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中三国真实的兵力如何

对于三国时期,各国人口、兵力等基本的数据统计,没有确切、统一、令人信服的资料。
不过,像《三国演义》一弄就就是百万大军的说法,绝对是不靠谱。
整个三国时期,三国一共的兵力恐怕就在一百万左右,最多时也不会超过二百万。
根据零散的资料,先大体看一下。
据钱穆《国史大纲》的说法:蜀灭亡时,户数是28万,人口是94万。
内带甲将士10.2万,占全数的九之一。
吴亡时,户数是53万,人口是230万。
内兵23万,占全数十之一,吏3.2万,后宫5000人。
魏平蜀时,户数66.3万,人口是443.3万。
三国合计,户数147.3万,人口767.3万。
这里没有提到魏国的兵力。
我看了一些相关的资料,大都以蜀、吴灭亡时的资料为主要依据,只是解释不同。
看一下《三国志·后主传》注引王隐《蜀记》记载:刘禅又派遣尚书郎李虎送士民簿,领户二十八万,男女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
时蜀汉炎兴元年,即263年。
钱穆的数据,恐怕来自于王隐的记载,只是把带甲将士算在了人口之内,没有提及官吏人数。
但我还是认为,带甲人数及官吏人数,在人口数之外。
吴国也是这个情况。
但对于
著名史学家梁方仲在其著作《中国历代户口、田地、天府统计》中认为:魏 : 户数 103万, 人口443万, 兵 60万蜀 : 户数 28万, 人口 94万, 兵 10.2万吴 : 户数 52.3万, 人口230万, 兵 23万这一研究成果,是目前主流认识,教科书一般采用这个说法。
这一数字,蜀汉是灭亡时也就是263年的数据,吴灭亡是在280年,西晋时期。
时间上不同。
但据《晋书》之《地理志》记载:刘备章武元年(221年),其户二十万,男女九十万。
经过四十多年,蜀汉户数变化较大,但人口数没有很大变化。
因此,从蜀吴灭亡时的人口、兵力,基本可以推知三国时期,各国的兵力情况。
我认为,之前的兵力一般会比灭亡时的兵力多一些,但不会多很多。
不管三国的兵力是否在人口数之内,各国兵力占人口的比例都很高。
蜀吴在10%左右,魏国居然是13.5%,魏国基本是每户一兵的程度。
先看一下蜀国的情况:赤壁之战后,刘备大约接受了五六万刘表原有的部众,三万由关羽统领镇守荆州;
两三万由刘备率领入蜀。
我在其他问题回答时详细论证过这个数据,因为没有明确的史料佐证,此数据是我的分析推算。
益州牧刘璋如果有十万兵力的话,刘备占据荆、益后,兵力达到十五六万。
汉中之战,刘备除掉关羽守荆州的三万,留二三万镇守益州其他战略要地,能够与曹操对峙的兵力最多在十万。
曹操估计也会在十几万的兵力上,另外与东吴的边界线较长,东吴势力更强。
曹操没有二三十万防御孙吴是不可能的,同时还要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
最后双方消耗都很大,即便刘备损失1/3,也会减少三万多的兵力。
襄樊之战,关羽三万兵力全部损失,夷陵之战,刘备三万多兵力至少损失两万多。
等到诸葛亮接手时,蜀汉兵力大约在七八万左右,不会超过十万。
经过诸葛亮五年的休整,最多时兵力也就恢复到十万左右。
我一向认为,诸葛亮北伐兵力就在五万左右,不会超过很多。
毕竟江州、夷陵、成都等方向都需要驻兵,这个不能总唱空城计吧。
再看一下吴国的情况:赤壁之战,周瑜提出要五万精兵抵抗曹操。
孙权说:五万一时难以凑齐,先调集了三万精兵做先锋,孙权继续调集兵力做后援。
周瑜与程普就带领这三万精兵以及刘关张带领的二千人马,打败了号称八十万的曹操。
其实,当时曹操的人马恐怕在二十二三万左右。
理由是刘表占据荆州,带甲十数万。
曹操南征刘表,没有十几万是不可能的。
演义 说周瑜为孙权分析曹操势力,说从北方带来十五六万,这事靠谱。
再加上刘表江北驻军及水军六七万,大约有二十二三万。
夷陵之战,刘备带领三万多人马,加武陵蛮夷沙摩柯带来的一万多,大约五万人马;
孙权派给陆逊五万人马,就击败了刘备。
就三国时期的兵力来看,虽然说是兵士,真正具备战斗能力的要少很多。
那时候,运输粮草是个大活,不仅需要运送,还需要部队保护,这就占据了很大兵力。
汉中之战,就已经把刘备搞得“男战女运”的程度。
在本土作战还好一些,进入敌国作战,粮草的供给就是个大问题。
就算是一比一的比例,刘备的五万人马,能有多少兵力投入战斗。
反观陆逊那五万人马,后勤保障就好多了,毕竟在吴国境内。
这也是刘备失败的原因之一,绝不是陆逊一把火就可以把刘备五万大军全部烧死了。
再参照看一下官渡之战:袁绍动用十万大军,曹操就约两万左右。
没有资料说明双方后勤保障的力量对比。
但可以想象,袁绍已经离开冀州较远,需要大量的兵力运输、保护粮草的补给;
曹操虽说是两万兵力,如果再用一部分去运粮,再抽调五千精兵偷袭乌巢,那么官渡方面还有几
比较可能的解释,就是曹操两万是全部投入战斗的兵力,不包括战斗辅助人员;
袁绍的十万大军,包括后勤保障人员在内。
就犹如淮海大战,我方是八十万打败了蒋方一百二十万。
有资料说,仅仅为我军后勤服务保障的民工就有二百万,而蒋军这一百二十万人员一定包括后勤保障人员在内吧。
这是我所理解的三国时期的各国兵力的情况分析,敬请大家指教。

参考:
任何时代的人口规律都是和平年代人口众多,战乱年代人口骤低,东汉最繁荣的时期全国人口数量在五千六百万左右,而三国时期即公元260年到280年之间,在册人口总和只有七百六十万左右,据史学家推断,加上流民、黑户的话,人口总数将近一千万。
人口决定兵力,如果按照十人募一兵来推算,三国时期兵力总和也不超过一百万。
人口资源争夺三国乱世,人口是最重要的资源,人口意味着生产力、募兵量,也是综合国力最基本的支撑,因此在三国时期,尝尝会有抢夺人口,官方组织大规模人口迁徙的事例,当然,如若战有不了人口资源,又不能让人口流入敌对势力,那么屠杀就成了最直接有效的办法。
刘备曾宁愿被曹操追击,也要带走荆州十万民众,这并非所谓的仁义,而是想要带走这些可再生资源;
曹操平定汉中之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迁徙汉中人口至长安;
孙权攻打黄祖也抢夺了江夏数万人口至江东。
但曹操攻打陶谦之际,吕布袭击其后方,曹操打下徐州后,屠城数万人口,作为政治家,如果是为父报仇就杀掉数万人也太没有政治头脑,其内在原因是徐州一时不得占有,那么人口也不能送给刘备捡便宜,曹操屠城后将尸体全部推进江中,史载“江水为之不流”。
而在三国时期,诸侯对于少数民族的态度也颇为友好,打归打,但还是以安抚为主,一方面是没那么多精力,另一方面也想争取少数民族的人口用以充实劳动力和兵力,如曹魏征伐三郡乌丸后迁徙鲜卑人入河北,孙吴征服山越后迁徙至吴地,蜀汉征服南中地区后迁徙人口至成都平原。
三足鼎立之兵力比例当三足鼎立形成之后,虽仍是分裂时期,但此诸侯混战时要稳定很多,蜀国在册人口约九十四万人,吴国在册约二百三十万人,魏国在册约四百四十万人。
如果按照十人募一兵推算,蜀国总兵力在十万左右,吴国在二十万左右,魏国在四十五万左右。
因此,演义中动则号称七八十万大军的战役均为夸大的说法。
实际上三足鼎立时期最大规模的战争投入兵力为赤壁之战曹操方面的十五万左右。
而夷陵之战蜀国全国只有九十多万人,就更不可能投入七十万大军伐吴了,根据史料推算,刘备实际投入的兵力在七万人左右,投入夷陵战区的约五至六万人,战败退回白帝城的兵力约两万人,因此,刘备一战几乎损失了全国兵力的一半,所以说大伤蜀国元气。

参考:
很多人对三国的认识,停留在《三国演义》的印象。
小说在描写战争时,多有不实之处,特别是关于参战兵力,更是夸到无以复加的水平。
比如官渡之战,说袁绍有七十万人,这绝对是不可能的。
那么,在正史里,三国的真实兵力究竟如何呢?
第一,赤壁之战时三方的兵力我从赤壁之战开始说起,因为此役是三分天下的基础。
在赤壁之战前,曹操写信吓唬孙权,称有80万大军。
后来据周瑜得到的情报,曹操所率的中原部队,不过只有十五六万人,招降的刘表旧部,最多只有七八万人,因此曹操的实际兵力大约是在23-25万人之间。
当时东吴的兵力是多少呢?
诸葛亮访问东吴时,孙权的说法是“十万精兵”,后来周瑜向孙权请求拨给五万精兵,孙权答说暂时只能凑齐三万人。
因此,东吴参战兵力就是3万多。
刘备加上刘琮的兵力,大约2万人。
第二,三国鼎立初期几次大战的兵力曹丕篡汉后,标志历史正式进入三国时代。
三国时代的第一场大战是夷陵之战,是役东吴陆逊指挥的军队有5万人,刘备几乎以倾国之兵出击,估计兵力在10几万,伤亡数万人。
曹丕南征东吴,动用的军队有10几万人。
诸葛亮北伐,动用的兵力,一般都不超过十万人。
十万人几乎是蜀国兵力的上限。
公元234年,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率领的人马正好是10万。
公元228年,东吴与魏爆发战争,魏国曹休的兵力是10万,陆逊指挥的吴军是9万,此役魏兵损失一万余人。
第三,三国中期主要战事的兵力司马懿平定辽东时,使用4万兵力,当时辽东公孙渊号称“控弦十万”,实际上应该没有那么多,最多可能就6万或7万。
公元244年,曹爽伐蜀,以10万之众攻汉中,当时蜀国在汉中的兵力是3万,后来费祎率部救援,人数不详。
公元252年,魏国乘孙权去世,兵分三路攻东,总兵10余万,其中东路军7万人攻东兴。
东吴诸葛诞率4万人马救援东兴,魏军大败,阵亡数万。
公元253年,东吴诸葛恪以20万众大举进攻魏国。
司马师命令司马孚、毋丘俭率20万人马迎击。
这是东吴规模最大的一次对外用兵,吴军战败,损失1万多人。
公元257年寿春之战,是三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交战。
诸葛诞在寿春发动叛乱,反对司马氏。
当时参与反叛的兵力达10万之众,诸葛诞又征召5万新兵。
东吴先后投入约10万军队援助诸葛诞。
为了平乱,司马昭动了26万的兵力。
此次会战的总兵力超过50万,是三国历史上投入兵力最多的一次会战。
会战的结果是诸葛诞败亡,司马昭的权力得以巩固。
在这个时间段,蜀国姜维也多次发动北伐,兵力仅局限于数万。
第四,三国后期各国兵力魏国发动灭蜀之战前,评估蜀国的总兵力是9万人。
驻守首都及其他军事基地的部队有4万人,能机动作战的人数只有5万人。
这5万机动部队,主要由姜维统领,驻扎在沓中。
魏国兵分三路进击蜀国,其中邓艾3万人,诸葛绪3万人,钟会10万人,总兵力约16万。
蜀国投降时,献上降表,总兵力是10.2万,包括新招募的士兵在内。
以蜀国相比,东吴的兵力还是比较雄厚的。
在公元271年平定交趾之乱时,东吴动用了10万大军。
公元279年,篡魏后的晋国发动灭吴之战,动用的兵力超过20万,兵分六路。
东吴投降时,总计有兵力23万。
第五,三个国家鼎盛时的兵力分析魏、蜀、吴三国在兵力最盛时有多少军队呢?
史书没有明确的记录,我们只能大概猜测。
魏国兵力最强。
在寿春兵变时,10万大军叛乱后,魏政府仍然能调动26万大军镇压,同时在西线还要应对姜维的进攻。
可以推测,叛乱前魏国的总兵力,不会少于40万,大约在45-50万之间。
吴国兵力次之。
吴国灭亡时有23万人,最盛时应该有30万左右。
蜀国兵力最弱,灭亡时10万人,最盛时可能最多15万左右。

参考:
三国时期的国民经济和民众生活远比小说中残酷,三国演义等小说在描写每一场战事,便动不动说一方参战几十万,如赤壁之战曹军上百万,夷陵之战刘备方七十万,连一些史上算不上大战役的汉中之战,濡须之战等,也是十几万、几十万的投入,这是夸大其词并严重与史实不符,现在看三国小说故事让人热血沸腾,如果生在三国时代成为普通百姓,可能哭都来不及,从黄巾之乱到三国初至统一各国的连场大战,民众役使严重,死伤枕籍。
论各时期的兵力,也是一蟹不如一蟹。
三国时的兵制大体沿用秦汉制度,汉代与之前相比兵制有个明显的改变,就是从全民皆兵兵民合一走向兵役制,兵民分开,所以每次战争实际参战人数看起来不如战国时,而兵士则更加专业,配备精良。
(今日
蜀汉设五军,左右两军设将军、督军、护军,将校名目大体与汉代相同,士兵编号与编号民不同。
吴国则有较多水师,征发也无法度。
三国到后期,百姓负担沉重,蜀汉用老兵和流民为兵,东吴收江淮的游商为兵,可见兵源枯竭。
208年曹操南征,面对孙刘联军,三家连场交战,赤壁乌林大战后的全国人口仅为一百四十万户,到了221年人口下降到九十万户。
(今日
三国大同小异,基本上每八个老百姓就要养活一个士兵,这还不包括皇族、官员、国家机构、日常用度的开支等等,民众负担严重,战争的间接杀伤力可见一斑。
事实上,官渡之战袁绍大约有三十万兵力,曹操大约二十万。
219年襄樊战役,关羽军含防守兵总计四万多,曹仁军一万多,于禁援军三万,徐晃援军二万。
江东偷袭军约三万。
打到263年钟会邓艾灭蜀,蜀国总兵力约十万多一点,曹魏总兵力五十万,其中邓艾军三万,钟会军十一万,诸葛绪三万。
280年晋灭吴,西晋总兵力五十五万,江东二十三万,伐吴军共二十万。
而在汉桓帝时,全国户口数达一千六十七万七千九百六十户,五千六百四十八万六千八百五十六口,至晋武帝时,全国有二百四十五万九千八百四十户,一千六百一十六万三千八百六十三口,人口减少多达四千万人。

参考:
正史对三国各方总兵力的记载是相对明确的。
各国后期兵力三国时期,各场战役的兵力因各方记载不一而有待商榷,但对于各国后期的总兵力,则基本是比较明确的。
1、蜀汉:10万左右。
蜀汉灭亡时,刘禅送上了蜀汉的士民薄。
士民薄上登记的,户有28万,人口94万,甲士10.2万,吏4万人。
蜀汉登记的军户,就是10.2万。
2、东吴:23万左右。
同样,晋灭吴时,也收取吴国的
3、魏国:50万
相比之下,魏国则没有相应明确记载。
不过,在魏国后期,其兵力至少在50万
《三国志.诸葛诞传》记载,司马昭平定诸葛诞之乱中,一度有40万魏军(含叛军)出现在同一场战役。
当时,司马昭“督中外诸军二十六万众”,前往讨伐,而诸葛诞“敛淮南及淮北屯田口十余万官兵,扬州新附胜兵者四五万人”,合计14、5万人。
两方一加,此次魏国“内战”,出现了40万魏军!(另有前来支援叛军的吴军8万,此战是三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役)在司马昭平定诸葛诞的同时,蜀汉的姜维率军数万人出骆谷,与司马望、邓艾对垒。
显然,司马望、邓艾的兵力至少要与姜维“数万”对等。
因此,魏国后期兵力超过50万是没有疑问的,但也不会比50万多多少,因为司马昭为平定诸葛诞已合中外诸军,甚至从防御蜀汉的关中抽调了兵力,基本上算是集举国之力。
三国后期魏、吴兵力,为两国兵力峰值
三足鼎立形成后,魏、吴两国在很长时间内,没有遭到夷陵之战、段谷之战这样的伤筋动骨的失败。
魏国的石亭之战,吴国的诸葛恪北伐,虽然损失不小,但远未到伤筋动骨的地步。
而魏、吴两国也没有采取透支国力的战争策略,因此,人口、经济一直在增长。
魏国的增长是最迅速的。
自汉末以来,受到破坏最严重的是北方地区,北方大量人口逃到了荆州、益州,因此,曹魏的发展是恢复性增长,其速度天然快于吴、蜀。
吴国则通过大规模吸纳越人,扩充军力。
据统计,光是《三国志.吴书》中言明的,陆逊、诸葛恪、凌统等人收纳的山越精壮就达10几万!几乎是东吴23万总兵力的60%!因此,魏、吴的兵力一直是在增长的,其最后时刻,也就是其兵力巅峰时刻。
蜀汉兵力:一直稳定在10来万左右相比于魏、吴,蜀汉的情况比较特殊。
魏、吴的兵力,都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增加。
但蜀汉的兵力,一直稳定在10来万左右。
215年,东吴袭南三郡,刘备迅速率5万军抵达公安,关羽也率“号三万”军进军益阳。
实际上,从几年后关羽发起荆襄之战看,关羽军团当时的兵力也在3万
也就是说,当时,刘备集团,无需征发,可以迅速响应的军队,就在8万
接下来的几年里,刘备虽然打赢汉中之战,但“得其地不得起民”,军力未得大扩张。
反而因为“男子当战,女子当运”消耗了不少力量。
随后,刘备集团连续遭遇“白衣渡江”、夷陵战败,关羽军灰飞烟灭,刘备军主力也遭遇重创。
此后,为了保持维持蜀汉立足的基本兵力,诸葛亮等人进行了紧急扩军,以弥补空缺。
比如:夷陵之战后,巴西阎芝紧急从各县征发5000兵马,两户出一丁,其比例已经非常高。
而诸葛亮除更是想尽办法,除继续从蜀郡等地征发外,还从涪陵、南中等地征发少数民族精壮,以填补空缺。
所以,蜀汉军队数字应当一直保持在10来万。
只是:一来,原本随着西川等地的平定,蜀汉可以通过整顿、恢复扩充的军队,已提前透支。
二来,为了维持10来万左右的兵力(蜀汉立国所必须),诸葛亮需要想尽一切办法扩充军队,以至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前,原本富庶的益州就已经“疲敝”了。
到姜维时期,长期的北伐,更是不断透支国力。
战役兵力即使在正史中,三国时期的战役用兵,也多以“号”多少人记载,多不详细描述。
但是,通过一些当时人物的分析,可以推测基本兵力。
1、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前,周瑜分析了曹操的兵力:北方兵十五六万,新收荆州兵六七万,合计21-23万左右。
这是周瑜与孙权等人内部会议上的分析。
这是高级将领与主公关于江东前途的讨论,事关重大,身为当事人,没有必要过分夸大或缩小其规模。
不过,周瑜分析的,是曹操军在南线的总兵力,比实际参加赤壁之战的兵力多一些。
比如,当时于禁、张辽、张郃等7军驻于汝颍与淮河之间,保卫许昌及安定侧翼合肥局势;
曹洪、乐进镇守襄阳及安定新降未服的豪强;
文聘驻扎于石阳,防止敌军由沔水骚扰襄阳后方。
这些部队都没有随曹操继续东进,参与赤壁之战。
因此,赤壁之战,曹操实际参战部队,应当是少于20万的。
而孙刘方面:周瑜、程普领军3万,刘备收取的散卒和关羽水军共万余人,江夏刘琦不下万人。
合计5万左右。
2、夷陵之战。
夷陵之战,即使是正史的记载也偏差很大。
尤其是对刘备军兵力的记载,《傅子》说光被陆逊杀掉的就有八万人,而其他各类记载,有从4万到10余万不等。
不过,孙权与曹丕的信件,应当是更有参考意义的。
孙权告诉曹丕:“刘备支党四万人,马二千匹,出秭归”。
曹丕、孙权,都是当事人,即使孙权要适当多扩大刘备军力,也可能过于夸张。
因此,刘备自秭归进入夷陵战场的兵力在4万左右是靠谱的。
刘备到猇亭前线后,沙摩柯率蛮军1万余抵达。
此外,算上被刘备部署于长江以北,监视、防御北方的黄权所部,夷陵之战,刘备兵力应当在5、6万左右。
吴军兵力缺少靠谱数据,应当总体上至少与刘备军相当。
接近极限各国的兵力,已经接近其动员能力极限。
蜀国灭亡时,28万户,养兵10.2万;
吴国灭亡时,52.3万户,养兵23万。
注意:这只是在册的军户。
不包含为前线提供支援的征调民户。
古代社会,紧急征兵,2户出1丁已经是极限,而长期保持的大军,很少有超过3户出1丁的。
吴、蜀两国,长期以2.5户养1丁,已经接近极限。
尤其是蜀国。
吴国北伐、防御,其主力多依赖“舟楫之利”,沿途损耗相对较小。
而蜀国北伐,无论是翻越秦岭还是进入陇右,都要翻山越岭,补给依赖人力(木牛流马又不是无人车···),损耗极大。
魏国的情况也没有好到哪里去。
在景元四年,也就是魏灭蜀这一年,灭蜀后,魏国有户94万,去掉新征服的蜀国28万户,魏国原有66万户左右。
而如前所说,当时,魏国的总兵力在50万
也就是说,魏国也接近2户养1兵!当然,由于当时北方的开发水平远高于南方,所以,其生产效率高于吴、蜀,魏国承受此负担压力相对较小。
总的来说,
但是,由于当时人口、生产力所限,临时征发的空间极小。
因此,上述兵力,基本为各国总兵力。
这样的兵力规模,虽不如演义中打一仗动辄10万起步夸张,但在同时代的全球,已经极为惊人。

参考:
正史里不像演义那样动辄兵力几十万,在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时期,几千、上万的就已经是规模不小的战斗,即使到了三国时期的灭国之战,也不过10几、20万的样子。
我们随便从史书里找一些例子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刘备去徐州救陶谦时,手下不过千余人马,已经是一个小军阀了,不过只能依附于大军阀混日子,陶谦又给了4000兵马给刘备,就有了割据地盘的实力。
同时期发生的吕布和曹操的衮州争夺战,双方的机动兵力也不太多,双方最后一次野战,吕布和陈宫不过带了万余人马,而曹操兵力更少,所以以伏兵击败吕布。
荆州刘表和江东的孙权关系不和,双方经常开打,黄祖曾经派邓龙率兵数千人进攻柴桑,被周瑜击败。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占据一个州的军阀,能拉出来打的部队也不会太多,万把几千人规模的战斗才是常态。
至于大一点的军阀,比如占据了河北的袁绍,兵力就多点了,《三国志》里记载袁绍击败公孙瓒以后,“兼四州之地,众十馀万”,有10多万军队在当时已经属于巨无霸级别了。
即使到了三国时期的灭国之战,双方动员的部队数量不过1、20万,像魏国灭蜀之战,出动了钟会十余万大军、邓艾部三万、诸葛绪部三万,合计约16万人,而蜀军全国兵力不过10万多人。
灭吴之战,魏军也不过动用了20万大军。
整个三国时期动员兵力最大的一次战争,是司马昭平息诸葛诞淮南之叛。
诸葛诞率淮南、淮北屯田官兵十多万加扬州招募的士兵四五万人造反,东吴派遣全怿等人率三万大军来协助作战,司马昭督军二十六万平叛,后期吴将朱异还带兵来增援,双方交战兵力接近50万,也比《三国演义》里的兵力少的多,更符合历史的现实。

参考:
中国古代对于军队描述历来都有夸大之嫌疑,动辄十万数十万,几万人的战斗那都只是小规模,不值一提。
而《三国演义》本来就是小说,自然在这方面更加夸大。
曹操在赤壁之战号称八十万大军,实际作战兵力能有八十万?
别说是人口凋零的三国时期,在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超朝代你能组织八十万大军都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
要知道军队里面不全是作战人员,还有伙夫辎重什么的,那你说号称五万人实际作战人员能有多少?
有个两万就不错了。
农耕社会1000万人口, 在古代是出不了200万军队的,完全不用从事生产了吗?
1000万的青壮年也就是200万再多一点而已。
参照物可看三国时蜀国,最高记录也不过百万,出兵员十万,这个百万人口,还有大量没有记录的。
所以实际人口出兵比例是低于10%,只有游牧民族,军民不分,出兵比例可以比较高。
从人口算,历经黄巾战乱跟军阀混战,曹操袁绍占据的中原地区人口大量减少,到官渡之战之时,二人占据的八州人口不足1700万。
官渡双方投入兵力是袁绍12万加2万多后勤加1万余水军,曹操5万,在官渡之战中,跟袁绍对持的不足2万,演义成了70万对7万,夸张多了。
官渡之战后,天下经历了多次瘟疫,全国人口也不过在2400万上下,曹操依托水路运输粮草后勤,水陆军总共23万到30万之间,号称83万。
孙刘联军5万到6万,大致符合历史。
夷陵会战备7.2万正面,4万预备队,3万后勤,呼倾蜀汉国力兵,孙权倾国也不过6万多,演义成了70万对15万,夸张多了。
到了诸葛亮执政初期,当时全国人口历经战乱瘟疫,是三国最低点,官方人口加起来是700万,加上逃户、隐户、部曲、军屯、少数民族等等,整个三国大约2000万人。
蜀汉人口官方94万,民11万,兵4万吏,实际可能在500万到560万之间。
诸葛亮北伐5次,没有演义的35万那么多,但是后勤有流马牛加船运,还有汉中的驻军,北伐人数应该也不能太少。
预估最多15万最少不下6万。
那么那些数千破几万,以少胜多,以一敌百的战例都是假的吗?
也不能这样讲!其实以三国当时的情况,许多士兵参军就是为了吃饱饭,甚至于是被迫拉的壮丁。
所以队伍的追求和士兵追求是不同的:五万人与五百人战斗。
假如己方损失五十人,对方五百人全倒。
那么从队伍角度说,虽然损失了一些人马,但仍然是胜利,这是队伍角度的胜利,肯定不是那死去的五十个士兵所追求的。
士兵追求很简单,活命,五万人死了49999都无所谓,自己能活下来就是胜利。
区分开队伍和单兵的不同追求,再来看:50000人对500人,感觉优势巨大,但这是队伍角度的优势。
从单兵角度,每个士兵怎么认为?
首先,以当时的冷兵器集团作战模式来说,除了统帅情报相对灵光一些外,士兵本身是不知道己方和敌方各有多少人的。
无论是五百还是五万,每个士兵看见的都是眼前这几十
其次,从单兵角度来说,不讲战法阵型的话,即便己方人数占优,实际打起来也还是敌我两个士兵一对一对砍,不是你这边人多就一定有队友来帮你二打一的。
同样,对方人少,也未必就不会出现对方两
具体可以参照“斯巴达300勇士”所以,虽然总人数占优,队伍总体实力占优,但是士兵本身在心理上是未必有优势。
那么心理优势重要吗?
心理优势即士气,也就是在你死我活的对决中相信自己能砍死对方而不是被对方砍死的信念,士气加格斗能力等于当时的单兵战斗力。
冷兵器集团作战,士气因素远比格斗能力重要,所以,不是人多就能赢的。
官渡之战,曹操两万破十万,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烧了乌巢粮仓,导致袁绍军队无心再战,结果引发溃败。
事实上,只要士气够足,名将临时招兵买马短暂训练后打败一只久经沙场的队伍的例子比比皆是,当年巨鹿之战,项羽败王离,很大程度上靠的就是士气。
当然,话说回来,训练有素的正规军暴打号称万计的乌合之众更没什么值得炫耀的了!
参考:
正史后汉书记载,汉顺帝时期全国共有郡国105个。
此后因胡人侵扰,失去上郡、云中、五原、定襄、朔方五郡,张掖属国下落不明,尚余99郡国。
顺帝时期人口约为4900万,到了三国中后期人口:魏 440—450万 蜀90—100万,吴230万。
其中蜀国以百万人口长期维持不足20万的军队。
而在三国时期最大规模战役—淮南三叛最后一次平定诸葛诞战役中,双方军马云集,近60万人(其中司马氏兵力近30万,诸葛叛军十五万,东吴援军十余万)这是后期三国的大致情况。
人口:据《三国志》记载,蜀国灭亡时,口数为94万,吴国灭亡时,口数为230万。
据《后汉书-郡国志》记载,魏灭蜀前,口数约443万。
兵力: 据《三国志》记载,蜀国灭亡时全国士兵10.2万人,吴国灭亡时全国士兵23万人。
魏国不明,据《晋书》司马昭所言淮南叛乱时全国兵力50万。
据《三国志》记载,李傕、郭汜鼎盛时拥兵10余万人,袁绍拥兵数十万人,刘表拥兵10余万人。

参考:
东汉末年分三国,自赤壁大战之后,天下基本已成定局,只不过当时刘备的实力还非常弱小,在不久后只好取了同为汉室宗亲刘璋的西川,由此北方归曹魏,南方归东吴,西川属刘备,这样的天下格局。
接下来我会风别介绍此三国中的各国。
1、曹魏严格意义上来讲曹操完全有能力取代汉献帝,不过为了自己的所谓的名声选择了继续当自己的魏王,而一直到曹丕上位之后,汉献帝被取代,东汉宣布灭亡,这一出直接惹怒了刘备,当时刘备在蜀国当着汉中王其实日子过得也不错,而他这一称帝,自己必须要做出行动来才行。
自己强行被戴上了蜀汉开国皇帝的帽子,从此之后他也是异常的膨胀,以至于败在了东吴手里。
接着来说曹魏,曹魏自从建国后,兵力远不如前,要知道曹操战胜袁绍统一北方时,他手中的可用之兵有60万,这也是曹魏兵力最鼎盛的时期,不够这个国家一直都是实力最强悍的国家,就算是赤壁兵败后,曹操不死无人敢对魏国打主意。
关羽勉强可以算的上,不过这是没有经过蜀汉朝廷同意的,所以研究历史的学家对此事并不赞同,曹魏依旧是实力最强大的,巅峰实力55万~60万。
2、东吴夷陵之战大家都认为,刘备军多,东吴兵少,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孙权带领的军队大多都是非常骁勇的,曹操曾经评价:生子当如孙仲谋。
并且东吴的兵马一直没有少过蜀汉,夷陵之战不过是虚张声势,刘备只有8万大军,而陆逊有11万。
加上早期的屡战屡胜,因此才有人会认为蜀汉的实力太强了,陆逊能够打败他真的是太不容易的,由此来承托出陆逊,但真的是这样吗?
非也。
东吴历经三代,家底怎么都比蜀汉厚,刘备在此战中如果能胜利才是真正的厉害,因此我们可以推敲出,东吴的鼎盛时期兵力大致在20万~25万。
3、蜀汉蜀汉的发家并非全部都是刘备的功劳,没有刘璋的傻乎乎刘备那么简单就能取的了西川?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加上刘备投奔谁谁是死,让天下人所唾弃,索性自己单干,队伍开始并不是很庞大。
赤壁之战周瑜将全部兵力投入到对抗曹操的时候,诸葛亮告诉赵云、张飞去夺取荆州的几座大城池,不久后将周瑜气死。
因此刘备才有机会去取西川,加上刘备大败于吴国之后,八万兵马所剩无几,但经过诸葛亮几年的操劳,蜀汉北伐的时候依旧有十几万兵力。
所以猜测蜀汉鼎盛兵力不过十几万。
我认为蜀汉兵力三国中最弱,东吴在中间,曹魏极其强盛。
对此大家是怎么看的呢?

参考:
反对所有认为蜀汉和东吴人口相加只有魏国人口一半的说法,这完全是胡说八道。
事实上早在民国时期就已经有学者统计过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人口,这就是1934年出版的《三国食货志》,作者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陶元珍先生。
关于陶先生这本学术著作的评价,普遍认为陶先生“用无可辩驳的史料,让我们接触真实的三国。
”根据陶先生统计,魏蜀吴三国人口大概是这么一个情况:魏国人口:4432881蜀汉人口:940010吴国人口:2299990从陶先生统计来看,吴国人口大约有魏国的1/2、蜀汉人口是魏国的1/4;
虽然差距明显,但是绝对不是什么蜀汉与东吴人口相加只有魏国人口一半这么离谱的说法。
当然,这里就有一个问题,就是如果按照三国史料把魏蜀吴三国人口相加,魏蜀吴三国人口才767万左右。
这和王育民先生估算的3800万以及葛剑雄先生估算的2200—3000万有很大的差距。
这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这不是史料的错,也不是王育民和葛剑雄先生算错了。
史料上767万是指的魏蜀吴三国国家可以控制的人口,而王育民和葛剑雄两位先生估算的是算上被三国世家大族隐匿的人口以及归属于世家大族奴仆的人口,算得是三国时期人口总数。
这里我可以简单举一个例子,就是蜀汉人口问题。
蜀汉亡国时《蜀记》记载:“炎兴元年(263年),领户二十八万,男女口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
”但是这个数据其实在逻辑上是有很大问题的,因为刘备还没没有平定南中时蜀汉人口就已经达到90多万了,结果几十年时间下来,蜀汉人口完全没有增长,这完全不现实。
《华阳国志》则提供了一个线索,就是魏国灭蜀汉后,把蜀汉重臣廖化、诸葛显、宗预以及他们这三家的三万户田客都从四川迁移到山西和陕西,“魏咸熙元年内移蜀之大臣宗预廖化及诸葛显等并三万家於河东及关中,复二十年田租。
”而在三国以及后面南北朝时期世家大族的田客通常都不计算进朝廷“编户齐民”里的,以蜀汉这个例子就可以知道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都有世家豪族隐匿了大量人口。
至于三国时期魏蜀吴各自有多少军队,还是根据陶元珍先生的《三国食货志》统计:魏国总兵力50万人。
吴国总兵力23万人。
蜀汉总兵力102000人。
严格来说,根据王育民和葛剑雄两位先生估算的三国时期总人口论的话,三国时期军民比例大概在1:10或者1:15之间,从这个比例看,魏蜀吴三国都说不上“穷兵黩武”。
但是如果以官方能掌握的人口计算,魏蜀吴三国都面临“人力资源枯竭”的情况,军民比例1:5,这是非常惊人的比例。

参考:
一部《三国演义》道尽多少悲欢与离合,豪情与壮志。
若没有罗贯中,三国时期也会同其他的时期一样,成过往人烟,罗贯中为时代正名,使人人知三国,人人品三国。
而因此我们对三国的了解大多数是根据《三国演义》,现实跟小说往往有些出入,其中实际兵力就是一点。
三国真实兵力对比大家都知道三国时期,魏国最强,其次吴国,最后蜀国,真实的历史中也确实如此,根据当时的生产力与国情推断,魏国:总兵力在40-45万左右;吴:总兵力在20-25万左右;蜀:总兵力在10-13万左右。
这是三国的实际总兵力,吴蜀相加总兵力也在40万左右,正好能够和魏国形成对峙之势。
官渡之战官渡之战是袁绍与曹操之间的一场决战,最后曹操大胜,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
在《三国演义》之中官渡之战是曹操七万大军对战袁绍的四十万大军,但是当时真是的兵力对比是曹操两万人对战袁绍十万人左右,确切的说袁绍有10~12万人马,这在《三国志》、《资治通鉴》中有较为明确的记载。
,双方兵力对比是2万vs10万。
赤壁之战赤壁之战是曹操统一北方,继而征战南方的第一站,若此战胜了,曹操定能统一天下,结果是曹操大败,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局面。
《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曹操有雄兵83万,号称百万,但是真实情况是曹操带兵15万,在荆州又招降6万,实际共21万;孙权出兵三万,刘备有一万多人,所以孙刘建军有将近五万人,兵力对比是5万vs21万。
夷陵之战夷陵之战是一场复仇之战,关羽失荆州并且身死,刘备大怒,不顾三分天下的局势带兵讨吴,结果被陆逊火烧连营大败,至此蜀国实力大损。
《三国演义》中,夷陵之战是刘备率军20万,对战东吴的7万。
但是实际上双方兵力相差不是很多,刘备亲自带兵4万,再加上西南一些部落支援有一万人左右,所以刘备共5万。
而东吴也是5万左右,实际相差不大,总兵力对比5万vs5万。

并没有小说里那么夸张,动则数十万大军,百万雄师。
但是三国时期能人辈出,各种阴谋阳谋,诡计明计交杂,实属精彩。
历史时刻录,每日一历史,分享历史时刻,品味历史时光,感谢您的观看,欢迎您的评论,动动手指点个赞呦!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