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中的“道”与“德”到底是什么

应答!在我看来,老子《道德经》“道生一”的“道”,也就是《关尹子?八筹》所云“一中示多,多中示一”的“中”。
而“中”实乃十字坐标的原点、源点、中点。
结合孔子“中庸之为德也,其至异乎!”的谆谆告诫,可以说“道”与“德”的所指,应该已经昭然若揭!是不是可以认为,所谓“道”即作为形而上、虚在(阴)、精神(彰显)的中用;
“德”则指作为形而下、实在(阳)、物质(实践)的用中。
需要指出的是,根据汉字“中”的“丨左为阳,丨右为阴”组成结构,我们一个中国的“中”就是“道”(“中”用)与“德”(用“中”)合为一体而须臾不可分离的总成。
(如同日光与日影一体的关系)切盼与广大网友进一步深入探讨!
参考:
《道德经》中的“道”与“德”到底是什么?
与今天通俗的“道德”有关系吗?
道、德的概念都来自老子的《道德经》,或者说后来重新发现排序的《德道经》。
但是经过两千年的文人注释演绎,这两个字,包括《道德经》本身的句子,因为古文没有标点符号而演变出来无数种解释。
我们要讨论“道”与“德”,最好是自己去《道德经》中找答案。
而我们能得到的大多也是根据我们自己的知识水平理解而来,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这里大概说一下本人的理解,尽量简单明了。
老子的道家思想就充满了哲学思考,而五千言的《道德经》半部关于“道”的是哲学,而半部关于“德”的是思考。
作为道家思想的创始人,《道德经》阐叙了老子的哲学核心思想。
老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就是“道”。
其实我们要解答“何为道?
”,在老子的思想体系中是没有办法得到明确答案的。
因为老子自己也不清楚,他只是想通了,知道有这么个东西存在:《道德经》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有这么个东西,“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我也不知道该叫它什么,就叫它“道”吧,再冠上“大”之名。
所以我们就称为“大道”,或称“道大”。
不但强为之冠名,老子还给所有妄图阐叙“道”是什么的人加上一道无解之锁:“道可道,非常道。
”这个就厉害了,你说吧,你说出来的,就不是道了。
这样,就没有任何人能给“道”来下定义了。
就算老子自己,也只是形容出“道”的状态:“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
因为一旦定义了道,那就不是“道”了。
那么我们也不要强行去定义解释,我们试着用其他方法来解答这个问题。
咱们打比方。
就像老子说“上善若水”,其实也是通过比喻的方式来告诉我们“道”大概的状态。
“道”不是实体,也不是可以言说的属性,也并非常人理解的规律。
我们假设“道”是一种状态,一种最原始、最本初的状态。
而处于这种状态下,就充满了无限的可能,但是仅仅是有可能,并没有任何可能真正发生。
不知道大家是否能理解这种状态。
我们作个简单的比喻。
假如我们站在原地,要向某一个方向出发,但是并没有迈步,那么是不是有着朝任何方向走的可能性呢?
这种充满所有可能却没有选择的状态,就是“道”。
因为没有选择而拥有所有选择,这也就是“无”。
如果我们现在向某个方向移动一步,就打破了这种状态,我们在“道”的基础上做出了选择,抛弃了其它方向,得到了前进的方向,这又是什么呢?
这就是“有”了,也就是“得”了。
“道”的状态也就不存在了,这就是“道可道,非常道”。
而“得”其实就是“德”的本意。
《道德经》其实就是讲选和不选的问题。
道是不选,德是选了。
这是老子的哲学思想。
当然,这只是一个比方,来形容老子所说的这种无法描叙、无法陈述的“道”和“德”,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而《道德经》的“德”经就是从哲学思想沉入思考进入世俗的部分。
讲“德”其实就已经背离了“道”,但是世人只有通过修身立德,才能尽可能地接近“道”,顺应“道”,成为“得道之人”。
诸子百家,其实归根结底都是研究怎么治理国家、怎么管理社会的学说。
儒法道兵墨都是一样,庄子不还有《应帝王》嘛。
而老子通过《道德经》透露出来的圣人“无为”的“小国寡民”的治理方法,其实只是在那个时代的一种治国理想。
因为“道”的哲学思维太高妙,所以后来的儒家、法家实际上都是发展了他“德”的部分,形成各自的理论,包括后来道家、法家携手的“黄老之学”,道家、儒家共通的“玄学”、“理学”,直到王阳明糅杂儒道法的“心学”,都是从《道德经》开枝散叶而来。
《道德经》是中华传统文化哲学思想的源头。
“道”为世界本源,“德”为世界之路。
而今天世俗的“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
三者之间有没有关系呢?
当然是有的,中国社会所有的精神文明都来自于《道德经》的“道”与“德”,但是如果只讲定义的话,中间隔了太多的演变和衍生。
就好像王阳明的“心学”,我们虽然称之为儒学,其实和孔子的先秦儒学已经相差了十万八千里。
“道德”和“道”与“德”的关系也是如此。
一家之言,欢迎指正评论。
喜欢请点赞并

参考:
道德经中的道,是指大自然运动的规律。
(即宇宙)德,是大自然的本性。
有关系,天是一个大宇宙,人是一个小宇宙,其理相通。
通俗的道德,是指人类生话的规律。
道,比喻人生活运动的规律。
德,即人之本性。
以道为术,以德为辅,两者互补。

参考:
道德经中的道是指着人生路上的道,可以这样理解,人在生存中道路是要靠自己的行而行才在属于自己的道。
道于德分不开的,道是德而行之。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道,可在道上德而显出自己品德与修养。
一个品德良好人会把道而显现为道不堕两边,以自己德去走好道的路程。
道的其根本就是德与道的而产生自己向修养以成功之母。
如果德的品质低下,道随着自己意识而偏离正确的道。
总而言之,品德在自己的行而走出道的根本。
一个低下的人也就会偏离正确的轨道而失败。

参考:
《道德经》全书五千言,主要就是在阐述“道”和“德”两个概念。
“道”的本义为路,引伸为规律、原理、原则等。
但在老子看来,“道”无形无象、无偏无私,是宇宙之源、天地之根、万物之母。
比如《道德经》中所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说“道”独一无二、混沌为一,从中产生出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交产生三,此后就有了世间万物。
那么什么又是“德”呢?
在老子看来,“德”是“道”的性能,是万事万物表现出的自身属性。
宇宙间万事万物何以各具形态、各具功能?
都是“德”之所致。
“道”因“德”而现,“德”因“道”而存。
比如《道德经》中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这是说:道催生万物,德养育万物,物性使万物具有形态,环境使万物得以长成。
所以万物没有不尊崇道而珍重德的。
《道德经》重在论“道”,同时论“德”,互为表里。
老子正是以“道”为体,以“德”为用,构建了他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反映了人生的最高境界、最高智慧。
《道德经》中的“道”与“德”与我们今天所说的“道德”是否有关系,我没有根据说“是”还是说“否”。
但我又觉得《道德经》中提出的“尊道”、“贵德”的概念,对以后“道德”思想的发展,对我们今天所说的“道德”概念的沿用,是不是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关系?
当然,我们今天所说的“道德”,是指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时代赋予了它崭新的内涵和要求,与《道德经》中“道”与“德”的内涵和要求完全不是一回事。
(我一知半解,斗胆说了
)
参考:

先说答案“道”在《道德经》中,根据不同的语境,有四种不同的含义。
其一是常道,也就是至道。
它是正统的华夏思想的宇宙观:“道”为第一因,“道”生出“无”,一种混元之气,纯粹的能量,无质无像,所以无名。
“无”生出有,有质有像,始可有名,“有”生出万物,万物并作,参差各态,各命其名。
如“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常无名。
”等句中的“道”,皆为此意。
这也是《道德经》中“道”的根本含义。
其二是天道,指天地万物的规律。
很多人把“道”,理解为自然规律,宇宙法则,他们所理解的“道”,实际上指的是“天道”。
单纯强调“道”的宇宙法则自然规律的一面,则会丢失它根本的含义。
如“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功遂身退,天之道。
”等句中的“道”,皆为此意。
其三是指人与道的关系。
说的是,人是不是能够体察“道”,以道御万物,指导社会生活的方方面。
如“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等句中的“道”,皆为此意。
第四是表述,描述,言说的意思,和前面的三种内涵不可相提并论。
“道”的本意,就是指道路。
《尔雅·释宫》:“一达谓之道路,二达谓之歧旁,三达谓之剧旁,四达谓之衢,五达谓之康,六达谓之庄,七达谓之剧骖,八达谓之崇期,九达谓之逵。
”只有一个方向的路,叫做道。
老子用形而下的路,引申为形而上的道理,有两个原因:一,道只有一个方向,没有分叉。
二,道也,从辵(chuò)从首。
从辵首,乍行乍止也。
首者,行所达也。
道字,因此也有一个走走停停又不停的四下张望的行路人在赶路的意象。
用这个没有分叉的路,来指引那些走走停停不停张望的赶路人,则会使得他们不会因为岔路口太多而迷失方向对于一个赶路人来说,路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少越好。
说完了道,我们再来看德。
德字,从字源上开,由两个组成部分。
彳,悳。
悳又由两个部分组成,直,心。
彳(chì),小步也;
悳(dé),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
直,正见也;
心,象形字,指人心。
德字,则有一个小步慢慢的走,内心淡然而坚定的直视正前方,行于大道之上的意向。
道,都是关于路的;
而德,则都是关于走路的。
道引申为宇宙终极道理;
德,也随之引申而对这个宇宙终极道理的把握,并行于其上。
这就是《道德经》中道德二字的根本含义。
我们再来回答第二个问题《道德经》中的道,是天之道,德是天之德,都不是指人伦世俗的道德善恶。
今天通俗的“道德”指的是人伦道德,用于人伦琐事。
那么人伦道德,和天伦道德是什么关系呢?
这要从人伦和天伦的关系说起。
知常不妄,不知常,妄作凶。
华夏文明的一个最根本的特征,以天为锚,为判准。
在上古时期,人们本能的因循天地自然的节律生产生活,这一时期,道隐无名,人们不需要去制定什么人为的标准去指导社会生活。
清静无为,天下自正。
这种天下玄同的社会秩序,被后世总结提炼,代代传承,到了《道德经》集大成,后来被称为道家思想。
《道德经》所意指的道德,便是天伦道德,自然之道,自然之德。
这里的“自然”,不是自然界的意思,而是指事物自己本来的样子。
到了三皇时期,华夏早已进入了农业文明,随着食物的充沛,人口大量增长,社会分工日益细化,社会事务日益繁多,而能够理解天道,顺应天道的圣人不能满足日益增多的社会事务管理的需求。
不得不效法天伦,设定人为制立的标准。
圣王以天文观测,拟合天伦,再以天文定人文,以天伦定人伦,人伦成,以定人。
人被定好了以后,就是文明人。
夏这个字,就是文明人的意思。
所以,真正的人伦,是效法天伦而来,是从属于天伦的一部分。
人伦的标准,按照老子、庄子继承的道易思想观之,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样一层一层推导出来的。
开天立人,开人立物,是以渐渐的天人两分。
天人两分之后,人失其天,道德不一,以至于天下始乱。
不得已,圣王开人之天,立人之道,使天下齐之以礼。
这便是儒家最早的源头。
人伦道德,在儒家那里,便是以礼为核心,而礼的核心,则是仁。
这正是效法天伦而来。
宇宙里,有且只有一个天,所以人类社会也只有一个有道天子,这就是天无二日,国无二主;
天地之大德曰生,所以天子效法天地,对万物有生生之德;
天像母亲那样生育并慈爱的衣养万物,所以天子也应该像母亲那样,像疼爱自己的孩子那样疼爱百姓。
仁,就是这样被推导出来的。
在儒家思想的最初,天子被赋予无限的责任,而不是被后世异化的被赋予了无限的权力。
正如最初的孝,同样要求父母有教育子女成才的责任,而不是被异化成子女对父母的无限顺从。
另外,天地从不偏私,所以要求天子也毫不偏私。
这就是天下为公。
有了仁,人伦纲常的礼仪就制定出来了。
遵循并捍卫这一套人伦秩序,合于人伦者,为义,不合于人伦者,为不义。
不义之人,在儒家来看,便是禽兽不如的人。

目前可知,中国最初的系统化的人伦体系,是黄帝在天师团队的辅佐下,根据重新修订的天文历法,创立的。
这就是黄帝垂裳之天下。
这套体系,后来受到了老庄的质疑。
老庄认为,应该把天下和天下人,恢复到那种不病的状态,自然也就不需要治了,如果一直依赖圣王不停的治理,天下才能太平下去,那么一旦等君王失德,天下就会崩溃。
就好比说,如果一个人要靠天天吃药才能活着,那么一旦药停了,还是得死。
归根到底,还是得把人复原到不生病的状态才能解决根本问题。
因为需要治世治人,所以黄帝所创立的这套道术学术体系,要远比三皇时期的道术和学术更复杂更庞大。
这就需要一支规模庞大的士人团队,来为这套体系提供智力支撑。
老子说,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
他正是站在三皇之学的立场上,质疑靠庞大的官僚体系,给天下不停吃药来维持天下秩序的道术。
--------------
作者是春秋时期的老子。
作为中国文化中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在世界哲学史上,也是最伟大的哲学家。
曾经被评为世界十大哲学家之首。
老子的作品叫《道德经》,也叫《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
是一部充满深刻的哲学思想和精湛的辩证法的作品。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后来改成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且分了章节,就变成了现在所看到的八十一章的《道德经》。
老子提出的道德概念,是古老的哲学概念,与现代通俗意义上的道德,含义完全不同。
现在意义上的道德,属于伦理学的范围。
百度百科上的解释为:”道德,是由思想行为所表现的,有一定标准的,社会、风俗、习惯等。
美德,美就是美的事物;德,古称之为得;合起来解释就是:美的事物可以吸引和得到社会中的一切,丑德不称其为德,所以,道德仅仅是一种表现形式,属于中性。
“现代意义上的道德,与儒家的孔子和孟子的道德概念是一致的,它属于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
所以道德是具有正面引导作用的价值观,道德是指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动规范的总和。
但老子的道德,却与之有不同的含义。
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道。
老子的哲学被称之为道家哲学,就是来源于这个道。
道是老子哲学的基础与核心。
在人类的婴儿期,人们总是充满好奇地追求世界的本原。
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宗教和哲学都认为,世界是神创造的,这个神在中国叫做天或者天帝,而在西方叫上帝。
这是一种有神论的哲学,而老子的哲学是一种自然哲学。
老子认为宇宙并非神创造的,而是由道创造的。
老子说道存在于”象帝之先“,是支配宇宙万物发展的终极的根据和力量。
道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也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和定义,但它确实存在的,是以无的形式存在的。
老子在《道德经》说:\"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从
老子又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也就意味着,道是宇宙万物、人类社会的根据,没有什么东西不是道所支配的,也就意味着,在万事万物的身上,总是蕴含着道,这是万物的总的根源。
但是万事万物又各有不同,他们也有各自的本性。
这个物的本性,在老子看来叫做德。
也就是说,万事万物的背后看不见的规律和本原叫道,而万事万物所表现出来的看得见的特性,叫德。
通俗地说,就是万事万物在道的支配下,显现出来、得到的东西叫德。
老子是这样解释道与德之间的关系的。
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故道生之,德畜之;
长之育之;
成之熟之;
养之覆之。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是谓玄德。
这是道德最好的解释。
老子说,道生成万事万物,德养育万事万物。
万事万物虽现出各种各样的形态,环境使万事万物成长起来。
故此,万事万物莫不尊崇道而珍贵德。
道之所以被尊崇,德所以被珍贵,就是由于道生长万物而不加以干涉,德畜养万物而不加以主宰,顺其自然。
因而,道生长万物,德养育万物,使万物生长发展,成熟结果,使其受到抚养、保护。
生长万物而不居为己有,抚育万物而不自恃有功,导引万物而不主宰,这就是奥妙玄远的德。
也就是说,道生万物,而德则表现为万物。
道是万物背后的根据,而德是万物之所以为物的根据,或者说是万物的特性。
比如谁的柔弱,玉的温润,青松的坚强等。
因此,道是内在实质,德是外在表现,道是看不见的,德是感受的到的。
用中国哲学的另外一个概念来解释,或许更好一些。
中国哲学讲体用合一的概念,也可以用来解释道德和一的概念。
体用是中国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
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本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表象。
所以,道是本体,而德是外在的作用。
洋务运动的时候,知识分子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就体现了这种精神,我们可以把道理解为中学,他是本体的,而德可以理解为西学,它是外在的。

参考:
道是法则。
通俗之道德,是孔子之道德,不要往深幽里想。
道说明白点,人为制定的道道框框。
如国法,党纪,制度,操作规程,等各种规章制度。
有了各种规章制度,干哪一行尊守哪一行的规章制度,自觉尊守是德。
是按照法则做事,不违犯法则,不犯法自觉尊守就是德,得到社会应该得到的承认报酬,和生活的自由。
反之无道无德,那就要受到法条的承罚了。
理就摆正啦。
其它的说法没用。
那是专业者研究的事。
道德经之道德是宇宙万物,生有化无,之必然应得之道德。
天道地德。
现在人们认为的道德已经没有实质的意义了,只是口头语,甚至认为道德与法治是对抗性的,分出了法家儒家。
請看看古代哪一位州府县衙不办案审案,不是儒家门生吗?

参考:
《道德经》中的“道”就是天地万物的运行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和自然法则。
这一规律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事物总是在充满客观条件的永恒变化之中。
好也可能变成坏,坏也可能变成好。
客观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有条件的,都不是孤立的,一成不变的。
什么事都是按照它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着。
巜道德经》中的“德”实际上是具体到人的层面,道是天地万物包括人,德只是人中的道。
人只要按照道办事就是德。
德又分为上德和下德。
上德是人无意而为便符合客观规律的要求。
下徳是人有意而为,有意的按客观规律办事,才可为不失德。
今天的“道德”与《道德经》中道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和源于道德经。
基本释义没有变,但已经引伸到精神层面。
道德经中的道德偏向于客观方面,今天的道徳更加注重主观方面。
小秘书!
参考:
简单说,上篇以”道”字起头,下篇以”德”字起头,所以称为”道德经”。
我一生只读道德经,三十岁”有一点顿悟与了解”,自此看群经了然,因为一理通,万理贯。
秘密说,道德经有云”反者,道之动”,所以道德经反过来说,就是得道经。
明白说,中国经典没有被帝王改来改去的,只有道德经,而且也是中国本土所产生的哲学观。
比较说,现在的”道德”与道德经不要混为一谈,字形一样,来源不同。
创新说,我最近的发现,上篇道经和下篇德经,其实就构成了一个圆形的天地观,也就是说,上篇道经某一篇文,对应到圆形对面的德经那一篇文,两篇文放在一起,反而理解得很完整,但是讲不出来。
感觉说,我猜想这也是老子的秘招,特地分为上篇道经和下篇德经,其实用圆形的概念,这本书是相互对应的。
希望,有缘人读到我的诸多领悟,自己参透。

参考:
《道德经》里道德二字是道与德的合称,与我们日常语言中文明道德的道德不是一回事。
道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讲就是指自然与社会的终极法则,西方学界称之为真理。
古代人讲求道与追求真理并没有区别,所以道的最早含义是理。
但是老子在他的《道德经》一书中,却赋予道以物的意义。
成为后世道家学派,乃至后世文献中道字的主要含义。
《道德经》论道就好像是讲述某一个实际存在的事物。
经文第二十五章这样来论述它: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曰大。
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看到,老子其实是将天地未剖分之前的混顿状态称之为道。
似乎在古人的认识里天地万物是由一个不知名的混顿状态演化而来,在那个状下宇宙只是一团单纯的物质,没有天地与万物的区别。
古人将天地分立看作宇宙演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那单纯为一的事物不知道在哪个机制的作用下发生了清升浊降的变化,最终清者上升为天,浊者积聚为地。
天地分立被看作化生万物重要前提。
所以才有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
但是宇宙演化的进程不可能是如古人所设想的那样,所谓的天地分立不过是地球与地球之外的虚空。
而且如果我们将阴阳互立的逻辑贯彻到底,就不可能设想一个单纯为一的宇宙原始状态。
恒星与行星不可能起源于一个同质的事物。
古人在其认知的前提下试图构造万物源起的过程与机制,但那些假说是不可能包含终极道理的。
这就意味着,老子所预设的单纯为一的万物初始状态是不可能存在的。
那么老子为什么要预设这样一个事物存在呢?不存在的事物不可能成为经验的对象,所以一定不是因为老子经验了道,所以才宣称它是存在的。
道的存在性只是基于逻辑上的推理,所以称道是实在只是一个假设。
说道是无,因为它永远都不可能成为人类经验的对象,所以我们无法明确它的颜色、形状、硬度、质量、质料等性质。
说道是有,则完全是基于推理与假设。
如果我们认可这一假设为真,那么道就成了以无为形式的有。
我们只知道它必然存在,但却无法观察和经验它。
不能被观察和经验,就没没有颜色、形状、硬度、重量等信息定义它,我们就只能称之为无物。
但这样一个“无物”却又被宣称为有。
这就是以无为形式的有的意义。
老子讲大象无形,说得就是道的这一特性。
大象指得是道,无形指得是没有可经验事物的性质可验。
道被预设为可经验的万事万物的原因和根据,是天地万物最原始的状态,所以道是天地万物之母。
道生养万物,使万物生生不息,但它却以无物的形式存在。
这就是衣养万物而不为主,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此所谓道的玄德,也就是无为。
那么,很显然,当我们预设了道的实在性,无为就成为宇宙间最高实在的最高德性了,所以称之玄德。
老子预设道的目的就是要证明无为是自然事物的最高原理。
我们接下来讨论德。
什么是德?简单来说,就是为实现天下太平的目标,治理社会时必须要遵守的终极法则。
为什么讲终极法则?其实在传统典籍中,道也往往用作这个意义来使用。
比如,孔子曾说,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在我们传统学术中,较缺乏为知识而求知识的热情。
所以古人求道基本上都是为了实用,而且主要是为帮助统治者治理社会提供策略。
然而道的概念仍旧在逻辑上先于德的概念,因为道指的自然万物的根本法则,理论上它包含有社会存在。
而德主要是指人类社会的根本法则,是狭义的道。
在老子的体系里,道不是理反而是物,他将道看作自界最高的实体。
道作为实体虽然不能成为我们经验的对象,却被预设为必然存在着。
于是自然界最高的道就成为了道之德。
经文中称之为玄德,它的具体内容是衣养万物不为其主,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不居。
这个玄德是怎么来的呢?道是万物的原因,没有道便没有万物的存在,所以道是万物之母。
她于万物的贡献功劳是最大的,她完全可是说是万物的主宰或领袖。
但道却并不因为对于万物的莫大功劳而争取万物之上,为王为主,反以无物的形式居于万物之下之后,以至于大多数人竟然不知道或不相信她的存在。
这就是养育万物却不争做万物的主人,生之、利之,功之却不居不恃。
这是一种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一心一意的讲奉献,私毫不为私利己。
老子讲,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她愈是不争,其为功劳愈是不被忘记。
为什么说水之德几乎道,原因在于水滋养万物却不与万物争地位,贡献于万物却总是流下最低最洼处。
这同样也是衣养万物反不为主,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而不居。
所以水的德性最接近玄德。
反观社会现实,君主们为私利己,争权夺利,对百姓有一丁点功劳就大张旗鼓的宣传,生怕人民不知道。
天下何以大乱?根源就在于那些君主们对于权力、财富、奢靡生活的无穷嗜欲。
他们的欲望无法被满足,就要争抢和争斗,天下便永无宁日可言。
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就是君王效法道之玄德,灭除无穷的啫欲,只求奉献不求索取,功于万物万民但又甘居人下。
作为万物之母的道都保有此德,区区人主有什么理由不效法呢?老子经文分别讲了道与德两个最高观念,但它最主要的目标还是讲德,讲如何治理社会的法则。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