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高血压不能治愈那么高血压治疗的目标是什么呢

高血压是指收缩压≥140mmHg 和(或)舒张压≥90mmHg。
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是指病因不确切的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是指由确切病因的高血压,我们通畅所说的高血压多指原发性高血压。
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仍呈增长态势,每 5 个成人中就有 1 人患高血压;
据估计目前全国高血压患者至少 2 亿;
但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较低。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在血压不是特别高的情况下,不会产生不适症状,容易造成病人忽视病情。
但长期的血管内高压,会造成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等严重的并发症,出现并发症时高血压的损害已经不可逆。
高血压不仅致残、致死率高,而且严重消耗医疗和社会资源,给家庭和国家造成沉重负担。
高血压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高血压如果控制得当,不会增加患者痛苦,不会增加患者死亡风险。
我国的高血压防治指南中明确写道:高血压患者的主要治疗目标是最大程度地降低心血管并发症发生与死亡的总体危险;
需要治疗所有可逆性心血管危险因素、 亚临床靶器官损害以及各种并存的临床疾病。
具体的降压目标因人群而异, 一般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收缩压/舒张压) 降至 140/90mmHg
舒张压低于 60mmHg 的冠心病患者, 应在密切监测血压的情况下逐步降压,降压过快和过低可能诱发冠心病。

参考:
事实确实如此,对于原发性的高血压,通常是不谈“治愈”这个问题的,有些朋友,通过加强锻炼,控制饮食,减肥减脂,保持平和心态等方式把血压控制下来了,这也是很好的,有些朋友,单靠生活干预控制不下来,就需要长期服药控制,如果能通过合理的用药,把高血压控制到合理稳定的范围内,当然也是可以的。
那么既然高血压无法治愈,高血压治疗的目标是什么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来从两个方向解读。
高血压治疗的目标,降血压当然是重要的方面,但现在对于高血压的控制和治疗,已经不单单是看血压值降下来这么简单的事情了。
通常对于高血压患者,还需要评估其血脂、血糖、肾功能等多个方面的心血管疾病风险,控制好高血压的同时,也要控制好其他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只有做到综合性的评估,根据风险,合理的进行综合性的控制,才能真正的有利于身体的整体健康,特别是心脑血管系统以及肾脏的健康。
有一种想法非常要不得,就是既然高血压无法治愈,也没什么感觉,就不用管了。
正是这样的一个误区,导致了很多人因为高血压长期不控制而突发心梗、脑梗等重大疾病,甚至发生猝死等问题,高血压也逐渐被称作为“静默杀手”。
不管有没有感觉,高血压都应该控制,控制好高血压的目标,就是为了减少高血压带来的心脑血管健康危害,高血压虽然没感觉,但是你的血管却是长时间在高负荷下工作,长期不控制血压的结果,就是导致血管弹性的加速丧失,血管硬化的加速进展,最终因高血压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包括心梗,梗塞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等问题也随之而来,因此,我们控制高血压的目标是什么,控制高血压的目标就是:控制血压平稳,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
下面再来谈一下高血压控制目标值的问题很多时候,大家会把高血压的诊断值和高血压控制的目标值混为一谈,其实高血压的诊断值,不管什么年龄阶段,都是140/90这样的水平,两次或多次诊室测量值超出这个值,即可确诊为高血压;
而高血压控制的目标值,却并非是达到140/90
年龄阶段不同,身体情况不同,血压情况也千差万别,多数中青年人出现高血压,会存在低压偏高,而收缩压还未超标,压差低的情况出现,而很多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年人,则出现单纯收缩压高,而低压正常或偏低,压差偏大的情况,对于不同的情况,高血压控制的目标值当然也有所不同。
通常对于65岁
而如果是年龄较大的老年人,比如年龄超过65岁的情况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如果长期存在舒张压偏低,甚至到了60左右的情况,可以考虑以控制收缩压为准,如果身体耐受,控制到140/90
年龄再往上涨,到了80岁
在服药调理血压期间,在控制收缩压不要过高的同时,也要注意舒张压的情况,如果为了控制好高压,而把低压降的过低,反而不利于身体各个脏器的血液灌注,引起更大更多的健康损害风险。

参考:
正常人的血压是100-120/60-80mmHg。
前面这个100-120是指收缩压,也叫高压,是心脏收缩泵血的时候产生的压力;
60-80是指舒张压,也叫低压,是心脏舒张的时候大血管里面的压力。
正常人的收缩压应该是100-120mmHg,舒张压应该是60-80mmHg,合起来就是上面的100-120/60-80mmHg,正常人一天当中的血压都是波动的,平静的时候血压偏低,活动或激动的时候血压偏高,但随后还是会回复到正常水平的。
所以你上一个小时测量的可能是110/70mmHg,现在测量的可能是116/68mmHg,这都是可能的,因为人的血压就是波动的,随着心跳的变化而变化,而心跳又是跟人的活动状态有关。
所以血压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但再怎么变化,一般平静状态下都应该是100-120/60-80mmHg这个范围。
过高的血压是不好的,比如当收缩压超过140mmHg,或者舒张压超过90mmhg,我们就称之为高血压了,有人的血压高到200/100mmHg,都是有的。
这么高的血压,肯定是血管是有损坏的,短期内不见得有明显影响,但如果长期以往,血管受到这么高的压力冲击,血管容易硬化,硬化的血管又反过来加重高血压,恶性循环。
高血压本身不可怕,但是高血压可能导致脑出血啊,这么高的血压随时可能冲破血管,如果是大脑的血管破裂了,那就是脑出血,中风。
如果是心脏的血管又血栓形成、出血等,那就是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这些并发症才是可怕的。
所以,我们要把血压将下来。
一般收缩压降到140mmHg
但血压也不是越低越好,因为血压过低的话可能会导致脑供血不足,其他脏器供血不足,会出现缺血的症状。

参考:
以目前的医疗技术,我们确实无法治愈原发性高血压。
只有通过长期的综合治疗,将血压控制在目标范围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当血压持续升高后,由于血管壁所承受的压力太大,导致血管内皮受损,继发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管腔狭窄,导致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组织缺血,引起一些列并发症,如脑卒中、心力衰竭、慢性肾衰竭等,严重影响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所以,我们需要积极控制血压,尽量减少其带来的伤害。
(一)治疗高血压的目的是防止并发症(1)脑卒中脑动脉粥样硬化并斑块形成时,若斑块破裂可,可并发血栓形成,使脑动脉管腔更窄,血流减少,完全闭塞时,则可并发脑梗塞。
其次,长期高血压可使脑血管形成微动脉瘤,一旦破裂则发生脑出血。
(2)冠心病当动脉粥样硬化累积冠脉时,导致冠脉狭窄,致使心肌缺血缺氧,并发冠心病,若斑块破裂,继发血栓形成,会使冠脉严重狭窄甚至闭塞,引发急性心肌梗塞。
(3)心力衰竭当血流压力升高,心肌在长期高压的作用下,可引起心肌细胞肥大及间质纤维化,导致左心室肥厚及扩张,并发高血压性心脏病。
若不及时干预,则可以进一步发展为心力衰竭。
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
(4)慢性肾衰竭高血压患者如果不及时控制血压,长期高血压及肾动脉硬化会引起肾脏缺血,使肾功能受损,严重时可发展为肾衰竭、尿毒症。
(5)视网膜出血在长期高压的作用下,视网膜小动脉会随着病程进展出现硬化,甚至视网膜出血。
若不及时治疗,将严重影响预后。
(二)高血压的控制目标普通患者血压应<140/90 mmHg。
但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收缩压控制在150 mmHg
但如果合并冠心病、糖尿病、肾功能不全、心力衰竭时,血压应<130/80 mmHg。
所以,我们治疗高血压的目的主要是防止其并发症的发生,若不及时控制血压,高血压累及到的每一个器官都可能出现并发症,随着病情的进展,只会越来越严重。
所以,高血压需要早期干预,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或药物治疗及时控制血压,将血压控制在目标范围内,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出现。

参考:
对于大部分高血压患者来说,都应该属于原发性高血压范畴。
而原发性高血压是无法治愈的。
那么,不同高血压患者血压应该降到多少呢?
1、一般的高血压患者血压应该降至<140/90mmHg,能耐受者可以降至<130/80mmHg;
2、65-79岁的老年人,血压首先应该降至<150/90mmHg,如果可以耐受可以进一步降低至<140/90mmHg;
3、80岁

参考:
非常好的一个问题!因为每个阶段高血压的治疗目标不一样,甚至每
我们说的正常血压必须结合个体。
经常能在门诊碰到七八十岁的高血压老人,问王医生,他的血压应该降到多少?
七八十岁的老人,当然不能按140/90的血压标准去要求了!这是我国血压参考标准也就是如果小于65岁左右,我们还是按照这个标准,尽量把血压降到140/90mmHg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不能教条的还是按照这个标准。
但我们必须了解老年人,老年人有自己的特点,不能死板的按照140/90mmHg的标准来衡量。
老年人主动脉及其他大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壁的弹性和伸展性降低,出现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舒张压正常或下降,脉压增大,我们参考高压就行了。
王医生总能遇到老人问,我低压都58了,是不是不能吃降压药了。
我说您高压多少?
高压将近150。
那还得继续吃降压药,主要参考高压。
我国目前老年人高血压建议:65~79岁,150/90
>80岁,150/90
老年人选用降压药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
因为 如果降压太快,会导致脑梗死。
老年人常常合并脑供血不足,我们更不能按照140/90来要求,血压可以适当放宽。
对待老年人,高血压,更需要个体化诊治,不能严格按照140/90mmHg的标准,需要根据
尤其注意检查有没有心脑肾靶器官损害。
有脑供血不足或脑梗塞者血压适当放宽一点。
原则就是如果降到140/90
4、所有的证据并不适用于同一个降压标准,对于<65岁的患者,推荐的收缩压目标是120~ 130 mmHg;
5、对≥65岁的患者,推荐的收缩压目标是130~ 140 mmHg,即随着患者的年龄增加,推荐的目标值有所上升。
6、推荐糖尿病患者的收缩压目标为130 mmHg或者更低,但前提是患者能耐受,另外要密切监测不良事件。
7、慢性肾病患者的目标血压是130~ 140 mmHg。
8、脑卒中/短暂脑缺血后患者的目标血压是120~ 130 mmHg。
9、新版指南的一个更新是,不能把诊室收缩压降至<120 mmHg,这是个重要推荐。
大的原则就是,年龄越大,血压可放的越宽,合并脑供血不足可以放的宽一点,甚至可以到150/90mmHg如果不是高龄,不是脑供血不足,尤其合并糖尿病、冠心病、心衰、心绞痛更应该严格控制血压在120/70mmHg左右。

参考:
像高血压、糖尿病这样的慢性病,既然都治不好了,那为啥还要治呢?
可不可以不管呢?
相信很多人有这样的想法。
高血压、糖尿病再加上一个高血脂,这3种病可以说是万恶之源。
可怕的并不是疾病本身,而是它们带来的并发症。
高血压如果不控制,会引起头痛、心悸、耳鸣等不适症状。
长期血压控制较差,容易诱发中风、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高血压还是导致心梗、脑梗、肾衰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数据显示,每年有200万人死于与高血压有关的疾病,而因心脑血管病导致的死亡占国民总死亡的41%左右,足以可见高血压的威力了吧?
此外,长期的高血压,还会促使眼底动脉硬化,形成血栓,影响视力甚至导致失明。
高血压还会引起下肢血管硬化,导致血流不畅而引起部分细胞缺血坏死,如足部细胞坏死可致截肢。
我们身体的重要器官,都可能受到高血压的损害。
所以说,高血压的治疗目标就是预防各类并发症,把健康风险降到最低。
这就跟糖尿病人控制血糖一样,也是为了预防并发症。
因为夺走患者生命的并不是高血压、糖尿病,而是它们带来的各种并发症。
更多三高知识,
欢喜
那么我们不能治愈的高血压,我们能做什么,我们的目标什么哪?
其实我们的目标是减少由于长期血压高导致的一些严重的并发症,比如心脑血管疾病,如脑出血,脑梗,心梗,还有高血压肾病,还有动脉硬化,高血压急症等等。
怎么能有效的减低这些严重的并发症的发生哪?有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把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内。
这个血压标准是经过大量的临床研究得出的,如果血压高于这个值,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会大大增加。
去年美国把正常血压的值改为90-130/60-80mmHg了,所有血压能控制在这个范围内更好。
大家一定要明白血压越高,出现并发症的时间可能越快,不要因为血压高,短期内没事而不重视。

还有很多手术后因为血压高难以控制的患者。
所以,有高血压的患者,通过规律吃药,饮食控制,规律锻炼,心态平稳等,把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
“快乐的小大夫”每天为您推送健康医学知识,分享病例,不要忘记点击右上角
循证医学表明,降压治疗可降低脑卒中风险35%~40%,降低心肌梗死风险20%~25%,降低心衰风险超过50%。
首先,目前对于高血压病的发病机制确实还不是太清楚,只是知道可能在遗传的基础上,在后天肥胖、生活不规律等因素影响下,发生的血压升高。
我国目前约有2.7亿高血压病患者,其实很多患者没有任何症状,只是在偶然体检中发现的血压升高并最终确诊为高血压病。
如果高血压病不经治疗,最终会导致脑卒中、心脏病、肾脏病的发生。
至于发生的风险主要和血压升高的具体数值、靶器官损害的情况及临床有无心脑肾等并发症有关。
而通过降压治疗,使血压数值达标后,可明显降低这些临床并发症的发生。
所以高血压虽不能彻底治愈,但通过药物降压治疗达标后,可明显减少心脑肾这些临床并发症的发生,降压治疗的最终目的是控制或延缓高血压对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

参考:
一、高血压能不能治愈?
要说高血压不能治愈,大多数情况下是指原发性高血压不能治愈!但高血压中,原发性高血压只占95%,还有5%的高血压属于继发性高血压!所谓的继发性高血压,就是指患者的高血压是继发于某一种疾病之后!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主要有肾动脉狭窄,肾上腺腺瘤等等,而继发性高血压,大多数情况下根除继发性的疾病之后,高血压大多则可以恢复正常!这样的情况,就是可以根治的高血压,而这样的高血压并不多见! 二、高血压治疗的目的是什么?
其实高血压治疗的目的并不是简单的控制血压,高血压治疗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控制血压,减少高血压带来的症状!二是控制血压,减少高血压带来的不良预后,也就是常说的预防并发症!所以,明白高血压治疗的目的,我们就知道高血压为什么要达到理想的目标了!三、高血压的降压目标是多少?
高血压的降压目标,根据合并的疾病不同,其降压目标也不尽相同! 不考虑其他因素,我们的降压目标均为<140/90 mmHg,包括老年人;
对于<65岁的患者,推荐的收缩压目标是120~ 130 mmHg;
而对于≥65岁的患者,推荐的收缩压目标是130~ 140 mmHg,也就是说,随着患者的年龄增加,降压的目标值也是稍微有所上升,年龄越大,血压的控制目标也可以放的更宽,所以,降压目标也是因人而异的!
参考:
如果高血压不能治愈,那么高血压治疗的目标是什么?
我们都知道患了高血压的人需要终生服药,这样才能更好的控制血压,因为高血压本身控制的不好同样会致命,二高血压长期控制不好,还会引发各种并发症,而这些高血压的并发症才是高血压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长期的高血压控制不佳,那么会引发很多的问题,如脑梗死/冠心病还有高血压肾病等疾病,而这些疾病,都会严重影响未来的生存质量,并且如果血压过高,如高压高过180控制不佳的,这种现象已经属于高血压危象,随时都会有生命的危险,因此高血压控制血压的平稳格外的重要,因此控制血压平稳正常可以帮助延缓这些并发症的到来。
那么对于高血压应该如何控制不仅仅要从饮食上作调整,还需要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运动习惯。
如低盐低油低脂饮食,并且还需要注意蛋白质的摄入,避免给肾脏带来太大的负担。
并且最好每天养成运动的习惯,运动不仅可以帮助控制体重,还能够有效的帮助降低血压,因此每天最好都能有1个小时的集中运动,养成习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