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十年代去小卖部买酒买酱油为什么说打酒打酱油

今天生活好了,孩子都穿上了名牌鞋,女孩子用上了名包包,电脑也普及到了幼儿。
想想六七十年代,老一辈人过日子都是零拷散装。
无论老酒酱油,都是拿着杯具去秤份量。
见面就是这两句话:"阿六,到啥地方去?
""阿三,我拷老酒去。
""洋山圩,你干啥?
""芋奶头,我打酱油去。
"一般到粮油店或烟纸店,去购散装食品。
当时人们工资普遍低,一分一厘都是精打细算。
坐车丶饮料丶看电影等,都是几分钱。
记得当时二角罗卜干可是一大包。
当时穿戴的衣裤,有的不是阿哥阿姐穿过传承下来,就是叫裁缝用布料做的,生活几乎就是散装合成的。
人们不会盹积食品,多购置物品,都是走一步,算一步;
过一天,是一天。
一直到日本日清油脂公司进入,桶装油开始打入中国市场,人们才接受了包装物。
随着超市陆续推出,传统的粮油模式才渐渐消失。
散装散架了,包装上市了。
老百姓开始习惯了"整存整取",而零吊生意竟成了绝唱了。

参考:
打。
是动词也是量词,一打为十二个为整.打酒打酱油是在那个年代的商品大都是散装(如盐)。
所以人们习惯叫打。

参考:

当然各是各的提子,打酱油就打酱油,不能也用来打酒。
原来遗爱祠小街的油腊铺,就有类似的竹提子。
比如说我打二两酒,营业员就用小号竹提子,在酒坛子里勾两下用敞子倒进瓶子里。
当然打酒的提子,不会去舀酱油,那样会带上咸味。
那时我喜欢跑腿。
因为无论是给自家或是帮外人,去打酒打酱油都有点搞头。
比如说大人会多给一两分钱,打了酒或酱油,就可以买一两个硬糖甜嘴了、所以我喜欢跑腿这差事。
油腊铺提子(量具),几乎是竹子制的。
八十年代后,才有了塑料提子敞子,最后才用不锈钢制的提子。
为什么说到小卖部买酒买酱油,要说成打酒打酱油呢,我想是跟量酒量酱油的提子有关。
你看嘛,营业员听说你要买酒,她就拿酒提子在酒瓮里舀,再用敞子倒进你拿的瓶子里。
用打字,就比较形象了。

都是要拿个容器去装的。

参考:
凡是自带容器,购买散装液体,都叫打x。
因为是液体用像打水一样的容器量多少,所以动词用打。
打醋,大酒,打酱油,打煤油。
而固体散装则用称。
称二两茶叶,称盐。
整包装买的就是买,买饼干,买烟,买洋火。
用尺子量的东西,叫扯,扯白洋布,扯花布。

参考:
那个年代酒和酱一般盛在一个大缸里,需要时用一酒提子(类似竹筒之类的勺子)放进缸里取酒或酱油出来,人们将此动称为“打”。
“打”这个词意义广泛,不只有“打击”之意。

参考:
因为当时是计划经济,各种食品等又缺乏!酱油存放在一个缸里,营业员得用一个类似于大木质的勺子,从缸里打出酱油,俗称打酱油!
参考:
六七十年代,任何一个城市都没有超市不说,副食店里卖的酒和酱油,尽管有整瓶装的,但买的人也不多。
为什么?
一个字:贵!您比如:那会儿的红星二锅头白酒是一块七一瓶,可副食店里零打的散白酒是一毛或一毛三一两。
而酱油呢?
拿瓶换一毛五一瓶,可要是打散酱油一毛钱就够了。
看到这,现在的年轻人或许说了,差几分钱的事儿,干嘛那么在意呢?
因为在那会儿,许多人的工资一天才挣一块多,我学徒的时候都进入八十年代了,一个月的工资才十八块钱,合每天几毛钱而已,你说这几分钱它是个钱不?
那么,为什么买酒买酱油不说买,而要说“打”呢?
其实,除了酒、酱油说“打”,醋也用“打”,为什么都要用这个“打”字呢?
因为买这些个液体的东西,都是不用秤约的,而是用“提”!副食店里的大柜台上,一般都会摆着两个大酒坛子,坛子上是一个用红布包着的木头盖子。
买酒时,售货员打开盖儿,用一个木头或者竹子做的“提”,从酒坛子中提出一“提”酒来,倒在插着漏斗的瓶子里。
而酱油、醋呢,则都是放在大水缸里,缸沿儿上挂着一斤、半斤的大“提”,有人买时,把漏斗往瓶子里一插,用“提”在缸里一舀、再一倒,齐活!那为什么用这个“打”字呢?
因为“打”字本身就含有“舀取”的意思。
用“提”在坛子或缸中“舀取”,说成“打”不仅顺口,也是顺理成章的吧!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