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为什么不是绍兴革命党成员

在满清末年,中国国内积贫积弱,外部又有随时被列强瓜分的危险,率先觉醒了的一部分中国人,迅速展开了用“革命”的方式进行救亡图存的伟大运动,孙中山、陈天华、秋瑾就是辛亥革命党人的杰出代表。
当时的革命党人号召用暴力手段推翻腐朽无能的满清政府,改变中国在西方列强面前处处挨打受气的局面。
但是,令人奇怪的是,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并没有参加革命党,这是什么原因呢?
首先要排除鲁迅没有机会参加革命党的原因。
因为当时的革命党总部设在日本,而鲁迅彼时又恰恰在日本留学,而且革命党人诸如陈天华等人还多次鼓动鲁迅参加革命,都被鲁迅拒绝了。
所以不存在鲁迅没机会参加革命党的原因。
从鲁迅后来写的文章里可以看出他没有参加革命党的原因之一,鲁迅多次强调“韧性的战斗”对社会改良的作用,反对进行激烈的“暴力革命”。
鲁迅从中国历史中早已经看出“暴力革命”并非是“救治社会的良药”,因而反对做“无谓的牺牲”。
中国封建王朝没有一个不是产生于暴力,又在暴力中毁灭的。
治乱交替的恶性循环几千年来一直如此。
反对暴力革命,可能是鲁迅不愿参加革命的原因之一。
第二,鲁迅的个性也可能是他不参加辛亥革命党的原因之一。
鲁迅是内向型性格,这种性格的人不喜欢冲动,他们尽管也对满清王朝恨之入骨,但要让他们拿命相博,他们又没有了足够的牺牲精神。
比如鲁迅以骂国民政府著称,但每当国民政府要“通缉”他时,他又开始四处躲藏,生怕被国民政府抓去杀了头。
所以性格上的缺乏勇气也可能是他没有参加革命党的原因之一。

参考:
记得有一篇文章,是这么评价鲁迅先生的,我觉得比较贴切。
“鲁迅先生也算是革命党人,只不过,他革的是,所有人的命。
”先生这辈子,只有两件事情,没革彻底。
一是,他的原配;
二是,他的兄弟。
因为,本文与此无关,这里不再赘述,毕竟说这些事情,颇有对先生,评头论足的不敬意味,有机会再与各位小伙伴探讨一二。
说回革命的事,先生所处时代,我想不用笔者多说,几词带过,军阀混战,社会昏暗,富人麻木,穷人困苦。
这个时候,也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起点,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么!一批文人志士开始探索强民救国的方法,就如同题意所讲,像胡适,蔡元培,秋瑾,闻一多,陈独秀,徐志摩,等等,太多太多了。
不过,由于时代背景所限,这些人都是在摸索着前进的道路,有的主张全盘西化,有的主张中西结合,有的则主张以中为主,师夷长技以制夷。
这里,不能否认上面任何一种思想的功绩与意义。
毕竟,无论是陈独秀也好,胡适也好,闻一多也好,他们在救国强民这样的强烈意愿下,都在努力的奋斗着,但以现在的眼光来看,确实有些思想,有着不正确,甚至偏激的地方。
鲁迅先生,也一直在找寻着前进的道路,只不过,他更多的是从人性上,来发现问题,找到中国人骨子里的劣根性,借以此,来唤醒国人,改变国人的观念。
可以说,先生并非不愿意做一个革命党人,可惜,那时候,他找不到一个可以改变中国的方向。
不过,这并不妨碍先生以自己的力量,去做对的事情。
欢迎小伙伴留言讨论,喜欢我的文章,请

参考: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首先从广义上面说,并不是地下串联、武装暴动才可以挂上革命党的头衔,像鲁迅这样在文学阵地上有来有往的,某种程度上也算是支援了革命。
当然,鲁迅说:“革命的领袖者,是要有特别的本领的,我做不到。
”他对自己看的很透彻,他这种有点多愁善感的文人,又怎么能在革命工作这种需要决断,需要让人做牺牲的环境中干得好。
总结来说,革命党是需要那种对自己狠,对战友也狠的那种狠人的。
“既然这个事我干不好,那我就把我能干好的干好”——鲁迅
参考:
曾经是光复会成员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