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做手术时切开皮肤不会出血而生活中稍微被利器划到都会出血呢

估计有人提出这个问题,应该是听人传言说手术刀特别锋利,划开皮肤都不出血吧,其实这种情况是不存在的!作为一名外科医生,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在医生做手术的时候,用手术刀切开皮肤一样会出血,只不过医生可以用专业的技术进行止血而已,今天谢医生就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一下,在术中遇到出血时,医生会如何处置!医生术中的止血方式!●术前的手术设计非常重要。
虽然在手术当中遇到突发情况,随机应变的能力非常重要,但是在手术前就把术中可能遇到的情况设计好,选择适合的手术入路,尽量规避术中可能遇到的风险,比如大出血,比如血管、神经的损伤,这是非常重要的能力。
在外科医生眼中,手术的“入路”是非常重要的,那么什么是入路呢?
其实大家可以很简单地理解为医生要选择一个非常安全的位置,能达到手术想要触及的部位,比如关节镜手术的前内、前外这两个最常规的入路,皮肤血管相对来讲非常的少,而且可以直接进入到关节腔内,可以观察到关节腔内大部分的位置,而且可以处理大部分的关节腔内的损伤,通常选择这两个入路是非常安全的,可以尽最大可能地减少出血,减少对于血管神经的损害,顺利的解决问题!●切开皮肤时,大部分情况都会出血,如何应对呢?
皮肤细小血管的出血。
对于特别细小部位的出血,往往用纱布进行加压就可以了,一般按压一分钟左右的时间出血就会停止了。
皮肤以及皮下组织脂肪内的相对较大血管的出血。
在手术当中一般医生会尽量的规避损伤到这些血管,但如果这些血管正好挡住了入路,那么医生往往会用止血钳夹闭血管,给予切断后,缝线结扎止血。
如果一些相对比较细小的血管在手术当中被切断出血,医生也会迅速用止血钳夹闭血管之后结扎,这些细小的血管虽然被切断,大家不要有任何的担心,因为慢慢的会有一些新生的血管替换它的功能。
专业设备的帮助。
在进行手术的过程当中,一般医生会用手术刀切开皮肤,到皮下组织、脂肪这一层往往血管相对来讲比较多,医生往往会使用电刀这种设备来进行手术,电刀这种设备有两个按钮,一个是切割按钮,一个是凝的功能,切割的功能可以顺利的切开组织,尽量减少出血,而凝的功能是遇到出血时可以将出血的血管凝结住,这个过程温度比较高,组织是被烧焦的,所以会有一股烤肉的味道,很多有手术经历的患者,对这个味道可能记忆特别的深刻,下
●对于骨科医生来讲,很多肢体手术的时候,为了尽量减少出血,可以在患者手术部位肢体的近端使用止血带,这个止血带会有一定的压力,在手术的过程当中会阻断动脉的血供,这样手术的过程当中会最大程度地减少出血,当然这个压力是在允许的范围内,医生也不会无限制的长时间使用这个止血带,大家都会尽量减少止血带的使用时间,尽量减少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静脉血栓形成、神经损伤等),这一点请大家放心。
有些患者可能会有机会看到医生做手术的过程,看到手术切开皮肤的时候没有出血,误认为外科医生做手术,用手术刀切开皮肤都不会出血,而其实是因为上了止血带。
●其他的止血方式。
随着现在医疗技术的进步,手术往往都通过一些微创的、新的技术来完成,比如在骨科医生进行关节镜手术治疗的时候,在往往是有水的,使用传统的电刀是不可能起到作用的,毕竟水是导电的,所以医生在进行关节镜手术的之后进行止血,使用的是射频消融系统,可以在水下作业,轻松地起到止血的作用,而且使用射频消融系统可以处理关节内的软骨损伤,这种技术在很多的腔镜手术当中都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总结外科手术不是神技,在手术的过程当中切开皮肤也会导致出血,和平时我们在做饭被菜刀或者锐器划破皮肤时出血是一样的,只不过医生在手术的过程当中会尽量规避这种风险,而且会有专业的技术去处理这种情况,尽量减少患者的出血,让手术安全顺利的完成。
随着新技术的开展,各种止血技术也越来越发达了,患者手术的安全性也越来越高了,比如做甲状腺手术时使用的超声刀。

2、压迫止血切口皮肤的时候,医生手里一般会拿着一块小纱布,纱布起到压迫作用,哪里有出血点,马上用纱布压迫,小的出血点单纯靠压迫就可以止血。
3、麻药里面加上肾上腺素做局麻手术的时候,需要在切口周围注射麻药,医生可能会在麻药当中加入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可以收缩血管,减缓麻药的吸收,也可以减少出血。
4、止血钳切口皮肤或者组织的时候,助手拿着纱布或者吸引器,发现出血点,立即吸引或者压迫,比较大的血管,可以用止血钳夹闭血管,然后用线结扎血管。
5、电刀、超声刀等止血设备科技改变手术,现在有很多止血的设备,例如电刀,有非常好的止血效果,利用高频电流对组织加热,起到切割和止血的作用,所以,做手术的时候,医生会闻到烧焦的味道或者烤肉的味道,那是高频电刀的作用。
电刀有非常好的止血效果,一些小的血管,已经不需要结扎了,直接用电刀就可以止血,可以大大缩短手术时间。
除了电刀,还有超声刀、氩气、超吸刀、ligasure、血管夹、切割闭合器等多种止血设备,都是可以用的。

参考:
实际上人只要活着,无论什么时候切开皮肤都会出血,那为什么感觉手术出血很少,而生活中稍微被划伤就血流如注?
其实,虽然同样是出血,但手术刀在医生手中的确可以做到最少出血,这是为什么?
生活中如何做到尽快止血?
手术时切开皮肤为什么出血很少?
对于外科医生而言,其实从开刀之前就在为可能的出血做准备了。
手术开始之前,切口的位置、方向、长短都要精确计算。
一台完美的手术,既要直达病灶,也要尽量避开重要的血管、神经等结构,争取用最小的副损伤达到最大的治疗效果。
因此按照这种精确设计的切口进行手术操作基本不会产生大出血。
此外,外科医生还有很多办法来应对术中出血,例如对于切开皮肤时少量毛细血管出血,医生会使用纱布按压止血;
对于皮下组织、脂肪层丰富的毛细血管网出血,医生会利用电刀的高温烧灼,使出血的小血管凝结止血;
对于一些较大的血管出血,医生会首先使用止血钳夹闭血管,切断后利用缝线结扎止血;
对于涉及四肢的手术,比如关节置换、骨折等手术,为了尽量减少出血,往往医生会在手术前在肢体近端使用止血带,临时阻断血流,手术结束后再恢复血供进行止血;
对于手术中不小心大血管导致出血,医生也可以使用专门的器械修补缝合。
因此,别看很多手术看起来很大很复杂,实际上出血也就几百毫升甚至几十毫升。
生活中稍微被利器划到为什么容易血流如注?
理解了手术切口的止血方法,那么就不难理解生活中利器划伤出血了。
这种意外伤害造成的皮肤切口可没有什么规律可言,运气好出血可能几分钟就止住了,运气不好伤到动脉,可能一下就能出个几百毫升血。
对于普通人而言,面对这么多的出血,止血的方法也很有限。
曾经在急诊出诊中,遇见一名装修工人,手拇指被壁纸刀划伤,虽然伤口充其量也就1cm长,可是鲜血却止不住的喷涌而出,真正的血溅当场。
检查后发现,原来壁纸刀恰好划破了拇指间动脉,别看这种动脉直径仅仅有几毫米,出血可一点也不含糊。
而这只是人手指的小动脉,如果利器划伤稍微粗一点的血管,不及时止住是很容易死人的,比如割腕自杀的人,就是切断了手腕动脉,这种出血十分危险。
假设运气不好,划破了血管怎么办?
实际上只要伤口不太深,是不容易划破大血管的,对于这种小伤口出血,有条件建议先用碘伏消毒,然后用干净的纱布用手按压伤口止血,如果手边没有消毒剂或者纱布,也可直接用干净纸巾压迫止血,一般大约5到10分钟左右就可以把血止住,之后用创可贴伤口包住即可。
对于严重一些的伤口,如果用手按压后仍然无法止血,可以用纱布或者布条紧密缠绕出血位置,这样能获得比手按压更大的压迫力量,争取能把血临时止住,之后尽快到医院处理;
如果血还是止不住,或者伤口鲜红色血液成股涌出,可以临时使用胶皮管、绷带、布条或者身边能找到的一切条带状的物品,勒住肢体近端,这样也能临时止血,之后尽快到医院处理;
此外,对于鲜血涌出,也可以试试指压法,也就是将大拇指压在血管上部(靠近心脏端),通过堵住供血血管来止血,这种方法虽然止血迅速,但是一般人慌乱中很难找到血管近心端,难度也比较大。
总之,虽然手术时切开皮肤和生活中被利器划到都会出血,但医生在手术的过程会规避这种风险,而且会有专业的技术去处理这种情况,如果生活中被利器划伤出血不止,还是尽快寻求医生帮助吧!原创不易,获得更多有趣有用的医学科普知识,

参考:
很多医生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一些患者和家属问他们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你们给病人做手术时切开皮肤不会出血,而平时生活中不小心的时候,稍微被利器划到都会出血呢?
”这对于平常人来说的确会感到费解。
一般而言,日常生活中不小心被利器划伤,毛细血管破裂就会有明显出血,如果划伤比较深会导致局部血管断裂引起较大出血,这是大家能够肉眼看到的,所以可能误认为出血比手术皮肤切口出血多。
事实上,在手术切开皮肤时不可能不出血,例如在一些血管比较密集的区域,切开皮肤的瞬间出血量会比“生活中稍微被利器划到时”出血量要大很多,只是普通大众看不见这个过程罢了。
不过,皮肤切口出血量在绝大多数手术过程中是最小的一部分,处理皮肤切口出血是一台手术的初始阶段,是决定手术成败的关键。
如果皮肤切口出血控制不好,接下来主刀医生的表演将受到严重影响。
所以手术之前选择手术入路,切皮时的处理措施等都至关重要,都是手术之前进行手术方案讨论的一部分。
对于手术时切开皮肤不会出血的解释如下: 第一、手术切口是经过设计的,术前手术医生会根据病灶位置和解剖知识设计皮肤切口,在最大程度暴露病灶的情况下选择破坏最小的入路,避开大血管和重要神经。
当无法避免要切断某条血管时,尽量先找到血管,用双极电凝刀烧灼血管后再用手术刀切开,避免皮肤切口出血。
第二、开始切皮前,根据手术需要,往往会在切口皮下注射局麻药、肾上腺素或清水,麻醉止痛的同时可起到减少出血的作用,所以皮肤切口不会有明显出血。
第三、切皮过程中助手使用纱布压迫止血,同时吸引器跟着吸血,压得好加上吸得好,保证整个手术视野干净无血迹。
第四、较大皮肤切口时是分层、分段切的。
例如一个20cm长的头皮手术切口,会先切5-8cm,然后电凝止血,再上头皮夹止血。
简而言之,通过手术过程中各位医务工作人员的默契配合,皮肤切口一般是没有大出血现象的,这都是正常的,只是各情况有所不同而已,这就是造成大众误解的原因了。

参考:
普通人生活中被刀子、剪刀之类的利器划到都会出血,有的时候感觉出的血还很多,可以说每
做手术切开皮肤不出血吗?
做手术切开皮肤不出血是不可能的。
人们看到的一些影视剧中手术切开皮肤不出血的影像大多是用的死的猪肉或者橡胶模型,所以好像没什么血。
而实际手术过程中切开皮肤是肯定会出血的,只是相比较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皮肤表面出的血算是比较小的。
而且有经验的外科医生会避开血管密集之处,或者使用下面介绍的措施来预防出血量过大。
做手术怎么防止出血量过大?
(1) 止血钳止血钳钳扎止血是比较原始的止血方法,止血效果确切,也是外科医生的基本功。
一般切开皮肤之后发现有血管出血,会先用止血钳夹住血管,然后把血管用缝线扎起来,手工打结止血。
但是可能出血的血管比较多,操作起来就会比较繁琐,耗费时间比较多。
所以随着医学的进步,又研发出电刀、超声刀等止血设备。
(2) 电刀、超声刀等器械止血随着医疗器械的发展,现在大部分手术都会使用到高频电刀,除了可以切开组织,也可以起到止血的作用。
还有超声刀、等离子刀,血管闭合器(Ligasure)等。
(3) 纱布压迫止血纱布压迫止血也是手术中比较经典和常用的止血方式。
特别是对于突发的出血,一下子也来不及使用电刀或者止血钳,可以先用纱布或手指压迫出血部位,一些小血管可能就止住了,也方便后续的处理。
(4) 止血药物除了
这类材料可以止住创面的缓慢渗血,而且还具有可吸收的好处。
结语总之,并不是手术切开皮肤不出血,而且外科医生现在已经有很多方法可以减少手术出血。
这也是医学的进步。

参考:
手术时医生手里会拿块纱布,随时压迫止血,看到出血多的地方,随时有止血钳在等着,出血的处理方式很重要,因为他们是专业的人员,所以止血的方式也很专业哦!
参考:
你这问题问的就有问题,谁说做手术时切开皮肤不流血,你看看影视剧或者一些纪实节目,手术过程中要那些白纱布干嘛的,你以为是蒸小笼包啊!白纱布就是拿来吸收血液的,而且出血量大的话还要源源不断的补充新鲜血液,就是我们常说的“输血”。
皮肤被利器破坏,就是角质层被破坏,角质层下面是丰富的血管,大家都知道水管破了水就流出来了,流血的道理同样如此。
所以大家不要被这标题误导,万一以后去医院的话,医生拿来了纱布之类的东西,你说:“我不流血,我不需要!”害的医生赶紧拨打了当市的某某院的电话。
在这里总结一下,做手术切开皮肤会流血,利器伤到也会流血。
我们要做的就是避免自己流血,生活中我们要保持好心情,减少去医院的次数。
同时也要保护自己不被他物所伤!
参考:
先上一张
外科医生在切开皮肤时遇到出血时有哪些处理措施呢,最常用的是电刀。
电刀有切割和电凝功能,电凝止血的原理就是用电热能把血管碳化闭合,一般的小血管都是可以止住的。
对于电刀止不住的稍微皮肤下动脉血管,可以先用血管钳夹住出血血管。
然后用缝线缝合结扎,一般效果比较确切,有些人反应把血管烫掉或者结扎掉皮肤会不会坏死,一般不会,因为有很多侧支血管,堵住了一根别的侧枝也可以供应。
希望我的回答能给您带来帮助!喜欢就点个赞吧!
参考:
手术时切开皮肤不会出现?
这怎么可能,不出血才怪呢,僵尸才不出血呢!手术时出血不但会阻碍医生的视野,如果出血过多还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术中止血是每一个外科医生必须掌握的技能!那么,外科医生在手术的时候是如何避免出血的呢?
1.手术入路的选择解剖学是外科医生必须要掌握的学问,外科医生对于将要进行手术部位的结构基本都了如指掌,哪里有哪条神经经过、哪里有哪条血管经过,他们心里都清清楚楚,他们在手术之前都会规划好手术的入路,一般都会尽量避免了重要的血管和神经,这样就能尽量减少手术的损伤。
2.术中止血a.压迫止血:手术的时候都会准备足够的纱布,主刀的医师除了一手拿刀之外,另外一只手往往拿的是纱布,出现出血之后就会马上用纱布压迫出血的部位,对于毛细血管或者小血管出血,如果人体的凝血功能正常,只需要压迫片刻即可止血!b.钳夹止血:如果手术切到了稍微大一点的血管,往往血一下子就射出来了,对于这种大一点的血管,纱布压迫止血往往不能奏效,这时候就需要用到止血钳来止血了,只要一夹住立马就可以止血,然后用线结扎住血管就可以了。
c.电凝止血:现在有一个很好用的器械——电凝刀。
这个器械出现之后手术止血变得非常简单,对于那些细小的血管出血,只需要电凝一下就可以止血了,电凝刀是利用高频电流凝固组织的作用达到止血目的,不好的一点就是这东西在电凝的时候组织是被烧焦的,所以会冒出一股呛鼻的人肉“烧焦”的烟,手术室中所说的“吸烟”指的就是这
对于比较大型的手术,术前预测出血量会比较多,手术前医师就会做好充足的准备,其中包括术前备血,这样就算患者需要紧急输血也能够随时有血可用!另外,对于条件好的医院,手术时候甚至可以多学科协作,吴医生轮转产科的时候就有一台手术,这个一个胎盘植入的产妇,由于胎盘植入到了子宫的肌层,分娩后胎盘不好剥离,剥离的时候很有可能会引起大出血,这是产科的一个危重症。
吴医生当时所在的医院条件还算比较好,手术时也请介入科的医师一起参与,到了需要剥离胎盘的时候介入科医生就阻断了髂动脉的血流,这样子宫的血液就得以暂时阻断,避免了剥离胎盘时候的大出血!总之,手术的时候不是不会出血,只是医师对于出血有各种应对的措施,减少了手术的出血,普通人在生活中被利器割到如果懂得压迫止血也能有效地止血!不知道我这样说你们看明白了没?
纯属手打,实属不易,若觉得我说的有道理就赏个赞呗。

参考:
皮肤被切开,同样会出血的!现在手术刀锋利,切开皮肤损伤小点!还有就是现在的手术,一般都是手术刀切开皮肤后,改用电刀,这样出血就少了很多!因为电刀会通过热量,把小血管完全凝固了!
参考:
为什么做手术时切开皮肤不会出血,而生活中稍微被利器划到都会出血呢?
大致有如下这么几个原因:1 跟身体部位有一定关系。
日常生活中最常见到的出血就是手被划伤,手部是人的重要器官,血流供应丰富,所以出血也多。
大家对手术的印象可能多半是腹部手术。
腹壁皮肤的血管分布密度,跟手指头手掌相比,相对要少一些。
划开同样的长度,碰到较粗动脉的几率也相对小,渗血也会比较少。
术中还有各种止血措施,这样就看不到什么出血了。
而做四肢手术的时候,为了减少出血,一般会在肢体的近心端使用加压止血带,阻断肢体的血流,这样出血就很少了。
(这不是血压计!是手术中用的止血带。
)2 手术者会精心选择手术路径,避开大血管。
这点不用多解释, 对重要血管位置熟悉是外科医生的基本要求。
术中万一碰到较粗血管,也会小心避开。
3 跟手术器材有关。
手术中使用的“手术刀” 可能跟大家想象得不一样。
那种明晃晃带有锋利刀片的手术刀一般只在切开表皮的时候用一次,后来切开组织的主力都是“电刀”了。
电刀同时有切割和电凝的作用,跟传统手术刀相比,出血要少很多。
一些较小的出血点,电凝一下,马上能止血。
还有一些更新的设备如超声刀、激光刀,等离子刀等等,对于术中减少出血都有帮助。
4 更多止血措施。
(1)压迫止血。
最小的毛细血管渗血,主要以纱布加压按压,过一会儿组织自动能止血。
术中要使用的大量纱布很多都是这个目的。
(2)稍大一点的血管,电凝等措施很方便。
(3)更大的出血,需要用血管钳先夹住,然后用线结扎,或者使用血管夹等措施。
(4)止血海绵等材料,主要用于大面积渗血。
(5)适当使用肾上腺素等药物,可帮助收缩血管而止血。
总结一下,手术中不是不会出血,而是会采取各种方法减少出血量。
生活中遇到的出血,我们也可以采取一些简易的紧急措施来减少出血。
1 出血部位采取压迫止血。
2 对于手指的出血,可以压住手指根部两侧的血管。
3 四肢的出血,可以扎紧四肢的根部,通过阻断血流来减少出血。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