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名为“司母戊鼎”的镇国之宝多年后为何又改名为“后母戊鼎”

关于“司母戊鼎” 还是 “后母戊鼎” 命名争议,应该按鼎内自身的铭文记录为准,司母戊鼎,又称后母戊鼎。
原器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出土,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后母戊鼎因鼎腹内壁上铸有“司母戊”三字得名,鼎呈长方形,口长112厘米、口宽79.2厘米,壁厚6厘米,连耳高133厘米,重达832.84公斤。
鼎身雷纹为地,四周浮雕刻出盘龙及饕餮纹样,反映了中国青铜铸造的超高工艺和艺术水平。
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
现为国家一级文物,2002年列入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名单。
最初给该鼎命名的是郭沫若先生,称其为司母戊鼎,他认为“司母戊”即为“祭祀母亲戊”。
鼎内“司母戊”,之所以后来被改成“后母戊”,是因为所谓的专家认为 “后”“司”是同一个字,这样的认知是完全错误的,这也就导至后来所谓的专家修改命名:后母戊鼎。
尴尬的事情也出现了:中国国家博物馆、殷墟博物苑、中国文字博物馆三个中国举足轻重的博物馆,在展示同一件青铜大鼎(殷墟、文字博物馆为复制品)时,出现了不同的称谓,中国国家博物馆称“后母戊鼎”,而在其出土地——殷墟、国内唯一以文字为主题的国家级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它的释名为“司母戊鼎”。
后 字司 字本人是搞文字研究及应用的,问题的关键是:后与司,是不是同一个字?
司与后是相反的,能不能认为是同一个字?
回答是否定的,后字是后字,司字是司字,文字体系已经很成熟的商代,是不会搞错的,理由如下:1、如果后与司当成一个字,先看一下大概同时代的妇好墓出土的鼎:司母辛鼎内有铭文:司母辛,司母辛鼎与司母戊鼎,都是商武丁时期文物,“司母”两字的字形完成一样,不可能一个叫\"后\"一个叫“司”吧,不然是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
再者武丁之妻“妇好”也是后,为什么就不叫 司母辛鼎?
2、中国的文字中的字形相反,是造字时常用的一种方式,后,司,也是这种对立的造字手法,后,与王一样是有权利之人,反后为司,司,也是有权利之人,只是权利之王、后之下,司,指古代主持祭祀活动的祭司,逐步发展成官体制中的有权利的部门或官职。
足 字各 字这种造字方式的字有:足,各。
合在一起是 路,具体字义,这里就不展开了司母辛鼎 铭文中的 辛 与 立,也是相反的,人倒立,很多人解为刀刺、酷刑。
那么,商朝的几任天子及后都有辛字:祖辛、廪辛、帝辛,妣辛(妇好),说明辛是吉祥字,天干地支的字也是吉祥字,常被王用作名或号。
希望中国国家博物馆,尊重史实,不要因为个别专家的私心成果, 这里呼吁 恢复最初郭沫若先生的命名“司母戊鼎”。
喜欢汉字,想更多了解汉字的造字原理,请

参考:
司母戊鼎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它在中学时期就曾出现在我们的历史课本中。
司母戊鼎是商周时期最具代表性的青铜文物,属于国家一级文物,在02年的时候被列入禁止出国展览文物。
在这个鼎上的鼎壁内刻有后母戊三个字。
经专家考证司母戊鼎是商王祖甲或者是祖庚用来祭奠他的母亲戊用的礼器。
那么戊是谁呢?
戊是商王武丁的王后妇妌(jìng)的庙号,武丁的第另一位王后我想应该许多人会知道,那就是中国第一位有迹可循的女将军妇好。
商王武丁有过三位王后分别是:妣戊(妇妌)、妣辛(妇好)和妣癸,并称她们为三配。
戊和辛分别是妇妌和妇好的庙号,妇妌在王室的地位较高,她是死于妇好之前的,且妇妌是在三配当中唯一一个被葬入王陵中的。
根据司母戊鼎,鼎内壁的内容专家认为这就是妇妌的儿子用来祭祀妇妌的。
那当初为什么要把这尊鼎叫做司母戊鼎呢?
最早给这尊鼎起这个名字的是郭沫若先生,他认为这尊鼎是商王用来祭祀他的母亲的,而司在古代里也有祭祀的意思,当时大多数人都同意郭沫若先生的看法,虽然有小部分人持反对意见,但是因为反对声音比较小在当时起的作用不大,于是这个名字就这样定了下来。
但是从名字定下来到现在关于司母戊鼎的名字的争议一直不断,有的学者认为应该把司改成后,因为在商朝那时候司和后是同一个子,他们说甲骨文因为要讲究左右对称,常常会正反书之。
且用后字来表达这个鼎更为切合对商王母亲戊的尊重,因为这里的后母并不是继母的意思,这个的后是皇天后土里面的后,代表尊贵的,伟大的母亲戊。
显然这个说法已被大多数学者认同,所以以后这尊鼎大家便要称呼为后母戊鼎!的最后我会贴上后字甲骨文的写法。

参考:
这本来只是对后母戊鼎背后铭文的不同读法,反映了我们对甲骨文的认识进步。
“司母戊鼎”的命名,据考应是郭沫若先生所为,他认为“司母戊”即为“祭祀母亲戊”。
另一著名学者罗振玉也曾认为:“商称年曰祀又曰司也,司即祠字。
”于是,这一命名便一直沿用下来了。
但争议一直不断。
1962年开始,学术界重新探讨此鼎铭文“司母戊”中的“司”字,一些学者认为此“司”字应为“后”字,可由商代甲骨文及金文中的有关辞例佐证。
有专家称,学术界认为应改名为“后母戊鼎”。
专家认为,商代的字体较自由,可以正写也可反写。
所以“司”和“后”字形一样,而意思上此处更接近“商王之后”。
因司母戊鼎就是商王祭祀其母(名戊)的纪念器物。
学术界更多人赞同“后”。
河南博物院副院长田凯介绍说,一直以来,人们都称之为“司母戊鼎”,随着一些考古学家对商代文明研究的深入,认为应改名为“后母戊鼎”。
如果多数专家认为名字应该改,博物院会适应大众的需要。
把“司”改为“后”,实际上是否定了从前把“司”理解为“祭祀”的说法。
大部分专家认为“后母戊”的命名要优于“司母戊”,其意义相当于“伟大、了不起、受人尊敬”,与“皇天后土”中的“后”同义。
改为“后母戊”,意思相当于:将此鼎献给“敬爱的母亲戊”。
2011年3月28日,新国博正式向参观者推出标牌名“后母戊鼎”。
至此,国博镇馆之宝终于有了一个确定的名字。
后母戊鼎是世界上罕见的青铜器贵重文物,它是迄今为止所有出土的鼎中最大最重的:重832.84公斤,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宽78厘米,足高46厘米,壁厚6厘米,大得可以做马槽,所以人们又叫它“马槽鼎”。
后母戊鼎纹饰美观庄重,工艺精巧,一向为世人所钦羡。
它的价值因此而更高。
鼎身四周铸有精巧的盘龙纹和饕餮纹,增加了文物本身的威武凝重之感。
饕餮是传说中喜欢吃各种食物的神兽,把它铸在青铜器上,表示吉祥、丰年足食。
耳廓纹饰俗称虎咬人头纹,这种纹饰是在耳的左右作虎形,虎头绕到耳的上部张口相向,虎的中间有一人头,好象被虎所吞噬。
耳的上面还有两尾鱼形。
足上铸的蝉纹,图案表现蝉体,线条清晰。
后母戊鼎是中国殷代青铜器的代表作,标志着商代青铜铸造技术的发展水平和中国高超的铸造水平。
更多精彩敬请
但风声还是传到了日本人那里,日本多次派人来村里寻找,企图强抢大鼎。
多亏了吴培文誓死保护,与日军斗智斗勇,大鼎才幸免落于日军手里。
日本人见强抢不成,就紧盯吴培文,吴培文无奈之下只得将大鼎托付乡亲,自己逃离家乡避难。
后母戊鼎前后共转移过三个地点,最终埋在吴家大院的东屋地下,免受日军侵夺。
鼎内壁上刻有“后母戊”三个字,考古专家研究发现,在有关青铜器和古代文字的史料记载中,发现后母戊鼎是商王的儿子为其母亲制作的,“母戊”是她的庙号。
后母戊鼎的发现对中国殷代青铜器的研究有重大历史意义。
近代历史学家郭沫若对“司母戊”的解释就是祭祀母亲戊,所以将其命名为“司母戊鼎”。
罗振玉也曾解释“司”即“祀”,指祭祀。
于是司母戊鼎的叫法一直延续下来。
2011年,司母戊鼎正式移至中国国家博物馆新馆,标牌为“后母戊鼎”,央视报道该新闻后,引起社会轩然大波,“司”与“后”的用法一度成为争论的热点。
有考古专家认为,“司”可以解释为“后”,在古代文字中,这两个字其实是同一个字。
后:伟大的,受人尊敬的。
例:皇天后土所以“后母戊”的意思为受人敬爱的母亲的戊。
这一解释也彻底否定了前任将“司”解释为“祀”的用法,大部分专家学者也倾向于用“后母戊”,所以现在教科书上都是“后母戊鼎”。

参考:
国博镇馆之宝“后母戊鼎”是一件商代青铜方鼎,高一米多,重量近一千七百斤,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古铜鼎,雄踞于我国古代青铜礼器之巅。
同时这件大鼎声名远扬,在大多数人的小学课本当中就出现过,堪称全民皆知的国宝级文物。
然而关于后母戊鼎的定名却一直作为考古界的一个问题纠葛了很多年。
大鼎的定名按照考古界的规矩来讲需要依据鼎上的铭文来命名,这种做法合情合理毋庸置疑。
然而问题就出现在对铭文的现代译法上。
鼎内壁铸有三字铭文,应代表器主。
这三个字的后两个字毫无争议,分别为“母”和“戊”。
第一个字却争议不小,在一开始有人释为“司”,因而大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名“司母戊鼎”。
但是经过后来专家学者的长期研究,最终认定一开始的释法出现了谬误,鼎内铭文的首字并非“司”,而是“后”,因此鼎被重新定名为“后母戊鼎”。
这其中作何解释呢?
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这件大鼎的铭文当中“后”字写成了反文,作“司”状。
这其实在甲骨文中非常常见,以往以从未引起过误读。
但“后”字的反字非常特殊,反字后的状态与汉字中的“司”非常相似,因此也导致当时定名初期发生了这样的谬误。
除此以外,认定铭文为“后”而非“司”的有力因素就在于后字代表的是器主的身份。
商代称呼贵族,习惯在私名之前加上爵称,“戊”字为了体现其主身份地位的尊贵,作为器主庙号代替私名。
“母”字则指她的辈分是母亲一辈,而非祖母一辈的“妣”。
而“后”字则代表着器主的身份应是王的配偶之一,最有力的例子就是妇好和妇好墓中出土的器具的铭文。
妇好是商王武丁之法定的配偶之一,妇好墓出土的圆尊和方尊上都有“后母”铭文,其中的“后”字在两个尊上的写法还恰好是一反一正,但这并不能认定为两个尊上的铭文一个是“后”,一个是“司”。
这样有利的证据也印证了大鼎“新名字”的合理性。

参考:
司母戊鼎的名字也是根据鼎内的铭文所确定的,鼎内有铭文“司母戊”三个字,因此而得名。
很多人会问,既然这样为什么还会有人改名为后母戊鼎。
我们知道商代是使用甲骨文的,但是大多数的人不知道的是甲骨文的很多字是不分左右的。
因此很多字无论向左向右,都是一个字,比如下图中的甲骨文:那么问题来了,司母戊鼎中的“司”和“后”这两个字反过来是相同的。
比如殷墟妇好墓中的元尊和方尊都有“后母”的铭文,而“后”字的写法正好是一正一反。
进一步来讲,春秋的时候叔夷镈讲成汤伐夏后,后字也是写成司。
更重要的就是“司”这个字表示的意义是一种职责,比如王司徒。
所以用“后”表示更为恰当。
不过也有人争论说,“司”这个字是表示祭祀的意思,司母戊鼎就是表示祭祀母亲而铸造的鼎。
某种意义上也能够说通。
所以总体来看,“司母戊鼎”还是“后母戊鼎”,现在仍然是存在争论的。

参考:
世界级的国宝,国之重器,连个名字都叫不好,是不是个笑话?
!有些所谓的砖家说古代司就是后,或者是写反了?
那么请问殷墟的另外一件司母辛鼎与司母戊鼎造型,形制,文字都一模一样,为什么还叫司母辛鼎?
现在国家博物院叫后母戊鼎,殷墟博物馆与国家文字博物馆还叫司母戊鼎!
参考:
字写反了,或被人看反了。
司字与后字系反看与正看之差错。
老眼昏花,还各自有理。

参考:
王妃称后始于周,当时后字写作“毓”,后字到战国时才出现。
夏商不可称王妃为后。
甲骨文中有多个司母字样,还有司母合体字。
早期郭沫若先生和范文澜先生都称大鼎为司母戊鼎,这一名称举世公认。
现在有谁学识超越郭范?

参考:
这是一个天文测量仪,故“司母戊”是对的,至于后来以庙号改“后”是错误的。
鼎作为国家重器,以及作为礼器分级分封下属,自然有重大情理内涵。
可惜考古界没有对“天父地母”作出理解。

参考:
本来我小时候听说叫司母戊鼎!后来课本改了叫后母戊鼎!至于原因据说是某某专家说当时制作鼎的人因为不识字吧后写反了变成了司字,我初中时候深信不疑,就像城里盖楼房的人一样没文化,写错别字很正常,没文化文盲就是大笨蛋,写不好字才去做一千多斤的大鼎。
然而毕业后发现,有人管司母戊鼎叫后妈鼎,开始对后母戊鼎名字开始质疑。
我才发现司母戊鼎还不一定不对,因为我发现几乎大城市的摩天大楼虽然是没文化的农民工盖的房子,确没有任何错别字,越是宏伟建议写错别字的概率越低!想想看司母戊鼎,作为八百多公斤的重器,怎么可能写错别字,古代你要是皇帝用的东西写错字不砍头才怪!这么大庞然大物做出来没人提前验货你们觉得可能吗?
可以想象,我认为一定是某些专家太过于看低了古代匠人,就像乾隆官窑的落款你看到错别字吗?
司马迁,司马懿,司马光,但凡一个正常人也不会写成后马迁、后马懿、后马光,我最近还真有点不信了那个顶就三个字,做鼎的几个人瞅不出来三个字怎么写?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