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有什么不一样么

作为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最高级别,进士身份一直让天下读书人趋之若鹜,能考上进士也算触碰到学习道路上的“天花板”了。
然而,同样是高中进士,却又按照成绩名次被严格划分成三个不同的级别,分别是“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
这三个看似相同实则不同的档次,又具体有着什么样的区别呢?
古代科举考试分级取士详解从“择优录取”到“全员录用”的殿试科举制度起源于隋朝,由隋炀帝杨广创立,在唐宋时期发扬光大并逐渐兴盛,在明清时期达到成熟和巅峰。
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共分为四档,分别是童试、乡试、会试、殿试。
童试在州县举行,考中的就是秀才。
乡试一般在各省省会举办,参试者为秀才,考中就是举人。
而举人则可在第二年进京参与礼部组织的会试,中榜者是为贡士。
而这些精心选拔出来的贡士则有幸参加接下来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最高等级的考试——殿试,考中者就是进士了。
万历二年(1574),画中表现了明代贡院举行考试的情景北宋时期,殿试的淘汰率是比较高的,直到出现了一位叫张元的读书人。
此人成为贡士后屡次参加殿试都以落第告终,最终一怒之下投奔了北宋的死敌西夏,并受到西夏皇帝李元昊的重用,一直做到相国。
此人日后屡屡献计献策对付宋朝,给大宋造成了相当大的麻烦和损失。
宋仁宗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为了防止以后再出现此类事件,对殿试进行改革,取消了淘汰制,也就是说只要能参加殿试者,最终都可以成为进士。
这个政策也被后世的统治者们所接受,并一直延续到了明清时期。
《明状元图考》泾渭分明的森严“进士等级”当然全员录用是一回事,划分排名的事却一点也不能含糊。
明清时期,每次殿试录用的进士大概在一百至三百人之间,全部按照成绩排名被划出了泾渭分明的三个等级。
第一档次称为“一甲”,只有前三名,就是我们熟悉的状元、榜眼、探花,他们被称为“进士及第”,可谓进士里的进士。
这三位的去向自然也不一般,都可以直接授予官职。
状元可以直接授予翰林院编纂(从六品),而榜眼、探花则也可授予翰林院编修(正七品)。
翰林院在中国古代政治中一直有着特殊而重要的地位,这里不仅仅只是修史写文,更承担着帮助皇帝处理军机大事、撰写奏章、为皇室成员侍读等重任。
在这里任职不仅可以得到充分的历练,更可以获得接近结交帝王宗室和重臣显贵的机会,对将来的仕途是大有益处的。
因此,一甲的三位可以说是在仕途的开局就已经领先在起跑线上了。
清,象牙雕翰林院腰牌接下来就是第二档次,所谓的进士“二甲”了。
人数大概在四五十人左右。
这群人则被称为“进士出身”。
二甲的头名被称为“传胪”(其实也是总排名第四名),也可以被直接授予翰林院正七品的官职。
但其余的人就没那么好运气了,他们无法直接获得官职,还得通过新的考试才能进入翰林院,但也只能获得“庶吉士”的身份,相当于实习生,只有再经过考核合格才能被授予编修之类的职务,或者去其他中央或地方部门任职。
正因如此,二甲进士们将能直接做官的一甲进士称为“天上神仙”,而自嘲为“半路修行”。
但实际上,这些二甲进士们还是有不少特权的,比如他们可以优先选择自己的任职处所和职位,在官位“紧缺”时也可以优先“排位”。
正因如此,这些人又被当时的官场称为“老虎班”。
清代官员身份的象征,科举入仕考场的必备,笔墨一体的墨盒至于剩下的进士们就称为三甲进士了,他们被称为“同进士出身”,有点类似于今天所说的“享受同等学历待遇”之类,从名称上看含金量就差了不少。
跟一二甲比,他们连进入翰林院的资格和机会都没有,只能去地方任职,而且还只能从被二甲“老虎班”进士们挑剩下来的官职和处所中去选择,其结果自然也是可想而知了。
紫光阁始建于明代,清朝是皇帝阅射和殿试武举之所 值得注意的是,明朝时的殿试还很注重文章内容,到了清朝则更讲究形式主义,极其看重考生的书法,而且更局限的是,你必须能把当时官方流行的馆阁体小楷写好才能获得青睐,其他字体写的再好也是白搭。
所以在清朝,书法写的好往往比文章更重要,颇有些本末倒置。
清朝学术大师龚自珍才华满天下,但就因为书法水平一般,殿试只拿了个三甲“同进士出身”,没法进翰林院,也许是这个经历让其后来发出了“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感慨。
后来做过民国首任教育部长并担任北京大学校长长达10年之久的蔡元培,当年参加会试考中贡士后,因为觉得自己书法不行影响殿试排名,竟然向朝廷提出暂缓参加殿试,在得到允许后回家苦练书法,并于两年后重新参加殿试,终获二甲“进士出身”。
蔡元培考试成绩并不是决定仕途的唯一标准严格细致的等级划分,泾渭分明的任职起点,似乎让人觉得很多排名不佳的进士们输在了起跑线上。
其实不然,明清时期,一甲精英们特别是状元们真正青史留名的并不多,很多人既没有在官场仕途上谋得高位,也没有在学术文章上留下盛名,最终也就在一个不大不小的官职上度过一生。
但却有不少二甲乃至三甲进士们最后功成名就,做出了一番伟业。
比如明代张居正,也就是二甲进士出身,最后却担任内阁首辅,相当于不是丞相的丞相,并推行了名扬千古的改革;
清朝“中堂大人”李鸿章,也是二甲进士出身,而他的恩师、被称为“一代完人”的曾国藩,则只是位列三甲的“同进士出身”,以致于曾国藩即使做到了两江总督,成为湘军领袖,都对此事耿耿于怀。
左宗棠(1812年—1885年),字季高至于另一位清廷重臣左宗棠,更只是考上了举人,连进士的边都没沾上,但这也不妨碍其凭借过人的功绩做到了官居一品的封疆大吏(慈禧太后为表彰其功绩特赐予其进士身份)。
可见,我国古代用人还是非常注重官员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并非简简单单以科考成绩来“一考定终身”。
参考资料:《帝国缩影:中国历史上的衙门》郭建著,学林出版社END
参考:
在古代,通过最后一级考试的人,称为进士。
进士就是古代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及第就是考试通过中举。
科举殿试分为三甲,第一甲为进士及第,有三人,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
第二甲为进士出身,有若干人。
第三甲为同进士出身,有若干人。
不过,一般来说,三甲均可统称为进士及第。

参考:
古代科举有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四部分院试--获得秀才身份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先要参加的一种考试,童试之一。
各地考生在县或府里参加考试,由省里的提督学政主持,考取者称生员,就是秀才。
已算是士大夫阶层,有免除差徭,见知县不跪、不能随便用刑等特权。
乡试--获得举人身份乡试是省一级的考试,考中了以后就称为举人,举人实际上是候补官员,有资格做官。
会试--获得贡士身份现在南京夫子庙还有当时会试的场地。
殿试--获得进士身份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
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通俗的讲,考中一、二、三甲都可以叫进士及第。

参考:
在明朝和清朝,殿试封录取考生为三等称三甲。
一 甲仅录取三人,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称进士及第,在于“史”的意味。
二甲若干(清朝时一般为40或50人)称进士出身,在于“子”的意味。
二甲第一名称为传胪,又称亚元。
三甲(清朝时- - -般为100-300人)称同进士出身,在于“集”的意味。
世人统称录取者为进士。

参考:
当然不一样了,彩票的一等奖和二等奖你说差别大不大。
进士是参加最后一级由朝廷组织科举考试的学子们,和现在的大学生差不多吧。
进士及第就是在殿试中取得是前三名的进士,一甲三名,也就是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称号;
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称号;
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称号。
至于二甲,三甲的人数每朝每代都不一样。
不同的称号,就是不同的级别,这是十年寒窗苦读的回报!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