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金川之战清政府一共打了七年损失国帑近千万银它的起因如何

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话题,几句话说不清。
萨沙捡重要的说一说。
第一,地形问题。
大家知道大小金川在哪儿吗?
就是今天的四川西北部阿坝州的金川县和小金县,属于川西高原的大雪山脉和邛崃山脉。
不要说古代,就算今天沿着公路徒步去金川县也是不容易的。
而清代那里根本没有路,必须在崇山峻岭、深山老林里面艰难行走。
从成都平原出发到大小金川直线距离也有二三百公里。
实际上,这二三百公里比平原一千公里还要可怕。
在这种地区作战,别的尚且不谈,几万大军的吃喝拉撒都是极大的问题。
依靠当地补给?
大小金川的藏族人一共才有几万人,无法供应。
依靠后方运输,千难万难,一旦粮食挑到前线,挑夫自己就吃掉一大半。
光是后勤运费,就是天文数字。
也就是因为地形的原因,大小金川以区区弹丸之地和几万人口,就敢和满清作对。
第二,每一步都是攻坚。
红军长征时期,也经过阿坝地区,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这里到处都是碉楼,比后来日本鬼子在抗日根据地修建的炮楼都要多。
所谓碉楼,就是一种类似于碉堡的高楼,既可以住人,由具有很强的防御能力。
碉楼全部使用当地坚硬的山石修建,大一点的碉楼不但不怕弓箭、火枪,连清代的轻型火炮也不怕。
同时,碉楼顶部也设有枪眼和炮眼,具有向外攻击的能力。
碉楼里面堆积大量粮食,又有水源,防御一二年也是没有问题的。
自然,红军长征时候发现,这些碉楼比较老旧,不符合现代作战,枪眼很容易被机枪封锁,也对付不了现代化的山炮。
在清代,这些碉楼几乎是无敌的。
满清认为,大小金川有3000多碉楼,清军每攻占一个碉楼都是很困难的,往往需要用几十门轻型火炮反复轰击很久,耗费大量时间和弹药,战争旷日持久。
如果不用火炮硬打,除了伤亡以外不会进展。
第三,疾病问题。
这里是高原,最高海拔有5000多米,平时昼夜温差大。
满清的士兵基本都是生活在平原的,突然来到这里就很容易染病,尤其是各种高原疾病。
在当年的医疗条件下,一旦在高原得病,死亡率非常高,甚至可以说是一病就死。
所以,在攻打大小金川的作战中,满清士兵病死的比战死的要多。
第四,民族问题。
满清攻打大小金川的根本目的,是废除这里的藏族土司制度。
搞笑的是,这里的藏民因民族问题,宁可支持土司也不支持汉人、满人军队。
所以,逐步战争演变为民族战争。
这里的藏族人直到今天也是很悍勇的,非常难对付,当年更是如此!历时五年、死伤逾万人、耗银7000万两,但毕竟稳定了四川省边缘的地区。
而这些地区历史上不断反叛,威胁成都平原。
清朝在大﹑小金川设立懋功﹑章谷﹑抚边﹑绥靖﹑崇化等五屯,驻军屯垦,以防再次发生反抗事件。
事实证明,攻打大小金川还是有积极意义的。

参考:
要了解金川之战为什么难打,首先就要搞清楚大小金川到底在哪。
按照史料记载,大小金川就是现在四川阿坝藏羌自治州的金川县和小金县。
如果按照现在的导航软件的路径计算,从成都到小金县,大约有两百多公里,到金川县约为四百公里。
这个距离若是平地,不算什么事,可若是在青藏高原,那可就要命了!毕竟古代行军打仗,靠的是两条腿,地形是很关键的因素。
大小金川处于多山环境,叛军凭借险峻的地形,设碉据守,完全可以做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当年红军的一、四方面军其实就是在小金川会师的(当时叫懋功县),中央军和川军还不是拿他们没有办法。
因此这就足以证明攻打大小金川,是非常苦难的。
历史上当时清军攻金川,面临的攻击难度也确实是非常的困难。
叛军在每一个隘口都会筑一个碉堡,清军必须要把这些碉堡一个一个全拔掉。
这对于清军来说,无疑是一场持久战,不可能速战速决。
军机大臣傅恒在写给乾隆的奏疏中就提到过这个问题,绕又绕不过去,飞也飞不过去,只能慢慢打,急也没有用。
即臣所驻卡撒左右,山顶即有三百余碉,计半年旬日得一碉,非数年不能尽。
所以大小金川难打的第一个原因:地势对叛军有利,对清军很不利。
清军虽然数量巨大,但是地势制约了清军的展开。
清军兵力多,反而增加了后勤的负担。
(现存的川西碉堡)第二:金川叛军的反抗决心很强。
金川之战时,叛军的表现非常顽强,据当时的记载描述,叛军众志成城,异常骁勇,碉堡都被清军的炮弹砸碎了,却依然不退。
只要清军的炮火停止,立马起身迎战,活脱脱的就是一群悍匪。
并且值得注意的是,金川士兵当时配备的火枪,比清军先进。
人心坚固,至死不移,碉尽碎而不去,炮方过而人起。
对于叛军的这种表现,清军也是很费解。
按说朝廷对番民的政策一直都是安抚为主,很少亏待这些人。
那么这些人干嘛要这么玩命呢?
其实,玩命的背后,就是历朝历代一直坚持的羁縻政策导致的。
大小金川这片土地,自古就是化外之地,历朝历代基本都不会直接管辖的这两个县,而是设立土司,实行羁縻制度。
所谓的羁縻制度,实际上跟独立王国没啥俩样。
土司是世袭的,朝廷基本不管土司的内政,也不管土司地区老百姓的教化,只要土司们不造反就行了。
清承明制,清朝基本上继承了明朝在西南对藩政策。
因此在乾隆时期,大小金川仍然还是半独立状态的土皇帝,老百姓对土司有一种精神崇拜。
只要土司的一句话,土司管理的老百姓都会拼命死战。
(压根就没觉得自己是大清的子民,现在某特别行政区的年轻人也是这种心态。
)四川副总兵率兵平叛时,跟金川土司有仇的明正土司、革布什札土司等,也一同出兵随清军平叛。
这些协同平叛的土司,虽然跟金川土司有仇,虽然服从清军调令,但是他们跟金川土司其实是一类人。
战事胶着时,这些土司首先是在怀疑清军是不是在故意磨蹭,害怕平叛的汉人想赖在自己的地盘不走,导致请神容易送神难。
因此在背后捣鬼,加深平叛的难度。
从上
介于这个问题,清朝平定小金川之乱后,也就是彻底平定金川之乱后,取消了当地的土司制度,直接在大小金川分置阿尔古、美诺两直隶厅,不再视为番区,而是由四川巡抚管辖。
后来又在其它土司辖区推行改土归流,在番民中推行儒家思想,用教化驯服当地人。
因此现在生活在大小金川地区的少数民族,相对来说更认同自己是四川人的身份,不是藏人。
这种加深川西藏区对内地认同感的措施,毫无疑问是乾隆平定金川之乱的一大功绩。
备注:清军平定大金川时还没有改厅,是平定小金川之后才改的。
起初是大小金川各设一个直隶厅,后来合并为一个懋功厅,后来由厅改为懋功县。
第三:清军的表现太差。
地势险峻、叛军顽强,这都是客观原因。
实际上清军平叛不利的根本原因,还是清军自己的问题。
清军的战斗力,从康熙时期就已经有明显的退步了。
到了乾隆时期,尤其是在承平日久,少有战争的地区,比如四川,当地的绿营兵基本上打不了什么硬仗,而且军纪很一般。
清军在攻打拉底山的时候,十几个叛军摇旗呐喊,居然就吓怕了三千清军(以为中了埋伏)。
后来盲目突进,还真的中了埋伏。
并且,川陕的绿营兵还有一绝,就是喜欢吹嘘战果,故意糊弄上司。
据当时的奏报统计,川陕各部上报的战果,早就可以灭掉大金川好几次了,但实际结果是,大金川土司仍然活得好好的……另一方面,清军的主帅水平也很一般。
早期负责平叛的四川总兵、提督,后来前往金川督师的总督张广泗和军机大臣讷亲,都不是打仗的材料。
尤其是川陕总督张广泗,他之前平定过苗人叛乱,所以乾隆让他平定金川叛乱。
但是张广泗有个毛病,喜欢任人唯亲,他在用兵过程中,身边亲信里面有几个叛军的卧底。
这就宛如三年内战时期的胡长官,最信任的人居然是对面的的高级卧底,啥秘密都没有,这仗还怎么打?
而张广泗的上司讷亲,更不是带兵的人。
按出身,他也是八旗子弟,却完全不知兵,平时既不接见士兵,也不体恤士兵。
打了败仗就窝在帐内不出去,搞的军无斗志,人心惶惶。
更让乾隆震怒的是,讷亲见战局始终打不开,就把希望寄托在了神仙身上,他竟然打算请来西藏喇嘛和终南道士为自己念咒助战!据说,乾隆知道后,肺都要气炸了。
后来乾隆无可奈何,又把岳钟琪和傅尔丹两员老将派到了前线。
派岳钟琪到前线,不是因为别的,而是他当年在四川当过提督,很擅长搞拉一派打一派,利用土司打土司的套路。
当年他跟年羹尧在四川当提督时,这一招干的很溜。
并且造反的大金川土司,当年还是岳钟琪麾下的部下,跟着岳钟琪一起打过仗。
他到达前线后,才初步的扭转了清军的不利局面。
由此也可以看出,一个正确的统帅到底有重要!乾隆之前派到金川的统帅,全部都是酒囊饭袋,不堪重任。
不过岳钟琪前期也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因为他是以四川提督的身份来的,按职务,要排在讷亲和张广泗之下,只是三把手。
而且讷亲太迂腐,张广泗太横,他们三
后来乾隆实在是没有耐心了,就让军机大臣傅恒到前线督战,换掉张广泗和讷亲,并将两人捉拿回京。
傅恒到前线后,首先解决了人事问题,把能拉拢的势力全部拉拢过来,将叛军完全孤立;
其次傅恒支持岳钟琪的打法,派一路精兵,不恋战,直插叛军的老巢。
只不过因为后勤补给问题,这一招的效果其实也不好。
那么大金川之战是怎么打赢的呢?
其实说来也是很搞笑的。
清军耗费了大量的财力,打的国库耗银巨大。
叛军因为被围困,也是弹尽粮绝无以为继。
最后是大金川土司打不下去了,主动找清军投降。
傅恒知道后,表示可以接受投降,但是土司本人必须要到清军大营服罪,就是走走形式,不会有人身伤害。
岳钟琪为了消除金川土司的顾虑,就只带了几个随从,亲自到金川叛军的大本营与土司面谈。
有岳钟琪作保,叛军与清朝达成了谅解。
第一次金川之战由此平息。
但是,清军没有清算金川土司莎罗奔,导致金川仍然是独立王国,这也就为后来的小金川之乱埋下了祸根。
战役总结金川之乱暂时平息后,乾隆皇帝被金川当地土著的战斗力给折服了。
叛军人数虽然不多,但是所表现出来的组织性和集体战斗力却是惊人的,并非是想象中的是一群毫无章法的乌合之众,无论指挥还是战术都可圈可点。
按照史料中的记载,金川士兵非常擅长山地作战,对风霜雨雪有着极强的忍耐力。
他们每年春夏两季都会进行常规训练,而秋冬两季则要去山里狩猎,也就是一年四季都在锻炼军事技能,练就了一身的过硬本领。
这种艰苦的实战练习,清军的祖宗也是如此,但是到了乾隆时期,旗营兵平日里养尊处优,已经完全堕落了。
因此后来平定小金川之乱后,乾隆皇帝专门下令在当地招募五百名土著士兵,以一千名士兵的钱粮供养,也就是说每人开双份军饷。
这支五百人的金川民兵武装,从此便成为了乾隆皇帝非常重视的特种部队。
乾隆每每把他们用在关键的刀锋时刻,比如在后来翻越喜马拉雅山进行的廓尔喀(尼泊尔)战争中,金川土兵就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是的!清军在当年就翻越了喜马拉雅山!现在北京香山的碉楼,就是乾隆时期专门用来训练山地士兵的。
当年一共建了六十八座,现在仅存六座。
最后谈一些感想,从当时的消耗来看,乾隆发动金川之战非常愚蠢,劳民伤财。
但是从现代的角度来说,乾隆灭了大小金川,将这个西通西藏、东邻汶茂、北枕青海、南接康藏的战略要地打通,是功德无量的。
现在的内地人出都江堰,沿着350 国道一直向西走,所到之处虽然都是藏区,但当地人却都是操着四川话口音的嘉绒藏民,如果不刻意的去强调,根本就不会认为他们是藏民。
这就是大小金川之役的意义所在。
从后来的清朝的一些政策来看,就算乾隆不打金川,后面也一定会爆发同样的战争。
这是中原的大一统王朝向偏远地区的扩张,必然带来的结果。
很庆幸,当年乾隆皇帝把这些棘手的事情给办了。
否则,你们懂的……
参考:
乾隆十全武功中的大小金川之战一共打了七年损失国帑近千万银它的起因如何?
为什么难打?
已经有很多优质作者回答这道问题了。
为什么难打?
其实大家从地理、军事等角度论述的比较详细了。
对于起因,说的不多,基本都是一笔带过。
甚至有人错误的说是因为改土归流所造成的。
所以我也就补充一些起因和背景的问题,以及大小金川之战之后清政府对川边藏区的政策等说明吧。
首先,关于耗银问题,其实有两个朋友说的是对的应该是总计耗银近亿两。

将近7000万的军费只是第二次金川之役,官方记载是耗银6160万两。

当然这只提及了所耗银两,还没有计算军粮、火药子弹、伤亡士兵、所征民夫等等的费用。
实际损失是更大的。
所以如果都折成钱,那基本上就是一亿两左右了。
(具体各项支出,限于篇幅就不多说了,感兴趣的朋友可自行找史料查阅)大小金川之役并非改土归流造成的后果看到有朋友把大小金川之役说成是因清政府推行改土归流,当地土司所作出的反应。
这是不对的。
雍正朝开始,虽然在云贵地区确实是在推行改土归流,但是在包括大小金川地区在内的川边地区,一直是在实行土司制的。
即使是大小金川之役后,在川边地区也是大多一直实行土司制的。
真正在四川大规模的改土归流是要到清末赵尔丰在任时候的事儿了,那可是都进入了20世纪了。
所以改土归流也就不可能是大小金川之役的起因了。
关于是否是乾隆时期瞻对事件的延续?
有朋友提到是瞻对事件的延续。
可以说大小金川之役有一部分起因是对此前乾隆十年朝廷派军攻剿瞻对,虽然获胜但下瞻对土司班滚下落不明,后大金川不断出事,疑是班滚逃至金川地区。
乾隆皇帝也曾密令川陕总督张广泗在办理金川军务之时,探听班滚去处。
不过这并不能说明第一次金川之役就与此有因果关系。
当然乾隆十年的瞻对事件,也是有比较多重原因的。
由于主要是讨论大小金川之役的问题,故不多说。
只补充说两个点吧:第一,有清一代,八次对瞻对大规模用兵。
其实问题更甚于大小金川。
第二,同治朝,瞻对再次有事,川军藏军联合进剿获胜,朝廷将瞻对划给西藏管理。
这在乾隆时,乾隆也曾考虑过,目的是希望黄教(格鲁派)能够化解瞻对地区民众的戾气。
大小金川之役为多重因素造成第一,从直接的因素来看,第一次金川之役是大金川土司莎罗奔细把他妹妹阿扣嫁给小金川土司泽旺,但是泽旺懦弱,妻管严。
阿扣又跟泽旺的弟良尔吉私通,乾隆十年,莎罗奔细勾结良尔吉,袭取了小金川,把泽旺抓住,夺取了他的印信,史称“阿扣事件”。
后在川陕总督庆复、四川巡抚纪山等人的干预下,放回泽旺,交还了印信。
但是莎罗奔细并没有就此罢休,乾隆十二年,竟然围攻革布什咱之正地,并劫杀明正土司所属的鲁密章谷。
威胁到了川藏枢纽打箭炉。
这就引起了大军清剿。
第二次金川之役,由于第一次金川之役后,各土司仍兼并不断屡有冲突,且乾隆十七年的杂谷事件,使得四川官军严厉打击了杂谷土司,并把他的领地一分为四。
自此大小金川的势力更显大了。
而且,该地区各土司之间的冲突,主要是总有大小金川两家主导或参与其中。
并不因第一次金川之役后清政府在该地区极少量驻军而收敛。
乾隆三十六年四月, 革布什咱的土舍 朗卡瓦尔佳 暗中联络大金川,袭杀土司于热水塘。
六月,小金川土舍僧格桑出兵进攻鄂克什土司及明正土司。
鉴于如上的状况,清政府决定再次出兵金川。
第二,清政府变化的民族区域政策与该区域固有观念的冲突清朝的土司制沿袭于元明,有所改变。
总的目的肯定是不断削弱地方部族势力,加强政府统治。
平定“三藩之乱”后,川边地区土司相继归附。
清朝在平定准噶尔部、回部等边疆区域,安定云贵的同时,对藏区的管理较之元明是加强的。
从雍正朝开始,在西藏派出驻藏大臣。
在西藏以外的藏族聚居区多实行土司制。
一开始是各土司归附,清政府大多按明朝原职授之,在西藏地区和新疆地区逐步稳定的同时,开始在川边推行分袭法,通过对土司辖地的再分配,削弱原有土司的势力。
这个方法由年羹尧开始实施,他被罢黜后,岳钟琪还是在奉行这个政策。
不过在削弱土司的过程中,很多跟随清军征战有功,本来地位在土司之下的土舍被授予了职衔,这也使得他们与原来土司之间的政治地位关系发生了变化。
比如年羹尧的奏章上就说\"大金川土司之土舍色勒奔者,曾因出兵羊峒,著有勤劳,应请给以安抚司职衔,以分小金川土司之势\"(色勒奔或者有的书上写的莎罗奔或莎罗奔细都不是人名,是土司家的人出家为喇嘛后的称号,当然年羹尧这个奏章里的色勒奔不是第一次金川之役中的人,他已经病故,带头闹事儿的是他的弟弟)清政府是希望通过对川边地区土司势力的重构,稳定当地,便于管理。
但是新旧土司头人虽然在需要得到支持时还是会表明服从清政府,可一旦面对和其他土司的竞争时,就还希望用自己的土方法解决而不考虑政府的管辖和法度。
这就造成了和政府间的矛盾。
这块内容说的多了点儿,不过还是摆出小金川土司给朝廷的“番禀”,就能更清楚了,还是挺逗的看着。
\"我小金川自古以来在万岁爷底下是狠忠心本分的人。
如今沃日与我两家闹出事来,并不是我大土司要糟踏小土司,皆因沃日土司起不好的心,咒我父子两个。
我儿子生的一个儿子被他咒死,把我们后代的根子都断了。
我想只要我在万岁爷跟前忠心,这一件事没有我的罪。
我又漫漫的想,不好的土司在暗地里敢咒我,难道我在明地里打不得他么? 万岁爷是不怪我的,死到阴间里去也没有我的罪。
我才还仇打他了。
\"所以有一个朋友说到不同立场之间的认知偏差,也是有道理的。
当然也有说是四川当地官吏的压榨,使得他们不得不反抗的。
但是即使官吏压榨,那也不是打别的土司的理由吧?
第三,绥靖川边 安定西藏的政治诉求此前,为了驱逐准噶尔部安定西藏,康熙时两次对西藏用兵。
《西藏通览》上说:\"圣祖以西藏屏蔽青海、滇、蜀,苟准夷盗据,将边无宁日……遂决意出军。
\"乾隆呢,也有点儿他爷爷的劲头。
况且在两次金川之役这一期间,“十功者,平准噶尔二,定回部一,打金川为二,靖台湾为一,降缅甸、安南各一,即今之受廓尔喀降,合为十。
”发生了这里边的两平准部、定回部、降缅甸,一下子就干了四个。
所以在这种时候,大小金川冒出来,能不打么?
在第一次金川之役之后,乾隆对再征瞻对的态度其实和打金川的态度应该是一致的。
他说:“当此国家全盛之时,而一二小丑,不能擒剿,痛断根诛,于国体岂不有关”! 同时,由于乾隆十六年已经通过“酌定西藏善后章程十三条”削弱了宗教势力在西藏地方的政治影响力。
但在此前乾隆第一次瞻对用兵时,达赖、班禅以及颇罗鼐居然呈请豁免班滚之罪,只是交出夹坝者便可许以撤军。
这是乾隆大为恼火,估计也是有这层关系,就断了将瞻对、金川划为西藏地方政府管辖的念头了。
两次出兵金川,也有一些震慑西藏地方政教人士的意味。
为什么难打请看其他朋友写的。
我觉得写得都挺好的,而且起因的部分,我已经写了好多字了,就不多说了。
嘻嘻。
我就补充一点点:金川碉楼哪里看?
我大海淀样样都有。
来香山看碉楼,买不了吃亏也买不了上当~第一次金川之役后,部分俘虏和工匠被带到京郊,驻在香山一带修筑碉楼。
为了日后进攻碉楼,同时还组建了“健锐云梯营”部队,驻扎在香山附近的红旗村和实胜寺附近。
第二次金川之役后,又有一部分俘虏和艺童送到京城。
现在最好找的碉楼遗迹就在植物园里,湖北边,有感兴趣的可以去看。
本部分结束大小金川之役后的善后处理平定大小金川后,清政府在四川采取设立成都将军、去土为屯、安营驻军、赏赐朝觐等的善后措施。
乾隆四十一年,设计成都将军。
主要是为了看管金川地区,同时成都将军也是全国唯一能够兼管当地绿营的将军。
在金川地区去土为屯。
设立美诺、阿尔古两厅,在这下边设立了五个汉屯和十一个番屯屯田。
这其中在大金川的勒乌围和小金川各驻军3000人作为军屯。
对于在两次金川之役中表现积极的土司、土舍、头人都予以赏赐或晋升。
同时要求各土司轮流进京朝觐,以加强向心力。
大致就说这些吧,字儿写大发了,我就随意配几张
各位就凑合看,其他的
见谅吧!
参考:
乾隆初年第一次金川之役,本质上是此前瞻对事件的延续。
瞻对在哪里?
它位于今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新龙县,元、明时期曾为土司辖地,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瞻对土司“各带领所属人口投诚,缴明代印信,请授为五品安抚使之职,还给印信,仍令管辖瞻对”,后来雍正六年(1728),清朝授上、中瞻对为长司官,下瞻对为安抚司,合称为三瞻。
瞻对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
熟悉这段历史的朋友都知道,清代由川入藏,俱须由打箭炉出关至察木多,这段路有南、北两条道,其中的南道又被为官道,由打箭炉经东俄洛西行至理塘、巴塘,渡金沙江,经江卡至察木多,途中设有台站、塘铺、汛兵等,保护公文、粮饷的运输传送;
北道由打箭炉经东俄洛西北行至泰宁、甘孜、德洛,渡金沙江,经江卡至察木多,这条道是汉藏茶马商民往来的要路。
瞻对位于康区中部,北接甘孜,南连理塘,东接明正土司,西抵德格土司,正好介于南、北两道之间,是地理要冲位置,可谓是川藏之门户。
因此,如果瞻对地区出现动乱,南、北两条通往西藏的大道就有可能被阻绝,这就是清朝必须要控制瞻对的原因。
但是,瞻对地区的部族林立,土司之间经常相互仇杀,并抢夺沿途旅客的财务甚至台站兵丁的银饷、驮马,严重影响到地方社会的秩序。
因此,清朝于乾隆十年(1745)出兵瞻对,但此次军事行动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未能震慑住邻近土司,还使其(特别是金川土司)更加蔑视朝廷,金川土司的肆无忌惮最终导致第一次金川之役的爆发。

参考:
首先,我先来说一说乾隆对金川用兵的起因。
此事乃是大金川首领嘉勒巴之孙莎罗奔起的头,莎罗奔实力渐渐强大以后,对邻近部落有了很大的野心,“莎罗奔自号大金川,而以旧土司泽旺为小金川”,他将自己的女儿阿扣嫁给小金川土司泽旺,而“泽旺懦,为妻所制”。
实际上莎罗奔成了大小金川的主宰者。
在乾隆十一年,莎罗奔干脆“劫泽旺归,夺其印”,四川总督出面晓谕,才“始还泽旺于故地”。
第二年,莎罗奔“又攻革布什札及明正两土司”,四川巡抚纪山率兵弹压,莎罗奔“反伤我官兵,纪山奏请进剿”。
然后,定大小金川之战拉开大幕。
关于这场战争,我就拿乾隆第一次平定大小金川来举例。
我昨天读了《圣武记》,情节确实是一波三折,清军在前两三年确实是进攻停滞不顺,愤怒的乾隆甚至连杀张广泗、讷亲两名大员。
最后在乾隆十四年,才由傅恒、岳钟琪总结经验教训后,才合力平定。
下面我来说一说为何金川如此的难打?
第一个原因就是清军的战斗力在乾隆时期确实是退化很多了,毕竟承平日久,这是封建王朝都会发生的弊病,这个症状在围攻大小金川的时候就明显暴露。
就在乾隆十三年攻打拉底山的时候,就发生了“十余贼噪而下,我兵三千皆溃”的糗事,这已经无法和入关前的清军相提并论了。
第二,不管是张广泗和讷亲都有可杀之道。
张广泗在用兵过程中,信任的良尔吉、王秋和阿扣(莎罗奔的女儿)皆为莎罗奔派来的奸细,以至于他们“专为莎罗奔耳目,军中动息辄报贼为备,所向扞格”。
而讷亲之过,据傅恒所奏,到军之日“惟严切督战,任举败没,锐挫气索,晏起偷安,将士不得一见,不听人言,不恤士卒,军无斗志,一以军务委张广泗”,为将者,三军之司命也!军队核心出了问题,这仗还打什么?
第三,就是地理环境的问题。
大小金川位于我国西南,环境多山,这些山道本就险峻,大小金川之人设碉据守,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这样的碉楼而且数量众多,不啻攻坚之战。
傅恒在其奏疏中写道:“即臣所驻卡撒左右,山顶即有三百余碉,计半年旬日得一碉,非数年不能尽。
”地理之难可想而知。
第四,再从天时上看,其地雾气偏多,烟雨亦多,在第二次征讨金川的时候,就发生过“连雨数旬,兵未能进”的情况,想必第一次征讨金川数年之间也是遇到过这种情况的。
第五,金川之地人心坚固,众志成城,战斗意志非常顽强。
正所谓“且人心坚固,至死不移,碉尽碎而不去,炮方过而人起”。
大小金川之地人皆骁勇善战,可见一斑。
所以,上述五点就是清军为何攻打大小金川时费时费钱费力的原因。
各土司把天时、地利、人和都占据了。
而清军无此三项,就特别的劳师糜饷。

参考:
大小金川位于四川西部山区,只有几万-10万人口。
但是这里的碉楼建筑,却达到了我国古代的巅峰。
同时,这里生产金沙,是土司当中最有钱的。
军事实力更是整个藏区第一,特别是小股部队的袭击战水平非常高。
1747-1776年,清军2次大小金川战役,战斗时间7年,花费了7000万两白银,出动4万大军,数十万后勤,才最后打败大小金川。
此战,赐死军机大臣;
二等公;
保和殿大学士钮祜禄·讷亲,斩首川陕总督;
太子太保张广泗,阵亡武英殿大学士费莫.温福。
可谓损失惨重!首先这里的地形非常复杂,风雪山谷,悬崖峭壁,在后勤上非常困难。
这里现在是自然保护区,属于高海拔山区,清军后勤困难。
大小金川的碉楼,高的有十几丈,矮小的也有8,9丈,而且非常坚固,四周都有枪眼,在四川大地震的时候,这些已经几百年的碉楼都没有倒塌。
而且碉楼还非常多,光是一个卡撒就有300多个碉楼,攻击1个碉楼如果半个月成功,如果全拿下,就需要几年时间。
攻击一个碉楼伤亡数十百人,全部攻克就会伤亡惨重。
清军的弓箭,火枪和轻型火炮无法轰开这样的碉楼。
清军最后拼命修路,才能把重型大炮送上,一个又一个悬崖峭壁的山顶,还要派遣大军守卫沿途道路和粮站。
最后,清军耗费火药炮子百万近
其实如果野战,大小金川很快就会失败,但是这里艰险的地理,清军需要修通整个道路体系来运输重型大炮,攻坚无数碉楼,修路耗费了太多的人力和财力。

参考:
在回答之前大小金川之战为什么难打之前,对土司制度以及明清时期川西的嘉绒十八土司进行介绍是十分必要的。
土司制度土司,是元朝创设的一种制度,是用以土制土的方式来镇抚西北、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部落首领。
在本质上,土司就是一种分封制,只不过是一种授权式异姓分封制。
除了元明清时期有土司。
越南后黎朝和阮朝时也在越南北部地区设立土司制度。
明清时的土司,其权利是:中央承认土司的世袭治理权利。
其义务是:对朝廷承担一定的赋税、劳役,并在朝廷命令时提供军队进行作战。
土司的义务和西周时的诸侯基本一样:上贡和跟随天子作战。
为了加强对土司的控制和地方治理,明清两朝都进行过改土归流的努力,尤其是以雍正的改土归流最为出名和有成效。

冷边土司,即冷边长官司,辖今甘孜州泸定东北。
沈边土司,即沈边长官司,在今甘孜州泸定县境内。
鱼通土司,即鱼通安抚司,辖今甘孜州道孚县。
穆坪土司〈亦称宝兴土司〉,即穆坪董卜韩胡宣慰司,在今四川雅安的宝兴县。
丹东土司〈亦称革个咱土司、革什札土司〉即革什札安抚司〈又称丹东革什札安抚司〉,在今甘孜州丹巴县境内。
巴底土司,即巴底宣慰司〈又名布拉克底宣慰司〉,在今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境内。
巴旺土司,即巴旺宣慰司,在今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境内。
绰斯甲土司,即绰斯甲宣慰司〈又称绰斯甲布宣慰司〉,辖今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金川、壤塘以及甘孜州色达等县。
促浸土司〈又称大金川土司、祁浸土司〉,即促浸安抚司〈又名祁浸安抚司〉,在今阿坝州金川县境内。
攒拉土司〈又称小金川土司〉,即攒拉安抚司,在今阿坝州小金县境内。
鄂克什土司〈又称沃日土司〉,即沃日安抚司,在今阿坝州小金县东北部。
党坝土司,即党坝长官司,在今阿坝州马尔康县境内。
松岗土司,即松岗安抚司,在今阿坝州马尔康县境内。
卓克基土司,即卓克基长官司,在今阿坝州马尔康县境内。
梭磨土司,即梭磨宣慰司,辖今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红原、理县、黑水等县。
杂谷脑土司,即杂谷安抚司,辖今阿坝州理县、茂县、黑水等县。
瓦寺土司,即瓦寺宣慰司,辖今阿坝州汶川县。
其中涉入大小金川之战的土司有:促浸土司(大金川)、攒拉土司(小金川)、丹东土司(革布什札)、明正土司、鄂克什土司。
这几个土司的地理位置见
当纪山进讨之始,惟马良柱转战直前,逾沃日,收小金川,直抵丹噶,其锋甚锐。
其时张广泗若速济师策应,乘贼守备未周,殄灭尚易;
乃坐失机会,宋宗璋逗留於杂谷,许应虎失机於的郊,致贼得尽据险要,增碉备御,七路、十路之兵无一路得进。
及讷亲至军,严切催战,任举败殁,锐挫气索,晏起偷安,一以军务委张广泗。
广泗又听奸人所愚,惟恃以卡逼卡、以碉逼碉之法,枪炮惟及坚壁,於贼无伤,而贼不过数人,从暗击明,枪不虚发,是我惟攻石,而贼实攻人。
且於碉外开壕,兵不能越,而贼得伏其中自下击上。
又战碉锐立,高於中土之塔,建造甚巧,数日可成,随缺随补,顷刻立就。
且人心坚固,至死不移,碉尽碎而不去,炮方过而人起,主客劳佚,形势迥殊,攻一碉难於克一城。
即臣所驻卡撒山顶,已有三百馀碉,计半月旬日得一碉,非数年不能尽。
且得一碉辄伤数十百人,较唐人之攻石峰堡,尤为得不偿失。
惟有使贼失其所恃,而我兵乃得展其所长。
臣拟俟大兵齐集,别选锐师,旁探间道,裹粮直入,逾碉勿攻,绕出其后,即以围碉之兵作为护饷之兵。
番众无多,外备既密,内守必虚。
我兵即从捷径捣入,则守碉之番各怀内顾,人无固志,均可不攻自溃。
至於奋勇固仗满兵,而乡导必用土兵,土兵中小金川尤骁勇。
今良尔吉之奸谍已诛,泽旺与贼仇甚切,驱策用之,自可得力。
至沃日、瓦寺兵强而少,杂棱、绰斯甲等兵众而懦。
明正、木坪忠顺有馀,强悍不足。
革什乍兵锐,可当一路。
是各土司环攻分地之说虽不可恃,而未尝不可资其兵力。
臣决计深入,不与争碉,惟俟四面布置,出其不意,直捣巢穴,取其渠魁,定於四月间报捷。
”傅恒认为难打的原因是:1、张广泗没有快速攻打,导致让大小金川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去做好防御准备。
“其时张广泗若速济师策应,乘贼守备未周,殄灭尚易;
乃坐失机会,宋宗璋逗留於杂谷,许应虎失机於的郊,致贼得尽据险要,增碉备御,七路、十路之兵无一路得进。
”2、张广泗战术错误,和大小金川做堡垒争夺战,耗费大量时间和兵力,根本就是唐朝攻打石峰堡的打法。
“以卡逼卡、以碉逼碉之法,枪炮惟及坚壁,於贼无伤,而贼不过数人,从暗击明,枪不虚发,是我惟攻石,而贼实攻人”傅恒提出自己的战术:1、各路坚守和大小金川兵抗拒,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然后挑选一支精兵,带足粮饷,绕过碉堡,直扑打金川的大本营。
2、资助其他嘉绒十八路土司,让他们加入对大小金川之战,利用他们的地理知识和本土优势。
傅恒的这个绕过碉堡直扑大本营的战术,看起来很完美,但风险极大。
因为这支精锐清兵不管如何隐藏和绕路,想不被大小金川发现基本上不可能。
孤军直入,就算不被伏击覆灭,也被路途上的堡垒狙杀得伤痕累累,即便到大金川大本营,也无力攻击。
士气,是傅恒这个单刀直入战术最关键的胜利因素。
但后来因为大金川主动和清朝议和,傅恒计划能够有效,也就无从验证。
现在来看大小金川难打的原因。
其实原因很简单,主要有三个角度:地理因素,科技因素、大小金川因素,清朝作战因素。
一、地理因素现在来看嘉绒十八土司所在卫星地
大小金川就是出于绵绵的群山之中。
大小金川的山地,就意味着以人数占优的清军无法展开,后勤粮饷的运送十分艰难。
大小金川在山路、山狭隘处修建壁垒,就可以让几万清军无法前进。
“且於碉外开壕,兵不能越,而贼得伏其中自下击上。
又战碉锐立,高於中土之塔,建造甚巧,数日可成,随缺随补,顷刻立就。
”傅恒的话,道尽了大小金川的地理优势。
有壕沟不能跨越,敌方占据高处优势,壁垒修复极快。
嘉绒十八土司对于川藏的战略性作用。
嘉绒十八土司所在的地理位置,正是四川和西藏交流所必经之地。
如果大小金川得以割据,一则大小金川会一统嘉绒十八土司之地,二则隔绝四川和西藏的来往,让大清对西藏的控制更薄弱。
更严重的是,大小金川有可能和西藏进行联合,抱团取暖以对抗清朝。
见下
清兵比大小金川兵唯一的优势就是大炮,除此之外,双方都是用火枪进行作战。
傅恒的上书:“枪炮惟及坚壁,於贼无伤,而贼不过数人,从暗击明,枪不虚发,是我惟攻石,而贼实攻人”这里可以看出,双方都是用枪支作战,清军的唯一优势就是大炮。
这就刷新了我们一直以来认为压迫战争前清军都是用冷兵器或者八旗骑兵的固有印象。
当时,枪支的数量难以考证,但双方都是用枪炮作战。
大小金川兵也使用枪支,这就缩小了大小金川兵和清军的科技距离,让双方处于公平的科技因素当中。
三、大小金川土司因素。
1、大小金川战争发生的原因,都是嘉绒十八土司内斗。
第一次,是大小金川的相互争斗,即大金川想要吞并小金川;
第二次是大小金川联合共同吞并其他嘉绒十八土司。
这在大小金川人看来,这是他们内部的事情,和清朝无关。
清朝因此而攻打,是一种欺凌和侵略。
因此,从大小金川人的角度来看,清朝进攻是没有道义性和正义性的,完全是侵略。
因此他们坚决抵抗。
2、世袭权利历史。
从小金川是明朝所封土司来看,嘉绒十八土司应该大多数都是明朝,甚至元朝时所册封。
对于这些土司而言,他们的世袭权利,比起清朝更为长远和悠久。
但雍正时的改土归流让他们世袭的权利受损,这就导致了他们对于清朝的不满。
比清朝存在时间更长的土司世袭权利,让大小金川土司想要同和合并的方式来增加自己的话语权,以夺回因改土归流被剥夺的土司世袭权利。
在大小金川土司看来,这是他们的天然权利——包括清朝在内的统治者都无权剥夺。
大小金川土司吞并其他土司,更多是为了增强自己的话语权,增强自己的自治能力。

清朝军队指挥的因素主要有:1、没有能够在早期扑灭,导致大小金川土司准备充足。
2、各路将军之间相互鄙视、互不配合,或抢功。
阿桂能够击败大金川土司,根本原因就在于他是主将,管辖诸将,让诸将不得不听令配合。
3、四川的山地,让省外的粮饷运输异常困难。
总结:大小金川之战清军难以取胜的原因主要是:地理(山地、四川入藏必经之地)、科技(使用火枪作战,清军毫无科技优势)、大小金川土司认为是其自治问题、大小金川土司想要夺回因为改土归流丧失的权利、清朝混乱的作战指挥系统和配合问题、后勤运输巨大成本。
每天原创,给你有价值的观点!随手
当时土司部队避开锋芒,固守碉楼,这表明清军只能进行逐个拔点作战,但是清军重型火炮无法运上去,轻型火炮又无法摧毁碉楼,所以战斗异常困难。
当时没有远程火炮,没有航空兵部队,而用于攻坚的重炮又运不上来,清军主要武器就是火枪和复合弓,这势必造成平定大小金川之战清军费时费力。
最后,清军改变战术,以火枪、弓箭以及小型火炮掩护,步兵通过掘开壕沟向碉楼推进,最终逐个拔点解决了大小金川。

参考:
先总结、后分析。
两次金川之役费时耗银的主要原因有这么几个:前线将帅指挥失误、地势险要、绿营兵丁平时不训练,另外一个就是军中赏罚不公等。
战争严重削弱了清廷的财政,而战后采取的措施又未能解决实际问题,是故,金川之役局部所得不能弥补全局的失败。
第一次金川之役,从乾隆12年3月一直打到了14年2月,而第二次金川之役是从乾隆36年7月开始,一直持续到了41年2月,前后两次合计耗费国帑七千万两。
大小金川土司与周围杂谷、绰斯甲布、革布什咱等诸多土司的辖地皆为清廷的土地。
大小金川之役,缘由是大小金川土司不听清廷号令,经常袭掠邻近土司,甚至侵占土地,从而引发与众土司之间的纠纷。
之后,到了乾隆十年的样子,土司之间的混战已经严重影响到清廷对四川的统治,于是乾隆不得不对发动了战争。
两次金川之役共历时5年多,何以拖延这么久?
其实与清军前线将帅的措置有着密切关系。
乾隆12年5月,统帅张广泗抵达成都,统筹金川用兵事宜,在一年半的时间里,犯了一系列错误。
用兵初期,张广泗态度上急功近利,但一遇挫折,百年心怀观望,不敢进取。
乾隆12年,副将张兴惨败马邦山梁,张广泗居然把整个营的将领官兵全骂了个遍。
但其实问题出在张广泗的措置上面才导致张兴的惨败。
而且张广泗这
乾隆看张广泗很难取胜,于是派讷亲出任经略接替张广泗。
于是在讷亲没到任的期间,张广泗就开始处处推诿,袖手旁观起来,这家伙还因为误用了奸细,把清军情报传递给了敌人,导致进攻受阻.....讷亲到任后,清军内部因为之张广泗前犯下的错误,大多对新统帅持观望状态,议事从不出主意,都指望讷亲指挥。
讷亲即不熟悉军情,然后又贸然发动了进攻,致使本来有四万的清军,三个月减为二万五千多名,减员达八分之三!这么惨重的伤亡吓坏了讷亲,于是他就不敢言战,躲避在账房内。
第二次金川之役,统帅是定边将军温褔,这家伙在攻占小金川后,骄傲自负,仗势凌人,但当进攻昔岭遭到金川土司泛兵猛烈抵抗,难以前进时,不咨询、不议事求方略,而是参照张广泗、讷亲的旧办法,开始建设碉堡、不计地势的艰难,完全不考虑成本,修剪了上千的碉堡,将二万余军队散到各堡垒,导致军队士气大跌,也耗费了太多的钱粮。
总而言之,清军内部诸将接连失误。
而且还互相推诿,所以导致了大小金川之役进展缓慢,耗费钱粮。
当然除次之外,绿营兵丁平时不训练,军中赏罚不公,朝廷又拒绝派健锐营,不重要汉人官兵,在两次金川之役中,绿营兵的腐败暴露无遗。
在金川之役中,川省人民“疲于供亿”,民力难以支。
数以万计的军粮和各种枪炮器械,需要人力运输,而四川境内道路崎岖,骡马难行,全靠人们肩挑背磨,十分艰难。

两次大小金川之战在今天知道的人不多,但在乾隆时代是规模极大的军事行动,并被厚脸皮的乾隆列为自己十大武功中的两次。
大小金川土司虽然只有数万人,成年男丁大概七八千人,但给清军造成的极大的麻烦。
大金川在今天的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金川县,小金川在今天的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
两县至今仍是人口稀少的地区。
金川县户籍人口7.3万人,小金县户籍人口8.2万人。
大金川和小金川土司的地盘,也没有占据两县的全部地区。
(大小金川的区位)乾隆十二年(1747年),第一金川之战正式开始。
这年四月,张广泗出任川陕总督,成为前线主帅。
六月,张广泗统帅三万多清军分多路进攻大金川,但清军连续数月,进展不大。
十二月份,清军经历一次败仗,游击陈礼、副将张兴在内的600余人阵亡,随后清军士气低落。
大金川土司接着反动几次反攻,清军又战败多次,虽没有特别大的损失,但已完全没有士气,战线也不断后退。
此次进攻行动彻底失败。
乾隆十三年(1748年),乾隆增派军机大臣纳亲和重新启用的大将岳钟琪奔赴前线。
六月,纳亲发动新的进攻,总兵任举、参将买国良阵亡,进攻失败。
其后清军转入守势。
之后的交战中,发生过很滑稽的一幕,三千余清军面对几十名金川兵从山上冲下,竟然溃散逃循而去。
八月份,纳亲和张广泗均被乾隆处斩。
清军重新增兵三万五千人,加上前线兵力,总兵力六万多人,对古代战争来说已经是非常庞大的兵力。
大金川土司按乾隆所说有三千多兵力,清军堪称牛刀杀鸡了。
傅恒和岳钟琪统帅下,十二月份重新发动进攻。
清军连续两年的围困下,大金川土司也已经处境困难,向清军投降。
乾隆也不愿继续打下去,大金川土司虽投降,但实际实力未受多大损害。
清军不久后撤兵。
第一次金川之战结束。
第一次金川之战,清军先后调集8万余兵力,前线最高峰兵力达到六万多。
整场战争持续近两年,耗费军费超过一千万两白银。
清朝官方确认的阵亡人数近四千人。
第一次金川之战结束后,乾隆将其作为自己一大功绩大肆庆祝一番。
第一次金川之战结束后,大金川土司安分一段时间,实力恢复后继续扩张,大金川土司的姻亲小金川土司也随着扩展势力。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第二次金川之战爆发。
清军调集六七万兵力,首先进军小金川。
清军统帅温福、桂林抵达前先后,十月份开始,清军的攻势开始。
清军虽进展缓慢,但基本没遭受大的失败,到乾隆三十六年(1772年)三月,小金川看起来覆灭在即。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五月,桂林所属的部将薛琮所领三千余人除200人逃脱外,其余全军覆没。
清军攻势受挫。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十二月,经历一年多的艰苦作战,清军基本平定小金川。
转而进攻大金川。
清军兵分三路对大金川的进攻进展非常缓慢。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六月,温福部2万余人在木果木惨败,全军崩溃,主帅温福阵亡。
清军阵亡四千余人,其余兵力溃散。
木果木惨败后,阿桂被乾隆任命为前线统帅。
阿桂在木果木惨败后收拢各路兵力撤退,大金川土司实力也有限,清军避免了更惨痛的失败。
清军之前平定的小金川再次成为大金川势力范围。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十月,清军增兵2万余人,清军在前线实力得到回复和增加。
阿桂统帅7万多清军再次进攻小金川,这次进展顺利,十多天就攻占小金川。
清军再次增兵近万人后。
乾隆三十九年(1773年)一月,清军总兵力八万余人,分三路进攻大金川。
三路大军进展均极其缓慢,但再没遭受大的惨败。
清军步步为营,以优势兵力极度缓慢的一路攻灭大金川各据点。
乾隆四十一年(1775年)二月,8万多大军经历二年多苦战,大金川最后的据点出降,清军平定大金川。
第二次金川之战,前后近5年。
清军先后调兵12.5万人,前线兵力长期达到8万多人。
清朝官方自己承认的阵亡人数达万余人。
第二次金川之战,清军共耗费军费近九千万两白银。
第二次金川之战结束后,自然也少不了乾隆将其作为自己一大功绩大肆庆祝一番。
乾隆后来自我吹嘘在位期间有十大武功,自称十全老人,两次金川之战占据了十大武功中的两个名额。
小小的偏僻之地大小金川,清军以举国之力打的如此难看,首先主要因素肯定是清军战斗力的严重下降。
清军战斗中竟然出现了三千余人被对手几十人一冲而全部大败溃散的奇事。
木果木惨败,清军2万余人远超全部大金川兵力的大部队,竟然差点全军覆没,因为大金川兵力有限溃军才得以逃脱。
其次金川位于川西地区,气候恶劣,对清军战斗力影响不小。
08年汶川地震的中心汶川县,就紧邻大小金川地区。
汶川地震的救援工作也受恶劣气候影响很大。
最后适合大小金川地区险峻地形的碉楼,给清军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清军对碉楼办法有限,缺乏有效的攻坚手段。
绝望之下,甚至有建议让道士五雷轰顶破碉楼的大臣。
(现存的金川地区碉楼),
参考:
乾隆时代清庭政府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了改土归流政策,平定大小金川就是在这一过程中发生的战争。
大小金川是大渡河上游的两条支流,地处四川西北部。
这里山势险峻,交通不便,历来是藏族聚居之处。
清承明制,在该地区实行土司制。
乾隆初年,大金川土司莎罗奔的势力强盛起来,先是企
清政府遂派云贵总督张广泗领兵进剿。
乾隆十二年(1747)三万清军汇集四川,分两路向金川地区进攻。
由于山高路险,碉卡林立,叛军恃险抵抗,清军多有损折。
清廷又增派大学士讷亲前往督师,以岳钟琪随行。
纳亲素不知兵,初时轻敌冒进,遭挫后,又畏缩不前,兵事只得依靠张广泗。
而张广泗偏听偏信,重用莎罗奔派遣的间谍良尔吉,又不顾实际情况,采用以碉逼碉的战略,结果分散兵力,自弱其势,致使清军“兵老气竭,株守半载,无尺寸功。
”乾隆杀纳亲和张广泗,另派大学士傅恒为经略,调兵进攻金川。
傅恒和岳钟琪鉴于前车之失,改变战略,集中兵力直捣敌巢,莎罗奔畏惧投降,乾隆赦免其罪,仍授土司。
由于大小金川仍属土司管理,一些问题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当地土司之间,争斗依旧不断,最后終于酿成更大规模的叛乱。
乾隆三十六年(1771),大金川土司索诺术,小金川僧格桑自恃势力强大,肆意攻掠邻近各土司,并与清廷所派军队对抗。
乾隆吸取了上次教训,决心彻底平叛。
大学士温福奉命率兵进讨,一路攻势勇猛,连夺关隘,很快逼近了小金川土司驻地美诺,僧格桑逃往大金川,与索诺木合兵抵抗。
清军分路进击,驻营木果木,遭到叛军的偷袭围攻,温福战死,清军大败。
乾隆对此自然不肯罢休,再命阿桂为定西将军,调集重兵,分路进攻。
清军冒险奋进,势在必克,逐渐逼近叛军的最后据点勒鸟围,索诺木见势不妙,便鸩杀僧格桑,向清军求降。
阿桂不许,继续进讨,力破勒乌围,并包围了逃出的叛军。
索诺木走投无路,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初携其部族二千余人出降。
清廷为绝后患,处死索诺木,在当地设镇安营,屯兵驻守,并去大小金川之名,置懋功厅。
欢迎关注一下!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