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共和》这部剧中的那些场景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印象最深的场景,莫过于孙中山面见隆裕太后的桥段!这段历史上并未发生的会面,绝对能够宣告《走向共和》的剧终,堪称全剧最高潮!孙中山一生曾三次进京,1894年,甲午战争前夕,此时的隆裕太后乃系深居后宫的大清皇后;
1912年,清帝逊位,孙中山入京同袁世凯共商国是,期间,隆裕太后曾派遣摄政王载沣宴请孙中山,但其本人并未亲往;
1913年,隆裕太后崩逝,孙中山于1924年最后一次入京并于三个月后患癌病逝。
也就是说,推翻满清、建立共和的孙中山和临朝称制、退位让国的隆裕太后并没有见过面。
只是,这样两位从“相对而行”逐渐“相向而行”的人物未曾蒙面实在遗憾,于是,《走向共和》便刻意安排了这样一场并不存在的会面。
见到隆裕太后,孙中山赶紧伸出了手,想以握手之礼相见。
这一点,袁世凯和孙中山有着本质上的不同,想当初,清帝退位,袁世凯专门扶正了宣统皇帝,最后跪了一次。
小皇帝问起原因,袁世凯回答:没什么,习惯了!孙中山未曾于清廷为官,而且自幼接受了西方教育,自然不会有袁世凯那般刻在骨子里的奴性。
只是,隆裕太后到底曾经君临天下,只是轻飘给出了这样一句:你就不必跪了!一个曾经当过太后,一个曾经当过大总统,隆裕太后似乎再也找不到更合适的开场白。
只是,隆裕太后的这句话也满是技巧——“你不必跪”是恩赐,是特赏,仍是大清皇太后的模样;
可如果是“你不用跪”,可就是承认了孙中山的大总统身份,承认了清朝已然灭亡的事实。
然后,隆裕太后坐定,而孙中山仍然站在对面,这又是一次刻意的安排,目的仍是想刻意塑造隆裕太后的高高在上。
只是,在绝对实力面前,在既定事实面前,这些所谓的争强好胜都已经失去意义。
所以,等到隆裕太后问及“怎么称呼你”的时候,孙中山需要提醒一下眼前这位仍活在大清朝的退位太后了:您就叫我孙文,您是已经退位的皇太后,
你已经退位了,我已经下野了,但你需要认清一个现实——现在已经是民国了,我们都是普通公民了,已经平等了!孙中山的这句话进攻性极强,几乎直接击溃了隆裕太后仅剩的骄傲。
没办法,这是事实,隆裕太后只能缓和语气,甚至开始讨好孙中山:我和皇上还是很感谢你的,你的南京政府对我们娘俩的待遇还是很优厚的!没等孙中山给出回应,隆裕太后吩咐旁边的小德张:小德子,请先生坐吧!注意,是“感谢”;
注意,是“请坐”;
隆裕太后已经逐渐适合了自己的“公民”身份。
只是,孙中山并不想接受这份“感谢”,一来,这份功劳争来没有意义;
二来,面对隆裕太后的突然“客气”,孙中山一时没有反应过来,甚至还有些不适应,他急需一个话题来岔开这种尴尬。
想来想去,两人之间的交集也就只有袁世凯一人,于是,孙中山给出了这样的问题:这都是袁世凯得以从中斡旋!可一听到袁世凯的名字,隆裕太后立马生气了,直接拦下了孙中山的话:你少跟我提,别跟我提他,这个忘恩负义的东西!老佛爷在世就说了,袁世凯首鼠两端,真是一针见血!注意,“少跟我提”和“别跟我提”之间,隆裕太后有一个明显的停顿,原因何在?
“少跟我提”,带有明显的强制性质,仍是皇太后的味道;
而“别跟我提”,就是商量口吻,就是平等对话的意思了!很明显,孙中山刚才的一席话,确实让隆裕太后长了记性,不敢再以皇太后之尊,强行压制!借用袁世凯,两人之间重新找到了对话话题;
可隆裕太后对袁世凯的指责却说明她仍然认为清朝的灭亡是一个错误,是源于袁世凯的首鼠两端。
也就是说,此时的隆裕太后仍然认定面前的孙中山是造反,是乱臣贼子!一直致力于推翻满清、实现共和的孙中山,自然不会允许隆裕太后有此想法,他必须予以纠正:共和国能够顺利建成,清王朝能够全身而退,这在世界历史上都是没有先例的。
在这一点上,您跟袁大总统都是有功劳的。
袁世凯的功劳何在?
保证了清王朝的全身而退!隆裕太后的贡献何在?
保证了共和国的顺利建成!而两者又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关系,袁世凯如果是首鼠两端,那你又算什么?
对话进行到这里,话题再次发生了转变,又从袁世凯的身上转移到了“推翻满清、实现共和”上面。
只是,隆裕太后对“实现共和”不感兴趣,但“推翻满清”被孙中山说成了是自己的功劳,她就有点坐不住了:功劳?
孙先生此话差矣!大清江山断送在我们娘俩的手上,且不说罪人,谈何功劳!对于隆裕太后而言,做出“退位让国”的决定更多的是被迫和无奈,根据《清稗类钞》的记载,隆裕太后临终曾有过“孤儿寡母,千古伤心,睹宫宇之荒凉,不知魂归何所”的悲凉感叹,而这一切的荒凉都是自己一手造就,这让隆裕太后始终不能原谅自己的决定。
对于民国而言,对于天下苍生而言,隆裕太后下令逊位无疑是“功劳”,也正因如此,民国大佬们才会如此敬重这位前朝太后,才会给出类似“女中尧舜”、“道高千古”、“以尧舜禅让之心,赞周召共和之美”的至高评价。
但对于满清遗老而言,对于满清所谓的列祖列宗而言,隆裕太后的罪过又是何其大也!谈话进行到现在,隆裕太后仍未意识到满清被推翻乃系历史潮流,不可逆转;
更没有意识到满清能有今日优待,已属不易;
孙中山还需要继续劝,继续说:不然!在世界历史上,从专制到君宪也罢,从专制到共和也罢,国变之后还能如此尊重礼遇前退位者,唯我中华民国也!换句通俗点的话说,就是:别得了便宜卖乖,按照我最初的规划,满清皇室恐将面临灭顶之灾。
对于民国而言,你的功劳是促进民国顺利建成;
可对于满清而言,你的功劳却是保全了爱新觉罗族群!所以,我说你有功,你就是有功,不接受反驳,有意见也请保留!隆裕太后听出了孙中山的话外音,但也不能再随意发火,只能平静给出回应:先生今天来,是成心气我的吧!就连生气也都尊称对方一声先生,隆裕太后的无奈,原来如此无奈!行文至此,不得不强调一下《走向共和》对细节处理的恐怖之处,伴随着如此情绪,隆裕太后开始疯狂咳嗽,这是一个心中愤怒而只能隐忍不发的人,最为正常的表现;
再看随侍一旁的小德张,一直以怨恨的眼神盯着孙中山,就因为孙中山的出现让其刚刚问鼎太监巅峰便立马跌落,这份仇恨几乎能用“不同戴天”形容。
只是,他们也只能隐忍咳嗽,也只能眼神杀人而再无法给出实际报复。
所以,孙中山不在乎这些怨恨,反倒会真诚关心太后的病情:您看来是生病了,请个医生看看吧!这句话一语双关,请个医生看看病,请个先生学学习,治好病,更要纠正你对这历史必然发展的清醒认识!隆裕太后同样给出了“一语双关”的回答:我自己的身体,我自己知道!有没有病,我自己知道;
应不应该转变认识,我心里清楚!我属于前清,你属于民国,两个时代只能碰撞而不能融合,仅此而已!碰撞,可以强行发生,但融合就在于
“看在孩子的份上”,就是要告诉隆裕太后:你生于前清,甚至也能死于前清,但宣统小皇帝却终归要活在民国,别让一个孩子抱着同样的意识,扭曲地活着!真实历史上,类似的话反倒出现在隆裕太后对宣统皇帝的临终遗言:汝生帝王家,一事未喻,而国亡,而母死,茫然不知。
吾别汝之期至矣,沟渎道途,听汝自为而已。
前路坎坷,自为之!对话结束,宣统小皇帝拿着一个座钟跑来问隆裕太后:亲爸爸,我能把这个带去玩吗?
太后没有回答,孙中山则轻轻点头,表示了赞同,更表示了赞许!钟表滴答,代表着历史车轮的前进;
“带去玩”,代表着宣统皇帝最终离开满清,走向民国。
隆裕太后,到底没能扭过孙中山,到底放开了抓住宣统皇帝的手!这场两个时代的碰撞和融合,孙中山胜出,隆裕太后完败!其实,剧情发展自此,《走向共和》足可以剧终了!(本文仅为《走向共和》的剧情解析,并不牵扯真实历史,烦请读者辨识!)
参考:
留下深刻印象的场景太多了,但孙文见康有为的这段场景,却让我仿佛回到了那个时代,一起探寻解决国家未来的思路,很是感动:李鸿章想跟美国人合办银行的事,在清朝廷掀起了轩然大波,经过一番辩论之后,众臣均反对李鸿章跟美国人合伙办银行。
如果李鸿章真办成了银行,军政大权在手,再掌握了财政大权。
北洋就不是清朝廷的北洋了,军队也不是清朝廷的军队了,军阀就此形成,那北洋政府成立的时间还得往前推。
早已退居二线的恭亲王奕?也劝李鸿章:“曾国藩为何遇事总要退三步呢?
”李鸿章不信邪,硬着头皮请慈禧太后喝英式咖啡和奶油蛋糕,但东西是吃了,办银行的事,还是打了水漂。
至此李鸿章为北洋水师筹款之事,暂时告一段落。
接下来,《走向共和》中的第三大主角,隆重登场……一、孙中山是中华民国的缔造者,伟大的民族英雄及爱国主义者,国父级人物。
以他为首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他的历史功绩不容置疑。
由于他跟康有为走的路线不同,所以二人在历史并无很多交点,唯一的交点也在维新变法失败后。
康有为逃到日本,当时孙中山在日本跟他接触,劝其放弃保皇改良主张。
但康有为不忘圣上知遇之恩,断然拒绝,由于尿不到一个壶里去,俩人的接触也就失败了。
实际上,在孙中山成名之前,也曾找过康有为,但康有为自认为学识高于孙中山,令其拜自己为师,并执弟子礼,方才肯见。
这条件,对于孙中山来说,根本不可能接受。
但在《走向共和》中,导演还是安排这俩人在甲午中日战争前就见面了。
晴天霹雳一声响,孙文突然出现在万木草堂的门口:“医学博士孙文,见过康先生!”孙中山1887年进入香港西医学院就读,第一届一共十三名学生,他是毕业的两
当时被香港总督威廉亲自颁发证书,英文名是“Dr.Sun Yat-sen”,这就是孙逸仙博士的由来。
而孙中山最早的时候信奉基督教,有个教名叫“日新”,意思就是说“得救重生、成为新人”,用奥语讲就是“逸仙”。
所以,孙中山但凡跟外国人打交道,一般落款是“孙逸仙”。
而医生的英文说法为doctor,这个词还可以理解为博士,但孙中山一出场自称博士,还是有点那啥的。
二、康有为见孙文自称医学博士,反讽一句:“我这的人都没有病!”下面这段演讲,可谓是剧中的一个小高潮了:“大清国人人有病,愚昧之病,被奴役者却以为自由着,从来不知道平等为何物,不知自爱且不懂爱人,一句话,奴才不知道自己是奴才。
”面对康有为的质疑,孙文继续说道:“四书荼毒生灵,五经钝化人心,三纲生产奴才,五常捆绑性情,这是文化之病;
普天下之大众,食不能裹腹,衣不能暖身,而王爷大官骄奢淫逸,盘剥不止,这是经济之病;
所有这些病症都是一个总病根,那就是政治之病,华夏四千年的封建专制。
”其实很好理解,此时的孙文尚年轻,康有为爱答不理的态度,决定了,他必须得走极端,不这么说的话,根本就不会让他说了。
至于封建专制这个词,虽说我们把旧中国统称封建社会,但其实真正的封建是指:“命于下国,封建厥福,封土地、建诸侯。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便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封建社会了,所以这个词,特指西方社会。
还是马克思提出来的,由此可见,孙文一开始接触到的,应该是马克思主义。
康有为转而询问,有什么方子吗?
孙文回答:“走向共和!”三、而这方子还需要几种药,分别是:“思想之药三味,自由、平等、博爱,制度之药三味,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这基本上是孙中山的民主革命纲领了,也就是“三民主义”的雏形,当然,历史上这时候的孙文,思想高度还没有到此。
随后,孙文讲了,他理想的是无君之共和,才是最纯洁的宪政,不像英国,也不像日本,而是像法兰西一样:“红白蓝三色的共和之旗,在法兰西上空高高飘扬!”演讲到了高潮,结果孙文突然咳嗽了两声,咳,还是底气不足啊。
哪有哪个正面人物正讲到高潮时掉链子呢,但孙文解释是紧张了,毕竟头一次这么多人在听啊。
康有为听得有点不耐烦了,一边扔着石头削鱼,一边反问道:“那你将我大清的皇上,置于何处啊?
”注意,这时候的孙文没有直接回答,反而讲自己在澳门行医多年,在议政厅提问,得事先举手。
这时候的孙文有点故意抬高自身身价的嫌疑,以展示自己的美籍华人,且在国外工作多年,以表明自己的思想比较先进。
在狂人孙文面前,曾经的狂人康有为,也自甘下风,举手提问题了,由此可见,康有为还是认可孙文说的这段话的,不然不会举手问,早把这个反客为主的孙文赶走了。
四、康有为认为,走向共和不一定非得弄掉皇上啊,君主立宪不好吗,学日本那样?
孙文直接反对,当然不行:“国人皆是奴才,留下皇帝,要实现民主宪政,绝不可能!”康有为继续提出疑问,现在有皇上,闹共和的话,势必血流成河,这样真的好吗?
孙文继续说道:“若是大清皇帝识大体,知潮流,和平逊位,赞成共和,那是最好的,倘若固守专制,那就推翻他,我们创造一个共和国!”康有为简直惊呆了,看他那小眼神,不敢相信,难道面前的孙文有这么大能量?
“我有好友三个,我们志同道合,我知道先生的弟子遍布两广,若是先生赞成共和,我们携手一起干!”孙文所讲的三个好友,其实是指他的结拜兄弟,分别是孙中山、陈少白、尢列和杨鹤龄。
此四人称为反清“四大寇”,平时聚在一起,总宣传推翻清朝统治,走向共和的事。
看看康有为这次的眼神,更是绝了,你孙文不会是傻子吧,你就四
这下子换孙文一脸茫然:“告辞啦!”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还想骗我当学生,门都没有!孙文走了,梁启超到康有为耳朵边嚼舌根:“这个孙文,是不是太狂妄了?
”康有为也是自叹不如:“岂止是狂妄啊,你要是摸摸他的脑后,一定有一根反骨,弄不好啊,我脑后这根反骨,还不如他的粗大!”就这样,俩人寻求探索解救大清的努力,泡汤了,孙文跟康有为也走向了两条不同之路。
但不管怎么说,此时的他们,以及他们的思想,要比常人先进一些,也是为了变法
但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显然康有为的君主立宪主张,是符合当时的时代背景的,而孙中山的革命主张,并不适合当时的国情,这一点上,康有为也讲了。
此时的中国还很贫穷,如果再革命,受苦的一定是老百姓,本来百姓就够惨了。
孙文到万木草堂来,就是因为,他知道万木草堂有一个康有为,也在寻找中国以后的方向。
他过来,就是想把走向共和的思想灌输给康有为,最好能吞并万木草堂,使其为己做事。
孙中山确实有
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不管孙文的理想多么伟大,康有为必然不会跟他走在一起。
而且一副高高在上,要在辈分上压孙中山一头,这也是俩人不欢而散的原因所在。
不过,当年的孙文求见康有为的时候,可不是听完他讲话,才想收他为徒。
而是要求孙文先拜师,才能进来见面,这一点,孙文是绝对不能答应的。
但我们不妨假设,如果当初康有为跟孙文真的见面了,且达成了一致意见,那么历史又会怎么走呢?

参考:
1、慈禧对于过生日的执念慈禧为什么非要大办六十大寿,她自己给出的理由是「 就拿这个万寿庆典来说吧,知道的人说我该享享福了,不知道的骂我穷奢极欲,谁个又知道我这也是为的江山社稷的一片苦心啊。
要是连我的生日都过寒碜了,不但连我面子没地方搁,朝廷的面子也没有地方搁。
」她甚至说「谁要是让我这个生日过得不舒坦,我就让他一辈子不舒坦。
」2、日本从上到下,举国重视海军发展明治天皇捐出内库三十万资助海军的发展,并立誓海军一日不强大,他便一日只食一餐。
日本民众受此鼓舞,连孩童都自发自愿为海军捐款。
而此时的清廷却以半海军的名义修园子,“海防捐”更是明目张胆地卖官。
慈禧一人一顿饭143道菜,其中有蒸熊掌,蒸鹿茸等名贵菜肴,尤嫌不够好。

参考:
《走向共和》这部剧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第一集李鸿章吃鲈鱼的片段。
简单的一个场景,通过一条鲈鱼和一只鹦鹉就把甲午败局的伏笔给埋下了,同时也把清政府当时的内政、外交、军事等现状给剥了精光干净。

二,日本制定征讨清国策,刚一开始,李鸿章顿了一下,然后就继续吃鱼,也是还没说完就打断了,回了一句“知道了”,说明他知道这个事,并且引起了他的警觉,所以回复了三个字。
三,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朝野认为南洋压过北洋一头,李鸿章能掂量这个是的轻重,于是问袁世凯从朝鲜回来怎么不见了人影了?
此处背景是袁世凯刚在朝鲜挫败了日本的宫变阴谋,打破了日本渗透朝鲜内政的战略企
四,英国人为清国建造的军舰快完工了,英国人来催款了,还没说完,有人报告进献给太后的鹦鹉不吃不喝,粪便不对。
这个鸟的事让李鸿章感觉不妙!因为要想办前面所有的事情,全在这一只鹦鹉身上!, \"ultra\": , \"normal\": }} --}
参考:
走向共和最能打动我的,是剧集末尾国父的演讲,也是全剧的灵魂所在。
国父所言,虽然针对的是那个时代,但是今天依然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国父所期望建立的民主、平等、博爱的社会,离我们依旧遥遥无期。
孙中山先生逝世已经86年了,我们也没有达到孙先生毕生追求的目标,我们还差的好远好远,远得我几乎失去希望和信心,也许我么们还生活在孙先生的时代,生活在孙先生演讲中描述的时代!每看一次,它都激励着我。
这一刻,你不会觉得演员是在表演,这一刻他就是孙中山……所有的话都是发自内心的:“我不会放弃对自由、平等、博爱的追求。
我就是为世界和平,为我的人民获得这些权利而生的。
我们一定会实现真正的共和,而不是名称上的共和,不是家天下。
”“你不听话,我就收买你。
你不服从,我就逮捕你,甚至暗杀你!”先生所言,也是现实之写照,让人不由得想起先生的遗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参考:
最近重看走向共和,第一集开头李鸿章面对不同事情的表情真是绝了。
印象最深就是他气定神闲边品尝鲈鱼边听北洋军舰各种缺这缺那,但是听到上供给太后的鹦鹉不吃饭后,立马坐不住了。

参考:
走向共和为什么不能大力推广的原因就在于此

标签