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亲王胤祥为何会从康熙极宠到打压他做了什么令康熙如此对他

看过电视剧《雍正王朝》的朋友,对于其中忠肝义胆、侠士风流的十三爷胤祥,必然不会陌生,可以说他是整部剧中,无论是人物刻画,还是性格张显上,都是被认为演绎的最为“完美”的角色人物了。
历史上的胤祥,在与雍正的关系以及他对于雍正朝时期的统治贡献上,远远超过了《雍正王朝》中的描述。
常年担任国家“二把手”的胤祥,几乎参与了雍正的所有政策是制定与实施,包括充盈国库、火耗归公、摊丁入亩、平叛西北、改土归流等,都有着他的不辞劳苦的努力与付出,甚至可以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来形容。
也正是因为如此,雍正给予了他极高的礼遇和推崇,就是纵观整个清朝的历史,他所获得的也都是极为的罕见而特殊的待遇。
他凭借着自己“治天下”的功勋,成为清朝第九位可以世袭罔替、隔代不降爵位的“铁帽子王”,还额外被“附赠”了一个郡王爵位;
同时他也唯一可以不用“避讳”雍正,继续使原名的康熙皇子;
死后葬礼的规模额陵寝的规格更是远超其他其他皇族成员。
而他与雍正之间的始终亲密无间的关系,更是被誉为了“一代千古君臣兄弟”的典范。
“朕实赖王翼赞升平,王实能佐朕治平天下。
咸谓圣王贤臣之相遇数千百载而一见,今且于本支帝胄之间得之。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被雍正誉为“国士无双”的“圣王贤臣”,竟然在康熙朝时期的政治舞台上整整“消失”了十多年的时间,更令人感到惊讶的是,曾经的他还是康熙皇帝最为喜爱的皇子之一。
从极度受宠,到被冷眼想看,康熙对于自己这位皇子的态度为何会有这如此巨大的发差呢?
原因不是因为别人,恰恰就是因为雍正。
曾几何时,胤祥也是深得康熙宠爱的皇子。
胤祥,生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生母是敬敏皇贵妃章佳氏。
章佳氏,原属满洲镶黄旗包衣,父亲是参领海宽,所以她的出身也是非常的低,并且在其入宫的时候仅为一介宫女,这一点同雍正的生德妃乌雅氏的情况极为类似。
只不过,章佳氏的“运气”确实比不上乌雅氏,乌雅氏在生下雍正后的第二年就被册封为嫔,但是章佳氏直至去世,也都仅仅是名没有身份、没有得到正式册封的庶妃。
康熙皇帝只是在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其去世以后才追封其为了“敏妃”。
尽管其生母章佳氏没有得到康熙皇帝的宠爱与重视,但是胤祥却获得了康熙皇帝的极度喜爱。
在章佳氏去世的时候,胤祥只有十三岁,于是康熙皇帝安排当时已经是“四妃”之一的德妃乌雅氏抚养胤祥,而胤祥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与雍正所结识,并且逐步建立了非常密切的关系。
当然,除了安排德妃乌雅氏照顾胤祥的生活外,康熙皇帝还为其安排了一位老师,这便是康熙皇帝本人的表兄弟,“大国舅”佟国纲的儿子法海。
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时年23岁的法海考中进士。
四年之后,法海在其27岁的时候,就被康熙安排为十三阿哥胤祥和十四阿哥胤禵的老师。
虽然这一点也遭到了当时不少朝臣的质疑,认为如此年轻的法海做皇子的老师只会是“误人子弟”,然而事实的结果是,法海所培养的两位皇子是康熙皇子中公认的“文武全才”。
其中的十四阿哥胤禵后来被封为“大将军王”,统领朝廷十万兵马平定了蒙古准噶尔部首领策妄阿拉布坦的叛乱,立下不世之功;
胤祥同样是深知兵法韬略,并且天资聪慧,酷爱读书,文化素养极高,根据《天咫偶闻》中的记载:“怡亲王府藏书之所曰乐善堂。
大 楼九楹,积书皆满。
”而除此之外,康熙在这一时期对于胤祥喜爱的最为直接表现还要属是,自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至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康熙皇帝只要离开京城,必将胤祥带在自己的身边让其跟随左右。
特别是在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康熙皇帝第五次南巡的时候,除了同样是康熙每次外出必要带上的太子胤礽,所有皇子中,也只有胤祥跟随了康熙的这次南下。
当然,康熙皇帝这样的做法除了是对胤祥的喜爱外,也是对于胤祥的充分信任,因为这个时候的胤祥也在一定程度上要起到牵制太子胤礽的作用。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康熙皇帝第一次亲征噶尔丹期间病重,太子胤礽与三阿哥胤祉前往康熙的营帐进行探视。
然而见到康熙皇帝的病态后,胤礽非但没有任何伤感之意,反而表现出了莫不关心甚至是兴高采烈的状态,进而引得了康熙的极大不满,当众训斥了一顿后,直接将其撵走。
在这之后,康熙皇帝与太子胤礽的之间的矛盾开始逐渐显现,胤礽愈发不佳的表现也引得了康熙皇帝对其的警觉。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让胤祥随同前往,实际上要让胤祥保护自己不为胤礽所害。
康熙之所以安排胤祥出任这样的“工作”,也是有着一定的原因的。
其一,史书上记载,胤祥精于骑射,并且是武功出众,是有着保护康熙皇帝能力的。
其二,一直以来,胤祥的“忠孝”精神就为康熙所认可,同时胤祥处事仔细,且为人踏实,康熙皇帝自然对他是非常的放心。
其三,胤祥与太子胤礽关系非常的不好。
早年间,胤礽经常性的因为胤祥生母章佳氏地位不高而欺凌胤祥,在章佳氏去世后,胤礽对于胤祥的欺凌是更加肆无忌惮,两人的关系愈发的不佳。
所以康熙皇帝也正是利用了他们之间不和的关系,使得胤祥于公于私都会成为胤礽的掣肘,让胤礽不敢妄动。
然而伴随着“一废皇太子”事件的发生,康熙皇帝对于胤祥的信任与喜爱也就此戛然而止了。
“一废皇太子”后,胤祥被康熙圈禁在了宗人府。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康熙皇帝在热河秋闱期间,以“太子不孝,所行不善”为由,第一次将胤礽的皇太子之位废黜。
然而伴随着康熙皇帝“一废皇太子”,其他对皇位有着觊觎之心的康熙皇子也开始了行动,原本皇子间背地里的“暗斗”也就这样被彻底搬上了台面。
看过《雍正王朝》的朋友对于此并不会陌生,在这一时期,表现最为活跃的便是大阿哥胤褆和八阿哥胤禩了。
前者一心将要将太子胤礽至于死地,甚至“愚蠢”的向康熙谏言想要亲手杀掉胤礽以“除去庆父之忧”;
后者则是借着包括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十四阿哥胤褆在内的一众皇子,以及朝中绝大多数官员们的支持,展开了积极的“夺嫡”攻势,势要夺下太子之位。
而最终的结果是,凡是参与到其中的皇子,皆遭到了康熙皇帝的严重惩治,并且使得康熙皇帝本人对这些参与夺位的皇子们,是极为的厌恶。
不同于《雍正王朝》中胤祥的“太子党”形象,胤祥与太子胤礽之间有着非常深厚的矛盾,于是这一时期的胤祥见到胤礽被废黜了皇太子之位,也是非常积极的投身其中,奔走疾呼,想着彻底扳倒太子。
而也正是因为他表现的过于活跃和明显,胤祥为康熙皇帝所察觉,并被康熙皇帝下令拿下。
其实,胤祥本身并没有夺嫡之心,他这样做完完全全就是为了雍正,这个时期的雍正和胤祥就已经建立了非常深厚的情感。
前文中也说到了,胤祥在其生母章佳氏去世后,就被康熙皇帝安排由德妃抚养照顾,然而此时的德妃已经在抚养自己的亲生儿子十四阿哥胤禵了,对于胤祥难免就会有疏漏,而此时的雍正却给予了胤祥极大的关怀。
在此之前,雍正就曾因为当时乌雅氏的身份卑微,被安排给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抚养,同样的“寄人篱下”的生活经历,让这两人之间迅速建立了同理心,进而成为了至交。
与此同时,除了太子胤礽之外,包括大阿哥胤褆、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乃至十四阿哥胤禵等人都因为胤祥身份较低且幼年丧母,而对其进行了欺凌,只有雍正对其极为友善,在这样对比之下,雍正和胤祥建立极为密切的关系也就成为了必然。
基于这样的感情基础,于是胤祥在康熙的询问中,扛下了所有的责任,关于雍正他没有吐露一言半语。
而由于胤祥的表现太过于积极,且在康熙皇帝对其的询问的过程中又态度极为坚定,甚至顶撞了康熙,于是盛怒之下的康熙将其圈禁在了宗人府之中。
或许这个时候会有人问,胤祥不将雍正“供出来”,难道康熙皇帝自己看不出来么?
结果还真的是这样,因为雍正“隐藏”的太好了。
在“扳倒太子胤礽”这件事情上,所有对皇位有着觊觎之心的康熙皇子其目标和利益是一致的,包括雍正在内,他本人对于胤褆、胤禩等人的行为从内心来说是非常支持的。
只不过他一直没有置身其中,更没有选择付诸行动,换句话说,雍正所有的想法和安排都是通过胤祥来实施的,他并没有直接参与。
而他在感觉到康熙皇帝极度反感皇子们相互结交甚至与朝臣结党以谋取皇位,并且也看穿了到康熙想要重新册立胤礽为皇太子,于是他果断调整了方向,开始迎合康熙,支持太子胤礽。
与此同时,在康熙皇帝想要处罚胤褆、胤禩的等人的行为时,也在主动为其求情开脱,给康熙皇帝留下了一个极好的印象。
就这样,伴随着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康熙皇帝复立了胤礽的皇太子之位,雍正也因为其此前深得康熙皇帝满意的表现,被加封雍亲王。
也正是这次加封,让年羹尧家族正式划归给了雍正统领,成为雍正的“藩邸故人”,让雍正不仅爵位、职务得到了提升,实力也得到了很大的增强。
而这个时候的胤祥却被关在宗人府之中,过着清苦而孤寂的日子。
试想下,以康熙皇帝的秉性,雍正这样的“阴狠”行为,一旦为康熙皇帝所知,结局和下场是可想而知的,甚至可以说,如果胤祥“供”出了雍正,雍正必然将就此失去夺位资格,而胤祥则可以凭借康熙皇帝对其的喜爱全身而退。
然而,胤祥没有这么做,他为他的这位患难之交的哥哥挡下了这一“枪”,进而使得雍正非但没有受到牵连,反而扶摇直上,只不过胤祥自己却为此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
身体和心灵遭受到双重打击,致使胤祥就此退出康熙朝的政治舞台。
《雍正王朝》中的胤祥,被康熙皇帝圈禁在宗人府中长达十年的时间,历史上的胤祥虽同样被圈禁在宗人府,但是被圈禁的时间并非十年,而是前后一年多的时间。
然而就是这一年多的圈禁时光,给胤祥的身体造成了巨大创伤。
“湿素毒结于右腿,膝上起白泡,破后成疮,时流稀脓。
”由于康熙皇帝对其余怒未消,使得胤祥的圈禁条件远非皇室该有的待遇,胤祥也就此患上了非常严重的腿疾,并且留下了后遗症,一直到其晚年,都是深受其累。
而这样一来,也使得胤祥的武功再无法施展,作为皇族的外在形象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再加上康熙皇帝对其在“一废皇太子”期间表现的不满,在此之后,康熙出巡时,胤祥再也没有跟随前往。
除了身体状况大不如前,胤祥在康熙朝时期的政治前途可谓是就此没落。
一方面,康熙皇帝在安排其他皇子署理政务的时候,总是刻意的将胤祥排除在外,使得胤祥自始至终,没有得到过任何展现自我才能的机会。
另一方面,康熙所有的成年的皇子在康熙朝时期都受到了册封,唯独胤祥没有获得任何的爵位的晋封,甚至连赏赐康熙都没有给予,俸禄上也是远远低于其他的皇子。
于是这也使得胤祥的生活条件相较于其他的皇子,可谓是极为清苦,“家计空乏”。
不仅如此,就连胤祥的老师法海也因为受到胤祥的牵连,而被降职,直到雍正朝时期,才重新被重用。
胤祥也就这样,彻底消失在了康熙朝晚年的政治舞台上,就连史书上对其在这一时期内的表现鲜有记载。
可以说,胤祥为了雍正,“赔”掉的是自己十多年的青春岁月,“赌”上的是更是此后的半生。
只不过,胤祥得到了他想要看到的结果,此前他的一切付出与“牺牲”,并没有白白浪费。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皇帝去世,胤祥并没有如同《雍正王朝》中那样,去夺取兵权,扶保雍正登基,历史上做这件事情的是隆科多。
胤祥所做的是在得知雍正继位的消息后,马上下跪磕头,拥立新君,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也算是发挥了一定的价值,不过并没有发挥《雍正王朝》中那样力挽狂澜的作用。
而坐上皇位的雍正也没有忘记自己的这位弟弟曾经为了保护他所作出的“牺牲”,在其登基后的第二天,随即晋封胤祥为和硕怡亲王,委以议政大臣之职。
并且雍正还将胤祥的生母章佳氏连升两级,晋封为敬敏皇贵妃,同时下旨将其棺椁按照皇贵妃礼仪重新下葬,还是随同康熙皇帝一起葬入了景陵地宫之中,享受到了莫大的荣光。
可以说胤祥在康熙朝失去了,在这一刻全部被雍正“补偿”了回来。
当然,胤祥也没有辜负雍正的这份信任与厚爱,他不仅尽心竭力的帮助、辅佐雍正,更是能时刻恪守君臣之道,让雍正对其是更加的放心,而这二人也就此开启了“一代千古君臣兄弟”的佳话,为后世所流传。

参考:
从《雍正王朝》电视剧来找答案,其实康熙临终前已经亲口告诉雍正了,打压圈禁胤祥的目的是为了雍正:首先,胤祥与雍正的感情胜过一母同胞,是双刃剑《雍正王朝》里,老四早有夺嫡之心,但是一直以孤臣自居,这一点让康熙很满意。
因为根据大清的相关律令,大臣们不得结交阿哥,怕的就是结党,形成党争。
雍正虽然以孤臣自居,但是还是有要好的人的,这个人就是十三阿哥胤祥。
胤祥因为出生后母亲早逝,一直是德妃带大的,所以把德妃比作亲生母亲。
在成长过程中,又和老四也就是雍正亲近,比一母同胸胞都亲。
这种亲密关系会形成“双刃剑”:一方面,胤祥是老四的得力助手,江南筹款正是因为老十三的鼎力相助,才顺利完成筹款任务。
回朝途经江夏镇时,也是因为老十三的帮助,雍正才躲过胡师爷的相害,救了雍正。
另一方面,胤祥因为与雍正关系密切,被认为是老四一派的铁杆拥趸,容易形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情况。
西北战事吃紧,康熙要阿哥和大臣举荐大将军王,雍正就想用全家性命保荐老十三胤祥,被邬思道阻止。
前明确告诉雍正,如果真的要拿全家性命担保,那全家性命可能就不保了,然后列出一系列不利于胤祥的因素,如果胤祥出任大将军王,西北一样会失败。
邬思道的分析进一步确认了雍正和胤祥的关系是双刃剑,一不小心就会伤到雍正。
其次,胤祥侠肝义胆,做事有时会冲动,康熙担心胤祥做出祸事牵连雍正《雍正王朝》电视剧前几集其实表达了两个意思:第一,太子胤礽是一位不合格的储君。
康熙将国政交与胤礽,结果胤礽把国政搞得一团糟,国库存银只有区区50万两,一场水患的危机都无力应对,让康熙非常失望,也忧心如焚。
自此,康熙已经有了废太子的意念。
第三,老四江南之行,不仅募集到了赈灾款,解了燃眉之急。
而且能力得到了展示,再加上“孤臣”的表现,让康熙把老四雍禛纳入了太子的备胎计划。
太子废立,是牵扯到国基是否稳固的大事,康熙非常慎重。
一方面要继续给太子机会,希望太子不要成为阿斗,能扶得起来。
一方面也得打造备胎,万一太子扶不起来,必须有过硬的、让康熙放心的备胎出现。
江南赈灾后,老四成功地被康熙纳入备胎进行考察和培养,而作为老四最得力的助手胤祥这时候就成了雍正的“双刃剑”。
因为胤祥是一位侠王,是康熙的“拼命十三郎”,考虑问题简单,做人一等优秀,做事往往会凭个人好恶冲动行动。
搞政治不成熟,往往会被人利用。
太子与郑春华的奸情被撞破,太子为了保护自己,让胤祥杀郑春华灭口,而胤祥却选择救了郑春华。
胤祥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他插手郑春华事件都会惹祸上身,一旦老八他们抓到把柄,就会掀起滔天巨浪。
毕竟郑春华是康熙的妃子,郑春华也只有康熙才有权利处置。
江夏镇事件是老四和老十三共同策划的,本来只想取到百官行述,没想到年羹尧下手太狠,屠了一个镇子,还附带着把淮阴千总手下的一部分官兵杀了,这也是塌天大祸。
如果康熙追究这事,结果就是老四的“储君备胎”只能胎死腹中,不追究,以后指不定又会出什么乱子呢。
所以康熙采取了一个折衷的办法:拿下老十三,圈禁起来,先杜绝双刃剑的不利一面再说。
同时也让老四成为真正的孤臣,以此考验老四在没有老十三帮助的情况下,有多大的办事能力和掌控全局的能力。
从电视剧《雍正王朝》康熙的行为来看,康熙为老四的谋划及保护可谓深远,可惜老四一直到康熙死前前口告诉他才明白其中的道理。
其三,打压圈禁胤祥其实是磨砺十三爷的性格,让他将来成为雍正的得力臂膀而不是祸胎康熙把老十三圈禁,郑春华事件只是诱因,真正的目的是要磨砺胤祥的性格,让他政治上成熟。
胤祥为人正派,心肠厚道,做事有时难免失于简单和冲动,这样的性格将来辅佐雍正,也会给雍正惹事。
万一胤祥做错事,会让雍正左右为难,不处罚,难堵群臣之口;
处罚了,雍正又不甘。
所以康熙希望通过长期圈禁,让胤祥能自我反省,在政治上成熟起来。
康熙临终前,分析了诸子的长处短处,明确告诉雍正,圈禁老十三,就是为了以后雍正用老十三,雍正眼含热泪说现在才明白皇帝老子的苦心。
老十三被放出来后的表现都是扬长避短的,长处就是管兵管将,成为雍正的得力助手,解决年羹尧兵权、解决老八和关外王爷的逼宫问题,老十三干得都非常漂亮。
但是毛里毛糙的短处,都没有了,甚至和雍正下棋,都是只和棋或者输而不会赢,让雍正极不适应,大发雷霆。
这说明老十三被圈禁十来年后,性格终于改变了,成为雍正可以倚重的左膀右臂。
只可惜年命不永!康熙其实很喜欢老十三,但是越喜欢往往要求越严,康熙让雍正做孤臣,圈禁老十三,其实都是真正喜欢他们、爱他们的表现,因为康熙需要把江山社稷托付给他们,这也是爱之深管之严吧。

参考:
清宫剧风靡一时,成为了很多追剧迷们必看的电视剧。
清宫剧最大的特点就是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引人入胜。
而一些所不被我们
胤祥在真实的历史中是有其历史地位的,他在康熙众多儿子中是极为被宠爱的一个,但他在康熙帝第一次废太子后就失宠,从此至康熙帝驾崩,胤祥都没有再被重用和受封,反而是胤禛登基称帝后,他才大放异彩,成为大清王朝第九位铁帽子王。
康熙帝对待胤祥前后为何反差如此之大呢?
胤祥以其较高的文化素养,深受康熙帝的宠爱爱新觉罗·胤祥(1686年11月16日-1730年6月18日),清圣祖康熙帝第十三子,生母敬敏皇贵妃章佳氏。
胤祥能文能诗,且书画俱佳,至今有少部分作品流传下来。
《清史稿·列传七·诸王六》 :康熙三十七年,从上谒陵。
自是有巡幸,辄从。
据《清史稿》的记载,在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七月,时年12岁的胤祥第一次跟随康熙帝去清朝陪都(今辽宁省沈阳)祭祖后,一直到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九月的10年时间,只要康熙帝离京,无论远近何方,都必将胤祥带在身边,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康熙帝对胤祥的宠爱。
康熙四十一年(公元1702年),喜欢巡游的康熙帝南巡,当时他身边带着皇太子胤礽、皇四子胤禛、皇十三子胤祥这三个最宠爱的皇子随行。
康熙帝让皇四子胤禛和十三子胤祥书写对联让大臣们观看。
胤禛和胤祥两兄弟出彩的表现博得了康熙和众大臣们的喝彩。
胤祥从得宠到失宠就在康熙一念之间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废太子事件爆发后,康熙对胤祥的态度来了个180度大转弯,并且胤祥还在康熙四十七年至康熙四十八年这一年中,被父亲短暂的囚禁。
康熙帝废掉太子胤礽后,对众位皇子的信任度大减,在此后,他出行就采用了轮班制来让皇子们跟随自己,让他们轮流陪伴康熙帝出巡,就是为了避免皇子们结党营私。
在康熙实行轮班制的时候,还有个特殊的例外,十三子胤祥从康熙四十八年至五十年的这两年时间里,他每次在父亲出巡时,依然还是跟随在康熙身边。
但此后胤祥却慢慢的失去了康熙帝的宠爱,可见胤祥的失宠就在康熙的一念之间。
胤祥在康熙晚年失宠有什么原因?
首先,胤祥在失宠的这一时期,身体出现了问题《世宗宪皇帝御制文集》卷二十七记载:“起白泡,破后成疮,时流稀脓水。
”根据历史记载从康熙五十年开始,胤祥的身体确实是出现一些大问题,他的腿部长出了一些毒疮。
以古代的医学条件,就算是生长在皇宫里的十三阿哥胤祥也得被折磨一番。
康熙也有多次询问过胤祥的病情,胤祥的病情一直到雍正帝登基两年后都还没有恢复正常,这也是胤祥在康熙帝晚年没有得到什么机会的一个原因吧。
其次,康熙帝想让胤祥这块“璞玉”打磨一下在第一次废太子后,康熙帝就对胤祥变得越来越苛刻,虽然在废太子事件后的两年中,胤祥依然享有众多其他皇子所没有的“特权”,就是不需要去考虑轮换制,可见康熙帝还是对他很是溺爱。
自从他腿上长有毒疮后,康熙帝也希望胤祥能在养病的同时,对政治权力的残酷有充分的认识。
特别是在康熙帝确定胤禛作为接班人后,他希望胤祥通过在受挫的压抑中不断磨砺自己的心情,为以后辅助胤禛做准备。
最后,由于在废太子事件中,众多皇子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惩罚,胤祥也因为“角色”重要被康熙帝惩罚康熙帝虽然说是英明一世,但在立储上却是他抹不掉的痛,自从二皇子胤礽被立为皇太子后,太子由于被宠,变得骄纵与蛮横并结党营私。
他与众多皇子不和,导致皇长子和其他皇子都在康熙帝面前说他的坏话,最终结局是被废。
《永宪录》中记载,康熙四十七年九月,皇十三子胤祥“因废东宫事波及,削爵”这份历史记载有胤祥因废太子事件波及,被削去爵位。
胤祥是在九子夺嫡中被康熙帝惩罚最重的一个,由此可见,当时他在废太子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
观景说:胤祥在雍正帝登基称帝后,立马就被重用,成为四位总理大臣之一,同时还封胤祥为和硕怡亲王。
雍正初期,胤祥成为了朝廷的台柱,为雍正王朝的繁荣昌盛和稳定作出卓绝的贡献。
雍正帝评价胤祥说:“朕实赖王翼赞升平,王实能佐朕治平天下。
咸谓圣王贤臣之相遇数千百载而一见,今且于本支帝胄之间得之。
”胤禛、胤祥两兄弟君臣之间的坦诚相待及兄弟情深这是在历代帝王中也是少见的。
两兄弟的情谊常被世人用“棠棣情深”来形容。

参考:
看了《雍正王朝》后,都会被“侠王”胤祥所吸引,历史上的他,生活经历是否也如剧中那样,前半生受到康熙宠爱,再到圈禁,最后在雍正朝地大放光彩。
无论康熙朝还是雍正朝,胤祥从来不是历史主角,但他都是这两个朝代不能忽视的重要人物。
最受父亲宠爱的儿子康熙一生有35个儿子,太多的孩子,让康熙的父爱看起来很单薄,每个孩子能得到的爱,少的让人看起来像是怜悯,儿子们想得到父爱比后宫妃子争宠,更费心思。
胤祥是康熙的第13个儿子,出生于康熙25年(1686年)在众多的孩子中,他深爱康熙喜欢,13岁时,康熙便带他去盛京谒陵,在出巡途中他表现优秀。
康熙41年(1701年),15岁的胤祥被康熙派去祭泰山。
祭泰山象征着海内升平,国泰民安,是盛世的象征,而能代康熙祭泰山,说明胤祥在康熙心中地位十分重要,若不是当时已有太子,那胤祥可能会是太子之位,最有力的竞争者。
胤祥为何会受到康熙这般宠爱呢?
第一:胤祥自小温文尔雅,是典型的儒家孝子《钦定八旗通志》是这样记载的:“幼偕诸王侍圣祖于宫廷。
尝随行,以稚弱未能前视,圣祖过,寻履迹伏地嗅之,其孺慕诚切如此”。
大意是:胤祥小时候个子矮小,几乎看不见被众人簇拥下一晃而过的父亲,为了表示对父亲的孝敬和仰慕,他就趴在地上,闻康熙踩过的脚印。
当然,这种说法多少有点夸张的成分。
但从他后期的为人处事上看,他无论对父母、兄弟、臣民都非常符合儒家要求。
第二:胤祥才华横溢,书画俱佳,文武全才胤祥从小就能文能诗,文武全才。
康熙41年南巡,一天,康熙在行宫想考一下众皇子的文化课,谈起了自己练习书法的心得,兴致所至,还当场写了一副对联展示。
随后,又众人观赏胤禛和胤祥书写的对联,众人看了“无不欢跃钦服”,这一年胤祥才17岁。
如果康熙不是十分了解胤祥的功底,又如何会让他当场献技呢。
而且他也继承了满人的传统技艺,骑马射箭样样精通。
有一次出巡狩猎,一只猛虎突然出现,他面色淡然,手持利刃,直接上前毫无畏惧,看见他这一举动的人,没有不佩服他的。
第三:爱屋及乌胤祥的母亲章佳氏在康熙朝,一直没有任何封号,但却为康熙生了3个儿女,去世后,被康熙赐谥号为敏妃。
在清朝后宫中,妃子赐谥号是非常少见。
而且敏妃丧期不满百天,诚郡王允祉私自剃头,被康熙由郡王降为贝勒。
由此也可以看出康熙对章佳氏非常喜受,所以对胤祥宠爱有加。
胤祥出生时,康熙依据《礼记·中庸》“国家将兴,必有祯祥”,给他取了“胤祥”这样一个寓意深刻的名字。
这样一个文武全才的儿子,作为父亲的康熙当然会非常喜欢。
从极宠到骤然失宠如果没有康熙47年的废太子风波,胤祥可能会继续享受着康熙浓浓的父亲,被封为亲王,平安顺遂的度过一生,但是事情总不会如意,就像大海中航行的船只,怎能不经历风浪,就到达彼岸。
康熙47年,废黜皇太子胤礽,此事在清朝掀起了巨大风浪。
皇长子胤禔因诅咒皇太子而被革爵圈禁,当时很多年长的皇子也被牵涉其中,这中间也包括胤祥。
但是很快诸皇子都受到了康熙的宽恕,唯独胤祥一直没有得到康熙的原谅。
康熙48年,康熙众多成年的皇子开始得到封号,皇三子胤祉被封为和硕诚亲王,胤禛为和硕雍亲王,皇五子胤祺为和硕恒亲王,皇七子胤祜为淳郡王,皇十子胤被为敦郡王;
皇九子胤禟、皇十二子胤祹、皇十四子胤禵为固山贝子。
只有皇八子允禩没有进爵,但是也保留了他的多罗贝勒的爵位,而胤祥却什么封号也没有了,成了康熙众多皇子中唯一一个没有爵位的光头阿哥。
康熙49年,康熙在回复胤祥的请安折子上写道:“胤祥乃不大勤学忠孝之人。
从一个康熙的宠儿到不大勤学忠孝之人,可见胤祥在康熙的心中一直没有被原谅。
一个人被深深地疼爱过,甚至寄予厚望,一旦失望后,是最难被原谅的。
但胤祥的失宠肯定与废太子事件有关,但是《清史稿》对这次事件的描述非常简单,甚至都找不到胤祥在这期间都做了些什么事的记录。
我个人猜测有以下几种可能:第一:胤祥在废除太子事件中表现积极,活动频繁,甚至觊觎储位。
而康熙作为皇帝,是不会允许任何人觊觎储位,甚至威胁皇权的。
第二:因为废太子并不是偶然事件,而且觊觎储位的皇子也很多,胤祥也是康熙非常宠爱的儿子,他也是下一位太子的有力竞争者,所以容易受到陷害。
而且雍正继位后曾说:“怡亲王前因二阿哥之事无辜牵连,一时得罪皇考,随即鉴宥”。
所以胤祥被人陷害的可能性,非常大。
第三:胤祥可能早知道有其他兄弟在废太子事件中,上下活动,而没有将这个信息告诉康熙,康熙将此视为对自己的不忠不孝,所以一直冷落胤祥14年之久。
毕竟爱之深,责之切。
但是不论什么原因,胤祥在康熙47年失宠是事实。
而在废太子事件中胤祥参与夺位的可能性不大,因为从后期雍正对他重用就可以知道,雍正绝不会重用一个曾经觊觎皇位的人。
参考资料:《八旗通志?初集》 《清史稿》 《清圣祖实录》
参考:
胤祥原来极受康熙宠爱,康熙但凡出去巡游,都会把胤祥带在身边。
可是在第一次废太子事件发生后,不久,胤祥就完全失宠于康熙。
康熙无论什么时候出去巡游,都没有再把胤祥带在身边。
显然,这是一件让人迷惑不解的事情。
其实让人迷惑不解的,还不仅仅是为什么康熙忽然就不喜欢胤祥了,而是康熙不喜欢胤祥的事情,竟然没有任何历史记载。
要知道,康熙和他儿子们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在历史上都是有明确记载的。
包括康熙和胤禩关系的变化,康熙和太子胤礽关系的变化等等,历史上都有明确记载。
可是康熙和胤祥关系出现变化,却没有任何历史记载。
为什么偏偏是胤祥呢?
这难道不是一件非同寻常的事情吗?
有一种说法是,康熙不带胤祥出去巡游,并不是不喜欢胤祥,而是胤祥当时腿脚有毛病。
确实,在康熙的许多通信中,都记载了康熙问候胤祥生病,以及腿脚毛病的事情。
这说明当时胤祥确实生病了。
生病了,尤其是腿脚有了毛病,因此康熙才不好带他。
但是这其实是说不过去的?
为什么说不过去呢?
就算胤祥腿脚有毛病,也不可能一直有毛病呀。
同时,就算有毛病,康熙也可以给他分配点事情给他做呀。
要知道,在第一次废太子事件爆发之前,康熙就一直让胤祥做事情呀。
那时候胤祥也会生病,康熙没有因为他生病,就不给他做事情呀。
再一点,胤祥真的腿脚有毛病,为什么雍正当了皇帝后,立马就让他出来干活,而且是干那种经常跑腿的很繁重的活,没听说胤祥腿脚有毛病呀。
果真有毛病,雍正一定会有关心胤祥腿脚之类的话。
但是雍正根本就没有提过这件事,可以不存在胤祥腿脚有毛病这个问题。
所以这个说法是不成立的。
不成立,那么为什么康熙忽然就不用胤祥了呢?
除了以外,雍正和胤祥的关系为什么会那样好?
也没有明确的历史记载。
在雍正的所有的兄弟中,雍正当了皇帝以后,唯一持续不断重用和喜爱的,就是胤祥。
他不但重用胤祥,而且对胤祥毫无提防,和其他兄弟截然相反。
这显然也是很不正常的,雍正和胤祥,不可能无缘无故关系那么好。
固然,雍正和胤祥曾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过。
但雍正和胤禵还是同父同母的兄弟呢。
所以这个不是理由。
照理说,雍正和胤祥关系为什么那么好,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事情,是值得大肆宣扬的事情。
因为这对雍正有好处,可以让其他皇子学习,知道怎样做,才会得到皇帝的喜爱。
但是康熙年间,雍正和胤祥相处的史料,恰恰没有。
没有雍正为什么和胤祥关系很好的史料,又没有康熙为什么突然不喜欢胤祥的史料,两者结合起来,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这两段史料,可能被人有意抹去了。
当然了,有能力抹去史料的人,除了皇帝,别人都没这个能力。
那么问题来了,雍正为什么要抹去这两段史料呢?
结合康熙对胤祥前后态度的变化,以及雍正当皇帝后对胤祥无比信任来分析,我们大致可以做一个判断,胤祥之所以不受康熙重用,应该与雍正继承皇位有很大关系。
我们知道,在历史记载中,雍正是没有参与“九子夺嫡”事件的,他一直表现得很散淡自称是“富贵闲人”。
除了对康熙尽孝以外,没有做过别的事。
但是,这其实也是不正常的,按照雍正对皇位的浓厚兴趣来看,他绝对不可能不参与“九子夺嫡”。
那么,他是怎么参与的呢?
所以,我们可以断定,一定是胤祥在极力帮助他。
就像康熙准备复立太子,问大臣们应该立谁,大臣们都说胤禩一样。
当时胤祥也站出来,极力向康熙推荐雍正。
康熙不喜欢那么推荐胤禩的大臣,极力贬谪他们。
因此,康熙肯定也不喜欢推荐雍正的胤祥,从此就不再重用他。
这样一解释,前后就全部连贯在一起了。
那么,雍正为什么要抹去胤祥的那些史料呢?
道理很简单,雍正必须给当世及后人一个明确的印象,康熙选择他,既是康熙自然选择的结果,同时也是上天给予的结果。
而与“夺嫡”没有任何关系。
所以,胤祥的那些史料,必须抹去。
(参考资料:《清史稿》等)
参考:
,我是贝勒,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清朝的宫廷戏历来都是一个热门的题目,从《雍正王朝》、《康熙王朝》、《步步惊心》、《宫》等等这些热播的清宫戏中,都围绕一个康熙晚年九子夺嫡的事件为中心,在康熙晚年,九子夺嫡的残酷,让一代雄主康熙帝也是费劲心血,也没能阻止众多儿子们之间为争夺皇位明争暗斗,在九子夺嫡中,康熙帝先后废除太子胤礽、大阿哥胤禔,以及十三阿哥,其中,胤祥深受康熙帝宠爱。
在康熙帝四十七年之前,康熙帝只要离开京城,无论去哪里,都要把胤祥带上,可见康熙帝对胤祥的宠爱,在康熙晚年最后十年,胤祥遭到康熙帝打压,甚至被圈禁。
雍正帝即位之后,立刻重用胤祥,升胤祥为和硕怡亲王,又出任议政大臣,处理重要政务。
总领户部。
雍正八年,胤祥积劳成疾,因病去世,由于胤祥对雍正朝的贡献巨大,封为铁帽子王,成为清朝有史以来第九位铁帽子王,配享太庙,上谥号为“贤”,雍正帝下旨将其名“允祥”的“允”字改回“胤”字,这成为有清一代臣子中不避皇帝讳的唯一事例。
从雍正帝即位之后对胤祥加封可以看出,胤祥深受雍正帝重视,为何在康熙帝四十七年之前一直备受宠爱的胤祥,在康熙晚年,却被康熙帝冷落给打压,前后差距如此之大,其中原因众多?
首先,胤祥参与九子夺嫡。
康熙帝一生生育子女五十多人,其中活下来的子女35人,儿子就有24位,康熙帝自身的修养就非常高,当然,康熙帝对待自己所有的儿子也是期望甚高,在康熙帝严格教育下,康熙帝众多的儿子,多数长大之后也是非常的颇有才华,如:老大擅长战场、老三擅长文学、老四擅长政务、老八被誉为“贤王”、老十四擅长带兵、老十三胤祥不仅擅长带兵,而且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有《清圣祖实录》记载提到,胤祥“精于骑射,发必命中”。
因此多才多艺的胤祥自然受到康熙帝的宠爱。
可是,儿子众多,多数都是非常的有才华,自然也有烦恼。
“无情最是帝王家”,这一点在康熙帝晚年也表现出来了。
康熙帝废除太子胤礽时期,胤祥因为参与九子夺嫡事件被牵连,在废太子事件上,胤祥表现得过于积极,这让康熙帝甚为恼火,因此,康熙帝下旨将胤祥给幽禁起来,自此之后,胤祥不在受康熙帝的宠爱。
其次,胤祥替雍正帝背黑锅。
雍正帝:“自古无此公忠体国之贤王”。
“朕弟怡贤亲王,天资高卓,颖悟绝伦。
如礼乐射御书数之属,一经肄习,无不精妙入神,为人所莫及。
而王自谦学力不充,总未存稿。
是以王仙逝后,邸中竟无留存者”。
“(胤祥)赞襄于密勿之地者,八年有如一日,王之懿德美行,从不欲表著于人,而人亦无从尽知之。
从雍正帝对胤祥的高度评价,以及雍正帝即位之后对胤祥的破格重用,可以看出雍正帝与胤祥这对兄弟情深。
熟悉清朝“九子夺嫡”的朋友都知道,雍正与胤祥自幼感情就十分深厚,在“九子夺嫡”中,胤祥始终是雍正帝坚定的追随者与拥护者。
在“九子夺嫡”的激烈斗争中,雍正帝也是雄心勃勃,一直窥视窥视帝位,希望能够继承大统。
在倒太子的事件中,除了八爷党与大阿哥党参与陷害之外,难道雍正帝的四爷党就没参与吗?
从雍正帝即位之后的种种匪夷所思表现看。
雍正帝参与“九子夺嫡”用了上不了台面的手段。
在废太子事件中,雍正帝参与斗争,受到牵连,胤祥作为雍正追随者,胤祥替雍正帝背黑锅是可能的。
再次,胤祥被陷害幽禁。
熟悉《雍正王朝》的读者,在康熙晚年的“九子夺嫡”中,在废太子事件中,胤祥被牵连,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八爷党。
不仅太子胤礽被被废,大阿哥被幽禁,而且胤祥被牵连,可以趁机打击四爷党,一箭双雕的事情,八爷党成了幕后最大的受益者。
最后,康熙帝暗中保护胤祥。
胤祥在康熙朝出了名侠王,跟随雍正帝办理不少棘手的案子,虽然胤祥在政务上得到锻炼,但是他的性格对待贪官疾恶如仇。
这种性格自然会受到其他参与夺嫡皇子陷害。
康熙老皇帝在晚年,心中已经默认雍正帝为未来继位之君,于是在暗中保护雍正与胤祥,故意冷落打压胤祥就是为了锤炼他,希望在雍正帝继承大统时候,能够帮助雍正帝顺利继位。
贝勒说:“无情最是帝王”, 胤祥从一个备受宠爱的皇子到被康熙帝打压,冷落的皇子,这其中的原因也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但是康熙帝作为一代帝皇,他的帝王心术是不会变得。

参考:
胤祥其实在康熙废太子之前,是除太子以外最受宠爱的儿子。
他从12岁起每次南巡都会被康熙带在身边,也是唯一一个跟着康熙南巡达四次之多的皇子。
尤其是在第四次南巡(康熙四十一年)的时候,撇下随行的太子和当时的四阿哥胤禛(后来的雍正),命胤祥单独祭拜泰山。
泰山在封建社会就是皇权的象征,秦皇汉武都曾经通过封禅泰山来彰显“皇权神授”,康熙这么做,对胤祥的宠爱可见一斑。
千户君认为康熙后期对胤祥的打压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处于父亲疼爱儿子的私心,打压他就是保护他康熙自始至终也没有立胤祥为太子的想法。
因此对待自己喜爱的儿子,在康熙初年一直是对将他带在身边,却始终没有封过他一官半爵,直到雍正继位,才被封为怡亲王。
这也体现出康熙为了保护他,竭力隐藏他的能力与才干的良苦用心。
尤其是在废太子事件(康熙四十七年)之后,康熙发觉众皇子有结党夺嫡的苗头以后,借故打压胤祥。
这么做,一方面是为了断绝胤祥可能有的夺嫡心思和敲山震虎,震慑其他皇子;
另一方面则是彻底将胤祥从夺嫡的政治旋涡中拽出来,以后不管是谁继位,对一个失宠的,对皇位没有威胁的皇子是不会下毒手的,保证他以后的人身安全;
第三方面则是通过打压来磨砺胤祥的心性,锻炼他在困境中的性情和能力,便于以后为新君所用,不至于碌碌无为。
因此在从康熙四十八年到康熙五十年这段失宠的十二年间,胤祥每次依然作为皇子陪驾在康熙左右。
另一方面胤祥与雍正一直关系很好,打压胤祥来保护雍正雍正和胤祥早年的关系,可以肯定这兄弟俩之间关系极好。
雍正自己后来也说\"忆昔幼龄,趋侍庭闱,晨夕聚处。
比长,遵奉皇考之命,授弟算学,日事讨论\",自小一起长大,关系极为亲厚。
因此,康熙在废太子事件之后,确定立四阿哥胤禛为后继之君的时候,为了保护他不被其他皇子所攻击陷害,就打压和他关系最好的胤祥。
让其他皇子觉得雍正不是康熙心中的储君人选,不然在打压胤祥的时候肯定要顾虑四阿哥胤禛的感受和地位。
事实证明,康熙这么做也是为雍正顺利继位起到一定作用的。
综上,千户君认为康熙是一直宠爱胤祥的,只不过“最是无情帝王家”,为了保护他和雍正,只能在康熙晚年打压他了。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有更多观点的小伙伴,欢迎留言评论。
认同千户君观点的小伙伴也可以
雍正元年(1723年),封为怡亲王。
雍正八年五月初四,薨,谥曰“贤”,以“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八字,冠于谥前。
胤祥的一生具有戏剧性,他的前36年因为知识渊博、善骑射,深受康熙喜爱,后因卷入康熙晚年的储位之争而受到圈禁。
后八年是在雍正即位后度过的,这期间他得到了各种特权及殊荣,才华也得到充分施展。
只活了45岁的胤祥在历史舞台上来去匆匆,谥号“贤”是对这位死去王爷品行的最高评价。
胤祥人生的第一阶段:(1686年至1722年)胤祥的这个第一阶段一共36年,1686年胤祥出生,康熙据《礼记·中庸》的“国家将兴,必有祯祥”,给他取“胤祥”这样一个寓意深刻的名字。
康熙的35个儿子中,胤祥是比较受宠的。
胤祥的生母敬敏皇贵妃章佳氏,满洲镶黄旗人,在康熙的嫔妃中比较得宠,为康熙生有一子二女:和硕怡亲王胤祥、和硕温恪公主与和硕敦恪公主,可是她在胤祥14岁的时候去世。
胤祥是除太子之外康熙最宠爱的儿子,从13岁起康熙每次出巡必定带着胤祥,他是唯一跟着康熙南巡达四次之多的皇子。
康熙41年南巡时,撇下随行的太子和四阿哥,单独带领胤祥一人祭拜泰山。
泰山就是权力的象征,八阿哥胤禩的老师曾说:十三殿下是皇上最宠爱者,前途无量。
可见当时的十三阿哥胤祥是如何圣宠啊。
电视剧《雍正王朝》里胤祥还是一个武功高强、能带兵打仗的阿哥,但从史料看,胤祥善骑射但没有带过兵,胤祥是偏文的,喜欢舞文弄墨、收藏字画,在字画方面的艺术修养很高。
这也是胤祥受康熙圣宠的一个原因。
然而事事有变,如果在康熙47年没有废太子风波,胤祥可能依旧享受父爱被封为亲王,幸福安康一生,但事情发展总不那么如意。
废黜皇太子允礽的事情在清朝掀起巨波,长子允禔因为诅咒皇太子而被圈禁,当时好几个年长的皇子都被牵涉其中,也包括胤祥。
但是其他皇子先后都得到了康熙的宽恕,只有胤祥一直没有得到康熙的原谅。
康熙48年众多成年皇子开始封号,胤祉封为和硕诚亲王,胤禛封为和硕雍亲王,胤祺封为和硕恒亲王,胤祜封为淳郡王,胤誐封为敦郡王,胤禟、胤祹、胤禵为固山贝子。
皇八子允禩虽然没有进爵,但也保留了他的多罗贝勒爵位,而胤祥什么封号也没有,成了众多皇子中唯一没有爵位的。
康熙在回复胤祥的请安折子上写道:“胤祥乃不大勤学忠孝之人。
”到底在废太子的事件中胤祥做了什么叫康熙对他的评价一落千丈,到康熙去世都没有原谅他,《清史稿》对这事件描述非常简单,人们只能去猜测。
雍正继位后说:“怡亲王前因二阿哥之事无辜牵连,一时得罪皇考,随即鉴宥”。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胤祥被陷害的可能性最大,作为康熙非常宠爱的儿子,必然是下一个太子的有力竞争者,所以容易受到陷害。
而康熙没有搞清楚这件事的真实情况,一直冷落了曾经的爱子14年之久。
胤祥人生的第二阶段(1722年至1730年):这一阶段是从康熙逝世到雍正八年,也就是他本人去世,一共8年,只占胤祥一生中不到六分之一的时间。
胤祥和雍正的关系从小就好,在雍正的争储路上贡献非常大,在康熙去世的第二天,刚刚继位的雍正就封胤祥为和硕怡亲王,同时任命他为总理事务大臣。
雍正时期,胤祥在经济、军事、赋税、刑狱等方面有独到的见解,在这些方面都有非常大的政绩。
在治理河道、军事、审理案件及举荐人才等方面也都有重大功绩。
总之胤祥对雍正王朝的贡献非常大,最终积劳成疾,雍正八年因病去世。
胤祥卓越的才华、优秀的品质与风范,在这八年的时间里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示。
雍正对于胤祥的去世悲痛万分,为了纪念胤祥的功绩,允许他进太庙供奉。
雍正给予胤祥以极高的评价:朕弟怡贤亲王,天资高卓,颖悟绝伦。
如礼乐射御书数之属,一经肄习,无不精妙入神,为人所莫及。
而王自谦学力不充,总未存稿。
是以王仙逝后,邸中竟无留存者。

参考:
“十年辉煌,十年成迷”,在十三阿哥胤祥不受宠的十年里,史书关于他的记载几乎没有,处于被“删档”的状态。
康熙有意磨练他的性格,将来协助雍正?
废太子事件,帮雍正“顶包”?
最终在雍正朝累死?
历史上风度翩翩的十三阿哥,一生有太多传奇,《清史稿》和《清圣祖实录》关于他在康熙年间记载都是轻描淡写的几句。
《清史稿》只有这几个字,“康熙三十七年,从上谒陵。
自是有巡幸,辄从。
”尽管如此,还是可以通过其他史料,来佐证一些历史真相。
一,“九子夺嫡”警醒康熙大部分史书,电视剧都是展现康熙儿子是如何相互争斗,然后康熙老爷爷出面如何如何惩罚他们。
选立继承人这么大的事,千古一帝的康熙怎么可能任由儿子们相互厮杀的结果而定呢?
不符合有眼光有谋略的一代帝王形象。
嫡子胤礽第一次被废,结合史书主要有三个原因:索额图密谋拥立胤礽;
胤礽行为不端,有辱臣子;
康熙生病不关心,还巴不得早死。
这本来也不关根本不想争储的胤祥什么事。
胤礽被拿下,此时的皇长子胤褆春风得意,怂恿康熙杀了废太子,不久就被皇三子胤祉举报使用厌胜之术诅咒太子,这里面他把胤祥给加了进来。
三阿哥胤祉又是什么情况呢?
他一向与太子胤礽交好,后来太子复位,康熙还因他友爱兄弟,给他加封进爵。
胤祉与胤祥的关系不好,据说胤祥从小就被这个哥哥欺凌,不过可从早年胤祥母敏妃去世剃头(大清母去世,子剃头是为大不敬),因而被康熙惩罚,看出胤祉和胤祥关系确实不好。
三阿哥这一举报牵连很多皇子,但他们被稍作惩戒就没事了,而胤祥却被圈禁起来,看来三阿哥在检举的时候有重点提及胤祥。
太子废除,这次事件还牵涉很多皇子,不仅震惊朝野,作为康熙,警醒的同时还不得不绸缪继承人的问题,谁有统治江山的能力?
又怎么组织辅佐皇帝的班底?
形成“君臣一心,齐力断金”的朝廷,其实这两个问题,是历代帝王都会解决的事,最普遍的做法就是,选中中意的继承人+忠于皇帝有能力的辅政大臣。
二,打压胤祥?
声名远播朝鲜?
胤祥被圈起来了,那么圈了多久呢?
据记载康熙四十七年九月,太子胤礽,皇长子胤褆,皇十三子胤祥被圈禁。
康熙四十八年二月,康熙巡视畿辅时,胤祥就已经随行左右。
所以传说中的十年圈禁是不存在的,而是仅仅关在宗人府几个月,相当于查明真相,就把无关人员放了。
胤褆被抓到实证,圈禁至死。
还有那个一开始犯事的太子胤礽,九月和胤祥一起圈禁的,同年十二月就被放出来了,第二年三月又复立为太子了,不管是不是出于平息储位之争,康熙皇帝确实是一个妥妥的慈父。
后来,康熙分封诸位成年皇子,胤祥没有得封,什么都没有。
正所谓“知子莫若父”,厌胜之术虽然胤祥没有做,但是被牵连进去,康熙清楚这个儿子的缺点在哪里,文武双全是有,可是脾气太急,城府不足,无辜被害。
曾几何时,康熙到哪都带着胤祥,胤祥从小就仰慕自己的父亲,父亲走过的足迹,小时候还伏地嗅之。
作为父亲心痛是一方面,而教育好这个儿子更是最重要的事。
从此,慈父变成严父,没有封赏,没有锦衣玉食,但是工作还得做好了,一个字“苦”,也正是这十几年的艰苦岁月,胤祥得以深谙生存之道,甚至最信任他的雍正赏赐给他再多,胤祥也只取其中一二,大部分都婉拒了。
康熙所谓的“打压”只是觉得这个孺子可教也,被他称为不可救药,乱臣贼子的胤褆圈禁之后再也没有出来。
生活很苦,工作学习还得努力认真,这个怎么知道的呢?
冯尔康的《雍正传》说道,康熙五十二年命胤祉开蒙养斋馆,开馆时,朝鲜君臣论清朝政事,有人说‘十三王、第三王又称以抚军监国’。
朝鲜人口中的十三王就是胤祥,可见废太子事件以后,胤祥还是在朝廷任职,连朝鲜人都知道他的大名。
总体来说,康熙对每个儿子也是竭尽全力教导,连不成器的太子在二废的时候,康熙无奈说出:“生来克母”的话,真是恨铁不成钢,也是对为生胤礽难产去世的皇后赫舍里氏的深切感念。
同样十三子胤祥也没有被长期圈禁,更没有赋闲在家,而是作为父亲的康熙换个方式打造这个儿子,那康熙这么做是不是为雍正铺路呢?
首先,让有才华的胤祥,在云诡波谲的朝廷学会自保,这应该是康熙的初衷。
其次,越来越多的史料显示雍正皇帝是合法继位,而且康熙很早就属意他,由开始让雍正处理大小事务,直到后来主持祭祀大典帮他立威。
康熙也是用心良苦。
最后,胤祥从小就和哥哥雍正关系好,不欺负他,还教他学习。
四阿哥雍正是属意的继承人,胤祥也是康熙十年磨一剑磨出来的。
雍正继位胤祥得以重用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从康熙五十一年开始,胤祥的腿疾越发严重,遍访名医,悉心调养直到雍正时期也没能根治,加上政务繁忙,所以胤祥44岁就去世了,有说是积劳成疾,累死?
先说说这个困扰清朝皇室的腿疾,简单说就是红肿溃烂,疼痛难忍,无法治愈。
清朝很多皇子英年早逝都是因为这个病,大家都熟悉的乾隆的五阿哥永琪就是死于这个腿疾,电视剧《如懿传》完美的呈现过。
胤祥因为这个病身体被拖垮,能保住性命已是幸事,雍正也说,见弟弟消瘦内心担忧的话。
那为什么还不让胤祥颐养天年,话说两兄弟好的跟一个人似的?
这也难为雍正,雍正刚登基朝廷无人可用,更重要的没有像胤祥这样可以信赖的人。
所以胤祥是议政大臣,又总理户部,营田水利,有战乱还得搞军事。
雍正自己也是加班加点,据说午间也不休息,可谓历史上最勤勉的皇帝,确实雍正留下批阅奏折的文字是历代帝王最多的。
胤祥贡献巨大,被封为大清第九位铁帽子王,世袭罔替。
胤祥对于雍正的赏赐从来都是婉拒,貌似自己的喋血付出都是心甘情愿,为皇家,为兄弟。
为了防止自己成年的儿子,居功自傲,再弄出前朝事,胤祥奏请雍正,让还是孩童的弘晓承袭爵位。
胤祥英年早逝,主要原因是疾病缠身,痛苦不已,身体孱弱,加上自己大起大落的人生也消磨了他的精神,雍正年间也没办法休息休息。
结束语胤祥在康熙的“打压”下,形成了滴水不漏的做事风格,懂得进退有度,功劳再大依然谦虚谨慎,低调做人,至始至终得雍正信任,不曾有猜忌。
这里康熙的教导功不可没,如果胤祥早年有此城府,也不至于被无辜牵连。
另外,前朝历史都是由新朝编写,即使历史上真实有康熙如何如何教训胤祥的事情,爱弟心切的雍正恐怕也把他抹去了,呈现给后人完美无瑕的一代贤王形象。

参考:
怡亲王胤祥,是康熙帝的第十三皇子,生母位份不高,但是他从小就很聪明,一直很得康熙的宠爱,但是后来却被康熙所打压。
那么,怡亲王胤祥为何会从康熙极宠到排斥打压,他做了什么,令康熙如此对他?
十三阿哥6岁的时候,开始进入书房学习,学习了几年后,进步迅速,无论学习什么,都很快就精通,诗书也好,骑射也好,文武全才,加上他特别懂礼,很孝顺,因此在皇子当中,十三阿哥胤祥深得康熙的宠爱,可以说是极宠。
康熙帝常常要去视察河工,每次去都会选皇子跟随去,能跟着去的皇子当然是一种荣耀,代表着康熙帝的认同,前几年的时候,康熙每年都会选一个皇子去,但是后来,好几年,都是十三阿哥跟随,可以看出康熙帝对他真的是不一样。
但是之后,康熙帝却对十三阿哥进行打压,甚至将他圈禁起来,那么十三阿哥到底做了什么,令康熙如此对他?
原因就是胤祥受到了太子被废之事的牵连。
当时太子惹怒了康熙,被废黜掉后,十三阿哥因此也受到了牵连,惹得康熙帝不喜。
所以后来,康熙帝赐封众皇子为亲王、郡王时,以前最受康熙宠爱的胤祥,却连一个爵位都没。
十三阿哥具体做了什么,史料没有具体记载,只说因为太子被废这件事受到牵连,应当是替人隐瞒了什么事情,被康熙发现,觉得胤祥对他不忠。
也有可能,是十三阿哥当时深受康熙的喜爱,太子被废后,胤祥有希望成为下一个储君,所以其他皇子眼红,陷害了他。
你们觉得是什么原因呢?
欢迎留言,一起探讨。

参考:
胤祥是康熙第十三子,他在最初十分受康熙喜爱,但是自康熙一废太子之后,胤祥就仿佛突然失宠了,在此后十多年的时间中备受康熙打压,胤祥都十分抑郁不得志,在康熙晚年几乎退出政坛,这让后人十分猜想,下面就来说一说胤祥为何会从受宠皇子变成被康熙打压的皇子,他到底经历了哪些。
胤祥年轻时期凭借自身努力获得了父亲康熙喜爱胤祥出生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生母是敏妃章佳氏,不过章佳氏娘家家族出身极其低微,章佳氏家族世代都是镶黄旗包衣奴才,而且她最初入宫时也是以宫女的身份进入宫中,偶然一次康熙宠幸了她,因此怀上了胤祥。
章佳氏应该非常有姿色,虽然出身低微,但是康熙最初是十分喜爱她,生下胤祥之后章佳氏就成了康熙后宫中没有名号的庶妃,后来她又为康熙连生了十三女和硕温恪公主和十五女和硕敦恪公主,章佳氏能为康熙生育一子两女也说明了她肯定姿色秀丽,比较受康熙的喜爱。
胤祥其实和雍正的政敌弟弟老八胤禩出身状况差不多,两人都是因为生母家族出身低微而靠自身努力获得父亲康熙喜爱。
胤禩生母良妃卫氏也是家族出身低微,胤禩自幼天资聪慧深得康熙喜爱,胤祥也是如此,虽然以天资来说胤祥未必能及得上胤禩,但他胜在后天刻苦努力。
胤祥从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12岁起就跟随康熙外出巡幸,从这一年之后一直到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一废太子时,只要康熙一出京城必定就会带上胤祥伴驾,可见康熙对胤祥的喜爱。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时,胤祥13岁他的生母章佳氏就去世了,由于章佳氏家族出身低微,虽然她颇受康熙喜爱,但她始终在康熙后宫中是没有名号的庶妃。
由于当时康熙已经十分喜爱胤祥,因此康熙看在章佳氏生育胤祥的面上,在其死后给了妃号下旨追封她为敏妃。
可以说章佳氏是沾了儿子胤祥的光才得以死后封妃,她也和胤禩生母卫氏一样因儿子优秀而被封为妃,只不过卫氏比章佳氏更有福气,她是在世时就被封为妃了,可以说胤祥和胤禩最初都是凭借自身的优秀才让各自的母亲以家族低微的身份实现了母以子贵的逆袭。
而且康熙因胤祥对章佳氏的追封还只是开头,未来在雍正时期章佳氏更是得到了无比的死后哀荣,后面会具体再继续说。
上面说过胤祥13岁时母亲章佳氏就去世了,可以说是年幼丧母,康熙不忍胤祥失去母亲的爱护,因此将胤祥交由雍正生母德妃乌雅氏抚育。
正是康熙将胤祥交给德妃乌雅氏抚育开启了胤祥与雍正的兄弟情深之序幕。
康熙将胤祥交由乌雅氏抚育期间,正好赶上乌雅氏亲生的幼子皇十四子胤禵也年幼,同时乌雅氏还要抚育皇十五子胤禑,胤禵和胤禑都比胤祥年纪要小一些,因此胤祥年纪比较大,所以乌雅氏就让自己亲生的大儿子雍正帮忙照顾胤祥。
雍正虽然是乌雅氏亲生,但乌雅氏并没有怎么照顾过雍正,在雍正幼年之时一直由康熙第三任皇后孝懿仁皇后抚育,直到雍正11岁,孝懿仁皇后去世,雍正才回到生母乌雅氏身边。
当时雍正已经大婚被封为贝勒分府治事了,因此雍正将胤祥带到自己府中抚养教育,雍正对弟弟胤祥的教育还是十分重视,雍正曾经在后来回忆中追忆自己当年手把手教育弟弟胤祥的情景,十分动人深情,所以雍正与胤祥兄弟感情极为深厚。
而与雍正同母的弟弟胤禵反而却和哥哥雍正感情并不深厚,而是和一同长大的胤禑以及后来所钦佩的胤禩关系更亲近,所以胤禵在最后反而站在了胤禩这一党,成为了亲哥哥雍正的政治对手。
胤祥由于生母出身低微,所以他后天极为勤奋,再加上他身为皇子本身就是享受到当时全国最优质的的教育资源,因此胤祥在成年后是文武双全。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康熙出京南巡,这一次伴驾的皇子有太子胤礽、四皇子胤禛也就是雍正和十三子胤祥三位皇子,在行程中,某日康熙在行宫中突来雅兴,召集皇子和大臣们研究书法,康熙亲自当场撰写了一幅对联,除了自己即兴发挥写了一副对联,康熙还让胤祥和雍正兄弟二人各写了一幅字,然后由诸大臣品评。
据记载胤祥和雍正写完字之后,诸大臣环视,“无不欢跃钦服”,当然这其中有这些大臣阿谀奉承之意,但是也足以看出这是年仅17岁的胤祥书法造诣还是非常不错,否则康熙也不会让他和雍正在诸大臣面前表现。
除了书法造诣极高,胤祥的骑射能力也非常厉害,胤祥在骑马射箭方面可以说是样样精通,据史料记载,胤祥射箭是“精于骑射,发必命中”。
而且还颇为勇武,胤祥有一次陪康熙围猎,一只猛虎突然出现在康熙面前,其实以康熙的能力要射杀这只猛虎也是易如反掌,但是胤祥怕父亲受惊,也是为了表现自己,他神色不动,冷静的手持利刃冲上前去手刃了猛虎,当时康熙和随行的众侍卫都为胤祥的勇武喝彩。
看完这些再想一想《水浒传》中打虎英雄武松和手刃两只猛虎的李逵,可以说胤祥的勇武颇有武松、李逵之风采。
所以在胤祥年轻时候,他锋芒毕露,勤奋还有能力,这些都让康熙十分喜爱和欣赏他,连胤禩的书法老师何焯在给儿子写家书鼓励他勤奋向学时,都是直接引用了胤祥这样勤奋好学,才能卓越,深得父亲皇帝喜爱的眼前例子。
一废太子时期胤祥受到牵连失去了父亲康熙的喜爱其实关于胤祥如何失去父亲康熙的喜爱以及受到康熙打压历史上记载很含糊,只有胤禩的儿子弘旺编著的《皇清通志纲要》中有记载胤祥在一废太子时期失宠于康熙,并被康熙短暂圈禁了一阵,除此之外清朝历史方面资料中没有再说过胤祥如何失宠康熙并受到打压。
弘旺是老八胤禩的儿子,他在父亲胤禩被伯父雍正政治打击迫害致死后也受到牵连被发配热河,直到乾隆时期弘旺才被放回京城,此后弘旺拒绝再接触政治,而是潜心著书立作,因此他作为当时的亲历者,他所记载胤祥受到康熙打压和圈禁还是比较可信,但估计应该是这其中牵扯到宫廷秘闻,弘旺害怕受到牵连,因此不敢详细记载于书中,因此只是含糊的交代了胤祥曾被康熙下旨短暂圈禁。
康熙一废太子时期圈禁了四个儿子,分别是大阿哥胤禔、太子胤礽、老八胤禩和老十三胤祥。
胤禔是因为明目张胆谋求太子之位,后来图谋不成又想拥立老八胤禩做太子,结果劝康熙狠心赐死胤礽,触怒了康熙,并牵扯出了他曾经魇镇胤礽,并企图收买刺客刺杀胤礽的事实,最终胤禔被康熙褫夺爵位,终身圈禁于他的王府直郡王王府中。
胤礽不用说了,本次事件的主角,日积月累的错误行为使得父亲康熙对他彻底爆发。
而胤禩则纯粹是被胤禔连累了,胤禔推举胤禩做太子,让康熙对胤禩产生反感,后来胤禔收买的刺客张明德又曾经给胤禩看过相,因此康熙认为胤禔和胤禩结党共同图谋胤礽的太子之位,所以胤禩也被短期圈禁过一阵,直到彻底查清刺杀和魇镇胤礽都是胤禔一人所为,胤禩才被康熙释放,但康熙此后对胤禩猜忌不已。
唯独史料中没有详细记载的就是胤祥在这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他又是为何会被康熙短暂的圈禁起来。
其实从雍正继位后,雍正对胤祥的重用和信任程度来看,在一废太子时期这件事中肯定牵扯到了很多皇子,而胤祥极有可能是为了雍正背了锅,才被康熙短暂圈禁起来。
雍正是一个演技派的人,他在康熙时期一直是善于掩饰自身真实想法,所以雍正在最初时期他是非常善于讨好上位者。
而当时雍正的上位者只有三人,皇帝、皇后、太子。
其实在雍正幼年时,他就知道养母孝懿仁皇后身份地位比生母德妃高得多,因此他很善于讨好孝懿仁皇后,对孝懿仁皇后的亲弟弟隆科多是一口一个舅舅的喊着,把孝懿仁皇后哄得很开心。
雍正对父亲康熙也是如此,康熙当时每做一件大事,雍正必定要写诗祝贺康熙,比如康熙亲征噶尔丹回来之后,雍正写了很多首诗来庆贺康熙大胜噶尔丹。
既然皇帝皇后都能被雍正拍马屁拍舒服了,那更何况太子胤礽了,因此雍正在最初的时候与胤礽关系也是十分密切,毕竟当时胤礽是大清第一顺位的合法继承人,所以雍正肯定要和胤礽搞好关系。
康熙在对待胤礽上面其实是一位挺护犊子的父亲,他把全部心血都投入到了胤礽身上,所以他对胤礽是充满期望,每当胤礽做错事,他都认为不是胤礽的错,而是胤礽身边的人唆使所致,所以他曾经为了震慑胤礽,不惜将胤礽生母孝诚仁皇后的亲叔叔索额图一党摧毁。
索额图官至大学士,是康熙初中期的权臣,他由于与孝诚仁皇后的叔侄关系,因此他对巩固胤礽的太子之位十分热心,也是在他的拉拢下,胤礽身边形成了比较强大的政治势力。
康熙认为索额图把胤礽带歪了,所以一举摧毁了索额图一党,并将索额图赐死,这时候康熙还认为是索额图带坏了胤礽。
即便在一废太子时,康熙也认为自己对胤礽的教育没错,而是胤礽被人带坏了,所以康熙曾经亲自盘问了与平日与胤礽关系密切的诸皇子。
老三胤祉其实也和雍正一样是个善于掩饰自身的人,也是演技派皇子。
他表面与胤礽保持了亲密关系,但他又不过多参与胤礽的事情,所以在康熙盘问胤祉时认为他没有参与胤礽的恶行,因此还奖励了他。
而且后来胤祉和雍正都曾上书替胤礽求情,更是博得了康熙好感,两人也因此在胤礽复立为太子后被晋封为亲王爵位。
所以胤祥很可能是在这时为了掩护雍正,被康熙认为胤祥参与和教唆胤礽的恶行以及对胤礽有包庇之意,因此康熙震怒,将胤祥短暂圈禁起来。
而实际上与胤礽交往密切的是雍正,胤祥是替雍正背锅承担了康熙的震怒,这也是为何雍正继位后对胤祥如此信任和喜爱的原因。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胤祥由于之前表现太过锋芒毕露太得康熙喜爱,所以他也很可能是当时被某位眼红的皇子陷害了,而陷害胤祥的人大概就是胤祉和胤禩。
胤祉从小就瞧不起胤祥生母家族出身低微,当初胤祥生母章佳氏去世时,胤祉已经晋封郡王爵位,他在章佳氏丧期内剃头,为此被康熙发现降爵成贝勒。
按规矩章佳氏也算是胤祉庶母,在章佳氏丧期内胤祉是不能剃头的,但他瞧不起章佳氏,所以胤祉在丧期内理了发,对母亲章佳氏的不尊重不礼敬,也让胤祥与胤祉兄弟关系不太和睦。
后来在雍正时期,胤祥去世后,胤祉再度不尊重胤祥,在胤祥葬礼上迟到嬉戏,这也让雍正十分震怒,雍正为此将胤祉褫夺爵位,圈禁于景山永安亭,一直圈禁至死。
所以胤祥被康熙下旨圈禁,如果是出于被陷害,陷害者极有可能是瞧不起他的三哥胤祉。
除了胤祉之外,还有胤禩也是最有可能陷害胤祥的人,因为在一废太子之前康熙最得宠的两个儿子一个是胤禩另一个就是胤祥,两人生母家族出身相近,而且都非常勤奋有才能,都是非常的锋芒毕露,因此胤禩可能担心废太子之后,胤祥成为自己最大的竞争对手,所以借着一废太子的时机陷害胤祥,提前打消一个强力竞争对手。
而且如果胤祥真是被胤禩挑拨陷害所导致被康熙圈禁打压,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弘旺在编书时语言含糊,毕竟这其中有他老爹胤禩不光彩的事迹,所以弘旺才会写的语焉不详让后世颇为费解。
总之不管是替雍正背锅还是真正包庇了胤礽亦或者是被胤祉或胤禩陷害,胤祥最终失去了父亲康熙喜爱,以至于在康熙第二次大封诸子爵位时,已经岁数不小的胤祥没有获封爵位,甚至连政治地位都没有,终康熙一朝都是光头阿哥。
除了因为失去父亲康熙的喜爱而在康熙晚年没有封爵地位和政治地位,再有一个就是胤祥个人的身体原因。
在康熙五十年(1711 年)胤祥的身体出现了问题,他的腿部生了一种毒疮,并且起了白泡,破后成疮,时流稀脓水,类似于现在的骨结核病。
胤祥此后一直在寻医问药调养自己的身体,也没有过多精力去参与政治。
虽然胤祥失去了康熙喜爱,但是康熙在听说胤祥生病之后对这个儿子也还是充满了关怀之情,康熙特意派御医去胤祥府上为他诊治。
胤祥的鹤膝风病犯病期间十分疼痛,而坚强的他始终在御医面前隐忍一声不出,他也没有借此向御医发出任何哀叹幽怨,更没有借此机会乞求父亲康熙的垂怜,由此可见历史上的胤祥是一个非常硬气的男人。
胤祥虽然失去父亲康熙的喜爱,但他并未对父亲有任何抱怨,据朝鲜史书记载,在雍正时期已经贵为怡亲王的胤祥接待朝鲜使团时,每当听闻有人赞扬他的父亲康熙,他都会高兴地手舞足蹈,可见在胤祥心目中父亲康熙既是父亲也是他的榜样和偶像,他对康熙的父子之情并未因康熙迁怒于他而减少。
所以说历史上的胤祥是一个十分孝义的人,他在康熙晚年逐渐淡出政坛除了和失去康熙喜爱有关,也和他身体罹患疾病有关。
胤祥遭遇的低谷也磨练了他的心性,最终让他成为了雍正最得力的帮手胤祥在失去康熙喜爱之后生活状况还是比较惨,他没有封爵,没有在朝廷办差,因此也没有俸禄拿,他的收入全靠当初分府治事时内务府分的一些产业,但是这些产业对于要养活很多手下人的王公贵族来说是杯水车薪,因此经济上的困难也养成胤祥日后简朴朴素的生活习性。
其实也不光是这一点,整个胤祥在康熙时期遭遇的低谷期也是彻底磨练了他的心性,胤祥历经低谷之后才收敛锋芒,有了在雍正时期低调内敛,一心为国为民务实的怡亲王。
胤祥在雍正继位后得到了雍正万般宠爱,雍正继位后就立刻封胤祥为怡亲王,并且还将胤祥生母家族从包衣身份提拔为贵族身份,追谥胤祥生母敏妃章佳氏为敬敏皇贵妃,还特意下旨让章佳氏陪葬康熙帝陵。
此前明清规矩是只有皇后才有资格陪葬帝陵,雍正为胤祥的生母开了皇贵妃陪葬帝陵的先河,而且雍正给的理由很强悍:世宗以其子怡亲王允祥贤,追进封。
这个理由非常直接强悍,就是章佳氏的儿子胤祥太贤能了,必须追封她,所
雍正还因为当初胤祥在康熙时期经济困难,继位后各种赏赐胤祥,还特意让内务府包揽了胤祥王府中6年的开支,动不动就赏赐胤祥一二十万两白银,还经常给胤祥加薪,因此胤祥也成为了清朝俸禄最高的亲王,而怡亲王府在雍正大力扶持下,很快成为最富庶的王府,再加上胤祥简朴的家风,所以他的后人一直到清朝灭亡时还都非常富裕。
胤祥正是由于经历过了康熙时期的低潮,所以他获得雍正信任后十分冷静,他知道收敛自身锋芒,如何谦谨对待雍正,也正是因为胤祥后来的谦谨,雍正才越发喜爱和器重他。
所以说前期胤祥所遭受的父亲康熙打压,也是为他磨炼好了后来的心性。
胤祥在雍正面前始终保持着谦谨态度,雍正对他赏赐金银,他经常推辞,推辞不过受了这些金银,胤祥就立刻捐出来作军资用于西北战事,对雍正委以重任,他也是勤恳务实且负责任的去完成。
所以对于一个知进退,明得失,富而不贪,懂得节制的得力助手,雍正怎能不喜爱他。
雍正八年(1730年)胤祥因操劳过度去世,年仅44岁,他死后,雍正允许胤祥不用避讳胤字名字,恢复本名胤祥,他也成为清朝历史上唯一一位不用避讳皇帝姓名的大臣。
雍正还特意下旨胤祥的怡亲王爵位世袭罔替,因此胤祥也成为了清朝历史上第九位铁帽子王,除了铁帽子王,雍正还附赠了胤祥家族一个郡王爵位,由此可见雍正对胤祥有多么的喜爱。
写在最后胤祥失去康熙宠爱被打压圈禁,这在历史上是十分含糊的事情,后人也只能通过已有的历史片段去设想当时的情形,不过胤祥被圈禁打压也不是没有好处,这才磨练了胤祥的性格,为他日后在雍正朝大展拳脚奠定了基础。
人只有在经历了人生大起大落时,才会对待事物看的更加清醒透彻,胤祥就是如此,所以说失去父亲康熙的宠爱以及受到政治上的打压对胤祥来说未必是坏事,这就是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道理。
参考资料:《清史稿》、《清实录》、《皇清通志纲要》、《正说清十二帝》、《正说清朝十二王》小岛知风拙见欢迎四海八方的朋友关注和点评!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