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付出巨大代价战胜德国的苏联很快能成为匹敌美国的超级大国

二战期间的苏联战争中收到了德军的重创,但是战后短短的几年,苏联像打了鸡血一样快速复苏,成为和美国平起平坐的世界超级大国,甚至在风头上还一度超越美国,我认为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个方面得益于苏共的高瞻远瞩。
作为精明的领导者,斯大林早就嗅到了潜在的危险,积极地为以后即将出现的战争提前做准备。
所以斯大林在上台之初就把建设工业强国定位基本基调,决定优先发展重工业,比如军工,金属冶炼,矿藏开采,机器制造等,集中力量争取早日实现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
从1928年到1937年,经历了两个“五年计划”的苏联工业产值占世界工业产值高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用斯大林的话来讲,苏联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一共只花费了13年左右的时间”。
因为斯大林的果断决策,苏联得以在德国进攻前基本完成工业化,这些为也苏联抵御德国入侵和战后重建奠定了坚实基础。
不破不立,战后的苏联一片废墟,精明的斯大林在瓜分德国遗产时,意识到苏联如果自己生产这些工业设备将会花费很长的时间,于是主动放弃这大量的赔偿金,而是看上了德国的先进机械设备,指示苏军迅速将德国旧机械设备和技术工人迅速运送回国,合理的运用到各个部门,并且为苏联的工业提供强有力的动力,让苏联的高科技水平直线上升,德国旧机械设备都为苏联战后国力复苏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第二个方面是得益于苏联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
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是苏联迅速崛起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在战后恢复经济过程中,社会主义集中办大事的好处在苏联很好的体现了出来。
这在新的中国也能够明显地看到,决策者不用为了没完没了的扯皮浪费时间,根据计划经济的安排,可以集中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集中建设最重要的环节。
也正是因为这个制度,苏联的经济呈现出高速增长的状态,科技、文化、经济、军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第三方面得益于苏联的教育制度。
苏联在教育投入最大,对不同时期的教育制度根据国情做了多次改革,而且在教育投入上也是十分舍得,教育投入在世界也是首屈一指,苏联实行全民教育,培养了众多的技术工人和高科技人才,充斥到苏联工业的和科技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其强大的数学教育是其在国力竞争中重要的秘密武器,让世界其他各国望其项背,更是创造了无数具有苏联特色的黑科技,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这也是苏联保持快速发展的保障。
第四个方面有强大的苏联红军做后盾。
苏联的强大仰仗于苏联的强大的苏联红军,在七八十年代受益于石油资源的红利,苏联的国防开支一度占到了世界第一,占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五分之一,鼎盛时期苏联的让美国十分何畏惧,苏联的军事高投入让苏联成为首屈一指的军事强国。
特别是苏军的装甲洪流,成为西欧挥之不去的梦魇!第五个方面是二战瓦解了原有的世界秩序。
二战后,世界秩序被重新定义,原有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被新兴的美国所代替,英法等国在战争中被重创,昔日的光辉不在,日子也越来越不好过,钱袋子比较紧,腰杆子不硬,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很多海外殖民地纷纷独立,最终沦为二流国家,成为美国的小弟,这些也为苏联成为超级大国踢开了绊脚石。
第六个方面得益于是苏联丰富的资源。
得益于苏联较强的工业生产能力和广袤的国土、蕴藏的无限资源,这些物质基础都为苏联快速复兴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特别是储藏丰富的油气资源,甚至还成为苏联十分仰仗的出口资源,换回了大把的美元,在解体前夕,苏联的GDP总值为2.66万亿美元,人均GDP达到了9000美元,现在很多国家也远远没有达到,可以说是发达社会主义国家,人人向往的国度。
不足之处还请批评指正!我是绿色征衣,期待您的
但从20年代中后期到30年代,苏联购入了大量的工业技术和设备。
而当时也恰好是大萧条时期,很多西方资本为了避险,也纷纷对苏联这个在资本圈外的国家进行投资。
苏联的三大钢厂就是美国人投资的,其他诸如汽车厂、拖拉机厂、水电站、飞机场等大量工业基础设备几乎都离不开国外资本的影子。
也就是在这个时期,苏联完成了大跨越式的工业化转型,而且苏联最不缺的就是资源。
广阔的土地到处都是工业所需的原材料,因此到二战前夕,苏联的工业基础已经是世界第二。
等到二战开打,战时工业的转型更让毛子尝到了集中力量办大事儿的甜头,举国动员起来搞工业怎么可能办不成事儿?
技术有了,劳动力不缺(压榨),工业基础也打好了,马列主义也是个足够普世的价值理念(当时盛行民族主义,但这不普世,能和苏联对抗的只有美国的自由主义),因此在战后也迅速收罗了一群东欧小弟。
因此造就了战后苏联的腾飞
参考:
二战让苏联遭受重创,工业设施被打得稀巴烂,人口损失1700万。
但是战争结束短短的几年,苏联却迅速崛起,成为跟美国抗衡的超级大国,到底是什么原因?
苏联在战后增加了很多领土,获得了大量资源战争结束后,苏联领土增加了60多万平方公里。
其中包括通过苏芬战争得到的卡累利阿地区、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三国、波兰东部地区、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与外喀尔巴阡两地、日本的北方四岛和德国的柯尼斯堡(加里宁格勒)这些地区给苏联提供了大量劳动力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一定程度增强了苏联的国力。
获得了很多战利品苏联军队是二战的中坚,他们为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苏联国土遭受纳粹蹂躏,蒙受巨大损失。
苏军攻克柏林,占领德国东部地区之后,在占领区将德国的工业设备比如机械设备、发电站、有轨电车、飞机制造设备、精密仪器,实验设备等都运到了苏联国内,甚至连铁轨和厂房也都搬运走。
被运到苏联的,还有大量物资。
1945年共计有40万
截至1946年3月被运到苏联的设备总重量约有400万吨。
二战前,德国制造业和工业水平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德国的工业设备对苏联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同样,苏联作为东北日军的终结者,东北人民的解放者,在占领东北之后,对日本在东北的财产收入囊中。
包括伪满洲国“中央银行”、其它5大银行、其它金融机构、民营银行货币一共7.99亿元;
各大银行的黄金、白金、白银、钻石,价值约1.1亿元。
占领东北期间建立起的规模宏大、水平先进的工业设施也进行了大规模搬运,其中包括钢铁制造、液体燃料、化学、煤气、电力、橡胶皮革、电器、金属、航空、兵器制造、船舶和纺织、印刷、制糖等172种重工业,以及150种轻工业设备。
被运往苏联的物资,还有铁路设施、医院设备、电信设备和各种车辆等。
仅仅是在东北得到的货币、金银、物资和设备,总价值6058万亿。
(冶金工业出版社《鞍钢史》:《资源委员会鞍山钢铁有限公司受损调查报告》、《资源委员会鞍山钢铁有限公司概括报告》、《昭和制钢所廿年志》、山之内末盛《工业的鞍山》、满铁《满洲工业资源年鉴》、《满洲年鉴》)这些战利品说是苏联红军浴血奋战应得的报酬也好,说是苏联的掠夺也罢,客观上都为苏联的崛起,提供了可靠的物质基础。
战争赔款二战苏联是受害国,也是战胜国,所以理所当然应该得到战败国德国的赔偿。
苏联代表团向德国提出的战争赔款总数为200亿美元,但实际上只希望得到它的50%,即100亿美元。
为了安抚苏联,美英等将西方占领区15%的主要设备,7,5%的工业设备给了苏联。
因为德国对苏联的战争赔偿基本上是以实物和劳务的方式支付的,所以精确的数字很难估算。
根据苏联方面的数据,截止到1950年,苏联从德国战争赔偿中总共实际获得赔款约为50亿美元。
1951-1953年间,东德又向苏联支付战争赔款6,33亿美元。
今天美元价值相当于二战美元价值的4倍到6倍,也就说苏联从东德得到的战争赔偿,至少在2400亿美元。
制度先进、人才济济苏联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消灭了剥削,让劳动人民翻身做了主人,能够调动全国人民的积极性,让各行各业人民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去,发挥了巨大的能量。
苏联人民勤劳智慧,历史上诞生过很多科学家。
苏联的教育在苏维埃建立之后,开始迅猛发展,给苏联各领域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为苏联迅速崛起提供了可靠保证。
总之,苏联的崛起不是偶然的,它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是历史的必然。

参考:
苏联在二战中付出了巨大代价,差点被德国军队攻下了莫斯科,但苏联在斯大林和苏共的坚强领导下,通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打败了德国法西斯,捍卫了苏联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并很快发展成为当时世界上与美国齐驱并驾的超级大国,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制度优势。
苏联是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社会主义制度有集中力量大干快上的优越性,生产资料公有制极大的调动了广大群众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之苏联刚刚战胜了法西斯德国,大家从战争中走来,经受了战火的严峻考验,全国上下士气正旺,建设和发展苏维埃社会主义的热情空前高涨,劳动者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极大的促进了苏联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为赶上和超越美国提供了可能。
二是工业基础尚在。
二战虽然给苏联造成了巨大损失,但战争并没有完全摧毁苏联的工业基础,相反,许多军工企业和重工经济迅速在战争中成长与壮大,为战后快速苏联经济奠定了基础。
三是资源有保障。
苏联最大的特点就是国土面积广阔,自然资源丰富,特别是苏联地下有丰富的宝藏,这为战后苏联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
四是重视高科学技术和人才。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快慢,完全取决于科技队伍是否壮大。
苏共十分重视科技人才,据说当年斯大林为了和美国争抢德国科学家,不惜一切代价,包括宁愿牺牲再多战士的生命,也要抢在盟军前面拿下柏林城,这在斯大林一生决策中是很少见到的情况,二战初期苏联之所以让德国军队打得一败涂地,很大程度上与斯大林不愿和德国人发生战争、让德国军队打了个措手不及有直接关系,这次为了争夺科技人才,斯大林根本没有顾虑那么多,终于给苏联抢到了原子专家,为苏联后来拥有核武器,从而与美国平起平坐打下了科技基础,也为苏联在其他方面发展培养和壮大了人才队伍。
五是有斯大林和苏共的坚强领导。
斯大林是二十世纪世界最杰出的领导人之一,尽管他存在很大问题,但他为苏联的发展和壮大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在他领导下,苏共没有人敢以身试法,也没有人敢堕落腐败,因为斯大林本身就是一个把苏联看得比自己家庭和亲人都重要的领导人,正是由于他的坚强和正确领导,苏联才在战后完成了令世人不可想象的使命。
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苏联的解体,在于苏共内部出现了严重问题,而且完全是领导人个人腐化堕落造成的,与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没有任何关系,只有加强执政党自身建设,才能更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才能使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参考:
为什么付出巨大代价战胜德国的苏联很快能成为匹敌美国的超级大国?
苏联在二战期间被德国打的很残酷,德军利用闪电战术把毫无思想准备的苏军赶到首都莫斯科,并且兵临城下,围着莫斯科像铁筒一样严密,使苏联政府遥遥欲坠、十分危险。
然而是天气帮了斯大林的大忙,一场大雪使气温骤降到零下三十多度。
把毫无后勤给养准备的德军,冻死冻伤一半,战车也打着火,因此德军失去了战斗力。
苏军趁虚而打,一气呵成的把德军打到柏林,并且全歼了德军。
苏联因此也就成了二战时期的战胜国。
苏联战胜德国后,乘胜前进,紧接着又对日宣战,把侵占中国关东的日军一扫而光。
这个时候的苏军在世界上打出了威风。
又趁机把德国国内的武器装备、各种资源、科技人才等,都一一掠夺到苏联,又把日本在中国东三省经营十几年的武器装备和资源,还有战俘。
都统统拉到苏联。
就这样使苏联二战后迅速崛起,国内的经济、军事、科技迅猛发展壮大。
在世界上即而拉拢了四十个社会主义国家与美国领导的北约相抗衡。
在冷战中苏联又把缴获德日军的装备,经过改造再卖给社会主义阵营里的国家,苏联一本万利,逐渐成为世界超级大国。
美国也是一样,二战后英国由于被德军飞机炸的国内一片废墟,急需要百废重建,顾不上世界各地的殖民地和军事基地,美国趁机把英国的军事基地一一占领。
就这样苏美在世界上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超级大国。
从而在世界上形成了苏美两霸的格局。
综合上述是付出巨大代价战胜德国的苏联很快能成为美国匹敌的世界超级大国的因素。

参考:
拆走了当时世界老二德国东部所有的重要的工业设备设施和带走关键技术人员,掳走了德国原子弹科技人员和资料;
拆走了当时产能世界老七的东北满洲国所有的工业设备设施,搬走了作为日本战略储备足以养活上亿人一年的东北所有的粮食库存。
苏联不成为世界老二都不行。

参考:
规模宏大的苏德战争,吞噬了苏联二千多万的人口,给苏联经济造成了空前的破坏。
德国法西斯被苏联红军送进了坟墓,而苏联自己也被打残了。
以现在人们的眼光看苏联,要恢复到战前水平,至少五十年。
可当时所发生的变化直到今天也是具有极大的震憾力,让人无法相信,也仅仅过了十几年,苏联便崛起与美国比肩的大国。
1949年8月29日凌晨,苏联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冲击波将以英国首相丘吉尔为首的西方阵营冲得东倒西歪,给一些丧心病狂的西方极右翼分子划出了红线。
从此,没有了美英核威协的后顾之忧,国家安全有了彻夜保障,苏联得以全付身心地投入社会主义建设,这是苏联能够崛起的前提。
苏联在二战胜利后的最大果实,就是将整个东欧包括德国大部纳入到自己的势力范围,欧洲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工业装备、精英人才统统装进了苏联的口袋,只需要进行科学合理调配,进行各种资源组织优化,就迅速能形成国家崛起的物质条件,虽然苏德战争中损失巨大,但扩张势力获得的丰富资产不仅能弥补战后的损失,还大大超出了战前的状况,这让苏联人喜出望外。
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先进性,不容低估,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巨大能量获得充分释放,国家的基本设施建设在短时间内得到恢复,在当时的社会主义国家能办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根本无法想象。
苏联土地的东西跨度漫长,横亘欧亚大陆,战略空间极其广大,苏联战前战中向苏联中部及西伯利亚地区转移了许多重要的工业设施,客观上形成了战略储备,为后来的恢复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助力。

参考:
二战只是苏联的男性及经济受到损失,重工业体系并没被摧毁。
军事实力未减。

参考:
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仅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而且从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各方面深刻改变了人类的历史。
可以说二战是对之前既有国际格局的一次重新洗牌:英、法、德、日等国纷纷被战争削弱,美国和苏联成为了战后的两个超级大国。
美国本土在二战中几乎并未遭到什么破坏,相比之下苏联在二战中所蒙受的损失却是空前巨大的。
根据战后苏联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苏联在二战中的军民伤亡数字是2960万(其中死亡者2660万)。
苏联红军牺牲了866.84万人,几乎每个苏联家庭都有人员伤亡。
与此同时战争还给苏联带来了巨大的物质损失:在战争中苏联共有1710座城市、7万多个村镇和31850个工业企业全部或部分被毁。
这些物质损失如果按1941年的价格计算约折合6790亿卢布。
苏联在战争中的物质损失大约相当于参战国总损失的40%。
二战结束后西方国家普遍猜测苏联将从世界大国的名单中被除名。
然而苏联却在1949年8月29日成功试爆了一枚当量为22000吨TNT的原子弹,从而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1958年苏联又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1961年苏联成功把人类第一位航天员尤里·加加林送入太空,从而在美苏太空竞赛中赢得了先手。
与此同时苏联构建了以自己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阵营。
战后的世界形成了美苏两极争霸的格局。
苏联成为了全世界唯一能与美国分庭抗礼的超级大国。
那么苏联是如何在经历惨烈的战争打击之后强势崛起的呢?
对此我们有必要回顾苏联在战前的国力究竟是怎样一种水平。
苏联是在接手沙皇俄国遗留下来的国土和经济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而且苏联还没能完全继承沙俄的全部领土:波兰和芬兰在沙皇政府倒台后成为了独立国家。
1905年老牌列强沙皇俄国被亚洲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日本打败了,沙俄由此成为世界近代史上第一个被亚洲黄种人国家所打败的欧洲列强。
与此同时沙俄国内仍保留着大量的封建农奴制残余,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都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作用下革命运动风起云涌,因此列宁把这一时期的沙皇俄国称为“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
按说苏联要用比沙俄更小的国土、更少的资源搞定沙俄留下的烂摊子似乎是一项相当艰巨的任务。
然而苏联只用了两个五年计划就发展成为一个重工业和军事上的强国,与此同时也成为了经济总量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国家。
到了二战结束之后苏联更是一跃成为与美国分庭抗礼的超级大国。
从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到1945年二战结束一共只有28年时间。
这其中前五年是苏俄红军和白军残部内战的时期,最后四年是与德国法西斯作战的时期,所以真正的国内建设时期只有19年,更何况惨烈的二战更是令苏联损失惨重。
然而苏联从沙俄手中接管的基础只是同其他列强比起来相对落后而已,但如果要比起当时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可不是好一点半点的。
1914年一战爆发时沙俄有2280万平方公里国土、1.7亿人口。
这一年沙俄的铁路营业里程高达70156公里,钢铁产量位居欧洲第三位,发电量位居欧洲第四位,本土石油产量位居欧洲第一位,农业完全实现自给。
当时的沙俄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在工业产值上仅次于美、德、英三国。
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执政的20年间俄国在增加了6000万人口的同时还实行了农业改革。
从1908年起沙俄开始普及小学义务教育、大幅增加教育预算,从而使俄国人受教育的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在全球经济危机的1911—1912年俄国经济却呈上升趋势。
俄罗斯的经济档案《统计年鉴》显示:1906—1910年粮食、酒精、咖啡、糖、茶、烟草、棉花的消费量基本上都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我们的教科书中说苏联把俄罗斯从一个农业国改造成为了一个工业国,然而俄罗斯最早的工业基础可不是在苏联时代奠定的。
沙俄尽管不能称为一个工业国,但已具备了早期的工业化基础。
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曾说过:“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
但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由此可见新中国的工业化是建立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之上,然而相比之下苏联的工业化基础要雄厚得多。
事实上沙俄并没缺席前两次工业革命,尤其是在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得十分迅速。
沙俄只用了几十年时间就完成了其他欧洲国家几个世纪才完成的转变:1861~1881年间俄国的布匹生产量增加了两倍,与此同时织布工厂已排挤了手工织布业。
1860~1890年俄国的生铁产量由2050万普特增至5660万普特;
钢产量由1250万普特增至52000万普特;
煤的产量由1800万普特增至36700万普特。
1866年俄国的工厂不到3千个,然而到1903年已有近9千个了。
随着国内市场的扩大使铁路的修建也迅速增长:1865~1895年俄国的铁路已由3374俄里增至31728俄里。
俄国经济正沿着普鲁士道路缓慢地向资本主义过渡。
19世纪80年代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标志就是铁路建设:当时的沙皇亚历山大三世特别强调工业和战略铁路的建设。
沙俄在10年间修通了乌拉尔铁路,同时把巴库和第比利斯连成了一线,还建成了从克拉斯诺夫克经塔什干延伸到阿富汗边境的东里海铁路。
这一时期机器生产已在俄国的工业生产中占据统治地位,基本已完成从手工工场向机器化大工业的过渡。
19世纪80年代末俄国工业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重工业在工业结构中的比例加大,形成了顿巴斯煤矿工业区和巴库石油工业区。
1913年沙俄的钢产量已是1880年的11倍,能源消耗是1880年的9.3倍,城市人口是1880年的4倍,经济增速已达到世界第二位。
由此可见俄罗斯最早的工业基础其实是在沙皇时代奠定下的,只不过由于农奴制改革的不彻底使俄国保留了太多封建小农经济残余。
沙俄所谓的落后只是相比于美、德、英等列强而言,但千万不要以为苏联的工业化和新中国一样是完全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沙皇时代实际上已奠定了俄罗斯最早的工业基础,然而封建农奴制的束缚使俄国的工业化进程长期滞后于西方。
提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代睁眼看世界的人士所著作品可能大家首先会想起的是林则徐的《四洲志》和魏源的《海国图志》,实际上当时还有一部系统介绍世界各国概括的作品就是徐继畬的《瀛寰志略》。
在这部书中徐继畬对俄罗斯的记载是怎样的呢?
首先徐继畬指出俄罗斯是“外徼第一大国”。
这显然是就俄罗斯的幅员面积而言的,与此同时他认为俄罗斯的国力相比当时的英、法等国则“未能定霸一方”。
在徐继畬那个年代得出俄罗斯的国力不及英、法等国是完全正常的——克里米亚战争就是最佳证明。
幅员辽阔的俄罗斯为何国力不及英、法呢?
对此徐继畬是这样解释的:“彼所有者多北裔穷荒之土,其东部层水积雪,草不繁,牲不育,不可游牧,故漠北诸部弃而不居,俄人得之,政其皮、矿其利,所谓人弃我取,非力能驱除而据为己有也......舟楫之利、火器之精、心计之密又远逊于诸国,逐鹿海隅往往瞠乎其后”。
俄罗斯的国土主要集中在北方高寒地带。
尽管地域辽阔、土地肥沃,然而国土开发难度大、工农业水平落后,甚至就连漠北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也难以在此生活。
当地只生活着一些最为原始的渔猎采集部落,俄罗斯得以较为容易地征服广袤的领土,然后通过这些地区的皮毛、矿物获取利益,然而俄罗斯地处欧洲文明圈边缘的俄罗斯就其文明与体制的进化程度一直滞后于西方。
加之缺乏较好的出海口、保留了太多封建农奴制残余使当时的俄罗斯在整体国力上同英、法等国有差距。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俄罗斯在当时的国际体系中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国家,所以徐继畬在做出上述分析后还是跟了一句“因其疆土之广,穷系海内大国,故诸国亦未敢轻视之”。
俄罗斯凭借自己庞大的体量即使在技术相对落后的情况下也能以数量弥补质量的方式实现规模效应。
俄罗斯和西方之间就此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发展态势:每当世界政治、经济、军事体系出现结构性变革之际俄罗斯就会因为自身文明与体制的滞后而被西方甩在身后;
而当世界政治、经济、军事体系进入稳定发展阶段后俄罗斯的体量优势就会逐渐弥补文明、体制、技术上的不足。
19世纪下半叶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使欧美文明整体跃进。
在这一过程中英、法、德、美等国的国力得到了质的突破。
这时的俄罗斯在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落后的社会结构束缚制约下在机器化大工业的发展过程中落后于其他列强,因此沙皇俄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沦为了“帝国主义的薄弱环节”。
然而当世界由转型期转向平稳发展的时期后决定各国实力强弱的首要因素已不再是创新而是体量。
说到底新技术、新制度总是会在世界范围内传播的——正如英国发明的蒸汽机等产品必然是要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开来的。
新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使后起的国家尽管在技术层面可能仍与先进国家存在一定差距,然而这种差距的大大缩小使各国之间已不存在明显的代差,所以这时拥有庞大规模体量的国家即使在技术上略微落后一些也完全可以通过质量不够数量凑的模式弥补自己的短板缺陷。
更大的规模体量意味着更大的潜在兵力、更多的劳动生产力、更大的战略纵深、更大的国内市场和更强有力的资源调度能力。
大航海时代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这种百万级人口的国家曾因为抓住历史机遇而率先崛起。
然而到了工业革命时代世界霸权就向英、法、德这种千万级人口的国家转移,在经历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后英、法、德等国的地位又被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取代。
从近五百年间世界格局的变化过程不难发现:世界霸权是向国土面积更大、人口规模更大的国家转移的。
深受封建农奴制困扰的俄罗斯帝国并不擅长创新,所以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早期阶段被抓住时代机遇改革创新的西方列强迅速超越。
然而当第二次工业革命所带来的体制和技术创新日渐平稳后俄罗斯自然也会学习西方的先进经验。
尽管经过学习后俄罗斯和西方之间仍有差距,但这种差距完全可以通过俄罗斯的体量规模得到弥补。
当苏联于1922年正式成立时距1870年代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已过去半个世纪。
50年间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高端技术变得更为成熟,推广和普及的成本已大大降低,效率和实用性已大大提升。
这一切已使俄罗斯具备了大范围运用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可能。
沙皇政权崩溃后波兰和芬兰的独立使苏联的国土面积比起沙皇时代有所缩水,不过沙俄的主要国土仍大体被苏联所继承。
苏联广袤的国土为其提供了辽阔的战略纵深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麦金德的地缘政治学说中提到俄罗斯是占据国际地缘政治心脏地带的国家。
欧亚大陆心脏地带三面为山系环绕,河流都流向内陆湖或北冰洋,是海上无法到达之处,是天然的巨大堡垒。
无论是在沙俄时代或苏联时代这种地缘优势是一直存在的,然而在机器化大工业时代到来之前人类对高寒冻土地带的开发能力是相当有限的,所以沙皇时代广袤领土所潜藏的地缘能量并未得到充分释放。
苏联继承了沙俄广袤领土上的资源和人口,然而苏联已不再是一个封建农奴制国家。
苏联通过具备高效动员能力的举国体制推行彻底的工业化政策。
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的确存在明显的弊端,这也成为了苏联晚期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桎梏,但这并不意味着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在历史上就从未取得过任何成效。
事实上苏联的计划经济模式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也曾发挥过巨大的作用。
由于对经济进行预测和规划,制定国民经济发展战略,从而对国民经济重大结构进行调整和生产力合理布局。
这样做的好处是利于实现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的合理化,避免了资本主义国家历史上出现过的生产过剩现象。
事实上美国的罗斯福新政以及战后西方国家一度盛行的凯恩斯主义经济理念就是在维持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的基本前提之下借鉴吸收苏联计划经济的可取之处——强化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
当然这种经济模式忽视市场需求,不利于推动技术进步和革新,这也是导致这种经济发展模式被市场经济模式取代的原因,然而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这种经济发展模式的确是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
过去一般认为二战后的苏联在军事方面处于世界顶尖水平,但苏联的经济水平就不敢恭维了,这也成为导致苏联的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
然而这其实是一个伪命题。
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使苏联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经济发展趋势并最终成为阻碍苏联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桎梏,但这并不意味着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在历史上就从未取得过任何成效,否则苏联的百万大军不吃饭吗?
苏联的钢铁洪流不喝油吗?
苏联的计划经济模式使苏联得以避免资本主义社会周期性的生产过剩和经济危机。
从1929年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迫使资本主义各国不得不陆续松开对苏联的封锁。
于是大量资本和技术工人开始纷至沓来,从而为苏联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在这种形势下苏联的国土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开发,工业体系开始飞跃式发展。
沙俄时代由于技术手段的不成熟和封建农奴制的桎梏使体量庞大的俄罗斯未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地缘优势,然而苏联在经过两个五年计划之后已使这种地缘潜力得到空前的释放。
用斯大林的话说:”苏联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一共只花费了13年左右的时间”。
1937年4月第二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
这表明苏联在工业发展速度方面已超过了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尽管此时的苏联在生产技术上仍相对落后于西方国家,但凭借庞大的规模体量已能实现质量不够数量凑。
这时苏联的工业总产值已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在此期间苏联一共有4500个新工业企业建成和投产,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也已基本完成。
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比1932年增长了1.2倍,同期国民收入增长了1倍,生产资料保持着年均17.1%的增长率。
尤其是苏联的机器制造业大大超额完成了计划指标:1937年苏联的机器制造业和金属加工业的产值比1932年增长了1.9倍,而原定的计划指标是1.1倍。
随着纳粹德国的崛起已使斯大林敏锐察觉到未来潜在的战争风险,所以在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发展从一开始就有时间赛跑的意味。
三五计划期间苏联政府加紧在东部地区发展重工业:当时东部地区建设的高炉占到了全部新建高炉的3/4左右。
这么做其实就是为防范未来可能爆发的战争。
在苏德战争爆发之前外贝加尔、乌拉尔、阿穆尔河流域等地建立了新的冶金工厂,中亚地区建立了大型有色金属冶炼厂,远东地区建立了新的汽车装配厂、制铝厂、轧管厂和水电站。
苏德战争期间苏联西部的工业基地遭到了重创。
然而拥有全世界最辽阔国土的苏联通过将自己的工业基地向东迁徙渡过了难关:乌拉尔、中亚、远东等地并未遭到战火的洗礼,因此这些地区的工业基础得以保留下来。
二战前苏联西部的工业支撑着国家的经济基础,但东部工业区的存在为苏联提供了宝贵的战时工业储备,从而为苏联在苏德战争初期遭受重大挫折后继续抵抗德军提供了后续的支撑力。
对此朱可夫元帅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从军事观点来看党关于加速发展东部地区工业,建立机器制造、石油加工、化学等部门的第二套企业的方针具有重大意义。
在这里建设的高炉占全部新建高炉的3/4,在伏尔加河和乌拉尔之间建立了第二个巨大的石油基地,在外贝加尔、乌拉尔建立了冶金工厂,在中亚建立了大型有色金属厂,在远东建立了汽车装配厂、制铝联合厂、轧管厂和水电站。
这些企业加上在战争期间迁来的企业把苏联东部地区变成了抵抗和粉碎敌人的工业基地。
1941年下半年苏联从西部地区搬迁了2593个工业企业的设备和大量物资。
1942年5月基本完成乌克兰、白俄罗斯、波罗的海沿岸地区企业的转移,第二阶段又疏散了斯大林格勒、北高加索等南部地区的企业。
不少内迁企业平均不到2个月就在新址开始运转。
到1942年夏苏联已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战争转轨。
在此期间东部地区工业产值的比重从1940年的28.4%上升到70%。
况且即使是在被战火破坏严重的西部地区也并没完全丧失之前两个五年计划奠定的工业化基础:苏、德、日等国在二战后的重建复兴并不是像新中国一样的白手起家——战争所摧毁的只是有形的厂房和机器这些物质层面的东西,然而这些国家在战前所积累的技术、人才和管理层面的无形优势却并没被摧毁。
苏联作为一个在二战前就已基本完成工业化的国家尽管在二战中蒙受了重大损失,但却并未丧失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
如果我们将中等体量的西欧国家同美、苏这样的洲级大国各自的人口、资源和工业生产能力加以比较就不难看出苏联这种大洲级体量的国家所具备的优势:1940年德国的总人口约7000万、全年钢产量为2150万吨、发电量为630亿千瓦时。
此时尚未进入战时状态的美国的对应数字是1.32亿、6070万吨和1780亿千瓦时;
而在技术上落后于德国的苏联则为1.7亿、1830万吨和480亿千瓦时。
尽管德国此时已用闪电战征服了西欧绝大部分地区,可即使德国得以调动整个西欧的资源,也只是使自己的钢产量和发电量稍微领先于刚完成第二个五年计划的苏联,但后者的劳动力资源是德国根本无法企及的。
苏联凭借二战前的两个五年计划已建立了强大的工业体系,苏联已由一个农业国过渡成为一个具备自主齐全的工业体系的工业国。
从1940年到1944年德国殚精竭虑把自己的军火产量提高了200%,然而在技术水平上相对落后的苏联仍使自己的军火产量始终保持在德国90%
尽管苏联在二战中的伤亡高达2960万人,但战后的苏联仍是拥有1.67亿人口的大国,这为苏联的战后重建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
二战尽管令苏联蒙受了重大损失,但同时也极大提升了苏联在国际上的威望。
这种威望是建立在巨大的牺牲和贡献基础之上的:战争期间苏联与纳粹德国单独作战长达3年之久,而其他任何一个欧洲国家都没做到这一点。
波兰、法国等国在希特勒的战争机器面前迅速崩溃,英国只能守着英吉利海峡勉强自保。
在东欧、西欧、北欧、南欧一路所向无敌的希特勒最终是在苏联遭遇了他人生的滑铁卢。
二战前的苏联尽管已基本完成工业化,然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出于意识形态原因对其封锁孤立,所以苏联实力的发展并没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二战前的苏联尽管已具备强大的政治军事实力,但尚未拥有与之相匹配的软实力。
然而苏联在二战中的顽强表现令其在国际上的威望大大提升。
二战后期斯大林作为苏联领导人与美、英两国元首先后在德黑兰、雅尔塔、波茨坦等地举行会晤。
这标志着苏联这个曾被西方世界孤立的另类国家堂堂正正成为了国际三巨头之一。
美、英等西方国家已意识到无论自己喜不喜欢苏联都已无法改变一个既成事实:在未来的国际事务中不和苏联打交道已是不现实的。
苏联强大的政治军事力量得到了西方国家的承认,西方国家再也无法漠视苏联在国际上发出的声音。
这种国际威望的建立标志着苏联已成为国际秩序规则的制定者。
二战后期的苏联在收复失地的基础上进一步追击德军至国门之外,而随着二战后殖民体系的坍塌为苏联传播社会主义理念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战后苏联将东欧国家以及蒙古、朝鲜、越南、古巴等国纳入到以自己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阵营。
二战之前苏联作为全球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国际上处于孤军奋战的境地,然而二战后随着以苏联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使苏联得以摆脱外交上的孤立状态。
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不仅大大提升了苏联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而且也使苏联在这一过程中得以扩大自己的原料产地和市场销售地:苏联可以从古巴获得廉价的糖和橡胶等热带产品,从罗马尼亚获得便宜的石油。
苏联甚至还在二战中获得了直接的领土收益:战后对芬兰、波兰、德国、罗马尼亚等国的领土调整使苏联增加了近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苏联还与美国、英国、法国一起对德国进行了分区占领。
当时苏联将苏占区内的厂房设备拆除后运回苏联,还从苏占区掠夺了一部分高科技人才,至于德军战俘则成为了苏联的免费劳动力。
1950年1月1日苏联中央统计局以1938年国际市场美元价格计算:1945年8月至1948年1月1日苏联累计从德国获得各种赔偿物资的价值总计为33.442亿美元。
苏军出兵中国东北后也将当地的日本机器设备运回了苏联,同时将抓获的七十万关东军俘虏运到西伯利亚当苦力。
领土的增加、经济物资和劳动力的获得大大加速了苏联的战后恢复重建工作。
尤其是从德国所获得的核物理等领域的技术人才为苏联日后的核武器研发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尽管德国直到战败也未能造出原子弹,但在铀矿石的加工和同位素分离方面积累丰富的经验。
战后苏联克格勃领导人贝利亚在苏占区搜罗了300余名德国核物理学家和工程师。
1945年6月首批德国科学家和他们的家属就抵达了苏联。
同年12月内务人民委员会成立了专门负责管理在苏联工作的德国科学家的第9局。
这些人后来直接参与到苏联的核武器研发计划中。
1947年10月苏联以德国V2导弹为蓝本设计制造的第一枚国产弹道导弹R1实现了首次试射。
1949年8月29日苏联第一颗原子弹在哈萨克斯坦的米什克瓦核试验场成功试爆。
庞大的核武库恰恰正是苏联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叫板的底牌。
二战在削弱苏联的同时也削弱了苏联的竞争对手:德国和日本作为战败国在战后受到了严格的政治军事限制。
迄今为止日、德两国尽管科技发达、经济繁荣,但在国际政治军事影响力上和联合国安理会五常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上。
在二战中国土沦丧的法国已成为大国角逐中的边缘化角色。
即使是和美、苏一同参加三巨头会议的英国也在二战后沦为了国际社会的二流角色。
随着英、法、德、日等传统列强的普遍削弱使战后国际格局呈现为明显的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两极对立分庭抗礼的形势。
1956年英、法、以三国对埃及发动了苏伊士运河战争,然而美、苏这两个超级大国很难得地出奇一致地表示反对这场战争。
在美苏联手做局设计之下英、法这两个老牌霸主被进一步削弱,此后英、法两国的殖民体系逐渐走向分崩离析,而由美、苏主导的两极格局则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参考:
苏联在二战中,付出了极为沉重的人口和经济损失,苏联在战前将主要的工业全部规划在苏联西部的东欧平原地带,而那里也是苏联最重要的农业和人口中心,这些地区在苏德战争爆发不久,就沦为德国的占领区,损失不可谓不大!但是苏联最终抗住了德国人的前进步伐,通过全面动员机制,苏联形成了一整套军工生产体系,这保证了苏联在二战后期,以碾压德国的态势,迅速横扫整个中东欧,直到攻入德国本土,最终将德国首都柏林攻破,彻底击败纳粹德国!苏联在二战后期,已经形成了产能庞大的重工业生产体系和能力,钢铁、煤炭、飞机、火炮和坦克的产量,已经达到了纳粹德国的数倍甚至数十倍,产能仅次于本土为受到损失的美国,苏联的这种工业能力,甚至远超过苏联在二战前的能力!这是苏联在二战后拥有可以与美国全面竞争的基础。
苏德战场上的胜利,让苏联举国自信心极度高涨,借助战时培养出的工业和军工能力,苏联在二战后可以全面的与美国在各个方向竞争,放眼当时全球各国,也就剩下了苏联拥有这个能力。
苏联在卫国战争中的胜利,也极大的鼓舞了全球共产主义的快速发展,苏联作为全球共产主义的带头大哥,更是成为与美国为首的西方竞争全球社会制度发展的地位!本文!个人观点欢迎点评讨论!
参考:
二战中苏联和德国进行的战略大决战,可谓是二战中打的最激烈、打的最惨烈的战争了。
苏德两国投入了千万级的军队,双方打了4年多的时间,而且大部分时间战场就在苏联本土,连莫斯科都差点被德国人占领了。
苏德战争可谓世界战争史上造成伤亡最大的战争之一了。
可是战后的苏联,仅仅用了几个“五年计划”就迅速得到了恢复,并且还能和老美开启争霸模式。
苏联到底是如何实现的呢?
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我们先来看看:苏德战争到底给苏联带来了怎样的重创1941年6月25日这一天一定将被历史铭记,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爆发了——法西斯德国集中了550万兵力、几千架飞机、3700辆坦克、47000门大炮、190艘军舰,从三个方向全面进攻苏联。
这就是著名的苏联卫国战争爆发了。
战争初期苏联由于内部和外部原因导致其一败涂地。
内部原因:一是,不靠谱的经济政策(乌克兰的受害);
二是,内部出现了大清洗,外部原因就是:当时苏德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苏联在完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被动参战的。
苏联在战争初期损失极其惨重,战争刚刚开始的18天内,德军就突袭600公里,苏联损失了飞机1200架,几十万军队被歼灭。
苏联战俘1941年9月15日开始爆发的基辅战役中,苏联70个师的军队大部分被围歼,损失兵力达到了66万人左右。
1941年9月30日,德军集中193万兵力发起了莫斯科会战,一开始德军取得了完胜,德军在维亚济马地区歼灭苏军60余万人。
1941年莫斯科红场阅兵1941年11月7日,德军仅仅用了半年时间就兵临莫斯科城下,苏联面临着生死存亡的考验。
著名的《红场阅兵》也是在这个时候发生的,无数刚参加完阅兵的战士直接就开赴了前线对德作战了。
当然最后苏联还是取得了卫国战争的胜利,不过这一胜利是惨胜。
苏联在二战中付出了死亡2700万人,伤亡总计4200万人的惨重代价。
苏联还损失了超过25%的人口,60%工农业产值,41%的铁路里程。
总之一句话,苏联在二战中的损失可谓是极其巨大的,不过当时他们也转移了很多物资到后方去。
例如:苏联在莫斯科保卫战前的最危急时刻,进行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工业转移计划,转移的设备、物资超过100万节车皮。
这也为苏联战后重建保留了火种。
言归正传:苏联为什么能在一片废墟的情况下,实现战后的快速崛起呢?
苏联确实是在战后短暂的时间里实现了快速的崛起。
1950年的时候,苏联农作物的播种总面积就达到战前水平的97%,农业总产量达到1940年水平的99%、工业产值也基本恢复。
此后的日子里就是:美苏全面争霸时代的开启了。
战后大家都是一片废墟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苏联为什么能在战后快速的崛起呢?
1、二战被打残的不止苏联一家,日本、德国、英法都被打残了,所以苏联的崛起是相对的和老美比还是有巨大差距的。
2、前面说过了,苏联在对德作战中转移了大量的物资和资源储备,这些为苏联的战后崛起创造了条件。
话说回来,老美援助给苏联的天量物资,苏联基本上也没有还哦!3、二战后期苏联反击德国的时候,占领了欧洲大量的地盘,这些地盘为苏联战后经济崛起提供了物资和资源保证。
4、大家别忘了苏联是计划经济模式,这种模式最大的好处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一穷二白打天下。
苏联通过资源的集中整合利用,创造出了惊人的经济发展潜力。
5、还有个关键的地方,苏联占领德国以后没有急着走人而是把德国大量的人才、工业设备、技术储备据为己有了。
这样的做法让苏联的工业水平瞬间提升了一个档次。
例如:火箭技术、发动机技术等等,世界上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就是德国人的杰作。
6、苏联还把大量的战俘拉去做苦力,这样就减轻了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总之一句话,苏联战后的崛起是相对的。
苏联在外部占有了大量的资源和技术、内部实行了靠谱的经济政策、人口数量也还可以等等。
这些综合因素叠加在了一起给人感觉苏联在战后快速崛起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