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陵政变时如果曹爽听见了他谋士的计谋挟天子去许昌天下的走势会怎样呢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其实是冒了极大的风险。
如果当时曹爽挟天子逃往许昌,那么对于司马懿来说,后果将不堪设想,很可能司马家族要遭到灭门之灾。
而此时东吴和蜀汉也一直虎视眈眈,魏国边疆将再起祸乱!那么曹爽为什么最后会选择妥协?
难道没有人劝他吗?
事实情况是有的,只是曹爽没有听从罢了。
曹爽的心腹智囊为何晏、邓飏和丁谧,高平陵政变发生时三人恰好都在洛阳城,没有跟随曹爽前去高平陵。
但是即使这样,还是有人帮曹爽的忙,谁呢?
桓范和鲁芝。
鲁芝对曹爽最忠诚,当司马懿率领3000死士冲进洛阳城,封锁各个城门后,鲁芝率领部分随身士兵强攻城门,然后投奔曹爽而去。
见到曹爽后,鲁芝建议曹爽挟天子而令天下兵马,这样的话,司马懿的那些士兵根本就不值得一击。
但是曹爽没有采纳。
若挟天子保许昌,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孰敢不从!舍此而去,欲就东市,岂不痛哉!”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
桓范更有意思,他是临时起意。
当时司马懿入洛阳城后,以郭太后的名义发诏,任命桓范为中领军,接管城内曹羲(曹爽之弟)的军队。
当桓范将要前去时,他的儿子劝他说:如今天子在曹爽手中,还是投靠曹爽好。
于是桓范立马转向,朝城门狂奔。
在平昌门诓骗自己曾经的部下司蕃,说自己带有司马懿的手令。
然后出城奔往曹爽军营。
桓范胸有计谋,见到曹爽后冷静的分析了当时的局势,给曹爽指出了针对的计策。
桓范建议以阙南别营和洛阳典农为兵力进行防卫,然后撤退到许昌,以许昌为大本营号召天下兵马。
桓范此时带有朝廷的大司农印,可以征召全国军粮。
许昌也有一座武库,里面的武器足够武装军队。
这样的话,兵有了,武器有了,兵粮也有了,一切稳操胜券。
范又谓羲曰:“卿别营近在阙南,洛阳典农治在城外,呼召如意。
今诣许昌,不过中宿,许昌别库,足相被假;
所忧当在谷食,而大司农印章在我身。
”羲兄弟默然不从。
鲁芝和桓范给曹爽出的主意大概意思都是一样的,只不过桓范的主意思路更严密而已。
如果曹爽头脑清醒,听从了桓范的建议,真的以洛阳附近的兵力为护卫,且战且退至许昌,则司马懿休亦。
为什么这样说呢?
司马懿很清楚,此时他手中的依靠和旗帜仅仅是郭太后而已。
太后干政在曹操时期可能还行的通,但是早在曹丕时期就已经禁止后宫干政了。
因此,司马懿胁迫郭太后以清君侧的名义要求罢免曹爽大将军的诏令,其实是没有效力的。
司马懿真正依仗的还是自己的威望而已,因此,司马懿才是真正的着急。
司马懿为了稳住曹爽,让太尉蒋济给曹爽写信,以自己的人格来担保曹爽的人身安全。
司马懿还派了曹爽最信任的殿中校尉尹大目、侍中许允、尚书陈泰轮番做曹爽的工作,为的就是让曹爽放松心态,早日投降。
曹爽后来果然中计,轻易的返回洛阳请罪,最后被诛杀。
那么如果曹爽挟天子去了许昌,司马懿该如何应对呢?
司马懿虽然此时已经身居太傅之职(虚职),但是在军中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
司马懿曾经镇守过荆州,督管过雍凉军事,因此,如果司马懿想要对付许昌的曹爽,那么他必然会以太后的名义发动雍凉的军队和荆州的驻军。
这些地方的军队会听他调令吗?
不一定。
雍凉军队此时是被郭淮所控制,但是实际长官是夏侯玄。
如果郭淮想要发兵,那么必然要先发动兵变拿下夏侯玄,这对郭淮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一件事情,但是风险也很大,因为军队一乱,则蜀军就要乘虚而入。
因此,雍凉的军队可能不会大动干戈,最多清除掉曹爽的势力夏侯玄、夏侯霸这些人罢了。
再看荆州地区,襄阳一直由胡质所镇守,而胡质是个中间派,算是朝廷的人。
在当时形势不明朗的情况下,胡质不会选择帮助任何一方。
虽然他和司马懿的关系也很好,但是大事当前,以国事为重,荆州可保平静。
因此,乱与不乱就看淮南地区了。
事实情况是当曹爽后来被诛杀时,淮南地区叛乱最多。
为什么呢?
因为淮南的将领们与曹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淮南令狐愚、文钦、王凌、毋丘俭这些人都受过曹爽恩惠,因此,一旦曹爽在许昌号令起兵,淮南兵力必然相应。
后期王凌在曹爽死后,为了克制司马懿挟天子已令诸侯的形势(当年曹操的手段),他与令狐愚决定另立曹彪为帝,这样的话天下就有两个皇帝,谁赢谁输还真的不一定。
(这一招是跟袁绍学的,当年袁绍想立刘虞为帝。
)淮南兵变肯定会引起东吴的反应,但是相比雍凉来说影响要小一点。
为什么呢?
因为吴军多次进攻合肥都不成功,而即使吴军攻克合肥,后面还有一座寿春这样的超级坚城,因此淮南的防卫足够抵挡东吴的进攻。
雍凉就不一样了,汉中入关中栈道太多,关中兵力一旦空虚,蜀兵想要兵入长安,只是十五天的时间。
因此,如果曹爽挟天子去许昌,荆州会最平静,关中会骚动,而淮南会大乱。
最终的结果就是曹爽领着淮南的兵去征讨司马懿,司马懿很可能要兵变失败,然后被诛灭三族。
这也是为什么司马懿着急派人说服曹爽的原因。
最后正面回答问题,如果曹爽听从桓范或者鲁芝的建议,挟天子去了许昌,那么形势则对自己有利的多。
皇帝就是个金子招牌,可以号令天下军队。
桓范带有大司农印,可以征调各地军粮。
这样的话,许昌立马就会汇集数万军队,到时擒拿司马懿,轻而易举。
而曹爽坐镇许昌也不会引起各地太大的动荡,因为关中需要抵抗蜀汉,不会过多派兵支持司马懿。
而荆州胡质是个中间派,不会掺和这件事情。
而淮南兵力众多,也防守严密。
因此淮南会出兵帮助曹爽反击司马懿,到时恐怕司马懿哭都来不及。
可惜的是,曹爽贪恋富贵,把自己的前程毁了。
不但毁了自己,也毁了大魏江山。
曹操如果在天有灵,会有什么感想呢?
本回答独发于,觉得写得好请随手点赞,!喜欢请随手
说明司马懿的政变在世家看来是公义之举,并得到了广泛的支持。
魏主曹芳年己十八,本应亲自处理朝政,但曹爽出于私心迟迟不归政。
挟天子以令不臣,要么皇帝仍有权威,要么挟天子的人自已有执行力。
很明显这两个条件都不符合。
魏主的权威被曹爽搞没了,曹爽如果有执行力,他就不会选择投降。
司马懿借用皇太后名义,曹爽可以用皇帝的名义,看起来曹爽占优,就算曹爽可以魏国兵马,以整个魏国敌洛阳,问题是谁愿意听曹爽的,他用兵赢得了征戎一生的司马懿吗?
如果他学到了他老爹的本事倒没问题,可惜没有。

参考:
高平陵之变曹爽即使反抗,那也是毫无胜算。
公元239年,魏明帝曹叡突然重病不起,虽然太医竭力抢救,但是一直没有什么起色。
自知时日无多的曹叡因为太子曹芳年幼,于是任命大将军曹爽和太尉司马懿为顾命大臣,辅佐曹芳。
这两人中,司马懿是三朝元老,两朝顾命,德高望重。
相比之下,曹爽只是个纨绔子弟,没什么本事。
所以在初期曹爽都很尊重司马懿,什么事都听他的,合作得还挺不错。
然而后来曹爽的亲信丁谧、毕轨等人都劝他不可把大权让与他人,唆使曹爽架空司马懿,独揽大权。
于是曹爽去见曹芳,将司马懿明升暗降为太傅,夺了他的兵权,然后任命自己的兄弟曹羲为中领军,曹训为武卫将军,控制了中军,亲信何晏、邓飏丁谧为尚书,毕轨为司隶校尉,李胜为河南尹,独揽大权。
司马懿则不动声色,一面假装生病在家休养,一面秘密联络朝中大臣,在公元249年趁曹爽弟兄们陪曹芳离开洛阳去高平陵扫墓的时候,发动政变控制了洛阳。
曹爽得到消息以后不知所措,大司农桓范劝他立刻带着皇帝去许昌,调集大军征讨司马懿。
但是曹爽却轻信了司马懿只要他投降,那么就保全他的性命的承诺,乖乖交出印信,最后被司马懿灭族。
从最后的结果来看,曹爽确实怎么都要反抗一下,寻找一下生机。
不过按照当时的局势来说,曹爽即使反抗,也没有什么胜算。
首先来说,在洛阳一点司马懿其实已经占据了绝对优势。
曹爽虽然是大将军,曹羲、曹训两人又统帅中军,看着兵权在握。
不过高平陵事变发生时,他们都不在洛阳,而是陪着曹芳一起去了高平陵,身边只有少量部队随行,加上临时征发的部队,也不过几千而已。
爽留车驾宿伊水南,伐木为鹿角,发屯甲兵数千人以为卫。
而司马懿则拉拢了曾经在中军任职多年的蒋济,趁着曹羲、曹训不在军中的机会,以太后的懿旨接管了中军,接着又控制了武库,掌握了洛阳附近的主要军事力量。
所以司马懿除了分兵守卫洛阳各重要所在外,还有余力分兵去驻守洛水浮桥,防止曹爽逃亡关中,和他的心腹夏侯玄汇合。
很明显,当时兵力对比上司马懿占据了绝对优势。
司马懿之所以不急着发起进攻,而是派人去劝说曹爽投降。
主要还是因为他了解曹爽,知道他不会反抗,因此希望尽可能避免皇帝受到波及,减少事变造成的后遗症。
不过如果曹爽不识趣,真的要前往许昌的话。
司马懿可是一个杀伐果断的人,肯定会发起进攻。
按照双方的兵力对比,和司马懿、曹爽带兵能力的差距,这一战结果可想而知,曹爽是必败无疑。
其次来说,曹爽即使侥幸逃到许昌,那么也不可能和司马懿抗衡。
在司马家族控制曹魏军政大权以后,魏国爆发了多次反对司马专权的叛乱,这让很多人觉得曹爽如果振臂一呼,那么肯定会有很多人响应。
但是这个看法其实并不准确。
确实,司马专权时期的叛乱有不少是忠于曹魏才起兵的。
但是曹爽控制魏国大权时独断专行,任人唯亲,重用的都是他的心腹,这就导致了曹爽和朝中大臣们的关系极为紧张。
更糟糕的是曹爽和他的心腹大多徒有虚名,华而不实,并没有什么真实能力。
这就导致了在曹爽执政期间,魏国对蜀、对吴的战争中都遭到了惨败,国力损失惨重。
所以在高平陵事变之前,魏国绝大多数人都认为曹爽才是曹魏的祸害。
司马懿得到了太尉蒋济、司徒高柔、太仆王观、尚书陈泰、侍中许允等朝中重臣的支持。
而这些人中,不乏曹魏的忠臣,像蒋济后来就不肯受司马懿的封赏。
但是他们当时都选择支持司马懿。
所以就算没有司马懿,其他忠于曹魏的大臣也早晚会起兵对付他。
曹爽即使逃到许昌,下令调集各地军队,愿意服从他命令的并不会太多。
更何况司马懿早就用太后的名义说明曹爽劫持了皇帝,因此即使愿意带兵来的地方大员,也很可能要求曹爽先交出皇帝。
问题是魏帝曹芳,也因为曹爽驱逐太后一事和迟迟不肯让他亲政,而对曹爽颇有意见。
在高平陵事变发生以后,没有做出任何支持曹爽的表态。
所以曹爽到底能聚集起多少愿意为他作战的部队非常可疑。
相反,司马懿不仅是三朝元老,两朝顾命,德高望重,而且又得到太后、朝中大臣和世家的支持,他的号召力显然比曹爽大得多。
因此曹爽侥幸逃到许昌,也无法和司马懿抗衡。

参考:
如果曹爽挟天子去许昌,那天下的局势就更加精彩了,请看分析。
高平陵之变发生在公元249年,司马懿联合受曹爽排挤的太后、朝中重臣、三公九卿,起兵控制京城洛阳,关闭城门,以太后名义传诏,诏书要求罢免曹爽官职,保留爵位,请注意是免官保爵。
并不断派人劝曹爽投降,许以保命、保爵。
司马懿此举不仅成功的骗过曹爽及亲信,而且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司马懿只是阻止曹爽专政,而还政于士族集团,谁都没有想到司马懿不仅取代曹爽专权,反而变本加励有篡位之意,大开杀戮,要知道曹爽专权只是排挤,并未杀人,而司马懿打破游戏规则,大肆杀戮,诛其三族,开创非常恶劣的政治影响。
但司马懿在当时有很大的欺骗性,魏国的走势完全取决于曹爽的决定,如果曹爽听从桓范计谋,挟天子到许昌,以皇帝名义下诏,起天下兵马勤王,以诛杀司马懿,则司马懿必败。
为何?
当时皇帝在曹爽手中,皇权不仅是至高无上的,而且是整个社会的精神支柱,以皇帝名义下诏,那是绝对的政治正确,与司马懿一起政变的士族大臣,只是反对曹爽专权,并不支持司马代魏。
司马懿非常明白这点,所以起初的目标只是对曹爽免官、保爵、保命。
但桓范看出司马懿的野心,只要曹爽能听从桓范计谋,下诏罗列司马懿罪行,并主动还政于魏帝曹芳,起天下兵马勤王,司马懿这边有太后、和士族大臣,并占领京都洛阳,但太后比不上皇帝管用,士族大臣也不可能和司马懿一起造反,而且京都洛阳的禁军也不可能在皇帝下诏后还听司马懿的,司马懿就是孤家寡人,只要曹爽不犯政治错误,那绝对必胜。
有人说司马懿在军中威望高,足智多谋,但威望再高也不能高过皇权,只要皇帝下诏定罪司马懿,就算司马懿再历害,也不可能斗过皇权,迟早要失败。
再来看看天下局势。
蜀汉此时是费祎执政,姜维镇守北部边境,而费祎主张大力发展经济,与民休养,反对北伐,一直打压主张北伐的姜维,姜维难有作为。
而东吴那边正是太子和鲁王争宠的时期,满朝文武分成两派,内斗不断,而这一切都是孙权造成的,东吴自顾不暇,也不可能趁此时机伐魏。

参考:
魏文帝曹丕篡汉后不过7年就死了。
其子曹睿继位,是为魏明帝。
太尉司马懿和大将军曹爽两人受遗命辅佐魏明帝曹睿。
司马懿是河内(今河南武陟)人,出身名门士族,司马氏兄弟八个,个个有才名,被时人称为“司马八达”。
司马懿青少年时代就颇有名气,曹操为争取世家巨族的支持,曾聘请地方名士出来做官。
司马懿也在被征召之列,但却为曹操所猜忌,一直未受重用。
到魏文帝曹丕在位时,司马懿被重用, 逐渐成了朝廷重臣。
司马懿原本是文臣,魏明帝即位后, 他渐渐弃文就武,带起兵来。
他率军东征西讨,曾平定辽东公孙渊建立的割据政权,并在西线战场上抗拒蜀汉,抵御诸葛亮的进攻 。
在几无停歇地战争中,司马懿逐渐掌握了魏朝的军事大权。
三国史权威吕思勉先生说:“魏明帝是很荒淫奢侈的,魏朝的基业就坏在他的手里”。
明帝曹睿在位13年。
景初三年(239年),魏明帝中年暴逝,他有两个儿子(都是养子):长子齐王曹芳,幼子秦王曹询。
明帝病危时指定齐王曹芳为继承人,他年仅8岁,少不更事,自然无力亲政,遂命曹爽、司马懿辅政。
这样,魏朝就形成了曹氏和司马氏两大政治势力。
此后的10年中,基本上都是曹爽和司马懿的争斗。
曹爽是大将军曹真之子,曹真是魏武帝曹操的族侄,这样论起来,曹爽就是曹操的侄孙辈。
曹爽是宗室成员,小皇帝曹芳和太后自然与他亲近,于是乎起初曹魏军政大权都被他一人掌握,遂得以专权。
曹爽年轻,所用的都是一些当时的衣冠名士。
据史料记载,曹爽名为大将军,其实不谙军事,在这方面比他爹曹真差得太远,他骨子里就是个文人,颇有意于改良政事,整饬吏治,制定律法,所以可以将他归为文治派。
司马懿则是一个老谋深算、阴鸷戾狠的狡猾政客。
他精通军事,谙于权谋,同时极善韬晦之策,在长期的征战中又掌握了军事实权,曹爽和他比,简直就是个懵懂小学生。
曹爽对于军队,自然不如司马懿熟悉,他若要利用军队固权,自然也不如司马懿那样灵活机变,曹爽和司马懿较量成败的关键,大概就在于此。
曹爽虽然大权在握,但起初他对功勋卓著的老臣司马懿是很敬畏的,后来,在亲信们的怂恿下,他想扩大自己的势力,就设谋削夺了司马懿的军权,给他来了个明升暗降,封了个位尊而无实权的太傅职衔,说白了就是让他去教幼帝曹芳读书。
司马懿宦海沉浮这么多年,他怎会看不出个中凶险,眼见曹爽集团的势力正炙手可热,自己暂时斗他不过,就假装告病辞官,长期在家闭门谢客,称病不朝,老奸巨猾的他一面称病在家,一面却暗中布置长子司马师将禁军统领的重要军权抓在手中。
为击败曹爽,司马氏父子还阴养3000死士,这些人平时各安生理,干什么的都有,暗中则苦练击刺技艺,一旦有事,就能为司马氏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曹爽虽然谋夺了司马懿的军权,但对他并不完全放心,就派心腹去打探实情。
司马懿演技精湛,他在来人的面前装作病入膏肓,耳聋眼花,神志不清,饮食俱废,即将一命呜呼的样子。
他说起话来语无伦次,错乱其辞,说不上几句就瘫在榻上,上气不接下气,一副危在旦夕的衰样。
来人见状信以为真,回去报告曹爽说:“司马公病入膏肓,形神离散,已不久于人世了”。
曹爽就认为司马懿即将死去,已经不足为虑,去掉了这个心腹大患,他放松了警惕,天天与一帮名士吟诗作赋,纵酒取乐,走马射猎,更加放肆了。
正始十年(249年)正月,幼帝曹芳前去明帝陵祭祀,曹爽兄弟率亲信大臣全部陪同前往。
一直装病的司马懿闻讯一跃而起,乘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动政变。
他调集3000死士和被儿子司马师控制的京师禁军,迅速控制了魏都洛阳,亲自屯兵扼守洛水浮桥,封锁通衢要道,封存武库,威逼郭太后(明帝曹睿妻)发布诏书,声讨曹爽的“谋逆”罪行。
他假借太后诏命封闭洛京四门,并让心腹高柔接管了曹爽的军队。
然后他以太后的名义给幼帝曹芳发去一封奏折,宣称曹爽意欲谋反,请皇帝罢免他及兄弟、亲信文武大臣的一切军政职务,勒令曹爽以侯还第。
大司农桓范是曹爽的亲信党羽,他没有去谒陵,听说司马懿发动兵变后,他诈传太后命令,骗开城门,策马飞奔到高平陵曹爽处。
桓范建议曹爽挟持皇帝曹芳到许昌去,再调集四方兵马,进京讨伐司马懿。
大司农相当于今天的财政部长,所以桓范说:“大司农印在我手里,粮饷有保障”。
曹爽是大将军,是曹魏最高军事长官,按理说所有军队都必须接受他的指挥,服从他的调遣;
司马懿则装病10年,又被削去军权,可他曾长期带兵,在军中颇有威望、人脉,平时又在暗中编织势力,否则他突然发难也不会有军队听他的调度,但毕竟兵微将寡,实力不济。
而曹爽贵为大将军,兄弟曹曦任中领军,另一个兄弟曹训是武卫将军,都是军权在握的大人物。
况且曹家是魏朝的合法统治者,曹氏宗亲有许多带兵之人,假如曹爽携小皇帝曹芳去许昌,再以天子的名义号令四方精兵开赴洛京勤王,加上大司农桓范掌控着钱粮,要兵有兵,要粮饷有粮饷,则司马懿那区区数千人马,根本不堪一击。
假如曹爽敢于放手一搏,则有很大胜算。
那样的话,司马昭篡魏就不会发生,魏国还是姓曹,三国对峙的局面还将长期持续,三国归晋的历史恐怕不会上演,什么西、东晋、五胡十六国的乱象也不会发生。
只可惜曹爽不是个敢于破釜沉舟之人。
他牵挂洛阳城里的妻儿老小,顾惜自己的身家性命,患得患失,首鼠两端,最终不肯听桓范建议,接受了司马懿提出的条件,交出了大将军印绶,免官还都。
司马懿将曹爽软禁了一段时间,最后将他灭族,就连出嫁的女儿亦未能幸免。
桓范、张当、何晏、李胜等曹爽亲信均被诛戮殆尽。
高平陵事变后,曹魏宗室惨遭荼毒,日益衰微,司马氏专权。
魏国的朝政基本上被司马氏所独擅,为后来的司马炎代魏建晋夯实了基础。
【插图源自网络】
参考:
说实在的,司马懿作为三朝元老,在魏国权倾天下,夺走曹家天下是迟早的事,早在司马懿的谋划之中。
但是如果听谋士桓范的话并不是没有机会。
一是皇帝在他们手中,他们毕竟占据正统。
二是桓范担任大司农一职,可以调动全国的粮草。
结果曹爽认为司马懿只想夺兵权,并不会杀他,投降以后他还可以享受生活。
最后被司马懿杀了,太可悲可叹可惜啊!
参考:
曹爽太蠢,他不死天都不答应!身边的桓范,一流谋士,已经告诉他,挟天子下长安,以天子诰命集天下兵马勤王除叛逆!许昌几日之途,派一斥候急报,数日内就可集2万
夏侯霸夏侯玄两叔侄手握重兵镇守雍州,起兵来勤王,任命讨逆大将军,则数月之内就能集结十万
司马懿能集结起来的兵力不过万余,半年不过必败!可惜曹爽此儿实在是比猪还蠢,无可救药!他那几个兄弟也都多为纨绔子弟典型废物!!难怪桓范望天长叹一句怒骂:曹子丹佳人,生尔兄弟,犊尔!!
参考:
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高平陵政变发生后,如果曹爽听从了桓范的建议,带天子去许昌,我想天下的形势会有很大的变化,至少曹爽兄弟不会死的那么窝囊,家族伤亡也不会那么惨重。
魏明帝曹睿驾崩前,将幼帝曹芳托付给司马懿和曹爽。
一开始曹爽和司马懿还能和平相处,后来曹爽为了大权独揽,开始处处排挤司马懿。
老谋深算的司马懿选择隐忍不发,等待时机。
终于在曹爽带着小皇帝外出高平陵祭拜的时候,司马懿等到了机会。
迅速集合本部兵马控制了洛阳,然后以郭太后的名义下诏宣布了曹爽的罪责。
并派人去劝降曹爽。
此时在城中的大司农桓范趁乱跑出城和曹爽汇合了,准备帮曹爽对付司马懿。
曹爽接到这个消息是惊慌失措,不知道该怎么办,司马懿派人通知曹爽如果投降的话,可以既往不咎,只是免去他的官职,其他待遇不便,曹爽听了是比较心动的。
这时桓范到了,听说司马懿在招降,立马和曹爽说司马懿心狠手辣,如果放下手中的权力就是任人宰割。
既然皇帝在我们手中,我们手里还有一些兵马,从这到许昌不过就是2天的路程,到了许昌号召天下兵马勤王,讨伐司马懿,事情还是很有希望的,而且我有大司农印,粮草调动也不用担心。
曹爽思考了一夜决定投降,并表示就算投降,我也还能做富贵人家。
桓范气的大骂曹爽蠢笨,看来我们大家都要被灭族了。
曹爽投降后,果不其然司马懿并没有兑现诺言,而是把曹爽夷灭三族。
假如曹爽听了桓范的话,带皇帝去许昌还是有希望成功的。
首先司马懿本身没多少兵马,靠的就是自己养的死士,赌的就是曹爽不敢反抗。
其次皇帝在曹爽手中,以皇帝的名义讨伐司马懿,响应的人不会少,打败司马懿是很有可能的,司马懿再厉害手里没兵也不行。
即使曹爽最后失败了,我想也比主动投降,然后被灭族强百倍吧。
欢迎给我点赞,评论,希望和大家一起讨论历史,。

参考:
高平陵之变发生在公元249年,是司马懿对曹魏的一次绝地反击。
此事变之后,曹魏势力虽有几次反击,但于事无补。
终于在公元266年,被司马家代魏而立。
在此期间,263年灭蜀汉。
代魏后,280年灭东吴,三家终归晋。
但仅仅37年后,西晋八王之乱后就灭亡了。
魏晋南北朝的这种城痛变换大王旗的事情特别多,这现实背后有着不同于表面的东西在起着作用。
高平陵之变看似司马懿与曹爽的对决。
事情发生时但曹爽和曹芳在外,居然没有一点办法,灰溜溜回来投降;
这充分显示出曹魏势力已经失去对局势的控制。
已经不是所谓的好人坏人什么的故事,也不是什么曹爽排挤大臣、众叛亲离的故事。
这背后的故事是中国统一之难。
君主专制和皇权的单薄的矛盾,自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始,废除分封实行郡县制开始,集权里于中央已是趋势,但这之中的道路却迂回曲折。
皇权看似威严不容侵犯,但实际上呢?
君主是一个人而已,他必须依靠一定的人去管理。
具体到中国,中国太大,实际上依靠的就不是个别的人,想长时间、有效力管理这个大国家,就必须依靠一大批人,这一大批人就是中间层次的人。
皇权控制的只能是管理这中间层次的人,皇帝不可能去直接管理一个村庄。
皇帝依靠什么人?
这就是中国朝代变换的核心问题。
秦二世而亡,依靠仅仅是秦始皇的个人威力,始皇一没而秦亡,时间短很多事情没有暴露。
而西汉开国到东汉灭亡前后有四百年,在这长时间跨度里,充分暴露了皇权的单薄,西汉初年,刘邦一死,皇权就落入吕后和诸吕之手先后达十多年。
后在西汉开国元勋抵抗下,才得以灭掉诸吕,开拓出西汉初年文景之治。
在这之就是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汉武帝时期就已经开始突显出地方豪强势力对中央的威胁。
经汉初的文景之治,轻徭薄役、休养生息后,财富积累过程中,地方经济势力逐步做大。
部分商业势力开始影响帝国政治形态,汉武帝时期的盐铁论,迁豪强于边塞等措施,有打击匈奴的作用,也有限制地方豪强的目的。
但这些仅仅治标不治本,经济的总是发展,财富总归要积累,地方的势力一定会抬头的。
汉朝是中国第一个大统一、长时间的大王朝,应付这些问题是历史上没有的。
可以说没有任何经验,也不知道如何控制这些地方势力。
汉武帝后,西汉多有幼帝登基,这不免又增加了皇帝的不稳定性。
西汉统一的王朝在这时还没有太好办法去管理这些,从官吏来说,自然而然直接采取了荐举法,以及以后的察举法,这类办法太依赖于当事人的操行了。
最后这些都受制于地方豪强势力,被门阀士族把持。
等于帝国被这些人控制了。
汉武帝独尊儒术策略是对的,错的是方法,应该是如何利用儒家形成思想上统一,保证意识形态的上的统一,来维护国家统一。
但在实行过程中,儒家有其道德上追求,一直有想恢复周礼,以德治国等不切实际理念。
王莽篡汉的理论基础就是禅让和以德治国的理论。
这也是曹魏代汉,司马代曹魏的理论基础。
但高平陵事变已是玄学兴起,玄学兴起的主要原因就是儒家治国理政的虚幻性和不切实际,在经过西汉东汉的独尊儒术后,士大夫们思考中感觉到了儒家的道德的虚幻性,反思中,走到另一个极端,玄学兴起背后经济原因是门阀士族的兴起和稳固。
这一切的都表示从思想上,政治上,经济上,帝国均处于分裂的事态中。
皇权此事只是一个符号,被迫依附于某个势力。
从西汉汉武帝后,匈奴等外患消失后,地方势力开始兴起后,皇权就开始受制于,外戚、宦官、太后。
其背后的原因就是皇帝没有依靠,依靠任何一个势力,这个势力最后都会在宫廷斗争中压制皇帝。
东汉更不要提,除光武帝和他儿子汉明帝还能控制一下,以后诸帝大多幼龄登基,受制于太后外戚,为反抗不得已重用宦官。
东汉就这这样连皇帝都无法平衡,地方豪强就逐步和儒家大族合一形成了门阀士族。
完完全全控制了中层以下地方政治形态。
高平陵事变时,有人说曹爽干嘛不带着曹芳胁天子以令诸侯啊,干嘛投降啊。
这是高看曹爽了,当时曹魏势力为防止出现汉朝的弊病。
防宗室、外戚、太后、宦官等,弄的曹魏才从220年到249年才三十年时间里,曹魏势力没有了任何助力和依靠,只能被骗投降,然后司马懿为绝后患,只有诛杀曹魏势力。
诛杀曹魏势力只是漏出司马家的胆怯,司马家也是没有依靠的。
从当时的政治形态看影响统一的是门阀士族势力,任何一个朝代想长时间统一,必须要想法铲除门阀士族对地方政治形态的把持,不如此则国不可久也,司马家没看到这一点,仅仅37年后,西晋就灭亡了。
东晋也是在,南下士族和本地士族的争斗中摇摇晃晃维持了一百多年,最后灭于北府兵的刘裕。

参考:
我来告诉你实际情况 三百来人 带了三天口粮 其中有一百来人都是没见过血的文官 出城没几天就开始饿了 一听兵变都慌了 嗷嗷喊着投降 想去其他地方求援?
开玩笑 300多人带着金银珠宝 走10几天路程?
饿都饿死了。

参考:
那也会败给司马懿的,因为他们俩都是辅助天子的重臣,司马懿政变时候有拿着太后的旨意说曹爽的罪恶,又名确的说明罪臣贼子是曹爽一人,和别人无过。
在说了,曹爽兄弟除了以权利压人,又没有政治和军事头脑,司马懿老谋深算,手下的兵将都是身经百战的勇士,就是打起来仗后也没有多大的胜算。
在说,曹爽出来祭祀祖宗先庙,带来的人家眷都在洛阳,也不会为了曹爽的事扔下家人不管和司马懿打仗。
从总的方案去想,司马懿是老谋深算以久了,曹爽是无打算的去对阵。
这以说明败局以定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