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0能否隐身和飞机形状关系大吗

前不久,据央视7台报道“歼10家族将迎来下一位更加威猛的兄弟”,这极有可能就是换装“矢量发动机+具备隐身能力”的歼10D。
而如
所以说,单看
众所周知,隐身战机最重要的就是气动布局设计,而
具体来说就是,将进气道设置在机腹下两侧可以有效的遮挡发动机叶片,使入射而来的雷达波无法照射到发动机叶片,从而造成强烈的雷达回波信号。
其次,菱形机首与歼20,F22的设计如出一辙,可以显著减少侧面的雷达波。
外倾的双垂尾,也可以减弱侧面照射到垂尾雷达波的反射。
总而言之,
不过
这样一来,就不如将内置弹仓集成到机身内部有利于隐身了。
此外,歼10隐身版的腹鳍被设计成垂直机腹的,又增加了一个不利于隐身的因素。
另外,
紧接着还有一个问题,起落架设计在何处?
副起落架安装在机首下面是没问题的,那么两个主起落架的位置就有点尴尬了。
机腹被弹仓占据了,基本上没有安放主起落架的位置。
此外,油箱的设计位置突出机翼的部分就是与机翼垂直的,比较影响隐身性能。

这点事完全继承了歼10系列的特点。
最终,
毕竟深度改进的三代半,也没有原本就为隐身设计的机型隐身性能好。

在空军有歼20,海航有歼31的前提下,大量改进歼10使之成为隐身战机,这样的性价比针对歼31是否有优势也难说。
若果说,空军需要中型隐身战机的话,那完全可以采购双发的歼31,没必要去下大力气升级大改歼10。
毕竟还是专门设计的隐身战机隐身性能更好,也更全面。
而报道中的下一代歼10,

参考:

战斗机气动布局隐身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涉猎数十个专业学科,是一个多项技术综合导致的一个结果。
在隐身技术白菜化的今天,从气动隐身原理上来看,进行气动隐身修形并不难,原理很简单,无外乎
在了解隐身原理的同时,还需要了解到隐身与气动之间的关联性,同样存在这两个突出的矛盾:第一个过分强调外形隐身,隐身效果好了气动必然受到影响,最有说服力的例子就是世界上第一种影响飞机F-117,棱形八面体的构型保证了隐身效果,但机动性就不行了,成了一款没有制空能力的战斗轰炸机;
第二个过分依赖材料隐身,一种材料难以吸收所有的雷达波,过多的应用带来的是重量和造价的飙升。
上述我们讲了战斗机气动隐身的两种途径和隐身与气动之间的两个突出的矛盾,结合这两点理论我们来看看将歼-10拍扁修形后是否能够实现隐身。
从气动布局设计角度来看,歼-10采用的是典型的中距耦合鸭翼+大三角翼布局设计,按照气动隐身惯用的平行法则,歼-10的气动布局需要大幅度的修正,即保证机身的轮廓尽量设计成平行线,细化点讲就是飞机的进气道、机翼、水平尾翼(歼-10是没有的)、垂直尾翼的前缘是平行的,水平尾翼、垂直尾翼以及机翼的后缘也是平行的,只有如此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可能发生雷达垂直反射的方向。
歼-10按照平行法则进行修形,其实并不难,也就是完成鸭翼与主翼的前后缘平行线修正。
歼-10鸭翼和主翼的前缘本身就是一组平行线,主要问题在于后缘上,由于歼-10主翼是典型的大三角翼设计,因此鸭翼也就必须进行修正,原本带有一定后掠角的鸭翼也必须改成三角形,也就是对鸭翼后缘进行直线切角处理。
对于歼-10的外形处理,包括机头菱形处理、进气道修正(歼-10B/C已经完成)以及鸭翼和主翼的平行法则处理都不是太大的问题,在实施上也相对比较简单,但垂直尾翼将是一个硬伤,神仙也没办法。
这是由于歼-10单发布局决定的,因此其只能使用单垂尾设计;
单垂尾设计压根就没法进行隐身处理,尾翼可行的就是降低高度,但降低高度带来的则是飞机的安定性出现问题,从而影响到整体的气动特性。
这不仅仅是拍扁就能解决的,上述的只是隐身修形的一些具体的方法,也仅仅是理论层面上的设想,修形后对于歼-10的气动特性影响有多大,这还有待于实际风洞试验才能知道,一般认为,气动布局大幅的改动的难度无疑于重新设计一款新飞机。
除了上述的问题之外,还有一个最知名的问题就是内置弹舱处理。
我们要知道歼-10本身就是一款中型机,其机体空间本身就有限,当前国际上进行过非隐形战机隐身处理的只有F-15重型战斗机,其内置弹舱设计是通过进气道旁边的保型内置弹舱实现的,显然歼-10不具备同类改进的特性。
歼-10受制于机体空间的限制,如果和当前四代机将机腹部掏空的方式布设内置弹舱,那么歼-10有限空间会直接导致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的内置弹舱的深度不够,因为歼-10采用的是腹部进气设计,原本留给腹部的空间就不多,强行开一个内置弹舱要么增加机体的厚度,要么就是开一个尺寸很小的弹舱;
机体厚度增加必然破坏歼-10整个气动特性,飞行阻力增加;
小弹舱武器挂载能力大幅下降。
第二严重影响到歼-10的内部载荷,尤其是歼-10的内油搭载量;
原本歼-10在同类机中机内油载量就偏少,内置弹舱的开设将严重的影响到其机内油箱布置,就算是搞个机翼油箱或者垂尾油箱,这对于战斗机整体的重心会产生很大的影响,需要对歼-10的整体结构进行全新的设计。
由此可见,歼-10想要实现隐身,并非一件容易的事。
这涉及到歼-10飞机整体的设计,一个地方处理不好,将会对整个机型产生巨大的影响,其工作量绝不亚于重新设计一款隐形战斗机。
最致命的是,歼-10隐形化处理后,载弹量下降、作战半径降低,作为一款中型机来说,这无疑是在打压其生存空间,改了没有多大的实际效果,反而性能大打折扣,显然有些得不偿失,如此又何必呢?
歼-10想要实现隐身并非拍扁那么简单,这是需要伤筋动骨的全面重新设计的。

参考:
把现有的歼10拍扁不就是为了隐身需求吗?
那么对于拍扁后的歼10而言就得设计有内置武器弹舱。
为了容纳内置弹舱,整机的气动布局肯定不单单只是将气动外形设计为菱形平面几何形状即可。
因为额外增加了内置弹舱,那么机身内部的结构框架、内置油箱和很多机载设备也得挪到其他位置,那么整机的质心会发生改变,气动中心和重心以及整机结构质心之间的关系会发生改变。
也就是说把歼10拍扁成为隐身战机的工作量,甚至比重新研发一款单发隐身中型战机的工作量还大不少。
其实从一架战机的研发历程来说,整机气动布局的研发和后续测试是整个研发工作中占比最大的一个环节,从设计初期采用哪种气动布局?
到气动布局设计好以后,开始对缩比模型吹风洞检验气动布局设计是否完善,后面再根据风洞数据修改。
到最后整机原型机生产出来以后,因为不同气动布局的战机有不同的内置结构设计,到这个时候原型机还得先进行结构强度测试,再到后面多架原型机五六年的试飞定型工作下,其实不亚于完全研发一款新型隐身战机的工作量了。
再一个对于五代隐身战机而言,由于隐身需求不再可能随时挂载外置副油箱来提升作战半径了,所以对于机身内置载油量很看重,比如相比上代机型F15战机最大6吨的内置载油量而言,F22隐身战机的最大内置载油量直接提升到8.2吨
所以对于隐身化的歼10战机而言,最大5吨的内油意味着其最大作战半径只有900公里左右,只能算是一个机场保卫者了,这显然丧失了歼10作为国土防空拦截的重要优势,那么唯一最好的方式就是给隐身版本的歼10设计一个内部空间巨大的驼背用来增加内油量,比如从座舱后在不影响整机气动布局的前提下额外增加内部空间以增大内置载油量。
最后就是标题中的
所以歼10战机虽然在初期改进过程中也曾和F16一样打算在翼根两侧设计有保型油箱,并且还进行过吹风洞测试,但是最后却因为保形油箱的整体长度受到了翼根弦长的限制,其次为了避免影响鸭翼脱体涡流和下洗气流,保形油箱只能被做得较薄,两个因素结合起来实际上保型油箱的内置载油量很有限,而且外置保型油箱虽然将空气阻力降至最低,但是毕竟相比原版有很大差距,而且额外增加的保型油箱也增加了一定的空气阻力,对于发动机推力有了更大的要求,所以在歼10翼根位置布置保型油箱还不如趁着气动布局的大改直接设计一个更大的内置油箱呢?
其次在不改变现有机身结构和整机气动布局的情况下,歼10根本无法通过在机身腹部挂载外挂弹舱的方式实现隐身弹舱需求,因为从进气道到机身中后部位置有前起落架和两个主起落架,实际在这个空间下可用的空白空间只有一个1000升副油箱的体积,也就是说如果不重新设计整机气动布局和结构框架只想着拍扁歼10的话,一个副油箱的空间最多也就携带两枚格斗弹/中距弹或者一枚格斗弹一枚中距弹的能力。
毕竟这么大点空间还要留有格斗弹发射导轨等辅助性零部件。
当然随着隐身化时代的到来,虽然当下我国已经批量装备服役歼20这种双发重型隐身战机,但是从军队发展来说未来也是需要一款价格更为低廉的单发隐身战机来替换歼10这些单发非隐身战机。
所以如果真的有打算设计一款和现有歼10一样采用鸭式气动布局、单发中型隐身战机的计划,那么从设计初期就将内置弹舱、内置保型油箱等因素考虑在内的话,肯定能“全新设计”出一架性能依旧先进的单发中型隐身战机。

参考:
虽然歼10B/C进行了隐形处理,但是歼10不可能改进成真正的隐身战机---所有的传统战机都不可能改进成真正的隐身战机。
在发展到歼10C这个型号后,对于歼10家族的下一步发展,很多军迷都畅想能否在歼10的基础上发展出一款隐身战机,这款隐身歼10在定位上与F35相似,能够与歼20形成“高低搭配”,就像F35与F22那样。
网上也出现了诸如上
但是即便上
对于歼10来说,在B/C型号上通过使用隐身涂料以及蚌式进气道对发动机叶片的部分遮挡,使得机头方向RCS值有了明显的下降,获得了一定的隐身效果,但是无论是机体隐身能力还是外挂带来的雷达反射问题,使得歼10B/C与真正的隐身战机相差甚远。
对于歼10来说,即便不考虑隐身外形、材料、工艺等因素,其隐身化最大的难点就是内置弹仓的设计,歼10的腹部进气道使得难以在机腹设置内置弹舱,而歼10较小的机体也难以在其他位置设置内置弹仓。
当然,并不是说腹部进气一定不能设置内置弹仓,比如与F35竞争落败的X32就是用腹部进气布局,但是为了在机体两侧设置内置弹仓,X32采用上单翼布局,为机体侧面留出了空间,而歼10是典型的中单翼布局,机体侧面根本没有空间用于设置弹仓。
如果不能武器内置,也可以采用隐身修行的外挂武器弹仓来降低整体RCS,比如美国的“沉默大黄蜂”就是这个思路,但是这样的隐身效果聊胜于无,与真正的隐身战机完全是两码事。
实际上,不单是歼10,所有传统非隐身战机都不可能通过改进、升级成真正的隐身战机,所有的这种尝试---包括美国的沉默大黄蜂和上
究其原因,用歼20总师的话说:隐形飞机需要从每一颗螺丝钉开始设计,这涵盖飞机外形、材料、制造工艺、电磁管理等等方方面面,正因为如此也使得隐身战机的性能全面优于传统非隐身战机。
当然,隐身战机在研制时可以大量继承、演习非隐身战机的技术、经验、生产设施,俄罗斯的苏57就是如此,甚至某种程度上苏57就是苏27家族的终极隐身改进版。
但是,苏57在隐身性能上饱受批评也证明这条路其实并不科学。
所以,把传统非隐身战机改成隐身战机看起来挺美好,但存在于军迷的幻象中(比如上面这个更像那么回事的隐身枭龙)其实在技术层面完全难以实现,强行改装就会成为隐身、机动性能、载荷航程性能都不堪的四不像,其成本之大还不如完全从头设计一款真正的隐身战机。

参考:
这信息量有些大,对于小学毕业的我居然无力了。

参考:
当然与形状关系很大。
隐身战机的隐身性能,绝大部分来源于战机的外形设计,剩下很小的部分,来源于外表的防雷达吸波材料。
隐形战机的机体隐身性能大致有85%来自机身的设计,包含符合隐身结构的气动外形,反红外的发动机喷口等等,剩下的才是吸波涂料的事儿。
如果在战场环境中,还会搭配电子干扰、电子欺骗、反雷达作战和高隐蔽度的飞行作战计划,如此才能让隐身战机发挥最大功效。
所以,这是肯定的,歼10如果想要具备“隐身”功能,则必然需要对外形进行大改,光靠刷一层吸波涂料和采用复合材料是起不到什么太大作用的。
想要做出质变的隐身歼10,不对外形大动干戈一番根本不可能。
但对一款成熟战机的气动外形进行如此大的调整,这很显然也是不现实的,无异于重新开发一款新战机。
所以,先阶段最靠谱的解决方案,也只能是给歼10增加一些局部的修改,做好红外特征消减和一定程度的反雷达波处理,指望它能大幅度的修改机身,变成歼20那样的隐身战机不可能。
当然也不是没有别的路子可走,比如俄罗斯人在研究Su-47“金雕”战机时吹嘘的“等离子隐身”技术。
通过等离子发生器制造高浓度等离子云,让战机实现雷达隐身。
但这种技术并不靠谱,事实证明人类现在根本无法掌握,俄国人满嘴跑火车的水平比美国人也没差多少。

参考:
肯定是不能的,歼10无论如何改也就是让自己的正面雷达隐身面积小一点点,但要做到隐身根本就不可能。
歼10的造型就是蜂身设计,整个机身基本都是圆形和各种弧形,而隐身战机需要的是由各种不同的面组成,这样才能将雷达波发射到其他方向去,而弧形机身无论如何总会有雷达波能够以较强信号返回,这样改动下来恐怕还得重新设计整个机身,然后气动外形也变了,又的重新进行风洞试验。
另外战机隐身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不能有任何90度角存在,否则雷达波经过两次折射就会原路返回(初、高中关于这个90°折射应该是讲得很清楚了),因此垂直尾翼肯定是不行的了,歼10单尾翼还必须得像F35那样一分为二,还得有一定倾斜角度才可以,这改动是不是有点大?
还有歼10三角翼后边也得改角度,还有机翼的切角等等,这一套改下来花的钱少不了。
第三 即使上面两条都改了,但歼10的个头是不是太小了,本来机身就不大,还得开辟一块空间出来设置隐身弹仓,这一改恐怕内部构造全部都要打乱重来,与其如此,还不如重新设计一款中轻型隐身战机。
第四 到底上不上隐身涂料呢?
这涂料可是很贵的,用在歼10身上真有点浪费了。
其实三代机改成不光我们军迷有这个想法,当年的波音公司也有,而且还付诸实施了,在F35研发进度一次又一次延迟后,波音公司就想着钻空子,乘着F35不能出来的空挡,用F15E改装成隐身战机大卖一波,这就是F15SE“沉默鹰”。
波音公司对这款战机还是做了相当大的改装,首先换装先进的有源相控阵雷达,改善电子系统,航电也改了,让这款战机达到超战场感知能力。
隐身方面最大的特设就是将保形油箱改成了内置弹仓,可以同时挂载4枚AIM-120D,另外垂尾也向两侧外倾斜,还有机翼进行了一些切角处理。
然后波音公司就开始将这款F15SE推上了国际市场,原本打算去忽悠一下中东那些土豪们,或者日本、韩国、新加坡这些国家。
但是这款半吊子的隐身战机并没有得到市场的认可,首先就是雷达反射面积虽然降低很多,但还是高达2㎡左右,与F22这种只有0.01㎡级别的还差着2个级别的差距;
另外价格太贵了,没有隐身涂料就高达1亿美元的单价,如果有土豪国家像上隐身涂料的,价格恐怕又是另一个档次了。
这个价格当初F35的预估价格都还高,然后隐身性根本就达不到隐身战机的要求,自然没有冤大头上当了。
目前隐身战机已经开始大行其道,目前服役的都已经有F22、F35、歼20,俄罗斯的苏57也会在今年晚些开始服役,相信过不了几年还会有一些国家研发出自家的隐身战机,比如欧洲列强国家,这些才是四代隐身战机该有的发展路子。
用三代机改隐身战机,改花的前也花了,结果隐身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歼10改四代机的路子根本就行不通,而且我国已经有了歼20,还有一款FC31正在争取得到认可呢?
何必话信息去动歼10的心思呢?

参考:
人家六代机的试飞了,还在尖10上耽误功夫
参考:
提出这样的问题,您意欲何为?
1~歼10和您有C么?
在汉语词汇里“拍扁”是一个包含恶意的词汇!例如:我非常想把N这个Gd拍扁了喂G!2~歼10不存在拍扁一说和可能,没有任何该领域专业人员,会用这个词汇来比喻形容,对歼10的隐身化升级改造!3~“拍扁”的理解就是直接施加一个外力,使得受力物体,产生与受力物体方向一致的形变。
这就叫“拍扁”!您和10爷有仇?
还是和成飞人有仇?
4~按n所谓的“拍扁”理解大约就是扁平化,像B2一样类似的超流线型外形。
按这样说的化,那叫重新设计构型,那就意味着和10爷没有一毛钱关系了。
5~如此说来n是和歼10真真有仇,n就直接说任务包线以歼10为基础,在隐身方面和你n若需要的方面,进行着重升级和突破。
~这就意味着一个新的任务包线与10爷相仿的新机型诞生!那干嘛非要“吴氏生非”的硬要拍扁我们祖国空军的一代名机呢?
6~我想没有人拿自己的祖G开玩笑!然而!~You好用不用提出一个令军迷和国人为之愤怒的议题——“把歼10拍扁了能隐身么”!曾经的军工有态度!~提议本身就是个病句!没法做出回答!
参考:
对于涉及军事方面的问题,我们都要提高警惕,防止无意中泄密或被间谍套路。
武器装备的性能是间谍分子最感兴趣的,还有军事部署、军装特点、部队官兵的日常生活训练等等。
一旦被敌特掌握,很有可能被敌人利用,尤其是派遣特战人员化妆成我军等。
因此在现在的国际形势下,提高警惕,保护军队和国家的秘密,防止敌对国家钻空子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参考:
拍扁了还叫歼10吗?
气动外型和受力结构完全两样了,这是一架新飞机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