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如果宋江不招安最后会怎么样

按《水浒传》小说情节发展,如果宋江不招安,那么以宋江、吴用等人的韬略,以及108将的盖世武艺与无敌实力,割据山东,再席卷北宋,似乎真也不是难事。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真实历史中的梁山巨寇宋江,虽击败过几次官军,却并不是无敌的!在梁山实在混不下去了,然后欲乘船自水路出海,想去做海寇。
结果,让河间太守张叔夜堵了个正着。
然后,激战之下,官军大胜,宋江等俯首请降。
注意,是请降,而非招安!之后,梁山之众便湮灭在了历史长河中,连个小浪花也没再翻起来一个。
而不久后,收了梁山好汉之后的张叔夜,率兵往汴京勤王。
张叔夜的军队,打梁山英雄如摧枯拉朽般的轻松。
但遇上了剽悍的女真骑兵,却屡战皆艰难,差点儿就让揍得鼻青脸肿。
而张叔夜麾下那些归服的梁山武林高手与英雄好汉,并没有发挥出丝毫作用。
徽、钦二帝向金请降,连同赵家帝室妇女三千余被掳北上。
张叔夜亦遭金兵拘捕,押往北地,中途不堪受辱而自尽,令人嗟叹不已。
而归服的梁山好汉究竟下场如何,史书再无片言只语。
所以,若是宋江不招安\归顺,那么结局无非就是二种下场。
一:按演义中的梁山实力,最后称王称霸。
宋江若能趁二帝被掳时登高一呼,行大义于天下,宋江或许能成就一番曹孟德之业。
毕竟,梁山好汉中,有智谋者不逊荀彧郭嘉,武艺也不输五子良将的,大有人在。
再退一步,也能做个孙权。
不过,割据的是山东而非江东。
但是,若施耐庵把书写成这样,那么《水浒传》就成了地摊货,再入选不进四大名著了。
二:按正史中的梁山。
史书对宋江等,只是一笔带过。
这就证明了梁山好汉们的真实力量,实际仅为演义中所描写实力的一成。
若是宋江不肯投降,那么梁山之众,将会统统被张叔夜干净、彻底的屠了个一干二净。
文人写小说,有时候就是写自己。
施耐庵写水浒,实际上或是写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抱负。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
恰似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
......这首借宋江而吟出的诗句,岂不就是《水浒传》作者的心声?
施耐庵身怀武艺,又有文才谋略,又逢元末明初,天下战乱的时局。
却奈何时运不济,不遇明主,故而难展所学。
虽有一身本事,也只得坐等天下由乱转治,自己却毫无建树。
于是惆怅之下,一腔抱负全落在了书本中,最后成就了一部英雄聚义的名著。
而书中的宋江,饱览经史,又通武艺,更好结交英豪,声名显于山东。
却因大宋科举制度所限,使宋江空有本事,亦只能屈身为一小吏。
“一日为吏,终身不得为官。
”科举制度,让宋江、卢俊义、吴用这种怀有实才,却过不了考试关人物,报国无门,被迫流落于江湖。
而像林冲、鲁智深、武松、花荣等等虚构的英雄,本可以为国开彊,纵横万里之外,斩将夺旗,搏军功揽封侯的熊虎之士,也纷纷在体制内碌碌无为,最终沦为了贼配军与盗贼。
大宋从不缺敢战壮士,只是大宋没有善待壮士,所以两宋皆亡于外患。
作者或是在借书本,对已逝去的大宋写尽了自己心中的回味与不甘。
而给宋江等人安排的结局,也是颇有意味的。
任他宋公明一腔热血报国之志,为朝廷出足了力气,最终仍然洗不掉士大夫们心里给他打下的贼寇标签。
108将用血换来的,亦不过是些低级军职。
正是侮辱极强,伤害极大。
(图来自网络)
参考:
宋江的性格决定了出处,必定会招安,宋江优柔寡断,总想着安稳,目的也想去皇帝哪里捞个一官半职,宋江不像其他人,只想着自由,只想着自己干一番事业,只想着替民行道,大家看看梁山的招牌就预示着招安,替天行道,就是替天子行道,替皇帝行道,所以招安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宋江不可能不招安,他的出发点就是效忠皇帝,最后宋江彻底变了,不惜牺牲兄弟的姓名,为皇帝卖命,最终的结果大家都看到了,基本全军覆没,悲哀啊!假如不招安梁山会一直存在,皇帝也无可奈何,最终会和梁山一分为二,各自为营,梁山就是另外一个朝代。
皇帝拿宋江也是没有办法,毕竟个个武艺高强,梁山也是顺民心,得民意,被大家崇拜,当年的梁山与官府抗衡,替百姓说话,水泊梁山方圆八百里肯定也是国泰民安,这些地方都是梁山的保护范围,以前经常说方圆八百里,确实面积很大,绝对也是一个国家。
如果宋江不招安肯定也是无忧无虑,逍遥自在,他们在梁山也是称霸一方,但是他们是在为民做事,替百姓说话,深得大家的爱戴和喜欢,梁山周围绝对没有欺压百姓的事情,更没有人敢胡作非为,毕竟好汉们不同意,这些英雄好汉都是老百姓保护神。
当年的梁山好汉是深得民心的,他们替民行道,得到大家的爱戴,如果宋江不招安肯定大家都会平安无事,最后害死兄弟,自己也被奸臣所害,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一生,大家说可惜吗?
宋江之所以招安,因为他以前在官府干过,想给兄弟们谋一副差事,以后也有一个安身之地,他不想就这样占山为王一辈子,也想安稳,结果呢?
悲哀啊!
参考:
水浒传是宋代的事情,一般农民起义有三个结果,一造反成功做皇帝,二是诏安做官,三是被朝廷所灭。
宋以前农民起义坐天下的只有刘邦一个(还有一个是后面明代的朱元璋),成功率太低。
宋江作为一个知识分子这点自知之明还是有的,虽然前期梁山诸将对战朝廷兵马都是以胜利告终,但是如果宋江不提出诏安的目标,首先朝廷的旧将只怕会不服宋江,宋江招降的时候一般都是说奸臣当道,报国无门,只待朝廷诏安,报效朝廷。
到最后不诏安朝廷降将恐怕不是叛逃就是内讧,反正梁山势力大减。
就算梁山没有内讧,叛逃,梁山终究是一隅敌全国,梁山兵将终究会老,一百单八将体力,武力值回下跌,朝廷能禁得起失败多次,梁山恐怕一次失败也承受不了,失败就是死亡。
梁山还是强盗行为,没有占有城池,土地进行收税,发展自己的经济,然后招兵买马,扩大自己的势力,这点还不如方腊,只会对距离梁山较近的城池就行掠夺,抢钱抢粮抢完就走,近的抢完以后呢?
就抢远的?

长途作战长时间长的话恐怕会被朝廷给困死吧。
宋江的方向的对的只是实施措施不对,诏安到朝廷后终究还是在高俅,童贯的手下做官,你要不把他们说服要不作战的时候杀死他们,既然得罪他们,对他们进行过侮辱,打败过他们知道他们战败后狼狈样,他们怎么可能放过你们。
只走皇帝情人的路线,太短视,宋江江湖上的厚黑学,对朝廷厚黑学太小儿科啦,玩死他们太容易。
不过宋江做的诗挺有气势。
《西江月·自幼曾攻经史》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
恰似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
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
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
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参考:
不诏安也是死路一条,他们所谓的108个好汉 ,其实都是一帮鸡鸣狗跳乌合之众,等待宋朝廷精锐部队出来围剿可以说是一个不剩。

参考:
水浒传中宋江如果不接受朝廷招安,最后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被朝廷消灭,一条是自生自灭自动散伙。
这是因为,第一,朝廷将他列为四大寇第一名,是朝廷重点剿灭的对象。
只要朝廷想对他动手,随时都可以调兵遣将前来攻打。
前面派呼延灼、关胜等人来剿,后有童贯、高俅来攻,虽然都没取胜,但说明朝廷并不是对他们放任不管。
只要假以时日,调整战略,他们终将会被消灭。
第二,梁山泊所占地盘过于狭窄,没有战略纵深。
朝廷发动的任何一场剿灭梁山泊的战役,对于朝廷来说都只是一场局部的战争。
对于梁山泊来说,都是一场总体战。
因为地域太小,沒有回旋余地,所以一旦发生战事,就必须拼全力去应对。
第三,梁山泊对于朝廷来说,只是好比人体皮肤上一个小火疖。
而朝廷对于梁山泊来说,则好比大象和松鼠,从体量上就不对称。
朝廷不论是从兵源上,还是财源上都取之不竭。
而梁山泊的兵源、财源除了打家劫舍,攻击附近州县外,基本沒有补充的渠道。
打一场战役,梁山上就算是胜了,但兵必然有牺牲的有负伤的,钱粮必然是要消耗的。
如果朝廷采取围而不攻,长期驻守,梁山泊没有补充,后果会怎样,应该不猜自明。
第四,从梁山泊本身来说,虽然号称“八方共域,异姓一家”,但一百零八人却也良莠不齐。
虽然有武松、鲁智深这样义薄云天的好汉,但也有王矮虎这样的贪心之人。
现在表面平静,但谁能保证时间长了有人不生二心。
而如果一旦有人生了二心,又有谁能够强留得住。
在平定方腊前离别众人,回山修行的有。
在平定方腊之后,有人不愿恩赐,于路上去的有。
在接受恩赐后,自动辞职的也有。
所以说这些人在一起时间长了,不一定能够长期共存,就是朝廷不出兵,只要他们不想反对朝廷,一定会自生自灭,最终自动散伙了事。

参考:
如果有如果,就太没意思了!宋江有如果,就如同当时乱世灾难下的民众,有人希望!以宋江的才识,性格,意志格局,如果不招安的话,天下将是要起底的!首先,宋江必定被兄弟门所杀,宋王朝也随之而亡,新兴的王朝必将开始!这也许就是水浒作者的意志!宋江招安,是天意!宋江不招安是作者对世道未来的渴望!为什么说,宋不招安反而被兄弟所杀,这就涉及到梁山好汉的人才辈出,替天行道的大义宗旨。
水浒的潜台词,就人间的镜子,照了就可整衣杉,不照不知自身样!宋江招安的故事情节,已由作者从各位好汉上梁山四面八方的汇聚,点明了当今世道,民众如同江河流水一样,不确定流向大海,而是时刻受烈日烝发而聚雨??!水浒,就是天上镜,人间民众世外情怀,扯远了!总之,宋江不招安,天下结局:顺应潮流,宋江(宋朝江山)亡无疑!这就是水浒的作者反当时黑暗杰作:无论如何,宋朝未年腐朽王朝,亡期不远,聚义,招安都是欺骗不了天下民众的!可惜,作者下的结论正确,只给天下挂上一面镜子:水浒传!
参考:
很难说。
这得看梁山的走势,来咱们分析一下:首先从宋江挂帅开始打祝家庄时说起,包括后来杀了高俅侄子和朝廷呼延灼领军的朝廷军队碰撞,那时算是梁山正式下山出手打的第一仗,基本可以看出当时梁山的弱点,管理混乱,虽然好汉众多,可善于兵法的很少,而且梁山这个班子初建,整体框架还没有成型,更别说和朝廷抗衡。
到打完祝家庄后,更多的成员加入梁山,如孙立,徐宁,呼延灼,杨雄,石秀,扈三娘,卢俊义,燕青,二龙山众兄弟等,这其中也不乏有几位是统兵之将才,真正的朝廷里的正牌军。
所以从这个趋势来看,如果宋江在不诏安的情况下,随着以后梁山在江湖的威望越来越高,树起“替天行道”大旗,来投奔的或者归降的各路英雄会更多更广。
梁山从晁天王他们七星聚义劫了生辰冈上来火并王伦后,改为聚义厅,后来宋江改为忠义厅,不管聚义也好忠义也罢,围绕的是一个“义”字。
所以只要梁山企业管理不会出现差错,领头羊威望高,在不倒的情况下,义字当头,那么这就相当于一群猛虎共同拧成一股绳,虽然还达不到能真正的抗衡大宋朝廷,但照如此长期发展下去,苦练排兵布阵,各英雄分工明确,也会成为一方诸侯。
至于想要夺取大宋江山,要看他们的造化了,想推翻前王朝得讲究个“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纵观古今,改朝换代大都是在:旧王朝昏晕无道,国家统治天怒人怨,奸佞当臣,权倾朝野,民间怨声载道时期,而且还需自身有很高的威望,得民心,顺天应势,揭竿而起,才有可能一搏。
所以说即使不诏安,后续的走势也很难预料,自身的情况,当时朝代的背景以及自身所处的区域等等,影响因素甚广,不可估量。
个人观点,各位条友共赏。

参考:
如果不招安,朝庭也很难灭掉梁山,粱山也不能推翻朝庭,因为梁山这伙好汉和方腊不同,从来不攻城掠地,只是成天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就满足了,宋江打着“只反贪官,不反朝庭”的旗号。
金兵攻占领了汴京,掠走了徽钦二帝,北宋亡国了,宋江会率领梁山好汉参加抗金的义军之中,也可能会投奔当时的抗金名将宗泽的队伍之中,和后来的岳家军,共同抗金。

参考:
如果不接受招安就是《荡寇志》的剧本。
谁都会来围剿你,北宋,金国,南宋,蒙古都会来,宋江就会像座山雕一样,终有一天被消灭。

参考:
人民幸福指数会提高,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忠厚仁义现在不减半,也不会如此淡凉!
参考:
宋江不傻,水浒的那帮人只有招安是唯一的出路,虽然这条出路未必美好。
如果不招安,水浒的那帮人最终的结果依然是死路一条。
从水浒那帮人和方腊一战的情况看,水浒那帮人干不过方腊。
水浒的政治主张是“替天行道”,可见是一帮无远大目标的草寇,方腊的政治主张是“是法平等”,目标远大;
水浒的那帮人造反也是没有出路的,首先干不过官军,山东地盘他们只能控制很小一部分,占县城可以,占个府城都很难,即使他们火好到“开了挂”,打败了官军,最终也干不过方腊,造反绝不会成功。
水浒的那帮人如果不招安,会死得更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