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恭帝为何被元朝第五位皇帝元英宗赐死

南宋德祐二年(1276),南宋都城临安被元军攻破,宋恭帝投降,南宋灭亡。
这之后,虽然以文天祥为首的反元志士还在抵抗,但终究是难敌强大的蒙古铁骑,南宋的最后抵抗力量在崖山海战中被消灭,元朝统一了中国。
而投降的宋恭帝先是被召进元大都,后来,为了表明自己不会有反叛之心,他主动请求到西藏学佛,并最终一代佛学大师,可是就算他与世无争三十五年,还是在五十多岁高龄时被元朝第五位皇帝元英宗赐死,这是为什么呢?
宋恭帝原名赵?,四岁时,其父逝世,于是作为嫡子的他被拥立为帝,在他之上,还有一个七岁的哥哥赵昰,临安沦陷后,赵昰在福州被尊为宋主,是为宋端宗;
而小宋恭帝一岁的弟弟赵昺则正是崖山战败后,被陆秀夫抱着跳海的宋末帝。
宋恭帝继位后没满两年,势不可挡的元朝军队就进军临安,不到六岁的他踏上北上的旅程。
史书记载:“五月丙申,朝于上都。
降封开府仪同三司、瀛国公。
”虽然看上去地位尊崇,实际上当然只是个处处受限的俘虏。
宋恭帝长大后,一是为了向元朝皇帝表示臣服和忠心,二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自由,三可能是想要借佛法宽慰自身,他提出前往吐蕃钻研佛法。
这一请求很快得到了准许,年仅十八岁的宋恭帝便前往西藏,法号“合尊”。
或许是家族遗传了擅长文艺的基因,宋恭帝很快学会了藏文,并开始将汉字版佛教的经书译成藏文,逐渐在业界享有盛名。
宋恭帝似乎也忘记了小时候的经历,只把自己当成一个普通僧人,四处讲经、译经,一度担任了萨迦大寺的总持。
或许,佛教的超然自在,让他不再纠结于权力和地位,不再思念消逝的故国和亲人。
可惜,他不去争抢,却仍然没办法善始善终。
据《佛祖历代通载》记载:“至治三年四月,赐瀛国公合尊死于河西。
”元英宗至治三年(1323),已经被俘四十七年,在西藏学佛三十五年,完完全全与世无争的“一代高僧”宋恭帝被元朝第五位皇帝元英宗赐死,享年五十三岁。
关于元英宗赐死宋恭帝的原因,比较通行的说法是,宋恭帝作了一首触犯了文字狱的诗。
这首诗便是《在燕京作》,燕京是元朝首都大都的别称,可见此诗是宋恭帝还在大都时创作的。
诗中写道:“寄语林和靖,梅花几度开?
黄金台下客,应是不归来。
”宋恭帝应该也知道自己的祖先赵光义曾因为南唐后主李煜的一句“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而将其毒死,故而在诗中只字不提故国、临安之类的字眼。
只写到隐居在西湖孤山,“以梅为妻”的诗人林和靖,来寄托自己对南方的思念。
又说自己眼下是元帝的“台下客”,思念故土却“不归来”。
这样一首寄托思念的小诗,最终为宋恭帝引来了杀身之祸。
不过,这首宋恭帝十几岁时创作的诗,在三十多年后才被皇帝重视并大动干戈,其中是否有诸如害怕宋恭帝带领蒙古人统治下的汉人复辟之类的隐情,就不得而知了。

参考:
南宋成淳十年(1274),宋度宗病逝,太子继位,即是宋恭帝,史称少帝、幼帝。
宋恭帝即位时,年仅四岁,因而当时由谢太皇太后垂帘辅政。
恭帝年幼即位,从宋度宗手中接过的江山早已是千疮百孔。
南宋德祐二年(1276)正月,元朝大军南下攻到临安城下,南宋朝廷大势已去。
于是,谢太皇太后立刻派大臣杨应奎,前往元军驻扎地献上了传国玉玺,并且以恭帝的名义向元军统帅伯颜献上降表,降表言辞十分谦卑可怜。
降表说:\"宋朝奸臣误国,天数已尽,元朝国运兴旺,我愿率百官称臣降服于大元。
今谨奉太皇太后之命,削去帝号,将两浙、福建、江东、江西、湖南、两广、四川、两淮等宋朝州郡,全部献给大元圣朝,祈求元朝可怜宋朝三百年江山不至断绝,使赵氏子孙以后有靠,使宋朝百姓能够安享天日。
如果这样,那么元朝的大恩大德,永世不忘,日日思报。
\"虽然这篇降表写得很哀婉,充满了一个行将灭亡的王朝的辛酸,可是元朝还是没有放过这位小皇帝。
伯颜很快就攻陷了临安城,接着元世祖下诏,命令宋朝皇帝前去大都朝见。
全太后带着恭帝在随行人员的护卫下匆匆奔赴大都,谢太皇太后称病未去。
恭帝当时只有七岁,什么事情都不懂。
全太后只是个妇道人家,只知感激元世祖不杀之恩,根本不知什么民族气节。
所以这孤儿寡母到了大都,特别被元朝人看不起。
他们将恭帝与全太后软禁在深深的宫苑里,横加凌辱,更不许他们与外界有丝毫的接触。
当时随全太后到大都的四位宫女都不堪忍受凶悍的元朝人的虐待,到大都后没几天就全部自缢身亡了。
其中一位宫女还留下绝命诗一首:\"既不辱国,幸免辱身。
世食宋禄,羞为北辰。
妾辈之死,守于一贞。
忠臣孝子,期以自新。
\"元世祖十分看不起忍辱偷生的全太后,所以就砍下了那四个宫女的头颅,悬在全太后的门口,以示羞辱。
全太后顾念年幼的恭帝,不忍自杀。
不过,由于这时南宋遗臣已经立赵量为端宗,老奸巨猾的元世祖就将恭帝封为开府仪同三司、检点大司行政、瀛国公,做样子给天下人看。
元世祖希望利用恭帝潜在的号召力,对端宗形成制约,顺便招降那些尚未归附的宋将。
后来全太后提出水土不服,向元世祖请求迁往南方。
元世祖的皇后对全太后的遭遇特别同情,就帮全太后求情,但是元世祖担心节外生枝,没有同意。
不过他当时并没有打算杀害全太后和宋恭帝。
传说元世祖已经准备让恭帝与全太后在大都的深院中慢慢了却此生。
可是到了至元十九年(1282)年底,元世祖却突然命恭帝迁出大都,并将他安置在上都,还让全太后到大度正智寺削发为尼。
不久后,全太后就悄无声息地死在了那里。
原来福建有位僧人向元世祖解说了当时的天相,说他夜观星相,发现土星有侵犯帝祚之势。
所以按常例来推算,恐怕不几日将会有人要加害元世祖,希望元世祖多加提防。
元世祖本来不相信这位僧人所说的话,可是在这位僧人离开后没多久,就有离大都不远的中山县(今河北省定县)官员禀报说:县内有一个狂人,自称是宋王,扬言要聚集人马,前往京师劫掠宋丞相文天祥,起兵复宋。
元世祖一听,这还得了?
因而他马上就把恭帝迁到了上都,然后杀害了已关押了四年的南宋宰相文天祥。
次年他又把降元的宋朝官员全部迁往内地,以免除后顾之忧。
至元二十五年(1288),恭帝已经19岁了,元朝的统治也逐渐巩固下来。
这年冬天,元世祖赐给恭帝大量钱财,并将他送到了吐蕃(今西藏地区)学佛。
恭帝到西藏后,入住萨迦大寺,并改名为合尊法宝,还学会了藏语。
恭帝聪颖灵慧,他钻研佛经,还当上了萨迦大寺的主持。
按理说,恭帝此时既已入佛,早已心无杂念,潜心修炼了。
可是到元英宗至治三年(1323)时,恭帝却突然被赐死在河西。
恭帝之死,源于他无意间所写的一首诗:\"寄语林和靖,梅花几度开?
黄金台下客,应是不归来。
\"诗中所说的黄金台指的是战国时燕昭王在大都朝阳门附近筑的土台。
燕昭王在台上放黄金,以招揽天下贤士。
林和靖则是北宋著名的钱塘高士,一生孤傲,以梅为友。
就是这首诗,让恭帝被元英宗以煽动天下人心的罪名处死了。
其实元英宗杀恭帝也算是历朝历代的惯例。
恭帝死了,天下宋人的心也就死了。
恭帝不死,宋朝遗民总会在心中留有念想。
所以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元英宗只能处死恭帝了。

参考:
宋恭帝,可以说是文字狱的牺牲者。
宋恭帝于1274年即位,即位之时,仅有4岁。
两年后,南宋谢太后于临安开城投降,自此,南宋从形式上灭亡。
彼时,宋恭帝不过6岁。
也就是说,他其实对自己的皇帝生涯,是没有什么印象的,而他对于临安,对于南宋的印象,也是模糊的。
在投降蒙古之后,宋恭帝被封为瀛国公,后来于1288年被元世祖送至吐蕃学佛,法号合尊。
他在佛学上的造诣极高,翻译了《百法明门论》,《因明入正理论》等高深佛学著作,为藏传佛教的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在其知道身世后,偶有感触,于是作诗一首,名曰《在燕京作》:寄语林和靖,梅花几度开黄金台下客,应是不归来此诗最后两句,用了燕昭王置重金于黄金台招揽贤士的典故,将自己比作贤士,说明自己受到元朝礼遇,自己是“黄金台下客”,不再想回临安。
通篇表明了对于对于故乡的思念,但又表明自己没有谋反之意,事实上就连思乡都表达的极其含蓄,不似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明显而赤裸。
然而,元朝统治者却认为,最后两句,表明他想利用“黄金台(自己赵宋皇帝的身份)”招揽贤士,来推翻元朝复国。
但事实上,前文提到,他对于故国的印象,事实上是非常模糊的,而他当皇帝的时间,不过是4-6岁这一时间段。
他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元朝度过的,元朝又对于他有着极大的恩惠,所以,综上所述,他根本没后能力,也没有理由去造反。
然而,元朝的统治者出于对于自己统治的维护,宁肯错杀,也不放过。
于是,1323年,其被赐死于河西,享年53岁。
可以说,他被处死的因素,就是南宋末代皇帝的身份+《在燕京作》这首诗。
【欢迎诸位交流讨论!】
参考:
中国历来一句古话“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何况还是亡国“君王”,当时历史背景下,这就是最好的选择。

参考:
宋恭帝赵?(即“显”的古文),实质意义上的南宋末代皇帝,在元朝被封为瀛国公。
瀛国公何年去世,如何去世,《元史》上并没有记载。
之所以有元英宗将其赐死的说法,来自于元代禅宗名僧念常所著《佛祖历代通载》:至治三年四月,赐瀛国公合尊死于河西,诏僧儒金书藏经。
至治三年(公元1324年),是元英宗的年号。
根据藏文史料,赵?在吐蕃之地出家之后的法号便是“合尊”。
也有一种说法,赵?之死源于其所作的一首“反诗”:寄语林和靖,梅花几度开?
黄金台下客,应是不归来。
—《在燕京作》孤山梅林林和靖是北宋著名诗人,隐居西湖时在孤山上种了很多梅花。
黄金台是春秋战国时燕昭王为招揽贤士而筑,此处代指燕京,即元大都。
这首诗的意思很浅白,就是反映了赵?对于古都临安的怀念之情。
身为亡国之君,竟然流露出这样的心思,英宗作为元朝统治者自然会将其赐死。
但是这样一件彰显元朝皇帝残暴的事件,为何没有被《元史》记录在案呢?
《元史》是故元遗老所修,其中对元朝颇有美化。
但瀛国公之死的讳莫如深,恐怕还是跟他是元顺帝妥懽帖睦尔生父的传说有关。
《庚申外史》的爆料江西吉安人权衡,元末明初的历史学家,有一本叫做《庚申外史》的著作,记录了许多元顺帝在位期间的宫闱秘事,被认为极富史料价值。
元顺帝生于延祐七年(公元1320年、庚申年),因此在其去世之前,明代官方常称呼其为“庚申君”。
就在这本书中,权衡提出了一个石破天惊般的说法:元顺帝乃宋恭帝之子。
国初,宋江南归附时,瀛国公幼君也,入都,自愿为僧白塔寺中。
已而奉诏,居甘州山寺。
有赵王者,嬉游至其寺,怜国公年老且孤,留一回回女子与之。
延祐七年,女子有娠,四月十六日夜,生一男子。
明宗适自北方來,早行,见其寺上有龙文五彩气,即物色得之,乃瀛国公所居室也。
因问:“子之所居,得无有重宝乎?
”瀛国公曰:“无有。
”固问之,则曰:“今早五更后,舍下生一男子耳。
”明宗大喜,因求为子,并其母载以归。
—《庚申外史·卷上》对于这段记载,笔者以为有必要对其进行梳理考校,看看他到底是胡说八道还是言之有据。
瀛国公前往吐蕃学习佛法,这在《元史》上是有记载的,时间是在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十月。
此时的赵?年满十八岁,世祖忽必烈不想让他继续待在大都,打发他去遥远的吐蕃待着,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宋恭帝画像文中的赵王,即元驸马阿鲁秃,延祐元年(公元1314年)三月获封赵王。
据《元史》的记载,赵王所部在延祐四年(公元1317年)遭到叛王脱火赤的攻击,损失相当惨重。
所谓的叛王脱火赤,据专家考证,即威宁郡王脱火赤,其活动区域在靠近察合台汗国附近。
察合台汗国的疆域东至吐鲁番,赵王如果曾被脱火赤攻击,其部落范围应大致位于察合台汗国附近。
这样一来,赵王往返封地和大都之时,确实会途经甘州,从而和瀛国公产生联系。
壬子,安远王丑汉、赵王阿鲁秃为叛王脱火赤所掠,各赐金银、币帛。
—《元史卷二十六·本纪第二十六》此时的瀛国公已经四十多岁,符合文中“年老且孤”的描述。
另外从赵王“嬉游至其寺”的描述来看,此事应发生于延祐元年与延祐四年之间。
那么这段时间内,瀛国公和元明宗会不会有交集?
还真有。
明宗和世?是元武宗长子,忽必烈玄孙。
当初武宗和弟弟元仁宗约定:日后皇位在兄弟叔侄之间世世传承。
武宗死后果然传位仁宗,但仁宗却不想将皇位再交还给兄长的儿子。
延祐二年(公元1315年)十一月,仁宗封大侄子和世?为周王,打算把他打发去云南。
延祐三年(公元1316年)十月,当周王途经延安之时,忠于武宗的陕西行省官员趁机奉其为主,发动叛乱。
但这场起事被迅速平定,和世?只能选择流亡察合台汗国。
之所以会去察合台汗国,是因为他们和元朝中央政府关系紧张,有实力和意愿庇护和世?。
从延安到察合台汗国,必然会经过甘州,如此一来和世?和瀛国公倒真有可能见面。
而从文中二人对话的语气来看,和世?和瀛国公显然是老相识了。
元明宗和世?画像但问题是元顺帝的出生时间是延祐七年,以和世?此时的身份,难道还能随意回到元朝境内吗?
倒也不是不可能,因为在延祐七年正月,元朝发生了一件大事。
丁酉,帝不豫。
辛丑,帝崩于光天宫,寿三十有六,在位十年。
癸卯,葬起辇谷,从诸帝陵。
五月乙未,群臣上谥曰圣文钦孝皇帝,庙号仁宗,国语曰普颜笃皇帝。
—《元史卷二十六·本纪第二十六》仁宗驾崩,按照当年的约定,和世?是大元朝名正言顺的皇帝接班人。
考虑到消息的传递时间以及相应的准备行动,和世?于四月份在察合台汗国的武装护送下进入甘州,观望元廷中央的权力变化,似乎也并非不可能之事。
而一出生就有“龙文五彩气”的元顺帝被和世?作为祥瑞带走抚养,倒也显得不那么突兀了。
元顺帝身世之谜在《元史》顺帝本纪之中,妥懽帖睦尔身世很清楚,就是元明宗和世?的长子。
《元史》的修纂时间很短,基本上算是一个政治工程,目的是向天下表明“大元”已经是过去式了。
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二月,以大儒宋濂、王祎为总裁官的《元史》纂修小组就在南京天界寺(今南京朝天宫东)正式开工。
仅仅六个月以后,第一版《元史》便宣告完成。
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二月开始,纂修小组又根据新搜集的史料,花了五个月时间完成了庚申君本人的本纪。
顺帝名妥懽帖睦尔,明宗之长子。
母罕禄鲁氏,名迈来迪,郡王阿儿厮兰之裔孙也。
初,太祖取西北诸国,阿儿厮兰率其众来降,乃封为郡王,俾领其部族。
及明宗北狩,过其地,纳罕禄鲁氏。
延祐七年四月丙寅,生帝于北方。
—《元史卷三十八·本纪第三十八》元顺帝画像当年仁宗驾崩之后,皇太子英宗即位。
英宗在南坡被人刺杀之后,其堂伯晋王也孙铁木儿在漠北龙居河(今蒙古国克鲁伦河)称帝,发布了元朝历史乃至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白话文登基诏书。
也孙铁木儿驾崩后,丞相倒剌沙在上都拥立皇太子阿速吉八即位。
而忠于武宗的燕帖木儿则拥立和世?之弟图帖睦尔发动政变。
“两都之战”的结果是阿速吉八一方彻底覆灭,图帖睦尔却迫于舆论压力,只能派出使臣北上迎请正在和林居住的长兄和世?进京承袭皇位。
天历二年(公元1329年)正月二十八日,和世?在漠北即位。
八月,新皇帝抵达中都(位于今河北省张北县馒头营乡)和弟弟图帖睦尔会面。
五天后,和世?却突然暴毙,享年30岁。
图帖睦尔再次登基,是为元文宗。
据《庚申外史》的记载,文宗曾经公开声称妥懽帖睦尔并非明宗之子。
尚书高保哥奏言:“昔文宗制诏天下,有曰:‘我明宗在北之时,谓陛下素非其子。
’”帝闻之大怒,立命撤去文宗神主于太庙,并问当时草诏者为何人,遂欲杀虞伯生、马雍古祖常。
二人呈上文宗御批,且曰:“臣受勅紀载,实不获已。
”脫脫在旁,因曰:“彼皆负天下重名,后世只谓陛下杀此秀才。
”故舍之而不问。
—《庚申外史·卷上》虞伯生即元代大儒虞集,南宋名臣虞允文五世孙,是诏书的起草人。
幸亏脱脱(对,就是那个修黄河的脱脱)在旁劝解,虞集才算是死里逃生。
元顺帝在将文宗的神主牌位从太庙迁走之时,曾经发布了一道诏书,记录在了《元史》之中。
后至元六年六月,以帝谋为不轨,使明宗饮恨而崩,诏除其庙主。
其略曰:…又私图传子,乃构邪言,嫁祸于八不沙皇后,谓朕非明宗之子,遂俾出居遐陬。
祖宗大业,几于不继。
—《元史卷三十六·本纪第三十六》《元史》在修纂的时候大量参考了《庚申外史》的资料,那么他们为何没有采信元顺帝非明宗之子的传说呢?
按理来说,元顺帝既然出身存疑,那便不是黄金家族的合法继承人。
这一点本来在蒙元高层就有人怀疑,《元史》若是可以将其坐实,岂非有百利而无一害?
笔者以为只有元顺帝确实是宋恭帝的儿子,《元史》才不会采用这种说法。
道理很简单,如果元顺帝是宋恭帝之子,那他岂非就是大宋正朔?
义军辛辛苦苦灭了妥懽帖睦尔的元朝,难道就是为了请他回来做大宋的皇帝?
这事太尴尬了,坚决不能承认。
结语:元英宗之所以赐死宋恭帝,是因为觉得这位亡国之君有不臣之心。
《元史》之所以不记载宋恭帝之死,是不想对这位前朝皇帝的行动轨迹记录地过于详细。
而在蒙元高层之所以一直有元顺帝非明宗之子的怀疑,就是因为和世?和宋恭帝之间有交集。
而《元史》之所以对此坚决否认,是因为事关正朔,不能承认元顺帝和大宋皇室之间有任何联系。
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利益。

参考:
元英宗是一位备受汉人士大夫和后世史学家青睐与惋惜的悲剧皇帝,是一位性格暴躁的皇帝,在赐死宋恭帝赵?后“即而上悔”,明知自己的暴躁而不能约束,以一腔热血推进其政治蓝图,最终把自己带入了政治上的死地。
▲元英宗宋恭帝赵?被元英宗赐死的主要原因就是文字狱,1274年4岁的赵?在奸臣贾似道扶持下登上帝位,1276年元军兵临临安,南宋朝廷求和不成,宋恭帝赵?的祖母谢太皇太后抱着他出城投降,这时候宋恭帝也才6岁。
赵?被送到元帝都后,被忽必烈封为瀛国公,一直享受优待,南宋因为与蒙古人没有直接仇恨,是以南宋赵氏和皇亲基本上都没有被加害,所以有人说正是蒙古人的这点仁慈,明太祖朱元璋反元时,让元顺帝及宗室得以安全的退回大漠!忽必烈想招降文天祥,还派了8岁的赵?去见他,当文天祥见到昔日的南宋皇帝,今日君臣同为阶下囚,痛哭流涕,并北跪于地,说道:“圣驾请回”,赵?毕竟年幼,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回事,一时呆在那里,也不知道说什么,此事不了了之!至元十九年(1282年),薛保住告变事件和当时的局势引起了忽必烈的紧张感,于是把宋朝宗室迁到上都居住,并杀害了文天祥。
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在上都生活了6年的赵?被忽必烈下令去吐蕃出家学习藏传佛教。
宋恭帝十九岁到西藏喇嘛庙里出家,得法号“合尊”,此后潜心佛教,学习藏文,赵家人遗传的文化素养让赵?在藏传佛教中崭露头角,成了当时西藏的佛学大师,四处讲经,潜心研究佛学。
本来宋恭帝一生也就以这新的身份活的挺好,还被藏传史学家列入翻译大师的名单,成为一段历史奇事。
还有个传说元朝最后一个皇帝元顺帝的母亲曾经去过西藏,在那呆了几个月,与赵?讨教过佛学,后来元朝的皇帝招她入宫,不久就有了身孕,就生了后来的元顺帝,因为元顺帝的画像怎么看都象个汉人,结合到元顺帝母亲与赵?的关系,所以也有传言元顺帝与赵?的关系不一般!关于宋恭帝最后的结局,在《佛祖历代通载》有这么一句:“至治三年(1323年)四月赐瀛国公合尊死于河西诏僧儒金书藏经。
”没有记载被赐死的原因。
不过在明初《山庵杂录》中记载了宋恭帝被赐死的原因:“瀛国公为僧后,至英宗朝,适兴吟诗,云:寄语林和靖,梅花几度开?
黄金台下客,应是不归来。
谍者以其意在讽动江南人心,闻之于上,收斩之。
即而上悔,出内格黄金,诏江南善书僧儒集燕京,书大藏经云。
就是说宋恭帝在元英宗至治三年,写了这么一首诗,怀念故国,有人就上报给元英宗,元英宗因此大怒,就将宋恭帝赵?赐死,死时享年53岁!藏传史学家对于赵?的死也寄予同情,说他因为被冤枉害死,是以有“至英宗皇帝之时,杀之,出白血焉”的记载,出白血就是流血成乳,是佛教历史上习见的一种说法,用来表示冤狱!▲宋恭帝元英宗在因言论治罪方面也可谓屡有前科,在赐死瀛国公的同一年,与元英宗关系密切的艺人史骡儿在表演时唱词有“酒神仙”语句,酒醉的元英宗认为是在讽刺他,大怒之下将史骡儿杀死,酒醒后元英宗后悔的叹息道:“骡以酒讽我也!”性格暴躁的元英宗在赐死宋恭帝后,也是“即而上悔”。
只能说宋恭帝赵?遇到了元英宗,是他的倒霉!
参考:
宋恭帝之所以被元英宗处死,原因是后者写了一首隐晦的反诗,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他年仅3岁便登上皇帝宝座,但两年后便沦为亡国之君,随即成为异族的阶下囚,十余年后又出家做了和尚。
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这位在佛学届已经颇有成就的高僧,在晚年因对故国产生怀恋之情,便写下一首隐晦的反诗,却因此被杀。
这个经历坎坷的苦命人,便是南宋恭帝赵?。
赵?生于风雨飘摇的南宋末年,其父正是可与晋惠帝齐名的“白痴皇帝”-度宗赵禥,生母则是全皇后。
宋度宗虽然天生愚痴,但在纵欲享乐方面却天赋秉异,其荒唐程度跟养父宋理宗相比,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赵禥即位后,将国家大政一股脑委任给权臣贾似道,自己则整天宴坐后宫,与妃嫔们饮酒作乐。
贾似道也是个荒唐龌龊的主儿,占据着摄政的职务(太师、平章军国重事),但每天却不理政务,只以斗蟋蟀、盘剥百姓为乐(“尝与群妾踞地斗蟋蟀,所狎客入,戏之曰:‘此军国重事邪?
’”见《宋史·卷四百七十四·列传第二百三十三·奸臣四·贾似道传》),宋朝江山让这对混账君臣打理,前景如何可想而知。
咸淳十年(1274)七月,就在蒙元大军以摧枯拉朽之势进军临安时,酒色蚀骨的度宗驾崩,侥幸与“亡国之君”的身份擦肩而过。
度宗生前没有册立太子,所以在他病死后,谢太后、贾似道以赵?是嫡子为由(皇长子赵昰是庶出),主张扶立他为天子。
就这样,年仅3岁的赵?在懵懂中被推上龙椅,史称宋恭帝。
然而,小皇帝的宝座还没做坐热乎,懵懂的双眼还未认清楚这乱象丛生的世界,稚嫩的内心还不懂得什么叫做国耻家仇时,蒙元大军便已兵临城下。
德祐二年(1276年)正月十八日,穷途末路中的太皇太后谢氏决意投降,并以赵?的名义发布退位诏书,随后便派人向敌军主帅伯颜献上降表和传国玉玺,立国300多年的宋朝至此在形式上灭亡(正式灭亡还要等到3年后)。
谢太后、宋恭帝投降后,连同皇室大部分成员一起被掳往北方,沦为蒙元的阶下囚。
好在元世祖忽必烈对宋恭帝还算客气,不仅保全了他的性命,还封他做瀛国公,待遇颇为优厚(“三月丁丑,入朝。
五月丙申,朝于上都。
降封开府仪同三司、瀛国公。
”见《宋史·卷四十七·瀛国公二王附》)。
元朝宫廷大多信仰喇嘛教,懵懂的赵?一天天长大,他没有一般成年亡国君对故国的深深思念,反而在周围环境的熏陶下,开始对喇嘛教产生兴趣。
元世祖获悉后很是欣慰,认为顺着赵?的意愿,将他培养成一位德高望重的高僧,比成为一个潜在的不安定分子,对帝国的局势更加有利。
于是在1289年,年仅18岁的赵?被送往西藏萨迦寺出家,法号为合尊。
赵?出家后的事迹在汉文史籍中不见记载,但在藏文材料中却偶有记录。
从这些零星散乱的史料中我们可以推测,赵?在西藏长期过着虔诚的僧侣生活,每日潜心钻研佛法,并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最终修炼成一代高僧。
赵?在佛学研究方面最大的成就,便是把《大乘百法明门论》、《因明入正理论》这两部佛教经典翻译为藏文,深受业内人士的好评。
如果按照这种轨迹进行下去的话,赵?最终将会以一位高僧的身份载于佛教史册,成为后世景仰的对象。
然而令人万万没想到的是,在赵?人生的晚年,由于写了一首隐晦的“反诗”,他的人生轨迹就此发生巨变,并最终断送了性命。
那么,这究竟是怎样一首“反诗”呢?
原来在1323年,因为偶然的机会,赵?了解到蒙元灭宋期间那段惨痛的往事,一时之间,故国之思、国耻家仇让高僧久已枯寂的心情泛起了波澜,他感到自己的心在滴血。
就这样,带着无比的痛苦、愤懑的心情,赵?做了一首名为《在燕京作》的诗(“寄语林和靖,梅花几度开?
黄金台下客,应是不归来”),通过跟北宋大诗人林和靖隔时空对话的方式,来抒发愤懑的胸怀。
不久这首诗传入元朝宫廷,元英宗闻讯大怒,遂下诏赐死赵?。
对于赵?的遇难,官方史书中并无记载,但在《佛祖历代通载》却提到此事,书中写到:“至治三年,四月赐瀛国公合尊死于河西,诏僧儒金书藏经。
”就这样,宋朝的亡国君在外族的屠刀下,走完自己曲折、坎坷的一生,终年52岁。
史料来源:《宋史》、 《元史》、《佛祖历代通载》等
参考:
宋恭宗是南宋第七位皇帝,也可以说是最后一位皇帝。
1276年,继位只有两年,不满6 岁的宋恭宗在别人的怀抱中,在临安投降元兵。
他只有一个皇帝的称号,说他是一个佛者,学者更贴切。
之后,押解去元大都。
忽必烈赐封瀛国公。
(其实就是一个高级俘虏)等他在元大都长到19岁的时候,跟忽必烈请愿去西藏学佛,忽必烈欣然同意。
之后他在西藏学习藏文,佛法,翻译藏经。
翻译著作有《应明入正理论》……等汉传佛教书籍。
1323年,他被元英宗赐死。
是因为他的一首诗:寄语刘和靖,梅花几度开。
黄金台下客,应是不归来。
这首诗里的刘和靖是北宋诗人,喜欢梅花。
黄金台招纳贤士的典故充分表达了他的思乡之情和对元朝灭亡南宋的不满。
这首诗后来被元英宗知道,一怒之下就把赵显(宋恭帝)赐死。
看来,宋恭宗到老就一直在元朝统治者的监视之下啊!太可怕了!
参考:
宋恭帝是位有智慧的人,可是幼年继位,又生不逢时,想必心中自是有许多苦处。
亡国的小皇帝南宋成淳十年(公元1274年),宋度宗病逝,太子继位,即是宋恭帝,历史上人们又称他为少帝、幼帝、德祜皇帝。
宋恭帝即位时,年仅四岁,当时由谢太皇太后垂帘辅政。
恭帝年幼即位,从宋度宗手中所承接的江山早已是千疮百孔,命系累卵了。
公元1276年正月,元朝大军南下入侵已经到临安城下。
眼看着元兵即日就将攻进城内,南宋朝廷大势已去。
于是,谢太皇太后立刻派大臣杨应奎,前往元军驻扎地献上了传国玉玺,并且以恭帝的名义向元军统帅伯颜献上降表,降表言辞十分卑下可怜:宋朝奸臣误国,天数已尽,元朝国运兴旺,我愿率百官称臣降服于大元;
今谨奉太皇太后之命,削去帝号,将两浙、福建、江东、江西、湖南、两广、四川、两淮等宋朝州郡,全部献给大元圣朝,祈求元朝可怜宋朝三百年江山不至断绝,使赵氏子孙以后有靠,使宋朝百姓能够安享天日。
如果这样,那么元朝的大恩大德,将永不忘,日日思报。
虽然这篇降表写得很哀婉,充满了一个行将灭亡的王朝的辛酸,可是元朝还是没有放过这位小皇帝。
囚禁的岁月伯颜很快就攻陷了临安城,接着元世祖急速下诏,命令宋朝皇帝前去大都会见。
皇太后带着小恭帝在随行一行人的护从下匆匆奔赴大都,谢太皇太后称病未去。
恭帝当时也只有七岁,什么事情都不懂,全太后只是个妇道人家,只是感激元世祖不杀之恩,根本不知什么民族气节,所以这孤儿寡母到了大都,特别被元朝人看不起。
他们将恭帝与全太后软禁在深深的宫苑里,横加凌辱,更不许他们与外界有丝毫的接触。
当时随全太后到大都的四位宫女都不堪忍受凶悍的元朝人的虐待,到大都后没有十天就全部自缢身亡了。
其中一位宫女还留下绝命诗一首:“既不辱国,幸免辱身。
世食宋禄,羞为北臣。
妾辈之死,守于一贞。
忠臣孝子,期以自新。
”元世祖十分看不起全太后的忍辱偷生,所以就砍下了那四个宫女的头颅悬在全太后的门口,以示羞辱,全太后顾念年幼的恭帝,不忍自杀。
不过,由于这时南宋遗臣已经立赵昰为端宗,老奸巨猾的元世祖就将恭帝封为开府仪同三司、检点大司行政、瀛国公,做样子给天下人看,其实就是为了利用恭帝潜在的号召力,对端宗形成制约,顺便招降那些尚未归附的宋将。
全太后提出水土不服,向元世祖请求迁往南方,元世祖的皇后对全太后的遭遇特别同情,就帮全太后求情,但是元世祖担心节外生枝,没有同意,不过他并没有打算杀害全太后和宋恭帝,传说元世祖已经准备让恭帝与全太后在大都的深院中慢慢了却此生。
可是到了公元1282年底,却突然命恭帝迁出大都,并将他安置在上都(今内蒙正蓝旗东边闪电河北岸)。
还让全太后到大度正智寺庙削发为尼,不久全太后就悄无声息地死在了那里。
原来福建有位僧人向元世祖解说了近日天相方面的事,说他夜观星相,发现土星有侵犯帝祚之势,所以按常例来推算,恐怕不几日将会有人要加害元世祖,希望元世祖多加提防。
元世祖本来不相信这位僧人所说的话,可是在这位僧人离开没有多久,就有离大都不远的中山县(今河北省定县)官员禀报说:县内有一个狂人,自称是宋王,扬言要聚集人马,前往京师劫掠宋丞相文天祥,起兵复宋。
元世祖一听,这还了得,也不由得相信那位僧人说的。
马上就把恭帝迁到了上都,然后杀害了已关押了四年的南宋宰相文天祥。
次年又把降元的宋朝官员全部迁往内地,免除了后顾之忧。
一心向佛,仍然被杀至元二十五年,恭帝已经19岁了,元朝的统治也逐渐巩固了下来。
这年冬天,元世祖赐给恭帝大量钱财并将他送到了吐蕃(今西藏地区)学佛。
恭帝到西藏后,入住萨迦大寺,并改名为合尊法宝,还学会了藏族的语言。
恭帝聪颖灵慧,性情好合,他钻研佛经,还当上了萨迦大寺的主持。
按理说,恭帝此时既已入佛,早已心无杂念,潜心修炼了。
可是到元英宗至治三年时,恭帝却突然被赐死在河西(今甘肃省河西走廊),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是他无意间所写的一首诗闯了大祸:寄语林和靖,梅花几度开?
黄金台下客,应是不归来。
诗中所说的黄金台指的是战国时燕昭王在大都朝阳门附近筑的土台,燕昭王放黄金在台上,招揽天下贤士尽归己用。
林和靖则是北宋著名的钱塘高士,一生孤傲,以梅为友。
就是这首诗,恭帝便被元英宗以煽动天下人心的罪名处死了。
元英宗杀恭帝也是历朝历代的惯例。
恭帝死了,天下宋人的心也就死了;
恭帝不死,宋朝遗民总会在心中隐隐作想:宋朝江山仍旧还在,因为虽然端宗、卫王死去了,可是恭帝还活着,恭帝还会回来,他只是在某个地方出家而已。
宋恭帝是位有智慧的人,可是幼年继位,又生不逢时,想必心中自是有许多苦处,可是他潜心研究佛经,成了一代佛学翻译大师,曾经翻译了佛教中著名的《因明人正理论》作品,也算没有枉过一生。

参考:
本来写诗没有啥,他自己翻不起大浪来,但是就怕有心之人利用他的名号搞事情,所以不得不杀了他。
不过他的儿子活的好好的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