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觉罗贯中总是站在蜀国的角度

因为整个中国社会已经被洗脑。
北宋之前,国家政权是承认曹魏的,以前我们读书,那个时期,叫魏晋南北朝,就是一个意思。
魏是超越蜀汉东吴的。
记住,魏,叫曹魏。
刘备是蜀汉,江东是东吴。
蜀与东,都是地理方位,也就是在称呼上就已认定他们是割据政权。
而曹魏是冠以姓氏的,这就是差异。
到了东晋南朝时期,因为自身就是偏安政权,所以文人知识分子对蜀汉就有了爱屋及乌的偏安,所以东晋很多知识分子都在褒扬蜀汉。
但由于东晋及南朝的法统都来自于西晋,西晋来自于曹魏,曹魏又来自于汉献帝,所以西晋及后期的南朝都只能承认曹魏是正统,否则西晋东晋南朝的法统从哪里来?
此后,南宋(包括南明)也与东晋是一样的情况,又因为理学影响,所以南宋这个偏安政权就公开宣布蜀汉是正统。
但是,南宋也不好意思说当时得到汉献帝禅让,拥有最多土地人口的曹魏是偏安政权啊,所以三国的说法开始盛行。
又因为北宋开始的戏曲文化,大量文人创作出三国戏曲,最大篇幅的都是关羽,所以老百姓逐步接受关羽的老大刘备是正统的观点。
所以,罗贯中创作《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时候,就是以当时流行的各种戏曲,评话作为素材的,百姓认知刘备是正统作为主线的。
是符合当时普遍意识形态的。

参考:
三国以三分归晋而终,所以西晋时期官方以魏晋为正统,而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的故事则在民间广为流传,后世言勇必称关张,诸葛亮更是在蜀地、关中、荆襄、南中一带深受爱戴,在西晋武帝时期也逐渐被朝堂主流称道。
后值五胡乱华,东晋南渡,中原落入胡人之手,血统论成为主流,其处境与当年蜀汉类似,因此言论有所放宽,反倒是魏晋的建国手段过于龌龊,常被后人诟病。
隋唐时期,陇西一统天下,魏晋正统论再度成为官方主流,不过民间依然不买账,对刘备、关羽、诸葛亮的崇拜有增无减,开始有神格化的趋势。
随着赵宋当道,燕云三百年未复,旧土难收,同时士大夫成为舆论主宰,蜀汉正统论在官方、民间都广为称道,一时成为主流。
待到蒙元南下,官方思想没有统一的历史观,舆论极为混乱,然而对蜀汉正统论争议却逐渐减少。
明清之后,以德治国,关羽、诸葛亮千古法人,神格不断提高,魏晋人物不断矮化,蜀汉正统再无异义。

参考: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世儒家势力越来越大,渐渐变成“学术垄断”,天下的读书人,全是孔子门生,罗贯中亦不例外,在三国演义中,充满了儒家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推崇实力最为弱小的蜀汉刘备,再正常不过。
儒家把忠君定义为自己的圭臬,把“君”定义为天、地之下,最高权威,所谓“天地君亲师”,要高于自己的父母,这是儒家的生存之道,正是因此,才能得到皇权的支持,成为天下垄断的学说。
乱事之中,“君”有多个,那个才是儒家认可的“君”呢?
这就有了个“正统”论,首先选择的是延续“皇命”的那一方,比如东周早己衰落,孔子仍推崇周王室为正统,鼓吹“复辟周礼”。
三国时期,当然以刘备这个刘姓后世子孙建立起的蜀汉王朝为正统,而曹操、孙权见为反贼、叛逆。
这才符合儒家的价值观。
以刘备集团为正统,这才着意塑造了一系列高度具有儒家道德观和价值关的人物,同时反对不符合儒家核心思想的人物。
我们可以看到以“忠义”为代表的关羽,有富贵不移的千里走单骑,有可替代后主自立的诸葛亮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有拒娶兄嫂的赵云赵子龙,有于“三姓家奴”势不两立的张飞张冀德。
小说里最大的反派是曹氏家族和司马氏家族,他们都是篡位的“贼子”,自然被口诛笔伐,还特别指出有因果报应,这样得来的皇位,无正义性,也长久不了。
所有拥兵想自立者,也都是坏蛋,如袁术、袁绍,孙权还算好些的了。
吕布也是反派,不忠不孝的典型,三姓家奴。
历史上魏延死的挺冤,小说上费心费力地给他脑后加上了“反骨”,不得善终也就顺理成章。
用这样的眼光再去看一遍三国演义,会发现这样的概念比比皆是,会看到不一样的三国,这才是作者掩藏在诸多故事后的本意。

参考:
《三国演义》和《三国志》完全不同,“演义”如果用现代体裁翻译下就是小说,《三国演义》是罗贯中根据三国历史创作的历史小说,里面更多的是个人情感的投射比如很明显的“保刘贬曹”,连鲁迅都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偏袒蜀国的小说主旨或许主要是因为收到了《三国演义》的创作背景、时代背景与作者背景的影响。
创作背景:民间故事说书艺人的创作《三国演义》的全称是《三国通俗演义》根据史书《三国志》与民间绘本、故事改编。
大约在公元1345~1355年间,罗贯中来到杭州,在这里受到了很多说书艺人和杂剧名家的影响,当时说书艺人流行讲话本、史讲也就是历史故事,杂剧则是戏曲唱作,无论是话本还是杂剧都有很多三国故事,根据这些罗贯中编写了《三国演义》。
在民间一直有“皇家正统”的观念,曹魏崛起一直被认为是“名不正言不顺”,曹操被刻画成了夺权的反派而刘备则是以皇室宗亲的身份起兵被认为是正统,尽管刘备中山靖王后代的身份也没多少证据,但因为姓刘自然就是“皇室血脉”。
在当时流传的三国故事里刘备已经成了正统,自然以蜀汉作为第一视角去叙述,而《三国志》里作者陈寿是晋朝人,魏晋相承,尊晋的观念更多。
罗贯中的三国小说受到了当时民间文学故事绘本的影响所以就明显地偏袒蜀国。
时代背景:杂剧的发展与蒙古外来政权《三国演义》在写三国故事但也投射了不少时代的影子,罗贯中所处的年份是元末明初,元朝是外来民族蒙古建立的政权,尽管统治中国的历史并不长但此时民间文学空前发达,“唐诗宋词元杂剧”此时杂剧快速发展,杂剧就是戏剧。
杂剧还有不少“三国戏”,可考的就有关汉卿的《关大王单刀会》、郑光祖的《虎牢关三战吕布》、武汉臣的《虎牢关三战吕布》、王仲文的《诸葛亮秋风五丈原》等等一共40余部,里面包含了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比如“桃园三结义”、“关云长千里走单骑”、“范疆帐下斩张飞”、“三英战吕布”等。
这些故事在民间早已普及,罗贯中以时间为线串联起一个跌宕起伏的时代,因为当时元朝就是外族入侵所以三国杂剧里无一不体现对于“正统”蜀汉的歌颂,其实也是从一个侧面贬低元朝的统治。
甚至于在叙事编排上《三国演义》都受到了“杂剧三国戏”的影响,在杂剧中每一段的情节成为“折”,一本四折构成整个故事,《三国演义》里将折变成了章回体,每一章节有一标题,成为“回目”,回目和折其实异曲同工。
个人背景:有志图王却难遇真主在罗贯中还没开始写《三国演义》是时候三国中的很多杜撰故事已经在宋元时期流传,其中不少也是当时人们对于时代现状的投射情感,比如悲壮的诸葛亮北伐在南宋人看来也是当时迫切需要“北定中原”的期待,蒙古鞑靼抢掠土地更是需要“正统明君”去收复失地,此时三国故事已经是“尊刘”的风潮。
罗贯中生活的元末明初如果用一个词概括那就是动乱,如三国一样的群雄割据的时代,陈友谅、张士诚、朱元璋等各自起兵,史书记载罗贯中是个“江湖散人”,王圻在《稗史汇编》中称他“有志图王者,乃遇真主。
”或许他也在如诸葛亮一样在等着自己的刘玄德。
他自己曾亲身参与过那个混乱又草莽的年代,他曾是张士诚座下的幕僚,也曾想有所作为,之后张士诚投降元军,从此一蹶不振,再后来朱元璋消灭元军建立明朝,此时罗贯中50多岁回到杭州专心写《三国通俗演义》。
一部小说自然有作者自然情感的投射,比如《红楼梦》就是一部曹雪芹自己家族没落的挽歌,《三国演义》或许寄托着罗贯中对于明君正统的呼唤,对此才更倾向于蜀汉,因为这里有张云长的义薄云天,诸葛亮的鞠躬尽瘁,赵子龙的勇猛无双,刘备的贤良仁德……尽管很多都是经过加工的,比如草船借箭是孙权的主意,斩杀华雄的孙坚,杜撰了空城计、三气周瑜等等,但蜀汉是罗贯中对于主公、谋臣、将领最理想模样,所以才让刘玄德、诸葛孔明、五虎将的故事成了《三国演义》的高光。

参考:
蜀国又叫做西蜀,还叫做蜀汉,它的创建者是谁啊?
是刘备啊,刘备又被称为汉昭烈帝,他一直号称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虽然有点含糊其辞,应该还是有迹可查的。
这也就意味着刘备根正苗红,代表着大汉朝的正统。
汉献帝刘协一直看好这位刘皇叔,刘备更是打着恢复汉室的旗号吸引了无数的粉丝,尤其是刘备新野打败时,竟有十万百姓愿意跟着他逃跑。
不得不说刘备占着人和这至关重要的一点。
作者罗贯中作为一个读书人,在尊重历史的同时,自然而然的会把正统看的比较重要,循规蹈矩是一个读书人的本分。
佣刘讽曹也是作者贯穿全书的一个主旨。
书中一开始就已经说出了曹操的本色,名为汉相,实为汉贼,挟天子以令诸侯。
所以并不是作者偏袒蜀国,这是他发自内心的一个宗旨,小说往往是借古讽今,罗贯中生活在元末明初,而这部《三国演义》谴责了统治者的残暴和丑恶,反映了动乱时代人民的痛苦和对清明政治、对仁君的向往,体现了鲜明的“拥刘反曹”倾向。

参考:
三个字就能说明罗贯中在《三国》中为什么偏袒刘备了。
那就是“代入感”。
且听我分析道来!在“煮酒论英雄”的故事里,刘备和曹操说起当时的豪杰分别有河北袁绍、淮南袁术、荆州刘表、江东孙策、蜀中刘璋、西北马腾。
这些人都割据一方。
比起刘备三兄弟来说,那可是天壤之别。
按理说在当时的环境下刘备团队能生存下去就不错了。
可是后期刘备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总结战败的经验,又礼贤下士请得诸葛亮出山。
而后诸葛亮火烧新野、联孙抗曹火烧赤壁。
到后面占据荆州、汉中、益州等地,实现了阶级性突破。
即使后来还是被灭亡了。
可是我们在读这本书的时候还是把自己当成刘备或者蜀汉团队的一员,在刘备创业过程中为他取得的成就而高兴,同样也会为关羽、张飞、诸葛亮等人的死而惋惜。
我想这也是罗贯中明显偏袒蜀国的原因。

参考:
因为在他眼里,汉室才是正统,其他都是反贼
参考:
不然能怎么写?
以魏国为主?
操奉天子以令不臣,带甲百万,四海归心,讨董卓、灭吕布、平袁绍、收刘表!二贼趁乱,备拥兵于蜀,权占江南。
曹之子丕,贤君也,授懿以军权,致蜀军不能进。
懿之二子皆奇才,遂灭蜀、吴,天下归一!《三国演义》完!??
参考:
古中国在文学文艺上有成就的人,都是一些落魄的读书人。
落魄的读书人内心里头当然对当权的人有些怨言,更对那些挂了名人才名头的人心内不服。
甚至鄙视这些德式的读书人,从而形成了民间有能人,官府都腐儒的说法。
知道这种心态就能探讨中国文学作品。
三国演义里面,曹操是宦官的义子,袁绍等人是达官显贵的公子,孙权是机谋算尽人的接班人,刘备是个卖草鞋为生的。
所以可以看见达官显贵的后代们,一个不如一个。
可在官府参与事情的谋士们,大家们个个草包无能。
所以孙权因长江之险,而得一时之安。
罗贯中写成是得地利之人。
而曹操因挟天子以令诸侯。
罗贯中写成占有天时。
只有刘备才携老百姓迁来移去的流窜着。
罗贯中写成占有人和。
这是罗贯中写的故事的框架,并用这个框架。
在符合儒家思想的情况下,颠倒了是非黑白。
从而弱小的变得伟岸,雄才大略的变成奸雄,得失算得清的被写成无能。
所以曹操统一了北方而写成奸雄,可自保处自己处于不败之地的孙权被写成了无能之辈,东流西窜的无家可归的刘备被写成了圣明君主。
完成这一切的是刘关张的桃园三兄弟。
但用鄙视的方式写孙权周瑜之间的关系。
不含有忠义之意。
用滥杀无辜的方式写曹操成为奸雄。
所以刘备一个胜利接着一个胜利,败了的逃窜也写成了护民运动了。
实际上这是被打的没地方跑才跑到四川的。
并且用用计谋骗得了荆州和四川。
事实仍然不可违背的,所以刘备帮派的人员除刘关张以外,都是一些被俘或者被骗诈来的降将,并且一任用任用于终生的,没有新生力量产生。
帮助刘备立形象的是诸葛亮。
这就是舌战群儒的东吴之行。
从而也写出了官府文人的腐儒性,颂扬了民间文人的精明通达博学性。
因此实际上东吴仍然是人才辈出的,而曹操更是能人一个接一个地产生出来。
所以最终东吴人,灭了西蜀荆州之根的关羽。
间接的写出了刘备大舅子们之类的叛逃。
但是最终敌不过曹魏的强大,猛勇猛。
从而三国归魏。
然而人才辈出,以能人为用的曹魏,最终被更奸谋的司马家取代了。
这就促成了历史中的帝王成立以后杀功臣的后患。
也就是得出了所谓的历史教训。
三国演义上写的真奸诈的人是蜀汉。
他们靠骗,骗得了荆州,又骗得了四川。
更用骗促成了成了赤壁之战。
而空城计和张飞喝断桥,更是一个骗局。
而曹魏的曹操,真实在,他一步一个脚印的收复北方一带,再向南推进,很有章法的,甚至应对孔明七出的歧山,也不理不睬,一味的守卫自己地盘儿。
恢复民力兵力。
从而显得诸葛亮穷兵黩武了。
曹操爱护民力,可由他的马受惊踏了农田,要自己自杀自己,可见一斑。
但被罗贯中写成奸诈了。
诸葛亮七伐曹操,可见对民众的生存是不顾的外,更显死读书本的结果。
这就是只背记住了刘邦起事于四川,最终统一了全国。
诸葛亮效仿刘邦才这样采取他的行为的。
如果真是有战略谋略的话,诸葛亮应该是趁着荆州之势,顺江而下,先收复东吴,先把弱点弱些的孙权灭了,在于强些的曹操对抗,以争天下。
可是诸葛亮弄反了,伐强而合弱,这不就是做无效工吗。
可见罗贯中的高明文笔,颠倒了黑白是非的能力。
因此人们在读三国演义以后,第1个灭亡的蜀国最好;
第2个灭亡的东吴也不错;
只有灭了这两国的曹魏最坏;
司马家在替蜀吴两家报仇呢,从而写出天道轮回,必有报应这一说法的。

参考:
因为《三国演义》的故事大纲并不是罗贯中写的,而是源于宋朝说书的话本。
偏袒蜀国的不是罗贯中,而是宋朝舆论。
宋以前,王朝正统看的是占据中原,讲求逐鹿中原,入主中原,但宋朝把中原丢了,按照旧传统来看宋朝算不了正统王朝,所以宋朝换了种说法,也就有了血统优先的理论,把蜀汉当成正统的书法。

参考:
罗贯中本身是辅佐 陈友谅的,辅助 陈友谅和元朝打和朱元璋打。
陈友谅被消灭后,罗贯中写的小说《三国演义》。
把自己设定为诸葛亮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