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夏商周断代工程”

夏商周断代工程是中国的一项文化工程,是一个以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中国历史上夏、商、周三个历史时期的年代学的科学研究项目。
该工程正式启动于1996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九五计划”中的一项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聘请了4位首席科学家和200多位专家。
历史学家李学勤 首席科学家、专家组组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碳-14专家仇士华 首席科学家、专家组副组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考古学家李伯谦 首席科学家、专家组副组长、北京大学考古文博院院长、教授天文学家席泽宗 首席科学家、专家组副组长、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院士分9个研究课题1.有关夏商周年代、天象、都城文献的整理及可信性研究;
2.夏商周天文年代学综合性问题研究;
3.夏代年代学研究;
4.商代前期年代学研究;
5.商代后期年代学研究;
6.武王伐纣年代的研究;
7.西周列王的年代学研究;
8.碳-14测年技术的改进与研究;
9.夏商周年代研究的综合与总结2000年11月9日夏商周断代工程正式公布了《夏商周年表》。
《夏商周年表》把夏朝开始于公元前2070年,商朝开始于公元前1600年,武王伐纣定为公元前1046年。
但是目前存在重大争议,所以《夏商周断代工程一九九六-二〇〇〇年阶段成果报告(简本)》出版之后,繁本迟迟不出。
参考文献:百度百科
当然,按照惯例,这本由曼涅托所写的《埃及史》失传了。
而曼涅托的名字与古埃及历史再次被人提及,则要到几百年后的约瑟夫斯(公元70年)这位犹太人所著作的《上古犹太人史》的摘要里(早期犹太人是法老众多奴役民族的一支)。
在这本《埃及史》中,对于古埃及历代王朝的法老名字(重要)以及其统治年表(在位年数)颇为不可靠,其记录的30个王朝也缺少其他原始材料的佐证。
有人可能会提及巴勒莫石碑和罗塞塔石碑这两件古埃及历史文物,可惜石碑原本断片不全,而且即使完整,也只记录了前五个王朝的事件。
且其与都灵纸草(意大利都灵古埃及博物馆)中对于法老名字和其在位记录也有着严重错位及空缺的出入。
美索不达米亚 被称为地球上最古老的文明,和古埃及一样,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断代也是出自公元前三世记,而且作者贝罗索斯Berossus和曼涅托一样,是巴比伦神庙的一位祭司。
当然,他的著作和曼涅托一样,也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遗失了。
只能在几百年后的希腊罗马时代的著作中偶有提及。
但是,在他的记录中这些统治者年龄动辄几万年…Ps:当然,也有一种说法是苏美尔人拿一天当做一年来算… 和研究古埃及文明必然扯到犹太人一样,研究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必然扯到圣经旧约,毕竟闪米特人一神教(基、伊、犹)的发源地就是这里。
因此,研究美索不达米亚历史中充满了各种圣经故事里的人名和地名…当然,也有翻车的时候,比如人类第一个帝国-阿卡德的遗址到现在都没找到…古印度印度(身毒)这个概念在近代以前只是个地理名词,而且因为他们对于文字记载的不重视,以至于他们的历史多数要靠中国文献来考证(比如著名的孔雀王朝的阿育王石柱出土后,不知为何物),但是随着哈拉帕遗址和摩亨佐-达罗遗址的发掘,一下子将印度文明的时间从原本认为的两千多年猛然向前推进到公元前两千年左右… 不过这个古文明的载体-印章文字,至今为止也没人能够破解…因为在雅利安人的数次南侵后,原本的土著民被打断了文明进程,犹如欧洲人登陆北美之后的印第安人一样,很快就迷失在了历史长河之中…Ps:老是不自觉的代入五胡乱华时的黑暗历史中…古希腊 作为一个受两河流域、埃及文明影响甚深的次生文明,古希腊可能我觉得是槽点很多的文明。
比如依靠《荷马史诗》在土耳其西萨里克山找到特洛伊遗址的施里曼,可实际上那个遗址一共有9层不同年代的遗址,而且不论是哪一层都无法和特洛伊相吻合… 比如克里特岛上公然造假的伊文思,用钢材和混凝土建造新墙壁,并模仿古代绘画方式刻画天花板、壁画,甚至于自造文物以谋利(甚至流入美国大都会博物馆)… 就在这样不严谨的考古基础上,西方硬生生划分出了古希腊的所谓迈锡尼文明,克里特文明等,并写出了明确的纪年… 讲这些不是为了否认什么,而是想说,依照西方及某些中国人对于夏商周的高标准严要求,这些文明的断代估计细查起来,没一个站得住脚的。
归根究底,话语权真的很重要。

参考:
简而言之就是当时的我国领导人去了趟埃及,见到了有五千多年确定历史的狮身人面像和大金字塔之后,认为我国的信史年代不及埃及,很没面子,所以要将我国的古代历史向前延伸。
从传统上说,我国历史上下五千年,但是在夏朝之前还是部落联盟时期,即便是夏朝也没有出土任何可证明朝代的文物,只是传说记载的王朝。
与埃及五千年狮身人面像大金字塔相比,我国有出土文物的朝代只能从商代开始,那也才四千年左右。
所以领导人希望通过科学手段证明我国历史上下五千年的说法,希望我们的历史不比短,由此搞了夏商周断代工程。
但实际上,这是违背科学与历史观的事,最终的工作结果是号称将我国历史向前推了1200前,由此达成了上下五千年的目标,但这样的历史还是缺乏可信的证据。
毕竟只有找到足够的出土文物才能证明历史,而不单单是靠文字记载与推断!夏朝没有足够的出土文物,与狮身人面像和金字塔这样的人类文明迹相比 我国当时的文明历相去甚远。
但从春秋百家争鸣开始,我国几乎同时与西方出现了灿烂的文明。
这就是西方同一时期有了柏拉
我们应为那个时代诞生的伟大思想家以及传给我们的精神财富而骄傲。

参考:
夏商周断代工程,最大的问题就是违背了学术研究的基本规律!严谨的学术研究,应该在有足够证据支撑的成果出来以前,不预设结论。
而夏商周工程恰恰是证据未出,结论先行!夏朝无论有或者没有,本身就是一个需要去考证的过程。
而“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先就预设了一个夏朝必然存在的前提,偏偏这个前提迄今为止是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撑的。
在这个违背学术精神的前提下,研究方法就值得商榷了。
这个工程最主要用的方法是:先由历史考古人员确认某文物、某遗址的地层属于某个历史分期,然后用科学年代测定方法(碳14等)确认其具体的年代,可以精确到20~30年,然后将不符合排序的记录和文物排除……这不就是拿屁股决定脑袋嘛,还研究个屁啊。

参考:
夏商周断代工程和“修家谱”概念上类似,你们家有祖父曾祖父,但他们有名字记录,没有人生史迹……这就要修家谱;
找史料记载+口口相传+工作生活过的地方+留下的物品+时间考证=你们家的历史,也叫家族史。
夏朝的史料缺失,导致史料记载缺乏足够的物证,商朝周朝的已经不需要过多的物证了,文物已经太多,但夏朝的挖掘还不够多。
举例子,你们家曾祖父住过的房子、用过的物品、留下的传家宝,等等,这是证明你家有这
有一天我们国家的历史学者在国际上有了话语权,我们也让西方国家挖祖坟,看他们能挖得出来不。

参考:
上海科技报科普
一开始都是夏商周,但是最遥远的时代却是最模糊的时代。
目前我们清晰地知道的是司马迁《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中记述的历史,最早追溯到西周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
在之前的具体时间就不太清楚了,在《史记·三代世表》中仅记录了夏商周各王的世系,但是具体何时更替没有给出确切的时间。
1995年秋,当时的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召集专家开了一个座谈会,提出建立夏商周断代工程的设想。
1996年5月,国家启动了夏商周断代工程,直接参与的专家学者达200人。
这个工程的目标是要达到对西周共和元年以前各王提出比较准确的年代。
要对商代后期武丁
要对商代前期,提出比较详细的年代框架。
要对夏代提出基本年代框架。
目前,对于夏朝是否存在的学术争议很激烈,因为殷墟有确切的证据证明商代的存在,夏朝没有确切遗址可以证明。
1952年在郑州南郊发现了二里岗期的文化的时间在殷墟之前,究竟是不是夏朝文化,有很大争议,大部分考古学家都认为其是商文化遗址,也有部分专家认为其有好几个文化时期,可能有部分属于夏朝。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不仅是在《史记》,在另一本秋时期晋国史官和战国时期魏国史官所作的一部编年体通史《竹书纪年》中也有夏朝的记载,与《史记》只是记载\"太康失国\"不同,《竹书纪年》还记录了羿的事情,并且颠覆了我们在《史记》中看到的尧舜禹的形象,其描述了从夏朝到战国时期历代所发生的血腥政变和军事冲突,看上去不太像正史,有点野史的味道。
但是非常奇怪的是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为什么从来没有提到夏朝,西周,春秋、战国出土的青铜器上关于夏朝的记录也几乎没有。
至今,夏商周断代工程经历了多次专家辩论,《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简本)》已经出版。

参考:
人类的现在的文明,源头就是4600年前的大洪水:大洪水的发生地就是中国黄河流域。
洪水发生后,尧开始探索世界,夏朝的盘古和女娲乘着浮槎去了西方,就是《圣经》里的亚当和夏娃(夏朝的女娲)。
《圣经》里记录亚当和夏娃来自东方,伊甸园(黄河下游平原地区)有4条大河(就是四水:黄河、济水、淮河、长江)。
洪水的发生地是古中国,所以尧舜禹几十年治水,洪水只是波及西方而已(《圣经》里记录大洪水40天)(洪水发生地肯定受灾严重,治理时间长,波及地仅仅是洪水漫过去,然后退去而已。
这是自然道理)。
盘古和夏娃去殖民西方的,盘古的神是龙,所以西方人记忆中的龙(looge)是恶龙(殖民吗,肯定是欺负人)……《圣经》中引诱亚当和夏娃的蛇,其实就是夏朝象征婚姻的伏羲女娲伉俪――两条人首蛇身相缠绕在一起,如今,我们出土很多文物都有此
其实,对照着《圣经》和中国《尚书》、《山海经》读,很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
如果读读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的史诗、历史记载,会发现其和《圣经》很相近,其实4600年前,古中国西南当地土著和西方土著经历一样:先是发生了大洪水,然后没过多久,盘古和女娲为探索世界而来,而且不走了,开始殖民他们。
所以,龙、虎、凤凰,这三个汉人的神在少数民族的历史记载中,都是恶的,且都有战斗的记录……其实很多西方词汇都是汉语之转变,如:陋(low):“陋”,就是“鄙陋”的意思,如:为人鄙陋。
英语low,也是这个意思。
时间历法的12、60进制都是我们祖先发明的,传至西方的。
看看彝族太阳历法、中亚回回历法,就知道历法之传播时序!
参考:
1、断代工程, 简单说就是通过史料研究去“划定朝代起始年份”,从而为其他学科研究提供一个最基本的时间段坐标参考。
现在的研究方法是相对客观的史料加人为主观判定,这个方法本身就有漏洞。
2、建议搞这个的人 先去研究宋朝邵雍的“元世会运”时间划分法,再参考《资治通鉴》的时间判定,再从现在开始,采取逐步倒推的方法去理清。
这个建议,是用史料加星辰运行时再加人为主管判定,这样三个元素下来,断代就会更准一些,断代是个基础学科,断代一清,就可以推动很多学科的发展。
时间判定的最可信的东西是什么?
第一是历法,是日月星辰的自然运行,第二是古代的各种史学资料,第三才是人为的研究和理解判定。
时间是看不见的 靠什么来记读呢?
日月星辰的运行位置和排布!所以古代的史官,大部分是兼通天文历法的 记事之初,必写某某年,比如庚申年,庚申两个字是一个甲子六十年中天干一个字和地支一个字的配合和定位,是与天体运行挂钩的,十分精确和准确。
不像现在西历记年,就是个公元前多少年 公元后多少年 如此粗糙。
而且西历纪年法的核心是以耶稣诞辰为元年,我们农历纪年法的核心是以天地时间运行为推演,两种历法的智慧内涵根本不在一个层次。
3、另外,史学研究时,现在很多学者是遵循西方那一套标准,所谓的出土城市支撑文明存在的观念,这个好处是客观,坏处是主观。
还是应该本着相信祖宗的观念,历史古书记载与出土城市及物品综合的办法才更准确。
西方史学界公认的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只承认我们的文明起于商朝,不承认夏朝,更不必说夏朝之前的三皇五帝了,这是错的。
流传千年《黄帝内经》不能证明黄帝的存在吗?
《易经》不能证明伏羲的存在吗?
因为神话传说没有找到其他证据就能轻易说是古人臆造的梦吗?
逻辑上 西方这种出土城市支撑文明存在的观念就是错的。
人类创造了物质文明,最后却沦落到要依靠所建造的城市才能证明自己的存在?比如 某人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已经死了三百年,火化了,骨灰撒到海里去了,他住过的房子推平了,用过的东西全都灭了,认识他的人已经死绝了。
然后我们找不到他存在过的任何证据,是不是就可
“ 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启动于1996年5月,历史、考古、天文、测年、古文献等若干学科超过200 位专家学者,联合开展夏商周三代的年代学研究,李学勤、席泽宗、仇士华和李伯谦等四位考古学名家为首席科学家。
作为负责考古领域的首席科学家,在工程实施的五年多里,李伯谦不但负责统一课题规划,还要统筹各遗址的考古发掘,积极协调各课题组以及相关学科间的研究,功夫不负有心人,工程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工程自启动以来,先后组织对17 个遗址进行发掘,新的考古发掘填补了夏商周文化谱系中的缺环。
工程采取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多学科联合攻关的方法,学者们根据一系列重要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建立起夏商周考古分期标尺。
总之,夏商周年代学的研究,有助于探索中华文明起源,揭示5000 年文明的发展脉络,给后人留下了一份完整的中华文明编年史,意义重大。
当 “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核心成果《夏商周年表》公布后,李伯谦又把研究转向更早年代的考古领域。
2011 年,他主持起草了《关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的几点设想》,建议国家在“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开展中国古代文明的研究。
正是在李伯谦先生的努力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预研究”获批为“十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前 年,《读写生命大地—— 致20 世纪知名科学家李伯谦》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书还有100 幅珍贵照片,其中包括郭沫若、贾兰坡、苏秉琦、吕遵谔、邹衡、徐苹芳、俞伟超、宿白、高明、严文明等老一辈考古学家,记录了几代考古人的风采。
而就在昨日,考古学大家宿白先生辞世,越来越多的大家离我们而去,实在令人惋惜。

参考:
众所周知,古中国、古埃及、古印度和古巴比伦合称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
在其中,中国更是以璀璨夺目和绵延未断的文明发展史而著称于世,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不过,由于缺乏有效可靠的文字记录和考古发现,我国坚称的“华夏五千年”文明史并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
尤其是对于“夏朝”,我国学者大多认为这是中国的第一个奴隶制国家,也是中国文明史的起点和开端。
可惜,在发现的所有殷商时期遗址和文物中,却始终都没有找到夏朝存在的直接和关键证据。
中国长久以来都坚持“五千年文明”的提法,主要是基于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关于夏朝的记载:夏禹,名曰文命。
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
不过,仅凭西汉初期的考古和科研水平,实在没有太大的说服力。
而且,司马迁在《史记》中也只是记录,甚至是推测了夏朝的存在及世系,并没有具体准确的年代。
因此,国际社会在没有夏朝遗址和相关文物的直接证据下,基本上都认为所谓“夏朝”并不存在,只是中国美好的神话传说罢了。
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考古学家在洛阳一带发现了一处古都城遗址,称为“二里头文化遗址”。
当时初步测定,这处遗址大致存在于公元前1750年至公元前1500年之间,属于是夏朝的中后期。
但是,随着考古挖掘工作的推进,并未从中找到能直接证明夏朝存在的器物或者文字等物。
而且,随着遗址内出土卷沿鬲、陶豆等器物,反而说明了这座城池与殷商早期的特征更加具有相似性。
换句话说,“二里头文化遗址”非但没有证明夏朝的存在,反而因为距离另一处商朝遗址“洛阳偃师商城”只有几公里距离,更倾向于证明这里是商朝的早期遗迹。
最关键的一点,“二里头文化遗址”具备了夏朝存续年代和地理位置的基本特点,却未能出土类似于殷墟甲骨卜辞的同时期文字记载。
甚至,就连间接的证据也没有发现,这显然是不合常理的。
于是,质疑夏朝的声音反而更大了。
除了国际上,就连包括很多国内学者在内,都开始对夏朝存在与否表达出了质疑。
而事实上,我国也的确没有关于夏商周的确切纪年,一直以来都是根据《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进行的推算。
而且,也只是向上推算到了西周晚期的“国人暴动”,时间定为公元前842年。
故而,才有了“五千年文明只三千年历史”的尴尬境地。
本着还原历史和探寻真相的目的,我国相关部门开始积极筹划。
在1995年,国家科委主任宋健
1996年,经过了一年的准备时间,国家成立了“夏商周断代工程小组”,由李学勤担任专家组组长和首席科学家。
在科委的主导下,从全国各地组织抽调了历史学、考古学、测绘学、古文字学、文献学、地质学和天文学等多个不同领域的200多名专家,成为了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重点项目组。
通过了四年时间的努力,国家科委在2000年9月公布了《夏商周年表》,作为夏商周断代工程的阶段性成果。
其中,不仅推定夏朝起源于公元前2070年,止于公元前1600年。
而且,对于商周时期的几个大型历史事件也做出了断代,比如“盘庚迁都”发生于公元前1300年、“牧野之战”发生于公元前1046年……。
不过,这些结论一经公布就引起了国外学术界的一致怀疑。
除了长期致力于研究古人类文明史的亚洲研究协会、斯坦福大学历史研究所等国际机构外,该领域的权威专家倪德卫更是在《纽约时报》上撰文抨击:国际学术界将把这份所谓的学术报告撕成碎片。
夏商周年表公布后,国内的很多专家学者也提出了自己的不同观点。
比如,原故宫博物院院长和考古专家张忠培就曾这样表示:搞三代纪年的动机无疑很好,热情可嘉,但这是否科学,则完全是另一回事。
那么问题来了,这次著名的“夏商周断代工程”,在国家科委的支持下结合了国内一大批的专家学者,为何会搞成了这样的尴尬局面。
甚至,还被人称为“文化界的豆腐渣工程”?
作为一名历史爱好者,文史不假

可是,在如此严谨的工作中得出了如此“不严谨”的结论,充分说明他们在内部缺乏有效的实物依据,在内部也没有达成统一的共识,因此只能以“取整数”的方式进行妥协折中。
二、过分倚重天文测年天文测年在历史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但多以辅助和验证为主。
不过,断代工程中却有些本末倒置的意思,太过于相信古书中对于天文景象的记载。
例如,在《国语》中有这样的记载:昔武王克商,岁在鹑火,月在天驷,日在析析木之津,辰在斗柄,星在天鼋。
在古代,木星称为“岁星”,以十二年为一周天,因而把天象分为“十二次”,分别是星纪、玄枵、娵訾、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
其中,“鹑火”相当于黄道十二宫中的狮子宫,因此将“岁在鹑火”推定为公元前1046年。
这种天文演算看似十分的科学,但实际上却存在诸多的疏漏。
因为,中国古人相信“天人感应”,相信“天道轮回”,单纯将科学测年完全建立在古书的天文记载上,实在缺乏可信度。
三、“碳-14”测年法和树轮测年法无论是“碳-14”测年法、树轮测年法还是天文测年法,都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和人为的不确定性。
就以科学性相对较高的“碳-14测年法”为例,通过考古遗址中的地层划分和出土器物进行仪器检测,它的数值也只能作为一种参照,只有68%左右的可信区间。
至于“树轮测年法”,因为利用了树木形成层向内侧分化结构,就需要正确判断出当时所处的极端气候和地理环境的差异。
而且,这种测算方法只能判断两百年左右的时长,用来测算数千年的数轮,必定会造成太大的误差。
四、关于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的测算断代工程推算出商周各王的在位时间,已经精确到了个位数。
如果之前的某个王推算错误,那么后面的所有结论都显得毫无意义。
比如周厉王的在位时间,根据《史记·周本纪》记载他在位37年,断代工程就采信了这个数据。
然而,《史记·卫康叔世家》又有这样的记载:顷侯厚赂周夷王,夷王命卫为侯。
顷侯立十二年卒,子釐侯立。
釐侯十三年,周厉王出奔于彘,共和行政焉。
二十八年,周宣王立。
根据这段记载,周厉王出逃是在卫釐侯十三年,在卫釐侯之前还有卫顷侯在位12年,因为卫顷侯是被周夷王册封的,所以周厉王在出逃前的在位时间不能超过25年。
于是,《史记·周本纪》记载周厉王在位37年,而《史记·卫康叔世家》却又间接指出他在位不超过25年,这是显而易见的前后矛盾。
说明司马迁当年的记载并不可信,断代工程的依据就存在问题,结论自然也不会正确。
五、夏朝的开国之君究竟是谁在夏商周断代工程中,没有继续在禹和启之间左右徘徊,而是第一次旗帜鲜明地指出夏朝是由禹建立的。
这里,完全采信了春秋战国时期《竹书纪年》的记载:自禹至桀十七世。
以此为起源,还明确提出了夏朝的世系,自禹开始至桀终结,一共历经了十七代。
不过,对于禹的身份却没有太过于详细的解释或者说明。
比如,禹的准确身份究竟是什么,是通过“禅让制”还是“暴力制”建立的夏朝?
是亲手建立还是后世追封?
种种疑问,断代工程中都没有明确提及。
综上所述的内容,文史不假
但是,他们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所得出的结论,似乎并不能完全令人信服。
最后,即便退十万步讲,夏商周断代工程所做的结论全都正确,以公元前2070年真的就是夏朝的开始。
那么,我们自小就接受的“中华文明五千年”的教育也是错误的。
尽管不太情愿,可我还是只能遗憾地承认:“中华文明四千年的历史”。
@文史不假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