆:瘴气过甚,前线共31000士兵,仅存13000。
虽然有所夸张,但不同以往,当时的情况确实需要夸大一些,否则真有全军覆没的危险,总兵、副将、水师提督,全部死于瘴气,这仗没法打了,尤其可怕的是傅恒业已染病,如果统帅身死,那就是天大的麻烦,所有士兵都有可能命丧异乡。
双方统帅对战争厌烦到什么程度呢?
都不经过君主,直接签订合约。
于是缅王惩罚统帅头顶清军礼物跪了三昼夜,傅恒回京不久就去世,即便不死,估计乾隆也不会惩罚,但对这个结果,乾隆是极其不满意的,但是没办法,小金川又开始不消停了。
总结缅甸此前经历了残酷的内斗和战争,这当然是出于缅甸国家内部资源瓜分势力的野心,但同时也是外部势力参与的恶果,他们分别被法国和英国支持,就像两个博弈者,棋手并不直接火拼,他们只是操控着棋子,冷血的看着棋盘上的棋子血肉横飞,赤沫飘橹,没有同情和怜悯,他们只重视最终的输赢,以确定自己可以瓜分的利益,对清缅战争来说,他们培养了一批铁血杀手。
①士兵战斗素质。
百战之兵,有内战的常年胶着,有外战的不断洗礼,总之,都有丰富的战斗经验,有丰富的火器使用经验。
②精良的火器装备。
比如其中一方,雍藉牙,贡榜王朝缔造者,受英国资助,他的军事实力不但能打败内战敌人,还有能力俘虏100多名法国士兵为其效力(曾出现在第四次清缅战争战场),这种军事情报是清廷无法收集到的,或说他从来不重视。
他们认为外国小族只能生活在他们的羽翼之下,这羽翼既是对小国的保护,也随时可以用羽翼将其抽飞,而翅膀下的幼崽业已成长为苍鹰,自己却还浑然不知,不知道潜在的危险渐渐袭来,这种威胁不是缅甸的强势和威胁所能比拟的。
③客场尚占优势,主场战斗地理地势地形方面的利用,非清军能及,即便侵入云南,对当地的地理环境的了解也远超清兵。
天知道转了多少个圈子,尤其初期的缅军总能轻松逃脱,而“地主家”的武装在本土作战,路径上的了解程度,还不如远来是“客”的缅军。
后来的1000公里(路)无人区,清兵损失辎重无数,可以预见的是,如果不能及时讲和,清军将再次面对弹尽粮绝的困境,外援?
想都不用想了。
④指挥得当,聪明的打法。
闪转腾挪让清兵追击无望,而战果却按自己的既定目标轻松达成,缅军无法和清兵对抗么,当然不是,比如第一次和第二次清缅战争,直怼的话,仅仅几千人的绿营兵全军覆没也不稀奇,但他们却以最小的牺牲占到了最大的便宜,不求气势之短长,只求现实中利益。
而面对清兵正规军,缅军从不恋战,当然,除了必守的重要据点,追击的时候若即若离,慢刀剐细肉,温水煮青蛙,慢慢扩大敌军伤亡,被追杀则进退有序,不给清兵可乘之机,并未因撤退造成重大伤亡,这很不容易。
⑤后勤。
这点无需多说,清兵的后勤补给是无法与本土作战的缅军相比的。
反观这一切,缅军的优势,竟然都是清兵的劣势。
起初绿营低下的战斗力,对敌军一无所知的将官们漫无目的的指挥着一盘散沙式的士兵做着无畏的牺牲,对后来的战败乾隆也不以为意,认为绿营战力很低,并非缅甸强大。
后期以为正规军可以一战功成,连侵占后怎么管理都已经开始考虑,但是偏偏事与愿违,士兵死伤无数,连傅恒都未能逃脱死劫,总兵等高级官员也死去多名,可谓代价惨痛。
终于得到教训的乾隆心态也有一定转变,劳民伤财不说,损失大员多名,自杀的自杀,赐死的赐死,关键是结果还是无法令自己满意。
但虽然这样,如果历史重演,乾隆会学得聪明一点,醒悟的早一点,士卒们死的少一点,但此战同样难以避免,不胜不足以威慑诸多藩国,不胜不足以立清廷“国威”,不胜不足以向臣民交代,战争本难避免,但打成这幅样子,实属不该。

参考:
因为清朝开疆拓土是克制的,并非一味的穷兵黩武。
清朝开疆拓土之所以克制,因为清朝始终以国库存银作为开疆拓土的基础,因为清朝吸收了历朝历代的经验教训,尽量不过多因为战争而干扰民间,比如加税,因此清朝总体上开疆拓土是比较克制的。
这其实是一种统治成熟的表现,因为清朝从开国到完蛋破事一堆,主要就是各种自然灾害,康乾盛世这期间更是自然灾害的高峰期,因此注定清朝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内政方面,而不是穷兵黩武。
而且清朝开疆拓土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护本土安全,维护帝国对各民族的统治,比如准噶尔的崛起、西藏与准噶尔勾结威胁到清朝对蒙古的宗主权,那么清朝必须要灭亡准噶尔,征服西藏;
俄国的南下威胁到东北安全,那么清朝立即北上,争夺黑龙江流域;
台湾岛关系到东南沿海各省安全,那么就把台湾这块没有完全开发的地区纳入版图并设置府县;
廓尔喀觊觎西藏,那么就把廓尔喀打服。
清朝总体上税率在 2%到4%这一区间,这在古典时代已经非常低了,可以说是薄徭轻赋,更何况还有永不加赋这条祖训,因此清朝不会对民间强行摊派加税。
相比之下,明朝为了战争加派三饷加出了明末农民大起义,同时代欧洲税率高达10%甚至是20%,相比之下足够说明清朝统治的成熟。
清朝中期王庆云评价是施其从厚,敛其从薄;
黄遵宪的评价是上稽百世以内,旁考四海以外,未有如我大清之轻赋者。
日本上田信在《海与帝国》当中对清朝的评价是克制的清朝,正是因为清朝统治成熟而做出的评价,因为清朝的政策经过完善得论证,非常稳健,对民间不会造成太多的不良影响,相反能够刺激经济生产,推动社会发展。
而且西方学者伏尔泰、魁奈也曾积极赞扬清朝,说中华帝国的统治建立在科学和自然法的基础上,因此统治者能够多做利国利民好事。
说道清缅战争,这场战争一是为了明确中缅边境走向,二是打服贡榜王朝。
因为贡榜王朝的崛起,与清朝争夺西南土司的宗主权,甚至侵犯云南,因此清朝必须要和贡榜王朝死磕。
由于缅甸热带丛林居多,瘴疠横行,因此导致清军骡马倒毙三分之二,一半
但是缅甸也吃不消,因为清军随时可以组织一支大军远征,缅甸能承受清军几次远征还是未知数,而且根据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观察,缅甸如果不及时求和,贡榜王朝很可能因此而崩溃,而且泰华郑信还借机复国。
同时,清帝国经此一战基本上达到了目的,而且还明确了帝国对中缅边境少数民族的统治,部分明朝时期失去的土司也被清帝国夺了回来。
至于清朝为何不彻底征服缅甸,一是因为战争花费巨大,所以乾隆见好就收,没有将战争扩大化;
二是云贵高原在地缘上天然压制缅甸,因此主动权在清帝国手里;
三是即便征服缅甸,但是缅甸远离清朝核心区,无法建立稳固的统治,离心力还是很强。
所以,只要贡榜王朝服软就可以。
说句题外话,英国殖民缅甸之后就一直妄图北进蚕食云贵,虽然清朝在晚期失去了部分土司,但是地缘上云贵高原依然压制缅甸,如果中国强盛起来,必然会威胁到英国对缅甸的殖民统治。
统治和战争一样,都需要成本,往往统治的成本比战争还大,因此乾隆没有选择征服缅甸,只要缅甸服软,而且双方还建立了宗藩关系,这个结果对乾隆来说是可以接受的,对清帝国来说也是不错的。
全文完
参考: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其实元代蒙古人曾经占领过缅甸,但驻扎了一段时间就被迫放弃了。
后来缅甸贡榜王朝建立以后,曾经多次骚扰满清。
为此,满清几次发动进攻,打击缅甸,一度占领缅北大部分地区,最终也是和谈撤军而已。
为什么如此?
原因如下:第一,军事物资无法供应。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著名的滇缅公路,这是一条从云南到缅甸北部的山间公路。
在已经有了汽车的现代,这条公路运输也是艰险万分,运输量有限,被称为世界上最可怕的运输路线。
这里都是山区,道路险峻狭窄,汽车速度很慢,而且很容易出事。
那么,在古代没有公路和汽车,依靠马匹想要维持10万大军长期在缅北作战,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其实,今天缅北高原地形也是极度复杂,所以才有那么多少数民族割据武装存在。
第二,疾病太多。
缅甸在古代有大量恶性传染病,比如疟疾、痢疾、霍乱、登革热等等。
当地人有一定抵抗力,还不怕这些,汉人没有抵抗力,往往得病就死。
这些疾病都是传染病,一旦发作传染的很快。
在满清攻打缅甸战役中,病死的士兵比打死的要多,蒙古大军也是如此。
在多年后,国军10万大军被迫走了缅北野人山,结果有4万人死于路上,基本都是得病死的。
第三,缅甸人善战。
缅甸不是小国,人口众多且善战,往往使用持久战对付敌人。
汉人大军长期在缅北遭遇这种作战,不可能维持太久,最终会被消耗殆尽。
其实,贡榜王朝当时相当强大,几乎控制了整个印支半岛,打垮了强大的暹罗,地盘相当巨大。
所以,缅甸没有纳入中国版图。

参考:
唯一统一缅甸的机会就是,解放战争末期,当初就应该组织准备起义的十几万国军假装败逃进入缅甸(实控在我军),此时的缅军不堪一击,可轻松控制缅甸全境,发展个几十年,大量移民稀释当地的民族比例,缅甸全境将实现汉化,届时宣布加入中华大家庭,我们将多出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富饶土地,并获得印度洋出海口,建立西海舰队,彻底摆脱美国对我国的围追堵截。

参考:
缅甸现在对我们的战略意义很重要,很多人特别奇怪,古代中国为什么没有把缅甸,纳入中国版土 。
其实不但缅甸,连挨着的越南,老挝,柬埔寨中国都没有这种行为。
具体原因应该有这样几点。
第一,政治上中国人儒家思想讲王道,不奉行霸道。
周边国家只要能像中国纳贡称臣,重要节日定时来朝,中国不但不会打你 ,还会有诸多赏赐。
赏赐还远远超过贡品。
有什么坏事,中国还会给与一定帮助。
比如遭遇外敌入侵,中国会运用强大实力予以制止。
遇到灾荒中国还会予以援助。
国内如果有反对势力想另立王朝,必须取得中国同意,而中国一般会支持正统王朝。
所以周边国家很多会主动奉中国为宗主国。
第二,经济上中国是一个农业社会,喜欢耕地。
中国自身已经地大物博,经济繁荣。
而周边国家往往是穷山恶水,化外之地,没有多大价值。
一旦收为国土,中央政府反而需要一些政策照顾。
对于统治者来说并不划算。
统治者甚至会有意识放弃一些土地。
第三,文化交流上,周边国家一般都以中国文化为榜样。
穿汉服写汉字行汉礼,深受中华文化影响。
对于中国统治者来说已经王化,攻打这些国家就师出无名,失去正义性。
第四,军事上这些国家往往交通不便,民风彪悍,要攻打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即使打下来,随后而来的反抗运动也会疲于应付,反而会极大消耗国力,导致国内危机。
中国人对待战争态度是好战必亡,所以无故攻打周边国家风险极大,收益极小。
正由于中国文明是一个开放散发式文明,并非那些蛮夷的野蛮掠夺式文明。
所以往往汉族中国的领土会比少数民族中国的领土更小。
而这种文明也给我们带来极大好处,让我们与其他国家和平共处。
我们的国家能几千年长盛不衰,也是我们的文明特性决定的。

参考:
清政府为什么没有把缅甸纳入自己的版图?
是因为对缅甸有更清晰的定位。
乾隆《会典》有载:凡四夷朝贡之国,东日朝鲜,东南日琉球、苏禄,南日安南、逞罗,西南日西洋、缅甸、南掌,皆遣陪臣为使,奉表纳贡来朝。
在清政府眼里,缅甸就是藩属国,是要奉表纳贡的。
这里面有清王朝“天下一家”的藩属思想,也有在边境地区保持和平稳定的想法。
而缅甸却不这么认为。
有清一代,缅甸根本不承认清朝的天朝上国,也不认可自己的藩属国地位。
它与清朝的交往,似乎表述为平等的国与国更为准确。
这一问题,比较有争议,所以我们不确定。
双方各执一词,这就是问题所在。
我们从清政府与缅甸的战争中找到答案。
从1762年冬缅甸入侵,清军自卫反击,两者先后进行了四次规模较大的战事。
第一次战事,清兵主动出击,但苦于缅兵游动作战,接连吃败,损失惨重,云贵总督刘藻自刎身亡。
第二次战事,清大军出击,与缅兵交战在新街、陇川等地,战事极为艰难,清军损失较重,但屡屡以大捷上报。
乾隆查实后震怒,赐死云贵总督杨应琚。
第三次战事,新任云贵总督明瑞入云,以旗兵为主力,想以绝对优势灭掉缅甸。
但明瑞轻敌,且不了解当地情况,加之乾隆在大的战略上指挥失当,这次的战果可想而知。
明瑞的军队被缅军包围,他自己力战后自缢而死。
第四次战事,乾隆放下天子面子,本打算联合暹罗国(古泰国)共同出击。
不料,暹罗国京都已被缅军攻陷,自顾尚且不暇。
最终,乾隆派傅恒率兵出征。
傅恒誓师出征,号称5万人,实际上只有不到3万人。
清军长驱直入,发动大规模进攻,不过这在缅兵的深壕、木栅面前,效果并不明显。
双方最后打得精疲力尽,最终停战,互赠礼物。
这次战事清政府投入了900多万银子,同样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大国征伐小国,似乎轻而易举,其实并不然,历史上匈奴长期扰边,中原王朝头疼万分,一直没有有效的办法,要不然最后也不会和亲了。
至于攻打缅甸,除了上述逻辑之外,按照舒赫德及鄂宁的话说,主要有五难:一是办马难。
二是办粮难。
三是行军难。
四是转运难。
五是气候难。
这“五难”决定了清朝对缅甸的战事无法取得绝对胜利。
在这种背景下,又何谈将缅甸纳入清朝的版图呢?
与清朝不同的是,缅甸只是中南半岛的一个“邦”,国家概念发育程度较晚,比较认可城市、乡镇以及土司为小的“中心”。
这就注定了缅甸这样一个国家比较松散。
表现在边界上,一直是以土司的形式进行。
而这一切都不是传统的王化思想所能理解的。
所以,在经历了摩擦、矛盾、冲突之后,在1788年,也就是清缅战争结束的18年后,缅甸迫于周边暹罗等国的压力,主动改善了与清朝的关系,进行了“进表”“朝贡”“册封”等朝贡程序,开始向清朝奉表纳贡。
此事才告一段落。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