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嘉靖帝和清朝的嘉庆帝为何都同样有个“家净”的恶名

嘉靖年号是取自《尚书.无逸》中“嘉靖殷邦”之语,原文是周公所言:“作其即位,乃或亮阴,三年不言。
其惟不言,言乃雍。
不敢荒宁,嘉靖殷邦。
至于小大,无时或怨。
”在南宋蔡沉集传中,蔡沉对嘉靖的解释是:“嘉,美;
靖,安也。
嘉靖者,礼乐教化,蔚然於安居乐业之中也……嘉靖者,和之达於政”。
“嘉靖”的意思就是用礼乐教化百姓,让百姓安居乐业,社会昌盛繁荣。
嘉靖皇帝朱厚熜可以说是明朝历史上最重要的皇帝,也是最聪明的皇帝,没有之一。
一人独治大明王朝四十余年,创造了很多明朝第一。
十五岁以藩王继承大统,十八岁发动大礼议之争,一人对付清流二百余人,下狱者一百三十四人,廷杖而死者十六人,罢黜首辅杨廷和,彻底打败了朝中以杨廷和为核心的保守派臣党集团,从而大权独揽。
在他统治的前期,明朝又赢了一个相对繁荣的时期,嘉靖帝力革正德朝时弊,励志效法太祖、成祖推行“新政”,诛杀了钱宁、江彬等佞臣,整顿朝纲,裁抑司礼监的权力,撤废镇守太监。
同时还控制宗室人口,勘查皇庄和勋戚庄园,还地于民,鼓励耕织。
整肃吏治,彻查贪污腐败,赈济灾荒,减轻赋税。
甚至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文化和科技空前繁荣,被称为“嘉靖中兴”。
明朝南京刑部员外郎,文学家庞嵩作潮平颂赞美嘉靖皇帝(拍马屁)曰:“明明天子,嘉靖殷邦。
率地普天,万方来王。
北虏晨遁,倭奴夕襄”。
明 李开先 《述隐·赠康对山》套曲:“万年景运逢嘉靖,九夷仰德来朝贡,四海高歌乐太平。
”朱厚熜前期可以说做的相当完美,但他崇信道教,国家承平日久,道教的成为他的精神支柱,为了炼丹,他不惜用小宫女的经血制作丹药,最终导致“壬寅宫变”的发生,差点被宫女勒死。
自此受到了强烈的精神刺激,二十余年不上朝,一心扑在宗教事业上。
建宫观,设醮行,任用严嵩等把持朝政,嘉靖中兴前功尽弃。
后期虽然罢黜严党,平定倭寇之乱,为了缓和社会矛盾,采取厘革缩弊、振兴纲纪等改革措施。
但为时已晚,宗藩与地主大量兼并田土,百姓赋税日益严重,国家财政严重赤字。
以至于海瑞的《治安疏》中有言:“皇上设百官如家奴,视国库如私产,以一人之心夺万民之心,无一举与民休养生息,以致上奢下贪,耗尽民财,天下不治,民生困苦。
……天下因即陛下改元之号而臆之曰:嘉靖者言家家皆净而无财用也。
”清朝嘉庆皇帝的年号是乾隆皇帝定的,嘉庆皇帝爱新觉罗颙琰没即位前爵位是嘉亲王,意思是“嘉王即位,圣主禅位,千年盛世,普天同庆”之意。
嘉庆皇帝是个相对平庸守成之君,除了杀和珅外,他仅有那点光芒也被乾隆皇帝笼罩了,但乾隆晚年好大喜功,利令智昏以及吏治腐败造成的恶果嘉庆皇帝是一点也没少落下。
尖锐的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使农民起义不断爆发,川、楚、陕白莲教农民起义,东南蔡牵起义,天理教起义此起彼伏,紫禁城还被天理教攻破。
嘉庆帝本人和明朝的嘉靖帝一样也差点曾被人(陈德)给弄死。
清朝在嘉庆时代彻底由盛变衰,但远没有到亡国的境遇。
实际上,无论是明朝嘉靖皇帝还是清朝的嘉庆皇帝,他们作为帝王能力还是很强的,远非残暴昏聩的亡国之君,他们各自都有自己的功绩和过失。
尤其是嘉靖皇帝,作为明朝在位时间排名第二的皇帝,在他四十五年的统治时间里,虽然怠政,但他也使明朝的经济科技以及耕地面积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无奈明太祖朱元璋制定的宗室政策让明朝大量的社会财富和资源去赡养这个阶层,造成了国力的巨大消耗,海瑞在《治安疏》中从头到脚的骂嘉靖皇帝修道怠政,却也不敢涉及到改变宗室待遇的祖训,“家家皆净”是他刺激朱厚熜改革的手段罢了,毕竟格局高度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也不同。
感谢您的阅读,欢迎您的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