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苏联是如何占领日本北方四岛的
北方四岛是日俄两国的争议岛屿,日本老是想着翻案,夺回属于自己的“领土”,但俄罗斯非常的强硬,门都没有。
那么在二战期间,苏联军队是如何攻占北方四岛的呢?
1945年苏美英按照《雅塔尔协定》将千岛群岛,包括择捉、国后、色丹和齿舞群岛,统统划归给了苏联。
当时日本还没有准备投降,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的愤怒,日本为了守住北方四岛,驻守了8万人,修建了9个机场,在最重要的占守岛还部署了2.3万人,因为占守岛距离俄罗斯的勘察加半岛最近,所以是一处极为重要的防御阵地。
日本在这岛屿上设置了大量的战壕地道等防御工事,还准备了60多辆坦克随时支援。
1945年8月18日晚上,苏联从两个方向攻击占守岛。
出动飞机空袭,在海面上还派出基洛夫号巡洋舰为首的舰队猛攻日军阵地。
同时苏联登陆作战部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才算站稳了脚跟,日军意识到苏军冲上岛屿后,马上组织反冲锋,企
日本一看这招不奏效又调来坦克猛攻苏军,苏军玩了命的抵抗。
在激烈战斗中,有一个叫维尔科夫的苏共党员,不顾身体多处负伤,硬是冲上去,用身体堵住了机枪射击孔。
正是依靠着不要命的精神,苏军最终占领了最重要的制高点,此后苏军一路进攻,日军节节败退,尤其听到19号日本天皇发出投降的信息后,守岛日军全部丧失了斗志,缴械投降了。
在最难打的占守岛战斗中,苏军伤亡了1500人,自此以后苏军完全占据着千岛群岛直到如今,日本根本要不回来。
(
)
参考:
若不是日本投降,苏联估计拿不下北方四岛“北方四岛”其实是在二战后才出现的一个地理概念,而在此之前,北方四岛被视为千岛群岛的一部分。
从18世纪开始,自西伯利亚南下的俄国人和从北海道北上的日本人围绕着千岛群岛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直到1875年,两国在圣彼得堡签订《桦太与千岛群岛北部互换条约》,根据此条约规定,日本承认库页岛主权属于俄罗斯,而作为交还,俄罗斯则同意将千岛群岛交给日本。
因此在1875——1945年的这70年时间里,北方四岛连同整个千岛群岛都是日本领土。
(千岛群岛地
在得到美英的许诺之后,1945年8月8日苏联正式通知日本驻莫斯科大使,苏联将遵守盟国之间的协议,对日本宣战。
8月9日凌晨,苏联在远东的150万大军兵分三路攻入中国东北,与日本关东军展开了最后的决战。
当时的日本在美国的打击下已是强弩之末,苏军在东北的战事非常顺利,连克哈尔滨、长春、沈阳等地。
不过虽然苏军可以在陆地上碾压日军,但是苏军的海军实力还是远远逊色于日本海军,所以如何夺得千岛群岛,对苏联人来说成为一个大问题。
当然,在1945年的那个8月,曾经风光一时的世界第二强海军日本联合舰队早已经无力支援北方的千岛群岛了,因此苏军也不用担心去跟日军去拼海战了。
可面对日本人在岛上修建的防御工事,苏军的夺岛之路仍旧非常艰难。
苏联早在8月9日就对日本发起了攻击,但由于缺乏大型海军舰船,苏联进攻千岛群岛的时间则拖到了18日凌晨。
为了弥补自己在海军上的差距,苏联需要依靠岸基大炮进行火力支援,于是苏军将第一个夺岛目标选择了距离勘察加半岛最近的占守岛上。
由于占守岛是千岛群岛中距离苏联最近的一个岛屿,这里距离苏联勘察加半岛只有12公里,因此占守岛你也成为日苏对峙前沿。
日军占守岛上建有大量坚固的防御工事,由钢筋混凝土浇筑的地堡遍布全岛,并且所有地堡都有战壕相链接。
日军在岛上共计部署了约8000人,外加64辆轻型坦克,守备力量还是非常强大的。
18日2时35分,苏军率先在堪察加半岛上炮轰占守岛,对日军进行火力压制,紧接着在“基洛夫”号巡洋舰为首的苏联海军的掩护下,苏军士兵乘坐着运输船开始登陆占守岛。
至凌晨4时30分,苏军先头部队登陆占守岛北部海滩,但随即就遭到了日本守岛部队的顽强阻击。
在日军中远程火炮的打击下,多艘苏军运输舰被击沉,这大大迟滞了苏军的行动。
不过在陆基大炮的掩护下,苏军大部队还是成功地在占守岛滩头登陆,接着就迅速向内陆挺进。
得益于在太平战场上积累的丰富守岛经验,日军将整个占守岛魔改成一个巨型堡垒,面对着日军密集的较差火力,苏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其实早在8月15日,日本天皇就已经宣布无条件投降,可那时日本还没有正式在降书上签字,因此在许多地区的日军还没有接到投降的命令,仍旧负隅顽抗,拒不投降。
但就在占守岛之战打响的第二天,日本守军突然通过无线电与苏军接洽,表示希望停战,而苏军则拒绝了日军的请求,苏军指挥官要求日军立即无条件投降。
对于苏军的回应,日军显然不愿意就此束手就擒,双方的战斗依旧在持续着,此时战事已进入胶着状态。
以当时双方的实力对比,如果日军继续坚持抵抗的话,恐怕苏军在短时间内很难拿下占守岛,至于整个千岛群岛,苏军则要花费更长的时间。
但好在此时驻守千岛群岛的日军接到了东京的命令,开始陆续向苏联投降,至23日午后,占守岛守军全部投降。
(占守岛上日军坦克残害,现在这些坦克残害已成为岛上的观光景点)占守岛之战一共持续了6天时间,此后苏军趁热打铁,在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抵抗的情况下就占领了整个千岛群岛。
到8月28日凌晨,苏军登陆北方四岛中面积最大的择捉岛,1.35万名日本守军不战而降,随后苏军又陆续占领国后、色丹二岛。
虽然在9月2日,日本便正式签署了投降协议,但苏军还是在9月5日占领了齿舞诸岛,至此整个北方四岛都被苏军占领。
(北方四岛位于千岛群岛南部,因此俄方称之为“南千岛群岛”)其实按照美苏两国之前的协定,苏联本来有权利占领北纬38°线以北的日本本土,其中包括日本本州岛的东北部和整个北海道。
但驻日美军最高长官麦克阿瑟却拒绝执行这一命令,在他的策划下美军成功地抢在苏联前面接管了整个日本本土,而苏军在占领北方四岛后也接到了斯大林停止作战的命令,千岛群岛战役就此结束。
纵观整场千岛群岛战役,苏军也就只在占守岛上遇到了强烈的抵抗,若不是日军最后选择投降,苏军没有个上万伤亡是肯定拿不下该岛的。
而苏军如果继续往南部进攻,则位于勘察加的陆基大炮就帮不上忙了,以苏军的海军实力想打赢滩头登陆战简直就是不可想象。
并且在二战末期,整个千岛群岛尚有八万日本守军,只要弹药准备充足,日军便可冒死固守,苏军夺岛的困难性可想而知。
平心而论,苏联拿下千岛群岛是摘了美国人的桃子,若不是美军事先将日本海军打残,最后又用原子弹逼迫日本投降,以苏联的海军实力是不可能轻易占领整个千岛群岛的。
参考:
二战后期,由于日本死不投降,甚至还抛出了玉碎计划,打算与盟国死战到底。
于是美国就单方面与苏联达成协议,将北纬三十八度线以北的区域划分为苏联占领区,以南为美国占领区。
按照这个划分,包括中国的东北、北朝鲜地区以及日本的北方四岛在内的区域,就都变成了苏联的受降范围。
因此,苏联在二战期间占领北方四岛,是有法理可依的。
顺带插一句,现在有些日本人怒斥原子弹给日本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但是平心而论,其实拯救日本的恰恰就是原子弹。
因为没有原子弹逼迫日本人迅速投降,二战也不可能那么快就结束。
如果战争再拖延半年,那么苏联完全可以根据美苏协议的内容,把三八线以北的所以日本领土全部占领。
而这些领土几乎相当于小半个日本,那可就不仅仅只是一个小小的北方四岛了。
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后,苏军并没有停止进攻。
就在发布投降通电的当晚,苏军集中了一个步兵师和苏联太平洋舰队,约两万人的兵力,准备向距离勘察加半岛最近的占守岛发动了进攻。
当时整个千叶群岛都被日军掌控,因此苏军并不能直接向北方四岛进攻的,而是从勘察加半岛开始,向南一步步的推进,最后才占领了北方四岛。
而占守岛就是苏联攻占千叶群岛的第一站。
到了1945年8月18日,战斗正式打响。
为取得奇袭的效果,苏军选择半夜登陆。
由于晚上海面起了大雾,苏军的飞机无法出动,只能依赖岸炮和护航驱逐舰的炮火来掩护登陆部队。
但就算如此,当苏军的喀秋莎火箭弹一古脑地砸向占守岛的日军时,岛上的日军当时就被轰蒙圈了。
在扛过了苏军的第一轮炮轰后,日军还没有搞清楚是什么情况。
日军司令部根本无法判断登陆的是什么部队,有多少人。
直到前线的日军在战场上听到俄语“乌拉”的喊声后才明白,原来是苏军来了。
到了第二天凌晨四点,苏军的登陆舰队正式向占守岛发起登陆作战。
战至凌晨六点,登陆部队在岛上设立了两个前沿据点。
在这期间,日军利用海面上雾气,用想用炮火阻击苏军的攻势。
并且还发动了万岁冲锋,想把苏军赶下海去。
但是苏联人也杀红了眼,苏军士兵也上刺刀,没刺刀的工兵抡铁锹,甚至还有士兵连枪托都用了上。
实实在在的跟日军来了一场肉搏战。
因为苏军大多是身高力大的战士,在身体素质上占优势,因此无论是白刃格斗,还是近身摔跤,苏军都占了上风。
到了当天下午两点,占守岛上的日军将自己最后的预备队(一个战车联队)也投入到了前线作战。
但是这种垂死挣扎并没有用,苏军利用反坦克武器轻轻松松将日军的这支装甲部队消灭。
随后又将日军步兵与坦克分割开。
只用了几个小时,就将这支日军最后的预备队给消灭了。
随后,裕仁天皇投降诏书传到了日军千叶群岛的司令部。
当时日军一方面提出停战,但另一方面仍在积极备战,日军甚至将准备撤退的两个旅团重新展开,试
但苏军并未受到停战的制约,继续向占守岛纵深发展。
直到当天下午六点,千岛群岛日本驻军司令堤不夹贵中将来到占守岛后,才接受无条件就地投降。
1945年8月23日,占守岛的日军正式向苏军投降。
随后苏联红军立即向南进攻,在此后的一系列登陆战中,日军基本没有抵抗。
苏军推进得非常顺利。
1945年8月28日凌晨,苏军在北方四岛的择捉岛登陆,岛上一万多日军不战而降。
这也是北方四岛中,第一个被苏军攻陷的。
紧接着,苏军又在9月1日占领了国后和色丹两岛,岛上日军也未抵抗。
四天后,苏军攻占齿舞岛,由于日军也未抵抗,所以整个北方四岛战役,双方均无伤亡。
甚至于整个千叶群岛战役,日军和苏军的伤亡也不大,只是在占守岛打了两天。
至此,整个千叶群岛战役结束。
苏军在半个月的战斗中,以两万人团灭了八万日军。
但是日军真正抵抗的部队没有多少,绝大多数的日军都没有抵抗(约六万人),主动向苏军缴械投降。
1947年1月,苏联将包括北方四岛在内的整个千叶群岛正式并入苏联版
当时,日本并没有什么意见。
但是在冷战期间,由于冷战对抗的需要,美国及日本国内的亲美派竭力的拿北方四岛大做文章,抛出日苏领土问题,试
总结:北方四岛是千叶群岛的一部分,是日本遏制俄国东出太平洋的桥头堡。
日本在二战之前,原本据有整个千叶群岛。
但由于二战后期美苏划分了占领区,千叶群岛被划在了苏联的受降范围内。
因此苏军在日本投降后,依据这个法理便继续向千叶群岛的日军发动了进攻。
由于当时日军已经没有斗志,只是在千叶群岛最北端的占守岛抵抗了几天。
随后日军便开始大崩盘,六万多人不战而降,将包括北方四岛在内的整个千叶群岛全部拱手送给了苏联。
参考:
北方四岛是指俄罗斯千岛群岛和日本北海道之间的四个岛屿,包括国后岛、择捉岛、齿舞岛和色丹岛,俄罗斯称这四个岛屿为南千岛群岛,日本称之为北方四岛。
北方四岛东临太平洋,西面是鄂霍茨克海,东北面是择捉海峡,西南隔根室海峡与北海道相望,总面积5000平方公里,接近5个香港的面积。
其中择捉岛长203公里,宽约30公里,总面积超过3200平方公里,是四个岛屿中面积最大的一个。
岛上森林密布,湖泊众多,拥有丰富的硫磺矿资源。
国后岛位于择捉岛西南部,北海道野付岬东北,为四岛中的第二大岛。
岛长120公里,宽4—30公里,面积约1500平方公里。
岛上不仅拥有众多的湖泊和温泉,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另外两个岛屿则比较小,色丹岛长28公里、宽9公里,面积约260平方公里。
岛上多草,畜牧业相当发达。
齿舞群岛也称水晶岛,总面积仅102平方公里,是四个岛屿中最小的一个。
(北方四岛地
另外,北方四岛还有很大的军事价值,它有得天独厚的隐蔽性,能够实现彻底的通讯管制。
(北方四岛资源总量)在二战结束之前,北方四岛一直是日本的领土,日本对北方四岛的领有关系在1855年就已得到确认。
1945年2月美英苏在《雅尔塔协定》中就指出,“库页岛南部及邻近一切岛屿须交还苏联”,“千岛群岛须交予苏联”。
同年8月,苏联派兵占领了国后、择捉、色丹和齿舞四岛。
1946年2月,苏联单方面宣布将千岛群岛、南库页岛及齿舞、色丹两岛并入苏联版
(北方四岛风光)1956年,苏联和日本在莫斯科签订宣言,苏联同意在缔结和平条约之后,把齿舞和色丹两岛(也是可以,最小的两个岛还给别人,大的自己留着)归还日本。
但是日本认为苏联只有归还北方四个岛屿才有可能缔结和平条约。
对于日本的要求俄罗斯的解释是:俄占领北方四岛是二战的结果,放弃北方四岛就是否定二战(这个解释不知道读者朋友们怎么看)。
由于两国在这个问题上互不让步,所以日俄两国至今还因北方四岛问题存在争端。
目前俄罗斯在不断开发北方四岛,不仅其领导人频繁登上这些岛屿,而且也在不断向北方四岛移民,以加强对北方四岛的控制。
日本则担忧随着时间的推移将彻底失去对四个岛屿的主权。
(时任俄总统梅德韦杰夫视察北方四岛)在李姓先生看来,就凭着俄罗斯手上那近万枚的核武器,只要俄罗斯不想还岛,别说日本,就是美国也没有办法。
所以日本的这四个岛估计短期内是回不来了,日本也只能眼看着自己家门口的四个岛成为别人撒欢的地盘。
日本唯一的希望只能盼着俄罗斯国内能实现政治经济全方面的改革,只有俄罗斯自己变了,才可能归还原本属于别人的东西。
参考:
在近代之前世界上的领土又有谁谁一定就说是你的呢?
只要自己有实力,谁占领了就是谁的,靠的就是拳头,日本称北方四岛是他的,俄罗斯也认为是他的他也是有理有据的。
所以不要一说到北方四岛就一定说是日本的。
在近代沙俄开始东扩之后,占领了很多地方,我们都知道当时清朝被割去了很多的地方,其中就包括库页岛,当时在18世纪中期的时候,俄国就开始觊觎千岛群岛了,当时就开始往这些地方移民,试
从这之后日本开始大量的向这些地方移民,而且还封锁了俄国向太平洋地区的出口。
在二战之前的时候,这里已经有数万日本人居住在这里了。
在二战的时候我们都知道苏联和日本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虽然有一些小摩擦,但是一直没有大规模的军事冲突,这个时候日本在此地也是修筑了大量的工事以防苏联出兵,到了1945年二次世界大战眼看就要结束了,我们都知道雅尔塔协定,就是英美苏三国在背后确立的。
因为当时战争胜利即在眼前,而这三个国家是战胜国又是实力最强大的,都想着战后建立以自己为核心的体系,这次会议也是把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利益都出卖了,就包括中国的蒙古问题。
根据这次雅尔塔协定,英美都答应了将整个库页岛,千岛群岛全部划归给苏联,其中就包括北方四岛。
1945年苏联发起了八月风暴,迅速歼灭了日本关东军,之后又南下顺势占领了所有的千岛群岛地区,包括北方四岛在内。
1947年的时候苏联正式将北方四岛划归苏联领土。
其实在这个时候日本作为战败国,本来没有多大的能力要求的,但是到了五十年代中期的时候,鸠山一郎上台试
这个时候开始日本就开始了漫长的向苏联要北方四岛的路了。
其实在雅尔塔协定还有后来的《旧金山和约》里面都规定将千岛群岛划给苏联,但是这两个条约都没有明确的说明千岛群岛的范围,所以到了这个时候日本和美国同时给苏联发出了警告说:《雅尔塔协定》和《旧金山和约》里面没有规定北方四岛属于千岛群岛,也就不属于苏联了,所以这个时候日本和苏联之间争夺北方四岛的问题就开始了。
但是北方四岛的实际控制权一直都在苏联手里,苏联也是学日本大规模的向岛上移民,而且把原来的日本人全部赶走了,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遗产,包括了北方四岛。
现在岛上基本上都是俄罗斯人。
所以说这些岛屿的主权到底是谁的呢?
参考:
首先感谢
这一盗链对于俄罗斯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因为它是俄罗斯进入太平洋的门户岛屿。
其实,如果客观的说起“北方四岛”的历史缘由,传统意义上来讲确实是日本的固有领土。
因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这四岛就已经有了2万人的日本居民,不过随着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前苏联也将千岛群岛的一部分划入自己的版
不过,虽然苏联吞并了当时的北方四岛,但是在战后初期(50年代初期),苏联和日本并没有因为这件事衍生任何领土争端问题。
但后来随着鸠山一郎上台组阁成立政府一切都发生了变化,鸠山一郎上台后迫切希望可以改善苏联和日本的战后关系,最好能实现外交正常。
但大家都知道,当时美苏之间持续了长达44年的冷战已经拉开了序幕,而一心想控制日本的美国坚决不会允许苏日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所以为了阻止这一担心的发生,美国联合日本国内的“亲美派”在北方四岛问题上大作文章,也正是有了美国的推波助澜,苏联和日本才开始在北方四岛问题上相持不下。
二战结束的当年,由美国、英国、苏联联合签署的《雅尔塔协定》中就明确指出“库页岛南部及邻近一切岛屿必须交还苏联、千岛群岛必须交还苏联。
”也是在这一年的八月,苏联就派兵占领了北方四岛。
但到了五十年代中期,苏联为了实现和日本的邦交,决定将齿舞和色丹两个岛屿归还日本(由此也可见苏联是默认这四岛是属于日本的),但随着苏联的解体,俄罗斯选择继承前苏联的政治遗产,也就是南千岛群岛(即北方四岛)。
虽然时至今日俄日两国还在四岛问题上寻求最好的解决方案,但是似乎双方都不肯做出让步,所以这一问题依旧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解决!
北方四岛其实算是历史遗留问题了,四岛争端由来已久。
四岛追溯到最早应该在十八世纪前,据说早在十八世纪前日本就有居民在这上面居住。
18世纪时期,四岛开始分属日本和俄罗斯。
19世纪,沙俄扩张,占领了北方四岛在内的诸多岛屿。
到了20世纪,日本逐渐强盛,最终于1905年在日俄战争中打败了沙俄,日本最心念的当然是曾失去过的岛屿了,于是乘沙俄兵败,强迫其签订了《朴茨茅斯条约》,不仅把四岛抢了来,甚至还抢了沙俄很多岛屿。
二战时期,为了四岛这个战略要地不被抢走,也为了方便自身进攻苏联、中国,掌握海上主动权,日军加强了四岛布防,甚至在此集结了8万大军,六百余架飞机,还有不少坦克。
1945年2月,美、苏、英三巨头签订了《雅尔塔协定》,即三国关于日本的分配协定,最终四岛被分配给苏联。
虽然他们是分配好了,但日本并不服气,还是打算誓死保卫四岛,并不打算妥协,八万大军要利用早就修建好的军事防御工事与苏联死磕到底。
1945年8月18日早上,日本投降前一天,苏联出兵直指四岛,打算武力抢夺四岛。
由于受天气影响,苏联并不能出动战机,于是苏联派步兵101师和太平洋舰队执行登陆计划。
日军的拼死抵抗,让苏联付出了不小代价才登陆。
苏联成功登陆后,与日军进行了火力对抗。
日军战局不利,开始投入坦克进行作战,但耐不住苏军各种武器齐开火,苏联的各式榴弹炮将日军坦克摧毁的一架不留。
没了坦克后,日军更是节节败退,败亡已是不可避免了。
次日,日本天皇发出投降的信息,守岛日军已然完全丧失斗志,选择了缴械投降。
从这时起,四岛一直属于苏联。
直到今天,则属于苏联的继承者俄罗斯。
由于这四岛问题,日本与俄罗斯如今也是争论不休,但日本想要这四岛似乎是不太可能,毕竟在领土方面普京一直很强硬的。
而对于这历史遗留问题,谁又能说的清楚呢?
参考:
根据1945年的雅尔塔协议,英美等国承诺,战后苏联获得南库页岛和千岛群岛全部领土。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正式发起远东战役,在出兵中国东北,打击日本关东军的同时,于8月18日发起了千岛群岛战役,对千岛群岛进行登陆作战。
日本海空军在和美军的太平洋战争中,力量基本上消耗殆尽,因此,无力抵挡苏军的登陆作战,加上日本遭到两颗原子弹的袭击,日本天皇不得不宣布无条件投降,千岛群岛的日军也在此后陆续投降,苏军历经半个月的战斗,占领整个千岛群岛。
最近一二十年,日本绞尽脑汁想从俄罗斯手中拿回这四个群岛,当前苏联解体,俄罗斯最虚弱的时候,俄罗斯曾经松口,愿意归还日本齿舞和色丹两个岛,但日本人愚蠢地要求四个群岛都要归还,因此错过了拿回两个岛的最佳时机。
普京上台后锐意进取,要将俄罗斯重新带回超级大国的位置,虽然困难重重,但要在这时将哪怕一个岛还给日本,也是不可能的事。
普京有一句名言:俄罗斯领土虽大,但每一一寸是多余的!
参考:
北方四岛,苏联称为南千岛群岛,包括择捉、色丹、齿舞、国后四岛。
苏联解体后,北方四岛由俄罗斯接管,但日本从来没有放弃所要这四岛领土,为此双方也打了不少口水仗。
苏联为什么攻占北方四岛?
苏联占领北方四岛,我
出于上述考虑,早在二战结束前,苏联就提出将北方四岛作为苏联出兵打击日本的回报。
美国为了争取苏联早日对日本宣战,不得已做出了妥协。
苏、美、英三国在《雅尔塔协定》中约定,“千岛群岛须交予苏联”,此后,苏联(包括现在的俄罗斯)一直实际控制着上述领土。
占领北方四岛过程尽管苏美英三国签署了协议,但此时日本还没有战败,仍然控制着北方四岛,苏联于是决定用武力收回被日军占领的千岛群岛,著名的“守门之战”就此爆发。
1945年8月15日夜,苏军步兵第101师和太平洋舰队采用子夜奇袭的战术进攻了离堪察加半岛最近的占守岛。
由于苏联进攻突然,日军难以招架,不得已向岛内纵深撤退。
8月19日,尽管裕仁天皇已经颁布投降诏书,但日军准备撤退的两个旅团仍然没有放弃抵抗,苏军继续向占守岛纵深发展。
直到当日18时,千岛群岛日本驻军司令堤不夹贵中将才接受无条件就地投降。
由于日本投降,各岛守军已放弃抵抗,所以苏联轻易的占领了北方四岛。
由于日军均未抵抗,所以双方均无伤亡。
1945年日本战败前,苏美英关于战后日本问题的《雅尔塔协定》规定,整个千岛群岛,包括择捉、国后、色丹和齿舞群岛,都划归苏联。
所以,距离堪察加半岛最近的岛屿——占守岛,成为最重要的战场。
日军在这里设置了大量的战壕、地道、钢筋混凝体堡垒和机枪火炮工事,并且还配备了60多辆坦克。
1945年8月18日夜,虽然气象条件恶劣,苏联无法出动飞机支援,但是勘察加半岛的岸炮猛烈轰击占守岛。
以“基洛夫”号巡洋舰为首的舰队也把舰炮和火箭弹疯狂的砸向日军的阵地。
苏军趁着掩护登陆上岸,但是登陆部队缺乏重武器,无法继续深入,直到第二天清晨,日军反应了过来,于是和进攻的苏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登陆战中,苏军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登陆之后,日军意识到一旦让苏军站稳脚跟,自己会毫无机会,于是组织了凶猛的反击。
日军在猛烈的炮火掩护下,使用联队级别的冲锋,企
疯狂的日军紧接着投入了大量的坦克,企
经过多次的拉锯战之后,苏军慢慢的占据了上风,他们开始向主要的制高点进军。
在战斗当中,共产党员维尔科夫依靠一块块的石头朝着日军火力点慢慢运动,到达足够距离之后,他把一枚手榴弹投进了火力点。
但是这个火力点还在继续射击,维尔科夫不顾自己多处负伤,一跃而起,扑到了火力点上,用身体堵住了射击孔。
就是靠这样的牺牲和猛烈进攻,苏军最终占领了最重要的制高点。
8月19日,日军得知天皇投降,主动提出了停战。
但是苏军没有停止进攻,继续前进,最终逼迫千岛群岛全部日军无条件投降。
此后苏军一路畅通无阻,苏军成功占领了千岛群岛。
所以整个占领千岛群岛的过程,最困难的就是占守岛的战斗,苏军伤亡1500了多人。
但是自此以后,苏军一直控制着千岛群岛,直到现在。
参考:
事实上北方四岛是在1945年之后才出现的一个地理名词。
所谓北方四岛是由国后岛(俄罗斯称库纳施尔岛)、择捉岛(俄罗斯称伊
由于二战后这里被苏联占领,而日本为强调自己对四岛的主权而将其作为北海道岛的附属岛屿,为此特意发明了“北方四岛”这一词汇以便将其与千岛群岛区别开来,而在1945年之前全世界都公认四岛是千岛群岛向南自然延伸的一部分。
千岛群岛是位于俄罗斯远东堪察加半岛与日本北海道岛之间的西北太平洋海域的一串岛链,全长1300千米,由56个岛组成,面积约15600平方公里。
这里是鄂霍次克海东南部的天然屏障,扼守鄂霍次克海出入太平洋的海上要道。
战略地位极为重要的千岛群岛按说会成为兵家必争之地,然而在相当漫长的古代历史上这里却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权力真空:当地并没形成一个强大的国家,也长期不属于任何国家的管辖之下,长期以来当地只生活着一部分处于原始渔猎社会的阿伊努部落,始终没能形成统一成熟的国家形态。
阿伊努人是日本列岛最早的原住民:他们的祖先在新石器时期早期(约六、七千年以前)就从东南亚迁居到日本,最鼎盛时期这个民族广泛分布于日本群岛各地以及周边的库页岛、千岛群岛、勘察加半岛以及中国东北、俄国远东等地。
然而他们就像美洲印第安人面对白人移民一样被后来迁入日本群岛的和族逐渐排挤。
作为今天日本主体民族的和族起源于本州岛的关西地区,相比之下东日本地区在历史上是比较落后、开发较晚的。
公元7世纪日本大和朝廷所统治的区域大约只相当于今天日本列岛一半的面积,今天本州岛东北部的岩手、福岛、宫城、青森、山形、秋田等县以及北海道都不在日本大和朝廷的版
从公元7世纪开始大和朝廷对位于今天本州岛东北部和北海道的阿依努人发起了持续不断的征服活动,到1593年在历经持续数百年的征服活动后阿伊努族聚居的北海道岛被丰臣秀吉宣布正式吞并,同年丰臣秀吉派遣大将松前庆广以北海道岛为基地出征库页岛南端。
日本方面在出征库页岛的同时也将扩张的触角伸到了邻近的千岛群岛。
1635年日本方面派村上扫部左卫门巡视库页岛。
1644年在松前藩的提议下日本方面绘制了《正保御国绘
日本在向千岛群岛扩张的过程中遭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阻力——俄国人:俄国本是一个欧洲国家,然而却不远万里跋涉占据了西伯利亚。
截至1637年俄国人已推进到鄂霍次克海一带。
雅克萨之战后俄国向南方黑龙江流域一带扩张的势头遭到了暂时遏制,于是俄国将扩张目标转移到东北方向:1697-1698年期间沙俄侵占了堪察加半岛,随后开始致力于寻找与日本通商的航线。
1711年8月俄国人第一次从勘察加半岛南下,开启了对千岛群岛的殖民活动,到1767年俄国人已经控制了包括北方四岛在内的大部分千岛群岛。
此后俄罗斯渔船比起以前更加频繁地去千岛群岛,不久后俄国人就成功迫使岛上居民加入了俄罗斯国籍。
然而这一时期日本也在向千岛群岛扩张,双方的冲突几乎是不可避免的:1801年日本德川幕府开始派军队驱逐千岛群岛上的俄罗斯人。
日本人最远到达了位于千岛群岛中部的得抚岛并在得抚岛上树立了“天长地久大日本属岛”的石碑。
1802年日本又在色丹岛上建立哨所。
1807年4月25日俄国远征队的船前往择捉岛,在俘获了日本守备人员数人并掠取物资后返回了鄂霍次克。
1811年夏俄国海军少校戈洛弗宁率“黛安娜号”测量船测量了千岛群岛中的罗处和岛、宇志知岛、计吐夷岛、新知岛、知理保以岛、磨堪留岛、得抚岛西岸、择捉岛东岸和北岸等地。
当年7月5日黛安娜号到达国后岛并在此补给粮食和淡水,在此期间黛安娜号官兵同日方守备人员在国后岛发生冲突,戈洛弗宁等数名俄国人被日方扣押,“黛安娜号”副船长里科尔德被迫返回鄂霍次克。
次年的1812年8月27日里科尔德又率船队到达国后岛泊港并以俄国所俘获的日本人作为交换,要求日方交还戈洛弗宁等俄人,然而这一目的未能达成。
直至1813年5月26日里科尔德第三次前来泊港,在几经交涉后里科尔德才得以将戈洛弗宁等8人领回。
1813年俄国驻鄂霍次克地区的长官通过里科尔德致函日本:首次向日本提出希望划定边界以及在边境开展集市贸易之事。
然而这一时期正执行锁国政策的日本德川幕府拒绝了通商贸易之事。
至于在日俄边界问题方面幕府主张日本达到择捉岛,俄国达到新知岛,择捉与新知之间的岛屿则定为空岛,不准居民居住。
然而事后日、俄双方未能随即就划界问题进行进一步的联系与会谈,日俄之间未能就千岛群岛的归属问题达成协议。
1840年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失败对日本造成了不小的刺激,使日本对列强开始心生畏惧。
1853年日本在美国黑船的武力威慑下被迫开放国门,同一时期俄国利用日本对列强的畏惧心理派出普提雅廷为俄方的全权代表赴日进行谈判。
经过两年多的谈判后日俄双方于1855年2月7日签订了 《日俄下田条约》——根据该条约的规定:日本和俄罗斯的疆界应在择捉岛和得抚岛之间。
择捉全岛属于日本,得抚全岛及其以北的千岛群岛属于俄罗斯。
至于库页岛则不划边界、维持原状。
明治维新后国力渐强的日本重新与沙俄围绕库页岛和千岛群岛展开了争夺,直到1875年5月7日沙俄与日本才达成《桦太千岛交换条约》:沙俄把千岛群岛北部给予日本以换取日本在库页岛的主权;
日本则宣布完全放弃库页岛的主权。
此后库页岛完全被沙俄所统治,作为交换日本则获得了包括如今双方争议的国后岛、择捉岛、齿舞岛和色丹岛在内的整个千岛群岛。
因此在1875——1945年的这70年时间里包括北方四岛在内的整个千岛群岛都是日本领土。
日俄战争后日本乘战胜之机又侵吞了库页岛南半部,此后包括双方争议岛屿在内的整个千岛群岛以及邻近的库页岛南部就成为了日本领土,这一局面一直维持到二战结束。
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召开了讨论战后格局的雅尔塔会议,会后三国达成了《雅尔塔协定》,其中苏联出兵对日作战的条件之一就是库页岛南部及邻近的整个千岛群岛必须划归苏联。
这是苏联与美、英达成的对日作战的条件,即使日本投降苏联也会援引《雅尔塔协定》占领千岛群岛。
事实上不只是千岛群岛,本来根据《雅尔塔协定》的相关规定:日本作为二战的战败国和加害国应当在战后由美、苏、英、中等反法西斯同盟国分区占领,而在最初的占领方案中千岛群岛、北海道以及本州岛东北部都被预定为苏联占领区。
然而计划没有变化快:事实上美国从一开始就认为自己在《雅尔塔协定》中对苏联让步过多。
之所以美国会在《雅尔塔协定》上对苏联做出重大让步主要是因为此时美国的原子弹尚未研制成功。
直到1945年7月16日之前美国的战略规划仍是立足于登陆日本本土进行战略决战并为此而制订了详细的“没落行动”计划。
这一计划具体又细分为奥林匹克行动和小王冠行动:前者1945年11月1日实施,目标是占领九州岛南部约三分之一左右的领土,使之与已经占领的冲绳成为下一步进攻的主要基地;
后者计划于1946年5月1日实施,其目标直指迫近东京的关东平原。
这一计划预计将动用250万美军部队并预计将付出150万美军官兵伤亡的代价,这已超过美军在欧洲战场的伤亡总数。
美国是一个对战争伤亡极为敏感的国家,因此这会在相当程度上激发国内民意,为此美国试
1945年7月16日美国在新墨西哥州成功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正是这一事件促使美国下决心改变原来的作战计划。
美国之所以这样做一方面固然是希望减少因登陆作战造成的美军官兵的伤亡,另一方面其实是希望将苏联排除在战后对日占领的行动之外,因为这时日后美苏冷战的迹象已若影若现。
在此之前日苏之间虽曾在张鼓峰和诺门罕两度交锋,但都没真正撕破脸皮。
尽管苏日之间一直相互提防,苏联还曾派遣大规模的军援和援华“志愿航空队”帮助抗战,但至少在官方层面一直是和日本保持着正常的外交关系的。
1941年日本和苏联还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在日本看来:在苏联最危险的时刻日本并没撕毁《苏日中立条约》而配合德国入侵苏联,而美苏之间日益表现明显的矛盾分歧使日本进一步相信自己完全可以利用美苏矛盾渔利。
事实上直到此时苏日合作的北库页岛萨哈林油田(日本称其为北桦太)仍在为日本提供战争油料。
1945年8月6日美军飞机在日本广岛投下了代号为“小男孩”的原子弹——实际上这时美国的一石二鸟之计:一方面对日本产生巨大的心理震慑作用,另一方面使苏联意识到即使没苏联出兵配合美国也能迫使日本投降。
这时苏联方面敏锐意识到:日本投降已成定局,如果苏联再不参战将完全失去战后的远东话语权。
在美军于广岛投下原子弹两天后的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次日零点10分苏联百万大军分四路越过中苏、中蒙边境,向驻扎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发动全线进攻。
8月15日已走投无路的日本当局以天皇诏书的形式宣布投降。
日本的投降并没阻止苏联的进一步行动,因为在苏联看来:千岛群岛是早已在《雅尔塔协定》中与美、英达成共识的,是苏联参与对日作战应得的报酬。
从沙俄到苏联再到今天的俄罗斯联邦尽管一直是一个世界级的领土大国,然而俄罗斯的地缘结构始终存在一大严重的先天缺陷——缺乏良好的出海口,因此俄罗斯极容易被战略对手封锁围堵,从而被隔离于国际贸易体系之外。
表面上看俄罗斯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都有出入海洋的通道,然而北方的北冰洋航线由于常年封冻而导致利用价值偏低。
从沙俄到苏联再到如今的俄罗斯联邦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就是一部不断寻找出海口的历史,现任俄罗斯总统普京就曾说过:“俄罗斯有且只有两个盟友——一个是陆军,一个是海军”。
早在距离斯大林300多年前的彼得大帝时期俄罗斯就确定了打通太平洋、印度洋、波罗的海、黑海、印度洋四条出海口的国家战略,而千岛群岛的地理位置恰恰扼守俄罗斯进出太平洋的门户。
从军事上而言:这里是太平洋舰队进出太平洋的天然港湾;
从经济上而言:这里是拓展国际贸易市场的重要航线。
即使此时日本已投降,可苏联并不会因此放弃千岛群岛这处战略要地。
自从1875年日本取得千岛群岛后就利用这里封闭了俄罗斯通往太平洋的出口,同时也封闭了通往堪察加和楚科奇半岛各港口的海上通道,将其打造成为进攻俄罗斯远东滨海地区的基地。
二战期间日本尽管深陷中国战场与太平洋战争,可为应对来自苏联的潜在威胁仍大力强化千岛群岛的防务:整个千岛群岛集结了8万日军,修筑了9处机场,能容纳近600架飞机。
这其中位于千岛群岛最北部的直接与苏联勘察加半岛隔海相望的占守岛注定将扮演苏联红军自北向南进攻的跳板,日军为应对这种威胁自然也将其作为设防重点:岛上日军多达2.3万人,配备64辆坦克,还得到第11战车联队的支援,由地道和交通壕相连接的钢筋混凝土和土木质火炮机枪工事遍布全岛。
1845年8月18日2时35分苏联红军的岸炮开始从12公里外的堪察加半岛轰击占守岛,以“基洛夫”号巡洋舰为首的苏联红军驱逐舰队掩护登陆部队上岸。
4时30分苏联红军先遣支队在片港海军基地附近狭窄地段抢滩,但由于缺乏重武器,未能向纵深进展。
清晨苏联红军主力分两个梯队登陆时遭到日军的猛烈轰击,多艘登陆舰艇被炮火击沉击伤,一度相当被动。
随后战斗重心向岛内转移,双方反复争夺两个高地。
苏联红军以反坦克枪、冲锋枪、机枪和集束手榴弹混合火力击退了日本军队坦克的多次反扑,海军中士维尔科夫用身体堵住了日本军队主要火力点的射击孔。
到傍晚20时苏联红军最终控制了两制高点。
这时岛上的日本守军突然通过无线电与苏军接洽并表示希望停战,而苏军指挥官则表示除非日军立即无条件投降否则无法满足其停战要求,然而这时日军仍试
由于日军在太平战场上积累了丰富的守岛经验,此时整个占守岛已被日军打造成为一个巨型堡垒,苏军在日军的密集火力打击下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尽管早在苏军发起千岛群岛战役的三天前日本就已宣布投降,但各地日军收到投降命令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因此很多地方的日本守军都出现了负隅顽抗的现象。
具体到千岛群岛直到19日才收到裕仁天皇宣布投降的消息,于是岛上的日本守军随即一面主动提出停战,一面仍积极备战。
苏联红军继续向纵深进展,但很快陷入更加艰苦的攻坚战。
好在日军接到投降的命令后已没多少斗志,至23日午后占守岛守军全部投降,至此在历时6天的战斗后苏军成功占领占守岛。
夺取占守岛后苏军随即向南进攻,此后的一系列登陆基本未遭抵抗,至1945年8月31日22时苏联红军结束千岛群岛北部的战斗,同时开始进驻南千岛。
1945年8月28日凌晨苏联红军在择捉岛登陆,1.35万日本守军不战而降,随后苏军又陆续占领国后、色丹二岛。
在历时半个多月的战役中日军几乎全军覆灭——伤亡1018人,被俘数万人,北方四岛日军全部缴械投降,苏联随即派兵占领了包括北方四岛在内的整个千岛群岛。
本来根据美、苏两国之前的协定:苏联有权占领包括本州岛东北部和北海道在内的北纬38°线以北的日本领土,然而苏联鉴于此时美军已入驻日本的既成事实,因此在占领千岛群岛后为避免与美国的冲突而停止了原计划继续进攻北海道的军事行动,千岛群岛战役至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