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期间要是日本的万岁冲锋遇上了苏联喀秋沙火箭炮会怎样

有网友问:二战期间要是日本的万岁冲锋,遇上了苏联喀秋沙火箭炮会怎样?
其实,日本在二战经常遭到火箭炮覆盖式打击。
在太平洋战场,美国海军装备有182毫米120联装火箭炮支援船。
喀秋沙火箭炮才是132毫米8联装火箭炮。
美军1艘火箭炮支援船,发射管数量就有近23门喀秋沙火箭炮,而且口径更大,威力也大得多。
美军还搞了很多114毫米口径火箭炮支援船。
美国海军利用LSM级登陆舰改造了48艘火箭炮船,第一批平均一艘火箭炮船安装127毫米105具火箭发射装置,还有7门防空炮。
从数量看,光是LSM级登陆舰改造,美国海军就已经有5040管火箭炮,等于630门喀秋莎火箭炮,大约等于26个喀秋沙炮兵团,如果是师级,那就是8.5个喀秋沙火箭炮师。
美国在太平洋战争的各个岛礁战役,都使用了大量火箭炮支援船参战。
另外,美军还投入了130艘安装火箭炮的LCS火箭炮支援船,安装10-24管火箭炮的86艘LCI火箭炮艇,以及其他型号火箭炮艇参战。
美国海军在太平洋战场投入的火箭炮管数可以达到7000个发射器
因此,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任何岛礁战役,可投入的火箭炮数量和单位面积打击力度,都不亚于苏联在东线的喀秋莎火箭炮。
日军的万岁冲锋,本来,就是在耗尽粮食弹药以后的一种自杀冲锋。
我们说一个普通战斗,在塞班岛战役,在第一火力支援区,包括24艘LCS火箭炮支援船的114毫米火箭炮。
在后面还有2艘战列舰,2艘巡洋舰和10艘驱逐舰,其正面是日军第135联队。
当然,这只是美军此战8个火力支援区当中的一个。
随后登陆美军就与日军第135联队爆发激烈交战。
同时,日军第9战车联队还出动了14辆坦克掩护步兵发动了反攻。
当天夜里,日军还发动了1000人参加的大规模夜袭,海上的美军战列舰,巡洋舰和火箭炮船,以及陆地上的美军炮兵都参加了炮击。

参考: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会咋样?
估计日本那指挥官,把帽子一摔,等着一双不可思议的眼睛,撅着一片卫生胡子会来一句:“吆西!苏联人大大的坏!”因为高喊板载,扛着三八大盖的日本兵,在一轮喀秋莎之下,已经集体完蛋了。
呻吟?
别开玩笑了,这是活人才干的活,死人就别搁着扯了,有那搜索还有没有活人的闲工夫,还不如找根铁签子,撒点孜然啥的,让日本人在心中去默哀吧!说真格的您别说冲锋了,他就是藏战壕里头,这都不见的有个好。
您要知道,当年德国人听到喀秋莎在唱歌,都要疯了,好不好?
当然这么说比较空,咱就从喀秋莎的一个装备过程,来了解一下喀秋莎的厉害之处。
首先喀秋莎的研发不是在二战那会,而是在一战爆发之后,您没有想到吧?
那么俄国人咋就想到了要造这么个东西呢?
其实最开始俄国人也没有想造喀秋莎这种自行火箭炮,最开始的时候,他们是想在自己的飞机上装一种威力巨大的航空武器。
因为一战那会那战斗机也简陋,弄几块木头板子,甚至蒙上一层帆布带,哎这就能上天了。
这么个轻薄的东西,您别说装机炮了,您就是给他装一挺大口径的机关枪搁那突突去,就这枪的后坐力,这小飞机他也撑不住不是?
所以俄国军工,就把脑子搁到航空火箭的身上想主意去了。
这主意挺好,但俄国人兜兜转转的,那小心肝提到嗓子眼了,他们担心自己的技术不够,项目报上去俄国高层没同意,于是这航空火箭弹的事就丢垃圾桶里头去了。
那么后来俄国发生了十月革命,红色苏联在瘫倒的俄国身上站立起来。
苏联人对这事到是挺上心的,把这项目从垃圾桶里头捡出来,为了研究这火箭炮,还专门成立了第二中央特别设计局。
火箭炮这玩意,炸药好说,你往里头塞就完事了,但这火箭炮的燃料和发动机是个麻烦事。
反正是兜兜转转的吧,研发这事小编也不是专业人士,咱就不扯这个了,最终还真就弄出来了。
开头人家叫火箭弹,还真就是装在飞机上对地攻击的。
他设计的一共有两款,这设计出来,还得要实验啥的。
赶巧了,这个时间点上,日本人正在闹腾北进还是南下的事。
大家伙也知道,日本人那帮子日本陆军最爱搞以下克上的事,再加上日本上层的一些个纵容,那些个蹲在咱东北的关东军,磨着他们刺刀,挺着他们的三八大盖,唱着他们好像哀乐的歌曲,这就去摸苏联人的后腰子。
这家伙可把苏联人个摸急眼了:“没听过老虎屁股摸不得吗?
”苏联人这家伙不仅调来一大堆士兵,还把朱可夫给拉来了,这就要给日本人好看。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苏联人也有那么个意思,通过这一战让日本人认清楚一件事,大爷总归是大爷。
毕竟欧洲这块,那已经有苗头了,苏德之间必有一战,只不过双方在玩太极,这推来推去的就看谁撑不住,谁先挑事了。
那么苏联就很有必要把自己的东边安顿好了,让日本人死了那和德国人搭档一块打苏联的心。
所以朱可夫是要人给人,要武器给武器,而且很多新式武器都拉到这头,有那么来个实战比实验要靠谱的意思,搁实践中瞅瞅。
也就是说日本人还真就被火箭弹炸过,只不过这会的火箭弹是从飞机上丢下去的,而且也没有喀秋莎那么壮观而已。
那么后来炮兵使用的喀秋莎,其实就是由这两款研发的火箭弹从出来的。
这喀秋莎的事是在1938年开始试验的,您看从提出火箭弹想法的1921年,到开始研发喀秋莎已经过去了十七年。
其实这喀秋莎就是一台卡车,拉上二十四条工字型发射轨,分上下两排,一排十二条。
当年咱抗美援朝的时候,这喀秋莎就被苏联人援助给咱们过,当然这些个援助咱都得掏钱。
咱买的时候,老贵了,一发火箭弹六两黄金。
当初在朝鲜战场上209炮兵团按照秦基伟的命令只能发射一轮,结果发射出去两轮,虽然有效的打击了美国人,但也让秦基伟很生气。
说道这里估计有些小伙伴会不理解:“火炮不就是用来打的吗?
不然你买回来干嘛?
”哎!六量黄金啊,这才一发而已,那是咱多少老百姓勒紧裤腰带省出来的,搁现在的生活,您压根体会不到咱建国初期的艰难。
当然钱不钱的咱搁一边,胜利是最为重要的,但您别忘记了,这喀秋莎说道根子上就是一辆卡车塞了一些发射轨而已,他是一点装甲防护都没有。
就喀秋莎那动静,一发射地动山摇的,发射完毕整个阵地就会被发现,按照美国人那路数,就算是重炮没打过来,飞机也得飞过来瞅瞅。
喀秋莎挨这么一下,啥都会没了的,而且两轮发射,那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你中间还得重新装填弹药,而喀秋莎最为致命的一点就是装填弹药慢,您要知道一发喀秋莎他就有一辆卡车车厢的长度。
就这时间,谁能知道会引来什么?
好了,咱接着说的事吧。
咋说呢?
喀秋莎长的有点不好看,任谁第一眼瞅上去,感觉这就是一辆架设桥梁的车,至于操作喀秋莎的炮兵,一准全的认成是工兵。
不管怎么说吧,这喀秋莎在1939年三月的时候,就试制成功了,前后也就不到半年的时间。
到1940年就生产了六门,1941年苏联人开始定了四十门,后来又追加了十七门。
苏德战争是发生在1941六月二十二号,在这之前喀秋莎没有完成定性测试。
但面对苏德战争前期苏联的颓势,六月二十八号,苏联人决定成立第一个火箭炮连。
三十号的时候,两门喀秋莎就装备了部队,第二天就成立了第一支喀秋莎炮兵连。
就这东西,全连人员学习了一个多星期训练,连这武器的名字叫啥都不知道。
最终进入实战是在七月的中旬,这个喀秋莎火箭炮连拉着已经装备了七门火箭炮的连队,就跑到了奥尔沙河,照着对岸的德国人占领的火车站,就来了一轮的齐射,一共发射了一百一十二枚火箭弹。
您瞅瞅着数字对比,七门喀秋莎,他就发射了一百一十二枚火箭弹,这比俩炮团的火力还猛。
这家伙那刺耳的声音,在天空中就响起了,火箭弹那屁股点着的火苗子,刷刷的就把天空给瞪亮了。
这顿砸,就十秒的时间,开始还忙碌着运输补给物资显得特别繁忙的火车站,直接就被掀翻了。
“找!找到他!”德国人疯了,但他们什么也没有找到,喀秋莎打完就跑了。
总之这喀秋莎连队,在以后的战场上总是能出现,打完一轮他们也不看结果如何,撒丫子就跑路了。
把德国人气的,每次跑到发射阵地啥都找不到。
不过很可惜的是,这个炮兵连到了十月上旬的时候,和德国人的攻击部队给撞到一块了。
炮兵连防止把喀秋莎落在德国人的手里,先行炸毁了喀秋莎,但因为耽误了时间被德国人包围了,最终大部分人员都战死了。
总之,苏联在二战期间一共生产各种型号的喀秋莎有一万一千多门,成立了七个火箭炮师,是一个旅外加三十八个独立营。
其实火箭炮这东西,苏联人不仅给装到了卡车上,他们还装在了拖拉机,甚至是三轮摩托上。
现在大家伙了解了喀秋莎,那么接下来咱就了解一下喀秋莎的威力。
这东西说真格的他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砸在日本人的脑壳上,那么咱只能拉过一个实例做个对比出来。
那个实例呢?
就朝鲜战场上上甘岭战役吧,咱是如何用这姑娘砸的美国人。
咋说呢?
上甘岭战役打了七天七夜了,咱就把炮兵209团给调入了战场,这个团一共有二十四门喀秋莎,咋说呢?
喀秋莎的威力在于一次性宣泄众多的弹药,但有一个问题在哪里,如果敌人是躲在工事里头的话,这喀秋莎的伤害性就小了。
于是咱就玩了一个计谋。
当时啊,咱要是打炮,敌人第一时间就会躲到工事里头,而炮一结束,敌人就跑了出来看情况。
所以咱就利用这个特点,首先上了一顿火炮,一百零四门火炮,这顿砸,美国人躲了,火炮一停,美国人又露头跑出来了。
行了,既然跑出来,那就不用回去了。
这通火箭炮就用上,唰唰唰!这顿砸,地动山摇啊!等咱步兵老大哥跑上阵地一瞅。
“额的那个乖乖!”地面就剩下一个大坑了,黑乎乎的,全乎人都不好找了。
根据老兵们的回忆,那火箭炮发射出去的时候,天上的云彩都着火了。
您就说吧,就这动静,咱也不用说啥数据的,日本人要真敢顶着喀秋莎来一个板载冲锋,这就是倒霉催的,嫌自己命长了。
来多少,揍多少,这都不带有犹豫的。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
鬼子的万岁冲锋一般是距离敌人或者敌阵地很近才开始冲锋的,一般鬼子的万岁冲锋又叫自杀冲锋。
人家可不是随便冲,为什么跟我们打人家不冲,跟苏联和美国打就得冲呢,没办法武器存在代差,不在一个层面上。
堪称美国英雄的约翰?巴斯隆!用水冷勃朗宁重机枪在滩头打死3000日军,绝对的爽歪歪!跟我们当时抗日打鬼子差不多,武器不够人来凑。
中途岛之战后日本在太平洋战场海空优势具无,只能依靠陆军自杀冲锋搞搞优势了。
他们或冲锋火力凶狠的机枪阵地,或冲锋坦克集群。

在此心疼鬼子0秒钟。
天挠嘿哈,半载。

嘛嘛米亚,大家一起排排队送人头。
滩头被击毙的鬼子当然如果鬼子遇到了喀秋莎的火力覆盖那也基本在冲锋之前就为天皇尽忠了,不需要万岁冲锋了。
再怎么冲也冲不动苏联的坦克集群,人家苏联是玩大军团、大集群,一个或几个方面军攻击,一个正面可就能好几百里,进行大战略、大纵深攻击,两者根本不是在一个时代,打日本基本就是秋风扫落叶,让你连拼刺刀都找不到机会。
我是军武奇兵,你的
太平洋上,美军采取蛙跳战术,不求攻占所有被日军占领的岛屿,而是依靠海空优势将各个岛上的日军孤立,只攻占那些重要岛屿,诸如塞班和硫磺岛等,目的是获得踏板,为美国陆军航空队对日本本土发起战略轰炸提供基地。
不管是在滩头阻击,还是等美军登陆后在内陆利用坑道大量杀伤美军,日军都表现出了顽强的战斗力,受到军国主义和皇道思想洗脑的日军,其战斗意志堪称世界一流,几乎能打到最后一人,但是面对美军的绝对优势,其灭亡是必然,即便如此,美军依然损失惨重。
除了获得海军舰炮和航空兵支援,登陆的美军也具备绝对火力优势,装备有坦克和火焰喷射器等武器,几乎在所有方面,美军装备都占据优势,还有一个因素,美军部队在伤亡到一定程度后,可以被别的部队替换下来,这是守岛日军不具备的条件,实际上,在登陆战役开始之前,守岛日军就已经无法与外界联系,只不投降的情况下,只能全体战死。
除了面临美军绝对火力优势外,日军后勤也被切断,缺医少药,粮食和饮用水很多时候也没有,到了战斗后期,还残存的日军饱受饥饿、伤痛和高度精神压力困扰,在这种情况下,面对美军绝对优势,全体日军包括伤兵,发起所谓的万岁冲锋,与其说是反攻,不如说是借玉碎来摆脱饥饿和伤病,纯粹是自杀。
日军万岁冲锋一般选择在夜晚,尽量靠近美军阵地才会呐喊着冲锋,美军一旦发现,会用迫击炮发射大量照明弹,将整个战场照的如同白昼,不给日军隐藏机会,所有轻重火器一同开火,美军火力密度远超日军。
这种战斗一般都是步兵近距离开火,所以说,即便遇到苏军,苏军也只能使用机枪、步枪和大量的冲锋枪射击,基本不会使用喀秋莎火箭炮,喀秋莎火箭炮精度很差,圆散步太大,在两军距离太近的情况下,喀秋莎几乎必然会连苏军一起炸,不过,也说不好,在苏军高层眼中,步兵就是消耗品,为了消灭日军,前线苏军步兵死在谁手里好像都一样。

参考:
在战场上,武器以及战术的价值完全取决于军事指挥者对他们的运用,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哪一种武器可以包打天下。
因此只要运动得宜,哪怕是小米加步枪也可以消灭百万敌军,而如果军事指挥者是一个蠢货,那么不管给他什么都是必输的结局。
日本的万岁冲锋和苏联的喀秋莎火箭炮,完全就不是一个东西。
我们在分析武器装备以及战斗战术的运用时,往往要因地制宜才能克敌制胜,因此把合适的武器放在合适的位置,是一个军事指挥员必备的专业能力,如果单单把某一种战术或者某一种武器拿出来比较,就完全没有可比性。
因为日本的万岁冲锋是一种作战战术,而喀秋莎火箭炮则是一种战斗武器,如果我们把析日本的万岁冲锋和喀秋莎火箭炮摆到一起讨论,完全割裂了这两个东西的价值,属于纸上谈兵的行为。
首先万岁冲锋是一种战术,主要运用地方是在阵地的风险上。
这种战术讲的是日军以其高昂的战斗意志,催动士兵向敌方阵地发动拼死攻击,以谋求快速战领敌人阵地的目的。
由于发动冲锋的都是士兵,是血肉之躯。
因此万岁冲锋的距离是非常短的,大概只有100米不到,不然的话士兵冲跑起来的时候累也累死了,所以这种战术既有其优势,也有其劣势。
其次喀秋莎火箭炮是一种战术武器。
这种武器使用方式是以最快的速度将其装载的火箭弹发射出去,在最短的时间内提高我方的火力密度,以谋求对敌军实现杀伤。
但是喀秋莎火箭炮也是有缺点的,那就是他并不向坦克那样攻守兼备,而且喀秋莎火箭炮也不是刻意指哪打哪。
喀秋莎火箭炮是一款弹道火箭,他的发射轨迹是呈抛物线形状的。
所以喀秋莎火箭炮的攻击范围既有最大距离,也就最小距离。
根据公开的数据显示,喀秋莎的攻击范围从7900米~8800米之间,这意味着如果日军部队突破7900米的范围,部署的喀秋莎火箭炮就失去了作战意义。
这实际上就是喀秋莎火箭炮的缺点所在。
因此如果在战场上一群日军朝着一个喀秋莎火箭炮阵地,发动了万岁冲锋的话,这个时候喀秋莎阵地上的官兵最高的防御手段,就是放下火箭炮,拿起枪支就地抵御才是最好的办法,因为这个时候火箭炮不会起到任何作用。

参考:
说的是板载冲锋吧?
日本典型的军国主义无脑战法之一。
只是如果“板载”冲锋遇到喀秋莎火箭炮,还真没太大的事情——喀秋莎拦不住。
W君详细说说。
如果说喀秋莎火箭炮是一个阵地战中毁天灭地的大杀器似乎没有人不同意,但如果说喀秋莎是一个快速反应的武器,那么久有待商榷了。
看一个武器是不是适用并不是看这个武器的杀伤力有多大。
杀伤力其实就只是一个因素而已。
更多的因素还是看武器的适用程度。
喀秋莎火箭炮通常是苏联在卫国战争中BM-13火箭炮的俗称。
这是一种卡车装载的火箭弹发射器。
其性能数据是:弹径132毫米,滑轨长5米,弹长1450毫米,弹重42.5千克,初速70米/秒,高低射界7°~45°,方向射界左右各10°,最大射程7900~8800米。
看起来是不是有问题呢?
首先,喀秋莎火箭炮的飞行速度太低,初速70米/秒,由于是火箭弹其飞行过程中还是在不断加速的,最高速度是352米/秒。
因此在喀秋莎火箭炮开炮到命中最远目标需要大约80秒的时间。
日军的冲锋是从200米-250米的距离上发起的。
在这种状态下,根本无法利用火箭炮命中奔跑的目标。
打提前量可以吗?
可以~但是提前量设计好了其实是己方的阵地,这样开炮就是帮敌人忙了。
其次是喀秋莎火箭炮的射界问题,如果是以7度的射击角度开炮的话,的确是可以将火箭炮炮弹打到较近的位置上,以快速打击敌人目标。
但喀秋莎火箭炮的设计是这样的火箭炮的导轨直接放在卡车车头的后面,因此如果要进行低角度的射击,那么车头会阻挡火箭弹,直接击毁自己的车头。
因此在实战中喀秋莎实际上采用的是这样的射击方式:车辆垂直于目标方向,火箭弹横向射击。
左右射界的10度是怎么来的呢?
靠车轮转向达成。
这样以来很难在实战中打出精度。
因此如果日本人冲锋开始了后喀秋莎进行调整,那么到日本人占领了阵地,喀秋莎的射界参数恐怕还没有调节好呢。
最后,喀秋莎一门炮虽然有8个导轨可以直接发生8枚132mm火箭弹。
但是其恐怖的地方在于集团化使用。
如果在前沿阵地使用喀秋莎的话,那么很难展开足够的作战范围。
那么针对于冲锋的最好手段其实还是直线火力压制,压制后呼叫后方炮火火力支援。
对于专门铺火的火箭炮,打固定的阵地目标还是很好用的,但是要打冲锋中的士兵,其实还真没有重机枪好用。

参考:
不懂俄语也能从图片上知道“喀秋莎”火箭炮的基本性能,它在二战中属于“军属”装备并不在前沿部署,通常情况下由营连级“喀秋莎”分队,秘密运动到敌前沿阵地6000米处,突然间进行密集的火力覆盖,将所有的火箭弹发射完毕后马上撤离战场,并不逗留!因为它的射程还是太近了,敌军大口径迫击炮就能对它实施反击。
所以,“喀秋莎”部署在离前沿阵地很远的后方,只是接到通知之后才前出到预设好的发射阵地进行火力准备。
而日寇所谓的“万碎冲锋”是困兽之斗!我们在各种太平洋战争的资料纪录片或者有关太平洋岛屿争夺战的电影里经常会看到:衣不遮体、瘦骨嶙峋的日寇端着刺刀,并且发出野兽般嚎叫冲向美军阵地……这种病态的行为实际上是二战期间日本军国主义毒化教育的结果!就是所谓的“忠于天皇”的武士道精神,绝不能投降,这样会让家族蒙羞……。
仗打完了,大量的日寇尸体在热带雨林中发臭,为了避免瘟疫流行美军只得使用推土机加上石灰草草的掩埋。
扼要的介绍了“喀秋莎”和“万碎冲锋”的基本状况之后回到问题的原点,“喀秋莎”因为不会出现在最前沿阵地,也就不会与进攻的日寇“打照面”,根据美军在岛屿争夺战中的夜间警戒态势(“万碎进攻”大部分是利用夜间或者拂晓),都是以班为单位,阵地前100米处埋设多个5加仑汽油桶和炸药包,并且用电线与阵地相连,发现日寇立即引爆预警!同时阵地层次部署轻重机枪、阵地后方200米处部署迫击炮甚至坦克,更远处则有75㎜榴弹炮进行火力支援……在这种密集的火力部署阵地前,日寇的所谓“万碎进攻”根本没有胜算,血肉之躯怎么能抵挡密集的子弹和弹片?
所以,几百上千的鬼子都是军国主义的炮灰罢了!其实,早在二战之前苏联军队与日寇就进行过“诺门坎战役”,也经历过日寇的“猪突”(日寇的一种战法,就是像野猪??那样不顾头不顾腚),结果就是上演比波兰骑兵更早的“骑坦对决”!800多人的骑兵支队(八百藏支队)就几个人逃了回去,结果也被枪毙了……。
不过真的要是在某种特定的战场环境下“喀秋莎”遇到日寇最后的疯狂,是不会恋战的先由警卫连抵挡,发射车则开足马力全速撤退,毕竟这样“金贵”的武器咋能和“马鹿们”拼刺刀?
没有必要么!总体来说,“喀秋莎”和日寇直接碰面的机会几乎为零,“万碎冲锋”不是偷袭也不会出现在后方,如果真的相遇要是几十人的日寇,“喀秋莎”警卫连可以应付,车辆则加速离开战场…如果是日寇冲击前沿阵地“喀秋莎”也没啥用武之地,因为火箭弹的弹着点撒布太大了!搞不好伤了自己人,也不敢贸然发射去打击日寇。

参考:
如果是近距离交战的话,不好意思,那日本的万岁冲锋肯定是赢定了。
不知道你们还记得《亮剑》中楚云飞派出一个炮兵营和一个步兵营进驻大孤镇,李云龙直接派三个步兵营包围他们,两军的距离近到李云龙部吹起床号楚云飞部都能听得到,而那个被包围的营长也说了,“就这点距离炮兵的战斗力还不如步兵呢。
”因为山炮的最低射角也就负5度,最近都射击距离也得100米,在一百米内敌人要是发动冲锋,用于远距离射击的火炮就定不上什么作用,而面对冲锋,炮兵基本上也就只有挨宰的份。
而火箭炮也亦是如此。
其实,日本的万岁冲锋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进行无脑的自杀式冲锋,更不是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集群冲锋,也许你听过中国军队的三三制步兵进攻队形,而中国的三三制其实就是从日军步兵的进攻队形中演变出来的。
而冲锋时是两军处于交战状态,进攻方和防守方处于胶着状态,并且形式是对进攻方有利,为打破胶着状态进攻方才会进行冲锋,用速度优势抢占对方的阵地,而这时双方的交战距离不会高于200米,有时甚至在100米的距离内,而这点距离内火箭炮根本发挥不了作用,不然你想连自己人一起打。
而远距离炮击进行火力支援的话,其覆盖面太太,并不能像牵引式火炮那样进行精确的点对点打击,在面对万岁冲锋时如果呼叫火箭炮支援很容易造成误伤,因为敌人一冲锋一下就冲进阵地,这时双方的人员混在一起,而火箭炮的杀伤范围太大,很容易误伤自己人。
而面对万岁冲锋时,如果已经构筑好阵地,那么就直接用机枪等其他自动火力、手榴弹、迫击炮招呼,实在不行就就呼叫一下后面野战炮来一轮齐射。
如果刚刚抢占阵地还没构筑好防御工事就要面对敌人的冲锋,这时候只有正面刚或者边打边退了。
阵地战就是这样来回的抢夺。

参考:
二战期间要是日本的万岁冲锋,遇上了苏联喀秋沙火箭炮会怎样?
实际上,火箭炮和日军冲锋没有必然联系,如果非要把日军所谓武士道精神,用万岁冲锋和喀秋莎火箭炮对阵的话,那只能说日军死得会很惨。
一方面,火箭炮是重型火力武器,用它对付日军冲锋是高射炮打蚊子。
作为二战时苏军首先使用的一款毁伤性较强的远程打击力量,喀秋莎火箭炮深受苏军士兵喜欢,它的首次使用是1941年7月14日的苏德战争奥尔沙战役中,为了阻止德军使用火车运输,苏军使用了喀秋莎火箭炮摧毁了这列满载物资的军列。
由于喀秋火箭炮是新型武器,1939年3月才被苏联军工企业研制出来,1940年生产6门样品,1941年6月30日才被苏军正式定为作战装备,仅仅装备了一个连。
从这个层面讲,当时出于对这种作战武器的作用和用途还在试验和定型阶段,所以苏军在战场上使用的并不多。
但随着苏德战场的不断扩大,以及德军装甲打击力量的不断投入战场,苏军需要更大规模的远程火力,喀秋莎火箭炮作为覆盖火力最猛的优势被显露出来,到1942年斯大林格勒战役时,喀秋莎火箭炮已大批量装备苏军,成了苏军进攻和远程突袭的重要力量。
但是,凭二战时苏军的制造能力以及战场需要,火箭炮的重要作用还是用在战役打响和对重点目标进行打击上,毕竟属于重型武器,苏军不仅要经常打一炮换个地方,还要提升快速机动能力,所以后期又研制了车载火箭炮和列车火箭炮,更多的是轮式移动式火箭炮。
从这个层面讲,喀秋莎火箭炮的重要作用是体现在战场重要方向上,如果用于冲锋一类的散兵作战,恐怕有些得不偿失,毕竟当时一发火箭弹的成本非常高,用它歼灭冲锋的日军是不合算的。
另一方面,火箭炮的发射是连续打击,其火力太猛,一旦遇到火箭炮威胁必将粉身碎骨。
火箭炮的研制工作并非苏军一家独有,二战前,德军也有自己的火箭炮,而且还投入到了苏德战场,但它的作用被德军统帅部所忽略,被用作了后勤保障之用。
而在太平洋战场,美军同样使用了火箭炮装备,而且其打击程度比苏军的还更猛烈打击面更大,这是由美军的火箭炮发射管比苏军的多带来的。
由于火箭炮是多管发射,客观上就带来了弹药消耗量和打击成本的问题。
在太平洋战场上,美军通常是使用火箭炮用于开辟进攻通道和打击集中的日军基地,这样的打击效果才能暴露出来。
而对日军的万岁冲锋来说,美军却使用最多的是轻重机枪和单兵火器,如喷火武器,燃烧弹等。
当然,日军真要发起万岁冲锋时,肯定会预料到炮火打击的问题,所以他们通常会选择在离敌方阵地比较近的地方才能采取这个举动,而且还要避免队形过于密集给对手创造打击条件。
无独有偶,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使用苏联提供的216门喀秋莎火箭炮装备了两个火箭炮师,较大的提升了志愿军在战场上的打击威力。
在上甘岭战役大反攻时,喀秋莎火箭炮就立了大功,由于其打击威力大,一轮炮击就能歼灭表面美军阵地,深受志愿军喜欢。
但也由于其移动安全性,机动性要求高和弹药消耗太快的特点,并不是哪场战役都能使用这种武器。
所以,从上面分析看出,日军如果采取万岁冲锋的方式对抗苏联喀秋莎火箭炮的进攻,那就是死路一条,连逃跑的时间都没有。

参考:
二战前日本的万岁冲锋曾经遭遇过苏军,那还是诺门坎战役的时候,当时苏军集中了3000多门大炮,采取了大火力压制的战术。
交战之初日军就在苏军的炮火下溃不成军,最后采用所谓的骑兵突击,结果苏军吃了一个多月的马肉。
可以说在诺门坎战役中,日军就已经意识到了装甲集团军的厉害之处。
其实在陆战方面,苏军在80年代曾经达到过一个巅峰时期,当时各国的空中力量尚未能够达到遏制装甲集团军,就拿当时美军来说,面对钢铁洪流也是没有一点办法。
当时苏军提出了所谓的“一星期攻势”,也就是说无论伤亡和后方如何,所有坦克平推西欧,毁掉沿途的一切。
可以说当时美军能想到对付苏军的也就是核武器了,面对苏军钢铁洪流的无奈,一直延续到苏联解体前。
苏军重视陆军的建设,也使得苏军在战术上不同于西方军队,例如苏军的空中力量,强调的是对地攻击和对空反遏制手段。
最经典的体现就是苏25战斗机,当时这款战机搭配坦克集群,简直是如虎添翼。
可以说二战时期的日军若是遇到同时期的苏军,那么势必是被虐的存在,若是后期遇到装备喀秋莎火箭炮的苏军,那么日军更是没有打都不用打了,从苏军闪击关东军就可以看出,苏军一波火箭炮齐射,就能使得日军彻底失去炮兵支援。
喀秋莎火箭炮的打击下,德军坦克装甲都得融化,血肉之躯就更不在话下了。

参考:
如果日本鬼子遇上苏联的喀秋莎火箭炮,毫无悬念,鬼子全部变成真正的炮灰,有机物立即分解,变成CO2无机物,飞上天空,连火葬环节都省了。
这是因为,由于武器的隔代,日本没有开发出象苏联那样的强火力兵器,再加上迷信武士道,导致日本人作战时迷信万岁冲锋。
我看过哈勒欣河战役的有关视频,在苏联坦克集团面前,日本人发起万岁冲锋,被苏联机枪狂扫,被炮弹炸死,被坦克履带辗死,那种惨叫,那种血肉横飞,那种肢分体裂,让你知道什么叫做辗压。
这是武器隔代造成的战场惨剧。
而喀秋莎又不一样。
它是一种面积覆盖打击武器,一炸一大片,让你跑都跑不掉,转眼之间,人就变成了气体,连痛苦的呻吟都省了。
我知道二战时,德国最先尝到这个甜头。
德军正在休息,突然之间,呼啸而至,一片火光,德军来不及反应,一下子变得血肉横飞,化成气体的更多。
从此,德军一碰见喀秋莎就害怕,立即头疼。
日本人与苏联交手迟,只到1945年才遭到喀秋莎的打击。
短短几天,日本人就放下了武器。
原来凶狠的关东军变得和龟孙一样,估计被喀秋莎吓怕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