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古代历史上大多数是文臣主降武将主战

这个有真实依据吗?

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统治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
文臣,从小经过儒学文化的熏陶成长,他们经过科举考试站在庙堂之中,都是有自己的思想和态度的。
孔子的“仁义礼智信”,孟子的“民为贵,君为轻”已经深深刻在他们脑中。
他们考虑的是百姓的安危,不是
俗话说,君子动口不动手,文官如果天天喊打喊杀,那武将的作用是什么?
当然,这个问题是基于大多数人身上,也不能一刀切。
也不能否决,文官不可以主张战争的,因为,儒家虽是主导思想,但百家纵横,还有法家的存在。
秦始皇一统六国,不就是听从李斯法家的思想,以武止戈。
然后说说武将,我们想象一下,一个久经沙场,身强健壮的壮汉,面对战争自然是不怕的,大不了战死沙场,总好比躲着打仗强吧。
文臣和武将,是在两种环境下生活的人。
一个是,不知流血流汗的可怕,一个是,不知国家大事的繁重。
就像是内向和外向的人,内向的人安静,外向的人活泼,他们面对同一个问题,会有不同的看法。
文臣主降,不一定是错的。
武将主战,也不一定是不对的。
一个明主的帝王,会考虑双方的观点,然后做出正确的决定。

参考:
且让我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吧!原因其实很简单,古代一直有个文武之争,而且基本上是文人压制武将,武将没有决策权,只有执行权,而决策权才是最大的权力。
武将不打仗就马放南山了,没有军功,职权很小,而一旦有了战争,武将就能向皇帝要更大的职权,成功之后,名垂青史,还能升官、赏赐,甚至跟宰相平起平坐。
而文人呢,打仗的事基本不可能有功劳,自然不热衷于打仗了,而且,武将打仗立功后,就能跟他平起平坐,威望压过宰相。
再从深层次上说,武将热衷于打仗,这是正常的,毕竟武将也需要这种人,他们只思考打这个问题,其他根本不考虑。
但是文官则不同,他们层次更高一点,他需要的是稳定,如果战争的结果是战败、拖垮经济、老百姓受影响、引起民变等问题,比如说,户部没有钱了、粮草凑不齐,武将可不管啊,只能让老百姓交钱,如果民变了怎么办?
文官要负责啊。
再比如,明明可以经济制裁,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武将非要打,你怎么办?
如郦食其劝降齐国成功了,韩信非要打。
所以,文官是政治家,考虑的更深远一点,武将可啥都不管,只要有仗打。

参考:
这简直是胡扯啊,历史上文官极少有主动投降的,而武将不但主动投降的多,而且绝大多数都带着自己军队一块投降。
以南宋守襄阳的吕文焕为例,吕文焕死守襄阳当然值得表扬,但是吕文焕在襄阳城坡之后就选择投降元朝,他不但投降元朝,还积极的充当元朝东征南宋的向导。
结果因为荆襄防区是吕文焕家族经营很多年的战区,守城将领大多数都是他的亲戚以及下属,所以吕文焕出面招降,南宋守军可以用“望风而降”四个字来形容。
结果就知道元朝几乎没有废什么功夫就突破了南宋花了三十年苦心经营的荆襄防去,让蒙古人顺着长江直接杀到了杭州。
吕文焕作为武将,他对南宋的破坏力没有任何南宋文官可以相提并论。
我们再以南明投降清朝的文官钱谦益以及武将左梦庚为代表。
钱谦益投降是什么情况?
清军已经顺利渡过长江,弘光帝也出逃了,南京城等于不设防,作为文官的钱谦益不得不投降。
而左梦庚投降是什么情况?
左梦庚投降清朝时,麾下差不多还有十万“左家军”,是真正的实力派,而且左梦庚还是明朝的“平贼将军”,从一品的高级武将。
诸将推梦庚为帅。
总督袁继咸御战,梦庚还驻池州,遣兵间道自彭泽下建德,遂取安庆。
总兵黄得功破之铜陵,乃退保九江。
顺治顺治二年,英亲王阿济格逐李自成至九江,梦庚率众降。
——《清史稿·左梦庚传》
参考:
我没有做过统计,但提问中说的“文臣主降,武将主战”可能有点刻板印象。

赤壁之战的主战和主降“文臣主降,武将主战”这种刻板印象,应该多是《三国演义》赤壁之战一事演化而来的吧。
《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战前张昭为首的文官“主降”,以周瑜为首的武将“主战”,当然舌战群儒这类的桥段在正史中并不存在,起初读来觉得十分奇怪,同样是托孤之臣,为何张昭要归顺曹操?
还以为是老罗杜撰。
但《三国志吴主传》中,“是时曹公新得表众,形势甚盛,诸议者皆望风畏惧,多劝权迎之。
惟瑜、肃执拒之议,意与权同。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权抚背曰:“公瑾,卿言至此,甚合孤心。
子布、文表诸人,各顾妻子,挟持私虑,深失所望,独卿与子敬与孤同耳,此天以卿二人赞孤也。
”可以看到在赤壁之战前,周瑜和鲁肃是主张一战的,而张昭、秦松是劝说孙权归顺曹操。
咋看之下,认为武将是为了打仗谋取功勋,文臣是认为吴国打不赢,老谋持国求得稳定。
其实,
当时的孙吴政权的并不像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刘备的皇叔身份匡扶汉室这样,而是政治根基不足,出身寒微。
张昭受吴太夫人和孙策母子双重托孤,对孙权视若子侄,感情真挚。
当初孙策离世前,托孤可不是“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而是裴松之注解,“策谓昭曰:\"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
正复不克捷,缓步西归,亦无所虑。
\"辅之。
”,跟刘备的托孤诸葛亮一样。
随后,“昭率群僚立而辅之。
”张昭坐的位置,可以说是孙吴一脉系于他之手。
他当时的力主降曹,
特别是孙策的这句托孤之言,“正复不克捷,缓步西归,亦无所虑”,意思如果因为各种原因无法抵抗,可以归顺或者回到原先的地方,也没有什么好顾虑的。

其他的文臣,多属于当地的士族,在孙吴的策略中,打压拉拢当地士族的手段也是兼而有之,比如陆逊的爷爷陆康,袁术让孙策征伐,结果弄死陆康及其宗族数十人,“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在拿下江东一地中,孙策杀得人都是威望很高的人。
而孙权继位,“未有君臣之固。
张昭、周瑜等谓权可与共成大业,故委心而服事焉。
”,孙权的威望不足以震慑群臣,只是张昭和周瑜臣服孙权,其他人“委心而服事焉”。
在赤壁之战前,除了庐江太守李术,三郡叛乱、妫览和戴员定计杀孙翊外,还有宗亲平南将军,假节兼任交州刺史孙辅想投靠曹操,豫章太守孙贲想送儿子当质子。
所以,以他们所处的身份看,其实无论是曹操和孙权都一样,只要门阀不灭、权势不变就行,“各顾妻子,挟持私虑”,没有必要跟着孙权血战到底,加上之间的关系本就不牢固,保存自己宗族的利益才是最重要。
刘表死后,荆州地方士族也是如此,虽然,后来孙权任用了不少的江东大族子弟,但从骨子里还是不太信任。
主战一派基本都是孙策的老部下,东吴的江山是这些嫡系豁出性命打下来的,不可能拱手送人,加上周瑜的带领,也支持孙权,自然要搏一搏,胜了加官进爵,败了也是留下忠名。
历史上的文臣主战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朝有个刘宋,开国皇帝就是那个以一砍千的刘裕,第三任皇帝是宋文帝刘义隆。
他在任期间,政治、经济、文化均得到较大的发展,史称“元嘉之治”,当时刘义隆是想收复中原的,于是提出了北伐一事。
《资治通鉴宋纪》“帝欲经略中原,群臣争献策以迎合取宠。
彭城太守王玄谟尤好进言,帝谓侍臣曰:“观玄谟所陈,令人有封狼居须意。
”,御史中丞袁淑对刘义隆说,“陛下您现在应该席卷赵魏旧土,去泰山祭祀天地神祗。
”,这些赞成的多数为文臣,比如后面,让丹阳尹徐湛之、吏部尚书江湛去劝沈庆之。
当时的沈庆之、刘康祖、萧思话等武将则纷纷表示反对。
步兵校尉沈庆之劝谏:“我步彼骑,其势不敌...恐重辱王师”,左军将军刘康祖表示,“岁月已晚,请待明年”,“护军将军萧思话亦谏,上皆不从。
”当然,此次元嘉北伐,王玄谟统帅宋军主力围攻滑台,可惜刚愎自用、丧失攻城良机,导致全军覆没,这次北伐也以大败告终。
后来的南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就是说的这,不过辛弃疾是借此表达对文臣韩侂冑主导的北伐的担忧,结果开禧北伐与元嘉北伐如出一辙,小胜后失败。
从这也可以看到,“群臣争献策以迎合取宠”,文臣为了坐稳位置,获得皇帝的信任而赞成北伐,力主一战。
反倒是武将看清了双方的形势差距,表示不要开战。
所以主战和主降,都是所处位置决定的,至于文臣和武将之分没有统计过,感觉不妥。

参考:

但作为严谨的史学家,通过浩繁的历史史料去整理分析,是可以得出一个相对准确的结论(由于本人才疏学浅,没有查到相关方面的研究结论)。
但华夏历史中文人主战和文人治军作战的胜例却很多,而且文官统武是中国军事史的特别杰出现象(这一观点已有很多专家学者予以论证总结得出中国的儒将现象)。
现举证几例:一是王阳明。
他是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
他清缴南赣匪患、平定朱宸濠之乱都显示其卓越的军事才能,更因其作为心学集大成者而成就“阳明心学”,在日本尤为推崇。
二如袁崇焕。
他于万历四十七年中进士,初受福建邵武知县,后官至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一生主战,亲赴前线,多次击退金军进犯。
崇祯三年被陷害,遭凌迟处死而无惧。
三若孙武。
他是春秋吴国名将,更是儒将之首,不仅首开中国军事史、世界军事史之先河,更是以实战五战五胜,只取郢都的宏伟战例让后人望其项背。
他既是军事理论家,也是实战家。

这与中国崇尚儒家思想,建立科举制度、文官治国、文人治军等政治制度有着密切关系。
再者,主战与主降是官僚阶层(包括封建最高统治者、文官、武将)针对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战争事件作出的战略讨论与抉择。
更多时候,战代表一个民族的精神,一种家国情怀!
参考:
武将:废什么话,打!文官:这个条件还可以再商量商量!
参考:
一句话说的好:文官不爱财,武官不惜死!文官是维稳的,打起仗来他们得话语权就小了,前线将军要钱给钱要粮给粮要兵给兵,没有变也得给我变出来要不然战败的责任推给文官他们担不起(明朝为啥不行了,辽东前线每年把全国的赋税都拿去了还是打不赢继续要钱还得勒紧裤腰带给往前送,然后前线的吴家,祖家吃的脑满肠肥,最后又投降了继续吃香的喝辣的)武官不主战在朝堂上和文官玩也玩不过他们啊,打起仗来他们才能升官发财啊,一将功成万骨枯死的大多数都是小兵,他们照样酒照喝舞照跳,就说唐末五代十国时期吧,越战乱藩镇节度使武将权利就越大,那时候文官就是招之即来挥之即去,想杀就杀。

参考:
应邀。
武将大家都很明白,文臣估计很多人还是有点混淆,诸葛亮和周瑜算文臣还是武将?
后世给这类人起了个名叫儒将。
太尉一职属于文臣还是武将?
怕很多人都说不清,汉初太尉周勃,一路随高祖定国,高祖死后协同丞相陈平平吕后作乱,迎回文帝,位列三公,他是文臣还是武将?
北宋后期太尉高俅,掌天下兵马,可自己当太尉之前压根就没上过战场,他是文臣还是武将?
下面我来说一下我的观点,文臣是不直接参与战术作战计划的,但参与了国家战略计划的属于文臣,这些人对国家内政和敌国内政环境进行敌我评估,对战后胜败利弊做分析。
武将则是文臣制定好战略目标,具体实施作战计划和战术运用的军官。
所以太尉应该属于文臣,因为太尉是要参与战略目标的制定的,而且太尉并不直接参与战术战法的运用,属于最高管理层。
所以就算是战乱时期,也不会存在文武群臣来制定战略目标或者战术运用,当权者绝对不会让武将参与战略层面的制定,但凡参与战略目标的武将之后不是谋逆就是篡位,轻点的也是权倾朝野。

参考:
这个没有做过统计,很难说到底是谁主站战多一些,谁主降多一些。
不管他主张什么,我觉得都应该是以利弊为出发点,区别只在于是以自己的利弊为出发点,还是以国家的利弊为出发点。
对于武将来说,战更符合他们的利益,就像在古代希腊城邦的划桨手,战争对于他们来说就是获得财富的手段,他们是希望以战争来解决问题的。
运用政治手段解决问题,更符合文官的利益,因为打仗毕竟不是大多数文官的特长。
但是,文官中的主战派也不少,例如寇准在澶渊之盟前,就主战,还是御驾亲征那种。
战争是政治手段的延伸,所以文官主战也并不在少数。
当然,我并不是否认武将就不懂政治,文官不懂打仗。

参考:
胡说八道,古代马上定乾坤的儒将多了去啦。
谁说文官不喜欢打仗,或是不会打仗?
武官通常也有不带脑子的,动不动被教唆或是策反就不打仗的也是多得要死。
世界通例,只要你说打仗好,就一定有人说打仗不好,这就是人性。
只要你说绝对没问题,就会有一堆人挑出你的毛病。
还是那句话,能文征何必武斗,文官考虑的是收拾局面,衡量得失。
武官会看到打下来的利益多一些。
总体来说,争论的焦点通常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才会起争论。
要是必赢,你看有意见没。

参考:
文臣:为了天下苍生愿意背负骂名。
武将:报效社禝君王甘洒碧血丹心。
实际上从各自利益来看,文官主降是想和平发财升官,战乱时期文官连狗都不如,投降了还能替战胜一方统治老百姓。
武将主战是和平时期一直被行政文官系统压制,战争状态才有指挥权和话语权,而且投降了只能去当战场的炮灰或被解掉兵权。
所以文官为仁主降,武将为义主战。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