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分兵时卢俊义和宋江的军队相比谁的更厉害

水浒传中,卢俊义和宋江分兵不止一次。
咱们就以破辽国时候的一次有明显描述的分兵为例吧。
留下柴进,李应,李俊,张横,张顺,阮家三弟兄,王矮虎,一丈青,孙新,顾大嫂,张青,孙二娘,裴宣,萧让,宋清,乐和,安道全,皇甫端,童威,童猛,王定六,都随赵枢密在檀州守御,其余诸将,分作左右二军。
宋先锋总领左军人马四十八员:军师吴用,公孙胜,林冲,花荣,秦明,黄信,朱同,雷横,刘唐,李逵,鲁智深,武松,杨雄,石秀,孙新,孙立, 欧鹏,邓飞,吕方,郭盛,樊瑞,鲍旭,项充,李衮,穆弘,穆春,孔明,孔亮,燕顺,马麟,施恩,薛永,宋万,杜迁,朱贵,朱富,凌震,汤隆,蔡福,蔡庆,戴宗,蒋敬,金大坚,段景住,时迁,郁保四,孟康。
卢先锋驻领右军人马三十七员:军师朱武,关胜,呼延灼,董平,张清,索超,徐宁,燕青,史进,解珍,解宝,韩滔,彭玘,宣赞,郝思文,单廷桂,魏定国,陈达,杨春,李忠,周通,陶宗旺,郑天寿,龚旺,丁得孙,邹渊,邹润,李立,李云,焦挺,石勇,侯健,杜兴,曹正,杨林,白胜。
分兵已罢这里可以看出,108将85人出击。
其中宋江一路是48人,卢俊义一路是37人,数量上宋江就比卢俊义多了百分之三十。
从高端人员的配比来看,五虎将,宋江这边有两个(林冲秦明),卢俊义有三个(董平呼延灼关胜),卢俊义一路比较多。
八彪将,宋江有花荣、朱仝、穆弘三个,卢俊义有张清、索超、徐宁、史进四个(杨志在这个版本里不见了……),还是卢俊义较多。
步军十大将,宋江有李逵、刘唐、鲁智深、武松、杨雄、石秀、雷横七个,卢俊义有燕青、解珍,解宝三个,宋江数量不但多,而且质量明显碾压,解珍解宝就是俩凑数的。
而在谋士方面,宋江一路有正军师吴用和超级大法师公孙胜、小法师樊瑞,卢俊义则只有副军师朱武,双方差距明显。
尤其是公孙胜给了宋江,樊瑞都不给卢俊义,明显不公。
因此整体来看,卢俊义这一路在马军将领方面占优,加上卢俊义本人的武艺,朱武本身善于阵法,这一路阵前交锋明显是碾压。
而宋江一路在将领总数、步军、计谋和妖术方面明显占优。
或者换句话说,按照水浒里面的打法,卢俊义这一路挺好看,一水儿的正牌官军降将,威风凛凛。
但真斗起来,还是宋江这一路更能打,更实用,实力略强。

参考:
打下润州后,南军伪枢密使吕师囊领着六个统制官退守丹徒县。
鉴于大军士气正盛,宋江又急调关胜、林冲、秦明、呼延灼、董平、花荣、徐宁、朱仝、索超、杨志十员大将引兵五千攻打丹徒县。
这十人包括了五虎上将,和五个八骠骑,所以实力不多说,剁了邢政后,吕师囊见大势已去便放弃了丹徒县。
打下丹徒县后,梁山集团下一个目标便是南军的四个重镇:宣州、湖州、苏州、常州。
于是,宋江和卢俊义就行了第一次分兵,宋江带着正偏将42人攻打苏州常州。
卢俊义带着正偏将47人攻打宣州,湖州。
宋先锋分领将佐攻打常苏二处,正偏将共计四十二人,正将一十三员,偏将二十九员:正将:先锋使“呼保义”宋江,军师“智多星”吴用,“扑天雕”李应,“大刀”关胜,“小李广”花荣,“霹雳火”秦明,“金手”徐宁,“美髯公”朱仝,“花和尚”鲁智深,“行者”武松,“九纹龙”史进,“黑旋风”李逵,“神行太保”戴宗。
偏将:“镇三山”黄信,“病尉迟”孙立,“井木犴”郝思文“丑郡马”宣赞,“百胜将”韩滔,“天目将”彭玘,“混世魔王”樊瑞,“铁笛仙”马麟,“锦毛虎”燕顺,“八臂那叱”项充,“飞天大圣”李衮,“丧门神”鲍旭,“矮脚虎”王英,“一丈青”扈三娘,“锦豹子”杨林,“金眼彪”施恩,“鬼脸儿”杜兴,“毛头星”孔明,“独火星”孔亮,“轰天雷”凌振,“铁臂膊”蔡福,“一枝花”蔡庆,“金毛犬”段景住,“通臂猿”侯健,“神算子”蒋敬,“神医”安道全,“险道神”郁保四,“铁扇子”宋清,“铁面孔目”裴宣。
宋江这一部兵力:三万整。
副先锋卢俊义亦分将佐攻打宣湖二处,正偏将佐共四十七员,正将一十四员,偏将三十三员:正将:副先锋“玉麒麟”卢俊义,军师“神机”朱武,“小旋风”柴进,“豹子头”林冲,“双枪将”董平,“双鞭”呼延灼,“急先锋”索超,“没遮拦”穆弘,“病关索”杨雄,“插翅虎”雷横,“两头蛇”解珍,“双尾蝎”解宝,“没羽箭”张清,“赤发鬼”刘唐,“浪子”燕青偏将“圣水将”单延珪,“神火将”魏定国,“小温侯”吕方,“赛仁贵”郭盛,“摩云金翅”欧鹏,“火眼狻猊”邓飞,“打虎将”李忠,“小霸王”周通,“跳涧虎”陈达,“白花蛇”杨春,“病大虫”薛永,“摸着天”杜迁,“小遮拦”穆春,“出林龙”邹渊,“独角龙”邹润,“催命判官”李立,“青眼虎”李云,“石将军”石勇,“旱地忽律”朱贵,“笑面虎”朱富,“小尉迟”孙新,“母大虫”顾大嫂,“菜园子”张青,“母夜叉”孙二娘,“白面郎君”郑天寿,“金钱豹子”汤隆,“操刀鬼”曹正,“白日鼠”白胜,“花项虎”龚旺,“中箭虎”丁得孙,“活闪婆”王定六,“鼓上蚤”时迁。
卢俊义这一部兵力:三万整乍一看,卢俊义实力更强,实际上呢?
梁山总共只有六万兵力,却分散实力作战,而卢俊义走的又是艰难险峻的山区。
不知道这是不是宋大黑的阴谋,反正这又不是他第一次这样坑队友了。
所以说关于哪一支军队更厉害,实在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儿了。
——————————————————————————————分割线————————————————————————打下杭州后,梁山集团已经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创。
梁山五虎上将之一的双枪将董平在独松关,为了给周通报仇,不顾左臂被炮火扫伤不能使用双枪,梁山上堂堂一员马军五虎上将,本应坐镇中军、调兵遣将、独当一面,却弃马步战,不仅有失主将身份,更是玩忽职守。
可怜董平作为水浒里顶尖高手之一,有万夫不当之勇,对战十兵马都监、十节度使、北上抗辽未曾折了风头,没能死于神一样的对手,却被小小的张韬一刀剁成两段;
同行的没羽箭张清也头脑发热,放弃独步天下的飞石绝技,枪法又实在太水不如卢俊义、董平、林冲那么犀利,被厉天闰戳死。
董平、张清、索超等人的阵亡,对宋大黑的打击还是挺大的,所以宋江一连几十天都不敢出战,直到张招讨催促出兵这才与卢俊义商量起了作战计划。
不觉迅速光阴,早过了数十日。
张招讨差文书来,催促先锋进兵。
宋江与吴用请卢俊义商议:“此去睦州,沿江直抵贼巢。
此去歙州,却从昱岭关小路而去。
今从此处分兵征剿,不知贤弟兵取何处?
”卢俊义道:“主兵遣将,听从哥哥严令,安敢选择?
”宋江道:“虽然如此,试看天命。
”作两队分定人数,写成两处阄子,焚香祈祷,各阄一处。
宋江拈阄得睦州,卢俊义拈阄得歙州。
宋江道:“方腊贼巢,正是清溪县帮源洞中。
贤弟取了歙州,可屯住军马,申文飞报知会,约日同攻清溪贼洞。
”卢俊义便请宋公明酌量分调将佐军校。
于是,在最后的大决战前夕,梁山集团就行了第二次分兵。
先锋使宋江带领正偏将佐三十六员,攻取睦州并乌龙岭:军师吴用,关胜,花荣,秦明,李应,戴宗,朱仝,李逵,鲁智深,武松,解珍,解宝,吕方,郭盛,樊瑞,马麟,燕顺,宋清,项充,李衮,王英,扈三娘,凌振,杜兴,蔡福,蔡庆。
裴宣,蒋敬,郁保,四水军头领正偏将佐七员,部领船只,随军征进睦州:李俊,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童猛,童威,孟康副先锋卢俊义管领正偏将佐二十八员,收取歙州并昱岭关:军师朱武,林冲,呼延灼,史进,杨雄,石秀。
单廷圭,魏定国,孙立,黄信,欧鹏,杜迁,陈达,杨春,李忠,薛永,邹渊,李立,李云,邹润,汤隆,石勇,时迁,丁得孙,孙新,顾大嫂,张青,孙二娘卢俊义这次走的又是艰难险峻的昱岭关一带山区。
不知道这次又是不是宋大黑的阴谋,反正上次分兵就坑卢俊义一次了。
而卢二傻的智商需要充值,在大名府宋江、吴用设计陷害他,使他九死一生、家破人亡,他还感激涕零呢,统帅能力可见一斑。
搞情报工作本该让鼓上蚤时迁这样机智灵敏的人来完成,但卢二傻竟然派史进、石秀等六条好汉带领三千人马大张旗鼓地前去出哨打探,结果九纹龙史进、拼命三郞石秀两员正将、跳涧虎陈达、白花蛇杨春、打虎将李忠、病大虫薛永四员偏将都在昱岭关前被乱箭射死。
这六条好汉之死和这个错误的分兵策略大大相关,另外在卢俊义行军的湖州、歙州等地的人员伤亡也可以大大减少。
同时,厚黑统帅宋江和狗头军师吴用的军事能力也很烂。
论武艺,梁山五虎上将每一个都是一等一高手,在军事指挥能力上,每一个都可以单独拿出来独当一面,派谁去阻击石宝都可以,在乌龙岭,就算梁山五虎没在身边,没将可调,但宋江、吴用竟然派实力平平甚至在小彪将里算最弱的铁笛仙马麟和锦毛虎燕顺去阻击智勇双全的石宝元帅,这远比马谡守街亭还不靠谱。
实际上到了这个时候,梁山将领已经是有些捉襟见肘了。
梁山的主力军,五虎上将还剩四个到好说。
八骠骑、十六小彪将、十步军头领、十七步军将校到了这个时候已经没剩下几
尚书王寅一介文官,在战争尾声以一敌四不说,还杀了青眼虎李云和石将军石勇。
在战争胜利的黎明之前,跟随李俊前去诈降的短命二郎阮小五被左丞相娄敏中杀死。
在摩尼主义、方腊思想、方天定理论的指导下,南军将士个个都好好造反、天天砍人,连江南的文官都能如此彪悍。
梁山好汉南征方腊路线
(注:睦州到清溪、清溪到帮源洞应是宋江的行军路线,黄海应为东海。

参考:
卢俊义噻,有林冲,鲁智深,武松,杨雄,郭盛,黄信。
时迁,阮氏三雄。
这些是卢俊义的师兄弟和小师叔,跟卢俊义的师傅扯得上关系的。
军师朱武,杨志,呼延灼,秦明,索超,曹正是林冲的徒弟,他应该是这1伙的,张青,顾大嫂,跟武松关系好,石秀跟杨雄关系不1般,应该跟卢俊义,张青跟孙新孙立邹渊邹润是亲戚,应该是卢俊义这边的,白胜,杜迁,宋万,是林冲这边的,卢俊义这边势力要大些
参考:
宋江的更厉害。
宋江带领的梁山好汉征讨辽国、田虎、王庆、方腊时多次与卢俊义兵分两路,每次分的将领也是不一样的。
征辽攻打蓟州宋江带48人攻打平峪县,主要将领有吴用、公孙胜、林冲、花荣、秦明、杨志、李逵、鲁智深、武松、戴宗、樊瑞、鲍旭、项充、 李衮、凌振、时迁等。
卢俊义带37人攻打玉田县,主要将领有朱武、关胜、呼延灼、董平、张清、索超、徐宁、燕青、史进等。
这次毫无疑问的是宋江带领的人马更加强大,公孙胜、樊瑞两个法师,炮手凌振,打探消息的好手时迁,步军马军高手,李逵、鲍旭、项充、李衮四人带领的刀牌手。
卢俊义这边就差远了,就有几个马军高手,步军高手全部都在宋江那边,这边是一个也没有,各类特殊技能的人员这边也是一个也没有。
征讨田虎兵分东西两路宋江带47人攻打东路,主要将领有吴用、林冲、索超、徐宁、孙立、张清、樊瑞、鲁智深、武松、燕青、李逵四人组、凌振、安道全、皇甫端、时迁等。
卢俊义带40人攻打西路,主要将领有朱武、秦明、杨志等。
这次还是宋江带的人更加强大,也更全面,马步军高手,特殊兵种,法师,炮手,医师,打探消息的等等各类人才都有。
卢俊义这边差远了,就两个比较厉害的高手,燕青都跟着宋江了,其他的带了孔明、孔亮、杜迁、宋万这些人,都是没有什么战力的,也没有特别的技能人才。
征讨方腊宋江带42人攻打常州苏州二处,主要将领有吴用、李应、关胜 、花荣、秦明、徐宁、鲁智深、武松、史进、戴宗、李逵四人组、樊瑞、凌振、安道全等人。
卢俊义带47人攻打宣州湖州二处,主要将领有朱武 、林冲、董平、呼延灼、索超、张清、燕青、时迁等人。
这次虽然卢俊义带领的人数比较多,但是还是马军高手比较多,有个可以打探情报的时迁。
炮手、医师、法师、特殊人才还是大多都在宋江一边。
另外宋江这边虽然是42人,还有8大水军头领,石秀,造船的孟康都是在前边开路了,所以还是宋江这边实力更大。
南方是水军展现身手的地方,而不是卢俊义带领的马军更厉害。
攻打睦州歙州分兵宋江带36人攻打睦州和乌龙岭,主要将领有关胜、花荣、秦明、戴宗、李逵、鲁智深、武松、樊瑞、项充、李衮、凌振、水军6头领、孟康等人。
卢俊义带28人攻打歙州和昱岭关,主要将领有朱武、林冲、呼延灼、史进、孙立、时迁等人。
毫无疑问还是宋江的人马更加强大和全面。
总结这几次大分兵,宋江的军师是吴用,吴用并没有什么显眼的计谋。
卢俊义的标配军师是朱武,朱武的计谋和战略还是很显眼的,像攻打昱岭关,让时迁放火,随后看穿庞万春的劫营倒悬羊敲鼓埋伏。
再看将领的分配。
梁山有两个法师公孙胜和樊瑞,这两个都在的时候都在宋江一方,连樊瑞也没有分配给卢俊义。
征方腊的时候,公孙胜走了,樊瑞更不会给卢俊义了。
马军的分配卢俊义这边还是差不多的,但是步军就不行了,武松、鲁智深一直在宋江一方。
还有李逵的四人组,战力也是很高的,也是一直跟随宋江。
还有就是水军,大小头领,甚至造船的孟康都是一直跟随宋江。
特殊人才中,炮手凌振一直跟随宋江,医生安道全一直跟随宋江,兽医皇甫端,送信的戴宗也是跟随宋江。
卢俊义每次带的都是李忠、周通、张青、孙二娘、李立、曹正、朱富、白胜、杜迁、宋万这些没什么战力排名80开外的人。
综合实力卢俊义远远比不上宋江的,毕竟宋江边这会法术的、使用火炮的在战场上不是几个厉害战将可以比的。
凌振曾用火炮打死包道乙,还多次放炮震慑敌人,卢俊义武艺是厉害,可是再厉害也比不了法术和火炮。
宋江这边还可以水陆并进,卢俊义就只能骑马陆战了。
毕竟宋江是老大,带的人是又多又全面,实力也厉害。

参考:
分兵不是分家,有战术的需要。
宋江吴用本身不是马上将领,行军打仗时更适合周围有步军将领保护陪伴,兼顾打仗,自然分配多一些步军将领,因为步军移动慢,相互配合照应比较迟缓,所以多配备一些马步将领也是必要。
而卢俊义本是一个马步精通的悍将,麾下多由骑军将领组成,一方面可以组成精锐的快速突击力量,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发挥卢俊义攻坚拔寨的独特才能,与宋江一路形成主奇配合、快慢兼有的灵活用兵,好似一双格斗的拳头,关键是这两路不但各具特色将领还都非常强悍,重拳之下鲜有对手。

参考:
卢俊义更有实力,梁山众多都跟他有过交际,林冲,关胜,燕青等等,而且卢俊义有过实战经验,有一定军事才能,宋江无法和他比,宋江只是一个乡镇级的朝廷的仕官,也就是李奎能最听的他的,虽然是头领有一定号召力,但是粱山好汉,都是逼的上山入伙的。

参考:
,宋江完胜,一个吴总就抗他好几个人
参考:
卢俊义更厉害,因为主帅卢俊义比宋江厉害,军师朱武比吴用厉害,主帅的跟班燕青比孔明,孔亮,李逵厉害
参考:
宋江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